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6150184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6150184

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2018学年度下期第一次月清试题高一地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客观题60分)一、选择题(40小题,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A.出生率B.自然增长率C.死亡率D.生育率下面是北欧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情况,近年来人口死亡率有所升高,接近1930年的水平。

结合表格完成2-3题。

2、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发生上述改变的根本原因是()A.计划生育政策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城市化水平的提高D.生育观念的改变3、近年来该国人口死亡率和1930年相似,主要是因为()A.瘟疫流行B.医疗卫生水平下降C.社会保障水平低D.人口老龄化读我国X省人口部分资料,完成4-5题。

4、目前该省人口增长模式为()A.“低低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C.“高高低”模式D.以上都不对5、该省城镇和乡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差异显著,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医疗卫生条件B.人口迁移数量C.环境污染程度D.人口生育政策6、下列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发展--儿童抚养比下降--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B.社会经济发展--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下降C.社会经济发展--生育观念转变--婚育年龄推迟--生育率下降D.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步--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抚养比上升读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13~14题。

7、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人口老龄化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婚姻、家庭因素8、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A.甲、丙B.甲、乙C.乙、丙D.乙、丁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读图完成9--10题。

9、右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

最新河南省2017-2018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最新河南省2017-2018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中一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分数:150分一、基础知识(1—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弃甲曳.(yâ)兵数罟.(gǔ) 阜.(fù)盛暮砧(zhēn)B.养生丧.死(sàng) 洿.(wū)池蹙.(chù)缩嫡.(dí)亲C.庠.(yáng)序之教饿莩.(piáo) 攥.(zuàn)住驽(nú)马D.鸡豚狗彘.(zhì) 孝悌.(dì) 阿谀.(yú) 锲.(qì)而不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敕造宵柝鞭苔钟鸣鼎食B.笑靥纨袴懵懂砯崖转石C.藩篱溯漠渣滓度长絜大D.褴褛抚膺鱼凫终日撕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我们同心,互相激励,终于取得了创业的成功。

②上海过去的文艺,开始的是《申报》。

要讲《申报》,是必须到六十年以前的。

③去年是鲁迅先生110周年,文艺界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A.戮力追溯诞辰B.鼎力追溯诞生C.戮力追忆诞生D.鼎力追忆诞辰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斟字酌单位及其它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B.中国三峡总公司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大型国有企业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C.母亲一向反对哥哥袒护妹妹,爸爸忙于工作,从不过问在家里的事,这些年总是这样。

D.谁勇于开拓,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而目前我们所缺乏的就是开拓精神还不够。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男篮在CBA历史上曾经连续多次闯入总决赛,但仅仅获得过一次总冠军,他们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功亏一篑....。

河南省灵宝市灵宝五高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b卷)(无答案)

河南省灵宝市灵宝五高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b卷)(无答案)

灵宝五高2014—2015学年度下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B卷)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艺术默契”与京剧的伴奏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默契”的形成和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

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又由于创作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

但这变动乃是在创作与欣赏的相互作用中自然出现的;任何一方如果突然间严重破环“默契”,那么创作与欣赏的相互依存关系便趋于破裂,艺术作品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社会效果。

就京剧的伴奏而言,使用简单的民族乐器早已形成“默契”。

这种“默契”还不仅仅是出于谅解与定势,而且也符合求美求新的愿望。

因为对许多老观众来说,主要以京胡伴奏唱腔自有其美妙的感受,特别像徐兰沅、王少卿为梅兰芳伴奏,在老观众心中都已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增加更多的音响只会起消极的作用。

客观地看,这些伴奏与演唱之间也确有水乳交融之妙。

虽然这样的珠联璧合已不易见于当世,但因心理定势的关系,老观众仍感到以苍劲或细腻的琴声来伴奏各种风格唱腔是最符合听觉要求的。

同时老观众也并不保守,在伴奏的发展中,京胡加上了二胡,又加上了月琴;名琴师们还不断设计一些花过门、花点子、并在托腔①时准确运用琴声与唱腔的离合变化,这都已被接受并受到欢迎,所以双方的“默契”事实上也是处在发展之中的。

但是,当伴奏突然变为庞大的交响乐队时,由于背离原有的“默契”太大了,所以表示不能欣赏。

这种不能欣赏,是受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默契”运动规律的制约的,不能简单地视为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生事物。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清考试试题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清考试试题

