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1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语文教案教材依据本文教案依据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三单元《我们海誓山盟》第一课《我们爱你啊,中国》进行,属于古诗文类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1.了解《关山月》诗歌背景和文化内涵,并能层层推演诗歌寄托的思想情感;2.能够朗读中外名诗和诗词,进一步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欣赏水平;3.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提高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关山月》中的诗句及其所寄托的思想情感;2.学习朗读中外名诗和诗词。

教学难点1.推演和解读《关山月》中的隐含意义;2.朗读中外名诗和诗词的表达和感悟。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互动探究;3.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阅读学生版第19页《关山月》课文,初步理解古文化内涵;2.阅读教师版第18页《关山月》课文,自学、了解古诗背景;3.精选各类中外名诗和诗词,根据课文情境进行配对,在班里组织诵读朗诵活动,听取学生发言,引导探究名诗名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

情感导入1.通过让学生在课前准备时互相表演名诗、名句、名篇、名段,以及自制的小诗小调等方式,增进情感交流和学生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学习气氛;2.以中国的风景瑰丽、秀美,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等为教学背景,启发学生对中国自然与文化的自豪感、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进一步凸现课文主题“我们爱你啊,中国”的思想情感;导入课文1.通过多媒体、教师解读和学生表演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课文《关山月》的背景、作者、时代背景等情况,并鼓励学生学会一些批注方法,有助于理解和分析课文;2.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提出问题,添加注释,并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和体味它的意义;探究整篇课文1.将课文分为四个段落,先让学生自己编组合作,提取每个段落的中心意思、特点和情感色彩,并进行阐述;2.让学生自主学习《关山月》中涉及的文化内涵、修辞手段和意象、语言特点等知识点,集思广益、讨论交流,形成集思群策、共同探究的氛围;3.告知学生必要的逻辑、思维分析的方式,以及不同题型解答的方法,并帮助学生分析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深度。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我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我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
3.情感表达: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主题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表达爱国情感。
2.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以下几种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
-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保护环境;
1.知识层面: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在词汇运用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词汇学习,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他们的词汇水平。
2.思维层面:六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他们对课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可能难以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课文,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作者信息,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解读生字、新词,讲解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辨能力。
4.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他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课文中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掌握不够深入。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学情分析如下:
3.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主题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表达爱国情感。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

1、我们爱你啊,中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简单说歌曲内容。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板书课题:1、我们爱你啊,中国3、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纠正。

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小结: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民族伟大奋发开拓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

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学生读文,分小组讨论。

(2)交流。

第一段:写祖国幅员辽阔,总起全诗。

第二段:以“我们爱你”作为起句,从不同角度,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总结全文。

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体味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1、齐读。

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季节差)(2)“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段1、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4)有感情朗读第2节。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歌曲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学会用诗意的语言赞美祖国,初步了解诗歌的特点和基本结构。

4.发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1.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歌曲的内涵和意义。

2.通过听、说、读、写多种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学会用诗意的语言赞美祖国。

教学难点1.学会如何运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1.听歌法: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我们爱你啊,中国》歌曲,帮助学生感受歌曲中传达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朗读法:让学生分组,朗读歌词,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

3.创作法:组织学生自由创作一首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短诗,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师生互动:师生互相问候,并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

2.倾听欣赏《我们爱你啊,中国》歌曲,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课时:歌词赏析1.内容导入: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刚才听到的歌曲的感受,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歌曲传递出来的情感和意义。

2.学习目标:让学生听读歌词,理解歌词中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听歌猜词:播放歌曲,让学生尝试听出歌曲中的词语,并一起讨论词语的意义。

4.歌词分析:师生共同分析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歌词中的深层含义,并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课时:诗意表达1.学习目标: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和基本结构,掌握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诗歌鉴赏:师生共同阅读一篇诗歌,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和基本结构。

3.诗歌创作:让学生自由创作一首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短诗,并与同桌分享,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4.互动点评:在同桌互相点评的基础上,让学生共同分享自己的创作,并进行互动点评和展示。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我们爱你啊,中国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我们爱你啊,中国  苏教版

1、《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抒情诗歌,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自己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全诗语言凝练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强烈,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

诗中第一节写道:“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让读者读后通过想象形象地体会到祖国大地的季节、时空反差如此之大,从而感受到祖国幅员的辽阔。

第二、三、四、五、六节运用诗歌惯用的简洁直白的语言写出了祖国的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民族风情、历史悠久、伟大成就,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从内心油然而生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学习生字词。

(2)、通过朗读,初步从朗读中感受作者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小组合作,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从朗读中感受作者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从朗读中感受作者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候,导入新课1、课前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听了一首深情地歌唱祖国的歌曲,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我们爱你啊,中国》。

2、板书课题《我们爱你啊,中国》,齐读。

(指导读好课题)(二)教师配乐范读。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词。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朗读,识记。

帕米尔高原浓妆淡抹景德镇陶瓷屋脊硕果开拓指名读,纠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语文教案知识目标1.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大意,感受课文情感。

2.能够掌握在课文中出现的语言表达。

3.能够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记叙方式写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悟。

2.能够培养爱国情怀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1.学习语言表达的运用。

2.对课文中出现的情感进行理解。

教学难点1.如何用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如何通过阅读文化类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1.《我们爱你啊,中国》课文。

2.讲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材料。

3.学生铅笔、橡皮、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讲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生在伟大的祖国,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昌盛、最光荣的时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们的祖国这么伟大?今天,我们来探索一下这个问题。

”2.讲师放动情视频,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壮丽。

二、阅读(40分钟)1.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看《我们爱你啊,中国》的全文。

要求学生把握课文情节,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让学生阅读理解,重点是融会贯通地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文化内核。

