导线测量

合集下载

导线测量的方法

导线测量的方法

导线测量的方法
1. 电桥法:通过比较两路电势的大小,确定未知电阻的值。

适用于较高的精度要求和电阻值较大的情况。

2. 比较法:将待测导线与已知导线相比较,通过观察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的差异确定待测导线的电阻值。

3. 望远镜法:利用望远镜对电阻线进行观察,通过细微的线形变化确定电阻值。

适用于较小的电阻线或者需要进行高精度测量时使用。

4. 滑动法:利用滑动触点在导线上测量电势差,确定导线电阻值。

它适用于测量导线长度较短,电阻值变化较大的情况下。

5. 均压法:将待测导线接到两个均分的电池中,再在导线两端接入电压表测量电势差,通过计算得到电阻值。

适用于电阻值较小或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导线测量计算》课件

《导线测量计算》课件

数据校准
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
数据整合
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检测并排除异常 值。
数据后处理
01
结果验证
对计算结果进行验
证,确保其准确性
02
和可靠性。
误差分析
分析测量和计算过 程中的误差来源, 提出改进措施。
04
报告编写
根据处理结果编写
03
报告,提供给相关
人员使用和参考。
数据归档
将处理后的数据归 档保存,方便后续
导线测量的应用场景
1 2
3
城市规划与建设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导线测量用于确定地物的位置和地形 图测绘。
土地调查
土地调查中需要精确测定地块的位置和面积,导线测量是一 种常用的方法。
交通工程
在道路、桥梁和隧道等交通工程建设中,导线测量用于确定 工程的位置和地形。
导线测量的基本原则
先整体后局部
先进行整体控制测量,确定控制点的大致位置,再进行局部的详细测量。
案例三:大型工程中的导线测量
总结词
在大型工程中,导线测量用于监测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确保工程的安全和 稳定。
详细描述
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导线测量是施工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布设控制网和定期进行 导线测量,可以监测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导线测量还可以用于大型工程中
包括闭合导线公式、附合导线公式等 。
坐标计算方法
坐标计算方法概述
坐标计算方法是根据已知的起始 点坐标、转折角和边长等参数, 利用导线测量公式计算其他点坐
标的方法。
手工计算方法

导线测量误差允许值

导线测量误差允许值

导线测量误差允许值摘要:1.导线测量误差的概念2.导线测量误差的允许值3.影响导线测量误差的因素4.如何减小导线测量误差正文:一、导线测量误差的概念导线测量误差是指在测量导线长度、宽度、高度等参数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导线测量误差允许值是指在测量过程中,允许出现的最大误差范围。

二、导线测量误差的允许值导线测量误差的允许值通常根据测量的精度要求、实际应用场景等因素来确定。

在我国,对于一般工程项目,导线测量误差允许值通常为:水平方向误差不超过±0.5%,垂直方向误差不超过±1%。

对于高精度测量项目,误差允许值会更低。

三、影响导线测量误差的因素1.测量仪器的精度:测量仪器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测量人员的操作水平:测量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对测量误差也有很大影响。

3.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风力等都会对导线测量产生影响。

4.导线本身的性质:如导线的材料、形状、表面状况等也会对测量误差产生影响。

四、如何减小导线测量误差1.选择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使用精度高的测量仪器可以有效地减小测量误差。

2.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测量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可以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

3.控制测量环境:尽量选择温度适中、湿度适中、风力较小的环境进行测量,可以减小环境因素对测量的影响。

4.对导线进行预处理:如清洗、除锈等,可以减小导线本身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综上所述,导线测量误差允许值是指在导线测量过程中,允许出现的最大误差范围。

影响导线测量误差的因素包括测量仪器的精度、测量人员的操作水平、环境因素和导线本身的性质。

5.1导线测量

5.1导线测量

§5-2
一、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
1、导线:测区内选定一系列控制点,标定后构成闭合
多边形或折线形。
2、导线点:构成导线的控制点。
3、导线转折角:导线点上的水平角。(左角、右角) 4、导线边长:相邻两导线点间的水平距离。
5、外业观测:所有导线转折角,并测量所有导线
边长,则导线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得
以确定。
1536.86 837.54 B -107.27 -17.89 +30.91 -0.59 -13.00 -64.83 1429.59 772.71 1 +97.10 1411.70 869.81 2 +141.27 1442.61 1011.08 3 +116.42 1442.02 1127.50 4 +155.67 1429.02 1283.17 C D

