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放着优裕的生活不过,终年
陶行知的经典名言

1、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假使理想社会里有不好的东西,我们就要运用教育力量去变化它;至于优良的虽在这社会之外,也要把它吸进来。
2、现任教育者,无不视当教员为苦途,以其无名无利也;殊不知其在经济上固甚苦,而实有无限之乐含在其中。
3、愚蒙者我得而智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这,目视后进日上皆我所造就者,其乐为何如耶?故办教育者之快乐当在手续上而不在其结果之代价。
4、纸上的教育改造有多大效力!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
5、我们自从跳进实际生活中去工作,便觉得真正的教育,必须使学者和人民万分亲近。
6、小人居高位如在厅里挂画像,挂得愈高,愈见其小。
7、与人民亲近是做人的第一步。
8、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
9、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在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10、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11、像爱迪生母亲那样了解儿童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2、方针:甲、以严肃认真态度律己;乙、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丙、以科学方法治事治学。
13、你心里的理想的社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类依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势力创造出来的。
14、有了觉悟才起信仰而生出力量。
但觉悟又从何而来?从研究而来。
15、研究是追求真理即是求知之行。
那末觉悟是从行而来,从求知之行而来。
16、人生是患难与欢乐所织成。
2.陶行知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放着优裕的生活不过,终年穿一...(1)

2.陶行知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放着优裕的生活不过,终年穿一身蓝布料做成的衣服,有时连吃饭也发生困难,过着不如老妈子生活。
陶行知真的是“傻”吗?陶行知一点也不傻。
陶行知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不过好生活,衣食都有困难,但是他乐在其中。
孔子说安贫乐道,就是这个道理。
陶行知安贫乐道,他乐的道是教育学生,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一个人的理想是很重要的,一个人没有理想,他就没有灵魂。
一个人的理想是为了大家、为了社会、为了国家,那么他就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人的理想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家人、为了自己的名利和前途,他就是一个渺小的人。
陶行知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理想,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别人,为了国家,为了民族。
为了给国家、给民族培养人才,陶行知甘于贫贱,君子固穷,是一个值得学习的伟人。
有的教师为了自己能过上好日子,在课堂上不好好讲课,不能以身作则甘为人师,反而在家里办补习班,收受学生的钱财,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和陶行知相比呢?教师应该廉洁从教,洁身自好。
陶行知能够苦中作乐,根源在于他有伟大的理想,根源在于他有伟大的情操,根源在于他热爱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祖国。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陶行知做到了圣人说的话,他以身作则,给我们广大教师作出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我们教师都要向陶行知学习。
“真正的教育,必须使学者与人民万物亲近。
与人民亲近是‘做人’的第一步,与万物亲近是‘格物’的大门口。
”(摘自《陶行知全集》)做人就要清清白白,不能为所欲为。
这实际上就是陶先生一生着力推行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
要教会学生生活,教师首先要搞好自己的生活。
陶行知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言教不如身教。
“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教育融于生活之中。
陶先生倡导的真教育是一种能解决问题,能创造新价值的教育。
我对陶行知先生的初步认识

我对陶行知先生的初步认识学校:通州区西集镇中心小学姓名:王荣陶行知先生(1891-1946年)是我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救国事业、民主事业与教育事业。
他的教育理论在今天的中国,乃至在全世界的教育实践中依然散发着瑰丽的色彩。
他的教育理论值得我们这些身在一线的教师去研究,去学习,去借鉴,以此来助于我们正视当前教育问题,立足教育实际,把我国的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下面就谈谈我对陶行知先生的认识:一、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教育事业,开创了教育史上崭新的时代,树立了做人处世的光辉典范。
毛泽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誉他为“万世师表”,郭沫若赞扬他“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
华莱士(美国前副总统):“陶博士并不仅仅属于中国,而是属于世界的。
……在美国,大家都知道陶博士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布莱恩•库朋(美国东南联合大学副校长):“一代伟人,名扬千古,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教育之林的一面旗帜。
” ……中外人士的种种赞誉也突出了陶先生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他不仅在中国历史,乃至在全世界教育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首先作为现代的教育家,他融古通今,学贯中西,不但汲取了古代孔子儒家学说的精华,还批判的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创造了一整套教育理论。
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在今天的教育指导中依然走在时代的前沿。
他在“生活即教育”中倡导,应是把生活与教育紧紧联系起来,生活与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脱离教育。
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应根据生活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
正如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新课程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
大教育家陶行知和儿子的四件事

