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国学全

合集下载

最新国学经典二年级上册

最新国学经典二年级上册

国学经典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三字经三字经之学习篇、道德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第二单元拥抱多彩的夏天1、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3、有约(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4、鄂州南楼书事(宋)黄庭坚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5、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第三单元三字经三字经之常识篇(一、二)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带译文

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带译文

莱州小学母语“阳光绿洲”第三册主题单元国学经典诵读一、美丽的秋天1.蒹(jiān)葭(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yī)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译文:芦苇密密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女子,伫立在河水旁.2.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niǎo)袅,扶疏绿竹正盈(yíng)窗。

(《声律启蒙(méng)》)译文:秋风冷雨,黄花飘落,铺满山路,微微的春风,茂盛的绿竹正遮挡住窗户。

3.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声律启蒙》)译文:凉风阵阵,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春雨降落,梨花开放预示着春天来临。

4. 袅袅兮(xī)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译文:秋风缓缓吹过,袅袅如烟,洞庭湖的水波幽(yōu)幽漾(yàng)起,风吹下的秋叶落入湖面水中。

诗词诵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xuān)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xiē),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暝(míng)》)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cóng)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二、学校生活1.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周易·乾(qián)卦》)译文: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辩事理,用宽厚的态度处事,用仁义来行事。

一二年级国学经典

一二年级国学经典

一、二年级《国学经典》必背条目——出自《国学经典》小学初段课本1.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2.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P33.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P34.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P4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P116.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曲礼上》P117.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P128.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P189.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P1810. 毋(wú)侧听,毋噭(jiào)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bì),坐毋箕,寝毋伏。

——《礼记·曲礼上》P1911.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1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â)乎?”——《论语·学而》P2713.博学而不穷,独行而不倦。

——《礼记·儒行》P27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P281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P3716.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P3717.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汉·刘向《说苑·建本》P381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P4719.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P4720.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

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国学经典——第一单元《三字经》sān zì jīnɡ xué xí piān《三字经》学习篇rén zhī chū xìnɡ běn shàn人之初性本善①xìnɡ xiānɡ jìn xí xiānɡ yuǎn性相近习相远ɡǒu bú jiào xìnɡ nǎi qiān苟②不教性乃迁jiào zhī dào ɡuì yǐ zhuān教之道③贵④以⑤专⑥xī mènɡ mǔ zé lín chù昔⑦孟母择邻处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子不学断机杼⑧dòu yàn shān yǒu yì fānɡ窦燕山⑨有义方⑩jiào wǔ zǐ mínɡ jù yánɡ教五子名俱扬⑪yǎnɡ bú jiào fù zhīɡuò养⑫不教父之过⑬jiào bù yán shī zhī duò教不严师之惰⑭zǐ bù xué fēi suǒ yí子不学非所宜⑮yòu bù xué lǎo hé wéi幼不学老何为⑯yù bù zhuó bù chénɡ qì玉不琢⑰不成器⑱rén bù xué bù zhī yì人不学不知义⑲wéi rén zǐ fānɡ shào shí为人子方少时qīn shī yǒu xí lǐ yí亲⑳师友习礼仪sān zì jīnɡ dào dépiān《三字经》道德篇xiānɡ jiǔ línɡ nénɡ wēn xí香①九龄能温席,xiào yú qīn suǒ dānɡ zhí孝于亲所当执②rónɡ sì suì nénɡ rànɡ lí融③四岁能让梨dì yú zhǎnɡ yí xiān zhī弟④于长⑤宜先知⑥shǒu xiào tì cì jiàn wén 首⑦孝⑧悌次见⑨闻⑩zhī mǒu shù shí mǒu wén 知某数⑪识某文⑫yìér shí shíér bǎi 一而⑬十十而百bǎi ér qiān qiān ér wàn 。

小学二年级上册国学全完整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国学全完整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国学全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望天门山一、学习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②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①同学们以前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呢?学生自由背,教师充分肯定。

②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首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二、共同学习《望天门山》①学生初读《望天门山》。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请教。

②说说通过朗读体会到了什么。

③自由练读,读出诗的韵味。

④诵读展示。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⑤练习背诵。

别董大一、教学目标: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培养学生对祖国是个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教师:名曲《送别》学生:预习,搜集相关的资料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和亲朋好友分别的事?谁想说给大家听。

那么你知道古人分别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么我请大家搜集了一些送别古诗,你愿意给大家朗诵一下么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送别诗,体会一下诗人的情感。

