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制程管理的要求
SPC控制管理规定

一.目的通过SPC,识别过程变差,针对异常寻找原因,并对原因采取措施,消除原因,减少过程变差。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配料工序粘度、涂布工序面密度、辊压工序极片厚度、分切工序毛刺等的SPC控制等。
三.职责A.品质部负责数据的收集、整理、输入以及异常时的反馈和改善措施的跟进。
B.研发部负责异常时提供技术支持(异常的处理和原因分析)。
C.工程部负责设备异常的分析及处理。
D.生产部负责数据的提供,异常时产品的区分和改善措施的执行。
四.工作程序A. 本公司统计过程控制采用的方法:1.配料工序粘度采用计量型(IM-R)控制图。
2.涂布工序面密度、辊压工序极片厚度、分切工序毛刺长度采用计量型(X-R)控制图。
B.收集数据1.配料工序浆料粘度、涂布工序面密度数据由生产员工使用粘度测试仪、电子秤进行测量,品质部IPQC进行记录并录入SPC软件中。
2.辊压工序极片厚度数据由品质部IPQC使用千分尺进行测量并录入SPC软件中。
3.分切工序毛刺数据由品质部IPQC使用后显微镜进行测量并录入SPC软件中。
C. 数据的录入将产品批次、产品型号、控制特性、控制图类型、班次等数据录入控制图软件,软件将自动生成控制界限及Xbar与R 图。
D.控制图解读规则一:有点超出控制界限内;规则二:连续9点在控制中心线之同一侧;规则三:连续7点持续上升或下降;规则四:连续14交替上升或下降;规则五:连续3点有2点接近控制限;规则六:连续15点在控制中心线下两侧一个σ区内;规则七:连续8点在控制中心两侧但无点在一个σ区内;以上解读规则如有出现,则表示制程出现异常。
根据管制图的判异原则,IPQC在绘点时发现有异常时,立即反馈研发现场工程师、品质工程师、生产组长/主管前来现场处理。
E.原因分析及改善相关责任人员在收到异常信息后,对异常信息进行分析;必要时,必要时组织研发、生产、品质、工程一起进行分析。
找到不良原因后,针对原因提出临时措施和永久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
什么是SPC?SPC的作用是什么?SPC运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什么是SPC?SPC的作用是什么?SPC运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SPC即英文“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之缩写,意为“统计制程控制”SPC或称统计过程控制。
SPC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的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为什么要用SPC,SPC的作用是什么?重视企业内部外部顾客,以顾客满意作为主要目标,这些目标必须不断地在价值上得以改进,运用SPC,能使我们致力于更有效的改进,同时,我们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确保不断改进及使用有效的方法.在我们的企业当中,很多都是不重视统计过程控制的,或者只是把统计过程控制当做一个口号或者一个用来通过各种认证用的手段,并没有真正的用到现实生产当中,也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仔细的审核所有的统计过程,会发现存在很多的问题.1、在作XBar-R图时,数据搜集不准确。
数据的搜集来自于现场,往往我们根据控制计划或者其他文件的要求,到现场察看数据采集情况,会发现现场的数据采集没有按照要求来进行。
有些企业会采用连续测量,100%测量的方式,同时也不做任何的纪录,只要检验人员发现没有问题,也不需要进行任何变动,一旦发现,则进行调整设备参数或采取别的措施。
而采用该方法是与SPC相违背的。
有些公司采用了100%检验不说,根据大体情况,再进行编制控制图,专门用来应付审核或者提交客户用,这样的SPC是没有作用的,同时还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所以,希望我们运用统计技术的企业,能够真正的将统计技术运用起来,而不仅仅是流露与形式。
2、做控制图时部分或者全部的曲线类似。
这也是数据经过编辑的一种可能。
在SPC教材当中明显指出几种应该注意的曲线形状(包括点的运动趋势),这就要求绘制该图表的人员具有相当的水平,即要避免出现教材中描述的情况,又要让数据基本合理,便出现了连续几次数据统计采用相同或类似的数据。
SPC管制规范

1.目的:1.1.保证SPC系统在公司内的正常运作、管理及维护,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及时掌握供应商及厂内进料、生产制程各阶段之品质状况,验证并分析制程能力,产品特性与相关资料,并寻找潜在不良问题加以改善,以确保品质。
2.范围:2.1.适合所有应用SPC系统进行资料统计作业3.职责:3.1.IQC及IPQC:数据的统计及资料输入SPC系统软体内。
3.2.QE及IPQC:异常分析,协助改善及改善效果追踪,有将统计结果及时的提供给其他相关部门及早采取纠正措施行动,改善品质的责任。
3.3.DQA:确认工程研发阶段各项关键项目统计数据的结果分析与改善。
