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测量实验报告 (已填写答案)

测量实验报告 (已填写答案)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系别: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工程测量实验室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1、实习报告中文字部分自己填写2、实验或实习报告中的表格,请填写自己或小组观测的数据一、实验目的:1.了解微倾式DS3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和读数。

3.练习一测站的测量、记录、计算和检核。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每组实习设备为DS3微倾式水准仪一台、水准尺2根、尺垫1个、铅笔、计算器自备。

三、方法与步骤:1、水准仪的认识:(1)部件名称、位置、作用及使用方法。

(2)了解水准尺分划注记的规律,掌握读数方法。

2、水准仪的使用:(1)安置:要求高度适中,地面坚实稳固,架头水平,仪器连接牢固。

(2)粗平:观察左手大拇指旋转脚螺旋时的运动方向与圆水准气泡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从仪器构造上注意观察脚螺旋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与仪器的升降之间的关系。

(3)瞄准水准尺:(4)精平与读数: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2、实验数据记录:(请填写自己观测的数据,以下为示例)测站测点后视读数(m)前视读数(m)高差(m)备注1 A-1 1.568 1.416 0.152 第1台阶2 A-2 1.568 1.265 0.303 第2台阶3 A-3 1.568 1.114 0.454 第3台阶4 A-4 1.568 0.966 0.602 第4台阶四、注意事项:1.中心连接螺旋要旋紧,防止仪器从架头上摔落。

2.每次读数前,均须消除视差和进行精确整平。

3.记录人员记录数据时,要向观测人员回报,记录以m为单位,记为mm。

4.为了人和仪器的安全,测站点和转点应选在路边。

5.仪器操作时不要用力过猛,脚螺旋,水平微动螺旋都有一定的调节范围,使用时不宜旋到顶端。

五、思考题:1、一个测站的水准测量中,已经观测了后视点,当观测前视点时是否还要再次粗略整平及精确整平?为什么?答:不能进行粗略整平。

等外水准测量实习报告

等外水准测量实习报告

等外水准测量实习报告篇一:二等水准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1、实习目的:1)了解精密水准仪的特殊结构的作用和水准尺注记特点;2)通过水准环线的施策,掌握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是所学知识得到应用;3)熟悉精密水准测量的作业组织和一般作业规定;2、实习任务1)每6人为一实习小组,每组选定三个闭合水准环线,每人完成一个水准网的观测记录、打伞、扶尺、量距的作业;2)每人独立完成计算闭合水准环线闭合差,水准网平差计算。

二、水准测量实习内外业的全部过程1.外业过程1)了解测区情况,布设水准点2)进行水准测量精密水准测量中采用如下的观测程序,往测奇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后前前后往测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后后前,返测时奇偶测站观测程序与往测时正好相反。

3)记录观测数据,计算前后视距差及基本分化加常数和辅助分化的差值等,查看观测数据是否超限。

2.内业过程1)整理外野观测数据,计算各测段的高差及两水准点见的距离。

2)将观测数据整理成数据文件,利用科傻软件进行评差处理。

3)查看平差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输出报表,整理成果。

二、作业方案1.组织方案一)作业人员本小组共有六名同学。

在组长的安排下轮流观测,测量人员一名,扶尺人员两名,记录数据一名,数据检核人一名。

二)仪器设备及工具二等水准测量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及工具:S1精密水准议一台、铟钢水准标尺一副、尺垫两只、竹竿四根,自备铅笔和记录手簿2.技术方案1)视线高度不得低于,视线长度一般不超过50m,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视线可适当缩短,前后视距差应小于1m,测段累积差小于3m。

2)一测段的测站数布置成偶数,仪器和前后标尺应尽量在一直线上。

3)观测时要注意消除视差,气泡严格居中,各种螺旋均应以旋进方向终止。

4)视距读至1mm,基辅分划读至,基辅高差之差<。

5)上丝与下丝的平均值与中丝基本分划之差,应≤。

6)各项记录正确整齐、清晰、严禁涂改。

原始读数的米、分米值有错时,可以整齐地划去,现场更正,但厘米及其以下读数一律不得更改,如有读错记错,必须重测,严禁连环涂改。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引言:水准测量是测量地面高程差异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和测绘工程等领域。