辅 助 计 算
f 始 测 n 180 终
f 容 60 6
fx fy
f f x2 f y2
K
K容 1 2000
观测角
点 号 A B 205 36 48 1 2 290 40 54 (右角) °´"
改 正 数
˝
改正角 °´"
3、测角 经纬仪测导线的转折角: 附合导线测右角 闭合导线测内角。
4、联测
• 测区内有高级控制点时,应将导线与高级控制
点进行联系测量,简称联测。这样既可以使导
线计算时获得起算方向和坐标,又可使导线和
高级控制点连成一整体,检核导线观测成果。
A 2 4 D
B
3
C
• 附近无高级控制点时, 可用罗盘仪测定导线 2 起始边的磁方位角作 2 为起算方向,并假定 3 起始点的坐标为起算 1 1 坐标,建立独立控制 4 5 网系统。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

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观测角 改正数 号 (°′″) (″)
α 距离
(°′ ″)
(m)
增量计算值
δx δy (m) (m)
改正后增量 Δy
Δx (m) (m)
坐标值

X
Y号
(m)
(m)
辅助计算:角度闭合差、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容许闭合差。
导线草图
(一)几个基本公式
1、坐标方位角(grid bearing)的推算
1
970300
484318 A1
A
XA=536.27m
A
1122224
2
1051706
2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4
3
3
1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f x x测 x理 x测
1
970300
f y y测 y理 y测
484318 A1
➢导线全长闭合差:
A
§1 基本知识
(3)支导线
从一个已知控 制点起,经过若干 个控制点,既不附 合到另一个已知控 制点,又不回到原 来的起始点的导线。
§1 基本知识
(4)导线网
若干条导线汇 合于一点或几个点 所构成的网状结构, 称为导线网。
导线网分为单 结点导线网、多结 点导线网、闭合环 导线网等多种形式。
§2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增量。
1
Vxi
f
x
D
Di
Vyi
f
y
D
Di
xˆi x Vxi yˆi x Vyi
1
970300
484318 A1

导线测量方案策划书3篇

导线测量方案策划书3篇

导线测量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导线测量方案策划书一、引言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它通过测量导线的边长、角度和高差等数据,来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本方案旨在为某一具体工程的导线测量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和实施计划。

二、测量任务概述1. 测量范围:确定需要进行导线测量的区域范围。

2. 测量精度要求:明确测量结果所需的精度等级,例如精度要求为等。

3. 测量工作量:估计需要布设的导线点数、导线长度等。

三、测量技术方案1. 导线布设确定导线的布设形式,如闭合导线、附和导线或支导线等。

考虑测点的分布合理性,确保覆盖整个测量区域。

2. 测量方法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

说明具体的测量步骤和操作方法,包括全站仪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计算等。

3. 数据处理介绍数据处理的软件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说明如何进行数据的检核和误差分析。

四、人员组织与安排1. 人员配备确定参与测量的人员数量和专业技能要求。

包括测量工程师、测量员等。

2. 职责分工明确每个人员的具体职责,如观测、记录、计算等。

强调团队协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五、测量进度计划1. 制定详细的测量进度表,包括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和完成标志。

2. 考虑天气条件、地形等因素对测量进度的影响,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六、质量控制与保障措施1. 设立质量控制环节,如测量前的仪器校准、测量中的复核等。

2. 制定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对测量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审核。

3.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制定应对措施,确保测量质量。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强调测量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遵守操作规程等。

2. 对测量区域的安全情况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 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安全事件。

八、成果提交与验收1. 明确成果提交的内容和形式,如测量数据、成果报告等。

2. 制定验收标准和程序,确保成果符合要求。

九、本导线测量方案策划书详细描述了测量任务的技术要求、实施步骤、人员组织、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
3.3 当观测方向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3.4 三、四等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当测站只有两个方向时,应在观测 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以偶数测回 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右角。左右角的测回数为总测回数的一 半。但在观测右角时,应以左角起始方位角为准变换度盘位置,也可用 起始方向的度盘位置加上左角的概值在前进方向配置度盘。
S----经气象及加、乘常数等改正的斜距(m); h----仪器的发射中心与棱镜的反射中心之间的高差(m)。 (2)导线网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应按
m
1 N
*
ff

