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解读
高考数学考试大纲解读

高考数学考试大纲解读对应这些变化,数学学科也做了相应调整:1、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
2、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3、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总体上,这些变化对2020年高考数学考试影响不大。
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在这次高考考纲修订基本原则“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中,将“整体稳定”放在了首位。
2015年、2016年全国数学2卷就突出了稳中求变,约有80%的试题是稳定的,只有约20%的试题是创新的,2020年高考仍然还会沿用这种思路命制试卷。
二是近两年高考试卷已先于2020年高考考纲在命题中渗透了一些变化与创新,全国数学2卷最大的变化点是,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精髓。
在数学文化方面,2016年高考全国2卷理科数学第8题、文科数学第9题涉及到了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算法,2015年高考全国2卷文、理科数学的第8题涉及到了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
这就是说,今年考纲中所提到的新要求、新变化,在两年前的高考中就已经有所体现了,所以2020年高考对我们而言变化不会很大。
而第三项变化是选考题由“三选一”变为“二选一”,这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020年高考命题形式会有一些变化,但整体难度变化不大。
针对上述分析,现就2020年高考备考复习提出以下建议:回归教材至少解决两件事——通过回归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强化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聚力共性通法。
通过回归教材阅读教材中各章节后面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和“实习作业”等材料,使学生对教材里中的秦九韶算法与更相减损术,“阅读与思考”中的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割圆术、海伦和秦九韶、九连环,“探究与发现”中的“杨辉三角”中的一些秘密及祖暅原理与柱体、锥体、球体的体积等中华传统数学文化经典实例有所理解,从中感悟到中国古代数学文化与高中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2023年广西对口考试考纲

2023年广西对口考试考纲2023年广西对口考试考纲正式发布,以下是对考纲内容的详细解读:一、考试概况2023年广西对口考试将分为语文、数学、外语三科。
考试形式为笔试,全卷满分为600分。
二、语文考纲1. 阅读理解:重点考察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包括主旨概括、语义理解、归纳总结等。
2. 写作:考生需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包括篇章结构的构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等。
3. 诗词鉴赏:考察考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包括诗词的背诵和赏析。
4. 文言文阅读:考察考生对古代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文言文的翻译和注释。
5. 写作实践:考生需完成一篇随笔或记叙文,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独特的写作风格。
三、数学考纲1. 数与式:重点考察考生的基础数学运算能力,包括有理数、代数式、方程与不等式等内容。
2. 几何与图形:考察考生对几何图形和空间的认识与运用能力,包括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变换等内容。
3. 数据与概率:考察考生对数据处理和概率统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概率的计算与推断等内容。
4. 函数与综合应用:考察考生对函数和相关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函数的性质、函数图像与变换、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等内容。
5. 计算题:考生需完成一定数量的计算题目,要求准确计算并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
四、外语考纲1. 听力:考生需要理解短对话和长对话的基本内容,并能回答相关问题。
2. 阅读:考察学生对英文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主旨概括、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
3. 口语: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包括自我介绍、谈论兴趣爱好等。
4. 写作:考生需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写出简单的英文段落,包括描述事件、景物或个人等。
5. 翻译:考察考生对中文和英文之间的翻译能力,包括基础词汇的理解和准确运用。
总结:2023年广西对口考试考纲明确了考试科目和考试形式,并逐一列出了各科目的考察要点。
通过严格遵循考纲,考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备考,提高应试能力。
《考纲解读》课件

学习方法与技巧
制定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 小目标,逐步实现。
多样化学习方法
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如阅读、笔 记、做题、讨论等,以提高学习
效果。
定期复习与总结
定期复习已学内容,总结知识点 和易错点,加深理解和记忆。
应试技巧与注意事项
熟悉考试形式与要求
了解考试形式、题型、分值分布等信息,根据要求合理安排答题 时间。
考试形式
说明各个科目的考试形式,如笔 试、机考、面试等。
考试范围与考试要求
考试范围
详细列举了各个科目的考试范围,如 知识点、技能点等。
考试要求
对各个考试范围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如理解、掌握、应用等。
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
题型
列举了各个科目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分值分布
详细说明了各个题型在考试中的分值分布情况。
考纲变化的具体内容
01
02
03
知识点更新
根据学科发展动态,对考 试知识点进行更新和调整 ,删除过时内容,增加新 的知识点。
难度调整
根据考试性质和选拔要求 ,对考试难度进行调整, 以更好地检验考生的学科 能力和综合素质。
题型变化
对考试题型进行创新和调 整,增加新的题型,删除 不合理的题型,以提高考 试的信度和效度。
意义
考试大纲对于规范考试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考试大纲的制定和修订,可以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开 展,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考纲的制定和修订