四等水准测量是水准测量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其精度相对较低,适用于一些对高程要求不是特别严格的工程项目。

本实验旨在通过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量一段地面的高程差异,并分析实验结果。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水准仪、水准杆、三脚架、测量尺等。

首先,选取一段地面作为实验测量区域,确保该区域没有明显的高程变化。

然后,将水准仪放置在地面上,并通过调整水准仪的水平度,使其水平仪指示为水平状态。

接下来,设置水准杆,将其插入地面并固定好。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确保水准杆的位置不会发生移动。

最后,使用测量尺测量水准仪到水准杆顶部的距离。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测量:1. 确定基准点:选择一个相对稳定的点作为基准点,将其高程设定为0。

2. 设置测量线:在基准点附近选择一条测量线,将其作为参考线。

3. 安装水准仪:将水准仪放置在测量线的起点,并通过调整水准仪的水平度,使其水平仪指示为水平状态。

4. 测量高差:将水准杆插入地面,并固定好。

然后,使用测量尺测量水准仪到水准杆顶部的距离。

记录测量结果。

5. 移动水准仪:将水准仪移动到测量线的下一个点,并重复步骤4,测量高差。

6. 继续测量:按照上述步骤,依次测量测量线上的每个点的高差。

7. 计算高程差: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每个点相对于基准点的高程差。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测量结果,我们得到了一段地面的高程差异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高程差的分布: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可以绘制出一段地面的高程差分布图。

从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地面的高程差异在整个测量区域内是变化的,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2. 测量精度:由于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相对较低,因此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多次测量同一点的高差,并计算其平均值,以减小测量误差的影响。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本次水准测量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水准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实践能力。

一、实验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平面的特性,测定一定区域内各点的高程和相对高差。

水准测量可以分为三种方式,分别是高程差测量、曲线线路测量和大地水准测量。

其中,高程差测量是指将测站间的高度差进行测量,而曲线线路测量则是对曲线线路进行高程测量,而大地水准测量则是指对整个地球进行高程测量。

在水准测量过程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必须保证测点之间的相互可见性,尤其是在长距离测量中更为重要。

2. 仪器的使用要规范,测量时要放置稳定,并避免受到外部干扰。

3. 必须掌握正确的观测技巧和操作方法,尽量减少误差。

二、实验仪器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和测量杆。

水准仪是进行水准测量时所必需的仪器,它用于测量测站之间的垂直高度差。

而测量杆则是作为高差标尺,用于标记各个测量点的高程。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进行了两个测量点的高程差测量,测量过程中,为了保证精度,需要进行多次观测,并进行数据处理。

首先,将测量杆放置在第一个测点,使用水准仪进行观测,并记录下第一个测点的高程。

随后,将测量杆移至第二个测点,重复上述观测和记录过程,并计算出第二个测点的高程。

最后,根据两个测点的高程数据计算出它们之间的高程差,即可得到测量结果。

四、实验结果经过多次的观测和处理,本次实验得出的两个测点的高程差为2.48米。

该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相差不大,说明本次实验的测量精度比较高,并且符合测量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测量技巧和操作经验。

此外,本次实验还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并加强了我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测量学实验报告〔1〕课程名称:四等水准测量实验课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四等水准测量观测程序和具体施测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与检核方法。

3、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实验仪器为DS3水准仪1台,双面尺1对,尺垫2个,记录纸假设干。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

沿线确定待定点的地面标志。

2、在起点与第一个立尺点之间设站,按以下顺序观测:后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前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前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后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这种观测顺序简称“后一前一前一后〞,也可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的观测顺序。

3、当测站观测记录完毕随即计算:①前、后视距〔即上、下丝读数差乘以100,单位为m〕;②前后视距差;③前后视距累积差;④基、辅分划读数差〔即同一水准尺的黑面读数十常数k一红面读数〕;⑤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⑥高差中数。

