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选择》读后感_小学作文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小学生优秀作文10篇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小学生优秀作文10篇《历史的选择》告诉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拯救了我们的祖国,也是社会主义救了中国。
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小学生优秀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历史的选择》读后感范文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到这首歌,我捧起了爱不释手的那本书——《历史的选择》,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走过的98年光辉历程。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篇的第8个论题——“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中记叙了一个重大事件:“地球一小时”——倡导低碳生活。
读到这里,我不禁陷入了深思:作为中国新一代少年儿童,应该怎样把自己的成长融入时代发展之中,积极响应党在新时期的号召——倡导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呢?我想: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为低碳出把力!对,就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低碳一族”和“低碳宣传员”。
首先从我做起,做好榜样!于是我努力做到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少用纸巾擦手;随手关灯和水龙头。
平时勤动手动脑,废物利用来实现“低碳”:我把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稍加裁剪,制作成储物盒,用来放茶叶包、妈妈的化妆品之类的小物品;利用方便面盒、罐头瓶、酸奶瓶制作了一盏漂亮的台灯;将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改善睡眠……爸妈看了惊讶地说:“现在,我家的小贝都变成个小环保专家了,我们也不能落后,得赶上低碳环保的潮流呀!”瞧,在我的带动下,我们全家开始了“低碳生活”。
妈妈每次买东西都提着个布袋子,不再买塑料袋了,也不再上跑步机跑步了,天天早起到小区去跑几圈;爸爸工作的地方离家近,现在也改用自行车来代替原来的汽车上、下班了;奶奶还用淘米或洗菜水来浇花、冲厕所;我写字时也不开两个大灯了,只开一盏台灯;爸爸听说使用网上银行,不仅能避免在银行排队,还能减少纸质单据在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现在学会了在网上购物、交水电费、交电话费等,真是省时省力……读完《历史的选择》,我的心潮随着我们的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篇一: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有一颗星星冉冉升起,焕发出闪耀的光芒,这是一只苏醒的东方巨龙——中国。
《历史的选择》这本书主要讲述中国从古到今经历的风风雨雨,还写了爱国英雄的光荣事迹。
《历史的选择》里有许许多多英雄人物为新中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例如:董存瑞在危难时刻为战友开辟了一条安全通道,而自己却因为炸弹爆炸而牺牲了,那时他年仅十九岁。
再比如:雷锋,他终身爱党,在他的一生中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可是后来因为发生了事故而丧生了,他那时的年龄只有二十二岁。
怎么样?他们是否很令你感动呢?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有些人与那些爱国英雄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现在,那些残疾人缺钱而在街上乞讨,人们不但不献出爱心,而且还骂到:“肯定又是一个骗子!”而那些英雄人士却奉献
1/ 1。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_五年级作文_2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导读:本文是关于五年级作文读《历史的选择》有感,感谢您的阅读.历史选择了那个国家?历史选择了一个拥有历史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永不言败的伟大民族,它就是屹立在东方的“东亚强国”——中国。
读了《历史的选择》,我更加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更深的含义。
若不是共产党中有那些坚强的百姓后盾,我们能有这么美好的生活吗?若不是共产党中优秀的战士们热血抗战,我们今天不就会生活在硝烟弥漫的战争中吗?若不是的共产党有优秀的领导人物,我们不早就被日本人强行焚身了吗?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拥有钢铁战士的团队,有政治远见的领导人,中国才以崭新的面貌面向世界。
共产党以成立90周年,在这90年中,中国以一次又一次的神话,谱写新的历史篇章,特别是《历史的选择》中的一则故事让我记忆犹新:1928年8月30日清晨,敌人向黄洋界袭来,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我军已在哨口布置了陷阱。
顿时,一块块石头滚下去,敌人们个个落慌,我军知敌人不会善罢甘休,便把炮火架在山头,村民也纷纷过来帮忙,在四面八方设下埋伏。
打了败仗的敌人果然反扑而来了,只见战士们哥哥跃出战壕,冲向敌群。
村民们也喊的喊,放爆竹的放爆竹。
敌人以为红军大部队回到了井冈山,一个个赶忙逃下山去。
随着小康生活向我们一步步迈来,更多地区贫穷的居民一步步走进小康生活的道路。
但我们不能够忘记,这些都是共产党的功劳。
如今党以迎来了90周年的生日,我们该对共产党说一声:“90周岁生日快乐!”当时一位慈祥、善良的“母亲”她用她那宽带大的臂膀挡住了那一颗颗充满邪恶的子弹,换来今日的美好生活,正是因为共产党有坚定的信念,中国才有美好的未来!历史的选择,选择了中国,选择了有志气的中国!选择了坚强不屈的中国!来源与互联网,仅供个人阅读参考。
历史的选择观后感200字作文7篇

历史的选择观后感200字作文7篇历史的选择让我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新一代要创造更美好的明天!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历史的选择让我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新一代要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方便大家学习。
历史的选择观后感1利用假期的时间,我读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深刻地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许多伟大的英雄人物。
舍己救人的黄继光勇敢地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正在喷着火光的机枪口,董存瑞大无畏地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
要说我最佩服的就是宁死不屈的江姐和不受敌人威胁利诱的刘胡兰了,这些英勇的革命烈士,为我们新中国的成立发展贡献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今天的中国以其蓬勃的发展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现今所有的辉煌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各种困难险阻创造的。
做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绝不能忘记中华民族曾经历过的水深火热,一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
