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小品中的语言变异及其幽默效果探析

合集下载

浅析郭德纲相声语言的幽默性

浅析郭德纲相声语言的幽默性

浅析郭德纲相声语言的幽默性幽默,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手段,而相声又是一种综合运用多种幽默手段使人享受笑的表演艺术形式。

相声演员郭德纲将多元的幽默形式注入到相声作品中,掀起了相声界的又一次新高潮,给濒临危机的相声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郭德纲的相声作品运用了大量语言手段,使机智、敏捷的“郭氏幽默”呈现于众。

标签:幽默语言手段语音词汇修辞格2005年末,郭德纲凭借着对传统相声的继承和发展,开始进入百姓视野。

网络上、报纸上无处不流传着他的故事和相声段子。

他为原本开始走向衰落的相声界注入了一丝新活力,掀起了新相声的高潮。

郭德纲相声作品中的幽默元素是多元的,由很多部分组成。

单凭郭德纲相声语言手段的运用,就足以体现出幽默性。

幽默的语言表达手段有很多,本文通过语音、词汇以及修辞格三种语言手段来分析郭德纲相声语言的幽默性。

一、通过语音体现幽默汉字具有独特的音形义,由于其以声调区别意义,因而,同音字或近音字很多。

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称之为谐音。

(一)同音或谐音现象制造“包袱儿”同音或谐音的使用在传统相声中也是广泛存在的,利用音同或音近而意义不同的特点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引人发笑。

在郭德纲相声作品中,这种利用同音或谐音制造“包袱儿”的手段不胜枚举。

如:《我是音乐家》中的一段:郭:唉,真是“一失足成千古粪”啊!于:“千古粪”啊?是“千古恨”!郭:千古恨,对,我很恨这个粪,我粪恨!这个段子听起来幽默、新鲜。

“愤恨”这个词语大家都听过,但是这种渊源解释却闻所未闻,“千古恨,对,我很恨这个粪,我粪恨!”给人一种绕口令的感觉,在这一句话中,音近的字“恨”“粪”反复出现,同样运用了同音或谐音的方法。

郭德纲就是以这种方式来使听众发笑的。

(二)采用方言制造幽默氛围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

“方言主要体现在语音上,汉语中不同方言的词语用汉字写下来,差别不算大,各方言区的人大致能看懂,如果念起来,语音差别很大,相互之间就很难听懂了。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1. 引言1.1 介绍相声的起源和特点相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起源于北方民间,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相声最早起源于民间的杂耍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独立的表演形式。

相声以幽默、机智、讽刺和夸张为表现手段,常常以对话形式呈现,并在民间广为传播。

经过历代相声表演家的创新和发展,相声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现代社会依然备受推崇。

相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幽默性和技巧性上。

相声表演家常常运用夸张、讽刺、对比等手法,用简洁而响亮的语言来传递信息,引起观众的笑声。

相声的表演形式多样,既有单口相声,也有对口相声,通过台词的对话,巧妙地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荒诞,使人捧腹大笑。

相声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相声,人们可以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和表达的乐趣,也能体会到幽默对生活的调剂和启发。

【2000字】1.2 语用学与幽默的关系语用学与幽默的关系是一门跨学科研究领域,它旨在解释语言使用中的幽默现象,并探讨幽默是如何通过语言来实现的。

语用学关注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方式,它研究交际中的语言行为,包括言语行为的目的、意图、效果以及言语行为与语境之间的关系。

在幽默研究中,语用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帮助我们理解幽默是如何通过语言来构建的,以及幽默言语背后的意义和功能。

语用学与幽默的关系体现在多个方面。

语言是幽默表达的主要载体,通过词语、句子、语篇等层次的组织和运用,幽默得以表达和传播。

语用学帮助我们解析幽默话语中的语用规则和逻辑,揭示幽默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通过分析言语者的意图和听话者的反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幽默的内涵和运作机制。

语用学还关注言语行为的效果和影响,揭示幽默在交际中的功能和意义,以及幽默言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语用学与幽默的关系密不可分,语用学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幽默言语的语言学特点和交际功能,为我们解读幽默的语言表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支持。