检查各项限差要求。

4、依次设站同法施测其他各站。

5、全路线施测完毕后计算:①路线总长〔即各站前、后视距之和〕;②各站前、后视距差之和〔应与最后一站累积视距差相等〕;③各站后视读数和,各站前视读数和,各站高差中数之和〔应为上两项之差的1/2〕④路线闭合差〔应符合限差要求〕⑤各站高差改正数及各待定点的高程。

四、实验考前须知1、水准测量工作要求全组人员紧密配合,互谅互让,禁止闹意见。

2、中丝读数一律取四位数,记录员也应记满四个数字,“0〞不可省略。

3、扶尺者要将尺扶直,与观测人员配合好,选择好立尺点。

4、水准测量记录中严禁涂改、转抄,不准用钢笔、圆珠笔记录,字迹要工整、整齐、清洁。

5、每站水准仪置于前、后尺距离根本相等处,以消除或减少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的误差及其它误差的影响。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一、测区概况:四等水准测量的区域为信息学院与六一教工宿舍区中间,即粤汉路,此区域车流量与人流量较多,且树木较多,易遮挡视线,为我们的测量工作增加了难度。

当天气温为22-26℃,风力较大,间中有小雨,测量天气状况不佳。

二、目的与要求:1.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

2.掌握水准测量的闭合差调整及求出待定点的高程。

3.学会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4.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水准路线的检核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水准仪一台,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板1块,计算器1个。

四、试验方法与步骤:1.选定一条必和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10个以上测站为宜。

沿线标定待定点地面标志。

2在起点与第一个立尺之间设站,安置好水准仪之后,按以下顺序观测:(1)后视黑面尺,读上、下、中丝读数;分别记入记录表(1)、(2)、(3)顺序栏中;(2)前视黑面尺,读上、下、中丝读数,分别记入记录表(4)、(5)、(6)顺序栏中(3)前视红面尺,精平,读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7)顺序栏中;(4)后视红面尺,精平,读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8)顺序栏中。

3、各种观测记录完毕应随即计算:(1)黑、红面分画读数差填入记录表(9)、(10)顺序栏中;(2)黑。

红面分划所测高差及黑、红差较差填入表(11)、(12)、(13)顺序栏中;(3)高差中数填入记录表(14)顺序栏中;(4)前、后视距填入记录表(15)、(16)顺序表中;(5)前、后视距差填入记录表(17)顺序表中;(6)前、后视距累积差填入记录表(18)顺序表中;(7)检查各项计算值是否满足限差要求。

4、依次设站同法施测其他各站。

5、全路线实施完毕后:(1)路线总长;(2)各站前、后视距之和;(3)各站后视读数和、各站前视读数和、各站高差中数之和;(4)路线闭合差;(5)各站高差改正数及各待定点的高程。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本次实验主要内容是学习和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并实际操作进行测量。

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以便于更好地总结和掌握实验内容。

一、实验目的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水准仪、恒测基和水平轴,实际进行水准测量。

3.掌握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四等水准测量是采用恒高基点(参考点)法进行测量的,基本原理如下:1.测量终点的高程通过计算基准点与测量点之间的高程差和基准点高程之和得出。

2.先选择一个基准点,其高程由地理部门给定。

3.将一面恒测基尺(标尺)固定在基准点上,用水平轴检测其水平,以恒定的高度进行测量,并记录下读数。

4.从基准点向目标测点测量,每到一个测点,都要将标尺架上去,并重新测量高差。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水准仪2.恒测基3.水平轴4.三脚架5.测距杆四、实验流程1.设置基准点:首先在测区内选择一个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的基准点,并且此点的高程应有已知参考值。

2.放置水准仪:将水准仪安装在基准点上面。

3.放置恒测基:在基准点上,放置一个已标定的“恒测基”,并在恒测基上进行测高。

5.将每个点的读数记录下来,记录时需注意:读数必须与自搭设参照物一致、天气条件需相同,才可准确记录。

6.计算高差值:所有读数记录完毕之后,即可计算出每个点的高差值,这样就可以求出测量终点的高程值。

七、实验结果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共计取了5个测点,在每个点上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对每个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了每个点的标高和高差值,并计算出测终点的高程值。

整个实验所得到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符合实验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水准测量实验中天气条件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求在场地线路情况相同、气象条件相同的时候进行测量。

