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共21页

合集下载

大棚袋料香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袋料香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袋料香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香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香菇属,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助于降血脂、抑制癌细胞生长。

香菇是国内外市场较为畅销的一种食用菌,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近些年种植香菇的人越来越多。

利用大棚层架式栽培的香菇,具有生物转化率高、出菇周期长、生态品质好等优点,是目前香菇优质高产的主要栽培方式,适时采收与掌握干制技术,也能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一、棚室建设需要有加工原料的场地、养菌大棚、制作车间、出菇棚、冷库等场地和设施,另外还要加上仓库、人员住宿、办公场地等。

相关设备主要有制棒机、粉碎机、锅炉、消毒锅、水井、水泵、通风机、接菌机、加温机等。

二、菌种制作在大棚栽培香菇过程中,菌种制作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菌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香菇的产量以及质量,因此制作菌种是大棚香菇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分为3方面内容。

1.制作菌种原种培养基。

原种培养基的配方一般为锯木屑80%、石膏粉1%、麸皮18%、蔗糖1%。

原种培养基的配方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其中锯木屑与麸皮的比例不固定,还可以添加其他物质,如棉籽壳等,但是石膏粉与蔗糖的比例固定均为1%。

在菌种原种培养基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①锯木屑要以阔叶树为主,木屑干燥、无杂质、无腐烂,否则易出现杂菌,影响香菇菌种的出菌量。

②麸皮要求无虫、新鲜,蔗糖要求先溶于水后再倒入培养基进行均匀搅拌。

2.菌种培养基。

菌种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葡萄糖、水和琼脂,培养基的pH值为5.5~6,偏酸,这种培养基也适用于多种食用菌的培养。

3.原种以及栽培种的培育。

原种是用来繁殖栽培种用的菌种。

栽培种是由菌种栽培而出的菌种,也被称为二级菌。

母菌种可以接5瓶原种,每瓶原种可以接35瓶袋栽培种,在进行菌种培育过程中,需要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做好灭菌工作,保证菌种质量,以免出现杂菌。

大棚香菇科学种植三、栽培料配制栽培料的配制在大棚栽培香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大棚香菇的质量及产量。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

盐渍加工
盐渍原理
盐渍加工是通过高浓度盐溶液渗透作用,使菌体内的水分被 置换出来,从而达到保藏和加工的目的。
盐渍方法
将采下的香菇放入盐水中浸泡1-2天,然后取出晾干,用盐覆 盖在香菇表面,进行腌制。盐渍过程中需注意控制盐的用量 和腌制时间,避免影响香菇品质。
其他加工方法
冻干加工
将香菇放入冻干机中,通过低温冷冻和真空干燥的方法,使香菇脱水干燥。 冻干加工能较好地保持香菇的原有品质和营养成分。
袋料香菇的栽培方法
栽培场所选择
选择通风良好、湿度适中、光 线充足的地方作为栽培场所。
栽培管理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香菇菌 丝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最终
形成香菇子实体。
采收与加工
当香菇子实体长成后,及时进 行采收和加工处理,以保证品
质和产量。
03
袋料香菇的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香菇褐斑病
香菇褐斑病是由假单胞菌属引起的细 菌性病害,感染后会在香菇的叶片上 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导致叶片 枯萎、脱落。防治方法是加强菇房通 风,降低湿度,及时清除病残体,使 用抗病性强的菌株,并使用农用硫酸 链霉素进行喷雾治疗。
常见虫害及其防治
菇蚊
菇蚊是一种常见的香菇虫害,幼虫会啃食香菇的菌丝和子实 体,严重影响香菇的产量和质量。防治方法是使用防虫网、 黑光灯等物理方法进行预防,或者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杆菌 进行喷雾治疗。
要点二
销售收入
袋料香菇栽培的产品销售收入是经济 效益的主要来源。通过提高产品质量 、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等手 段,可以增加销售收入,提高整体经 济效益。
要点三
利润空间
袋料香菇栽培的利润空间取决于生产 成本和销售收入之间的差额。通过降 低生产成本和增加销售收入,可以扩 大利润空间,提高投资回报率。

香菇袋料栽培技术

香菇袋料栽培技术

香菇袋料栽培技术香菇袋料栽培技术一、生产工艺流程无公害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脱袋排场→转色管理→变温催菇→出菇管理→采收→加工二、生产季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菌种特性(在当前栽培的品种中,有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之分),再确定具体的接种和出菇季节。

