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建设管理模式分析
浅析中老铁路工程组织与管理

企业经营与项目管理本栏目审稿人:张建中浅析中老铁路工程组织与管理李斌李文锐郑光义/中国电建老中铁路工程指挥部【摘要】中老铁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联通东南亚的重要项目•工程建设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中国电 建承建的中老铁路磨万段IV、V标段,从项目组织投标、队伍进场及过程管理中面临的困难及采取应对措施,对各参建局进行统筹、引领、指导,使项目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本文就该工程建设组织管理中的一些实践经 验进行分析.为类似国际铁路施工组织与管理提供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中老铁路铁路工程组织与管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薄弱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由于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北面与中国云南接壤,东面与越南相邻,南面与柬埔寨相连,西面于泰国比邻,西北面和緬甸交界。
交通极不顺畅,从泰国经友谊桥至万象南部的塔纳廊.有一段3.5k m长的米轨铁路.这是目前老挝境内唯一的一段铁路。
为了突破重山封锁,变‘‘陆锁国”为“陆联国”,全面带动老挝经济、社会发展,成 了老挝重要的国家发展目标。
为此.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老铁路磨万段的建设成为老挝战略对接项目,也是两党两国领导人共同推动的政府间合作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中老铁路是中老两国决策和推动的重大战略合作项目.是中老两国第一个合资建设、共同运营的重大项目,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的首条铁路。
中 老铁路磨万段。
北起于中老边境口岸磨憨/磨丁,向北接中国云南省玉磨铁路,向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市。
全 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按照中国铁路标准设计、建设、运营,国家一级铁路,单线,客货混运,电力牵引,设计时速160k m/h,线路全长414. 332k m,合同丁_期为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 月31日。
该项目总概算为374. 25亿元人民币。
中老铁路项目采用B O T模式,由中老两国合资设立老中铁路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和移交,特许经营期(50 + 25)年。
在铁路工程施工中施工队管理模式的思考

t e xon sbs r c l n ancnet o i n gmet f os ut npo c,adm il dsr e a aue p l di i l epu d ai pi i e adm i otns f t maae n o nt ci rj t n a y eci sm i me rsapi vy c np s se c r o e n b n s e n
架子 队” 工管 理模式 施 好的合作关 系 , 因而一般 比较 注重 信誉 , 在工程 质量 、 进度 等方 面 3 自建“ 我们常说 的“ 架子队” 式 , 模 由项 目部直 接管 理 , 工设 备等 施 能够按合 同条款执行 。同时这类公 司尽管拥有 自己的资质 , 但它 全部是企业 投资 , 工 过程 中 , 施 以企业 职工 为 主 , 尤其 是关 键 部 们也并不能够完 全承 担相 应 的市场 责任 。这 种形 式并 没有 完全
c n t ci n f l n a e n n l d n a ey ma a e n ,mae ilma a e n ,q ai n g me t n c e u e ma a e n d S n, o s u t ed ma g me tic u i g sf t n g me t r o i t r n me t u t ma a e n ,a d s h d l n me ta O o a g l y g n wi i w t u d rc ie t a v e o g i e p a t . h c
高校校园无线网 ( A ) WL N 共性需求 分析 ★
一
张
昱
李勇振
10 4 ) 0 04
( 北京建筑 工程学院 , 北京
摘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铁路建设与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铁路建设与管理第一章: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铁路建设与管理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铁路建设与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1905年,中国铁路第一条铁路通车,至此,中国开始步入了现代化铁路时代。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在二十年代之后,中国铁路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铁路建设与管理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有的铁路线路约为10,000千米,其中包括8,305千米的南北主干线、1,000千米的东北铁路和1,200千米的周边线。
这些铁路线路的建设几乎都是由外国资本主导的,比如美国铁路公司。
然而,由于中国政府和民众的抗议,外国资本在中国铁路建设中的影响力很快开始削减。
稍晚,中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充实本国技术力量,减少对外国技术和资本的依赖,以在铁路建设和管理方面获得更多的自主性。
1949年以后,中国政府开始采用了计划经济,国有化铁路。
这种改变使得铁路建设和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自此,中国铁路建设和管理大幅提升:更多的铁路线路被建设出来,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铁路建设中,新的铁路技术也被引进进来。
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铁路建设与管理改革开放给中国铁路建设和管理带来了一个更加显着的变革。
1978年以后,中国铁路进入了一个建设高潮。
从1978年开始,中国的铁路建设就迅速加速,大量的技术和资金得到投入到了铁路建设中。
铁路逐渐变成了连接东西南北和内外的重要的交通线路。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推行了新时期铁路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其战略是:第一步:建设一批集装箱专用铁路和基本干线,形成东西南北纵向铁路网,实现全国铁路网的初步形成。
第二步:完成现有铁路线路的改建和新型铁路线路的建立。
大量延伸和扩展铁路线路,以便更好地连接各个工业和农业区,加速国家现代化进程。
