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级上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3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导入 播放《十送红军》
这首歌曲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红军长征
新授
一、战略转移和遵义会议
材料一 从1928—1930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系列重要的 革命根据地……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全盛时发展到30多万人。 材料二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进 而向华北进逼,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断沦丧。但以蒋介石为首
爬雪山
1936年 10月红 军三大主 力会师
打பைடு நூலகம்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遵义会议
瑞金
1934年10月中 央红军开始长征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读一读
• “那草丛间呈深褐色、透着腐臭味的沼泽,一下子就陷进去了 中央红军翻越的雪山主要有夹金山、梦笔山、达古山、 一位战友,另一位战友去救,也被拉了进去。早上还在一起吃饭 亚克夏山、昌德山等5座;红二方面军翻越的有玉龙 的战友,眨眼之间就不见了……”老红军袁美义回忆说。 雪山,大、小雪山,海子山,马巴亚山,麦拉山,德 格雀儿山等十几座雪山;红四方面军在历时1年多的 •进入草地两三天,红军的干粮就基本上吃完了。 长征中,翻越的海拔44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5座,其 •“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老红军彭永清说,“有的 中梦笔山、夹金山都是两次经过。 野菜、野草有毒,吃了轻则呕吐泻肚,重则中毒死亡。前边的部
队还有野菜、树皮充饥,后续部队就连野菜、树皮都吃不上了。”
说一说
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恶劣的自热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
际的草原,缺衣少食;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 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 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 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31张PPT)

探究问题:
1、红军长征途中,遇到哪些 困难 和问题?
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 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 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 还缺少粮食给养等。
2 、 红军能够克服这 些困难靠的是什么?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 天,我们还有必要发 扬长征精神吗?
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永 往直前、不怕牺牲、战胜一切 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四渡赤水河;渡 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
(4)“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5)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为开 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金沙江
红军巧渡金沙江, 从此跳出了敌人 的包围。
赤 水
遵义
乌 江
红军强渡 乌江,解 红军在这里打 放遵义。 过一场恶战, 损失惨重。 瑞金
河流
湘 江
红一方面军
请你说出序号代表的地方?长征经过的省?
中央红军长征走过的省:
福建、江西、广东 、湖南、广西、 贵州、四川、云南、西康(分属四 川和西藏自治区)甘肃、陕西。
红军长征的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尝试分析第五次反 “围剿”失利的原 因。 客观: 敌强我弱 主观: 博古李德“左” 倾错误主张
吴起镇
005
过草地 爬雪山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瑞金 强渡大渡河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过雪山、过 草地 飞夺 强渡 大渡河 巧渡 金沙江 泸定桥 四渡 赤水 强渡 乌江 遵义会议 (1935.1) 放弃去湘西 改道贵州 渡过 湘江 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4.1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
会会宁宁
到达陕北后红军 仅留下6000人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渡过湘江后,红军由 出发前的8万多人, 减少至3万多人.
红一方面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
二.过雪山草地
四 渡 赤 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
四渡赤水的意义是什么?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巧渡金沙江的意义是什么? 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
巧 渡 金沙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
吴起镇
爬雪山
强渡大渡河 飞度泸定桥
巧渡金 沙江
四渡 赤水 强渡乌江
解放遵义
冲破四道 防线
1934年红军从 瑞金开始长征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纠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正 确的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后,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 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5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54张PPT)

长征精神的内涵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 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 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 折不挠和克服困难。
主 要 内 涵
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遵义会议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的标志
遵义会议
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四渡赤水
光彩神奇—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这次 战役,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 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 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 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 效地歼灭敌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 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 军的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 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 走向胜利。
长征精神的内涵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 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 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 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 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永远 激励着我们前进!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 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 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 100 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 命乐章。
参加长征的各部队路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名师教学PPT课件(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名师教学PPT课件(3)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
走向成熟的标志(三个挽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
005
四渡赤水
遵义
遵义会议
巧渡金沙江
好冲好学破习四天道天向封上锁线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20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红 军 四 渡 赤 水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1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 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 过大小62座城市。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33
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 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缺少粮食给养。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34
长征精神:
坚定信念、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 义精神。
始长征
25
你曾经看过那些令你记 忆深刻的长征故事?从故事 中,你有什么感悟?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6
泸定桥边万重山,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高峰入云千里长。27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8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9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30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朱 德 、 周 恩 来 、 秦 邦 宪
长 征 到 达 陕 北 后 的 毛 泽 东
闽浙赣
中央根 据地 海陆丰
4
新课讲授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 一 至
1930年
10万 20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版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版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共22张PPT)


遵义

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大 巧渡金沙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遵义

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过草地











大 巧渡金沙江 渡

爬 雪 山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遵义

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来自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
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
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
红军长征时穿过的草鞋
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 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
3、长征胜利的意义
材料一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 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 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 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
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zī]重要 在一个地恶球劣上的最自险然峻环的境地带保持这样敌的人平的均围速追度堵,截可说近
乎奇迹。 生活艰苦、缺衣 恶劣的少自食然环境
材料二:眼看掉队、牺牲的 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 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
结合材料及所学,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4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4张PPT)