灵宝一高2018—2019学年度下期第一次月清考试高二语文第I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人们说起登高,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

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来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

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

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

唯一和今人不同的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一展胸襟。

所谓胸襟,就是怀抱,就是远志,就是精神。

通俗地说,就是理想。

很可惜,这正是今人最缺失的东西。

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垒”。

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

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家的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的“仙”;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

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

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

”这说的是“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在说“远”。

某种意义上,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的内气,大象无形。

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

高山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

琴家没有这份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

《论语》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1.2=αrad 的终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cos300°=( ) A.21 B.21- C.23 D.23-3.已知α为第三象限角,则2α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或第二象限 B .第二或第三象限 C .第一或第三象限 D .第二或第四象限 4.设a =sin1,b =cos1,c =tan1,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a <b <cB.a <c <bC.b <a <cD.b <c <a 5.函数πtan()4y x =-的定义域是( ) A.π,4x x x ⎧⎫≠∈⎨⎬⎩⎭R B.π,4x x x ⎧⎫≠-∈⎨⎬⎩⎭R C.ππ,,4x x k k x ⎧⎫≠+∈∈⎨⎬⎩⎭Z R D.3ππ,,4x x k k x ⎧⎫≠+∈∈⎨⎬⎩⎭Z R 6.已知正弦函数f(x)的图像过点7π3m (,),则m 的值为( ) A .2 B . C .23D .1 7.要得到函数π()2sin(2)6f x x =+的图象,可将x y 2sin 2=的图象向左平移( )A.π6个单位B.π3个单位C.π4个单位D.π12个单位 8.设α是第二象限角,且325sin ,cos 33m m m m αα--==++,则m 的值为( ) A.532<<m B.910 C.910或2 D. 2 9.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10.将函数()sin 2π6f x x ⎛⎫=- ⎪⎝⎭的图象向右平移π12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 ( ) A. π4x =B. π38x =C. 512πx =D. 724πx = 11.在一个港口,相邻两次高潮发生的时间相距12h ,低潮时水深9m,高潮时水深为15m. 每天潮涨潮落时,该港口水的深度y (m)关于时间t (h)的函数图象可以近似地看成函数k wt A ++=)sin(y ϕ的图象,其中024t ≤≤,且t =3时涨潮到一次高潮,则该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 ) A.π3sin126y t =+ B.π-3sin 126y t =+ C.π3sin 1212y t =+ D.π3cos 1212y t =+ 12.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D ,若任取D x x ∈21,,当a x x 221=+时,b x f x f 2)()(21=+,则称点(a ,b )为函数y =f (x )图象的对称中心.研究函数1sin )(3++=x x x f 的某一个对称中心,并利用对称中心的上述定义,可得到f (-2015)+f (-2014)+...+f (2014)+f (2015)=( ) A.0 B.4030 C.4028 D.4031第Ⅱ卷二、填空题13.若3tan =α,则2cos sin )(αα+= . 14.一个扇形的弧长与面积的数值都是5,则这个扇形中心角的弧度数为 . 15.函数πsin -3),4y x x =+∈R (的单增区间是 . 16.设ππ()3sin )(0,)22f x wx w φφ=+>-<<(的图象关于直线2π3x =对称,它的周期是π,则下列叙述(1)f (x )的图象过点)21,0(;(2)f (x )的一个对称中心是5π(,0)12;(3)f (x )在π2π[,]123上是减函数;(4)将f (x )的图向右平移ϕ个单位得到函数y =3sin wx 的图象。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清考试试题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清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下期第二次月清高一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1。

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

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

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

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

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

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

”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

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

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

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

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物理-河南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清考试试题(解析版)

物理-河南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清考试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清试卷物理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不一定是变速运动B. 物体在一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变化,故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D. 物体只有在受到方向时刻变化的力的作用时才可能做曲线运动【答案】B【解析】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故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所以A错误;C错误;物体在一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比如平抛运动,故B正确;D错误。

2. 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万有引力定律是卡文迪许发现的B. 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自然界中的任何两个物体之间C.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的G是一个比例常数,是没有单位的D.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表明当r等于零时,万有引力为无穷大【答案】B【解析】A、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而引力常量G是卡文迪许测得的,故A错误;B、万有引力具有普适性,适用自然界任何物体间的作用,故B正确;C、G是常数,但是有单位,其单位是,故C错误;D、r等于零时物体不能看做质点,万有引力仍然能用,但是r不再是物体间的距离,而要以微积分的方式来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故D错误。