3.4.品质主管:确认异常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并追踪改善效果。
3.5.制造课:执行品管提出的改善方案,并验证改善效果。
4.定义:4.1.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统计过程控制:是企业全面掌握品质状况,提高品质管理水准的有效管理工具。
它主要是利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检验资料的收集及分析,有效了解制程状况并作调整,达到事前预防的效果,从而有效的控制生产过程,不断改进产品品质。
4.2.计量型数据:用各种计量仪器测出,以数据形式表示测量结果,包括用量具和测量装置册数零件尺寸。
4.3.计数型数据:通常是指不用仪器即可测出数据,它包括计点值和计件值,如:产品不合格品数或不合格率等5.供应商制程SPC管制:5.1.供应商的SPC管控依据材料检验图纸进行管制,对检验图上有标注“K特性”的项目IQC要求供应商在出货时提供CPK测试报告,且CPK值必须达到相关文件的要求。
未达到要求时,按照《不合格品管制程序》进行处理。
6.制程生产段SPC管制:6.1.IPQC按照产品别《控制计划》的要求实施数据收集,并把收集数据按日交给统计文员,由统计文员将数据输入SPC软体系统帮助分析管控。
6.2.当制程受控且至于稳定状况后,进行制程能力分析,当发现制程能力不足时,品保部应组织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降低过程变异,提高制程能力。
SPC管制规范

1 目的:保證SPC系統在公司內的正常運作、管理及維護,應用統計分析的方法即時掌握供應商處及廠內工程研發樣試、量試與品保進料、生產制程量產等各階段之品質狀況,驗證並分析制程能力、產品特性與相關資料,並尋找潛在不良問題加以改善,以確保產品品質。
2 職責範圍:適合所有應用SPC軟體系統進行資料統計的作業。
2.1 資訊稽核室:負責SPC系統網路運行環境順暢、應用伺服器的管理及資料庫備份、維護。
2.2 品保部:負責程序控制特性的識別確定,SPC系統在公司內的整體運作與推進。
2.2.1 IQC、IPQC及FQC:數據的統計及資料輸入SPC系統軟體內。
2.2.2 VQA、QE及IPQC:異常分析、協助改善及效果追蹤統計結果能及時的提供給其他相關部門及早採取矯正行動,改善品質。
2.2.3 品保DQE:確認工程研發階段各關鍵項目統計數據的結果並分析與改善。
2.2.4 品保主管:確認異常分析結果的正確性,並追蹤其改善效果。
2.3 製造部:執行品保提出的改善方案,並驗證改善效果。
2.4 適用人員:品保干部、製造干部、工程負責原物料及成品相關人員。
3 作業內容:3.1 定義:3.1.1 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統計程序控制:是企業全面掌控產品品質狀況,提高品質管理水準的有效管理工具。
它主要是利用數理統計方法,通過檢驗資料的收集及分析,有效瞭解制程狀況並作調整,達到“事前預防”的效果,從而有效控制生產過程、不斷改進產品品質。
3.1.2 計量型資料:用各種計量儀器測出,以數值形式表現的測量結果,包括用量具和測量裝置測出的零件尺寸、長度等,如“端子鉚腳高度、剝皮尺寸”等。
3.1.3 計數型數據:通常是指不用儀器即可測出的資料,它包括計點值資料和計件值資料,計件資料如:產品不合格品數或不合格品率,計點數據如:FQC成品檢驗不良率。
3.2 品保部制訂公司內生產產品的管制項目,具體見【SPC管控項目標準】。
统计制程品管(SPC)

制程管制的概念
制程管制所包括的范圉应为制程中之各种事务,其 主要者有三:一为质量、一为产量、一为成本。但 目前强调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因此整个企业界的 制程管制就以制程品管为主。
在工作进行过程中,掌握影响品质的有关因素加以 管制,使结果在管制状态谓之。 管制≠检查,品质是于制造过程中形成的,若制程 能力不足,无法做好品质保证。
● 当找出造成制程不稳定之原因后,我们必 须规划一些改善的措施,使得相同之问题不再 发生。回馈管制系统之最后一个步骤是依据规 划之改善措施,调整制程之可控制因素。上述 步骤需重复进行,以持续改善制程。统计制程 管制牵涉到产品和制程之控制,但其重点是在 质量数据之分析,只有在质量数据显示制程不 稳定时,我们才考虑调整制程之参数。
●管制界限通常设在当制程为管制状态 时,几乎所有点都可落在管制界限内。只 要点都在管制界限内,则制程可视为在统
计管制内,对制程不须采取任何行动。但
只要一点在管制界限外,则代表制程有变
异,此时我们必须找出造成此种变立包含下列步骤:
(1).选择质量特性 (2).决定管制图之种类 (3).决定样本大小、抽样频率和抽样方式 (4).收集数据
成品装配
1.报废 2.返工 3.让步出货 品质判定
NO
◇
YES
完工抽样 1.检验规范 2.检验量具 3.抽样计划
入库或出货
SPC概念
1.概论
●
一个产品如果以它对顾客的符合度做为评断
的标准,则它必须是由一个稳定而可重复运作 的制程所生产的,亦即制程必须具有在生产目 标值的些微变动内的生产能力。统计制程管制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乃是一 些使制程稳定和经由降低变异性以改善制程能 力的强力工具的集合。
SPC管理规范

5. 工作流程
5.1 见附件 8.1《工作流程图》 。
6. 控制方法
