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罗斯福新政
高三一轮复习罗斯福新政课件

国际贸易紧张
全球范围内的关税战争和贸易壁垒导 致了国际贸易的崩溃。
胡佛政府的政策及其失 败
01
02
03
自由放任政策
胡佛政府相信市场自我调 节的能力,没有采取有效 的措施来缓解经济危机。
有限的救济措施
虽然设立了一些救济项目, 但这些措施覆盖面有限, 不能解决大规模的失业问 题。
B.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A.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选择题
C.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D. 扩大政府开支
选择题2: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银行信用?
选择题
01
A. 实行金本位制
02
B. 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03
C. 允许银行破产
04
D. 实行紧缩货币政策
简答题
简答题1
简述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调整法案的主要内容。
金融监管(例如:《紧急银行法案》)
总结词
通过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稳定金融市场,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
详细描述
在金融监管方面,罗斯福新政推出了《紧急银行法案》,该法案对银行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整顿,关闭了无偿付 能力的银行,并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进行政府监管。此外,政府还建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银行存款提供保 险,恢复了公众对银行的信任。
PART 04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与争议
支持者的观点
恢复了经济
提高了政府效能
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系 列措施,成功地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 机,稳定了金融体系,促进了经济的 复苏和发展。
罗斯福新政加强了政府的职能和权力, 提高了政府的管理和决策效率,为后 来的政府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高三一轮复习__罗斯福新政

具体措施?
压缩生产
扩大消费
工业
农业
社会 福利
金融
工业
压缩生产 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要求 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数量、 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颁布《农业调整法》,成立 农业调整署,减少耕地面积 和农产品数量
扩大消费
农业
社会 福利
金融
工业
压缩生产 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要求 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数量、 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颁布《农业调整法》,成立 农业调整署,减少耕地面积 和农产品数量
工人待 遇?
购买能力有限
产品相对过剩
经济危机
新政“新”在什么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新的理论: 凯恩斯主义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 的模式 开启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 自由主义
2、新的模式:
市场自我调节
3、新的起点: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它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制度。它 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成 为垄断资本家的代理人,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增强的反映。它的出现 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经济理论是凯恩斯主义
思考 2 、据此,我们可知新政的特点是? :1、新政主要以什么方式调整供需矛盾?
金融
立法;成立专门机构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政府通过立法和成立专门机构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七嘴八舌说新政 新政措施中,虽有减少失业工人人数、规定工资和 工时等内容,但它只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 材料一: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是 政策调整,并未改变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并未改变 “叛变了他的阶级” ,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 资本主义制度。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10 罗斯福新政 含解析

罗斯福新政★★★★○○○○○一、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若干内容(一)背景1、美国在大危机中形势不断恶化2、胡佛反危机失败3、美国举国上下期盼出现强力政府力挽狂澜4、罗斯福打出新政旗号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美国总统(二)内容金融方面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工业方面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农业方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三)实质: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四)影响1、直接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2、间接影响: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3、深远影响(1)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地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资本主义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二、罗斯福新政“新”的表现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重农"、民生、和谐问题是近年来持续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
罗斯福新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涉及的农业政策与举措,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苏联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与失误等,都体现了国家追求公平、公正、正义的社会目标,达到国家稳定、造福民众的目的.高考命题中,与这一热点相关的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关发展农业改善民生的历史举措和政策、民生与和谐思想等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高三一轮复习罗斯福新政课件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总结词
罗斯福新政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重要角色,通过制定经济政策和措施,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以促进经济稳定 和增长。
详细描述
在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政府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稳定市场、刺激需求和增加就业。这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的运用,以及对企业和市场的监管和指导。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经济危机,促进经 济复苏和发展。
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规范企业行为,防止市场垄断。
成立国家工业复兴署
负责监督和执行NIRA的各项规定。
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提高工人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
支持工会建设
保护工人权益,提高工人组织化程度 。
社会保障法案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实行失业保险制度
为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等提供基本生 活保障。
为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支 持。
备考策略
01
02
03
04
梳理基础知识
回顾课本中关于罗斯福新政的 基础知识,确保对背景、措施
和影响有清晰的认识。
强化记忆和理解
通过反复阅读、笔记和练习, 强化对罗斯福新政的记忆和理
解。
对比分析
将罗斯福新政与其他类似的历 史事件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对
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模拟题练习
通过模拟题进行实战演练,提 高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金和医疗保险。
支持弱势群体福利事业
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项目
建设大坝和水库
调节水资源,解决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患问题。
发展水电产业
利用水资源发电,提供清洁能源。
全国版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试题1含解析