山东一般选择在秋季栽培。

三、培养基配制1、配方。

(1)阔叶树木屑78%~79%,麦麸或米糠20%,石膏1%~2%。

(2)阔叶树木屑77%~80%,麦麸或米糠15%,玉米粉3%~5%,石膏1%~2%。

料水比均为1:1~1.2,调至pH5.5~6.5。

2、配制方法。

按配方比例准确称好主料和辅料,反复搅拌均匀,适量加水,达到适宜的料水比。

四、装袋灭菌1、装袋。

栽培香菇专用薄膜筒,有低压聚乙烯、聚丙烯和高压聚乙烯三种,其筒宽12厘米、15厘米、15.5厘米、16厘米,各地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塑料筒料,截成长50~55厘米的袋子,装料前先将一端用线扎口,用火融封。

培养料配制好后,要在当天装完灭菌,装袋不论手工还是机械分装,都要求装紧实,以用手托起时不留指凹为度。

2、灭菌。

培养基灭菌有高压蒸汽灭菌和常压蒸汽灭菌两种途径,高压蒸汽灭菌工作压力1.4公斤/厘米2,温度126℃,保持1.5~2.0小时,常压蒸汽灭菌温度达100℃,保持10~12小时,灭菌过程应根据所用塑料袋的耐热性而采用相应的灭菌方式。

3、冷却。

灭菌后的菌袋及时搬进冷却室内,按井字形4袋交叉排叠,让袋温散热冷却,待袋内温度下降到28℃时方可转入接种工序。

五、接种培养1、打穴接种。

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进行,接种室要求在接种前做到“两次消毒”,即空室先消毒,料袋进入后再消毒一次。

打穴时,先擦去袋面残留物,用打洞器在袋面等距离打3个穴,再翻至背面错开打2个接种穴。

口径1.5厘米,深2厘米,为了使穴内周围平整,最好用与穴口粗细相同的木钻。

打穴后要立即接种。

接种时用接种刀挖去菌种表层菌膜,并挖除上层老菌丝,用接种器从菌种瓶内取菌种,迅速地通过酒精灯火焰,移入接种穴内,尽量接满穴。

香菇袋料栽培技术

香菇袋料栽培技术

香菇袋料栽培技术职业技术学院万南安香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传统的栽培方式以椴木为主,椴木香菇质地紧密,品质优良,但是生产周期长,产是低,成本高。

代料栽培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等优点,成为目前香菇栽培的主要方式。

香菇代料栽培生产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制袋,脱袋转色和出菇管理三个方面。

一、制袋香菇是腐生菌,本身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从提供给它的基质吸收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矿物质和生长素进行生长。

常用的配方有:1.杂木屑78%,麸皮20%,糖1%,石膏1%,水120—125斤,PH值自然。

2.杂木屑78%,麸皮15%,麸面5%,石膏1%,过磷酸钙1%,水120—125斤,PH值自然。

3.杂木屑40%,棉壳40%,麸皮18%,糖1%,石膏1%,水120—125斤,PH值自然。

4.杂木屑20%,蔗渣58%,麸皮20%,糖0.5%,石膏1.5%,水120一125斤,PH值自然。

5.棉壳90%,麸皮8%,糖1%,石膏1%,水110一130斤,PH值自然。

以上各种原料,必须新鲜、无霉变、无虫蛀。

其中松、杉以及含芳香类物质较多的樟木木屑不能用于香菇的代料栽培。

使用以上配方时,加入0.1%的多菌灵(50%的含量)对抑制杂菌有一定的效果。

即1000公斤科中加多菌灵1公斤。

将培养科98—100℃灭菌10—12小时,待菌袋冷却后进行接种发菌和菌袋培养。

接种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菌袋培养时,料温应保持在18—23℃,在菌丝培养过程中,料温会逐渐上升,当料温达到25℃时;要及时翻堆,同时打开门窗散热,接种5—7天后,需要进行检查菌丝是否吃科,有无杂菌感染等,以后每隔5—7天翻堆一次,发现杂菌应立即淘汰。

菌袋培养50-60天,菌筒成熟,袋菌丝起波浪状或形成少许原基,接种块(穴)周围有部分出现棕褐色水珠,菌筒表面有零星原基出现时,即可以进行脱袋转色。

二、脱袋转色香菇菌筒脱袋转色的好坏,会直接影其出菇的早迟、品质和产量。

袋栽香菇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袋栽香菇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袋栽香菇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香菇(SHOTS)低温型香菇栽培季节,一般于头年8月份接种,而中温型香菇菌株则可延迟接种季节,实行周年栽培的一般采用低温型模式,通过延长栽培时间,增加出菇期,提高生物转化率,增加效益。

