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史(十月革命与罗斯福新政)

合集下载

历史知识点背诵初中

历史知识点背诵初中

历史知识点背诵初中一、中国古代史1. 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约公元前 1600 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 商朝(约公元前 1600 年公元前 1046 年)青铜铸造业发达,代表性青铜器如司母戊鼎。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 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公元前 771 年)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4. 春秋战国(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221 年)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是第一个霸主。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

5. 秦朝(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7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6. 汉朝西汉:汉武帝时期,实现大一统,在政治上推行“推恩令”,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7.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魏、蜀、吴。

西晋短暂统一。

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8. 隋朝(581 年 618 年)隋文帝统一全国。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9. 唐朝(618 年 907 年)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开元盛世”。

科举制度的完善。

10. 宋朝北宋:赵匡胤建立,加强中央集权。

南宋:偏安江南。

11. 元朝(1271 年 1368 年)忽必烈建立,实行行省制度。

12. 明朝(1368 年 1644 年)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下西洋。

13. 清朝(1636 年 1912 年)康乾盛世。

闭关锁国政策。

二、中国近代史1. 鸦片战争(1840 年 1842 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订《南京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等。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年 10 年)火烧圆明园。

3. 太平天国运动(1851 年 14 年)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4. 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90 年代)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高中历史世界史大事年表

高中历史世界史大事年表

世界史大事年表世界古代史前8世纪—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开始形成前8世纪中叶罗马建城前6世纪佛教创立(地点:北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经典:《大藏经》)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奠定民主政治基础前551-479年中国春秋末思想家孔子:编修五经,创办儒家学派和私学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前三世纪中叶罗马公民法形成发展时期前506年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前500-449年希波战争:马拉松之战,希腊打败波斯前481-411年古希腊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古希腊智者运动兴起前469-399年古希腊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

前449年罗马“十二铜表法”颁布,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前443-429年伯利克利首席将军,希腊民主政治“黄金时代”前461-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打败雅典,雅典出现“三十僭主”寡头政治前427-347年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创办阿卡德米学园前384-322年古代最博学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吕克昂学校,逍遥学派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罗马万民法巩固了罗马帝国政权1世纪上半叶基督教形成(地点: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传说中的耶稣、经典:《圣经》)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476年日耳曼人侵入罗马,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终结和中世纪的开始7世纪初伊斯兰教产生(地点:阿拉伯半岛、创始人:穆罕默德、经典;《古兰经》)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君士但丁堡的东正教和罗马的天主教世界近代史14—16世纪欧洲反封建、反教会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1265-1321年意大利“三杰”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但丁〈神曲〉1304-1374年意大利“三杰”彼特拉克〈歌集〉首提“人学”——人文主义之父1313-1375年意大利“三杰”薄伽丘《十日谈》1453年5月,奥斯曼大军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世界现代史(1917——今)

世界现代史(1917——今)

世界现代史(1917——今)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俄国十月革命⒈二月革命:①原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阶级矛盾空前激化;②时间:1917年3月;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④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⑤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⒉十月革命革命的爆发与胜利:①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革命的火焰。

②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⒊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⑴建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⑵巩固: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交给农民耕种;④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⑤1918年3月,苏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⑥1917年至1920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爆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⒋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⒈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启示: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②列宁的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效果: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下册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下册

第1课俄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

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3.领导人:列宁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1.时间:1922年底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领导人:斯大林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史重点知识整理汇总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史重点知识整理汇总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史重点知识1、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拉美其余地区基本上都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领导者:玻利瓦尔(北)、圣马丁(南),两人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纪念:“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赛和国家“玻利维亚”。

3、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年,英雄:章西女王。

4、彼得一世改革性质:地主阶级改革影响:积极: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5、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

6、俄国1861年改革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内容: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B、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意义:①积极: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

7、美国内战(又称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南北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南方种植园经济;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制度的矛盾(或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或黑人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8、导火线:1861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9、美国内战期间林肯颁布的文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1862年),直接作用: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长远影响:解放了劳动力,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10、评价林肯: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11、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先后扫除了哪些障碍?各有何作用?(1)美国独立战争:扫除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世界历史第⼆册第1课、俄国⼗⽉⾰命[知识要点]⼀、新时代的曙光1.“⼆⽉⾰命”爆发背景:第⼀次世界⼤战给俄国⼈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时间:1917年3⽉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局⾯:建⽴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府并存。

2.“⼗⽉⾰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爆发:1917年11⽉6⽇晚,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2)胜利:1917年11⽉7⽇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1917年11⽉8⽇凌晨,攻占冬宫特征:中⼼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3)政权:建⽴世界上第⼀个⼯⼈⼠兵苏维埃(⼈民委员会)3.苏维埃政府采取的⾰命措施(1)政治上,建⽴新型的⽆产阶级专政。

(2)经济上,将银⾏、铁路、⼤量⼯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3)外交上、同德、奥匈议和,退出第⼀次世界⼤战。

