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

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

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中国喜剧小品,作为中国艺术的一种特殊样式,是广大群众雅俗共赏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言语幽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

目前喜剧小品语言幽默的研究文献,多是分析总结其在语音、词汇、修辞格等方面的特点。

本文利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尝试性分析小品《扰民了你》的言语幽默,探讨中国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关键词:喜剧小品言语幽默语用预设会话合作原则一、引言从1983年《卖花生仁的姑娘》作为一个戏剧小品被搬上春晚联欢晚会以来,从此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小品”。

小品以其短小精悍、雅俗共赏、风趣幽默、贴近生活的特点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与此同时,赵丽蓉、宋丹丹、赵本山、高秀敏、蔡明等一大批优秀的小品演员脱颖而出。

其中,小品演员蔡明凭借2013年春晚小品《想跳就跳》中的毒舌形象再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关注,而一个成功的喜剧小品,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会带给人们深刻的思考。

喜剧小品要想成功,除了要运用舞台道具、音响效果等外在艺术辅助手段,更重要是要取决于语言在小品所设情境中丰富的表现力。

本文以蔡明在春晚上表演的小品《扰民了你》为例,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分析研究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二、语用预设理论与语言幽默(一)语用预设理论预设,也叫作前提、前设和先设,指的是说话人满足所说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的前提,即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作的假设。

最早在1892年由德国哲学家、现代逻辑奠基人Frege提出。

他认为,命题中都存在着“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即充当命题的主项的“简单或者复合的专有名词都必须具有的指称现象。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预设从哲学界慢慢进入了语言学界,成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预设可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语用预设。

语言学家研究发现预设更多地与语境紧密联系,因此语用预设的概念就被提出。

小品《扶不扶》中言语幽默的及物性分析

小品《扶不扶》中言语幽默的及物性分析

小品《扶不扶》中言语幽默的及物性分析《扶不扶》是由中国小品演员孙家栋担任主演的一部短片,该片发表于1997年,至今仍受到各年龄阶段的观众们的喜爱。

本片主要关注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故事,一位老太太失去了两个孩子,尽管其他的同龄人会比她小,但出于友好,她仍会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而令人惊讶的是,在故事里,所有的孩子们都拒绝了她的帮助。

言语幽默是这部小品的一大特色,《扶不扶》生动展现了言语幽默的及物性,从而引发观众反思,有助于提醒我们尽量帮助他人。

就故事中,老太太用礼貌的态度询问下一位孩子“需要帮助吗”时,这位小男孩的应答几乎是被编排了的:“我可以自己走。

”而另一位孩子的回答则更加幽默:“我可以跳着走。

”有意思的是,孩子们总是在最幽默的情况下,用言语拒绝老太太的帮助。

这种幽默,给人一种“很乐意去帮助别人,但拒绝你的帮助”的感觉,打动了观众。

此外,小品《扶不扶》中的言语幽默还有助于增进老太太与孩子们之间的默契,而孩子们不会认为老太太是刻薄、尖酸刻苦的、没有礼貌。

相反,他们确实用自己的幽默和老太太交朋友。

孩子们不会说“不”,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和老太太交流,以自己的言语表达对老太太的赞同。