第三步:建设高速铁路、城市轨道和国际铁路,以进一步完善中国的铁路网和国际铁路网络,把中国铁路提升到国际领袖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建设和管理的成就是显著的:铁路线路长度从1978年的51,747公里,到2019年末的139,000公里;铁路货运量从1978年的2.61亿吨,到2019年末的43.68亿吨; 干线客运量从1978年的1.23亿人次,到2019年末的38.82亿人次。
中铁分包管理情况报告

中铁分包管理情况报告是一份关于中国铁路建设公司(中铁)的分包管理情况的报告。
该报告主要关注中铁在铁路建设中的分包管理,包括分包商的选择、合同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情况。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中铁在铁路建设中采用了分包模式,以降低自身风险和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中铁也非常注重分包商的选择,要求分包商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并严格按照合同进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此外,报告还提到了中铁在铁路建设中的一些挑战,如工期压力、资金问题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铁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加强管理、优化施工计划、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等。
总的来说,中铁分包管理情况报告展示了中铁在铁路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和挑战。
这对于其他铁路建设公司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铁路建设项目试验检测管理新模式探究

工程建设2023/08CHINA RAILWAY 铁路建设项目试验检测管理新模式探究高龙1, 谭盐宾2(1.川藏铁路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要:随着国家铁路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和高铁建设影响力的增强,传统的试验检测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发展需要,施工单位试验室自检“减量、提质、保真”理念已深入人心,取消效率不足的监理项目部工地试验室提议也越来越强,进一步健全和规范第三方试验检测管理已迫在眉睫,探究铁路建设项目试验检测管理新模式,将有利于推动检测行业专业化管理和健康向好发展。
关键词:试验检测;模式;试验检测中心;信用评价;监理平检中图分类号:U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3X (2023)08-0033-05DOI :10.19549/j.issn.1001-683x.2023.04.10.0010 引言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管理方法稳中求变、开拓创新,精品工程和精细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标准化、信息化、可视化、自动化不断深入人心,对铁路建设项目的试验检测工作要求也提升到了新高度。
然而铁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仍执行2013年颁发的《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4号)[1],铁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模式仍以传统的监理单位执行材料平检和第三方检测单位执行工程实体质量检测的模式。
陈旧的工地试验室管理模式存在较多问题,难以适应和满足当前铁路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新要求,因此探究新时代下铁路建设项目试验检测管理新模式尤为必要[2-7]。
1 现状目前我国铁路建设项目主要采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试验室双重管理模式,部分新开建设项目则采用第一作者:高龙(1988—),男,工程师。
E-mail :****************--33了“三级试验管理体系”,增加了建设单位中心试验室。
铁路行业分析

铁路行业分析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一、前言在所有行业中,铁路算得上最为封闭的一个行业之一,它是一个完全闭环管理的巨大网络,与地铁不同,地铁是一条线一个网,铁路是全路一个网,路网的完整性也是统一集中调度指挥的前提和保证铁路运行效率的根本所在。
其分为三级管理模式:铁道部、铁路局、铁路段。
现在铁道部下属18个铁路局,每个铁路局都有2~3个科研院所,这些科研院所承担了铁路业务拓展的大部分课题。
这也是为什么铁路之外的企业难以介入的主要原因。
就信息化来看,铁道部有一支全路统一管理的信息化队伍。
在铁道部、各铁路局都设有信息技术中心,业务上都归铁道路信息技术中心管理,他们承担了全路信息系统建设的实施和维护管理任务,而项目研发主要由铁科院和各大专院校负责。
铁道部和各铁路局的信息系统建设的集成商大多数是铁道部内部的公司,一是因为这些信息系统涉及到专业自动化集成,铁道部下属的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二是因为铁道部门的企业化程度低,相应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
不过当项目过多,现有研发人员忙不过来时,他们也会将某一细分领域的研发外包出去,但有能力承接这些项目的公司大多也是长期与铁路科研院所有业务合作的公司。
因为铁路的行业专属性很强,内部业务流程十分复杂,没有这一行业十多年的经验,很难理透彻理解他的业务流程。
在一些IT企业看来,铁路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像一道铜墙铁壁把他们挡在外面,要想打通它堪比登天。
但近两年,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和铁路部门信息化项目的爆发性增长,仅依靠铁路内部已经很难消化,延伸出来的市场给IT厂商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二、行业背景分析“十一五”期间,中国对铁路的投资高达1.56万亿元人民币,未来十五年内中国铁路建设需要投入 2 万亿元,即平均每年投入1300亿元左右。
中国通过建设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发展城际客运轨道交通和既有线提速改造,将初步形成以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为主干,连接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的快速客运网络。
浅析中国铁路建设工程管理