相声语言变异修辞及语境的探究

相声语言变异修辞及语境的探究

相声语言变异修辞及语境的探究目录目录第1章绪论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综述 (2)1.2.1 相声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动态 (2)1.2.2 变异修辞理论的研究成果 (6)1.3 研究内容 (8)1.4 研究目标 (9)第2章相声语言的变异修辞手段 (10)2.1 语音形态变异 (10)2.1.1 韵律变异 (10)2.1.2 谐音变异 (12)2.1.3 摹声变异 (15)2.2 语义内容变异 (17)2.2.1 词义变异 (17)2.2.2 词语超常搭配的语义变异 (21)2.2.3 悖离常识的语义变异 (24)2.3 语法结构变异 (27)2.3.1 词语变异 (27)2.3.2 句子成分变异 (30)2.4 语体风格变异 (31)2.4.1 语体渗透 (32)2.4.2 方言情趣 (35)2.4.3 辞格的综合运用 (36)第3章相声语言变异修辞解码中的语境利用 (38) 3.1 相声的语境要素 (38)IV目录3.2 激活作用 (41)3.2.1 语言激活 (41)3.2.2 情感激活 (42)3.2.3 消极激活 (43)3.3 填充作用 (44)3.3.1 语言因素的填充 (44)3.3.2 副语言因素的填充 (45)3.4 制约作用 (49)3.4.1 语言制约 (49)3.4.2 文化制约 (49)3.4.3 心理制约 (50)3.4.4 物理制约 (51)第4章相声语言变异修辞艺术的文化反思 (52)4.1 相声创新发展与传统回归的纽带 (52)4.2 “女相声”语言修辞魅力的展现 (54)第5章结语 (56)致谢 (58)参考文献 (59)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1)V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研究意义一、有助于变异修辞在变异修辞现象分析过程中其手段与效果的重新审视。