其乐融融的动漫亲子大团聚陶行知一生致力于人民大众的教育事业,用于教育自己孩子的精力却不多,不过他始终不忘一边自己学“做人”一边教孩子“做人”,留下了一些教子逸事,颇有启发。
1怒拆烟嘴陶行知留美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时,生活较优裕,此时长子小桃红(陶宏)已三岁了,陶先生常常一回家就亲热地抱起桃红,用长着硬胡须的嘴磨着桃红的小脸蛋。
有一次,老保姆抱着小桃红上街耍,小桃红看见摊子上有一根做工很精巧的香烟嘴,便一定要买。
这个愿望当然实现了。
小桃红拿着爱物在手中玩耍,恰巧陶先生回来了,他很生气地夺去烟嘴,折成两段丢进火炉烧了。
“才这样大,就玩这东西!”小桃红大哭不止,但也领教了父亲对抽烟赌博这个类恶习的厌恶。
后来陶宏回忆说:这是父亲上的第一课。
2 生日礼物桃红20岁那年,父子异地。
儿子入冠之年,猜想父亲会送点什么礼物。
到了生日那天,父亲果然来信了。
信中说,在他生日那天上书店订购了三本书:一本是英国伦敦天文台台长琼斯著的《天文学》,一本是芝加哥大学生化系库恩教授著的《生理化学实验》,还有一本是1935年日本出版的《天文手册》。
在书封里陶行知写道:“桃红二十岁生日纪念。
科学无国界,恕我买此书。
”父亲还告诫儿子:“你的存有完全是祖母爱的结晶,理应将她给你的爱转化为对人类的爱,贡献出去,以安慰她在天之灵。
”陶先生知识渊博,兴趣广泛。
1935年,他从上海写信给北平的长子陶宏,信中说他近来深感科学的重要,要特别加重这方面的学习。
他要求和儿子实行科学学习的比赛,并寄给儿子一本《电磁学》,在书上写道:“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看谁争到真知识。
”末尾附一句“与桃红作科学忘年竞赛题”。
陶先生说干就干,在自己寝室里做电学、化学试验,并与史良才、丁柱中办自然学园,编儿童科学丛书,后来陶宏也跟着爸爸一起学习、办学、编书,一起画起星图来。
4对儿子的教学做1928年,陶先生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时准备了一本精制的上等宣纸大簿子,封面贴了一条泥金的标签,亲笔题上“人生问题”四个字,以备学生写上质疑问难的题目。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整理]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46eaceb312b3169a551a468.png)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整理]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作为二十世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与西方教育的先进理念有机地融为一体,创立了一种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理论体系,对我国的现代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陶先生无私的奉献精神、崇高的育人目标、创造性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是留给中华民族的极其珍贵的教育富矿,对于我们今天正在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先生一生的写照。
陶先生为了“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他毅然脱下西装革履,抛弃大学教授的优裕生活,穿上布衣草鞋,奔赴乡村,为中国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从事着他最神圣的教育事业。
他的奉献精神为后人投身教育事业提供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代热血青年为实现陶先生的未竟目标而不断奋斗。
爱就意味着奉献。
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
从物质财富上看,教师是清贫的,但在精神上,他们却是富有的。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不能担当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重任的。
在知识竞争的时代里,我们尤其要向陶行知先生学习,以一种奉献的精神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
、朴实崇高的育人目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真人”是陶行知先生最根本的育人目标, 他告诉我们: “真”比一切都重要。
真人最早出现在《庄子?大宗师》一文中,在庄子那里,真人是超然于物欲、名利、生死、自我之外, 和自然融为一体的人。
从词源学上看, 真有真诚、真实、无伪等意思。
真人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体系中, 指自立立人、求真实干、忘我为公、心向农,为民服务, 为民谋福利的有用之人。
陶先生用一个“真”字廓清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虚假伪善的尘垢,指明了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
陶行知的名言名句

