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报告

合集下载

导线复测报告

导线复测报告

导线复测报告引言:导线是电力传输和配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负责将电力从发电站输送到用户。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影响,导线可能会经历老化、腐蚀和机械损伤等问题。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定期对导线进行复测是必要的。

本报告将对导线的复测内容、方法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

一、复测内容:1. 外观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和摄像技术,检查导线表面是否存在锈蚀、破损或其它异常情况。

2. 导线直径测量:使用导线直径测量仪器,测量导线的直径,以判断导线是否超过了安全使用的限定直径。

3. 导线电阻测试:使用电阻测试仪器,测量导线的电阻,以评估导线的导电性能是否正常。

4. 导线绝缘检查:使用绝缘测试仪器,检测导线的绝缘性能,判断是否存在漏电或绝缘破损的情况。

5. 导线张力测试:利用张力测试装置,测量导线的拉力,判断导线的张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 跨越线路及相邻设备检查:检查导线是否有过度弯曲、受压或受到相邻设备的干扰。

二、复测方法:1. 外观检查和摄像技术:工作人员在地面上使用望远镜和摄像机,对导线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摄像技术可以提供清晰的图像,便于后续分析。

2. 导线直径测量:使用导线直径测量仪器,将测量仪器与导线接触并测量其直径。

可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导线是否需要更换。

3. 导线电阻测试:将电阻测试仪器与导线两端相连,测量导线的电阻值。

通常通过比对测量值和标准值来判定导线的电阻是否正常。

4. 导线绝缘检查:将绝缘测试仪器与导线相连,施加高压,观察是否有漏电现象或绝缘破损。

检测结果可以用于判断导线绝缘性能是否合格。

5. 导线张力测试:通过张力测试装置,将器械固定在导线上,测量所施加的力。

可以通过测量值和设计值的比较来判断导线张力是否足够。

6. 跨越线路及相邻设备检查:工作人员亲临现场,检查导线周围的情况,包括是否有垂悬物、周边树木生长过快等。

三、复测结果:1. 外观检查和摄像技术:根据观察和摄像记录,导线表面存在锈蚀和机械损坏的情况。

全站仪导线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导线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导线测量实验报告1. 引言导线测量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测量方法之一,通过测量导线的长度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来确定特定区域内的地形和建筑物位置。

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具有高度精确的距离和角度测量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建筑等工程项目的导线测量工作中。

本报告旨在介绍全站仪导线测量实验的过程、方法和结果,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和掌握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操作步骤,并通过实际测量得到准确的导线数据,评估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3. 实验装置和材料•全站仪:型号XYZ-100•支架和三脚架:用于搭设全站仪的支架•测量杆:用于测量导线的长度•钉子和线:用于标定导线的起点和终点4. 实验步骤4.1 实验准备1.将全站仪安装在三脚架上,并调整支架高度,使全站仪水平放置。

2.打开全站仪电源,进行系统自检和校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在测量区域确定导线的起点和终点,使用钉子和线将其标定出来。

4.2 导线测量1.将全站仪对准导线起点,并使用测量杆测量起点到全站仪的距离。

2.通过全站仪的测量功能,测量导线起点与全站仪之间的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

3.将全站仪对准导线终点,重复步骤1和步骤2,测量导线终点与全站仪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4.根据测得的距离和角度数据,计算导线的长度和水平位移。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得到导线的长度为10.5米,水平位移为5.2米。

通过对比实际距离和测量距离之间的差异,评估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6.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使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熟悉了全站仪的操作步骤,并得到了准确的导线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全站仪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导线测量和其他土木工程测量方面。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还发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全站仪的水平校准和目标对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熟练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

全站仪导线测量实训报告

全站仪导线测量实训报告

一、实训概况一、实训时间:2023年4月10日至2023年4月12日二、实训地点:某市某区某建筑工地三、指导老师:张老师四、实训目的:1. 了解全站仪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全站仪的操作技能,提高实际测量水平。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4. 增强对工程测量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五、实训设备:1. 全站仪一台2. 三脚架一个3. 棱镜一个4. 线尺一把5. 计算器一台六、实训内容:1. 全站仪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2. 全站仪的操作方法3. 实际测量操作4. 数据处理与分析二、实训步骤一、准备工作1. 熟悉全站仪的构造、性能和操作方法。