变异修辞正为众多学者熟悉和广泛应用,且研究前景广阔。

然而,变异性修辞现象在时代与社会发展中的新面貌亦不可忽视。

论相声小品中的歧义现象与幽默效果——以近三年央视春晚为例

论相声小品中的歧义现象与幽默效果——以近三年央视春晚为例
1年6月开封大学JOURNALOFKAIFENGUNIVERSITYV01.25No.2Jun.2011论相声小品中的歧义现象与幽默效果——以近三年央视春晚为例李晶(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相声,小品是两种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形式,常常通过制造歧义而引人发笑.歧义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四种,它能营造轻松氛围,制造幽默效果,使相声,小品等语言类节目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语言使用适当,得体的重要性,避免消极歧义的生产,在规范中不失精彩,在幽默中不失严谨.只有这样,我们民族的语言艺术之树才能常青.关键词:相声;小品;歧义现象;幽默效果中图分类号:I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43X(2011)O2—43—05相声,小品是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形式,它们短小精悍,幽默风趣,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尤其在各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大餐.语言幽默是制造笑料的主要手段.“所谓语言幽默,即由语言的各种要素的各种变异使用而创造的幽默”….歧义是语言幽默的重要载体.歧义是指”一个语言项目(包括词,句等)或一个语篇(一首诗,一段叙事,一则广告)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含义的语言现象”.由于语义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矛盾客观存在,因此人们使用有限的语符系统去表达和界定主观事物时,在客观上必然导致承载某些所指意义的语义符号在语音或语法形式上的类同和相似J.语言是对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歧义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创造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语言进行的歧解,使相声,小品等语言类节目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使语言艺术之树常青.本文尝试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对近三年央视春晚相声,小品节目中出现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艺术规律,以期对相声,小品等语言艺术的发展有所帮助.一,语音歧义相声,小品中,语音歧义主要体现在同音词,谐音和多音字上.(一)同音词相声,小品大多反映的是寻常百姓的普通生活,收稿日期:2011—04—28作者简介:李晶(1990一),女,河南开封人.主要使用日常口语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常常利用同音词来引发歧义,制造笑料.甲:哎呀!(唱)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爹!爹呀!乙:别冲我喊!我昨JLN买的股票!我这么会儿俩跌停板了!——_2010年相声剧《不能让他走》对话中,甲喊的”爹”显然是”父亲”的意思,而乙看起来是个股民,对(dis)音比较敏感,故从”爹”字马上联想到股票市场中”涨跌”的”跌”,引人发笑.有的时候,故意的歧解可以调节尴尬的气氛,使谈话顺利进行.相声,小品中故意运用歧解可增强节目的趣味性.甲:大爷你好.乙:没好.丙:他说生活美好.你说全了,别老丢字.生活美好,美好的生活就享受,是不是啊?说全它,现场直播呢.010年小品《捐助》王小利得知自己相亲的钱被捐了之后,十分生气,记者向他问好,他却说”没好”,意思是心情一点也不好,这使现场直播无法进行.这时赵本山出来解围,将”没好”解释为”生活美好”.同音字的替换缓解了尴尬气氛,使采访得以顺利进行.对口相声是相声中最常见的表演形式,相声演43员之问相互调侃,相互拆台也是相声表演中的一大亮点.在此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方利用同音字故意歧解对方的桥段,十分有趣.甲: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笑口常开;我祝愿,您身体健康,天天发财;我祝愿,您身体健康,四季平安;我祝愿,您身体健康,好事不断;我祝愿,我祝愿,我祝愿……乙:你早该住院了.甲:怎么了?乙:你这抽风哪.——_2o09年相声《超级大卖场》相声演员在正式表演前往往依次向观众问好,送出真挚的祝愿.在这段相声中,甲方连续的问候使乙方插不上嘴.由于甲方问候语中的”我祝愿”音同”我住院”,乙方便利用此点故意歧解甲的话,来发泄不满,产生幽默效果.再看下面这段.甲:下面为大家带来一段传统相声,叫做论捧逗.表演者贾玲,谢谢.乙:哎,你怎么没报我啊?甲:你都多大了还要我抱?乙:我是说报演员名字的时候你没报我啊!