n

式中:fβ----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或附合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 n----计算fβ时的相应测站数; N----闭合环及附合导线的总数。
2 任意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mDi
1 Pi
式中:mDi----第i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mm);
Pi----第i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
3 当网中边长相差不大时,可按下式计算网的平均测距中误差。
网的平均测距中误差: mDi
dd
2n
式中:mDi----平均测距中误差(mm);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测绘分公司
3.1.1测回法观测步骤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测绘分公司
专业、专注、专心
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
步骤: (1)盘左瞄准左边A,配置度盘,读取并记录水平角读数αOA及距离OA; (2)顺时针旋转瞄准右边B,读取并记录水平角读数αOB及距离OB;
则上半测回角值:β= αOB-αOA。 (3)转动仪器,用盘右瞄准右边B,读取并记录水平角读数αOB1及距离OB1; (4)逆时针转动仪器瞄准左边A,读取并记录水平角读数αOA1及距离OA1;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

ˆ V i i
1
§6-3 导线测量 • 四、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f x x 测 x 理 x 测 f y y 测 y 理 y 测
导线全长闭合差:
f
f x2 f y2
1
§6-5 交会定点
推导: X X D cos X D cos( ) p A AP AP A AP AB
D AP
sin D AB 则sin( )
sin (cos AB cos sin AB sin ) X P X A DAB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AB cos sin AB sin ) /(sin sin ) X A DAB (sin cos sin cos ) /(sin sin ) D cos ABctg DAB sin AB X A AB ctg ctg ( X X A )ctg (YB YA ) X Actg X B ctg (YB YA ) XA B ctg ctg ctg ctg
1
S12
2 S23
2
3
S34
(XC,YC)
(XB,YB)
观测数据:连接角B 、C ; 导线转折角1, 2, 3 ,4 ; 导线各边长SB1,S12,……,S4C。
1
§6-3 导线测量
• 一、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
3.支导线 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2个,仅作补点使用。
A、B为已知边,点1、2为新建支导线点。
1
§6-3 导线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绪论本文通过对道路工程线路中线和路基边桩关系的分析,总结出一种更精确、更快捷、更方便的路基边桩放样方法以及CASIO编程计算器和AutoCAD相接合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尤其是深路堑、高路堤施工,为了保证线路各部结构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更好地掌握和控制工程施工数量,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地检查、监控线路中线和开挖(填筑)边线,内、外业工作量极大。

近年来,工程施工大多采用项目法管理,人员精简,每个技术人员除了本职的技术工作外,还要参与大量的管理工作。

因此,如何使技术人员从繁重的测量放样工作中解脱出来,成了项目法管理实施中的一大课题道路工程线路平面总是由直线和曲线所组成。

曲线按其半径的不同分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在我国,道路工程大多采用螺旋线作为缓和曲线。

本文通过对按这种线型设计的线路中线与路基边桩关系的分析,寻求一种更精确、更快捷、更方便的边桩放样方法。

结合我们现正使用的徕卡全站仪的情况,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三维坐标的测量,通过AutoCAD的内业计算,①在放样的过程中,可以用编程计算器结合全站仪,非常方便地、快速地进行作业;②运用AutoCAD进行计算结果的验证;③随着全站仪的推广和普及,极坐标的放样越来越成为众多放样方法中备受测量人员青睐的一种,而坐标计算又是极坐标放样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一般的红线放样,工程放样中的元素多为点、直线(段)、圆(弧)等,故可以充分利用AutoCAD 的设定坐标系、绘图和取点的功能,以及结合我们外业所用计算器的功能,从而大大减轻我们外业的工作强度及内业的工作量。

第2章线路测量2.1中线测量概述线路工程是指长宽比很大的工程,包括公路、铁路、运河、供水明渠、输电线路、各种用途的管道工程等。

这些工程的主体一般是在地表,但也有在地下或在空中的,如地铁、地下管道、架空索道和架空输电线路等,工程可能延伸十几公里以至几百公里,它们在勘测设计及施工测量方面有不少共性。

相比之下,公路、铁路的工程测量工作较为细致。

因此,在本章叙述中大多以公路工程为例。

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工程测量,简称线路测量。

2.1.1线路测量的任务和内容线路测量是为各种等级的公路和各种管道设计和施工服务的。

它的任务有两方面:一是为线路工程的设计提供地形图和断面图;二是按设计位置要求将线路(公路和管道)敷设于实地。

它包括下列各项工作:①收集规划设计区域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平面图和断面图资料,收集沿线水文、地质以及控制点等有关资料。