从这一点来看,这部影片的作者把老太太和孩子们的关系放在一起,而不像普通的电影中那样,把角色之间的关系僵化。

在《扶不扶》中,言语幽默的及物性也体现在其他场景中。

比如,当老太太询问一位小男孩“需要帮助吗”时,小男孩表示“我可以自己走”。

而老太太的回答则显得格外机智:“你走,你可以走,但你走不比我扶前进快,这样你就能到家得更早了”。

这句话表达出老太太的善意,并暗示着她希望小男孩可以赶快回家。

此外,影片中的言语幽默也表达出对关怀与支持的重要性,就拿孩子们对老太太的拒绝而言,他们不是完全冷漠,而是表达出帮助他们家长才是优先事项。

总之,小品《扶不扶》利用言语幽默表达了及物性,以及友爱、关怀和支持的重要性,在观众中引发了深思。

而新颖的视角,以及可爱的故事情节,让整部片子都充满了感动和趣味,令观众眼前一亮。

从语用预设看中国喜剧小品的幽默性

从语用预设看中国喜剧小品的幽默性

[ 1 5 ] 周 媛 媛 ,限制 性 焦 点敏 感 算 子 的 习得 研 究 呻 ,
英语 广场 ,2 0 1 2( 8 ) 【 1 6 ] 高涛 ,现代 汉语 焦 点算子 “ 只” 的焦 点量化 辖域
a n d s e m a n t i c i n  ̄ e r p r e t a i t o n [ 1 - I ] . I n S t e i n b e r g&J a k o b o v i t s ( e d s . 、


预设理论概要
预 设 ,又 称 “ 前提 ” 、“ 先设” 。对 于 预 设 的 相 关 研 究,首 先 出现在 哲学 和逻 辑 学 中,其 概 念 的最 早 提 出是
和 逻辑 学 的 真假 值 ,所 以他们 的预 设研 究 被称 为 语义 预 设 、逻 辑 预 设 。随 着预 设 研 究 的深 入 , 以及 语 义 预 设 中 出现 的 概 念 矛盾 ,促 使 越 来越 多 的 学者 研 究语 用 预 设 , 不 再 以狭 隘 的视 角 看 待预 设 , 因此语 用 预 设成 为 语用 学 中的重要 研究对 象 。 预 设可 分 为 语 义预 设 和语 用 预 设 ,语 义预 设 主要 与 语句 中 的词语 意义和 句子结 构有 关,例如 :
出版 社 ,2 0 0 0
[ 4 ] Ch o ms k y ,No a m. De e p s t r u c t u r e ,s u r f a c e s t r u c t u r e
[ 9 ] 刘丹 青 , 徐烈炯 . 焦 点 与背 景、 话 题及 汉 语 “ 连 字句 凹 . 中国语 文 , 1 9 9 8 , ( 4 ) . [ 1 0 ] 张伯 江 , 方梅 . 汉语 功 能语 法研 究 旧 . 南昌: 江 西教育 出版社 , 1 9 9 6 . [ 1 1 ] 周士宏 从信息结构角度看焦 点结构的分类 呻 . 汉语 学 习, 2 0 0 8( 5 ) [ 1 2 ] 李青苗 , 焦 点 的语 义、 认 知 、 特 点 之 琐 议 , 长春教 育学 院学报 ,2 0 0 6( 1 )

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预设分析——以赵本山的小品为例

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预设分析——以赵本山的小品为例

- 219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预设分析——以赵本山的小品为例北京邮电大学/王艺萱 罗雨青一、引言小品,就是小的艺术品。

随着小品的兴起,对于小品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本文通过对赵本山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四个小品——《卖拐》、《昨天,今天,明天》和《不差钱》进行转写,并对这三部作品中幽默语言背后的预设进行分析,考察语用预设在喜剧小品中的运用。

这四部作品都是受到大家喜欢的喜剧小品,语言特点突出,幽默效果明显。

二、语用预设理论预设(presupposition),也称“前提”,“先设”,这一概念最先是由德国著名逻辑学家Frege 于1892年提出来的,指的是发话者在说出某个特定的句子时所作的假设。

预设,即“表达一个命题的句子或表达其否定命题的句子之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

预设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其中较为突出则是否定下的稳定性(constancy under negation)和可取消性(defeasibility or cancellability)。

否定下的稳定性指的是当句子结构或者某个词被否定的时候该句子的预设仍然不变。

可取消性指的是当背景假设、会话含义和语篇语境发生改变时,话语原来的预设就会被取消。

喜剧小品中,预设的这两大特点常常被用来制造幽默的效果。

三、预设与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产生1.存在预设与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产生。