甲:你一个捧哏的还要报啊?——_2009年相声《论捧逗》这段相声的表演者为一男一女.开场时表演者利用”报”和”抱”这一对同音字产生的歧义制造幽默效果,使观众忍俊不禁.(二)谐音甲:你说,如果有一天,我在国外读书,读不下去了.即使护照丢了,都要千方百计混进货轮夹层前赴后继地回来!你会到天津新港,开着凯迪拉克接我!乙:你听错了!我说到天津新港,开着卡车拉货捎上你!——-2009年相声剧《暖冬》在这段对话中,为什么甲会误解乙原来话的意思呢?这是受语流影响的结果.男主人公的”开着卡车拉货”在发音时语速过快,致使语音发生了变化.”开着卡车拉货”与”开着凯迪拉克”有些相近,导致甲在接收信息时出现偏差,认为男士将开着豪车热情地把她接走,风风光光,实则是男士在去拉货时顺便捎上她.这待遇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幽默效果自不待言.再看下面这段.甲:下边,我看看.鱼翅就更不要点了.44乙:鱼翅有也别吃了,我吃鱼翅有一回就卡住了吗.后来用馒头噎醋泡都不好使,到医院用镊子拿出来的!不吃那玩意.——_2009年小品《不差钱》平翘舌音是语音学习中的难点.当听话人自己有平翘舌音不分的习惯时,或是在没有专注于说话者的话时,会出现听觉上的辨识错误,引发歧义.鱼翅(ch1)和鱼刺(c1)在语音上极其相近,不易辨识.赵本山扮演的是一个老农民,由于地域的限制,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鱼翅”,所以头脑里并没有“鱼翅”的概念,再加上年纪大了,听力不太好,这才把读音相近的两个字混淆了.在这里,歧义的设计符合逻辑,同时使这个农民形象愈加真实亲切.(三)多音字甲:这就是铁岭最贵的饭店,苏格兰调情(ti6oqing)乙:爷爷,你念反了,苏格兰情调(qingditto)——_2009年小品《不差钱》小品开头,赵本山扮演的老农民领着孙女丫蛋儿来到一家饭店,抬头看招牌.招牌上,”苏格兰”在上,”情调”两字在下.”调”是多音字,有(ti6o)和(diiao)两个音.”情调(ditto)”指的情趣格调,相对来说较文雅,起这样的名字也体现了饭店的品味;而”调(ti6o)情”指的是男女之间的挑逗嬉戏,渗透着几分低俗的趣味.一雅一俗形成鲜明的对比,出现奇妙的喜剧效果.二,词汇歧义词汇歧义主要是由多义词和短语,以及同形异义词,缩略词造成的.(一)多义词和短语甲:太感人了!我的文章有了!就叫《什么皮都不披,他也是喜羊羊——我的英雄我做主!》英雄啊!我真是太崇拜你了!乙:别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甲:不!我一定要把你推出去!乙:千万别推我!我们家住十八楼啊!老爷子!——2010年相声剧《不能让他走》“推”的本义是”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体移动”.对话中的甲是一个女记者,她说的”推出去”的”推”是指将先进的人和事作为典型宣传出来,让广大群众熟知,这里的”推”是其本义的引申义.乙故意按照”推”的本义来理解,说甲要将自己推下楼,这样一来,就将自己因受表扬而感到的不自在推给了对方,反倒让甲不好意思了,想着:是不是自己用词不当,让人误解了?这一推一送,令人捧腹大笑.再看下面的例子.甲:姑娘姑娘,找什么啊?乙:我找老公.甲:嚯,这事下手得趁早,穿着婚纱现逮怎么来得及啊!丙:来不及.乙:不是啊,我和老公是从广东来的,今天刚拍完婚纱照,人太多,走散了.丙:不着急不着急,天底下没有不散的筵席.——2009年小品《北京欢迎你》找老公,有双重含义:一是寻找老公,由于与老公走散而寻找;另一种意思是女子择偶成婚.剧中的甲显然将乙的话理解为后者,认为她穿着婚纱该结婚了才去找对象,不合适.该小品趣味十足,幽默之极.(二)同形异义词甲:我我我,去,把这钱拿出去花了.乙:老婆,算了.甲:去,你给我出去花.乙:哪有老婆逼着老公出去花的呢.甲:你想什么呢你.——_2o09年小品《五十块钱》小品中卖包子的小两口收了一张假钱,老婆不愿吃亏,催促老公”出去花”,这里的”花”是花钱的花;而老公并不愿意这样做,于是聪明的老公将“花”解释为”花天酒地”的花,这样一来,”出去花”就变成”出去风流浪荡”的意思了,老婆自然不答应.老公巧妙地运用歧义为自己解围,缓解了气氛,给妻子留下思考的余地,从侧面教育了妻子,使夫妻关系更和睦,家庭气氛也更温馨了.再看一例.甲:大姐.乙:你叫谁大姐呢,我有那么老吗?甲:没有没有,我老,一看我就是你大哥.甲:小姐.乙:骂人是不是,谁是小姐了,谁是小姐了!甲:我什么时候骂你了?大妹子,大妹子,行不?0l1年小品《午夜电话亭》“大姐”是对那些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女性的尊称.现在的女孩子都希望别人夸自己年轻,被一个大龄男青年如此称呼,女孩子当然不乐意.小姐本来是对年轻的女子或未出嫁的女子的称呼,但是现在在一定场合成为从事不正当职业的女性的代称,因而”小姐”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一种侮辱女性的说法,而那位男青年本义并不在此.看着他委屈的样子,观众们在同情之余,也禁不住发出了善意的笑声.时代在发展,语言在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基础上产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因而也处于不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
在中国文化中,相声被视为一种经典的艺术形式,由于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幽默的言辞,成为广大观众喜爱的娱乐节目。