二、指名读诗题,评价,谁读的最像和好友分别。

齐读课题。

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呢(介绍时代背景)三、初读诗文,整体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通读准指名读,齐读。

自学古诗,想象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四、汇报提出小组学习无法理解的疑问,一齐解决。

交流自渎的初步理解。

二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二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二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三字经》节选三字经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 jiào zhī dào guìyǐzhuān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xī mèng mǔzé lín chǔzǐbù xué duàn jī zhù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 jiào wǔzǐmíng jù yáng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yǎng bú jiào fù zhī guòjiào bù yán shī zhī duò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zǐbù xué fēi suǒyíyòu bù xué lǎo hé wéi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yù bù zhuó bù chéng qìrén bù xué bù zhī yì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wèi rén zǐfāng shào shíqīn shī yǒu xílǐyí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xiāng jiǔlíng néng wēn xíxiào yú qīn suǒdāng zhí香九龄,能温席。

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黄河出版集团版本)

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黄河出版集团版本)

第一单元学习篇rén zhīchū,xìng běn shàn。

xìng xiān g jìn,xíxiān g yuǎn。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gǒu bújiào,xìng nǎi qiān。

jiào zhīdào,guìyǐzhuān。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xī mèng mǔ,zélín chǔ。

zǐbùxué,duàn jī zhù。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dòu yān shān,yǒu yìfān g。

jiāo wǔzǐ,míng jùyang。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yǎng bújiào,fùzhī guò。

jiào bùyán,shīzhī duò。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zǐbùxué,fēi suǒyí。

yòu bùxué,lǎo héwéi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yùbùzhuó,bù chéng qì。

rén bùxué,bùzhīyì。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wéi rén zǐ,fān g shào shí。

qīn shī yǒu,xílǐyí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道德篇xiān g jiǔling,néng wēn xí。

二年级国学集锦(上)

二年级国学集锦(上)

二年级国学集锦(上)一、成语篇(未分,请整理)历史典故成语开卷有益暗渡陈仓一身是胆四面楚歌纸上谈兵三顾茅庐洛阳纸贵才高八斗鸟尽弓藏得陇望蜀一字千斤韦编三绝闻鸡起舞刮目相看一字之师望梅止渴卧薪尝胆完璧归赵指鹿为马图穷匕见破釜沉舟精忠报国负荆请罪乐不思蜀二、经典诗词篇(每学期16首,合计192首)1.《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幽兰》陈毅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5.《咏华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6.《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1.《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12.《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13.《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14.《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水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5.《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6.《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7.《静夜思》唐李白(二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上册国学全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望天门山一、学习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②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①同学们以前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呢?学生自由背,教师充分肯定。

②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首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二、共同学习《望天门山》①学生初读《望天门山》。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请教。

②说说通过朗读体会到了什么。

③自由练读,读出诗的韵味。

④诵读展示。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⑤练习背诵。

别董大一、教学目标: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培养学生对祖国是个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教师:名曲《送别》学生:预习,搜集相关的资料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和亲朋好友分别的事?谁想说给大家听。

那么你知道古人分别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么?我请大家搜集了一些送别古诗,你愿意给大家朗诵一下么?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送别诗,体会一下诗人的情感。

二、指名读诗题,评价,谁读的最像和好友分别。

齐读课题。

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呢?(介绍时代背景)三、初读诗文,整体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通读准指名读,齐读。

自学古诗,想象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四、汇报提出小组学习无法理解的疑问,一齐解决。

交流自渎的初步理解。

五、探究诗意,感悟诗境理解文路:哪句是写景的,哪句是作者的劝勉,指名读。

学习写景的句子。

读诗句,看插图,仔细观察,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途中哪些地方与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不相符合,请大家修改这幅图。

(天、雁、雪)随机知道学生读好相关的语句。

教师评:同学们修改的真不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如果你来到这样的情景中送别你的好友,你会不由得产生怎样的情感呢?(凄凉、悲苦)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第1、2句。

是否这首诗就是带着这样悲情呢?往下看,谁来做高适,劝勉一下董大?(指名读)评读。

说说高适所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也能带着这样的情感来安慰一下董大么?用自己的话语说说。

(补充介绍背景,其实年轻的高适正处于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境地,这一局不仅仅是对朋友的鼓励,其实也是一种自勉)虽然董大的才能暂时不被世人所喜欢,但有才华的人不愁找不到知己、伯乐。

作者的劝勉充满了亲情,让我们一齐来读读这句。

(板书:豪情满怀)练习背诵绝句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会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四、教学过程: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