一、栽培条件(一)物质条件原料:a.各种新鲜无霉烂、无变质的木屑和农作物秸秆等;b.麸皮、米糠、玉米粉,新鲜、无霉变、无虫蛀均可。

药品:硫磺、甲醛(或气雾消毒剂)、酒精、石灰等。

生产用器材:塑料袋15cm×55cm×0.05cm、接种钳、棉花等。

(二)设备设施条件发菌室:发菌室需符合三个条件:a.房间清洁干燥;b.保温性能好,调温方便;c.使用方便,环境卫生,无污染源。

灭菌灶:目前广泛使用常压灭菌灶,将锅炉产生的蒸汽,用管子直接通入用塑料膜紧紧包围的料袋堆内完成灭菌,每次可灭菌2500-3000筒料袋。

菇棚:位置应选择在通风、向阳处。

二、栽前准备袋栽香菇生产规模可大可小,要量力而行。

以每个劳动力管理3000袋为宜,机械化生产水平高的企业可适当增加。

一般每生产1000袋(15cm×55cm)香菇应备足下列原辅材料:木屑800kg(干木屑)或1250kg(湿木屑),麦麸150-175kg,糖9-10kg,石膏粉12.5kg,过磷酸钙0.5kg,香菇营养素2包。

内袋1000个,外袋1000个。

甲醛500ml,高猛酸钾300mg,新洁尔灭500ml,酒精500ml,或气雾消毒盒(科达、菇保)3盒,香菇栽培种17袋(13×55),灭菌用废弃菌棒900kg(约700个),捆扎袋子的塑料绳500g左右。

同时,事先备好常压灭菌锅(灶)、装袋机、接种箱、培养室以及拌料和接种所需的工用具等。

香菇品种类型很多,春季栽培要求选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中低温品种,夏季生产要选用耐高温品种。

三、袋栽香菇的工艺流程袋栽香菇的生产工艺是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等,具体如下:(一)备料根据香菇营养学原理,不同树种的营养营养成分含量不同,因此,除含芳香油脂的松、柏、杉、樟外,不分种类,混合运用,营养更全面。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随着用于香菇栽培木材原料的减少,袋料成了香菇栽培的主流技术。

下面是Sara小编给大家分享了袋料香菇栽培技术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1.采用高质量的塑料袋。

盛装培养料的塑料袋质量的优劣,对菌袋成功率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优质的塑料袋耐高温、拉力强,高温条件下不易产生沙眼,而品质差的塑料袋则易碎、易烂,灭菌后易出现小沙眼,而品质差的塑料袋则易碎、易烂,灭菌后易出现小沙眼,为培菌期埋下隐患。

经试验改过去常用的0.03~0.04毫米厚为0.05~0.06毫米的塑料袋,高压灭菌的宜采用0.05~0.07毫米厚的聚丙烯塑料袋。

塑料袋厚薄要一致,均匀,膜面粗糙不用。

2.改善木屑颗粒的粗细度。

木材加工厂的下脚料锯末木屑,呈针状,具锋利尖端,装袋杀菌过程中易刺破菌膜而形成针状洞孔,培菌期杂菌易浸染。

改用木材专用粉碎机生产的木屑,颗粒较粗,呈四方形块状,无突出尖状,颗粒均匀,吸水性能好,不易刺破菌膜。

3.培养料配制时加入“保菇神” 并严把水分关。

在培养料配制时加入0.2%“保菇神”,灭杀培养料中杂菌,是提高袋栽香菇菌袋成品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常规配料时加水量一般为120%~130%。

培养料内含水量的多少影响香菇菌丝的正常生长,含水量过低时菌丝生活力降低,含水量过高则降低菌丝的呼吸强度,影响菌丝生长。

因此,培养料的含水量宜控制在52%~55%范围内。

4.菌袋装料松紧度要适宜。

将培养料彻底混拌均匀,若发现湿团块,要使其散开,防止干湿,不匀,拌匀后堆闷1小时左右及时装袋。

装料时松紧适度,防止过松或过实,过松或过实均不利菌丝生长。

料装好后要将两端用线绳或尼龙绳扎紧。

采用双膜装袋的,要套好外层膜。

拌好的料最好在6~8小时内装完,()防止停放时间过长而使料内滋生杂菌。

5.菌袋彻底灭菌。

装好的菌袋要当天灭菌,不宜放置过夜。

菌袋在灭菌灶内的摆放呈“井”字形,尽量多留空隙,每放7~10层应留一层格子,格子可采用薄木板制作,利于灶内蒸汽流通,提高灭菌效果。

袋料栽培香菇技术

袋料栽培香菇技术

袋料栽培香菇技术一、培养料配方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先将糖按比例溶解在水中,倒入木屑浸泡24小时,捞起木屑,控水!麦麸与石膏粉干拌均匀,视木屑含水量多少,少加水或不加水,再与木屑充分搅匀含水量在60-65%。