6.1 制程生产控制 6.1.1 生产机台操作员与质检部门检验员负责产品的抽样检测及数据录入工作。数据录入时,应仔细 核对无误后方可保存上传。机台操作员与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检测数据超出内控标准范
(此文件盖“受控文件”章方为有效,禁止私自打印、复印、拍照,禁止携带出厂)
SPC 管理规范
目的
1.1 持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制程工序进行监视和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适用范围
2.1 适用于公司的各个区域 SPC 的使用
3. 职责
3.1 生产操作员与检验员负责检测数据的录入及“均值和极差控制图 ( Chart)”的自查、分析。 3.2 班组长对负责片区的检测数据进行稽查与分析,应掌握直方图及正态分布图的分析方法。 3.3 带班主任及质检领班负责当班产品质量和制程的管控。 3.4 QC 质量工程师及生产工艺工程师负责制程能力的分析,异常状况的处置,SPC 系统中检测数据的 稽查。居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制程改进的建议。 3.5 生产部门及质检部门经理负责产品质量的管控,制程能力稳定性的管控。 3.6 生产中心各部门负责制程能力的改进。 3.7 质检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客户需求、制程(设备)能力等制定内控标准,确认控制点。
(此文件盖“受控文件”章方为有效,禁止私自打印、复印、拍照,禁止携带出厂)
同时应组织相关人员对难以解决的制程问题进行攻关,尽快完成制程的改善工作。 6.2 制程能力分析方法 6.2.1 SPC 系统控制图主要采用“均值和极差控制图 ( Chart)”对生产制程进行管控。生产及 质检人员上岗前均应通过培训学习控制图的分析方法。 6.2.2 生产及质检班组长应掌握直方图、正态分布图及累积频数图的分析方法,并根据分析结论对检 测数据的真伪进行判定、对制程进行管控。 6.2.3 生产工艺工程师和 QC 质量工程师每月需对 SPC 控制图进行分析,判定制程能力是否改变,以 便采取预防和改进措施。对制程能力进行分析时,应对以下内容进行分析: 6.2.3.1 查看当月制程检验数据的“ ”控制图,分析产品制程趋势。 6.2.3.2 分析每月制程检验数据分布的直方图、正态分布图及累积频数图,判定检测数据的真伪, 判定产品检测数据是否存在异常点,并对异常点进行分析判定。对比上月检测数据直方图和 正态分布图,分析产品制程趋势。 6.2.4 每月对制程能力进行分析时,根据 CPK 值对生产部门提出相应的整改要求。生产部门在接到工 程师的整改要求后,需组织相关人员对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制程能力,提高 CPK 值。CPK 判定标 准如下: 等级 A B C D 分级基准 是否需改进 制程能力良好,应继续保持 制程能力尚可,但需改善 制程能力差,不可接受 停止生产,立即改进
SPC

25 / 30
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 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 1)分析危害 – 检查食品所涉及的流程,确定何处会出 现与食品接触的生物、化学或物理污染体。 2)确定临界控制点 – 在所有食品有关的流程中鉴别 有可能出现污染体的、并可以预防的临界控制点。 3)制定预防措施 – 针对每个临界控制点制定特别措 施将污染预防在临界值或容许极限内。 4)监控 – 建立流程,监控每个临界控制点,鉴别何 时临界值未被满足。 5)纠正措施 – 确定纠正措施以便在监控过程中发现 临界值未被满足。 6)确认 –建立确保HACCP体系有效运作的确认程序。 7)记录 – 建立并维护一套有效系统将涉及所有程序 和针对这些原则的实施记录,并文件化。
22 / 30
热门质量相关词汇
6 Sigma(六西格玛) 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 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 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牲,σ值越大, 缺陷或错误就越少。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 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也就是 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 核心工具: D(Define)项目定义; M(Measure)数据收集; A(Analysis)数据分析; I(Improve)项目改善; C(Control)项目控制。
准确度高 精密度差 系统误差小 偶然误差大
准确度差 精密度差 系统误差大 偶然误差大
10 / 30
过程能力
规范下限 规范上限
11 / 30
控制图
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从而进行控制管理的 一种用科学方法设计的图。 控制上限(UCL) 中心线(CL) 控制下限(LCL)
SPC统计制程控制(综合简介)

例:量19”面板Cell Gap值分别为3.43 、 3.44、 3.45、 3.45、
3.46 、 3.45、 3.42请问其标准差为何?
