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课外练习思考题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课外练习思考题:
1、甲、乙书店共有240本书,甲书店本数比乙书店的3倍多30本。
甲、乙书店各有书多少本?
2、甲、乙书店共有240本书,甲书店本数比乙书店的3倍少20本。
甲、乙书店各有书多少本?
3、甲、乙书店共有240本书,如果甲书店拿走30本,则甲书店的书是乙书店的3倍。
求甲、乙书店原有书多少本?
4、甲、乙书店共有240本书,如果乙书店增加40本,则甲书店的书是乙书店的4倍。
求甲、乙书店原有书多少本?
5、甲书店比乙书店多240本书,甲书店本数比乙书店的4倍多20本。
甲、乙书店各有书多少本?
五、解决问题(33分) 1、玩具厂生产了808个彩色玻璃球。
每8个装一盒,每6盒装一箱。
(1)这些玻璃球可以装多少盒?(2)这些玻璃球可以装多少箱,还剩多少盒?
2、黄叔叔6天,卖出冰糕138根冰棍,共卖了312元。
黄叔叔平均每天大约卖多少根冰棍?平均每天大约卖多少钱?。
三年级下册思维题100道

三年级下册思维题100道一、数学计算类。
1. 计算:34×12 + 12×66- 解析:- 这道题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
乘法分配律公式为a× c + b× c=(a + b)× c。
- 在式子34×12+12×66中,c = 12,a = 34,b = 66。
- 所以34×12 + 12×66=(34 + 66)×12。
- 先计算括号里的34+66 = 100,再计算100×12 = 1200。
2. 计算:25×32×125- 解析:- 看到25和125,我们要想到25×4 = 100,125×8 = 1000。
- 把32拆分成4×8。
- 则原式变为25×(4×8)×125=(25×4)×(8×125)。
- 先算25×4 = 100,8×125 = 1000,最后100×1000 = 100000。
二、图形认识类。
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如果长增加4厘米,宽不变,那么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解析:- 原来长方形的面积为长×宽,即12×8 = 96平方厘米。
- 长增加4厘米后变为12 + 4=16厘米,宽不变还是8厘米。
- 此时面积为16×8 = 128平方厘米。
- 面积增加了128 - 96 = 32平方厘米。
4. 有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是15米,如果在花坛四周修一条宽2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
- 解析:- 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5 + 2+2 = 19米(因为小路在花坛四周,两边都要加2米)。
- 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9×19 = 361平方米。
- 花坛的面积为15×15 = 225平方米。
三年级下册思维题50题

三年级下册思维题50题一、数与代数1. 计算:34×12 + 34×88题目解析:这道题考查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公式为公式,在这里公式,公式,公式。
解答:公式先计算括号里的公式。
再计算公式。
2. 一个数除以8,商是12,余数是5,这个数是多少?题目解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被除数等于除数乘以商加上余数。
解答:已知除数是公式,商是公式,余数是公式。
那么这个数(被除数)为公式公式,公式。
3. 360里面有多少个9?题目解析:这是一个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用除法计算。
解答:用公式,所以公式里面有公式个公式。
4.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多少?题目解析:最小的三位数是公式,最大的一位数是公式,求它们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相乘。
解答:公式。
5. 两个因数分别是15和20,积是多少?如果把因数15扩大3倍,积是多少?题目解析:先根据乘法计算出原来两个因数的积,然后因数公式扩大公式倍变为公式,再计算新的积。
解答:原来的积为公式。
因数公式扩大公式倍后,新的积为公式。
二、图形与几何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题目解析: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为公式,其中公式为长,公式为宽。
解答:把公式厘米,公式厘米代入公式。
公式(厘米)。
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9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题目解析: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为公式(公式为边长)。
解答:把公式分米代入公式,公式(平方分米)。
3.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0米,高是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题目解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公式(公式为底,公式为高)。
解答:把公式米,公式米代入公式,公式平方米。
4.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8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题目解析: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公式(公式为底,公式为高)。
解答:把公式厘米,公式厘米代入公式,公式平方厘米。
5. 有一个长方形花坛,长15米,宽12米,在它的四周铺一条宽1米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题目解析:可以先求出包括小路在内的大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花坛的面积就是小路的面积。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附加题