陶行知的名言名句陶行知,原名陶铸,湖南省浏阳县人,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和作家。
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
陶行知的思想深受儒家文化和西方进步教育思想的影响,他的名言名句富有智慧和哲理,对教育、人生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陶行知的名言名句。
1. 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而是为了能够救济自己和他人。
2.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精神和创造力的人,而不是培养机械地接受教育的机器。
3. 学生是水,教师是水源;学生是花,教师是花圃。
4. 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对事业绝望,对理想失去追求。
5. 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仅是学生在校园里上课,也是一个人的终身修养。
6. 一个学校的成败不是看它是否拥有最先进的设施,而是看它是否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
7. 没有一个人是天生就能成功的,只有不断努力和奋斗,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8.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经历许多挫折和困难,这才能使他真正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9. 学校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更要培养他们的德行和品德,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10. 教育的最大目的是培养人的自信心和勇气,让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11. 一个人的品质决定了他的命运,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一个人的品质。
12. 教育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迎接挑战。
13.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和言语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14. 学生是花朵,他们需要良好的环境和爱心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
15. 教育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6. 没有理想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我们要用自己的理想去激励学生。
17. 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考试的成绩,而在于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18.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19. 教育不是填鸭式的灌输,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和学习。
陶行知的名言

陶行知的名言1、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非金钱所能买得来,就不必靠金钱而后操作,尤不可因钱少推诿。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民主教育应该是整个生活的教育。
他应该是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
他应该是健康、科学、艺术、劳动与民主组成之和谐的生活。
4、教员的天职是变化,自化化人,虽然不容易学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但是至少要看重变化。
5、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看这两句话有因果的关系,唯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觉到疲倦是很困难了。
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6、现任教育者,无不视当教员为苦途,以其无名无利也;殊不知其在经济上固甚苦,而实有无限之乐含在其中。
7、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修,不是造爱人。
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8、生活即教育。
9、我们对于自然的环境和人为的环境,都该要有理想的安排。
10、学校是为社会设立的。
学校没有改造社会的能力,简直可以关门。
11、民主教育应该是整个生活的教育。
他应该是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
他应该是健康、科学、艺术、劳动与民主组成之和谐的生活,即和谐的教育。
12、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13、职业教育既以养成生利人物为其主要之目的,则其直接教授职业之师资,自必以能生利之人为限。
盖己立而后能立人,已达而后能达人,天下未有无生利经验这人而能教育人生利者。
14、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肺腑之言反映出他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于中国教育的精神,感化和教育中国一代又一代人。
他提出:要使人人都受到教育,必须到民间去,到乡间去。
这也和当前希望工程扶助困难学生的目的相一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使全国人民在接受教育中受益。
陶行知先生知识渊博,他用他的才华和毕生精力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
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创造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有如下三方面。
一、因材施教,效果显着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需要因材施教”,他曾给因材施教以形象的比喻:“培养创造力要像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他还说过:“松树和牡丹花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
”我们现代的教育也必须和陶行知所说的一样,要有各级各类不同层次的教育,培养出有各种各样不同、分门别类的人才。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现代的教育应该向三百六十行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使其最终成为三百六十行中的状元。
当然要使他们成为状元,一是要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二是要有适应行业的特点、技术和技能。
每一个学生的脾气、性格、爱好、家庭教育等等都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对待每个学生都要仔细观察、了解他们,使他们在学校能受到良好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从中受益。
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给予鼓励和鞭策。
引导他们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就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
有些学生只要教师指出缺点错误就能改正。
有些学生,特别是在家受父母过于宠爱的学生,你如果对他们态度暴躁、方法简单、言语粗俗,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行知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放着优裕的生活不过,终年穿一身蓝布料做成的衣服,有时连吃饭也发生困难,过着不如老妈子生活。
陶行知真的是“傻”吗?我认为陶老先生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放着优裕的生活不过,终年穿一身蓝布料做成的衣服,有时连吃饭也发生困难,过着不如老妈子生活---精神可佳,值得我们学习。
他心里装的是教育理想。
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陶老先生才会自觉去做他想做的,才会有所谓的“傻”的行为---放着优裕的生活不过,终年穿一身蓝布料做成的衣服,有时连吃饭也发生困难,过着不如老妈子生活。
有句话说得好:“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正是因为陶老先生有心中的“真”才会有行为的“傻”。
我们学习的就是他老人家对教育理想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