4.三年卫国战争,巩固⽆产阶级政权1918——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涉和国内的反⾰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个⽆产阶级政权。

在此期间,苏联⼀⽅⾯实⾏了“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加强红军的建设,这两项措施对于苏联取得胜利具有决定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实⾏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中的粮⾷和其他农产品,对中⼩企业实⾏国有化,取消⾃由贸易。

5.⼗⽉⾰命的历史意义(1)俄国⼗⽉社会主义⾰命是⼈类历史上第⼀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命,世界上第⼀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了。

(2)⼗⽉⾰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的解放⽃争。

[难点解析] 中国⾰命与俄国⾰命对照1.⼆⽉⾰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命)2.⼗⽉⾰命领导者是(列宁),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性质是(⽆产阶级⾰命)3.⼗⽉⾰命的特点是(中⼼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4.⼈类历史上第⼀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命是(⼗⽉⾰命)。

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笔记

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笔记

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笔记第一单元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俄二月革命(1917年3月)1、原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灾难,阶级矛盾激化。

2、结果:⑴推翻沙皇专制统治⑵两个政权并存①士兵苏维埃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人剥削人制度的革命)1、原因:它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以及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

2、彼得格勒起义时间:1917年11月;人物:列宁;地点:斯莫尔尼宫结果:①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和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革命措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4、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次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1921年列宁领导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2、1922年苏联成立(1922-1991年共69年)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1、1924年列宁逝世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①措施:1928-1937年(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重工业)②成效:由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由此加强3、1936年苏联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正式形成)4、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⑴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做法,实现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一:世界现代史材料解析题答案世界现代史材料解析题答案〔1〕“一战〞爆发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开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或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英国威廉翻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用武力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

〕〔2〕举出一个符合事实的例子即可。

如:坦克、飞机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首次在“一战〞中使用;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对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3〕举出两个能批驳谬论的事例即可。

如:731部队用健康活人代替动物做实验,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对占领区的杭日根据地进行“扫荡〞,野蛮实行“三光〞政策。

〔1〕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B:以同盟国的失败而高中,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美国和苏联;〔4〕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1〕一战:萨拉热窝事件〔1分〕二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1分〕〔2〕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广岛〔1分〕长崎〔1分〕〔3〕残酷性〔1分〕破坏性〔1分〕〔与之意思相近即可〕战争是残酷的,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在战争;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等(1)A 德国,三国同盟;(2分) B 英国,三国协约。

(2分)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原因: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遭到了日本的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举措: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分)意义: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分)(3)两次世界大战伤亡人数多,经济损失大,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

1〕萨拉热窝事件〔1分〕〔2〕三国同盟或同盟国、三国协约或协约国〔答出任意一个即可,1分〕〔3〕慕尼黑会议或有慕尼黑字样即可〔1分〕;绥靖政策或牺牲小国利益,安抚侵略者〔4〕《联合国家宣言》〔有无书名号都可,1分〕;雅尔塔会议〔1分〕〔1〕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与文化(九) 中考考点: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十月革命的爆发,领导人、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原因及作用。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实践 你能理解“工业革命就像一把 双刃剑’中双刃的意思吗?”
工业革命的影响:(双刃剑)
1、促进生产力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财富
2、造成环境污染。 造成两极分化严重,阶级对立。
2、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为摆脱经济危机,开始改革
涉及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和福利:
3、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1)设定工人最低工资和 最高工时 (2)以工代赈:田纳西工程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4、新政的特点: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5、新政的作用(意义):
(1)新政的实施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 机中走出来
内容:号召工人阶级 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建立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社会。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 主义的诞生。从此无 产阶级的斗争与革命 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二、十月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实践
1、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1)革命前的俄国处在沙皇统治下,是个
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链政中采取的措施被许多资本主 义国家所借鉴
罗斯福新政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因为它没有改 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攻占冬宫
(5)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6)结果:胜利,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苏俄;
4、十月革命的意义:(影响)
(1)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俄; (2)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为把俄国改造成为有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 造重要前提。
(2)一战中,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灾难, 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直接原因
(3)1917年3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 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二月革命”)
1917年4月 列宁回到彼得格 勒,亲自领导了 十月革命
3、十月革命: (1)领导人:列宁(布尔什维克党) (2)时间:1917年11月, (3)地点: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4)形式:暴力夺取政权(武装起义)
巨大的社会不公
残酷的剥削
?社会问题
社会的两极分化 阶级的对立
工人运动
工人运动: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结果??
失败、原因?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 宣言》第 一版封面
(1)创立者:德意志人 马克思、恩格斯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 革命,对中国等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5、1922年,苏联(苏维埃社会主 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1991年苏联解体。共存在69年。
三、罗斯福新政
1、原因: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既 从美国开始,又给美国造成最为沉重的打击。 (2)胡佛总统采取“政府不干预经济”的政 策,无法扭转经济形势,引起不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