制定
考试大纲的制定需要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等 环节,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制定过程中,需 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实际、学生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等 因素。
重庆中考语文考纲解读及备考指南

一、概述随着中考的临近,考生和家长们都对各科目的考纲和备考技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重庆中考语文的考纲内容和备考指南,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语文考试。
二、考纲解读1. 考试范围重庆中考语文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三个部分。
考生需要熟悉古代诗词、文言文文章、现代散文等,了解这些文本的内涵和语言特点。
2. 题型分布语文考试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题和作文题。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对文字语义、修辞手法等的理解,阅读题则考查对文本内容和作者观点的把握,作文则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考试重点重庆中考语文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的掌握。
考生需要重点关注古诗词的内容理解和鉴赏,以及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三、备考指南1. 阅读训练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同时也要注重对文言文的阅读训练,提高对古代文本的理解能力。
2. 写作练习写作是语文考试的重要环节,考生需要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可以多写一些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作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考生要重点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语的意义、修辞手法、古诗词的背诵和鉴赏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
4. 做好模拟考试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多做一些模拟考试,提前感受考试的氛围,了解自己在各个环节的表现情况,及时调整备考策略。
5. 德育与文明知识的学习语文考试中也会涉及一定的道德与文明知识,考生需要了解相关内容,做好相关的学习和复习。
四、结语重庆中考语文考纲涉及的内容较广,备考工作也需要有针对性和系统性。
希望考生们能够根据本文提供的备考指南,有条不紊地进行备考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
也希望家长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关爱,共同期待优异的成绩。
六、备考指南的深入1. 阅读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考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技巧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中考语文考纲解读

(一)语文知识与运用
1.正确识记教材所涉及的常用汉字的音、形、义,并能在具体语 境中正确运用。 2.汉字书写规范、正确、端正。 3.正确使用词语。 4.正确仿写句子。 5.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 设问、反问),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9.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换】
1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留】
10.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留】
20.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换】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古诗词(20首):
1.蒹葭《诗经》【换】
11.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留】
2.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留】
12.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换】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留】
1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换】
4.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换】
14.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换】
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换】
1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换】
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换】
1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换】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换】 17.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留】
8.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留】 18.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留】
一、古诗: 1.能背诵、默写本《考试说明》“附录1”所列古诗词,并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名句。
二、古文 2.能背诵本《考试说明》“附录1”所列文言文,并能正确地默写、理解运用其中的
重要句 4.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意思。 5.理解并能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纲解读_分析结构、把握思路_文学类(精品)_公开课

三、典型试题分析