②根据工程要求,利用已有地形图,结合现场勘察,在中小比例尺图上确定规划路线走向,编制比较方案等初步设计。

③根据设计方案在实地标出线路的基本定向,沿着基本走向进行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④结合线路工程的需要,沿着基本定向测绘带状地形图或平面图,在指定地点测绘工点地形图。

测图比例尺根据不同工程的实际要求选定。

⑤根据定线设计把线路中心线上的各类点位测设到实地,称为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包括线路起止点、转折点、曲线主点和线路中心里程桩、加桩等。

⑥根据工程需要测绘线路断面图和横断面图。

比例尺则依据工程的实际要求确定。

⑦根据线路工程的详细设计进行施工测量。

工程竣工后,对照工程实体测绘竣工平面图和断面图。

2.1.2线路测量的基本特点(1)全线性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线路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

以公路工程为例,测量工作开始于工程之初,深入于施工的具体点位,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测量技术工作。

(2)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既是测量技术本身的特点,也是线路设计过程的需要。

体现了阶段性,反映了实地勘察、平面设计、竖向设计与初测、定测、放样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阶段性有测量工作反复进行的含义。

(3)渐近性线路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竣工经历了一个从粗到精的过程。

线路工程的完美设计是逐步实现的。

完美设计需要勘测与设计的完美结合,设计技术人员懂测量,测量技术人员懂设计,完美结合在线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实现。

2.1.3线路测量的基本过程2.1.3.1规划选线阶段规划选线阶段是线路工程的开始阶段,一般内容包括图上选线、实地勘察和方案论证。

(1)图上选线根据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建设基本思想,选用合适比例尺(1:5000-1:50000)的地形图,在图上比较、选取线路方案。

现实性好的地形图是规划选线的重要图件,为线路工程初步设计提供地形信息,可以依此测算线路长度、桥梁和涵洞数量、隧道长度等项目,估算选线方案的建设投资费用等。

(2)实地勘察根据图上选线的多种方案,进行野外实地视察、踏勘、调查,进一步掌握线路沿途的实际情况,收集沿线的实际资料。

特别注意以下信息:有关的控制点;沿途的工程地质情况;规划线路所经过的新建筑物及交叉位置;有关土、石建筑材料的来源。

地形图的现实性往往跟不上经济建设的速度,实际地形与地形图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实地勘察获得的实际资料是图上选线的重要补充资料。

(3)方案论证根据图上选线和实地勘察的全部资料,结合建设单位的意见进行方案论证,经比较后确定规划线路方案。

2.1.3.2线路工程的勘测阶段图2-1线路工程的勘测通常分初测和定测两个阶段(1)初测阶段在确定的规划线路上进行勘测、设计工作。

主要技术工作有:控制测量和带状地形图的测绘,为线路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完整的控制基准及详细的地形信息。

进行图上定线设计,在带状地形图上确定线路中线直线段及其交点位置,标明直线段连接曲线的有关参数。

带状地形图上连贯首尾的粗线是定线设计的公路中线的局部(经过编者缩印处理)。

图中的Kl、K2等是导线点,BMl等是水准点,JD是公路直线段的交点。

方格线所注参数是方格的平面直角坐标。

例如N2876600,E38638000,前者表示x坐标,后者表示y坐标。

在JD两侧的ZH、HY、QZ、YH、HZ表示与直线段相连的曲线主点。

(2)定测阶段主要的技术工作内容是将定线设计的公路中线(直线段及曲线)放样于实地;进行线路的纵、横断面测量,线路竖向设计等。

2.1.3.3线路工程的施工放样阶段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在实地放样线路工程的边桩、边坡及其他的有关点位,指导施工,保证线路工程建设则顺利进行。

