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七_人教部编版(2018)-最新教学文档
经典诵读二年级上册

致同学们这是一条经典文化的长河。
从这里,你将进入文学、历史、哲学,进入祖国传统文化的圣殿;你将从中细细品味社会和人生,获得成长的自信和快乐,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力量!我校开展的小学生经典诵读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让我们这些孩子在最关键的少年时段,通过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使其天赋与潜能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又能达到学习语言、培养情趣以及提升素质、奠定人文底蕴的综合目的,使我们日益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
记忆一些永恒的经典作品,将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作用。
因此,诵读国学经典确实是一种适合我们小学生的最简洁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同学们,在金秋时节,让我们继续学习传统启蒙读物。
相传,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的书法中,拓出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对大臣周兴嗣说:“你替我把这些字编成一篇韵文吧,不许多一个字,也不许少一个字。
”周兴嗣接到命令后,苦苦思索,费尽心思,用一夜的时间编出了一篇合辙押韵的文章----《千字文》。
第二天,他的头发和须全白了。
本册主体课文就是《千字文》。
它容丰富,包罗万象,涉及天文地理、地理、农业、气象、物产、历史以及个人修养等多方面的知识,堪称一部微型的“百科全书”。
同时,它脉络清晰,文采飞扬,而且字无重复,语言洗练,在众多文学读物中独树一帜,被誉为“绝妙文章”。
打开课文,你会发现,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副多姿多彩的画卷。
你会为帝王将相的传奇而赞叹,为宫殿楼台的奢华而惊讶;你能够体悟古人的生活智慧,领略秀丽的自然风光;你还将进一步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优雅和精致,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亲近我们脚下这片神奇的土地。
目录第一单元天地人间第1课天地玄黄………第2课金生………第3课龙师火帝………第4课坐朝问道………第二单元修身养性第5课盖此身发………第6课罔谈彼短………第7课德建名立………第三单元好爵自縻第8课资父事君………第9课川流不息………第10课学优登仕………第11课外受傅训………第12课仁慈隐恻………第四单元文治武功第13课都邑华夏………第14课肆筵设席………第15课府罗将相………第16课盘溪伊………活动园地第一单元天地人间相传,盘古开辟天地,世界就出现了:日明月朗,山川秀美;女娲抟(tuán)土造人,人类便诞生了:钟灵毓(yù)秀,鸾(lu án)翔凤集。
最新二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最新二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二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三字经》节选三字经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 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 jiào wǔ zǐ míng jùyáng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yǎng bú jiào fù zhī guòjiào bùyán shī zhī duò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zǐ bù xuéfēi suǒ yíyòu bùxuélǎo hé wéi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yùbùzhuóbùchéng qìrén bùxuébù zhī yì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wèi rén zǐ fāng shào shíqīn shī yǒu xí lǐ yí为人子,方少时。
小学二年级上册国学全完整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国学全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望天门山一、学习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②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①同学们以前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呢?学生自由背,教师充分肯定。
②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首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二、共同学习《望天门山》①学生初读《望天门山》。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请教。
②说说通过朗读体会到了什么。
③自由练读,读出诗的韵味。
④诵读展示。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⑤练习背诵。
别董大一、教学目标: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培养学生对祖国是个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教师:名曲《送别》学生:预习,搜集相关的资料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和亲朋好友分别的事?谁想说给大家听。
那么你知道古人分别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么我请大家搜集了一些送别古诗,你愿意给大家朗诵一下么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送别诗,体会一下诗人的情感。
二、指名读诗题,评价,谁读的最像和好友分别。
齐读课题。
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呢(介绍时代背景)三、初读诗文,整体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通读准指名读,齐读。
自学古诗,想象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四、汇报提出小组学习无法理解的疑问,一齐解决。
交流自渎的初步理解。
二年级国学第7课《都邑华夏》教案

第7课:都邑华夏(第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千字文、“日积月累”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
3.了解漆书、壁经的意思。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教学难点: 了解漆书、壁经的意思。
d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小朋友们知道“壁经”是什么吗?(从孔子旧宅墙壁中发掘出来的经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二、学习“日积月累”1.介绍孔子其人。
2.你们知道秦始皇是谁吗?生交流,师介绍讲秦始皇。
讲“焚书坑儒”的故事。
3.讲“壁经”的由来。
4.拓展:汉代废除挟书令、今古文相关情况。
三、诵读诗文1.自读千字文,找出有关“壁经”的语句,用直线画出来。
2.找到以后给同座位也读一读。
3.学生指名读。
男女生比赛读一读。
4.再试着自己读一读全文。
5.指名开火车轮读四句。
6.全班齐读千字文《都邑华夏》。
第7课:都邑华夏(第二课时)一、教材内容:《都邑华夏》,“神奇汉字”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2.能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注意“邑”、“邙”、“泾”、“渭”、“郁”等字。
初步认识都邑,华夏、二京等地理、建筑,理解“启”字形字义,理解象形字。
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都邑,华夏、二京等地理、建筑,理解“启”字形字义,理解象形字。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齐读课文,复习前面学过的几个想象文字。
二、学习新知1.诵读《都邑华夏》诗文,找出带有“启”的诗句。
2.引导学生学习“启”字的文字演变过程,理解字形字义。
3.甲骨文(又)(户,小门),表示将门打开。
4.教师范写“启”,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三、诵读诗文1.学生自由读诗文.2.齐读,体会文段的整齐韵律,教师相机指出韵脚。
3.同桌互相练习读。
4.说一说前后读诗文的不同感受,学生带着对诗文的新的感悟齐读,配音乐。
2018年部编版二年级上课文对应国学诵读