存在预设是指交际双方对世界上的事物和人的存在的认识,这种预设的推知不需要语境。

它由专有名词、名词性短语及名词所有格等确定性描述语触发。

语言的经济原则时存在预设发挥作用的理论依据。

语言的经济原则认为人们要尽量用少的语言表达多的意思。

而存在预设就是指某事已经存在,给语言交际双方提供了充足的信息。

那么,存在预设是怎样在喜剧小品中运用的呢?先来看看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里的三个片段:片段一崔永元: 今天的话题是“昨天,今天,明天”。

我看咱改改规矩,这回大叔您先说。

语用学视角下《十全八美》幽默话语分析

语用学视角下《十全八美》幽默话语分析

语用学视角下《十全八美》幽默话语分析
《十全八美》作为中国传统笑话的代表之一,在语用学角度下分析该笑话的幽默效果,可以从对语境、话语规范和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对于幽默话语来说,语境非常重要。

《十全八美》就是通过撞车的情境来引起
笑点的。

两个人同时说出了同样的短语,这个语境下就产生了一种荒谬感,因此,人们不
禁会笑出声来。

语境与幽默密不可分,语境的设定将帮助您在幽默中做出有趣的转折。

其次,话语规范也是幽默话语实现幽默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十全八美》笑话中,“十全十美”的说法被一个人打破,这种话语规范上的突破引起了听众的注意。

这也是许
多幽默故事的常见手法,通过打破日常语言的规范来达到幽默效果的目的。

最后,语言运用也是实现幽默效果的必要条件。

在这个笑话中,有一点特别有趣的是,当第一个人说“六神无主”时,另一个人同时也跟着说了一遍。

然而,这个“六神无主”
的短语属于文学借用,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

第二个人反复说这句话,就与正常用法不同,因此在听众中产生了一种荒谬感以及笑点。

综合来看,幽默话语的幽默效果,不仅取决于语境的设定,也要依赖于话语规范和语
言运用。

当我们在不同的语境中,用不同的手法打破话语规范,并对语言运用有所创新,
就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幽默并笑出开心的声音。

2019年赵本山经典搞笑语录.doc

2019年赵本山经典搞笑语录.doc

2019年赵本山经典搞笑语录篇一:赵本山小品的语言幽默元素分析赵本山小品的语言幽默元素分析赵本山小品的语言幽默元素分析曹宝慧摘要:赵本山小品在全国的广泛流传,除了个人演技之外,其使用的东北方言同样功不可没。

本文对东北方言的总体概况进行了背景介绍,然后从东北方言的拟音词、熟语、修辞等视角对赵本山小品语言幽默进行了举例分析。

关键字:东北方言拟音词熟语修辞语言幽默一、引言(一)东北概况东北地区在中国与满洲、关东属于意义相近的地理概念,同时又被成为“东三省(东北三省)”。

“东三省”狭义概念通常是指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三省区域;其广义概念指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即“东四盟”,包括现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中国东北,根据2002年人口抽样调查推算:辽宁省人口4203万;吉林省人口2703.7万;黑龙江省人口3811万。

总人口约1亿1千万,约占全国人口的8%。

东北地区属于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圈,融合了满洲、蒙古、朝鲜、鄂伦春、鄂温克、锡伯及俄罗斯等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日本、俄国和朝鲜的国家的风俗文化和语言。

东北的文化吸收了大量满洲文化的成分,并在一些词汇和生活方式上受日本、朝鲜及俄罗斯文化的影响。

词汇方面,如“噶斯”(日文“瓦斯”的音译,即煤气)、咧巴(俄语Хлеб的音译,即面包)、笆篱子(俄语Пале的音译,原意为“栅栏”,意为“监狱”),饮食方面如对俄式食物和朝鲜泡菜的喜好,均可反映出外来文化的影响。

(二)东北地区方言分布东北地区方言大致属于三个官话区:北京官话区(包括承德、朝阳等)、东北官话区(包括吉林、延吉、沈阳、哈尔滨、长春、阜新、黑河、齐齐哈尔、佳木斯等一百多个市县)和胶辽官话区(包括辽宁省的辽东半岛的地区)。