1、三年级有7个班,准备举行拔河比赛,每2个班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
他们一共要进
行几场比赛?
2、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是宽的5倍。
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
3、手表的单价是闹钟的3倍,手表比闹钟贵100元。
手表的单价是多少元?
4、哥哥今年20岁,妹妹今年16岁。
当两人的年龄和为56岁时,哥哥多少岁?
5、两棵大树相距100米,计划在两棵大树之间补栽小树,每5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
小树?
6、有5元和2元的人民币共30张,合计120元。
那么5元和2元的人民币各多少张?
7、一根钢管长12米,要把它锯成每3米一段需要9分钟,如果把它锯成每2米一段需要
多少时间?
8、一条马路长100米,计划沿路的两旁每4米装一盏灯,一共需要装几盏灯?
9、一条马路长100米,计划沿路的两旁每4米装一盏灯,一共需要装几盏灯?
10、被除数、除数和商三个数的和是163,已知商是3,那么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三年级下期数学思考题一

三年级下期数学思考题(一)
班级:姓名:1.小丽从一楼走到四楼用了39秒,照这样的速度,她从一楼走到八
楼需要多少秒?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720厘米,已知长是宽的2倍。
这个长方形
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3.校体操队排队时发现,恰好可以排成8列纵队。
已知校体操队的
人数在90~100之间,你知道校体操队有多少人?
4.买1件大衣的钱可以买3件同样的毛衣,买1件大衣和1件毛衣
一共花了544元。
1件毛衣多少元?
5.乔老师要给全校620名学生每人买一本笔记本,正好文具店举行
“买4送2”的促销活动,乔老师只需购买多少本笔记本?
6.乐乐7:30从家骑自行车出发去学校,行到一半路程忘记带文具盒
了,于是就返回家去取,到校时是7:38.乐乐骑自行车平均每分行多少米?
7.在学校举行的趣味数学测试中,小林把一个数除以2误算成乘2
了,得到的结果是856.这个算式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8.笑笑在计算一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题时,错把除数2看成
了7,算得的商是103,余数是2,那么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9.把64颗糖分装在4个袋子里,从第二袋开始,每袋比前一袋多装
2颗糖,该怎样装?
10.。
【强烈推荐】三年级数学思考题及答案(共42题)

(1)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小红从第一棵跑到第16棵树,共跑了150米,小华从第7棵树跑到第29棵树,小华共跑了多少米。
答案:从第1棵跑到第16棵实际跑15个“株距”(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所以:(1)两棵树之间的距离:150÷(16-1)=10(米)(2)从第7棵树跑到第29棵树:10×(29-7)=220(米)答:小华共跑了220米。
(2)下面算式中的“数”、“学”、“俱”、“乐”、“部”这五个汉字各应该代表什么数字?1 数学俱乐部× 3数学俱乐部 1数=()学=()俱=()乐=()部=()答案:从个位上看,3乘一个数积出现1的只有3×7=21,所以部=7,向十位进2,十位上“乐×3+2”的结果出现7,乐=5;向百位进1,百位上“俱×3+1“的结果出现5,俱=8;向千位进2,千位上“学×3+2”结果出现8,学=2;万位上“数×3”结果是2,数=4;向十万位进1,刚好十万位上“1×3+1=4”,符合题目要求。
因此:数=( 4)学=( 2)俱=( 8)乐=( 5)部=(7)(3)小红剪一个窗花要4分钟,每剪好一个后,她会休息1分钟,她剪好10个窗花要用多长时间?答案:每剪一个窗花加休息需要(4+1)分钟,但第10个窗花剪好后结束就完成任务了,所以第10个窗花不用算休息时间,所以:方法一:每个窗花加休息: 4+1=5(分钟)一共: 5×9+4=49(分钟)方法二:剪10个窗花 4×10=40(分钟)一共(需要休息9次): 40+9=49(分钟)方法三:每个窗花加休息: 4+1=5(分钟)10个窗花一共: 5×10=50(分钟)最后一个窗花不用休息: 50-1=49(分钟)(4)四(1)班有49本书,分给三个小组,第一组比第二组多4本,第二组比第三组多6本,第三组分得( )本。
三年级思考题

三年级思考题
以下是五道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思考题:
1.思考题一:
小明有12块巧克力,他每天吃2块。
如果他每天吃3块,他能吃多少天?
这个问题考察了学生对除法和减法的理解,他们需要理解当改变每天吃巧克力的数量时,总天数会如何变化。
2.思考题二:
一个正方形有4个边,每个边都相等。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这个问题考查了学生对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理解。
3.思考题三:
如果你有一个大的苹果和一个小的苹果,你如何公平地分给两个朋友?这个问题考察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公平性概念的理解。
4.思考题四:
如果你有3个红球和2个蓝球,你随机拿出一个球,拿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这个问题考查了学生对概率的基本理解,包括如何计算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5.思考题五:
如果你站在一个镜子前,镜子里的你会是怎样的?是向左还是向右?这个问题考查了学生对左右方向的理解,以及镜像反射的原理。
这些题目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理解和应用能力。
1。
第一单元(两位乘两位数)思考题与拓展延伸(讲义)-数学三年级下册