浅析中国铁路建设工程管理发表时间:2019-07-19T15:04:29.9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毕志浩[导读] 摘要: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行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交通运输行业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铁路运输行业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行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交通运输行业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铁路运输行业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
铁路是我国的主要交通命脉,也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此,加快中国铁路建设,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在紧急体制改革过程中,长期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显现,受到“高大半”的管理模式的制约,铁路体制建设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
铁路建设工程管理与铁路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就目前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管理情况来看,还有待提高。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中国铁路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和历程以及工程管理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中国铁路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对的改进措施和方案。
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对进一步深化铁路体制的改革,以及规范完善铁路建设工程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铁路;建设;工程管理一、前言我们地域辽阔,人口分布广泛,在加上由于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因此铁路作为国家联系区域发展的纽带,在国家经济发展平衡稳健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也是的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的快速发展,铁路建设的滞后已经形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铁路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铁路建设质量与管理工作分不开,提高建设质量,前提是要做好管理工作。
现如今,我国铁路建设管理人员在铁路建设管理工作中,依然采用传统落后的工程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但是,已经满足不了现代铁路工程建设快速的发展的需求。
我国城际铁路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13期我国城际铁路运营管理模式研究陈嘉晟 张 烨(无锡地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00)摘 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交通建设项目的增多。
为使城市与周边的联系更为便捷,各个城市都在加大城际铁路建设,以构建新型的城市交通体系。
在我国城际铁路事业日益发展的今天,各个城市的城际铁路都有其独特的运营模式,运营模式的选择将是关系城际铁路经济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
我国城际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具有多样性,其模式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城市都需从自身的发展特性出发,选择最佳的运营管理模式。
本文就我国城际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城际铁路;运营管理;管理模式引言城际铁路一般是指相邻城市或相邻乡镇之间的客运运输系统。
它不同于一般我们所知的高铁,高铁的运行速度高,适用于较远的两个城镇或城市之间的距离,而且目前我国通行的高铁站大都在大城市。
而城铁可以算得上是大型的地铁运营模式,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上下客,方便了一些小型城市的居民需求,但其并不同于一般的地铁,城际铁路的交干线路可以连接地铁,里程要比地铁长。
1城际铁路运营管理模式的分类1.1承包经营城际铁路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采用承包经营的方式,这一方式下,由城际铁路所属区域的地方政府作为产权方,明确规定经营方式,进而在此基础上开展招标工作,从多个投标单位中选择出一家资质强、经验丰富的运营公司负责城际铁路线路经营管理。
承包经营的运营管理模式下,产权方发挥的是总体协调功能和作用,能够在运营图编制、竞争手段选择、票价浮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协调与监督作用,这种管理模式下的服务水平更高,能够帮助城际铁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1.2合资铁路运营合资铁路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与地方政府、企业或其他投资者合资建设和运营的铁路,目前我国合资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类:(1)自主运营。
自主运营模式是在地方政府的管辖下,由投资主体成立相应的地方铁路公司,全权负责合资铁路的设计、规划及日常运营工作,自主管理运输生产过程,集设计、规划、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企业管理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铁路建设管理模式分析一、我国铁路建设管理模式回顾建国40多年来,随着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变革,我国大中型铁路建设管理模式主要有:工程建设指挥部模式、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工程建设指挥部与建设监理相结合模式。
(—)工程建设指挥部模式工程建设指挥部是我国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所采用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
自本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以来,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
工程建设指挥部可以依靠指挥部领导的权威和行政手段,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打歼灭战,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直至现在,大多数工程建设项目仍然沿用这种项目管理模式。