第十四单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改变练好题·考点自测1.[2024广东广州高三阶段训练]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运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
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A.工人共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供应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C.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2.[2024天津高考,8,4分]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爱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
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
当时这种措施 ( )①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②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滑③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④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复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2024海南高考,19,2分]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实行,旨在解决经济危机问题。
在会议中,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复原国内的旺盛,主见降低关税。
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是因为( )A.国家干预尚未成为西方经济政策的主流B.与会国没有合作意愿C.各国发生危机的根本缘由不同D.经济利己主义的盛行4.[2024湖南四校调研]胡佛政府对苏联的出口商品实行了很多卑视性措施,还极力怂恿一些欧洲国家抵制苏联商品。
1933年,苏联对美国的出口额仅为1929年的32.25%。
胡佛政府的这些措施( )A.缓和了美国的经济危机B.导致美苏两国冷战加剧C.中断了苏联的工业化进程D.破坏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性5.[2024海南高考,17,2分]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在《生气的葡萄》(1939年)一书中描述了美国贫苦农夫的境况:他们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土豆漂走,听着尖叫的猪被杀死在河沟里,被埋上生石灰。
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生气的葡萄正在长成。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轮复习

01
02
虚假的繁荣
材料一: 一战爆发前,由于长期受孤立主义的影响,美国人民对战争并不关心,美国政府推行中立政策,利用交战双方对军需物资的大量需求,充当双方的兵工厂,迅速扩大军工生产和重工生产;此外,美国还在战争期间对英法贷款,并乘欧洲交战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减弱的良机,扩大工农业生产,进行商品输出。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忙于军工生产和重工生产,1917年4月参战后又忙于战争,所以无暇顾及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战争结束后,美国靠在战争中积累下来的雄厚资金,大力推行“工业生产合理化运动”,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还以加强工业部门的科学研究工作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新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03
局部: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工人运动 ;法西斯)
1
整体: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①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各国纷纷实施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造成国际秩序的混乱 ②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引发其民族解放运动(殖民掠夺:如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二战)③导致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④为解决危机而进行的罗斯福新政,确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他以少量的所谓救济来麻痹工人的斗志。
当时人们如何看待?
想一想?
有人对罗斯福建议说,发放救济款要比大规模兴建工程更经济更省钱。如果你是罗斯福的经济顾问你会赞同发放救济款的方式还是政府大模兴建工程的方式?你要如何说服罗斯福采纳你的意见?
[政史地]罗斯福新政 一轮复习资料
![[政史地]罗斯福新政 一轮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e23fbd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e.png)
济
c.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
危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
机
政治危机
e.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
探究问题(一):
罗斯福新政 的内容?
情景一: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
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 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 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 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罗斯福新 政
1、胡佛反危机的失败
背景 2、全国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3、罗斯福当选总统
罗
直接目的:摆脱经济危机
目的 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斯 福 新
第一阶段 时间:1933年3月—1935年初
阶段
第二阶段
措施:采取应急措施 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时间:1935年到1939年
措施: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它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 主义。它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成为垄断资 本家的代理人,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增强的 反映。它的出现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 的必然结果。
自由资 本主义
第二次 工革前
私人垄断 资本主义
第二次工 革后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什么措施?
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主要目的何在?
恢复银行信用
情境二:蓝鹰标志
你能简介一下这个标 志吗?
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防止盲目竞争
情境三: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
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 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罗斯福新政一轮复习学案

第二课罗斯福新政学案★考点解读:考纲要求:罗斯福新政考情分析: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重大表现,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表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传统政策已无力挽救资本主义经济,无法促进经济发展,必须运用政府力量大规模干预经济。
1.从考查频率和内容看:罗斯福新政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特别是可以联系当前西方国家应对经济发展问题的措施,分析新政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以救济、社会福利、解决就业等为切入点,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命题。
2.从考查角度和能力看:特别是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特点和影响,利用新材料,联系现实,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利用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同时对比联系当今西方世界局势,考查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基础过关一.背景:①面对危机,胡佛继续奉行政策,反危机失败②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1932年罗斯福当选总统③借鉴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目的:①直接目的:结束经济混乱,摆脱危机;②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二.阶段三.主要内容:(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国会通过《》,禁止兑换和出口,授权联邦银行增发以解决货币短缺;成立,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
这些措施使银行与恢复了正常,恢复了对的信心。
(2)恢复工农业生产:通过《》,成立以调节农业生产,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通过《》,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执行该法,以为目标,将生产置于国家监督之下,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通过国家干预来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颁布《》,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采用和以工代赈两种办法;大力举办解决就业问题,最典型的事例是工程。
(4)保护劳工权利:1935年通过《》,并成立;1938年颁布《》,缓和了劳资矛盾;(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935年通过《》政府实行和制度;1939年初步形成、和救济制度。
四.特点:通过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合作探究: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2013年江苏高考.23节选)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