苏教三年级下第一单元(两位乘两位数)思考题与拓展延伸 教材思考题例1(教材P17)在☐里填合适的数字使整式成立。
3132⨯3199⨯分析:(1)从个位想起。
第一个乘数的个位:2☐×3=☐1,因为只有 3×7=21的末尾为1,积的个位写1向十位进2,所以第一个乘数的个位上是7;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仅有数字5满足27×5=135,所以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上填5。
(2)从个位想起。
第二个乘数的个位:☐9×☐=203,因为只有9×7=63的末尾是3.所以第二个乘数的个位是7;第一个乘数的十位:因为29×7=203.所以第一个乘数的十位是2。
反馈练习1.在☐里填合适的数字。
(1)4× 3416×42.在里填合适的数字。
(1)4× 5688×1 464 0拓展与延伸类型一积最大与积最小例1 把3、4、5、9里,写成乘法算式,(1)×(2)×分析(1)要保证乘积最大,先确定两个乘数的最高位,即两个乘数的十位上必须是最大的两个数字×。
这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54×93=5022成53×94=4982,乘积最大应填54×93. (2)要保证乘积最小,先确定两个乘数的最高位,即两个乘教的十位上必须是最小的两个数字×。
这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39×45=1755或35×49=1715乘积最小应填35×49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四个非零教字组成的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教的乘法算式中,要使乘积最大,大数尽可能在高位,两个两位数的差尽可能小;要使乘积最小,小数尽可能在高住,两个两位数的差尽可能大。
反馈练习1.把1、3、8、5四个数字分别填写在下面的厂1里,写成乘法算式。
(1)要使乘积最大(2)×(2)要使乘积最小:2. 把2、7、4、0四个数字分别填写在下面的里,写成乘法算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应用题提升训练
1、期末考试,小明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2分,外语考了95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分是多
少?
2、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
问这一次是第几次测验?
3、小红的语文、数学两门的平均分是92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的平均分是93分,英语得
了多少分?
4、三年级的前3位男同学平均每人能做12个俯卧撑,当第四位同学做了以后平均成绩提高到14
个,你知道第四位同学做了多少个俯卧撑吗?
5、华华从家到学校,去时每分钟60米,回来时每分钟40米,华华来回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6、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丙两数的和是82,乙、丙两数的和是86。
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7、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
问这一次是第几次测验?
8、同学们站成一排,老师让同学们按1、2、3、4、5循环报数,最后一个同学报的数是3,老师
让报数字3的同学出列,发现一共有6人,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
9、李师傅和王师傅每小时都做6个零件,李师傅早上5时开始上班,王师傅早上8时开始上班,
到几时两人共做零件66个?
10. 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钱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存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11. 一张长8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板,在四个角落上各截去一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所剩下的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可以画一画)
12.三(1)班有48人,其中订《少年报》的有32人,订《数学报》的有38人,有25人两份报
都订,那么:
(1)只订《少年报》而没有订《数学报》的有多少人?
(2)只订《数学报》而没有订《少年报》的有多少人?
(3)有多少人两种报都没订?小学道逻辑推理题(含答案)
1.世界级的马拉松选手每天跑步不超过6公里。
因此,如果一名选手每天跑步超过6公里,它就不是一名世界级马拉松选手。
以下哪项与上文推理方法相同?
(A)跳远运动员每天早晨跑步。
如果早晨有人跑步,则他不是跳远运动员。
(B)如果每日只睡4小时,对身体不利。
研究表明,最有价值的睡眠都发生在入睡后第5小时。
(C)家长和小孩做游戏时,小孩更高兴。
因此,家长应该多做游戏。
(D)如果某汽车早晨能起动,则晚上也可能起动。
我们的车早晨通常能启动,同样,它晚上通常也能启动。
(E)油漆三小时之内都不干。
如果某涂料在三小时内干了,则不是油漆。
2.19世纪有一位英国改革家说,每一个勤劳的农夫,都至少拥有两头牛。
那些没有牛的,通常是好吃懒做的人。
因此它的改革方式便是国家给每一个没有牛的农夫两头牛,这样整个国家就没有好吃懒做的人了。
这位改革家明显犯了一个逻辑错误。
下列选项哪个与该错误相类似?(A)天下雨,地上湿。
现在天不下雨,所以地也不湿。
(B)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的作者曾获诺贝尔奖。
(C)你是一个犯过罪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我不懂哲学?(D)因为他躺在床上,所以他病了。
(E)你说谎,所以我不相信你的话;因为我不相信你的话,所以你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