二年级上课文对应国学诵读1、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
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
《盆池》唐·韩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宋·杨万里)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王安石)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贺知章)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王安石)识字1、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咏雪》清·郑板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山村怀古》宋·邵康节)识字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识字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骆宾王《咏鹅》识字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翁卷《乡村四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坤《悯农》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曹操)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短歌行》曹操)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二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三_人教部编版(2018)

二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三_人教部编版(2018)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对他说:“文通,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已经很久了,该是时候还给我了。
”江淹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给他。
从那之后,江淹就像用尽了才华,再也写不出优美的文章了。
其实,江淹的才华并不是凭空消失的,而是因为他后来做官,做官之后,政务繁忙而且一帆风顺,再也无需动笔写文章,久而久之,文思的泉眼就像被堵住了一样,再也迸发不出灵感的火花了。
(二)国学片段贤对圣,是对非。
觉奥对参微。
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
鸡晓唱,雉朝飞。
红瘦对绿肥。
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
我是小助手觉奥、参微:弄懂深奥微小的道理的意思。
鱼书:书信。
雁字:书信。
雉:鸟。
邀:邀请。
饮:喝。
我是小翻译贤能和圣人相对,对的和错的相对,觉察深奥的道理和参透微笑的道理相对,茅草屋和柴禾棚相对,鸡每天早晨报晓,鸟在晨光里高飞。
红的瘦,绿的肥。
举起杯子来邀请月亮一起来对饮,骑着马踏着落花归来。
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的字分别注音组词。
觉参朝2.解释下面的字词。
是:非:草舍:柴扉:3.“举杯邀月饮”写的是在月圆之夜邀请月亮和自己一起喝酒的,你还知道其他的关于“月”的诗句吗?写出两句来吧!弘扬传统文化苏武的雁字“雁字”的意思是书信,李清照也曾经写过“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其实,“雁字”的来历来源于苏武。
苏武是汉朝人,汉武帝年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匈奴把苏武囚禁在大窖中,逼迫他投降,然而,苏武坚强不屈,宁可吃雪和旃毛维生。
后来,匈奴又把苏武弄到北海,苏武依然手持汉朝的符节,以牧羊为生,宁可不屈服。
后来,汉昭帝即位之后,汉朝要匈奴送还苏武等使臣,但是,单于却说苏武已经死了。
后来,汉朝的使者说,在中原,汉朝天子曾经在大雁的脚上收到一幅帛书,上面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地里,汉朝的使者说得言之凿凿,匈奴只好把苏武放回了中原。
苏武历时十九年,终于回到了长安的土地上,大雁脚上的家书,不管是真的苏武所写还是汉朝使者杜撰,表现了苏武对家乡,对祖国浓浓的思念。
二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二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内容第一篇:二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二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三字经》节选三字经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zǐ bù xuéduàn jī zhù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dòu yān shānyǒu yì fāngjiào wǔ zǐmíng jù yáng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yǎng bú jiàofù zhī guòjiào bù yánshī zhī duò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zǐ bù xuéfēi suǒ yíyòu bù xuélǎo hé wéi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rén bù xuébù zhī yì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wèi rén zǐfāng shào shíqīn shī yǒuxí lǐ yí为人子,方少时。
二上 国学经典诵读 电子材料