二、装袋灭菌选择15c m×55cm×0.05cm聚乙烯料筒,机械装袋或人工装袋均可。

机械装袋时,先将塑料袋筒一端用线绳扎口,另一端袋口套进装袋机出料口,并将多余料筒部分全部套入出料筒,打开机械开关,培养料便徐徐由出料口向料袋流入,双手用力紧托料袋缓慢后退,用力大小决定装料松紧。

装料接近袋口6cm处,停止装料,递给另一人扎口。

装好的料袋视气温情况可当日或隔日灭菌,常压灭菌要求在100℃条件下,保持10小时左右,保温时间视菌袋直径和灭菌池容积而定,直径稍大,容积偏大应相应延长灭菌时间,反之亦然。

同时火力掌握前猛、中稳、后攻原则。

三、接种培养灭菌好的菌袋气味芳香,深棕色,色泽一致。

当料温降至70℃时,抢温出锅,这样可起到巴氏灭菌作用,即可杀死沉落在菌袋上有害微生物营养体,抑制杂菌孢子的萌发,提高接种成功率。

接种可在接种室,接种帐、接种箱内进行,总体来说,必须在相对无菌情况下进行。

我们选择接种帐接种进行说明。

将灭菌好的菌袋移入接种帐,空间气雾消毒,每立方米用气雾消毒剂0.4g 结合紫外线灯灭菌40分钟后接种人员更换消毒好的衣帽鞋,进入接种帐,并将手、接种器材、菌种瓶表面用75%洒精棉球擦拭消毒,三人为一组,一人用75%洒精棉球擦拭待接菌棒接种面,一人用无菌棒打孔接种,另一人封口或套袋,采取二行五穴接种法接种。

四、养菌培养接种后的菌袋称为菌棒,将菌棒移入经消毒后的栽培室,堆垛发菌,堆垛形状为“#”字形,高度视外界气温而定,温度偏低,堆垛稍高,以利用堆集温发菌。

当接种穴表面菌丝萌发面相连接时,适时去掉套袋,加大通风、适应菌丝大量增殖生长。

五、脱袋转色当香菇菌丝长满菌袋,接种面出现菌皮并分泌黄色水珠时,表明菌丝生理成熟,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此时菌棒表面菌丝浓白,并形成一层白色菌膜,这时应采取脱袋、割袋、刺孔等方式,加大干湿差,使菌棒表面与干燥空气接触,菌丝倒伏,分泌色素形成褐色菌膜(此菌膜替代段木栽培中的树皮),此过程称为转色。

香菇袋料栽培技术

香菇袋料栽培技术

香菇袋料栽培技术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万南安香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传统的栽培方式以椴木为主,椴木香菇质地紧密,品质优良,但是生产周期长,产是低,成本高。

代料栽培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等优点,成为目前香菇栽培的主要方式。

香菇代料栽培生产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制袋,脱袋转色和出菇管理三个方面。

一、制袋香菇是腐生菌,本身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从提供给它的基质内吸收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矿物质和生长素进行生长。

常用的配方有:1.杂木屑78%,麸皮20%,糖1%,石膏1%,水120—125斤,PH值自然。

2.杂木屑78%,麸皮15%,麸面5%,石膏1%,过磷酸钙1%,水120—125斤,PH值自然。

3.杂木屑40%,棉壳40%,麸皮18%,糖1%,石膏1%,水120—125斤,PH值自然。

4.杂木屑20%,蔗渣58%,麸皮20%,糖0.5%,石膏1.5%,水120一125斤,PH值自然。

5.棉壳90%,麸皮8%,糖1%,石膏1%,水110一130斤,PH值自然。

以上各种原料,必须新鲜、无霉变、无虫蛀。

其中松、杉以及含芳香类物质较多的樟木木屑不能用于香菇的代料栽培。

使用以上配方时,加入0.1%的多菌灵(50%的含量)对抑制杂菌有一定的效果。

即1000公斤科中加多菌灵1公斤。

将培养科98—100℃灭菌10—12小时,待菌袋冷却后进行接种发菌和菌袋培养。

接种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菌袋培养时,料温应保持在18—23℃,在菌丝培养过程中,料温会逐渐上升,当料温达到25℃时;要及时翻堆,同时打开门窗散热,接种5—7天后,需要进行检查菌丝是否吃科,有无杂菌感染等,以后每隔5—7天翻堆一次,发现杂菌应立即淘汰。

菌袋培养50-60天,菌筒成熟,袋内菌丝起波浪状或形成少许原基,接种块(穴)周围有部分出现棕褐色水珠,菌筒表面有零星原基出现时,即可以进行脱袋转色。

二、脱袋转色香菇菌筒脱袋转色的好坏,会直接影陶其出菇的早迟、品质和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