东北方言尽管属于三个大的官话方言区,但是内部有着较一致的特点,例如其声调(特别是阴平的调值)就有极其相似的一面。

(三)东北地区方言特点和发展过程在汉语中,东北话与普通话是比较接近的,如哈尔滨话就高度接近普通话,而最主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调方面,从东北北部的黑龙江省到南部的辽宁省,大致而言发音朝含糊、“东北味”重的方向发展。

浅析赵本山小品中的修辞手段

浅析赵本山小品中的修辞手段

浅析赵本山小品中的修辞手段在当今文艺舞台上,喜剧小品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赵本山小品在中国喜剧小品中具有代表性,特色化的语言是其作品魅力构成的重要因素。

在看本山大叔的小品时,我们总是不自觉的就被他的精湛表演以及独特的幽默给折服,他小品中幽默风趣的语言,更是为我们创造笑声的法宝。

我认为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小品语言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密切相关,以下对赵本山小品为获得独特的幽默效果而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一、排比排比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总之,排比的行文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而用之于小品中,其幽默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1998年春节晚会《拜年》中,徐老蔫和媳妇去村长范伟家“拜年”,结果闹出一系列笑话,在小品快结束时,徐老蔫形容自己今天的行为说道(1)“瞎么杵子上南极,根本找不着北,;脑血栓练下叉,根本劈不开腿;大马猴穿旗袍,根本就看不出美;你让潘长江去吻郑海霞,根本就够不着嘴。

”连用了四个“自制歇后语”,尽管用了一些方言俗语,如“瞎么杵子”“够不着嘴”等,而且语言也完全通俗化、口语化的,而观众却可以感受到俗中见雅,句式齐整,押韵和谐,结构整齐,把一个质朴、幽默的农民活生生的展现出来了。

又如在2005年春晚上,大忽悠来到范厨师的门前说道(2)“听说他不当厨师,改开防忽悠热线了,竟敢扬言再也不上当受骗了,残酷的现实已直逼我心理防线了,今年我要不卖他点啥,承诺三年的话题我就没法跟观众兑现了。

”(《功夫》)此例中尽管句式结构不完全一致,但每个复句的末句都是相同的,而且押韵整齐、自然,也造成酣畅顺达的效果,幽默诙谐之趣显明。

排比的关键是快速和流畅,顺口而又整齐的句子,再加上表演时流利的说辞,特别富于情趣。

赵本山小品幽默语言分析

赵本山小品幽默语言分析
( ) 二 不合 语 法的 句子
言上, 体现 出一种无拘无束的幽默感。其幽默感的 成因大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改变 正 常组合规 则
( ) 一 合乎语 法、 不合 语 义的 词语搭 配
在小 品《 昨天 ・ 天 ・ 今 明天 》 , 中 与赵 本 山合 演小
品的宋丹 丹有 一句 台词 :现在 不 行 了 , 在是 头 发 “ 现
[ 收稿 日期 ]0 0 0 — 2 2 1— 3 2 [ 作者简介 ] 檀
赵 :我知道你在勾引她。” 《 “ (红高粱模特 队》 ) 在这 些对 话 中 ,感受 ” “ 受 ”“ “ 与 忍 ,引导 ” “ 与 勾 引”一褒一贬 , , 故意“ 误用”增强了语趣效果。另如 : ,
栋(9 5 ) 男, 17 - , 山西五 台人 , 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师, 士 , 讲 硕 研究方向 : 现代汉语 。
落锤计 。”《 (功夫》 宋 :感情失落型、 ) “ 内分泌失调 型、 老年 痴呆型 。” :那我是 属于 哪种型 呢?” : 赵 “ 宋
“ 三 种你 都不 属 于 ,你 是属 于屋 里憋 屈 型 的 。” 这
锅 头啊 !”《 蔫完婚 》 (老 ) 将 “ 区” 为 “ 曲 ”词语 念 白字 , 默 中反 特 误 特 , 幽 衬 出人 物 的性格 特征 和生活环境 。 第二 , 曲解 。利 用谐音 、 断章 取义 等手法 , 词 将
农 民身份 的 “ ” 我 的搭 配显 然不 合语 义 ; 本 山 :争 赵 “
很多 ; 另如“ 免贵是你爹”《 (年前年后》则是典型的 ) 搭配 不 当。 品创作 者 的精妙 构思 加上 人物 本身 的 小
性格 特 征 , 这 些 “ 误 ” 让 错 的句 子 收到 了意 想不 到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摘要:中国喜剧小品,作为中国艺术的一种特殊样式,是广大群众雅俗共赏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言语幽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