国学经典诵读“985”工程(小学二年级上册)电子教材2018秋季★九首古诗词白云báiyún 泉quán唐táng ·白bái 居jū易yì天平tiānpíng 山上shānshàng 白云báiyún 泉quán ,云yún 自zì 无心wúxīn 水shuǐ自zì闲xián 。
何必hébì 奔bēn 冲chōng 山下shānxià去qù,更gèng 添tiān 波浪bōlàng 向xiàng 人间rénjiān !渌l ù水shu ǐ曲q ǔ唐t áng ·李l ǐ白b ái渌l ù水shu ǐ明m íng 秋qi ū日r ì,南n án 湖h ú采c ǎi 白b ái 蘋p íng 。
荷h é花hu ā娇ji āo 欲y ù语y ǔ,愁ch óu 杀sh ā荡d àng 舟zh ōu 人r én 。
逢f éng 入r ù京j īng 使sh ǐ唐t áng ·岑c én 参c ēn故园g ùyu án 东d ōng 望w àng 路l ù漫漫m ànm àn ,双shu āng 袖xi ù龙钟l óngzh ōng 泪l èi 不干b ùg àn 。
马m ǎ上sh àng 相xi āng 逢f éng 无w ú纸zh ǐ笔b ǐ,凭p íng 君j ūn 传语chu ány ǔ报b ào 平安p íng ā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七
(一)
国学片段
词对赋,懒对勤。
类聚对群分。
鸾箫对凤笛,带草对香芸。
燕许笔,韩柳文。
旧话对新闻。
赫赫周南仲,翮翮晋右军。
我是小助手
词、赋:文体的一种。
带草:一种草,叶长尺余,十分坚韧,人们叫它作“康成书带”。
燕许笔:唐张说封为燕国公,苏颋封为许国公,二人以文章名世,时人称大手笔。
韩柳文:韩愈、柳宗元的文章。
赫赫:威武的样子。
翮:一作翩翩,风流潇洒的样子。
晋右军:晋朝王羲之,著名书法家。
他曾做过右军将军,所以人们称他为王右军。
我是小翻译
词和赋相对,懒惰和勤劳相对,以类别相聚和以群体分拨相对,箫和笛相对,带草和香芸相对。
燕国公和许国公的文笔,韩愈柳宗元的文章。
旧时的话语对新鲜的见闻。
周南仲威风凛凛,晋右军风度翩翩。
考考你的智慧
1.写一写下面字的反义词。
懒—()聚—()旧—()
2.给下面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旧话对新闻。
()
A.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途径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称谓。
B.新鲜的见闻
(2)爷爷每天晚上都准时看《新闻联播》。
()
A.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途径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称谓。
B.新鲜的见闻
3.分别写出下面的人物。
“韩柳”分别指的是什么人?“晋右军”指的是谁?
4.查一查资料,写一写“唐宋八大家”分别指的是哪些人?
弘扬传统文化
王羲之教育儿子苦练书法
王右丞即王羲之,因为他做过右军将军,所以人们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是晋朝有名的大书法家。
他练字的时候,非常勤奋,在走路和休息的时候,老是用手指在自己身上一横一竖地写着,琢磨字体。
日子久了,他把衣服都划破了。
他每天练完字都要到门前的池塘里去洗笔砚。
日子久了,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的了。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练字也像父亲一样专心。
有一天,王献之正在练字,他父亲悄悄地走到他背后,猛地拔他手里的笔,没想到竟没有拔掉,原来,他的注意力很集中,笔握得很紧。
王献之练了几年字,渐渐有些不耐烦了,就问他父亲:“爸爸,写字有秘诀吗?”父亲听了儿子的话,就叫人抬了十八口大缸来,缸里装满了水。
他对儿子说:“你只要把这十八口缸里的水全写完了,就知道写字的秘诀在哪里了。
”
王献之听了父亲的话,全明白了。
从此,他就不分白天黑夜地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二)
国学片段
卑对长,季对昆。
永巷对长门。
山亭对水阁,旅舍对军屯。
扬子渡,谢公墩。
德重对年尊。
承乾对出震,叠坎对重坤。
我是小助手
季:弟弟昆:哥哥永巷:宫中长巷。
长门:汉宫名。
山亭:山上的亭子。
水阁:靠近水的楼阁。
旅舍:旅馆。
军屯:驻屯的军队。
扬子渡:古津渡名。
谢公墩:山名。
年尊:年纪大。
承乾:继体为君。
震:雷声,有发号施令的意思。
出震:皇帝发号令。
我是小翻译
卑下和年长相对,弟弟和哥哥相对。
永巷和长门相对。
山中的亭子和靠水的楼阁相对,旅馆和军队相对。
有个叫扬子的渡口,还有谢公的山名。
品德贵重和年纪尊老相对。
承乾和出震相对,叠坎和重坤相对。
考考你的智慧
1.解释下面字词的意思。
季:昆:山亭:水阁: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卑对长.()永巷.对长门()
德重.对年尊()叠坎对重.坤()
3.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下面成语的意思。
德高望重:
山亭水榭:
4.我们应该尊敬长辈,爱护比自己幼小的弟弟妹妹,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尊老爱幼的?
弘扬传统文化
司马相如作《长门赋》
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失宠,被汉武帝囚禁了起来,陈阿娇身在长门宫,终日以泪洗面,随后,为了让汉武帝股念旧情,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她让一个心腹太监,携带了千斤黄金,让司马相如为自己赋了一首诗——《长门赋》,诉说她深居长门的幽怨之情。
这篇赋描写了陈阿娇一个人在深宫徘徊时的神情恍惚,郁郁寡欢,为人们塑造了一个寂寞、孤独的形象。
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文采飞扬又丝丝入扣,读来让人感人至深。
然而帝王无情,司马相如的神笔也没有挽回汉武帝的心。
参考答案
(一)
1.勤散新
2.(1)B (2)A
3.韩柳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晋右军指的是晋朝的王羲之,著名书法家。
(二)
1.弟弟哥哥山上的亭子靠近水的楼阁
2.zhǎng xiàng zhòng chóng
3. 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山中的亭子和靠水的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