2. 检查全站仪及附件是否完好。

3. 确定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

4. 准备测量工具,如三脚架、棱镜、线尺等。

二、实际测量操作1. 选点:在测量区域选择合适的位置作为控制点,要求控制点之间通视良好,距离适中。

2. 设站:将全站仪置于控制点上,进行对中、整平。

3. 观测:使用全站仪观测相邻控制点,记录观测数据。

4. 计算距离和角度:根据观测数据,计算相邻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5. 重复观测:为保证测量精度,对每个控制点进行多次观测,取平均值。

6. 数据整理:将观测数据整理成表格,便于后续分析。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1. 根据观测数据,计算相邻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2. 分析测量误差,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

3. 对测量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4.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导线图。

四、实训总结一、实训收获1. 掌握了全站仪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提高了实际测量水平,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沟通能力。

二、实训不足1.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全站仪的操作不够熟练,导致测量误差较大。

2. 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对全站仪操作技能的练习,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2. 深入学习测量理论知识,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测量导线电阻实验报告

测量导线电阻实验报告

测量导线电阻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测量导线电阻,了解电流通过导线时的电阻特性。

实验器材:
1. 直流电源
2. 变阻器
3. 电流表
4. 导线
5. 万用表
6. 连接线
实验原理:
导线的电阻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根据欧姆定律,导线的电阻R等于电压U与通过该导线的电流I 的比值,即R=U/I。

实验步骤:
1. 将直流电源接入实验电路中,连接电流表和变阻器。

2. 通过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读数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3.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输出电压。

4. 注意记录电流表和万用表的示数。

5. 将电流表和万用表的示数带入欧姆定律,计算导线的电阻。

实验数据:
电源输出电压:V
电流表示数:I
导线电阻:R
数据处理:
根据欧姆定律 R=V/I,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导线电阻R的数值,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导线的电阻为R 欧姆。

结论:
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到了导线的电阻值。

这个结果表明导线对电流产生一定的阻力,电阻值越大,导线对电流的阻碍越大。

这一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避免触碰裸露的导线或电源。

2. 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电源,拔掉连接线。

3. 实验操作中注意电流表和万用表的使用安全和准确度。

4. 实验中保持仪器和测试线路的接触良好,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导线测量实验实训报告

导线测量实验实训报告

导线测量实验实训报告导线测量是电工学中的重要实验之一,通过该实验可以测量导线的电阻、电导率等电性能参数,为电路设计和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导线测量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一、实验目的导线测量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导线的电阻,验证导线电阻与导线长度、导线材料及温度的关系,并掌握导线测量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长度、导线材料及导线的温度有关。

根据欧姆定律,导线的电阻R与导线的长度L成正比,与导线的横截面积A 成反比,与导线材料的电阻率ρ有关。

即R = ρL/A。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导线的电阻与温度T成正比,即R = R0(1 + α(T - T0)),其中R0为参考温度T0下的电阻。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好导线、万用表、电源等实验器材。

2. 连接电路:将导线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并通过导线连接到万用表上。

3. 测量电阻:将导线长度固定为一定值,调节电源的电压使电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4. 改变导线长度:依次改变导线的长度,重复步骤3,记录测得的电阻值。

5. 记录数据:将测得的电阻值和对应的导线长度记录下来,并计算导线的电阻率。

6. 温度修正:根据测得的电阻值和参考温度下的电阻值,进行温度修正计算。

四、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导线电阻与导线长度的关系为:R = ρL/A。

通过绘制导线电阻与导线长度的曲线,可以得到导线电阻与长度的线性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导线电阻率与导线材料的关系为:ρ = (R/A)L。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选取不同材料的导线进行测量,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线电阻率,验证导线材料对电阻率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测量不同温度下导线的电阻值,观察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进一步验证导线电阻与温度的关联性。

通过导线测量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导线电阻与长度、材料及温度的关系,并掌握导线测量的基本方法。

这对于电路设计、电器故障诊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习报告】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导线测量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导线测量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实习,我旨在掌握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 学习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地测量导线。

3. 制作测量记录和绘制测量图纸。

三、实习过程。

在实习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
括使用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以及如何进行数据记录和处理。