目前喜剧小品语言幽默的研究文献,多是分析总结其在语音、词汇、修辞格等方面的特点。

本文利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尝试性分析小品《扰民了你》的言语幽默,探讨中国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关键词:喜剧小品言语幽默语用预设会话合作原则一、引言从1983年《卖花生仁的姑娘》作为一个戏剧小品被搬上春晚联欢晚会以来,从此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小品”。

小品以其短小精悍、雅俗共赏、风趣幽默、贴近生活的特点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与此同时,赵丽蓉、宋丹丹、赵本山、高秀敏、蔡明等一大批优秀的小品演员脱颖而出。

其中,小品演员蔡明凭借2013年春晚小品《想跳就跳》中的毒舌形象再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关注,而一个成功的喜剧小品,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会带给人们深刻的思考。

喜剧小品要想成功,除了要运用舞台道具、音响效果等外在艺术辅助手段,更重要是要取决于语言在小品所设情境中丰富的表现力。

本文以蔡明在2014年春晚上表演的小品《扰民了你》为例,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分析研究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二、语用预设理论与语言幽默(一)语用预设理论预设,也叫作前提、前设和先设,指的是说话人满足所说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的前提,即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作的假设。

最早在1892年由德国哲学家、现代逻辑奠基人Frege提出。

他认为,命题中都存在着“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即充当命题的主项的“简单或者复合的专有名词都必须具有的指称现象。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预设从哲学界慢慢进入了语言学界,成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预设可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语用预设。

语言学家研究发现预设更多地与语境紧密联系,因此语用预设的概念就被提出。

“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即预设)关系。

”(何自然,1997:68)在《新编语用学概要》一书中,何兆熊先生将语用预设主要归纳出三种说法:第一种认为,语用预设指的是说话人对话语的语境所作的假想;第二种将语用预设看作是施行一个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第三种则把语用预设当作交际双方所共有的背景知识。

语用预设有两个基本特点:合适性和共知性(二)语用预设与喜剧小品中的言语幽默喜剧小品中的言语幽默是一种精炼、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其中包含着许多的预设现象。

本文就语用预设的特点,对小品“扰民了你”中的语言幽默进行研究,探索语用预设机制是怎么在小品的言语幽默中怎么运行的。

1.共知性:预设的共知性,是指在具体语境中,交际双方所共有的背景知识,也可能是双方都知晓的常识。

预设有时往往是隐含在话语之中的,只有交际的双方拥有这共同的背景知识或理解常识,说话者才可能将想要表达的意思顺利地传达给听话人。

预设的共知性能够使语言简洁,被当做交际双方达成的不必赘述的共识。

如果交际双方之间缺乏这样的共同知识或者听话者故意无视这样的共同知识而曲解说话者的意图,使得信息未被顺利地传达,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幽默效果。