点睛:本题是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重点是要知道时,不再是物体间的距离,而要以微积分的方式来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

3. 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所在位置比乙高h,如图所示.将甲、乙两球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A. 甲比乙早抛出,且v1>v2B. 甲比乙后抛出,且v1>v2C. 甲比乙早抛出,且v1<v2D. 同时抛出,且v1<v2【答案】C4. 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A. 3.5km/sB. 5.0km/sC. 17.7km/sD. 35.2km/s【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可列出含速率的方程;再研究近地卫星的速度与地球质量的关系,联立即可求解.解: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①对于近地卫星,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得:…②由①②得:又近地卫星的速度约为v近=7.9km/s可得:航天器的速率为v航=3.5 km/s,故A正确.故选:A5. 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管轨道内运动,小球的直径略小于圆管的直径,如图所示。

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清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客观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身高与体重B.兔的长毛与短毛C.猫的白毛与蓝眼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2.下列生物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子叶黄色与绿色B.小麦种子的白粒与红粒C.狗的卷毛与白毛D.小麦有芒和无芒3.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 )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基因型的方法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4.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①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②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后对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③运用统计学方法④实验工具较先进,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5。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已知一个蓝眼睛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A 1/2B 1/4C 1/8D 1/66.基因分离定律表明,杂合子()A.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B.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C.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D.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7.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正确叙述是()A.遗传规律适用于一切生物B.遗传规律只适用于植物C.遗传规律只适用于动物D.遗传规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起作用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纯合子自交的后代是纯合子B.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是杂合子C.两种纯合子杂交,其后代仍是纯合子D.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是杂合子9。

将基因型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是AABBCC的个体比例为( )A.1/8 B.1/16 C.1/32 D.1/64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清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1. 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上世纪之初,虽然学者们并不是从节日风俗的角度考察戏曲,但在他们关于戏曲起源的探讨中所得的具体结论已暗寓戏曲演出与宗教节日密不可分的命题。

王国维采用当时西方流行的“戏剧起源于巫舞”的观念,他又考证了上古巫舞与戏剧的关系,指出在古代祭祀仪式的舞蹈中,“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

先贤的论述表明节日与戏剧的起源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国外研究者认为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是世界上共通的规律,中国也不例外。

上世纪80年代,国内学界在研究路径与方法选择上,与传统的中国戏剧研究者大多限于正史、诗文书信、序跋、笔记等文人撰写的文献不同,研究视点从“都市戏剧”转向“农村戏剧”,更多留意地方志、会馆录、家谱、公私文书类较为零散的文献以及非文字的仪式表演、习俗,在研究方法上则引入了民俗学与人类学的方法。

用大量的材料来证明戏剧源于宗教仪式。

指出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演戏最主要的功用还是在节庆中表现对神的敬意。

他们却没有对宗教向艺术转变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全面的分析。

在他们的学说的影响下,国内学界开始重新评价戏曲中过去为人们所忽视的地方小戏。

民间戏剧研究者王兆乾就将戏剧分为观赏性戏剧与仪式性戏剧,认为两者在戏剧观念、演出环境与演出习俗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仪式性戏剧原本是戏剧本源和主流,而观赏性戏剧只是支流,但传统戏剧史却将观赏性戏剧作为戏剧的主流,仪式性戏剧反成为遗漏的篇章。

伴随着观念的变化,国内戏曲学界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到九十年代初,全国迅速掀起一股与节日关联度极高的“傩戏热”,学者将目光投到城市之外的尚未完全开发的山村,贵州、安徽、云南、江西等地都活跃着戏曲学者的身影。

戏曲研究方法和思维视角方面也显示出丰富性与多样性。

表现在:一是田野考察被引入戏曲研究,在王国维开创的二重证据之外又多了一重鲜活的田野资料。

二是考古学与文物学知识显示出独到的作用,因为戏曲本为小道,正史多不见载,笔记史料亦有限,地下文物的出土对于还原历史无疑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是民俗学的思维方式介入戏曲研究。