随后,我进行了实地测量工作,根据老师的指导,我使用测量工具
进行了导线测量,并记录了相关数据。

最后,我根据测量数据制作
了测量记录和绘制了测量图纸。

四、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导线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实际
操作的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导
线测量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实习感想。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在实际操
作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导线测
量方面的不足之处,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六、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导线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实际操作的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我相信,在将来的工作中,这次实习将会对我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上就是我的导线测量实习报告,谢谢!。

全站仪测量导线实训报告

全站仪测量导线实训报告

一、实训概况1. 实训时间:2023年11月15日-2023年11月17日2. 实训地点:某市测绘学院实验基地3. 指导老师:张老师4. 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熟悉导线测量的原理和步骤,提高测量技能,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基础。

5. 实训设备:全站仪、三脚架、棱镜、水准尺、记录夹、记录纸、算器等。

二、实训内容1. 全站仪基本操作(1)全站仪的安置:对中、整平(2)水平角观测:测回法(3)竖直角观测(4)水平边长观测:盘左、盘右观测取中数值2. 导线测量(1)导线布设:在测区选定4个控制点,形成一条闭合的环线,对控制点做好标记,钉上小钉,初步画出导线网的略图。

(2)导线测量:选择定向控制点,安置全站仪,进行对中、整平;在控制点安置后视棱镜,在观测点安置前视棱镜;量取仪器高和前、后视棱镜高,记录在手簿上。

(3)导线计算: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各点坐标和高程。

三、实训步骤1. 全站仪基本操作(1)全站仪的安置:将全站仪置于三脚架上,调整三脚架的长度,使仪器水平;调整仪器高度,使仪器大致与棱镜中心对齐;调整仪器水平度盘,使水平度盘大致水平。

(2)水平角观测:先瞄准目标,固定全站仪方向;然后旋转仪器,瞄准下一个目标,记录水平角观测值。

(3)竖直角观测:先瞄准目标,固定全站仪方向;然后调整仪器,使竖直度盘大致垂直;记录竖直角观测值。

(4)水平边长观测:先瞄准目标,固定全站仪方向;然后旋转仪器,瞄准下一个目标,记录水平边长观测值。

2. 导线测量(1)导线布设:在测区选定4个控制点,形成一条闭合的环线;对控制点做好标记,钉上小钉;初步画出导线网的略图。

(2)导线测量:选择定向控制点,安置全站仪,进行对中、整平;在控制点安置后视棱镜,在观测点安置前视棱镜;量取仪器高和前、后视棱镜高,记录在手簿上。

(3)导线计算: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各点坐标和高程。

四、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熟悉了导线测量的原理和步骤。

导线测量实训报告

导线测量实训报告

导线测量实训报告一、实验目的:1. 掌握导线测量的方法和步骤;2. 熟悉使用导线测量仪器和设备;3. 训练实验室实际操作能力;4. 培养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 导线测量仪:包括测量绳、刻度尺、测量仪表等;2. 图表绘制工具:包括铅笔、三角板、直尺等;3.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过程:1. 确定测量对象:选择需要测量的导线,确定测量的起点和终点;2. 利用刻度尺测量距离:从起点开始,按照给定的方向和距离,使用刻度尺测量导线的长度;3. 记录测量数据:记录每个测量点的坐标和测量结果;4. 绘制数据图表:根据测量数据,使用图表绘制工具绘制导线的图形,标注坐标和测量数据;5. 分析数据结果:根据图表和计算结果,分析导线的长度、位置和走向等参数。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际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到了导线的长度为X米,位置为Y坐标,走向为Z度。

五、实验结论:通过导线测量实验,我们掌握了导线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并获得了实际测量结果。

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导线的长度、位置和走向等参数,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基础数据。

六、实验心得体会:通过参与导线测量实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导线测量仪器和设备,并且提高了实验室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通过和同学们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最终成功完成了实验任务。

这次实验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重要性,也加强了我对测量和实验工作的兴趣和意识。

同时,我也认识到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对结果和结论的重要影响,以及对实验过程中安全和注意事项的重要性。