从语用学角度来看,相声中的言语幽默具有一定的规
律性和特点,本文将对其进行解读。

首先,相声中常常采用“反语”的表达方式,即用相反的词语表述一个事实或情况,
以令人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

比如经典的相声段子“你说你来自上海,不是像个小偷吗?”这里使用了“来自上海”、“像个小偷”两个表述上的反差,让听众感到突兀和惊奇,进
而产生笑声。

其次,相声语言的幽默常常是建立在词语多义、谐音等语言现象的基础上的。

比如相
声演员常使用“近义反义”、“音义结合”的迭句方式来营造出互为矛盾的语言效果,使
得听众在听到某一词语时不断地被带入不同的语境中,从而产生出意外的效果。

例如,相
声名家周福龙的脍炙人口的相声小品《千年等一回》中使用了“他是东输,我是西输”这
一幽默句式,把“输”字的含义多次更换,使其具有不同的语言幽默效果。

第三,相声中的幽默经常会用到调侃、讽刺等语言手法。

演员们常常用夸张的语气来
描述一些矛盾的事情,或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出对社会现象或人物的讽刺和批评。

例如相声
演员郑宝元的经典相声《铁杆游侠》中表现出的游侠精神逐渐走向偏激的状态,明显地反
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狭隘的忠诚观念。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相声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一种,它以言语幽默为主要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和代表之一。

相声的幽默程度多源于其语言特点,所以相声的言语幽默具有浓郁的语言文化特色。

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对中国相声言语幽默进行解读,探讨幽默的语用方式和语言文化背景。

1. 大量使用俚语、口头禅和成语俚语、口头禅和成语是相声中最为常见的语言表现形式。

它们通常是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被运用出来,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气息。

比如“老谋子”郭德纲经常采用俚语和地方方言,像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一样,表现出“独”、“早”,“闷”,“瘦”等性格特征,营造出一种淳朴的情感氛围。

2. 利用口音、语调和音乐节奏相声中的口音和语调变化常常被善于利用的相声演员。

他们会灵活地运用口音和语调,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感和人物形象,激发观众的笑点。

而相声中的伴奏音乐节奏亦常常被善于利用,能够在激烈的语言演绎中为相声配音,增强表现力和幽默感。

3. 善于运用反问、夸张和幽默等修辞手法善于反问、夸张和幽默等修辞手法是相声言语幽默的常用方式。

比如“连长先生,你说勇士是不是要有故事?”这样的反问显然具有幽默效果。

而夸张则是相声中十分常见的表现手法。

只需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表情或一句话,就可以令形象引人入胜。

相声演员高亚麟曾有段台词:“一个手掌能抓,一只手掌不能抓。

两个手掌能抓,你全部手掌没有一个能抓,你服不服?”这里的夸张和反问运用巧妙,使得观众顿时产生共鸣和笑声。

二、相声言语幽默的文化内涵1. 传统文化的浓厚影响相声言语幽默的文化内涵除了源于语言文化以外,还有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戏剧元素和表现手法,都为相声的言语幽默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例如相声中常出现游侠、官员、深宫、大爷、大妈等具有传统戏剧元素的形象,为相声的幽默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场面和情境。

2. 社会生活的反映相声言语幽默中体现出的社会生活特征也是源于语言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

浅析赵本山小品语言的语音变异美

浅析赵本山小品语言的语音变异美

浅析赵本山小品语言的语音变异美—10级中文系对外汉语韩文利摘要在修辞学领域,变异是在遵循语言规范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创新的重要手段。

变异修辞就是从变异的角度来探讨言语表达的修辞效果,是一种有意偏离语言某方面的规范而获得特殊艺术效果的修辞活动。

变异修辞学正是从变异入手,探讨言语表达是怎样通过对规范的“突破”来达到自己的修辞目的的。

在小品语言中,因题旨情境的需要而进行的语言变异使其达到比规范用法更加有效的修辞效果。

关键词赵本山小品语言变异修辞谐音变异韵律变异摹声变异变异性修辞是相对于规范性修辞而言的。

冯广艺的《变异修辞学》中指出,“语言规范和常规修辞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言语变异具有灵活性;语言规范和常规修辞具有规约性,言语变异具有创造性;语言规范和常规修辞具有全民性,言语变异具有独创性。

”与普通修辞学相比,变异修辞学的研究范围比较单一集中,主要从声响形态变异、简单符号变异、聚合单位变异等方面对变异性修辞现象进行研究,揭示它们的运行规律和修辞功能。

其中,声响形态变异就是声音形式上的变异手段。

从符号学观点看,它是利用声响形态因素的个别的临时的变异;从美学观点看,它是一种听觉感知的音响形象的变异。

小品是一种语言艺术,它通过多种变异修辞方法打破语言常规,产生幽默、机智、俏皮的效果,成为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