努力严格地要求自己,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从小立志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全体队员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争当四个好少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高尚品德,更是一种责任。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历史的选择观后感2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而这些,都是共产主义实施的结果,党中央十六大确定了“全民奔小康”的计划。
“小康”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全民都应该奔“小康”!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了,毛泽东、朱德、陈毅于1928年4月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历史的选择》是一本令人反思和深思的书。
这本书通过对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分析和解读,揭示了历史的发展是由个体和集体的选择所决定的。
作者通过深入剖析这些选择的原因和结果,帮助读者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个人,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承担的责任和权力,以及如何在面对历史的选择时做出最明智的决策。
首先,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个不可控制的过程。
过去,我常常觉得历史是一种命运,不管我们怎么努力,好像我们所做的决策都无法改变历史的发展趋势。
然而,通过仔细阅读《历史的选择》,我意识到历史的发展其实是由无数个体和集体的选择所决定的。
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可能对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影响历史。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案例,比如卡斯特罗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等,向我们展示了在特定的历史时刻,领导者和个体做出的关键决策是如何影响了整个历史的走向。
这一点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作为个体,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充分认识到我们所做出的决策的重要性。
其次,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我们在面对历史的选择时,应该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
通过对历史上一些重要决策的分析,作者总结出了一些决策规律和原则。
例如,作者认为成功的决策是基于对历史背景和趋势的深入了解,并且要有远大的战略眼光。
他同时还强调了决策者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平衡,以及与外部势力的关系。
这些原则和规律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抉择和决策,而这些原则和规律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和解决问题。
此外,这本书还深入探讨了历史的选择如何造就一代领袖。
通过对历史上一些杰出领袖的生平和决策的分析,作者揭示了领袖的素质和能力是如何与历史的选择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作者认为,一个成功的领袖需要具备深厚的知识背景、远见卓识、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领导能力。
同时,领袖还要具备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一颗为人民和社会利益而奋斗的心。
这些领导者的品质和素养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历史的选择 读后感5 篇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5 篇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历史如同波涛澎湃的大海,可吞没在海面上的船只,而我们的祖国,曾经就是这大海上的小船,在左摇右晃中有过几次翻船的危险。
后来呢?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历史的选择》,它讲述了“后来”发生的事:在祖国这只小船饱受风吹雨打时,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一线曙光——中国共产党诞生!他带领着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打倒了卖国贼,创建了新中国,最终带领着中国走向了富强,也将祖国——原来的小船变为了坚硬无比的军舰。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
还有那些为创造祖国美好未来而努力‘含辛茹苦’甚至鞠躬精粹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人是多么高洁伟岸,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事多么感人。
么当读到这些英雄事迹,有谁会不被他么所感动呢?在这本书描绘的英雄中,我最喜爱的是钱学森。
他生于1911年,以是祖国的老将了。
钱老先生可谓是功勋卓著,他为祖国发明了导弹·火箭·卫星……使得中国不再被看不起。
钱老先生的才华与智慧不得不令人感到赞叹,而他这种一生为祖国不辞劳苦的奉献,为探求富强的道路而努力奋斗,最终毕其一生精力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祖国的功臣,人民的公仆,也是科学的奇才。
书中不仅有科学上的英雄,还有见义勇为、为人民服务的战士,那就是家喻户晓的雷锋同志。
他处处为别人着想,从来不顾自己的利益。
不管在何处,只要有需要帮助的人,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雷锋的精神是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而这个世外桃源,是用雷锋那高洁伟岸的精神与在生活中他人点点滴滴的赞扬与感动搭建而成的。
他的精神与行为确实是可贵的,所以至今为止,还一直有雷锋精神的传播,这种精神感染着世人,也深深感染了我。
其实,雷锋精神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在点滴小事中,他不会离开岁月的史书,不会消失在神州大地上,也不会消失在人们的心中与记忆中……作为祖国的未来、中国共产党的接班人和新时代的开拓者,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面对着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面对着革命先烈的期望,面对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我们应该努力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最终成为一个光荣的、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历史的选择》读后感(3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史的选择》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1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情激动不已。
英雄的名字:李大钊,林祥谦,施洋……在我脑海里反复闪现。
英雄人物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让我们翻开书,走近英雄,了解历史。
文章里令我最难忘的是少年周恩来的革命志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是周恩来在青少年时代的革命理想。
那时候的他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
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讲怎样明确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而读书?”学生们有的说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有的说为了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了父母而读书。