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 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e)于是他 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 不久也就忘了。(f)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 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到了一个 新的、更美好的启示。(g)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 些新手栽种的树木之下。(h)(1)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 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 是树林中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 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2)
原来作者写历史上的长城,实际说的是 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写现实的长城,既反映新 的形势,又表现对发展趋势的看法。而最后一 段实际是写未来的“长城”。如果能作这样的 分析和探究,这一小题就会答得很好。 高考题所选《话说知音》、《乡土情结》 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事实上,高考试题直接 考查结构分析的试题并不多见,而需要凭借结 构分析来正确回答试题的频率是相高的。
二、分析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明确结构分析的目的。 分析结构、把握思路,都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 而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为此目的,分析结构和把握思路,不能满足于 辨别文章结构的形式和把握思路的走向,还要探究 这样安排的原因或作者的意图。 譬如: 高考所选《长城》第24题:最后一段写道: “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 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联系全文看,这段 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当年这一小题大多数考生都答得不好,得分率很低。 “联系全文看”,文章主体部分先写“历史上”的长城, 说它是“一卷凄婉的历史”、“民族封闭的象征”、“文化愚 钝的标志”;后写开放的长城,说它开放而充满自信。但在倒 数第三段提出两个问题:你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 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倒数第二段写 “你不语”、“群山不语”、“长天也不语”,即都不回答。 作者提出的问题还要不要回答呢?要!这最后一段就是作 出回答: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能承受历史的再冲荡。 因此这最后一段就表现出一种民族的自信力和自豪感,而这种 自信力和自豪感即来自于历史和现实,又表达了对未来的态度。 其实这就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位即将迎来高考的考生都格外关注着新一年的高考大纲。
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其考试大纲对考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进行解读,旨在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第一部分:考试科目及形式2024年高考语文科目分为语文(文学知识与阅读的技能)和写作(写作表达、应用文和作文)两个部分。
其中,语文占75分,写作占25分,总分100分。
语文考试形式仍然采取闭卷考试,笔试形式。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及要求1. 语文科目2024年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文学知识与阅读的技能。
考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流派、文学家及其作品等。
同时,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分析和评价各类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
考生需要熟悉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要素,并能够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2. 写作科目写作科目主要包括写作表达、应用文和作文。
写作表达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
同时,还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应用文的要求同样重要,考生需要了解各类应用文的写作规范,包括书信、应聘信、通知、倡议书等。
考生需要熟悉各类应用文的格式和写作要点,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景和目的进行适当的应用文写作。
作文部分一直被考生所关注。
良好的作文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对于2024年的高考作文要求,我们可以从近年的趋势来看,注重考察考生的思辨能力、创新意识、逻辑思维、文化素养等方面。
因此,考生在备考作文时,不仅要进行多样化的题目练习,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
第三部分:备考建议1. 系统学习语文知识考生需要根据大纲要求,系统学习语文知识。
可以通过掌握常见的文学理论和流派,深度阅读各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摘要:1.华科经济学853 考纲概述2.考纲内容详解2.1 宏观经济学部分2.2 微观经济学部分2.3 统计学部分2.4 政治经济学部分3.备考建议正文:【华科经济学853 考纲概述】华科经济学853 考纲是指华中科技大学(华科)针对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所制定的考试大纲。
该考纲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政治经济学四个部分,为考生提供了全面的复习范围和考试指南。
本文将对华科经济学853 考纲进行详细解读,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
【考纲内容详解】【2.1 宏观经济学部分】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宏观经济现象和政策分析的能力,包括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通货膨胀、失业、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
【2.2 微观经济学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市场经济中的个体行为和市场结构的理解,包括需求、供给、价格、消费者剩余、生产要素价格、市场结构、竞争策略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
