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一轮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罗斯福新政》导学案01.doc

《罗斯福新政》导学案01.doc

罗斯福新政课标要求: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口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分析罗斯福当选总统的背景,逐渐认识“吋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

通过分析新政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形成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辨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实干家罗斯福”的学习以及对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 逐步形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材、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及自己己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并进一步学会使用比较法(如胡佛与罗斯福,自由放任与新政等)、阅读法(教材、史料、图片等)、讨论法(你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想象法等方法学习探究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学习,培养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能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作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逐步形成追求远大理想,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逐步形成实事求是、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实干家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新政”的评价。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将预习屮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以备课上集体讨论、突破。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

教材助读一、实干家罗斯福1、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1) 大萧条、大恐慌(经济危机)(2) _________ 反危机的失败(3) 全国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4) 1932年,_________ 当选总统2、罗斯福新政实施的目的:(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目的:(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目的:3、罗斯福新政的实践:(1) 起用“智囊团”,大胆使用改革派人物;国会授权支持改革;炉边谈话;(2) 新政开始只是应急措施,直接目的是摆脱危机,在収得初步成效后,逐步发展成为一系列具有改革意义的金融、工业、农业和劳工政策。

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导学案

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导学案

验,迟早总是要维持不下去的。
—— 《世界文明史》(美)菲利普·李·拉尔夫
材料 3-6:罗斯福新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但危机中采取的措施对美国的危害是
长期性的,留下了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它的结果是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造成新的、更深刻的
危机,比如“滞涨”危机。
——刘绪贻《世纪年代以来的美国史论丛》
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
家拨款 30 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
险。这样老百姓的钱又重新存入银行。接下来的措施是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自主学习记录卡
方面
法律 行政机构
控制生产
措施 刺激消费
三、是非功过后人评 材料 3-1:1929—45 年的生产柱状图
材料 3-2: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心,人民生活好转,社会矛盾
缓和,社会趋于稳定,美国国内一度出现的法西斯组织没有了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材料 3-3: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2、重燃希望
自主探究: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
团”,并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和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假如在座的同学
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你会怎样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呢?请同学们依据教材 116—118
四、一家之言:你觉得应该如何看待罗斯福新政,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字数在 500 字左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案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2.资本主义国家在当时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导致盲目消费和无序竞争,加剧了这一矛盾。

3.一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开展和金融股票投机的虚假繁荣掩盖了这一矛盾。

特点范围广、时间是是长、破坏性强影响1.造成经济危机:社会消费力遭到极大破坏,大量产品被销毁,经济大幅衰退。

2.造成社会危机:大量工人失业,社会矛盾激化,处于动乱之中。

3.造成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这场经济危机走上了不同的政治开展轨道。

德日意成为法西斯国家;美国那么开始了罗斯福新政。

4.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乱。

罗斯福新政背景1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2胡佛政府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进一步深化了危机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内容:1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33~1935年),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以完毕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即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第二阶段(1935~1939年)着重改革,主要是稳固和开展已获得的成就。

施行救济那么贯穿新政的全过程。

2措施:〔1〕整顿银行,抑制金融业危机:通过紧急银行法,成立“联邦储藏银行〞,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恢复银行信誉〔2〕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消费,进步农产品价格〔3〕复兴工业——核心内容: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由国家监视消费,干预、调节企业关系〔4〕举办救济和公一一共工程:直接救济或者者以工代赈〔作用:创造就业时机,扩大消费,刺激消费,稳定社会秩序〕〔5〕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特点: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消费关系进展的局部调整,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本质是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1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展了深化改造,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即创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对战后美国的社会经济改革,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斯福新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

《罗斯福新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

《罗斯福新政》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重要性。

2. 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措施。

3. 探讨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导学内容:
一、背景介绍
1. 美国经济大萧条爆发的原因
2. 罗斯福当选总统及其执政理念
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1. 金融改革
2. 劳工珍爱
3. 农业调整
4. 公共工程
5. 社会保障
三、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措施
1. 制定《银行法案》
2. 扶植“新政府”
3. 推动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
四、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 拯救了美国经济
2. 增进了社会公平与公理
3. 奠定了美国福利国家的基础
导学活动:
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罗斯福新政的重要性及其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加深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

