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选

合集下载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考考点汇总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考考点汇总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考考点汇总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二、马克思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单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多选]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多选]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单选]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列宁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多选]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单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单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单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单选]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简答]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全国10月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10月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10月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性课程,对于深入了解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复习,本文将提供全国10月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部分(每题2分,共4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在()世纪生成和形成的。

A. 19B. 18C. 17D. 20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实践、阶级、社会主义B. 实践、阶级、理论C. 阶级斗争、先进性、社会主义D. 阶级社会、实践、社会主义3. 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特征是()。

A. 革命性、科学性B. 科学性、先进性C. 先进性、革命性D. 指导性、原则性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是()的,唯物论是关于物质世界的科学认识。

A. 统一的、多样的B. 多样的、统一的C. 统一的、一元的D. 一元的、统一的5.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首次出现在()。

A. 辛亥革命时期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C. 五四运动时期D.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省略部分内容)......四、简答题部分1. 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以辩证法为基础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用于观察和分析客观世界的现象和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对立统一规律、转化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通过揭示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2.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活动的本质。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同时,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能够验证思想的正确性。

......(省略部分内容)......通过以上给出的真题及答案,相信考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相关内容,并在备考和复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自考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历年多项选择题

自考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历年多项选择题

自考马基历年多项选择题(题目后数字是试卷年份)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ABCD )2007A、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B、现代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新成就;D、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锐化;E、现代西方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BCD)2007A法拉第电磁学说;B细胞学说;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出现3.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ABDE)2007A、原始森林的破坏与生物物种的减少;B、工业污水的排放与水质严重污染;C、彗星的出现与海啸的发生;D、过度放牧与草原荒漠化;E、毁林开荒与严重水土流失4、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ABDE)2007 A、量体裁衣;B、对症下药;C、声东击西;D、因地制宜;E、因材施教5、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可能导致(CE)2007 A、激变论;B、庸俗进化论;C、机械决定论;D、庸俗唯物论;E、唯心主义非决定论6、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时间和空间(BCDE)2006,2005A、是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B、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C、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D、是不可分割的;E、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7、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ABDE)2006 A、2005年11月松花江污染造成哈尔滨市供水危机;B、植被的破坏造成沙尘暴频发;C、彗星的出现造成地球上爆发战争;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E、对森林的大量砍伐使生物物种减少8、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斗争性表现的有(ABCD)2006 A、敌对阶级之间的对立;B、生物界的生存竞争;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交换;D、两岸同胞与“台独”势力的对立;E、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依存9、下列选项中,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的有(BCD)2006 A、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C、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D、不能把事物理解为运动发展的过程;E、主张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2021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2021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 037091. 第一部分: 单选题(共25题, 每题2分, 共50分)2.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A.4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D.70年代3. 下列各项集中表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是A.科学的理论内涵B.完备的理论体系C.严密的逻辑结构D.彻底的批判精神3.在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上, 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A.唯物与唯心B.辩证法和形而, 上学C.一元和二元D.可知与不可知4.下列唯物辩证法仅映事物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关系的...A.内容和形式B.必然和偶然C.本质和现象D.可能性与现实性5.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这说明社会规...A.不具有客观性B.不是盲目自发起作用C.不具有普遍性D.不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6.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这表...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C.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7.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 下列不属于这一原理的...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B.认识发展的动力C.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检验认识能动性的标准8.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标志在于, 是否承认认识的过程...A.反映和创造的统一B.反映和摹写的统一C.探索和创造的统一D.探索与发现的统一9.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联想想象猜测D.直觉顿悟灵感10.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关系总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C.生产力随着生产关系变化而变化D.生产关系总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11.下列各项属于, 上层建筑的...A.生产关系B.经济体制C.国家政权.D.自然科学1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种观点属...A.机械决定论B.历史宿命论C.历史唯物论D.历史唯心论13.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要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 二要坚...A.阶级分析B.实证分析C.矛盾分析D.规范分析14.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条件, 包...A.生产的主观条件B.生产的客观条件C.生产的个别条件D.生产的主客观条件1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A.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C.使用价值和价值D.具体与抽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多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多选