(sigma=0.013)
全距(Range) 样本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的差R.
SPC概念--普通原因与特殊原因
SPC概念
SPC能解决的问题
经济性:有1 效的抽样管制,不用全数检验.使制程稳定,
能掌握品质、成本与交期. 预警性:制程的异常趋势可实时对策,预防整批不良,
以减少浪费. 分辨特殊原因:作为局部问题对策或管理阶层系统改
进之参考. 善用机器设备:估计机器能力,可妥善安排适当机器
SPC特点強調預防,防患於未然是SPC的宗旨
SPC概念--普通原因与特殊原因
异常原因
普通原因
系统中之因素 种类多随时存在
影响力较小 不易消除
机器老化 机器震动 环境不良(Particle) 设计不良
特殊原因 系统外之因素 种类少偶尔发生 影响力较大 可经济地消除
机器故障 来料异常 人员疲劳 错误操作方法
A: 1.33≦ Cp
B: 1.00≦ Cp< 1.33
C: 0.83≦ Cp< 1.00
D:
Cp< 0.83
=>Cp值越大越好,表示制程佳
A:此制程甚为稳定,可将规格公差缩小或胜任更精密之工作 B:有发生不良率偏高之危险,须加以注意并努力维持不再变坏 C:检讨所订规格及作业标准,可能本制程无法胜任如此精密之工作 D:应采取紧急措施,全面检讨可能影响之因素,必要时需停线
例:
量19”面板Cell Gap值分别为3.43 、 3.44、 3.45、 3.45、3.46 、 3.45、 3.42、 3.44、 3.43、 3.41,请问其平均值为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電
•
動發電机組)連接的內部電路. 該電路包括變壓器,電動机,其他負載裝置
的初級繞組,以及與電網電源連接的各种裝置.
•
• 二次電路(Secondary Circuit)
•
不與一次電源直接連接的,而是由位于設備內的變壓器,變換器或等效的
隔離
•
裝置供電的一种電路.
• X-電容(X-Capacitor)
•
•
有毒化學物質本身及其蒸汽,如果人体有直接接觸到,則會造成傷害. 因
此,設
•
備的設計,也應避免在正常操作及不正常操作情況下,產生此類的化學危
險.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
•基 本 概 念
•Fus
•L e
•N
•F G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Switching Power Supply原理圖
• 帶危險電壓的導電零部件与建築物配線中的保護接地導体相連. 其特征主 要
• 為: INLET為3 PIN.
•2) II 類設備(Class II Equipment):
• 防電擊保護不僅依靠基本絕緣,而且還采取附加安全保護措施(例如雙重絕 緣
• 或加強絕緣)的設備,這類設備無保護接地的保護措施,即不依靠安裝條件
•
•基 本 概 念
• * 火災(Fire)
•
在過載,零件失誤,絕緣崩潰,高阻抗或是連接器松脫的情形下,其所造成
的異
•
常溫度有可能形成火災危險.
•
•
* 機械或熱源的危險(Mechanical or Heat Hazards)
•
主要要求為:
Hale Waihona Puke •1) 避免使用者因觸碰到高溫零件而造成的傷害.
•
2) 設備的机构穩定度及結構穩定.