3. 钻研案例:让学生选择一个与罗斯福新政相关的案例进行钻研,并向全班汇报。

4. 辩论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探讨罗斯福新政的利弊及其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导学评判:
1. 完成教室笔记及讨论记录。

2. 参与导学活动并积极发言。

3. 撰写一篇关于罗斯福新政的个人感想或钻研报告。

拓展阅读:
1. 《罗斯福传》
2. 《美国历史》教材相关章节
注:本导学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导学案 (教师版)2023-2024学年 初中历史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导学案 (教师版)2023-2024学年 初中历史

第13课罗斯福新政一、从繁荣到危机1.经济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2.经济大危机:(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②直接原因: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过剩。

③其他原因:出现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2)爆发:1929年,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特点及表现。

特点表现持续时间特别长1929—1933年波及范围特别广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破坏性特别大工业产量下降,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二、罗斯福新政1.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

2.开始: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施新政。

3.特点:利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内容:(1)金融: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2)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3)农业:通过《农业调整法》,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4)就业: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5)保障: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5.影响:(1)积极影响。

①经济: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②政治: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局限: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历史解释——领略扭转乾坤的新政】材料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 Deal),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

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高一历史必修2-《罗斯福新政》导学案1

高一历史必修2-《罗斯福新政》导学案1

《罗斯福新政》导学案一、知识点拨(一)知识网络(二)历史解析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1)采用新的理论和政策。

罗斯福的实践与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国家大规模地干预社会经济,彻底改变了以前“自由放任”的政策。

(2)新的特点。

一方面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另一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

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1)顺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只有依靠国家力量进行有效干预才能减少生产的盲目性,新政正是这种时代要求的反映。

(2)美国比较完善的民主制度是其成功的政治保障。

美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政权,民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可以通过民主改革方式摆脱政治经济危机。

(3)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其成功的经济基础。

美国可以利用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国家补贴、政府投资等方式缓解经济危机。

(4)罗斯福个人才干是其成功的主观条件。

二、学习自评(一)知识掌握1.罗斯福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实行新政,开始于()A.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B.1932年罗斯福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后C.1933年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后D.1935年罗斯福签署“社会保险法”后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A.保存资本主义制度B.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C.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以下措施属于罗斯福政府整顿金融体系的是()①管制证券业②整顿银行,优质银行重新开业③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④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美国从此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B.使美国放弃了经济自由竞争的原则C.使美国消灭了国内的法西斯势力D.使美国建立了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二)能力提高1.罗斯福政府推行的“以工代赈”措施的最主要影响是()A.提高了美国国内的消费能力B.防止了法西斯势力的上台C.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D.调整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2.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全国工业复兴法》通过后评论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主要是针对这一法令()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B.允许法西斯势力享有民主权利C.政府以干预经济的手段调整工业D.对私人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造3.罗斯福政府放弃金本位制的原因不包括()A.减弱经济危机的影响B.配合美元贬值政策C.可以扩大出口D.扩大进口4.罗斯福新政有利于防止美国法西斯势力上台,主要是因为新政()①使美国经济迅速恢复②使美国社会矛盾相对缓和③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手段④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三)延伸拓展1.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的2%的人拥有。

《罗斯福新政导学案》

《罗斯福新政导学案》

《罗斯福新政》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问题:你知道《罗斯福新政》是什么吗?它对美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 目标设定:通过本节课进修,我们将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背景和影响,进一步认识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二、进修内容1. 背景介绍- 1930年代,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人民生活困苦,失业率居高不下。

- 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33年上台,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被称为《罗斯福新政》。

2. 主要内容- 金融改革:通过建立银行监管机构、关闭破产银行等措施,恢复了金融秩序。

- 劳工改革: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工会组织等,提高了工人生活水平。

- 农业改革:实行农业调整法案,珍爱了农民的利益。

- 公共工程:政府投资兴建公共设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缘。

- 社会保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了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生活。

