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DS18B20温度测量与控制实验报告

DS18B20温度测量与控制实验报告

课程实训报告《单片机技术开发》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班级: 104201学号: 10420134姓名:杨泽润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2012年5月29日目录一、DS18B20温度测量与控制实验目的……………………二、DS18B20温度测量与控制实验说明……………………三、DS18B20温度测量与控制实验框图与步骤……………………四、DS18B20温度测量与控制实验清单……………………五、DS18B20温度测量与控制实验原理图…………………六、DS18B20温度测量与控制实验实训小结………………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总线器件的编程方法。

2.了解温度测量的原理,掌握 DS18B20 的使用。

二、实验说明本实验系统采用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是美国DALLAS公司推出的增强型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

Dallas 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20是世界上第一片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

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

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

与前一代产品不同,新的产品支持3V~5.5V的电压范围,使系统设计更灵活、方便。

DS18B20测量温度范围为-55°C~+125°C,在-10~+85°C范围内,精度为±0.5°C。

DS18B20可以程序设定9~12位的分辨率,及用户设定的报警温度存储在EEPROM中,掉电后依然保存。

DS18B20 内部结构DS18B20 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64 位光刻 ROM、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 TH 和 TL、配置寄存器。

DS18B20 的管脚排列如下: DQ 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GND 为电源地;VDD 为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在寄生电源接线方式时接地)。

光刻 ROM 中的 64 位序列号是出厂前被光刻好的,它可以看作是该DS18B20 的地址序列码。

rtk测量实验报告

rtk测量实验报告

rtk测量实验报告RTK测量实验报告引言RTK测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实时定位技术,能够提供毫米级的位置精度和厘米级的高度精度。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RTK测量技术对地面控制点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地面控制点,使用RTK测量仪器进行实时定位测量。

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精准校准,并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参数。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确保测量仪器与卫星信号的良好连接,以保证测量精度。

测量完成后,将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出了地面控制点的精确位置和高程数据。

通过与实际控制点的坐标进行对比,发现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RTK 测量技术的高精度和可靠性。

同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发现测量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卫星信号质量、气象条件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实验评价本次实验通过RTK测量技术对地面控制点进行了高精度的实时定位测量,得出了满意的测量结果。

同时,也发现了测量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充分考虑。

总体而言,RTK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实时性和可靠性的优势,适用于地理测绘、土地管理、工程测量等领域。

结论本次实验验证了RTK测量技术的高精度和可靠性,对地面控制点进行了成功的测量。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RTK测量技术将在地理信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各种测量应用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高程数据支持。

控制测量实习心得体会范例文

控制测量实习心得体会范例文

控制测量实习心得体会范例文
在控制测量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
心得体会:
首先,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流程。

包括了解不同的控制测量方法、仪器的使用和校准等方面。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理解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
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其次,在团队合作方面,我发现团队协作是实现控制测量工作的关键。

在实习中,我
们需要和同事密切合作,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与同事互相协助、互相学习,我感受到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团队合作带来的效率和成就感。

另外,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我学会了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分析问题的根源并寻找
解决方案。

实习期间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我成功克服了
困难,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的来说,控制测量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过实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也更加坚定了对工程技术的热爱
和追求。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控
制测量工程师。

实验报告GPS静态测量

实验报告GPS静态测量

实验报告GPS静态测量试验四GPS静态测量一、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使同学了解采纳GPS定位技术建立工程控制网的过程,使所学理论学问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新学问的理解,增加同学的动手能力,培养同学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应达到如下要求:1、娴熟把握GPS接收机的使用办法,外业观测的记录要求。

选点、埋石的要求。

2、合理分配时段、把握星历预告对时段的要求。

PDOP值的大小对观测精度的影响,图形结构的设计及外业工作。

外业观测时手机或对讲机的合理应用。

3、把握GPS控制测量数据处理处理的流程,能自立完成基线解算及网平差二、试验地点:城市学院校区内,试验学时:4小时三、试验前的预备工作1、试验内容介绍:对试验的任务和意义作好充分了解。

2、使用的仪器及物品:GPS接收机(含电池)、基座、脚架若干台,作业调度表,外业观测手簿,小钢尺,铅笔,安装有传输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的计算机,数据传输线若干根,便携式存储器。

3、搜集资料①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绩和地形图资料a.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绩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

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月、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施测等级和成绩的精度评定。

b.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月、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c.假如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全都,则应收集、收拾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注:本试验采纳地科系2022年5月建立的校内控制网资料)①收集有关GPS测量定位的技术要求通过参考测量规范,收集有关的测量技术要求。

GPS测量规范包括:a.《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22b.《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22四、GPS控制网的布设1、GPS网图形设计原则①GPS网应按照测区实际需要和交通情况,作业时的卫星情况,预期达到的精度,成绩的牢靠性以及工作效率,根据优化设计原则举行。

测量学实验报告(精选7篇)

测量学实验报告(精选7篇)

测量学实验报告测量学实验报告(精选7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测量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测量学实验报告篇1测量学(又名测地学)涉及人类生存空间,及通过把空间区域列入统计(列入卡片索引),测设定线和监控来对此进行测定。

它的任务从地形和地球万有引力场确定到卫土地测量学(不动产土地),土地财产证明,土地空间新规定和城市发展。

一、实验目的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实习目的与要求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认识并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的用途与功能。

在该实验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测量实习是测量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的一门独立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目的在于: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使之系统化、整体化;2、通过实习的全过程,提高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测量计算能力、掌握测量基本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步骤;3、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实验内容步骤简要:1)拟定施测路线。

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起始点,记为a,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测路线。