例如在小品《扰民了你》中:(1)蔡明:井盖儿啊,我问你,你跟你那个女朋友电钻,还没分手啊?岳云鹏:谁叫电钻啊,多难听啊。

我女朋友叫铁锤。

(2)岳云鹏:我们可好了。

下雨都在一起淋着。

到家一看,我还行。

再看铁锤...蔡明:生锈啦。

岳云鹏:生……生病了。

我就伺候她。

我给他吃药,给她倒开水,把我自己烫着了。

给她心疼地哟……蔡明:没事没事。

你不怕开水烫。

岳云鹏:我拔你气门芯儿。

(3)蔡明:三个人里边你是最闹腾的,一天到晚唱那歌儿,你能出点人的动静吗大鹏:不是,我那是练海豚音。

你知道什么叫海豚音吗?蔡明:你海选的时候,用臀部发出的声音?在例(1)的对话中,蔡明?]问岳云鹏你有女朋友吗,直接问了“你跟你那个女朋友电钻,还没分手啊”,其预设就是岳云鹏有一个女朋友,而且经常和他闹分手。

因为对话双方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背景知识,就避免了??嗦,使得小品能够直接进入主题。

例(3)的对话中,蔡明说岳云鹏“你不怕开水烫”,运用了汉语俗语“死猪不怕开水烫”,岳云鹏很明显和蔡明有对这一俗语共同的认识,所以能够理解蔡明把他比喻成“死猪”,气得他要“拔你气门芯儿”,而这一预设也是观众所理解的,就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在例(2)中,蔡明明明已经知道了“铁锤”是岳云鹏女朋友的名字,却故意忽视了岳云鹏说的“我女朋友叫铁锤”的预设,把铁锤当做一般的金属工具,造成了两人没有共同的背景知识,而说出岳云鹏女朋友铁锤“生锈了”的可笑说法,达到了幽默的目的。

2.合适性:预设的合适性,是指预设要与具体语境紧密结合,要与当时的交际语境相符合。

预设是言语行为的先行条件。

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言语中的预设要符合社会语境,这是正常交际的前提。

但是有时交际双方有意或者无意间会违反合适性,这就与原有的预先相互矛盾。

(4)蔡明:不是不让你们唱歌,唱歌可以,但别出声!岳云鹏(做无声唱歌的动作):哥,我试了,不行!华少:用你试啊。

老太太,您这可太难为我们了。

蔡明:要不,你们就等我出去遛弯的时候再唱?岳云鹏:那您什么时候遛弯啊?蔡明:我不遛弯。

例(4)的对话中,蔡明说“唱歌可以,但别出声”,很明显是不符合社会常识的,是虚假的预设。

蔡明又说“要不你们就等我出去遛弯的时候再唱?”,这个提议是否合适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蔡明有出去遛弯的时候,然而当岳云鹏问“你什么时候遛弯”时,蔡明的回答却是“我不遛弯”,这就表示之前的预设是不合适的,违背了预设的合适性,从而制造出了幽默的效果,令观众开怀大笑。

三、会话合作原则与言语幽默(一)会话合作原作会话合作原则是指交际双方为了使会话、合作顺利进行,以达到共同的沟通目的而必须相互配合、共同遵循的原则。

要达到成功的言语交际目的,一般来说要遵循会话合作原则以下准则:1.质的准则,即保证会话内容是真实可靠的信息;2.量的准则,即保证会话的量能够提供适需的信息;3.关联准则,即所说的话与话题关联贴切;4.方式准则,即会话简练有序,避免晦涩、歧义。

(二)违反会话合作原作产生的言语幽默如果在交际中,有一方违背以上的一条或几条准则,就会给交际带来障碍,影响交际效果。

但在喜剧小品的对话中,有时演员会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作,以达到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

(5)岳云鹏:铁锤妹妹,干什么,又要分手。

分手了谁给你洗衣服做饭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又要钱呐,点痦子呀,点痦子要一万多呀?哦二块钱一个呀!蔡明:二块钱、四块钱、六块钱、八块钱、十块钱、十二块钱……这是痦子上长了个脸啊!岳云鹏:嘘……铁锤妹妹,还要种头发呀。