多选绪论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BCD )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ACD)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成果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D.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BCD)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4.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有(BC)A.相对主义B.经验主义C.教条主义D.折中主义5.下列科学发现中,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的有( ACD )A.细胞学说B.狭义相对论C.生物进化论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6.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它具有(AC)A.彻底的批判精神B.完整的理论体系C.鲜明的政治立场D.严密的逻辑结构第一章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D )A.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ACD )A.朴素唯物主久 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下列各项中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ACD )A.机械性B.局部性C.不彻底性D.形而上学性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ABD )A.农民收割水稻B.法官审理案件C.演员演唱歌曲D.科学家做化学实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ACD )A.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C.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D.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有(BC)A.对立统一的观点B.普遍联系的观点C.永恒发展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BCD )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下列各项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现的有( ACD )(网上有的答案有错!)A.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的斗争B.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人民内部的各种意见分歧D.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议下列各项体现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有( ABC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C.乐极生悲,苦尽甘来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ABC)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C.苦尽甘来,乐极生悲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BCD )A.因地制宜B.掌握火候C.注意分寸D.适可而止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ABD )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ACD )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B )A.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D.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下列范畴属于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有(ABDC)A.内容和形式B.必然性和偶然性C.本质和现象D.可能性和现实性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 ACD )A.宿命论B.唯心主义先验论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下列各项正确表述意识本质的有(BCD)A.意识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上说,意识是( CD)A.感性认识的产物B.理性认识的产物C.社会性劳动的产物D.从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发展的产物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作用的有(ABCD)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第二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ABC)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产物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ABCD )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ABC )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经验材料和新的认识工具C.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D.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BCD )A.感觉B.概念C.判断D.推理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 ABD )A.感觉B.知觉C.概念D.表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BC)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真理具有客观性。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课程代码:03709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至今已经历()。

A.150多年B.170多年C.190多年D.200多年2.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空间广延性B.客观实在性C.时间持续性D.形态多样性4.相对静止主要有两种情形。

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静止情形的是()。

A.事物没有发生性质上的根本变化B.事物没有发生数量上的些微变化C.事物没有发生形式上的任何变化D.事物没有发生结构上的彻底变化5.规律的两个特点是()。

A.稳定性和不变性B.主观性和能动性C.客观性和普遍性D.社会性和历史性6.下列各项完整表达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是()。

A.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根源于物质C.意识第二性,意识反映物质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7.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表明()。

A.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B.只要去实践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D.只有书本知识不是从实践中直接获得的8.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指的是()。

A.它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B.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C.它是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它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9.真理的价值问题,也就是真理是否()。

A.对主体有意义的问题B.具有阶级性的问题C.对客体有意义的问题D.具有客观性的问题10.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地理环境与人口因素的关系问题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11.划分经济社会形态所依据的标准是()。

自考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

自考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单选1.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教育3.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序列的是封建社会4.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础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6.*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8.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原则是利己主义9.资金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生产阶段10.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两大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11.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可用字母表示为.c+v12.决定利息量的因素是.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13.*14.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是垄断价格15.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16.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垄断资本国际经济组织载体的新的垄断组织形式是.国际垄断联盟17.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1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进入无产阶级社会19.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20.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22.*2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正确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23.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个别与一般的关系24.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25.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楚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能忽略支流.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26.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思能动性的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28.*2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2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形象性30.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真理具有相对性质二、多项选择31.下列科学发现中,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的有细胞学说.狭义相对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律32.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理在事先.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3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时候哲学道理有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3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35.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哲学和政治思想.道德和法律思想36.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实行等价交换37.*38.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40.实现人的自由而全国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完全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完全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完全摆脱接收教育和训练的限制三、简答题41.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A.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C.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革命理论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理论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D. 经验主义答案:B3.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是由谁创造的?A. 资本家B. 工人C. 政府D. 消费者答案:B4.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实现个人自由B. 实现社会公平C. 实现共产主义D. 实现国家富强答案:C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A. 阶级斗争B. 科技进步C. 文化传承D. 宗教信仰答案:A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怎样的?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物质C. 物质和意识相互独立D. 物质和意识可以互相转化答案:A7.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来源是什么?A. 延长工人劳动时间B. 提高生产效率C. 减少生产成本D. 增加商品售价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什么决定的?A. 英雄人物B. 人民群众C. 文化传统D. 宗教信仰答案:B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是谁首次提出的?A. 马克思B. 恩格斯C. 亚当·斯密D. 大卫·李嘉图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阶级之间的矛盾D. 个人与集体的矛盾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哪些?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 科学社会主义答案:A B D12. 下列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阶级性B. 实践性C. 革命性D. 科学性答案:B D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商品和货币B. 资本和剩余价值C. 国家和革命D. 资本积累和经济危机答案:A B D1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A. 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C. 阶级斗争D. 意识形态答案:A C15. 下列哪些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A.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C. 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D. 个人主义的彻底消灭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4】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B. 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 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D. 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第【235】题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生动具体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正确答案:abcd第【236】题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 )。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abcd第【237】题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 )。

A. 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C. 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D. 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正确答案:acd第【238】题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 )。

A. 人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B. 人的认识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C. 人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D. 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正确答案:abcd第【239】题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