【2.3 统计学部分】统计学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概率论的掌握程度,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4 政治经济学部分】政治经济学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和认识,包括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政府与市场关系等内容。
考生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深入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政策实践。
【3 备考建议】针对华科经济学853 考纲,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备考策略:1.系统学习:按照考纲内容,系统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确保全面掌握考试范围。
2.练习题:通过做历年真题、模拟题和习题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古诗文阅读
1.理解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之、而、则、以、其、所、于、乎、为、 者) ③理解基本篇目中出现的通假字的含义; ④理解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现象; ⑤理解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 省略句、倒装句。
(四)古诗文阅读
南州六月荔枝丹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 古代的服装及其他 重要篇目4篇 景泰蓝的制作 台湾蝴蝶甲天下 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 闽中桥梁甲天下 次重要篇目2篇 谈谈记忆 意大利蟋蟀
三 篇目
议论文13篇 已考3篇
重要篇目6篇
次重要篇目2篇
政论文2篇
敬业与乐业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民族自信力断想 不求甚解 选择与安排 思考的威力 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 十首足矣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义理、考据和辞章 改造我们的学习 讲讲实事求是
林黛玉进贾府 项链 威尼斯商人 茶馆 宋词两首 唐诗两首 炉中煤 再别康桥
谢谢大家
识记与基本篇目相关的中外著名作家的基 本常识以及基本篇目的出处。 2008
(二)文学、文化常识和诗文背诵
2.能了解基本篇目的文体,能分辨文学体 裁的类别。 2007 识记基本篇目的文体和文学体裁的类别。 2008
(二)文学、文化常识和诗文背诵
3.能默写基本篇目中要求背诵的部分及名 言名句 。 2007 能默写基本篇目中要求背诵的部分及常见 的名言名句。 2008
三 篇目
文言文12篇
已考5篇 重要篇目5篇 劝学 师说 察今 石钟山记 六国论 游褒禅山记
鸿门宴
谋攻 张衡传
左忠毅公逸事
《孟子》两章
次重要篇目2篇 庖丁解牛
三 篇目
文学体裁16篇 小说4篇 阿Q正传 最后一片叶子 戏剧4篇 雷雨 窦娥冤 诗歌8篇 《诗经》二首 琵琶行 词两首 致橡树
三 篇目
记叙文19篇 已考5篇 威尼斯 荷塘月色 雄关赋 我的母亲 故都的秋 重要篇目8篇 幼学纪事 给我三天视力 明湖居听书 黄鹂 故乡的榕树 离太阳最近的树 我很重要 我的四季 次重要篇目2篇 风景谈 天山景物记 其他4篇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忆 包身工 邓稼先
三 篇目
说明文9篇 已考3篇
(五)写作
2.表达应用考核标准 先整篇后单项
先单项后整篇
2007 2008
(五)写作
3.整篇作文要求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 心明确,选材得当,立意新颖 2007 2008 中心明确,立意新颖,选材得当,内容 充实,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小结
1.结构调整; 2.增加口语交际; 3.兼顾新教材。
2.分析综合 ①理解文句,并能翻译成现代汉语; ②分析概括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 3.鉴赏评价 ①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手法;
②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五)写作
1.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基本知识(书信、计 划、总结、请示、报告、说明书、简报、 新闻)。 2007 识记常用应用文的基本知识(书信、 计划、总结、请示、报告、说明书、简报、 新闻)。 2008
把握句子的重音和停顿。 2008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
2.正确使用常用词语(包括关联词、成语)。 2007 正确使用常见词语。 2008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 2007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 , ﹑ ; : “” 《》 —— …… ) 2008
(三)现代文阅读
1.理解 ①理解文章所表现的人物、事件、事物、 事理、观点、情感等 ;
②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三)现代文阅读
2.分析综合 ①理清写作思路,划分文章层次; ②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③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
3.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08年高考语文考纲 变化解读
一 总纲的变化
本课程考试纲要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并 结合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际制定 的。 2007年考纲有,2008年删去。
一 总纲的变化
2007 本学科复习考试的范围包括语言 知识及运用、语文常识与诗文背诵及诗歌 欣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五 个方面。考试内容在基本篇目的基础上适 当扩展。 2008 本学科复习考试的范围包括语言 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文化常识和诗文背 诵、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五个 方面。考试内容在基本篇目的基础上适当 扩展。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
4.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 当地进行表达(介绍、复述、交谈、答询、 协商、解说、即席发言、应聘和自荐) 。
2008新增
(二)文学、文化常识和诗文背诵
1.能识记与基本篇目相关的中国著名作家 的时代、代表作和外国著名作家的时代、 国别、代表作,以及基本篇目的出处。 2007
一 总纲的变化
2007 考试既考基础知识,又考语文 能力。对能力的要求由低到高依次为记忆 辨识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2008 考试既考基础知识,又考语文 能力。对能力的要求由低到高依次为识记、 理解、表达应用、言知识及运用
1.朗读时能把握句子的重音和停顿。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