老师听了,摇了摇头。
走到周恩来桌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站起来,郑重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从此,周恩来踏上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而读书?或许都没有认真地想过。
当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妈妈在旁边问我:“你为什么读书啊?”我茫然地看着妈妈,半天没有说出个理儿来。
妈妈笑了。
但我明白那笑的含义。
是啊,我们每天都在学习。
课内课外,不停地学。
可是,有谁知道究竟为了什么而学习?真的该仔细想想。
学习是有目标和方向的。
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通过努力奋斗去实现,我想,这也就是所谓的理想吧。
说到理想,让我想起书中的张海迪阿姨。
她说过这样一句话: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读过她的故事的人都知道她打小生病导致胸部以下全部瘫痪,无法上学。
但是她却在家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
面对残酷的现实,她没有绝望,而是以罕见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住了考验。
自强自立,生命之花傲然绽放。
让人敬佩!不管是周恩来还是张海迪,他们都是心系祖国,都是把光和热献给国家,献给人民的人。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_小学作文_2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历史的选择》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历史的选择》,我认真地读完后,又仔细地回味了一番,顿时有了一种十分深刻的体会。
《历史的选择》告诉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已经有了许多的伟大的人物为了自己的祖国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例如:王二小、邱少云、杨靖宇等,他们不肯屈服于敌人。
《历史的选择》告诉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已经有了许多的伟大的人物为了自己的祖国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例如:王二小、邱少云、杨靖宇等,他们不肯屈服于敌人,并且为了自己的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令我十分敬佩,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们那种为了祖国愿意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的精神。
令我体会最深的是红军长征的时候,连一口饭也吃不上,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革命必胜的信念,不肯向敌人投降,用自己坚实的脚步踏平这不安宁的土地。
用自己的身躯阻挡敌人前进的脚步。
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胜利的完成了长征。
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为人民的安宁做出了贡献。
为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难怪毛泽东也为长征的胜利题词“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红军长征的胜利确实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也不禁让我赞叹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历史的选择》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弹指之间,沧桑巨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以一个大国的身份屹立于世界东方。
霹雳一声震天响,诞生中国共产党,黑暗中国见光明,革命从此有方向。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一个预示着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秘密会议在上海举行。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努力换来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虽然站起来了,可人们永远忘不了那些誓死不说出共产党秘密的共产党员。
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刘胡兰”,她为了保守共产党的秘密,为了乡亲们不受到伤害,用生命结束了这一切,毛泽东主席挥笔为刘胡兰写下了8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还有一位共产党员为了新中国而牺牲,名叫“董存瑞”。
他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牺牲时,他年仅19岁。
既然历史选择了我们,选择了中国,我们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要报效祖国。
(2)
人类之伟大,乃是掘出精神的力量。
民族之文化,乃是把握历史的选择。
——题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历史的选择》这一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中国改革30年来,历经的苦寒和风霜。
这就像那梅花呀,在风欺雪压面前,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鸟儿选择了天空,因为它有一双能够凌空飞翔的翅膀;鱼儿选择了海洋,因为它有一条
能够游水的尾巴;骏马选择了驰聘千里,因为它有矫健的身姿;历史选择了中国,因为它的民族有团结的力量。
中国,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但它并不懦弱,它选择了“千磨万韧还坚劲”,选择了“粉身碎骨全不怕”。
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它——东方一只永恒的雄狮。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无宁日,民不聊生,社会一片黑暗,民族处在危亡之中。
面对这种险恶形势,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战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失败了。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性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雄鸡一唱天下白。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大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现代中国为世界所瞩目,展示了无限魅力。
正是这些在漫漫岁月里历史堆叠而成的刻痕,才令中国拥有了如此深远的文化。
中国文明犹如一座大山,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风雨中永葆生机。
沧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阳光下无言的石柱,而中国,这座沉稳的大山,却又一次给世界带来了喷涌而出的生机与绿意。
历史选择了中国,人类并不惊讶,因为今日的中国仍是那座山,一座永远推不倒的大山,每一粒泥土的沉淀都是千年传统的精华,林间的长啸仍是当初的潇洒,山林间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变的,是生机,是百折不回呈现出绿色的能力。
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你如此浩瀚。
历史选择了你,我的中国,
永远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