然后开始施测第一站。

以已知高程点a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处放置尺垫,立尺(前视尺)。

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步测),读数a1,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1,并记录。

2)计算高差。

h1=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记入高差栏中。

过程控制控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控实验报告

实验一 单容自衡水箱特性的测试一、实验目的1. a 根据实验得到的液位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应的方法确定被测对象的特征参数K 、T 和传递函数。

二、实验设备1. A3000高级过程控制实验系统2.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三、实验原理由图2.1可知,对象的被控制量为水箱的液位h ,控制量(输入量)是流入水箱中的流量Q 1,Q 2为流出水箱的流量。

手动阀QV105和闸板QV116的开度(5~10毫米)都为定值。

根据物料平衡关系,在平衡状态时:0Q Q 2010=- (1) 动态时则有: dtdVQ Q 21=- (2) 式中V 为水箱的贮水容积,dtdV为水贮存量的变化率,它与h 的关系为Adh dV =,即:dtdhA dt dV = (3) A 为水箱的底面积。

把式(3)代入式(2)得:QV116V104V103h∆h QV105QV102P102LT103LICA 103FV101MQ 1Q 2图2.1单容水箱特性测试结构图图2.2 单容水箱的单调上升指数曲线dtdhA=-21Q Q (4) 基于S 2R h Q =,R S 为闸板QV116的液阻,则上式可改写为dtdhA R h Q S =-1,即:或写作:1)()(1+=TS Ks Q s H (5) 式中T=AR S ,它与水箱的底积A 和V 2的R S 有关;K=R S 。

式(5)就是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

若令SR s Q 01)(=,R 0=常数,则式(5)可改为: TS KR S R K S R T S T K s H 0011/)(0+-=⨯+= 对上式取拉氏反变换得: )e -(1KR h(t)t/T0-= (6)当∞→t 时0KR )h(=∞,因而有=∞=0R )h(K 阶跃输入输出稳态值。

当t=T 时,则)h(KR )e-(1KR h(T) 001∞===-0.6320.632。

式(6)表示一阶惯性环节的响应曲线是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如图2.2所示。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频率特性测试)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频率特性测试)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三)
频率特性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线性系统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了解和掌握对数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波德图)的构造及绘制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被测系统是一阶惯性的模拟电路图见图3-2-1,观测被测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填入实验报告。

本实验将正弦波发生器(B4)单元的正弦波加于被测系统的输入端,用虚拟示波器观测被测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了解各种正弦波输入频率的被测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图3-2-1 被测系统的模拟电路图
实验步骤:
(1)将函数发生器(B5)单元的正弦波输出作为系统输入。

(2)构造模拟电路。

三.实验记录:
ω
ω=1
ω=1.6
ω=3.2
ω=4.5
ω=6.4
ω=8
ω=9.6
ω=16
实验分析:
实验中,一阶惯性环节的幅频特性)(ωL ,相频特性)(ωϕ随着输入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T 是表征响应特性的唯一参数,系统时间常数越小,输出相应上升的越快,同时系统的调节时间越小。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2)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2)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一、引言控制测量是自动化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通过采集、传输和处理控制系统的信号,实现对系统的测量和控制。

本实习报告旨在总结与记录在控制测量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二、实习目的本次控制测量实习的目的是使我们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关实验和报告撰写。

三、实习内容1. 仪器的使用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和控制实验。

其中包括: - 示波器:用于观察和分析信号的变化情况; -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特定的信号以供实验使用; - 多用电表:用于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参数; - 电子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 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

在实习中,我们熟练掌握了这些仪器的操作方法,实现了对实验条件的准备和监测。

2. 传感器与执行器传感器是控制测量中的核心设备,它能够将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控制。

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等。

执行器则是实现控制的关键设备,它能够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能,以产生特定的动作。

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电磁阀和电动机等执行器的原理和控制方法。

3. 控制系统实验在实习中,我们通过搭建不同的控制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我们学习了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等基本控制方法,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验证。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PID控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进行了PID控制系统的实验。

4. 实验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了仔细的记录和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我们能够得出一些结论和经验,并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四、实习总结通过此次控制测量实习,我对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学会了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和控制实验,熟练掌握了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使用方法。

我还学习了不同的控制方法,并能够通过实验验证和分析,得出结论和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和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掌握全站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数等基本操作要领;
掌握小地区碎部测量布点方式;
掌握测绘学的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任务:
控制点高程测量;导线测量;水准、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学校莳英园水准闭合路线的测量,并根据其中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推算出其它水准点的高程。

每小组完成一个指定区域的导线测量(包括高程)。

完成提交一份水准测量的成果表、一份水准测量的原始记录数据的电子表格、一份导线测量的布点图、一份导线测量的原始测量数据的记录表格。

三、实验内容:
1. 对莳英园的18个控制点采用闭合路线进行等外水准测量,并且闭合路线每条线路,及相应的内业处理
2.在莳英园为中心,包括9,10,11,12号楼,北门,西北门,草坪、亭台进碎步点的布设和将布设的碎步点采用导线测量的方式测量其坐标和高程,及相应的内业处理。

四、实验设备:水准仪,水准尺,三脚架,全站仪,棱镜,对中杆,卷尺,图纸等。


五、技术设计:
1.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在所选择的闭合回路上有若干个控制点(索要测出高程的点)。

闭合回路上,每两个控制点之间为一测段,站与站间距离应适中,按照国家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进行施测。

2.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导线从一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17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

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a角度检核条件: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应满足限差要求,其中n为多边形角个数。

b坐标增量检核条件:上述理论值应为零,可实际上一般不等于零,但也应该满足限差要求。

c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d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计算数据是否准确
3. 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 绘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