介石已经判明红军的意图,在通往湘西的道路上
,埋伏重兵...... -------刘伯承《回顾长征》
讨论:长征路上最困难的时候,
红军队伍该做怎样的抉择呢?
应该按照既定的方 针,继续去湘西与红 二六军团会合,复兴 后再回来。 应该该向敌人力量 薄弱的地方去,建立 新的革命根据地。
遵义会议
内容: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意义:
1、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
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2、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 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1、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 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 事主张
3、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
局常委 4、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
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
的事件了。”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的。
——毛泽东
历史八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20万
30万 40万 50万
3万 毛泽东 诱敌深入 胜利
3万 7万 朱、周 8万 博古 李德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全线出击 打阵地战 失败 防御保守
会宁 会宁
红四 方面军
红二 方面军
中央和红一
方面军
1936年 10月, 红军三 大主力 会师, 宣告红 军二万 五千里 长征胜 利结束。
据统计: 参加长征的指挥员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平 均年龄不足20岁,14到18岁的战士占百分之四十。 红军长征共爬过18座山,其中5座海拔4千多米终 年冰雪覆盖;渡过了24条河流;经过了11个省份;占 领过62座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4张PPT).pptx(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4张PPT).pptx(1)
3)意义:
1.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3.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课堂延伸: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那么什 么是长征精神?当代青少年应如何继承和 发扬长征精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强渡乌江
瑞金
1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会宁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1933.2—3)
朱德
第五次
100
(1933.9-1934.10) 万
10万 博古 李德
防御战 阵地战
红军 歼敌数 1.5万 3万多 3万多 3个师 失利
中央红军长征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地点?经过哪些省?主要过程?
005
吴起镇
1935年10月
00中5央红军到 达陕北
过草地 爬雪山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桥
红军爬雪山
红雪军 战山士 翻忠越 雪魂山
红军过草地
红军过草地穿的草鞋
苦不苦 想想红军二万五 累不累 看看革命老前辈
遵义会议
地点 意义
1935年1月 遵义
解决了……, 取消了……, 肯定了……。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 转折点?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级上册 中 国工 农红军 长征 3
• 2、____年____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 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被迫放弃
,进行战略转移。
4、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只剩三万人,是在

5、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6、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在

• 7、在长征途中转折性的事件是

• (阅读“长征的胜利”)一目,完成8—14小题。)
教材分析
• 本课位于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本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 略转移。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具 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无论在本 单元还是整个中国近现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 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正如张爱萍 将军所说:“长征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 的注脚和前仆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长 征精神更是革命先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 神财富。”
经过 中败央革命 突破四道
根据地 封锁线
突破 渡过 湘江 乌江
强渡大渡 巧渡金沙 四渡 解放


赤水 遵义
飞夺泸定 桥
爬雪山
意义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级上册 中 国工 农红军 长征 3
粉碎了…… 保存了…… 使……转危为安
过草 陕北吴起 地 镇会师
三大主力红军 甘肃会师 1936年10月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纬度来进行设计。 我设计的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
• 1) 知识目标: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 及其伟大意义。
•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 3) 思想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 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 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根据大纲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 学重点和难点为:
• 教学重点:中央红军长征的过程和遵 义会议。
• 教学难点:长征胜利的意义和长征精 神。
教法和学法
1、教法 • 教师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知识与
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纬目标, 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把班上学生按照能力强弱搭配 分成几个四人学习小组,这样便于同学间的交流和团 结互助,共同提高。 • 1)、问题导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 以学为主,实现由重“讲”到重“学”的转变; • 2)、探究讨论法——激发兴趣,合作探究; • 3)、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突破重难点。 2、学法 •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红军长征胜利
时间 地点 标志
1936年10月
甘肃会宁 三大主力 红军会师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级上册 中 国工 农红军 长征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级上册 中 国工 农红军 长征 3
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 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 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 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 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 日平均行军74华里。
导入新课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自主探究
• 阅读“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一目,完成1—7小题。)
• 1、____年_____月蒋介石对根据地发动第五次 “围剿”,由于____和___的错误指挥,红军被 迫进行战略转移。
中国共产党诞生
遵义会议
新中国成立
(1921年)
(1935年)
(1949年)
14年 转 14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 如大革命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利
折 点
由胜利走向 胜利,建立 新中国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级上册 中 国工 农红军 长征 3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级上册 中 国工 农红军 长征 3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 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 过大小62座城市。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级上册 中 国工 农红军 长征 3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级上册 中 国工 农红军 长征 3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10
1936、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
经过 中败央革命 突破四道 渡过
根据地 封锁线
湘江
红军不怕远征难1934、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
经过 中败央革命 突破四道
根据地 封锁线
突破 渡过 湘江 乌江
强渡大渡 巧渡金沙 四渡 解放


赤水 遵义
飞夺泸定 桥
爬雪山
过草 陕北吴起 地 镇会师
1935年10月
合作探究:
• 教师先出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图】让同学们 了解中央红军长征曾经过的省份、河流、起点和终点 以及在每个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
• 某旅行社准备推出一条“红色之旅”的线路, 目的是让游客“重走长征路,学习革命史”。 如果你是这家旅行社的决策者,你准备怎样设 计这条线路?重点应推出哪几个景点?
乌江
遵义
渡过乌江 突破湘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乌江 赤水
四渡赤水
遵义
渡过乌江 突破湘江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乌江 赤水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四渡赤水
遵义
渡过乌江 突破湘江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8、在长征的事件中,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是

9、在长征的事件中,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的是

10、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的标志是

11、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12、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的队伍有
三支队伍。
1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
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

使
转危为安。
14、红军长征中最能体现毛泽东军事艺术的事件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