2.1.3.4工程竣工运营阶段的监测对竣工工程,要进行竣工验收,测绘竣工平面图和断面图,为工程运营做准备。

在运营阶段,还要监测工程的运营状况,评价工程的安全性。

2.2交点和转点的测设线路工程的中心线由直线和曲线构成,中线测量就是通过线路的测设,将线路工程中心线标定在实地上。

中线测量主要包括测设中心线起点、终点,各交点(JD)和转点(ZD),量距和钉桩,测量线路各偏角(α),测设圆曲线等。

2.2.1中线定线测量2.2.1.1交点的测设图2-2线路的转折点称为交点,它是布设线路、详细测设直线和曲线的控制点。

对于低等级的线路,常采用一次定测的方法直接在现场测设出交点的位置。

对于等级高的线路或地形复杂的地段,一般先在初测的带状地形图上进行纸上定线,然后实地标定交点位置。

定线测量中,当相邻两交点互不通视或直线较长时,需要在其连线上测定一个或几个转点,以便在交点测量转折角和直线量距时作为照准和定线的目标。

直线上一般每隔200-300m设一转点,此外,在线路与其他线路交叉处,以及线路上需设置构筑物(如桥、涵等)时也要设置转点。

由于定位条件和现场情况的不同,交点测设的方法也需灵活多样,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测量方法。

(1)根据地物测设交点根据交点与地物的关系测设交点。

交点JD12的位置已在地形图上确定,可在图上量出交点到两房角和电杆的距离,在现场根据相应的房角和电杆,用皮尺分别量取相应尺寸,用距离交会法测设出JD12交点。

图2-3(2)根据导线点和交点的设计坐标测设交点根据附近导线点和交点的设计坐标,反算出有关测设数据,按坐标法、角度交会法或距离交会法测设出交点。

根据导线点6、7和JD1三点的坐标,反算出方位角和6点到JD1之间的距离D,按极坐标法测设JDl。

图2-4按上述方法依次测设各交点时,由于测量和绘图都带有误差,测设交点越多,距离越远,误差积累就越大。

因此,在测设一定里程后,应和附近导线点联测。

联测闭合差限差与初测导线相同。

限差符合要求后,应进行闭合差的调整。

(3)穿线交点法测设交点穿线交点法是利用图上就近的导线点或地物点与纸上定线的直线段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关系,用图解法求出测设数据,通过实地的导线点或地物点,把中线的直线段独立地测设到地面上,然后将相邻直线延长相交,定出地面交点桩的位置。

其程序是:放点、穿线、交点。

①放点放点常用的方法有极坐标法和支距法。

P l、P 2、P3、P4为纸上定线的某直线段欲放的临时点。

在图上以附近的导线点4、5为依据,用量角器和比例尺分别量出放样数据。

实地放点时,可用经纬仪和皮尺分别在4、5点按极坐标法定出各临时点的位置。

图2-5按支距法放出中线上的各临时点Pl、P2、P3、P4。

即在图上从导线点14、15、16、17作导线边的垂线,分别与中线相交得各临时点,用比例尺量取各相应的支距和。

在现场以相应导线点为垂足,用方向架标定垂线方向,按支距测设出相应的各临时点。

图2-6②穿线放出的临时各点理论上应在一条直线上,由于图解数据和测设工作均存在误差,实际上并不严格在一条直线上,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目估法穿线或经纬仪视准法穿线,通过比较和选择,定出一条尽可能多的穿过或靠近临时点的直线AB。

最后在A、B或其方向上打下两个以上的转点校,取消临时点桩。

图2-7③交点图2-8当两条相交的直线AB、CD在地面上确定后,可进行交点。

将经纬仪置于B 点瞄准A点,倒镜,在视线上接近交点JD的概略位置前后打下两桩(骑马桩)。

采用正倒镜分中法在该两桩上定出a,b两点,并钉以小钉,挂上细线。

仪器搬至C点,同法定出c,d点,挂上细线,两细线的相交处打下木桩,并钉以小钉,得到JD点。

2.2.1.2转点的测设当相邻两交点互相不通视时,需要在其连线上,测设一点或数点,以供交点、测转折点、量距或延长直线时瞄准之用。

这样的点称为转点(ZD)。

其测设方法如下:(1) 两交点间设转点JD5和JD6为相邻而互不通视的两个交点,ZD为初定转点。

欲检查ZD是否在两交点的连线上,可将经纬仪安置在ZD上,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0s-2Df 至tJ0;,与JD6的偏差为人用视距法测定a,b,则Zd应移动的距离'可按下式图2-8计算:将ZD'按'值移至ZD。

在ZD上安置经纬仪,按上述方法逐渐趋近,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2)延长线上设转点延长线上设转点图2-9在图12-11中,JD8、JD9,互不通视,可在其延长线上初定转点ZDf。

在ZDf上安置经纬仪,用正倒镜照准JD8,固紧水平制动螺旋俯视JD9,两次取中得到中点JD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