小品语言的变异修辞主要利用语言系统内的各要素和言语交际中各种手段之间的联系性和矛盾性而形成的。

赵本山小品是中国喜剧小品的代表,其特色化的语言使它在当今中国文艺舞台上独树一帜。

赵本山小品语言通过多种变异修辞手法出人意料地将现有的语言材料改头换面、重新组装,使语言在瞬间闪现出耀眼的火花,从而使观众在反差中享受难以言传的快感。

冯广艺在《变异修辞学》中提出了声响形态变异、简单符号变异、聚合单位变异等多种变异修辞现象,其中声响形态变异修辞手法更加突出鲜明地表现出赵本山小品语言的语音变异美。

因此,本文分别从声响形态变异的谐音变异、韵律变异、摹声变异来探析赵本山小品语言的超常设置。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相声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幽默艺术形式,其独特的言语幽默是相声的核心特点之一。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中使用的学科,可以帮助我们解读相声中的幽默语言。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第一,相声中的“话外有话”。

相声表演中,演员们经常使用一种表面上看起来有些含糊的语言,让观众在其中发现更多的意思和乐趣。

这种语言叫做“话外有话”。

它的特点是并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修辞手法,例如反说、隐喻、夸张等,将幽默的意思暗示给听众。

这就要求观众能够理解演员的意图,从而产生共鸣和笑声。

第二,相声中的双关语。

双关语是指一句话含有两种或多种意思,使听者在不同层面上产生歧义,从而产生幽默效果。

相声演员经常运用双关语来制造笑点。

这种幽默方式不仅需要姜太公钓鱼、愚公移山等故事中的双关含义,还需要说笑话、挖空心思等技巧。

相声演员通过巧妙地改变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语言元素,达到引起观众注意并产生笑声的目的。

相声中的常识和社会讽刺。

相声言语幽默中,经常利用社会常识、习惯、习俗等元素,通过夸张或调侃的方式来调侃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

这种幽默方式不仅能够使观众产生共鸣和笑声,还能够起到批评和激励的作用。

相声演员的幽默通过诙谐、机智和直接的方式,抓住了人们的心理共鸣点,使观众笑中带着思考。

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可以从“话外有话”的修辞手法、双关语的歧义效果和对社会常识和习惯的讽刺等方面进行解读。

相声演员通过运用这些技巧,使观众在欢笑中产生共鸣和思考,从而达到娱乐和思想启发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i n g u i s t i c s [ M 】 . B e i j i n g :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a n d R e s e a r c h
Pr e s s , 2 0 0 1 .
的特征 映射到 目标 域桂花上 ,突 出了桂花色彩 的绚丽及可 【 3 】 刘苏丽,李瑛. 菊花 的认知 隐 喻分析——基于李清照词的研究
贵程 度 。 七 、结 语
C hi c a g o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8 0 .
2 】 U n g e r e r F , S c l mi d I t J .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C o g n i t i v e 浪 ”这一源 域 的形状 映射到翻动 的红色 的绸 缎被子上 ,描 [
相声小品申 培言重异及翼幽默效果探析
口 阿保 沙 织

要:语言变异是对语 言常规 的超脱和违 背,是形成语 言幽默的重要手段。本文从 “ 语 汇、语法 、语义”三个方面
语 言变异 幽默
对相声小品中的语言变异及其产生的幽默效 果进行 实证 分析 ,以期探 寻语 言创造性表达 的新途径。

