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案【篇一:二年级上国学计划及教案】国学经典教案国学经典教学计划班级教师国学课教案第(1 )周第(2)周【篇二:国学经典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三字经三字经之学习篇、道德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第二单元拥抱多彩的夏天1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 、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3 、有约(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4、鄂州南楼书事(宋)黄庭坚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5、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第三单元三字经三字经之常识篇(一、二)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 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 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 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国学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价值。

2. 了解《三字经》的内容,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国学经典的含义和作用。

2. 掌握《三字经》的基本内容。

3. 能够背诵部分《三字经》的课文。

三、教学准备:1. 《三字经》的教材和课本。

2. 彩色图片或PPT展示国学经典的相关内容。

3. 音频设备和录音文件,用于播放《三字经》的课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展示国学经典的图片或PPT,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国学经典吗?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2. 学习《三字经》(20分钟):- 向学生介绍《三字经》的背景和作用,简要解释其内容的重要性。

- 播放《三字经》的录音,让学生跟随音频一起听课文。

- 分段解释和讲解课文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

- 分角色朗读《三字经》的部分课文,鼓励学生模仿跟读。

3. 练习与巩固(15分钟):- 分发《三字经》的课文副本,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 小组讨论,学生互相询问和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分角色表演《三字经》的部分内容,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4. 拓展与延伸(10分钟):-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国学经典,如《百家姓》、《千字文》等。

- 分组进行国学经典知识竞赛,增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记忆。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并复述《三字经》的一小节内容。

五、课堂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 鼓励学生保持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多读经典著作,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多种形式和互动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年级国学教案范文

二年级国学教案范文

教案一:《禽兽用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禽兽用鸣》,使学生了解到动物的叫
声与习性之间的关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现实生活的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动物的
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掌握《禽兽用鸣》的内容。

教学难点:
2.如何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课文《禽兽用鸣》。

2.录音机或其他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动物的特点,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二、呈现(20分钟)
教师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不同动物叫声的录音,让学生先听后猜测是哪些动物在叫。

然后,教师给出答案并询问学生,为什么这些动物的叫声不同。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物会发出特定的叫声。

三、讲解(20分钟)
四、小组活动(3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然后观察该动物的习性以及发出的叫声,并记录在观察表上。

最后,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五、总结(10分钟)
教学延伸:。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了解古代文化和智慧,提高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三字经》选段2. 第二单元:《弟子规》选段3. 第三单元:《百家姓》选段4. 第四单元:《千字文》选段5. 第五单元:古代诗歌选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所学国学经典内容,提高诵读、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教学难点:对国学经典中的文言文进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四、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熟悉国学经典内容。

2. 讲解法:对国学经典中的重要词句和段落进行解释和解读。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国学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教学课时:1. 每单元教学时间为2课时。

2. 总共需要10课时完成五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诵读熟练程度和理解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抄写、默写和作文。

3. 单元测试评估: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材。

2. 辅助材料:注音版《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学习《三字经》选段。

2. 第二周:学习《弟子规》选段。

3. 第三周:学习《百家姓》选段。

4. 第四周:学习《千字文》选段。

5. 第五周:学习古代诗歌选读。

九、教学反思:1. 定期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适当增加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国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国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

二年级国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

二年级国学教学计划二年级国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

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国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国学教学计划1新学期、新起点,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国学教学计划如下:一、教材的选择。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学习《弟子规》,该文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及求学应遵循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既有文采,又非常实用,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它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比较适合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学习他们可以认识一些字以及多音字等一些基础知识,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本学期二年级学生学习《增广贤文》,它是一部极有影响的蒙学读本,这部只有数千字的著作,内容大致讲述的是人和人际关系、命运、处世以及对读书的看法,全书以韵文的形式,将格言排列在一起,句法交错,灵活多变,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含有深刻的哲理,读来发人深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年级学生学习《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事政治、婚姻家庭、草木虫鱼等,既是一部生活小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儿童启蒙教材。

全书易读易诵易记,是文学、历史及自然科学的经典蒙学读本。

它在清代曾风靡全国,成为当时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知识性启蒙力作。

古有“学好《琼林》走天下”之说。

二、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弟子规》、《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年级国学教案全

二年级国学教案全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内容:1. 《三字经》:学习“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等名句,理解其中的道理。

2. 《百家姓》:学习“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等姓氏,了解中国的姓氏文化。

3. 《千字文》:学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等句子,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4. 《弟子规》:学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等句子,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5. 《孝经》:学习“孝者,事亲也;悌者,事兄也。

”等句子,理解孝悌之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国学经典中的名句,理解其中的道理。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运用国学经典中的名句,培养自己的品德素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学经典中的名句,阐述其中的道理。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讨论、实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国学经典的试题,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品德素养。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孝经》等国学经典著作。

2. 辅助材料: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国学经典故事书籍、音频视频资源等。

3. 网络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国学经典在线阅读平台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学习《三字经》名句,了解其中的道理。