这一事例说明( )。

A.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D. 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正确答案:abd第【240】题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C.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D. 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第【241】题真理具有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

C. 真理是抽象的,需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D. 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正确答案:cd第【242】题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

A. 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B. 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C.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D. 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正确答案:abcd第【243】题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 )。

A.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B.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C.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正确答案:abcd第【244】题所有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共同点是( )。

A. 都是反映论B. 都肯定主体和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正确答案:AB第【245】题主体在认识中对客体的能动作用表现为:( )。

A. 主动性B. 目的性C. 创造性正确答案:abc第【246】题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

B. 表面性C. 具体性D. 直接性正确答案:bcd第【247】题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确定实践的目的、对象C. 制定实践计划,组织实践力量正确答案:ac第【248】题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 )。

A. 两者相互联结、相互渗透B.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 两者是同一真理的双重属性D.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正确答案:abcd第【249】题马克思主义( )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A. 认识论C. 唯物论D. 真理论正确答案:acd第【250】题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实践是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正确答案:abcd马克思主义哲学第【251】题大兴安岭火灾区用人工降雨获得成功,对扑灭大火起了重要作用。

这一事实表明:( )C. 人们只能老老实实地服从规律D. 人们完全可以能动地利用规律正确答案:cd第【252】题事物自我完善的哲学依据是( )。

B. 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D. 事物的自我扬弃正确答案:bd第【253】题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 )。

A. 把理性认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B. 把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具体计划、方案D. 将理论、计算、方案等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正确答案:abd第【254】题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次飞跃使理性认识( )。

A. 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B. 接受实践的检验D. 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正确答案:ABD第【255】题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这个论断体现了( )。

B. 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D. 正确的理论对革命运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正确答案:bd第【256】题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C.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 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正确答案:cd第【257】题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两者割裂开来会导致( )。

B. 直观被动的反映论C. 经验论D. 唯理论正确答案:BCD第【258】题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 )。

A.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 相互依存的关系D. 相互作用的关系正确答案:abcd第【259】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正确答案:abd第【260】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正确答案:abd马克思主义哲学第【261】题社会存在包括( )。

B. 地理环境C. 人口因素D. 生产方式正确答案:bcd第【262】题思想上层建筑包括( )。

A. 政治思想B. 法律思想C. 哲学思想D. 宗教思想正确答案:abcd第【263】题社会意识包括( )。

A. 个人意识B. 群体意识C. 社会心理D. 社会意识形式正确答案:abcd第【264】题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

A. 哲学B. 科学C. 道德正确答案:abc第【265】题政治上层建筑包括( )。

A. 国家政治制度B. 立法司法制度C. 政府机构D. 军队正确答案:abcd第【266】题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内容是( )。

A. 一切为了群众B. 一切依靠群众C. 从群众中来D. 到群众中去正确答案:abcd第【267】题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有( )。

A. 公有制的生产关系D. 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正确答案:ad第【268】题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思是说( )。

B. 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D. 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正确答案:bd第【269】题生产力是客观的,因为( )。

A. 它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力量B. 它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正确答案:ab第【270】题生产工具是( )。

A. 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B. 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决定性力量D. 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正确答案:abd马克思主义哲学第【271】题上层建筑包括( )。

A.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B. 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和相应的设施正确答案:ab第【272】题下列哪些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

B. 社会主义国有化铁路、工厂、农场D. 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正确答案:bd第【273】题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B. 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C.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D.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正确答案:abcd第【274】题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

A.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B.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C. 劳动对象正确答案:abc第【275】题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结构,它包括( )。

B. 产品的分配形式以及由此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C.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D. 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正确答案:bcd第【276】题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

A. 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 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C. 社会意识与意识主体的社会存在紧密相联D. 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是统治阶级的意识正确答案:abcd第【277】题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以下的新的特点( )。

A. 社会主义生产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内部自发地产生B.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的的非对抗性矛盾,可通过自身的调节得到解决正确答案:AB第【278】题阶级斗争是( )。

A. 各阶级或势力间的斗争C. 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正确答案:ac第【279】题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剥削阶级的国家有( )。

A. 奴隶主阶级专政B. 地主阶级专政C. 资产阶级专政正确答案:abc第【280】题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正确答案:abc马克思主义哲学第【281】题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因为( )。

A. 人民代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变革开辟道路B. 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是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主力军C.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中坚力量D. 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加,任何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不会成功正确答案:ABCD第【282】题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在于( )。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物资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C.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正确答案:abcd第【283】题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它( )。

A.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 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 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正确答案:abc第【284】题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

B. 它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C. 它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D. 它对于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答案:bcd第【285】题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 )。

A.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B.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C. 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秩序D. 人民群众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正确答案:abcd第【286】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