奇志: “ 你 陪我逛 商店 可以 大把 、大把地花钱 ,享受 下消费的快感 !” 大兵: “ 钱倒是花掉 了,快感一点都没有 。”
奇志 : “ 怎 么 了?”
规的语 言形式 即称 为语言变 异。常见 的语 言变异有 “ 语音
变异 、语 汇变异 、语法变异 、语义变异 、语域变 异、书写 变异、方言变异和历史时代变异 ”。 相声 小品是广大群 众喜 闻乐见的一种 语言艺术形 式 ,
关键词:相声 小品
语言 作为人们 交流和表 达思想 的工 具 ,在使 用过程 中 用法上,即在特定的语境 中违背词的常规用法 ,有意偏离, 约定俗成 ,逐渐形 成了一套 系统的常规 的语言体 系。与此 使常用词语获得新 的语义,造成新奇别致的意境 。如: 同时,语言也 是在 不断变化 和发展 的,在特 定的语境 中人 们往往 依据主观 因素偏离这 一常规体 系 ,创造性 地使用语 言 ,以达 到独具 匠心、幽默 风趣的效果 。这种偏 离语 言常
奇志: “ 哪有这 么年轻的爹呀。” 大兵: “ 认贼作 父嘛 ” ( 相声 ( ( 审贼》 )
相声中将 “ 认 贼作父 ”的本 义,即把坏人 当亲 人进 行 这类刻意 曲解 词语 的意 思,从而造成语义转 移的语义
变 异 的例 子 在相 声 小 品 中还 有 很 多 。如 : 利用 多 义 词 曲解 ,
新 的含义 ,形容 牙齿脱落 ,别 出心裁的语汇变异手 法反映
1 】 L a k o f f G , J o h n s o n M . M e t a p h o r s w e 1 i r e b y 【 M 】 . C h i c a g o : 猊 。词人 以红色绸 缎被子 随人身体翻动所 呈现 出的动态状 [
貌而称 作 “ 红浪 ” 。波浪 的形状为大家 熟知 ,词 人将 “ 红 绘更形象 ,暗指词人在 床上辗转 反侧 。 《 摊 破浣溪沙 》中 “ 揉破 黄金万点金 ”将 “ 黄金 ”比作 “ 桂花 ”,源 域黄金
【 J 1 . 海 外 英语 , 2 0 1 0 .
【 4 】 王远 国,余克勤。 白 是花 中第一流:细品李清照 【 M 】 . 武汉:湖北
人 民 出版 社 ,2 0 1 0 .
隐喻不仅是一 种语言现 象和修辞 手段 ,也 是一种概念 地 表达 了其 心境和情感 ,还让读 者感 同身受 。隐喻作 为人
( 周 旺 徐赛颖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 学院 3 1 5 2 1 1 )
2 0l 3 . 1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语 言 本 体 研 究
看上去挺精神 的。”
昨天 ・ 今天 ・ 明天 》 )
崔永元: “ 大叔啊 ,话 不是这 么说 ,我觉得 大妈现 在 宋丹丹: “ 现在 不行 了,现在是 头发 也变 白了,皱纹

人觉得新鲜 ,但是又有 点莫名其妙 ,待大兵解释 以后马上
语 汇变 异 明白了该 “ 洗感 ”为洗劫一空 的 “ 洗 ”时 ,相 声 中 “ 包 语 汇 变 异不 仅 表 现 在创 造 新 词 语 上 ,而 且 还 表 现在 词 的 袱 ”揭 开 ,幽 默 由此 产 生 。

的 铜制 香 炉 ,猊 即狮 子 ,因香 炉 形状 似狮 子 ,而 称 为金 参考文献:
大兵: “ 我有 洗感 。”
奇志 : “ 什么叫洗感?” 大兵 : “ 我有被 歹徒 洗劫一 空的感 觉。” ( 相声 《 为
幽默诙谐 、标 新立异 的变异手法 ,使人们享 受到难 以言传 什 么受伤的 总是我 ) 的快感 。本文 从 “ 语汇 、语 法 、语 义”三个 方面 ,通过相 由 “ 快感 ”而变异 为 “ 洗感 ”,谐音 “ 喜 感 ” 先 是 让 声小品来讨论语言变异 的幽默效果。
奇志: “ 那我是你姐 夫。”
大兵 : “ 呸 !”
奇志: “ 你怎 么老乱吐唾沫 !罚款 !” 大兵: “ 我是你爹 ”
也 增长 了,两颗 洁 白的 门牙去年也 光荣下 岗了。” ( 小品
小品赋予 “ 下 岗 ”这 一 具 有 时 代 性 特 征 的流 行 词 语 以
4 4赵艳 】 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 【 M M 】 . 上海: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 , 现象和认 知过程 。通 过隐喻 的运 用 ,李清 照不仅准确 传神 【
2 0 0 1 .
类 的一种 思维方法和 认知方式 ,是丰 富文学 作品语 言的重
要 手段 。本 文从认知角 度分析 了李清照 的部 分词作 ,为中 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 究提供 了一种全 新的视角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