(摘自陈建华《节日风俗与戏曲文化研究述评》)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传统的中国戏剧研究者研究的视点是“都市戏剧”,依据的主要是文人撰写的文献。

B. 以王国维为代表的上世纪初的学者们,已经得出了戏剧起源于宗教节日的具体结论。

C. 现代的中国戏剧研究者虽然证明了演戏就是敬神,但却未能发现宗教与艺术的联系。

D. 在古代戏曲是“小道”,正史、笔记史料不足为凭,只有出土的地下文物才最可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论述了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的观念对中国近现代戏曲文化研究的影响。

B. 文章主要阐述了戏曲研究变化的三个面:路径与方法、研究领域、思维视角。

C. 文章主要立足于与西方戏剧研究的不同来论述中国当代戏曲文化研究的变化。

D. 文章以“评”表达自己的看法,是观点;“述”戏曲研究变化的客观实际,是论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戏曲研究中未曾使用过民俗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B. 如果只注重从正史等文人撰写的文献方面研究,就很难准确揭示戏曲发展的规律。

C. “傩戏热”的出现是因为它虽属地方小戏,但却是与节日关联极高的仪式性戏剧。

D. 如果没有王国维等先贤对于戏剧起源的研究,后来的戏曲研究方法就不可有改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把灯光调亮张抗抗“关店吧!”卢娜下定了决心。

差不多从七八年前开始,书店的销售额就开始下降,像秋分以后的气温,一天天往下落。

资金周转不灵,常常拆东墙补西墙,老公交到她手里的月工资,转眼让她垫付了员工的工资。

如今已是严重亏损,真的山穷水尽了。

她早早来到书店。

她想让自己一个人静一静,仔细再仔细地盘点一番:店里现有的库存书、书柜书架沙发桌椅灯具电脑等所有的家当,总共能折算多少钱?……她必须速速把明光书店的“后事”料理完毕。

她开锁进店,觉得光线有点暗,顺手开了灯,一时灯光亮得晃眼。

她抬头,看见了天花板上前些天新换的灯泡,心里突然一阵刺痛:把灯光调亮?她气呼呼地顺手把灯关掉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这家昏暗的书店里,只剩下她的心里,还有一朵小火苗,那么小,那么弱。

而今,这朵风里雨里挣扎太久的小火苗,也终于快要熄灭了……不怪我不怪我,她对自己说,我实在是已经尽力了哦……手机铃声响起,她走到窗口去拿包取手机,顺手把窗帘刷地拉开了。

顷刻间,书店里洒满了亮晃晃的阳光,一格格在书架上跳跃,把书店染得一片金黄。

还是太阳好啊,她对自己说。

把灯光调亮,就算再亮,也是夜里。

她自嘲地笑了笑。

手机里传来一个爽快的声音。

电话是文化局的人打来的,就是上次让她填申请表的那个干部,让她赶紧到局里去一趟,要办手续——什么手续?就是省政府的那笔书店奖励基金,明光书店评上了!你变百万富翁了……卢娜站在窗口一动不动,然后肩膀轻轻地抖动起来,身子开始颤栗。

她伸出双手捂住了脸,泪水透过指缝,从脸颊上哗哗淌下来。

她似乎意识到什么,往前挪移了一步。

是的,她想躲开那堆书,怕自己的泪水把书弄湿了。

一百万是多大的一笔钱啊?这么说,明光书店就要起死回生了?可以把这几年累计的债务亏空都补上了,早就想添置的新书柜,也有了着落。

老公的工资不用再贴补书店了,积攒起来给儿子上大学交学费。

退一万步说,假若书店继续赔钱,一年赔几万块,这笔补贴的钱,也够她再亏损十几年了……她一直想着能把隔壁那家闲置的小阳台买下来,和自家书店打通,在二楼的咖啡吧旁边,再扩建一个儿童书屋,孩子们放学了,尽管可以到这里来读书嬉戏做梦。

卢娜从文化局回到店里,已近中午。

她从街上的灯具店里,买了一盒40瓦的飞利浦灯泡——把灯光再调亮一点!她要让明光书店的老顾客们,老远就看到书店的灯光。

如果她的资金宽裕,最好把书店临街的窗户也扩大一倍,等到夜幕降临,玻璃窗内的灯光雪亮雪亮,明光书店就像一座透明的水晶宫,所有的书都在闪闪发光……这么多年,书本没有改变我的命运,但改变了我。