希望以后能继续参与各种实验和实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线测量报告
导线复测报告
(桩号:K0+000—K2+532.854)
计算: 李远进
复核: 韦毅
审核: 庄骏腾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站前大道扩建及景观带工程
项目经理部
2017-3-15
导线复测报告
本项目复测依据: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 2898-91)
《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水》(GB1 2898-91)
《公路测量规范》(JTGC10-2007)
招标文件和设计成果表
注:测量数据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在施工中以两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允许误差)
一、测量目的
为了满足施工需求,保证工程质量。

根据设计院所交导线控制点位置及坐标,进行全线复核及加密测量,对线路平面位置进行精确控制。

二、测量仪器
全站仪一台,型号:科力达K93692 编号:KTS-442L
对中杆两把,棱镜两台,对讲机三个。

使用计算工具:9750编程计算器、导线测量平差1.6版软件。

附:按规范要求在控制测量作业前对准备使用的仪器和配套的器具进行检定和校准(后附仪器检验报告复印件)
三、测量精度
测量结果、精度均符合《JTGC10-2007公路测量规范》及设计要求,应满足以下要求:角度闭合差为±10√n,n为测点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17000。

四、坐标及高程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1°。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坐标投影面700米高程。

五、测量方法
根据城乡建设服务中心所交导线控制点进行附合导线测量,对加密导线控制点坐标值进行了平差计算,采用导线平差1.6版平差软件平差,其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另:对于控制点及水准点桩的埋设,采用地下挖坑浇筑混凝土并埋入铁制标心。

由于有先路段狭窄,施工及运输繁忙,或视线差异,控制桩标志露出地面极易破坏;故之,控制桩将挖下10cm~20cm 处,软基将挖到硬基为准。

上面并用盖板加以保护,为便于查找,在墙上用红漆注明点号。

控制点做法
六、测量人员
组长:李远进
测量副组长:廖家新
测量员:许祖名
测量员:唐华斌
七、测量说明
2016年11月21日贺州市城乡建设服务中心给我单位交GPS控制点共5个,现有1个控制点已被破坏,在施工中不能正常利用和线路中线不能通视及破坏,影响本工程导线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因此在导线测量中没有全部利用。

为了方便施工测量情况,全线共加密导线点9个,具体位置(附导线布置平面图)及坐标值见导线测量成果表;后并附控制点设计成果表。

八、我单位于2017年3月7日开始进行路线布置控制网工作,由于天气原因、及道路两边树木和车流量大等障碍给复测带来的巨大困难,在2017
年3月14日才完成导线复测。

另在全路段(K0+000-K2+532.854)共加密9个控制点。

具体如下图所示(后附控制网测量数据表):
九、
十、经过2017年3月10日和2017年3月14日两次起点到终点正往返测量,采用平差软件进行平差各控制点的误差已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后附件:
1、导线平差成果表
2、导线线路图
3、设计控制点成果表
水准复测报告
计算: 李远进
复核: 韦毅
审核: 庄俊腾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站前大道扩建及景观带工程
项目经理部
2017-3-15
水准测量报告
一、测量目的
为了满足施工需求,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

根据设计院所交水准点位置及高程,进行全线复核和加密测量,保证线路纵断线形按设计要求完成。

二、测量仪器
水准仪一台,型号:津欧波DS32 编号:1142782
5m铝合金塔尺2把。

三、测量精度
测量结果、精度均符合《公路测量规范》及设计要求,应满足以下要求:基平测量允许闭合差±40√Lmm ,L为水准路线长度。

四、测量方法
根据设计院所交水准点标高、位置,对其进行复核及加密测量,按附合水准路线进行,因道路两边绿化树木较多,路线较长,高差较大;所以采用三角高程利用全站仪正返进行观测,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平差计算,均满足设计要求。

五、测量人员
组长:李远进
测量副组长:廖家新
测量员:许祖名
测量员:唐华斌
六、测量说明
2016年11月21日贺州市城乡建设服务中心给我单位交WYBM水准高程点共5个,水准点4号点已经被破坏,在施工中不便正常利用。

水准点AJ01、AJ02、AJ03、AJ04、AJ05 、AJ06、AJ07、AJ08、AJ09为了方便施工测量工作,全线共加密水准点9个,具体位置及高程见水准测量成果表。

后附件:
1、水准测量成果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