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由于是铁道部的派出机构,又有中央有关部门和铁路所在省、市、区主要领导组成的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与支持,因而在行使建设单位的职能时有较大的权威性,决策、指挥直接有效。
工程建设指挥部可以依靠行政手段协调各方面关系,有效解决征地、拆迁等外部协调难题,调配铁路建设所需要的设计、施工队伍和材料、设备等。
特别是在建设工期要求紧迫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集中力量,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实践证明,工程建设指挥部在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同时应看到,这种采用纯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活动的工程建设指挥部模式也存在着以下弊端:(1)工程建设指挥部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缺乏有效控制投资的责任机制。
政府对工程建设指挥部没有严格、科学的经济约束,指挥部拥有投资建设管理权,却对投资的使用和回收不承担任何责任。
也就是说,作为管理决策者,却不承担决策风险。
(2)建设与经营相分离。
建设单位只需根据国家核定的工程概算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建成以后能否产生效益,能否回收投资与建设单位无关。
经营单位接收所建成的项目以后,主要关心的是经营期间不出现亏损,至于投资能否回收也与其无关。
㈡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工程建设总承包实质上是一种由工程总承包单位代替建设单位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最终向建设项目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交钥匙”的项目管理模式。
实行工程建设总承包,对总承包单位有较高的素质要求。
因为工程建设总承包单位既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者,又是工程建设的管理者。
目前,我国的一些总承包单位往往擅长于承接铁路建设设计阶段或施工阶段的任务,而对包括设计、施工在一起的工程总承包都有一定的难度。
再加上各类承包单位受其性质和所处地位的制约,尤其是国家管理铁路工程建设的组织形式没有实质性改变(仍然采用工程建设指挥部形式),因此,总承包单位很难代替建设单位行使其职能。
并且从工程项目的总包到分包,只有承包单位的自我约束和纵向的监督管理,却没有横向的监督制约机制,从而使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的推广受到很大的限制。
我国虽在一些干线铁路部分段的建设过程中实行了以设计单位为主体的总承包,但其与真正意义上的总承包相距甚远。
实行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管理铁路建设项目,目前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
㈢工程建设指挥部与建设监理相结合模式工程建设指挥部与建设监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实际上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产物。
在建筑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铁路参建各方均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今天,仍然由铁道部派出工程建设指挥部来统一指挥、管理铁路建设有其必要性。
鉴于我国国情,工程建设指挥部采取行政手段管理铁路建设的作用远远大于其它管理手段所起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征地拆迁等外部协调问题,同时在工程项目目标的控制方面也能起到较好作用。
此外,由于我国的建设监理制度推行不久,在监理法规不健全、监理手段差和监理人员素质不高,而且有些施工承包单位不习惯接受建设监理甚至变相抵触的情况下,依靠行政干预来扶持建设监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但同时也应看到,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弊端:1、监理责权不一致,无法实现工程建设三大目标的全面控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尽管都属于监理工程师职责范围之内需要解决的,但是由于监理工程师不能拥有相应的权力,因而当监理工程师发现问题之后却无力协调解决。
同时,由于受其权限的制约,监理工程师无法对铁路建设投资和建设进度进行有效控制,其工作重点仅局限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
而即使是质量监理,也由于责权不一致,且缺少检测手段和试验设备,使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大打折扣。
2、监理单位地位低,难以做到真正独立的第三方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监理的公正性,建设监理单位应当是独立于工程建设发包方和承包方的第三方。
但由于铁路建设的发包方、承包方及监理单位均隶属于铁道部,铁路工程建设的承包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和监理单位都要在铁路建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部署下工作。
尽管各监理单位与铁路建设指挥部之间都签订建设监理合同,却很难作为独立法人以第三方的身份行使监理职。
3、管理指令多源,不利于工程建设目标的有效控制按照工程建设监理有关规定,承包方只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发包方对工程建设的任何意见和要求,均应通过监理工程师来转达。
但是由于目前对工程建设的管理控制权比较分散,施工承包单位既要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又要直接接受工程建设指挥部的指令,有时还要接受设计单位的指令。
指令源太多,不利于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特别是指令发生矛盾时,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总结上述铁路建设管理模式可以看出,从工程建设指挥部模式到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再到工程建设指挥部与建设监理相结合模式,我国大中型铁路新线的建设管理始终没有摆脱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制模式。
而工程建设指挥部只是一个临时机构,它只负责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而对铁路建成后的生产运营及其效益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样,就缺乏一个责任主体来对整个铁路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管理实行全过程负责。
