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天匀速直线运动-每日一题之2018快乐暑假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1. 选择题(1) 以下属于力的性质是: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面积答案:A、B、C(2) 能够使物体发生位移的只有:A. 摩擦力B. 重力C. 弹力和悬挂力D. 正确答案全部都对答案:C(3) 法拉第一定律指出的是:A.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C.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答案:C2. 填空题(1) 一个力从右往左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左往右(2) 一个力从上往下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下往上(3) 一个物体受到A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a,如果力A的大小不变,改变作用方向,则产生的加速度为______。

答案:-a3. 解答题(1) 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解答: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大小表示力的强弱程度,方向表示力作用的直线方向,作用点表示力作用的具体位置。

(2) 什么是合力?如何求合力?解答:合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的共同效果。

求合力的方法是将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按照大小和方向合成,可以通过向量法或图示法来求解。

(3) 描述牛顿第一定律,并用实例说明其应用。

解答: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动一张光滑的桌子上的书时,如果力的大小和方向适当,书就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这说明物体在没有外力干扰时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总结: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主要涉及力的性质和作用、法拉第一定律等内容。

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解答题展开思考和拓展。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和答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和答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和答案的地方B.位于起跳点前面的地方C.与起跳点重合的地方D.无法确定3.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无关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成正比D.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4.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速度B.力C.加速度D.位移5.一辆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恒定的B.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变化的C.速度是恒定的,加速度是变化的D.速度是变化的,加速度是恒定的6.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A.车上的人随着车子向前移动B.扔出去的物体会落地C.刹车后车上的人向前倾斜D.高速行驶的车突然刹车会产生惯性力7.下列哪个物理量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A.力B.功C.动量D.能量8.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动力学的研究范畴[]A.力的作用B.物体的形状C.运动的轨迹D.加速度的大小1.为什么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撤去外力后物体仍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3分)答: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无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2.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有哪些?(6分)答: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引起物体状态改变的物理量。

力的作用有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维持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物体形状等。

3.什么是惯性?惯性大小与什么有关?(6分)答: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即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4.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作用有哪些?(6分)答: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时,由于接触面不光滑而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作用有阻碍物体运动、使物体停止运动、使物体转动等。

5.什么情况下钢丝绳对起重机吊着的货物的拉力最大?(3分)答:货物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最大。

6.如果摩擦全部消失,会出现什么情况?(3分)答:一切都在地球上滑动,而且永远这样运动下去。

2019-2020年高中物理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09天打点计时器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物理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09天打点计时器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物理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09天打点计时器含解析新人教版考纲要求:Ⅰ难易程度:★★☆☆☆下列对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使用交流电B.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一样C.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D.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电火花和墨粉【参考答案】AB【知识补给】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计时的最小单位为打点周期。

打点计时器本身的结构并不能产生周期性变化,而是当接有周期极短的交流电源时,就会周期性地产生振动或者电火花,根据打出的点迹的数目就可以得到时间的长短。

打点计时器包括:(1)电磁打点计时器,通过电磁相互作用使振针产生周期性的振动,再在白纸上留下复写纸的痕迹;(2)电火花计时器,通过产生电火花熔化墨粉小颗粒,在白纸上重新凝固,形成点迹。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所接交流电源的周期(频率),所以打点周期并不一定是0.02 s(50 Hz 交流电)。

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用的是直流电源,而电火花计时器用的是交流电源B.使用50 Hz电源时,它们每隔0.02 s打一个点C.它们的工作电压均为220 V的交流电源D.使用它们计时时,必须先拉动纸带,再立即接通电源关于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打点的周期由交流电压决定B.打点的周期由交流电的频率决定C.电磁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压为220 V的交流电D.电火花计时器所使用的电压为220 V的交流电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A.复写纸放反 B.使用了直流电源C.振针过短 D.纸带运动过快运动的物体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一系列的点,这些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这些点能说明A.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B.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C.运动物体在某些时刻的速度D.运动物体的运动性质如图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从纸带上看,打点计时器出的故障可能A.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C.电源频率不稳定 D.振针压得过紧采用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减少纸带因受到摩擦而产生的误差A.改用6 V直流电源B.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换成电火花计时器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褶皱的纸带D.纸带理顺摊平,不让它卷曲、歪斜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V,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_秒打一次点,如果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秒。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暑假作业 第8章 《运动和力》(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暑假作业   第8章 《运动和力》(无答案)

1.在停车场,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感觉背部受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 B.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C.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头撞击乙车尾 D.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尾撞击乙车尾2.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始终匀速向右运动,现把一物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左侧,物块将随传送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块匀速时,物块没有惯性 B.当物块匀速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块不受力的作用C.整个过程中,物块一直受摩擦力的作用 D.整个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先增大后不变3.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A.只有②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 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5 N,0 N B.0 N,5 N C.5 N,5 N D.5 N,10 N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5.小李利用如图装置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 _N,在木块上放一重物,重复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 __。

拉动木板过程中,木板 _(选填“受到”或“不受到”)木块的摩擦力。

6.一个箱子重为100 N,放在水平面上,受到6 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 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 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08天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一全册物理试

高中物理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08天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一全册物理试