三、进修方法1. 听课笔记: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清《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 讨论交流:在教室上积极参与讨论,与同砚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3. 阅读拓展: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或资料,深入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四、检测评判1. 教室小测: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选择题和问答题测试。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读后感,总结自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思考。

3. 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提出问题等方面。

五、拓展延伸1. 参观实践: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或历史遗迹参观,深入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 钻研探讨: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与《罗斯福新政》相关的课题进行钻研,展示自己的钻研效果。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罗斯福新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了它对美国历史和社会的重要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历史,汲取经验,不息进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导学案 文

2019-202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导学案 文

2019-202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导学案文专题知识结构梳理★考纲: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新政的特点;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原因,联邦德国、日本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阅读内容“病人膏育的经济”、“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的经济模式”★重点把握:(1)体会科技创新、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以及适宜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证。

(2)罗斯福勇于改革的胆识和创新的品质。

新政的关键: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和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相结合的新模式。

(3)体会各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4)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可以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等方面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一课 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一.经济大危机1.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

2.过程:1929年10月,以大崩溃为先导,首先在爆发。

并在引起连锁反应,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特点:(1)范围广:各国及其和附属国;(2)时间长:是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危机;(3)破坏性大:各国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剧减,遭受灭顶之灾。

4.影响:破坏和浪费;激化的其他矛盾;原有的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陷入混乱。

二、美国经济危机1.原因:的经济政策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状态;过度的、狂热的破坏了经济正常运行。

2.胡佛的对策:(1)最初奉行政策,让经济“”;反对政府,拒绝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方案;削减所得税;1930年,大幅度提高。

(2)1932年,为赢得连任,采取两大措施,一是成立公司,二是签署与工程建设法,扩大项目。

但依然实行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

3.影响:没有缓解危机,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了信心,美国资本主义制度被推倒崩溃的边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第二节
《罗斯福新政》复习导学案
一、高考大纲:罗斯福新政
二、课程标准: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三、教材地位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二节,是本专题的核心,地位承上启下,上节课《自由放任的美国》是本节内容的客观背景,下节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本节内容的深远影响,本专题体系严密,结构紧凑。

本科教材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讲述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观背景、主要内容、结果。

四、复习重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难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五、课堂活动安排
(一)考点透视和近年考情分析(见幻灯片)
温馨提示:本考点虽是高频考点,但试题难度中等,扎实复习,定会取得佳绩!(二)课程复习
第一步:整体感知——基础知识梳理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问题探究1:客观背景:(回忆上节课内容)①世界经济大危机引发了什么严重后果?
②胡佛政府反危机效果如何?
③病入膏肓的美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主观背景:(本节教材第一目)罗斯福上台
学法指导:回忆上节内容,结合本节教材第一目,感受形势的严峻、伟人的魄力。

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问题探究2:各领域危机的表现(病症)?罗斯福政府的措施(药方)?作用如何(疗效)?小结:依据教材体系,归纳填表,做在作业本上。

学法指导:依据老师提供的材料,结合教材第二子目,概括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作用。

三: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学法指导:
第一,评价历史事件的常用方法:——辩证法:进步性、局限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对象而言:对美国、对世界
——不同领域而言:对经济、对政治
——不同层次而言: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深远影响
第二,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结合教材第三子目,分析归纳对罗斯福新政的全面评价。

活学活用:多元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

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判断所体现的史观。

第二步:深化教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即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学法指导:“新”总是相对于“旧”而言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复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旧”指的是什么,在此,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条针对“旧”去归纳“新”,从而得出对罗斯福新政特点的全面认识。

新的模式——?
新的理论政策——?
新的起点——?
新的方向——?
第三步:历史纵横
1.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学法指导:连线,得出启示。

手工工场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罗斯福新政时期——?
2.有人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

他们是谁?
学法指导:回忆两位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得出启示。

〖课后探究——考向预测〗列表对比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现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