3.对于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和固定句型,让学生进行逐一翻译和模仿表达。

4.分组进行合作阅读,互帮互助查找不理解的地方。

三、讲解(30分钟)1.分析文章语言特点,简明扼要地介绍语言运用技巧,比如修辞手法、用词方法、表达技巧等内容。

2.指导学生进行文学评论,引导学生关注于语言的运用与审美的提升。

3.重点讲解文章蕴含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底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巩固(20分钟)1.发放作文题目,以自己的语言和表述方式写一篇以父母为主题的作文,并在作文中表现出“家文化”和“国文化”。

2.让学生进行小组分享,交流不同的写作感悟与经验。

五、总结(10分钟)1.整理今天的教学内容,重点回顾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2.让学生谈谈对今天的学习有什么体会和启发。

泾县XX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

泾县XX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设计教学要求: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诵读,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特点,伟岸高洁的品质,开拓进取的精神.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切入。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

2。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揭题,范读。

二、朗读感知。

1.自由朗读全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畅,画出不理解的句子.2.小组练读,交流问题,组内讨论解决一些问题。

思考: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民族伟大奋发开拓)3.从诗的表现形式来看,课文可分几个部分?第一段(1):写祖国幅员辽阔,总结全诗。

第二段(2—6):从不同角度。

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第三段(7):总结全文。

4。

齐读全诗,初步体会祖国的可爱.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

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2。

思考:(1)这一段是从哪两个写祖国幅员辽阔的?(2)“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3。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指导写字。

1。

巩固生字的读音。

2.在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3.你想提醒同学写哪个字时要注意什么?4。

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1.朗读诗歌.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2。

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有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品读体味。

1.学习第2节。

(1)朗读并理解词语:清奇俊秀浓妆淡抹飘渺波澜壮阔(2)读了这几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祖国有哪些美丽风景?说一说。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5)小结学法。

2.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3—-6节,再交流谈论,教师适当指导补充。

第3节:介绍祖国名产。

着重理解: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第4节: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

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材分析】本册共分七个单元,第一单元所选四篇课文都是围绕着“爱国”这一鲜明的主题来串起全文。

《我们爱你啊,中国》作为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歌。

它以诗歌特有的语言形式,反复咏唱,赞美祖国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歌唱它取得的伟大的成就,传递出的崇高的精神品格,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

全诗共有七节,第一节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让读者通过想象形象地体会祖国大地的季节、时空反差之大,感受祖国幅员的辽阔。

第二、三、四、五、六节运用诗歌惯用的简洁直白的语言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物产的丰富、历史的悠久、成就的卓越,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的伟大,油然产生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最后一节高度概括,升华主题。

【学情分析】这首现代诗歌高度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景色美不胜收。

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可能并没有去过这些景点,所以在理解感受上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困难,我们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音像、图片等相关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领略祖国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作为一首现代诗歌,在讲授的时候不宜横讲解竖分析的,而应该以学生的品读赏析为主,所以在具体的授课安排上,先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然后以品读为主,赏析全文,重点感受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爱国之情。

学习本诗的写作方法,并仿写一两节。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能够准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六个生字,并且准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并能仿照诗歌的第二至六节学写一两节。

4.通过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依照诗歌的第二至六节创作一两节小诗。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逐层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爱你啊,中国
设计理念:
《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可以由“解读祖国”入手,以“读”为经,以“悟”为纬,读悟结合,引领学生在读悟文本中走进文本,升华主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吟诵诗句和收集整理一些关于祖国的春联、资料,激发并丰厚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和课外资料中一些较难理解的词句和知识点。

教具准备:
录音,投影(小黑板)
课前先学:
通过系列图画以及文字欣赏祖国江山,获得初步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游览过的名胜古迹,激发爱国之情。

(同学们,你们都到过祖国的哪些地方?能把你的所见所闻说给大家听听吗?当时你的感受如何?)
引导: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地大物博的伟大国家,华夏民族在这块大地上繁衍生息,作为中国人,她是我们应该共同热爱的。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

板书课题:1、我们爱你啊,中国!
指导学生饱含深情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纠正。

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小结: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

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学生读文,分小组讨论。

(2)交流。

第一段:写祖国幅员辽阔,总起全诗。

第二段:以“我们爱你”作为起句,从不同角度,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总结全文。

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体味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

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
(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季节差)
(2)“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指导写字: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内作业:
(1) 朗读全诗,尽量能够背诵。

(2) 完成学习手册剩余题目。

(3) 抄写全诗一遍。

拓展延伸:
1、桂林山水________,杭州西湖________黄山、庐山________,长江、黄河________,龙井茶________,茅台酒________,江南丝绸________,景德镇陶瓷________。

2、黄山的“四绝”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桂林的“四绝”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多处风景名胜,你能写出下列与之有关的诗句吗?
桂林:__________________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
庐山:__________________长江: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知道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全诗。

(2)齐读第一节,说说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4)有感情朗读第2节。

(5)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美丽风景。

(6)朗读、背诵。

(7)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2、运用学法,自学3~6节。

再交流讨论。

第3节:介绍祖国名产。

理解: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

简介: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

理解“巍峨”。

第5节: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

介绍战国编钟。

第6节:伟大的民族精神。

理解:“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

练习背诵。

4、学习第2~6节的写法。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

(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
1、学生采用各种方法练习背诵。

2、背诵比赛。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第三节写法,介绍连云港山水或特产。

我们爱你——
________的________,
________的________,
________的________,
________的________。

4、根据不同意思造句。

骄傲:
a.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b.自豪
拓展延伸:
1、以“我们爱你啊,连云港”为题目,你想从几方面来介绍她。

请你简要的写下来。

2、利用班会时间,把自己游览过的某个地方,知道的某个特产,古老的历史文物等,向同学们说说。

板书设计: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1、我们爱你啊,中国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