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是以合同为纽带的,每一个参与经济活动的单位都必须是能够承担其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
如果项目管理组织不是法人,就没有签署合同的资格,法律也不会为其经济活动提供保护。
因此,由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制向项目法人负责制的转变是一种势在必行的选择。
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特点1996年3月国家计委发布了《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要求“国有单位经营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在建设阶段必须组建项目法人”,“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国内外大型建设项目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
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使投资项目经营主体及其相应的投资风险责任机制得以确立,因而强化了项目法人及各投资方的自我约束意识。
同时,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使政企分开,适应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工程建设的要求,推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化。
项目法人不但负责建设,而且还负责建成后的经营和还贷,对项目的建设与投产后的生产经营实行一条龙管理和全面负责,可以较好地克服基建管花钱,生产管还贷,建设与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弊端。
项目法人责任制模式与工程建设指挥部模式的比较见下表。
项目法人责任制与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制的比较需要说明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难以解决征地、拆迁等外部协调问题。
三、南昆铁路建设管理模式(一)南昆铁路概况南昆铁路东起广西南宁,西至云南昆明,北接贵州红果,全长898.7公里,是一条国家I级干线电气化铁路。
南昆铁路建成后,东与湘桂、黎湛、南防铁路相接,西与成昆、贵昆铁路相连,是沟通我国西南与东南沿海地区的—条重要通道。
南昆铁路还将与广西的防城、钦州、北海港一起,构成云、贵、川出海的捷径。
因此,南昆铁路的建成,对于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昆铁路建设投资数额巨大,批准的修正总概算为92亿元,目前概算已调整为123亿元,由国家和滇、黔、桂三省(区)出资,同时,国务院还同意将其列为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贷款项目,额度为690亿日元。
南昆铁路建设工期也比较短,1990年12月24日南昆铁路东段率先开工,拉开了工程建设的序幕。
1991年12月19西段开工,标志着工程建设全面展开。
1993年4月18日贵州段也开始动工,从而使南昆铁路进入“三头并进”的全面建设阶段。
目前,南昆铁路全线站前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站后配套工程的施工,全线将于1997年3月铺轨通车。
在南昆铁路建设过程中,创造了我国铁路建设的多项记录。
如:高达183米的清水沟大桥,是我国铁路最高桥梁;板其2号桥,是我国第一座弯梁桥;八渡南盘江大桥的百米桥墩,远远超过我国既有70米最高墩的记录;长达 9388米的米花岭隧道,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单线隧道,等等。
此外,由于铁路通过膨胀土(岩)、岩溶、软土地区,以及泥石流、滑坡多发区和八、九度地震区,促使在地基处理和新型支档结构方面出现了许多高水平的技术对策。
还有高瓦斯地层的长隧道掘进,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隧道物探超前预报和防灾技术。
这些新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代表着我国90年代铁路建设的综合技术水平。
在南昆铁路,工程建设任务由铁路专业工程局承担,它们是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定的。
施工单位有:铁道部第二、第五、第十—、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第二十工程局,隧道工程局、电气化工程司和成都铁路局昆明工程总公司、柳州铁路局工程处。
同其它几条铁路干线一样,南昆铁路也实行了施工监监理,监理单位有: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分院、石家庄铁道学院和长沙铁道学院等。
(二)南昆铁路建设管理组织机构为了确保南昆铁路优质、高效、按期建成,国家成立了南昆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家计委副主任叶青和铁道部原部长李森茂任正、副组长,和志强、陈士能省长和成克桀主席,铁道部孙永福副部长及国家计委有关司长、南昆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等为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南昆铁路建设指挥部,负责南昆铁路建设的统一组织指挥工作,履行建设单位职责,实施项目管理。
根据南昆铁路工程建设的需要,南昆铁路建设指挥部又下设工程计划处、设计技术处、发包监理处、建设协调处、财务处及办公室等机构,各个机构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南昆铁路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
1.工程计划处的基本职责(1)认真执行国家和铁道部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规范和标准,在分管指挥长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负责编制南昆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各施工单位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负责编制年、季度基建投资计划,掌握全线投资的使用、调配情况。
(4)负责基建统计和统计监察工作,及时填报各种统计报表,按季、年度编写投资和工程完成情况分析报告。
(5)负责工程调度工作。
掌握投资完成情况、实物工程量、工程形象进度、设计变更动态。
代表指挥部领导对日常施工进行监督、检查和指挥,传达上级命令、指示,了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按月编写《工程简报》。
(6)按项目管理要求指导施工,检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情况,负责审批开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