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

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

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

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

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两个黄鹂鸣翠柳,远景-------一行白鹭上青天。

数量远景-------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近景-------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2)解诗题(3)明诗意(4)悟诗情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

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学生自由为作者加诗题。

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12、“悟诗情”-------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春夜喜雨》教学过程:一、导入: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生逢安史之乱前的全盛时期,又经历了唐皇朝衰落的开始。

他饱经忧患的一生,是与这大转折时期的治乱盛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他的真实、深刻地再现了这一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被人称为“诗史”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夜喜雨》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它抒写了一场春雨激发出来的喜悦,寄托着杜甫希望普济天下的博大胸怀。

二、朗读:范读,指导学生掌握节奏。

节奏划分参考: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三、诗句分析1.《春夜喜雨》“喜”在哪里。

《春夜喜雨》这一诗题,感情色彩很浓,其中三个字表景物,一个字表感情。

其中“喜”字是关键,直接表现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这一联直接写了“春”、“雨”两个字。

春雨好,好在下得及时。

春天,是万物萌发生机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滋润。

正当这个时候,雨就来了,这不是“知时节”吗?面对着这场及时雨,诗人的心里欣喜极了。

其中“好”、“乃”最能体现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一联直接写听觉。

这场夜雨是随着风悄悄地来到人间的,它轻轻地不声不响地滋润着万物,“夜”、“润”最能体现诗人的心里对它充满欣喜与敬佩的心情。

四、练习背诵绝句(迟日江山丽)一、教学要求: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了解这首诗的内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泥融飞燕子”。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春光美情境: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几幅春天美景图,配上音乐,让学生形象感知美)。

二.初读感知:1.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绝句杜甫2.介绍杜甫:你们了解杜甫吗?想知道更多吗?这里有,你们谁愿意到前面来点击小太阳,向大家介绍杜甫呀?3.指读: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像古人吟诗那样读哇?4.同桌互读:比比谁读得好。

三.细读感悟诗意:1.默读这首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打个小问号。

2.同桌交流:把读懂的跟小伙伴说说,听听对方的意见;没有读懂的也可以虚心向你的小伙伴请教;如果小伙伴也帮不了你,那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3.全班交流,老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

师:你都读懂了什么?请你跟大家谈谈(由学生决定顺序)。

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学生汇报。

师:有不懂的吗?(江山:河流和大山,泛指祖国)(2)质疑:“迟日”指的是什么?(或学生问:我不懂“迟日”指什么?)引导学生探究:谁知道?那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博士吧。

(:小博士图。

指导口语交际:我们应该怎么向小博士请教,小博士才愿意告诉我们呀?学生问小博士答:《诗经》中有“春日迟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迟日”指春天的太阳。

)师:现在你们知道“迟日”指什么了吗?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观察课件插图:这两句诗都描写了哪些景象呀?(太阳、大山、河流、花草、春风:你从哪看出风来了?)师小结:温暖的太阳、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五颜六色的野花、绿油油的小草、柔柔的春风,多美呀!师导:春风花草香,你能从画中感受到柔柔的春风吗?(花草弯腰)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才能让看画的人感受到呢?(蝴蝶、蜜蜂)(4)课件欣赏:多美的春天呀!想不想亲眼去看看?(放:师叙述,温暖的太阳照着大地,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勤劳的小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美丽的小蝴蝶在花丛中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祖国的山河多美丽呀!)(5)指导朗读:面对这么美丽的景色,我禁不住要高声赞美春天了。

范读请你也高声赞美吧!自由读、评读师导:你们还读懂什么了?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学生汇报。

师:有不懂的吗?(2)“融”什么意思?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玩、报告春天、啄春泥)师:也有的小燕子在衔融化的泥土筑巢呢。

想看看吗?(3)欣赏: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

一对对美丽的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睡着了。

(4)指导朗读:该怎么读哇?自己练练,可以加上动作。

评读4.把整首诗练习读读,试着背背,练好了,老师还给你配上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呢。

练好了,谁先来,要像古人吟诗那样抑扬顿挫()?指读、背诵。

5.改写:杜甫用这首诗来赞美美丽的春天,你也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赞美诗中所描绘的这种美景吗?(自己说、指名说)老师总结,出示:春天到了,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祖国的山河多么美丽啊!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

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

一对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安静地睡觉。

(自由读指读)6.让我们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诗吧。

7.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甜甜地睡着了。

让我们轻轻地把书合上,千万不要打扰它,就让它在甜甜的梦中去感受美丽的春天吧。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目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能够想象的出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能够想象的出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