2. 第二周:学习《百家姓》,了解中国的姓氏文化。

3. 第三周:学习《千字文》名句,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4. 第四周:学习《弟子规》名句,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5. 第五周:学习《孝经》名句,理解孝悌之道。

八、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解:讲解国学经典中的名句,阐述其中的道理。

二年级国学教案

二年级国学教案

二年级国学教案(上)第1课咏风【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咏风》和《<百家姓>节选之一》。

2、借助课后译文理解文意。

3、背诵古诗《咏风》和《<百家姓>节选之一》。

【教学重难点】1、疏通文意,体会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

2、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咏风》和《<百家姓>节选之一》2、我能借助课后译文理解文意。

3、我能背诵古诗《咏风》和《<百家姓>节选之一》三、研探展评(一)1、出示学习指导一(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咏风》,能读正确、读通顺。

(2)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自研共探:自学:自读古诗,扫除文中生字词障碍。

对学:以各种不同形式的比赛读古诗。

组学:结合课下注释了解诗意。

学情展示:展示方案:方案一: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咏风》。

方案二:我能结合课下注释了解诗意。

四、研探展评(二)1、出示学习指导二(1)认真读《<百年姓>节选之一》,理解大意。

(2)试着背诵全文自研共探:先自学,对子间交流文意,互读并纠错。

学情展示:展示方案:方案一: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百家姓>节选之一》,方案二:会背全文五、巩固提升小组间比赛背诵古诗《咏风》及《<百家姓>节选之一》板书设计:1咏风唐虞世南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教后反思:第2课咏风【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咏风》和《<百家姓>节选之二》2、背诵古诗《咏风》和《<百家姓>节选之二》。

【教学重难点】1、疏通文意,了解五言律诗的特点,体会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

2、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

3、知道百家姓的来源。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咏风》和《<百家姓>节选之二》2、我能借助课后译文理解文意。

二年级上册《国学启蒙》四支教案

二年级上册《国学启蒙》四支教案

二年级上册《国学启蒙》四支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册教材,使学生初步了解《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和《笠翁对韵》等经典蒙学著作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2.通过学习和背诵本册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和《笠翁对韵》四部分内容。

其中,《三字经》和《弟子规》是本册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并能够根据注释理解其含义。

《千字文》和《笠翁对韵》则相对较为简单,但也需要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并能够根据注释理解其含义。

三、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建议1.注重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著作中的含义和思想。

例如,在教授《三字经》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古代的小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习基本的礼仪和道德规范。

2.注重朗读训练: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典著作中的语言和韵律。

例如,在教授《弟子规》时,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感受其韵律和节奏。

3.注重注释讲解:通过讲解注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著作中的含义和思想。

例如,在教授《千字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注释了解每个字的含义和来历。

4.注重互动合作:通过互动合作,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笠翁对韵》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检查和帮助。

5.注重多元评价:通过多元评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

例如,在期末测评时,可以采用口试、笔试、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测评,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四、教学资源及环境建设建议1.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材、课件、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

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 请同学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
4、 听朗读录音,注意小声跟读。
5、教师强调重要字词的读音,然后学生齐读文章第一节。
(二)手舞足蹈 读韵律
本文四字一句,每句都押韵。你看,“黄、荒、张……”都有一个“ɑng”音,这就是古文的声韵美了。我们不仅可以用声音去找这种声韵的感觉,还可以手舞足蹈。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一、复习旧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千字文,你们还记得吗?指名背诵。(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齐声背诵。(设计目的:复习旧知,帮助孩子记忆已学过的知识,同时唤起继续学习的欲望。)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垂拱:垂衣拱手。这里指无为而治。平章:平:指太平。 章:通彰,彰明、显著。
意思: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国事。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讲授法
朗读法