• 和保護的二次電路,使得在正常條件下或單一故障條件下,任意兩個可觸及 的
• 零部件之間,以及任意的可觸及零部件和設備的保護接地端子(僅對I類設
• 備)之間的電壓,均不會超過安全值.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
•絕 緣
• 工作絕緣(Operational Insulation)
•
設備正常工作所需的絕緣. 此工作絕緣并不起防電擊的作用,但它可以用
來減
•
少遭受引燃和著火的危險.
• 基本絕緣(Basic Insulation)
•
對防電擊提供基本保護的絕緣.
•
3) 避免結構上尖銳角.
•
4) 提供適當的保護或連鎖裝置以避免受危險可動零件所傷及.
•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
•基 本 概 念
• * 輻射源的危險(Radiation Hazards)
•
輻射的形式可能為音頻,無線電頻率,紅外線,高強度可見光及凝聚光,紫
外線,
•
離子化輻射…等.
•
•
* 化學物的危險(Chemical Hazards)
•說明
•1. 本安規訓練教材為參照相關國際,國家安規標准及文件資料 編寫而成. 如 IEC950, EN60950, UL1950, CAN/CSA-C22.2 No.950, GB4943, CCA201&CIG021等.
•2. 教材中所涉及的標准規范, 當相關“標准”變更時, 請依最 終標准執行.
• 安 規(Safety)
•
乃是產品安全規範的簡稱,一般基本的概念是指設計者在了解安全需要的
原則
•
下,必須釆取措施,以預防發生以下情形,導致人員,財產的損壞:
•
* 電擊(Electric Shock)
•
* 能量衝擊的危險(Energy Hazards)
•
* 火災(Fire)
•
* 機械或熱源的危險(Mechanical or Heat Hazards)
,人
•
体安全電壓為: 交流峰值電壓42.4V,或直流電壓60V.
•
•
* 能量衝擊的危險(Energy Hazards)
•
具大電流供應或高電容線路的相鄰兩端子間,如果在短路的情形下,有可
能會
•
造成電弧放電或是在燃燒中射出熔化之金屬. 因此,即使是屬于低電壓路
,也
书学山海有无路涯勤苦• 为作径舟,
可能造成能量危險.
spc制程管理的要求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020年4月13日星期一
•S.P.S 安規訓練教材
• 基本概念
• 防電擊保護類別
• 絕緣
• 安規距離
• 材料的可燃性
• 設計的基本要求
• 制程安規要求
• 制程安規測試
• 安規標准&申請
• 工廠安規檢查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
•S.P.S 安規訓練教材
•EMI Filter
•LC
•Rectifier
•Forward
•CY
•CX
•CX
•CY
•二次電路
•一次電 路
•CY
•Photo coupler
•PWM •Controller
•384X
•
•TL431
•Load
•基 本 概 念
• 一次電路(Primary Circuit)
•
直接與外部電網電源連接的,或者直接與其他能供給電力的等效電源(例
•
* 輻射源的危險(Radiation Hazards)
•
* 化學物的危險(Chemical Hazards)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
•基 本 概 念
• * 電擊(Electric Shock)
•
是由於電流通過人体而造成的. 只要有毫安級的電流就能在健康的人体
內產
•
生反應,而且這种不知不覺的反應可能會導致間接的危害. 在干燥條件下
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
•防電擊保護類別
•3) III 類設備(Class III Equipment):
• 防電擊保護是依靠安全特低電壓(SELV)電路供電來實現的,是不會產生危 險
• 電壓的設備.(DC/DC, VRM Model)
• 安全特低電壓電路(Safety Extra-low Voltage Circuit): 作了適當的設 計
•3. 教材中所引用的“法律法規”, 絕大部分來源於現行 “CCC-中國強制認証”, 即中國對產品安全認証的法律法規.
•4. 此份教材僅供參考, 當跟實際有出入時, 請依實際運作,執行 .
•5. 如有任何安規疑問, 請同安規部門聯絡.
•Aug-10-2002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
•基 本 概 念
跨接於電源火線(Line)与中線(Neutral)之間的電容. 主要抑制差模低頻干
扰.
书学山海有无路•涯勤苦为作径舟Y,-電容(Y-Capacitor)
•
•防電擊保護類別
• 設備防電擊保護的類別
•1) I 類設備(Class I Equipment):
• 采用基本絕緣,而且還要裝有一种連接裝置,使那些在基本絕緣一旦失效就 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