我办了明光书店,我的书店给人送去知识,知识可以帮别人改变命运。

这么一想,卢娜的眼泪又流下来了——不对!不是知识改变命运,是文化!不对,文化也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人!我不再是那个高考落榜的自卑女孩,我活得对人有用,我充实、我知足。

就在这天晚上,明亮的灯光下,出现了一个人影。

卢娜眯起眼打量,忽然想起他就是几个月前那个买了二十多本书并建议她把书店灯光调亮一点的省城顾客。

他快步朝她走过来,抬起头环顾天花板的灯池,笑容满面地说:“嗬,灯光调过了?书店亮了许多哦!我老远就看见了。

”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出乎卢娜的意料。

这个人对卢娜说了很多话,她好像听见他说,县城新区的整体规划中,需要有一家中等规模的书店。

他想到了明光书店,他推荐了明光书店,明光书店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开在新区再恰当不过了。

新区将为书店预留五百平方米门面房,作为公益书店,房租优惠到可以忽略不计。

他还提到了城市发展战略,提到了公民的文化权利,提到了热爱、尊重、介入什么的,卢娜下意识嗯嗯地点头,只觉得他的话音一声声落下,头顶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来。

那天晚上,卢娜回到家,和老公一五一十地说了今天书店里发生的一连串怪事。

老公开口说:“卢娜,我晓得你开书店十多年,没一天好日子过。

但是,假如你从此不开书店,恐怕就活不成了。

命总比钞票要紧,你年纪还轻呢,我要你活着!”卢娜鼻子一酸,眼圈就红了。

心里那朵奄奄一息的小火苗,呼地一下蹿上来,燃成了一蓬金红色的火焰。

隔着一条街,隔着几道墙,卢娜看见“明光书店”四个字,在夜空里通体透亮。

(选自张抗抗《把灯光调亮》,有删节)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明光书店可以看成众多民营书店的缩影,小说开头就写明光书店生意萧条,处境艰难,折射出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实体书店和卖书人的困境,发人深思。

B.小说主要通过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塑造了一个在困境中坚守梦想的女主人公形象,尤其是通过大量的心理独白展示了卢娜丰富的内心世界。

C.“‘明光书店’四个字,在夜空里通体透亮”,小说结尾含蓄蕴藉,“通体透亮”不仅写出了卢娜明朗的心灵世界,也暗示着书店的美好前景。

D.小说三次写到卢娜流泪的细节,第一次是因为接到文化局的电话后为书店有了转机喜极而泣,第二次和第三次则是感动于自己的坚守和执着。

5.小说标题“把灯光调亮”意味深长,请理解其丰富的意蕴。

(5分)6.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主人公卢娜在困境中坚持的动力源泉。

(6分)(三)实用类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无纸化办公,即不用纸张办公,是指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进行办公,其主要传媒工具是计算机、ipad、手机等现代化办公工具,可以实现不用纸张和笔进行各种业务以及事务处理。

在无纸化办公环境中,计算机、应用软件、通信网络是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无纸化办公将人从繁琐、无序、低端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事核心事务,整体提高了单位办事效率和对信息的可控性,降低办公成本,提高执行力,使管理趋于完善;是为社会减少纸张的浪费,提倡环保办公的理念,也是预示现代科技时代的来临。

(“百度百科”词条“无纸化办公”)材料二:有数据显示,美国办公室工作人员每年打印或复印的纸张数量高达一万亿张。

如果再加上诸如收费票据、发票、银行账单等这些专用纸张的话,这一数字甚至可以达到1.6万亿张。

那么1.6万亿张纸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如果我们将这些纸张从下至上堆叠在一起的话,它们的高度甚至是珠穆朗玛峰的1.8万倍,几乎可以覆盖从地球到月球一半的路程。

事实上,早在40年前我们就最早就提出了“无纸化办公”的概念。

在1975年的一期《商业周刊》中,一名来自理特管理顾问公司的分析师就预计纸张在办公室的使用量将在1980年开始逐渐减少,并在1990年代开始彻底消失。

但职场中“无纸化办公”的分水岭直到2007年才真正出现,因为此后一年中家庭和职场中打印纸张的数量首次出现了明显下滑。

另有数据显示,最近五年来职场中对于纸张的使用量已经出现了每年下降1-2%的稳定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