咱去年不是种过一次吗?都死啦。

没事没事,咱还剩一圈卷发,也特别的迷人。

蔡明:一圈卷发?沙和尚啊?岳云鹏:铁锤,没女的呀。

是我们隔壁一个老太太,真的,真的是老太太。

这怎么还不信啊?我让她帮我证明一下啊。

岳云鹏:你帮我证明一下,你不是个女人!蔡明:你好,我是他丈母娘。

岳云鹏:铁锤铁锤她跟你开玩笑呢铁锤真的,她这人好开玩笑。

我再让她帮我证明一下阿。

你再帮我证明一下,事挺大的,不是我丈母娘行不行。

求您了!蔡明:爸比,你要去哪里呀!(5)大鹏:他俩不配,我有粉丝团。

我六月雪的粉丝,名字里面也有一个雪字,叫雪……蔡明:雪纳瑞,狗啊。

蔡明:哎,井盖儿(岳云鹏:哎),你那肉丸子,让他粉丝都吃了吗?例(5)的对话中,第一,是违反了质的准则:岳云鹏说“没女的呀,是我们隔壁一个老太太”“你帮我证明一下,你不是女的”,这跟明显是不真实的;第二,“痦子要一万多呀?哦二块钱一个呀!”“二块钱、四块钱、六块钱、八块钱、十块钱、十二块钱...这是痦子上长了个脸啊!”先是,“痦子”的数量很明显是不可能的,违反了质的准则,然后蔡明一串数钱的话语其实是多余的。

在例(6)的对话中,大鹏话还没说完,还没提供足够的对话所需的信息时,就被蔡明打断。

这些都违反了量的准则。

第三,会话合作原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关联准则。

蔡明所说的话经常偏离她与大鹏、岳云鹏的会话话题,关联程度很低,从而产生了让人忍俊不禁的场面。

在正常的交际中,会话中对这些准则的违反可能会使得话题无法进行下去,使说话人无法将想要表达的意思顺利地传达给听话人。

然而,在喜剧小品中,这种对合作原则的违反所造成的笑料,反而会使小品有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四、礼貌原则与言语幽默(一)礼貌原则20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学者利奇(Leech)在格莱斯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维护交流双方均等地位和友好关系有着重要作用的礼貌原则。

即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说话人为了尊重对方,需要适应语境采取一些恰当的交际策略以示礼貌,这时,出于礼貌方面的考虑,说话者就可能会违反合作原则。

利奇的礼貌原则共包括六条准则:1.得体准则:减少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多使别人受益。

)2.慷慨准则: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

(尽量少使自己受益,多让自己吃亏。

)3.赞誉准则: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

(尽量少贬低别人,多赞誉别人。

)4.?t逊准则: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贬低自己。

)5.一致准则:减少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

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尽量减少对方的反感,增加双方的同情。

)(二)礼貌原则的违背与言语幽默上面所述的六项准则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一般都会遵守的礼貌原则,也是人们为了成功地进行交际,维持人际关系所采取的一些策略。

然而,有的对话参与者并不会完全遵循礼貌原则,有时为了达到一种特定效果,说话者会有意或者无意中违反礼貌原则,例如,中国喜剧小品有时为了达到言语幽默的效果就会故意违反礼貌原则。

在蔡明近几年的小品作品中,她以毒舌的形象再一次被观众熟识。

这种毒舌的效果基本都是采用了违背礼貌原则的策略所达到的。

尤其是在小品《扰民了你》中,这种对礼貌原则的违背非常突出,小品表演中充满了“损人利己”的言语行为,成功地达到了一种幽默的效果。

例如在小品《扰民了你》中,蔡明的言语就多次违反了礼貌准则,从而塑造了其毒舌的形象,同时也达到了幽默的喜剧效果。

例(1)、(2)、(3)中,蔡明称岳云鹏“井盖儿”来嘲讽他脸又大又平、“死猪不怕开水烫”,讽刺大鹏的海豚音是“臀部发出的声音”,这些都既违反了得体准则,又违反了赞誉准则――违反了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多使别人受益;尽量少贬低别人,多赞誉别人的准则,从而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又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