内容复习
10
天地玄黄-玉山昆冈(1)(1)
2
天地玄黄-玉山昆冈(2)
3
剑号巨阙--有虞陶唐(1)
4
剑号巨阙--有虞陶唐(2)
5
吊民伐罪----赖及万方
6
盖此身发---器欲难量。
7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8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巨阙:越王勾践的宝剑,风力无比。夜光:珠名,又称夜明珠。
意思: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柰:俗称花红,一种水果。
意思: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鳞:泛指鱼类。 羽:鸟类的总称。
意思: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龙师:上古的伏羲氏。 火帝:上古的神农氏。鸟官:少昊氏用鸟给百官命名,人称鸟官。人皇:传说中的三皇之一。
意思: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始:开始。 乃:才。衣裳:指上衣,“裳”与“衣”相对
意思: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
9
国学课教案
班级二年级教师李海红第(1)周
教学内容
介绍千字文
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难点
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7、那么珠宝又是什么有名呢?请你们听一个传说。听完以后让学生说说故事梗概,以便考察他们是不是听懂了。再让学生观看图片夜光杯,直观体验美丽夺目。
8、出示水果图片,问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说说理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引入柰的介绍,出示柰的图片和一段文字介绍。在古人认为水果中的极品就是李子和柰了。
9、过渡:每天我们饭桌上都有很多蔬菜,你们喜欢吃什么蔬菜呀?那么古人认为什么菜最好?
导入:同学们了解千字文吗?谁说一说?
新授:介绍千字文
介绍国学小书院的相关内容,讲解本班要学习的千字文的情况及内容。
《千字文》根据史书记载,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古人多简称其为《千文》,它在“三、百、千”中虽排在最后,但其成书时间却是最早的,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
《 千字文》问世1400 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优秀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喜爱,这足以使它流传到将来。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作业:
把你了解的有关千字文的知识介绍给你身边的人。
10、出示“菜重芥姜”,你们猜猜看。学生会说生姜。老师接着问,生姜好在哪呢?因为生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所以部分学生能自己说出来。但是芥菜学生可能重未吃过,所以教师要帮忙了。
11、出示图片和文字介绍。是芸苔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是中国著名的特产蔬菜。芥菜的主侧根分布在约30厘米的土层内,茎为短缩茎。叶片着生短缩茎上,有椭圆、卵圆、倒卵圆、披针等形状。叶色绿、深绿、浅绿、黄绿、绿色间紫色或紫红。叶面平滑或皱缩。叶缘锯齿或波状,全缘或有深浅不同、大小不等的裂片。花冠十字形,黄色,四强雄蕊,异花传粉,但自交也能结实。种子圆形或椭圆形,色泽红褐或红色。中国有极其丰富的子用、叶用、茎用、芽用和根用芥菜的变种和品种。
4、指导背诵。
三、小结。
班级二年级教师李海红第(4)周
教学内容
剑号巨阙----有虞陶唐(1)
教学目标
1.复习上堂课的所学千字文,加深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积累。
2、学习新的千字文,让学生能准确的读出,熟练的掌握,甚至当堂可以背诵。
3、了解今天所学千字文的知识,懂得文中所涉及到的故事。
《千字文》既是用一千个字编成的韵文,这次就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者解字说文,学者随文入观。古文在理解上没有标准答案,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义",完全看读者的领悟力和想象能力。如果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的想象力就被扼杀了。传统教育的好处就在于处处给你留门,而不是老师越俎代庖,处处关门闭户。"讲不清,师之过;听不明,学之惰"。如果真的能够随文入观,一定会发现古人的粗茶淡饭别有一番风味。五谷杂粮是养胃的,不会伤人,希望大家多吃。
1、全体学生拍手读: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例:女:天 地 玄黄(男:玄黄) 女:宇 宙 洪荒(男:洪荒)
3、全体学生手舞足蹈读: ⅹ0 0ⅹ∣ⅹ0 0ⅹ∣ⅹ0 0ⅹ∣ⅹ0 0ⅹ∣
(踏脚) (踏脚) (踏脚)(踏脚)
古时候的文章就有这样的奥妙!既有好听的韵,也蕴含着不同的节奏,这就叫作韵律美了!
2、通过学习,你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解释每段千字文的意思,也可以就其中的一点来说。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文中所说的知识道理等。)
二、学习(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等)
1、今天这堂课我们又要学习新的《千字文》,出示:“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6、你们对古人的剑知道哪些?出示一幅宝剑图,老师介绍:宝剑里面最有名的是巨阙剑。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位著名的铸剑大师叫欧冶子,他平生铸了五把最有名的宝剑,其中三把是长剑,两把是短剑。长剑的头一把就是巨阙剑,第二把叫纯钩剑、第三把叫湛卢剑。两把短剑就是莫邪剑和鱼肠剑,三长两短五把剑全都锋利无比。(让学生了解巨阙的知识。)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盈:满,指月圆。 昃:太阳西斜。
意思: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意思: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意思: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3、跟读。
2、你们自己先读一读。(设计目的:让孩子们借助拼音,自己学会朗读。)
3、指名汇报朗读,相机纠正读音。(设计目的:用各种读法,巩固孩子们对这部分内容的熟悉。)齐读,比赛朗读。
4、你们自己反复读过后,知道这部分都讲到了哪些方面?(让学生自己自由的说,可以检查他们对文字的了解。)
5、出示一张古代打战的图片,问孩子们古代武器都有哪些?(让学生对各种古代兵器有所了解,最终引出剑。)
班级二年级教师李海红第(2)周
教学内容
12句从天地玄黄----玉山昆冈(1)
教学目标
1、 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 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 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二、复习诗句内容。
1、讲故事:《盘古开天地》
传说,在远古时代,天地混沌不分……于是变成了一块巨石立在天地间。
说一说听完后你的感受
2、学习诗句:结合解释先自学,再全班交流。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玄:黑色。 宇宙:空间和时间,一般指天地。 洪荒:混沌迷茫。
意思: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
(三)三读成诵 知其意
1、遇到疑问标出来,小组间相互解决,然后反复诵读。
2、教师点拨讲解疑问,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
3、小组间进行诵读竞赛,评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四)摇头幌脑 出感情
情感式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要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就本文来讲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发言)
三、课堂小结
班级二年级教师李海红第(3)周
教学内容
12句从天地玄黄----玉山昆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够了解相关的故事或常识。
3、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