第8天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考纲要求:Ⅰ难易程度:★★☆☆☆如下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B.小球在第3 s末的速度是6m/s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为40 km/h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72 km/h【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子弹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是瞬时速度,A错误;第3 s末为时刻,此时的速度为瞬时速度,B错误;从甲站到乙站对应一段过程,其速度为平均速度,C正确;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对应位置的速度,为瞬时速度,D错误。

【知识补给】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对应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瞬时速度对应一个时刻或一个位置。

〔2〕在无特别说明时,速度一般指瞬时速度,描述平均速度一定要指出是对应哪一过程的。

〔3〕瞬时速度的大小为瞬时速率,即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为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是矢量;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是标量。

如下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错误的答案是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的8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B.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准确描述运动的快慢D.只有瞬时速度可以准确描述运动的快慢如下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瞬时速度可以准确地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但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非常非常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瞬时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样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如此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如下日常生活中的速度,其中是指平均速度的是A.一辆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约为100 km/hB.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行驶的最大速度限制在120 km/h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D.刘翔以9.4 m/s的速度冲刺如下列图,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0 km/hD.赛车经过路标C时瞬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在某GPS定位器上,显示了以下数据:航向267°,航速36 km/h,航程60 km,累计100 min,时间1 0:29:57,如此此时瞬时速度和开机后平均速度为A.3.6 m/s、10 m/sB.10 m/s、10 m/sC.3.6 m/s、6 m/sD.10 m/s、6 m/s如下列图,沿同一直线运动的物体A、B,其相对同一参考系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象可知A .6 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B .在6 s 内物体的位移一样,6 s 末A 、B 相遇C .从第2 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一样,且A B v v >D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2 s 才开始运动汽车沿直线从甲地开往乙地,假设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在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如此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假设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1,在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如此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这两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呢?【参考答案】BD 瞬时速度是为了准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引入的物理量,A 错误;平均速度在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时较粗略,但当平均速度中所对应的时间越小,越能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在那一时刻附近的运动快慢,B 正确;平均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一样,而瞬时速度是与时刻相对应的物理量,不能说它与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一样,C 错误;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如此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D 正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中考真题链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中考真题链接

中考真题链接►类型一牛顿第一定律1.2018·青岛“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总结概括出这一重要规律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托里拆利2.2018·眉山如图8-T-8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图8-T-8(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

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

(4)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__。

(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却是通过符合逻辑的________得出的正确结论。

(6)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___________不变的性质。

►类型二惯性3.2018·烟台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4.2018·成都系安全带可以减小因汽车紧急刹车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刹车时人的惯性会消失B.刹车时人的惯性会增大C.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前的惯性力D.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向前倾5.2018·嘉兴近年来,车贴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第08天志人小说类文言文阅读-每日一题之2018快乐暑假七年级语文人教版

第08天志人小说类文言文阅读-每日一题之2018快乐暑假七年级语文人教版

1
中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8年中考江苏连云港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督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
【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

②休舍:休息。

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

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飞事.
亲至孝 (2)饰名姝遗.
之 (3)皆铠.
以习之 (4
)秋毫无犯.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第08天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第08天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第08天 匀速直线运动典例在线某运动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0 m/s ,后一半路程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30 m/s ,则该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10 m/sB .24 m/sC .25 m/sD .50 m/s【答案】B【知识补给】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其特点是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都相等。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公式:v =s t 总总。

两个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1)甲地到乙地距离为s ,一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用时间t ,在前一半时间内,其平均速度为v 1,在后一半时间内,其平均速度为v 2,则其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21v v +。

(2)甲地到乙地距离为s ,一汽车以速度v 1从甲地到乙地后,立即以v 2的速度返回,求它往返的平均速度是21212v v v v +。

跟踪练习下列对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svt理解正确的是A.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时间越长,速度越大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D .速度随时间或路程的改变而改变一个人从甲地出发朝同一方向运动,5 min后到达距甲地400 m的乙地,休息2.5 min后继续前进,又走了5 min才到达距乙地350 m的丙地。

则这个人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A.60 m/min B.70 m/min C.75 m/min D.80 m/min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若驾驶员发现前方70 m处有障碍物,采取制动后,汽车行驶60 m刚好停在障碍物前,已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 s,则制动前汽车行驶速度为A.10 m/s B.20 m/s C.30 m/s D.40 m/s试题推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路程越短,运动的时间越长B.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C.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小D .速度的大小不受路程和时间的影响成都东站到上海虹桥站全程1 985千米,D354次列车运行时间大约为15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5
第08天 匀速直线运动
中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8·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 s ,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A .90 km/h
B .70 km/h
C .50 km/h
D .40 km/h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由题意知,s =200 m ,t =10 s ,故汽车的平均速度200m 20m/s=72 km/h 10s
s v t =
==,故B 正确。

故选B 。

【知识补给】 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其特点是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都相等。

平均速度
在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公式:v =s t 总总。

两个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1)甲地到乙地距离为s ,一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用时间t ,在前一半时间内,其平均速度为v 1,在后一半时间内,其平均速度为v 2,则其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
21v v +。

(2)甲地到乙地距离为s ,一汽车以速度v 1从甲地到乙地后,立即以v 2的速度返回,求它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21212v v v 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