八、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四等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熟练地掌握了水准仪、恒测基和水平轴的使用方法,并学会了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水准测量是确定地面点高程的一种主要方法,通过本次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旨在达到以下目的:1、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

2、熟悉水准仪的使用和校验。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4、提高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仪器主要包括:1、水准仪一台,型号为_____,精度满足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2、水准尺两根,红黑面双面尺,刻度清晰。

3、尺垫两个,用于稳定水准尺。

三、实验原理四等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水准尺上的读数,从而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根据已知高程点的高程,通过逐站测量高差,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前后两个水准尺上读取读数 a 和 b,则两点间的高差 h 为:h = a b。

四、实验步骤1、选点与布设在实验区域内,选择合适的水准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

水准点应选在地面坚实、易于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方,并做好标记。

2、观测前准备(1)安置水准仪:将水准仪安置在两水准点之间,大致水平,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2)瞄准水准尺:目镜对光,使十字丝清晰;瞄准水准尺,消除视差。

3、观测过程(1)后视水准尺:读取后视尺的黑面读数,记录下来。

(2)前视水准尺:读取前视尺的黑面读数,记录下来。

(3)前视水准尺红面读数:读取前视尺的红面读数,记录下来。

(4)后视水准尺红面读数:读取后视尺的红面读数,记录下来。

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即先观测后视尺的黑面和红面,再观测前视尺的黑面和红面。

4、记录与计算(1)记录观测数据:将观测数据准确无误地记录在水准测量手簿中。

(2)计算高差:分别计算黑面高差和红面高差。

(3)检核计算:计算高差闭合差,并判断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若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则进行高差改正和高程计算;若闭合差超限,应重新测量。

5、数据处理(1)高差闭合差的计算:fh =∑h 测∑h 理,其中∑h 测为实测高差总和,∑h 理为理论高差总和(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水准路线计算得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四等水准测量观测程序和具体施测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与检核方法。

3.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与检核方法。

二.实验计划与准备
经老师要求,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所以我们选取学校教二和主楼之间平坦的路面,天气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实验设备为A7水准仪1台,双面尺1对,尺垫2个,记录纸若干。

三.实验步骤
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

沿线
确定待定点的地面标志。

2.在起点与第一个立尺点之间设站,按以下顺序观测:
后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这种观测顺序简称“后一前一前一后”,也可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
的观测顺序。

4.当测站观测记录完毕随即计算:
5.①前、后视距(即上、下丝读数差乘以100,单位为m);
②前后视距差;
③前后视距累积差;
④基、辅分划读数差(即同一水准尺的黑面读数十常数k一红面
读数);
⑤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⑥高差中数。

检查各项限差要求。

4.依次设站同法施测其他各站。

5.全路线施测完毕后计算:
①路线总长(即各站前、后视距之和);
②各站前、后视距差之和(应与最后一站累积视距差相等);
③各站后视读数和,各站前视读数和,各站高差中数之和(应为
上两项之差的1/2)
④路线闭合差(应符合限差要求)⑤各站高差改正数及各待定点
的高程。

四.实验结果
五.本组实验测量数据如下:
六.四等水准测量记录
七.班组:土地七组
观测:郭丹亚
记录:亚楠、梁佩文
检查:萌
仪器整理:王奕迅、边巴琼达
仪器:A7
天气:晴观测日期:_15__年__10月_ 08 _日
八.四等水准测量记录
九.高程误差配赋表
十.实验感想
本次实习让我完成了从对测量学的迷惑到清晰的变化,让我对整个课堂学习到的知识有了一个整体而清晰的思维。

从仪器分结构架了解到仪器使用;从测量数据整理到数据分析,使我对测量学这门课程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我了解到每个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它代表的意义,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并运用充分的专业知识来对待。

同时我懂得了在实验中一定要认真仔细,精确地测量,及时地检验数据的准确性,以减小测量结果的误差;而且双面尺的气泡是否居中、水准仪是否整平等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

当然,团队协作也是本次实验实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点之一。

我相信我,我们,在整个测量学的学习之中会以更认真的态度来学习老师交授的知识。

老师
土地一班班长王亦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