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2课 再别康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2课 再别康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2课 再别康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代表诗集《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猛虎 集》《云游集》。
徐志摩尊崇闻一多的三美主张,即 诗歌要具有绘画美(词藻)、音乐美 (音节)、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 齐),在《再别康桥》一诗中,绘画 美、音乐美、建筑美分别是怎么体
现的?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 体会诗歌韵律之美
2、分析意象 品味语言 体会情感
河 畔( pàn ) 青 荇( xìng )
揉 碎( róu ) 长 篙( gāo )
斑 斓( lán )
荡 漾( yàng ) 榆 阴( yú ) 浮 藻( zǎo ) 漫 溯( sù )
笙 箫(shēng xiāo)
诵读诗歌,体会诗歌韵律之美 注意节奏、体会抑扬顿挫
1.音乐美
A, 押韵,基本上每节都是2、4句押韵。韵脚为:来, 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 彩。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B, 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 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艳影
温润可人
爱恋
拟人 比喻
油油的 招摇
天上虹
光润自在 眷恋 含情脉脉
色彩斑斓 迷恋
面对康河美景,诗人有怎样的冲动?
• 诗人在梦中漫溯,心情怎样? 诗人放歌了吗?为什么?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招手惜别
7难舍难分 不得不去
<<再别康桥>>的绘画美
全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 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加之一些动作 性很强的词语的运用,使每一幅画面都给 人以流动的感觉。

《再别康桥》课件(人教版必修1)

《再别康桥》课件(人教版必修1)

• 离婚与失恋的影响。 • 他在伦敦大学读书时,认识了16岁的林徽因,在当 时称为"中国第一才女",所以徐志摩去追求她,但 他是结过婚的。追求时当然遇到阻力,林徽因说:" 我是少女,你是有妇之夫,你得先离婚。"徐志摩听 后觉得很有希望,于是与1922年赴柏林找张幼仪离 婚。因为浪漫的他认为林徽因是爱、美、自由的化 身,虽然张幼仪很好,但是没有浪漫气质。他说:" 我要当中国第一个离婚男人"。通过很多朋友做张幼 仪的工作,最后张幼仪同意了,之后两人关系更好, 一礼拜一封信。离婚后他立刻回到了英国,却发现 林徽因已经到美国学建筑学。可能林徽因的父亲认 为徐志摩当女婿不适合。此刻,老婆没了,恋人没 了。两脚踏空,心悲凉。
• 证婚人是梁启超,主持是胡 适。 • 梁启超证婚人的祝词 •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 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 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 致离婚再娶……你们两人都 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 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痛 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 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
一轮诵读,因声求气
指导:平仄、押韵、节奏等韵律感、音乐美
总结
• 《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 首别离诗,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 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 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 境之美。
拓展阅读:赏析《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五轮诵读,吟咏诗韵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建筑美,音 乐美,绘画美。新月派 1、 建筑美(形式),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字数相近 错落排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共31张PPT)
河畔金柳倒影图
7难舍难分 招手惜别云 彩图
挥手作别云彩 图
结构全解:
第一部分 (1)
轻轻的我走了
轻轻的我来了 轻轻的我招手 河畔上的金柳 泛舟康桥 离愁别绪 依恋母校 作别母校 生离愁
再 别 康 桥
第二部分
(2-6)
软泥上的青荇
榆阴下的一潭
来寻梦
悄悄的我走了
第三部分 (7) 悄悄的我来了 悄悄离去 心忧伤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 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 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他的新诗可堪 千古绝唱,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 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 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 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 人。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 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 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 的文坛巨星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 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那柳荫下波光潋滟的清泉,沉淀着诗 人像彩虹一样的绚丽迷人的梦,可谓 融情入景。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 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5、撑篙漫溯寻梦图 1、挥手作别云彩图 6、黄昏夏虫沉默图
四、“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 的康桥”是脍炙人口的诗句,联系上下 文,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妙处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是承接上一句诗“但我 示 不能放歌”而来的,因为诗人此时此刻连“在星辉 斑斓里放歌”亦不忍,只好以无声的悄悄作为别离 的笙歌。在由波光艳影荡漾,水底青荇招摇,星辉 斑斓组成的大自然的和谐中,只有无言的沉默是对 康桥最好的告别。在这一句内,“悄悄”与“笙箫” 亦成押韵,增加了语言的韵律美。“沉默是今晚的 康桥”则是“康桥今晚是沉默的”倒装,这一倒装 不仅造成句与句的押韵效果,而且以“沉默”定义 康桥此时的特性,再一次突出了康桥的宁静美,收 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高一语文必修一人教版:第2课再别康桥课件

高一语文必修一人教版:第2课再别康桥课件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
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
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
一个重要女性---林徽因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徐志摩
康桥:诗人美之梦蕴积的地方
在那里,他遇到 了当时伟大的诗人
泰戈尔,他的诗作
四行一节,错落排列, 建筑美——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
节奏轻快,韵律柔和,
音乐美—— 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云彩、金柳、青荇、
完美体现新月派诗的风格
清泉、星辉、夏虫。
思考康桥: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
以自己回到母校康桥,在河中泛舟
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对母 校热爱、依恋、依依惜别的深情。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那榆阴下的/一潭,
《再别康桥》的“三美”
的”“悄悄的”,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歌开头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
结尾又连用两个“悄悄的”叠词,造成
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表达了诗人 的惆怅之情,对康河十分珍惜和依恋的
感情,增加了诗歌的静谧、飘逸的成分。
康河给诗人最美的印象是它的宁静与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是脍炙人 口的诗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再别康桥
徐志摩

高中语文 第2课《再别康桥》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2课《再别康桥》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
作者是在傍晚来到母校的,夕阳辉映着 柳树,给柳树镀上一层金光。
2、作者把柳树说成是“新娘”,运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ppt精选
17
3、“招摇”是什么意思?水草为什么而 “招摇”?
• 招摇:本意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 本文写出了小草对诗人点头致意,欢迎诗人
❖ 离别,情绪的低落;
❖ 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的感情。
ppt精选
19
• 7、开头连用三个“轻轻的”有什么作用?这节运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结尾的“不带走一片云彩”是什么意思?
• 表述惆怅之情,抒发对母校的依恋,依依惜别之情。 • 反复
• 康桥永远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照应了开头。
ppt精选
20
5感情达到高潮
ppt精选
25
• 作业:
• 1、完成《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 本课的练习。
• 2、背诵、默写《再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 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 而 优美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 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 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 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ppt精选
3
写作背景
1920年-1922年,徐志摩在康桥也就是剑桥 大学深造。这段留学生活,特别是剑桥美丽的自然 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在星光下听 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牛刍草声,是我康桥 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 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你的性灵。” 为此,回国前夕他写下了《康桥在会罢》一诗,表 达对康桥的眷恋。1928年诗人再次来到母校,旧 地重游,漫步于宁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时光, 在乘船归国途中,写下这首诗。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 诗两首再别康桥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 诗两首再别康桥 PPT课件
──徐志摩
剑桥大学
康 桥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原名徐章序,浙江 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是著名的诗人散文 家。 1918年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后 为见卢梭赴伦敦剑桥大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 先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兼任南京中央 大学教授。1923年与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人 发起组织新月社。1924年泰戈尔访华,他主动担 任翻译,并随他访日。1927年在上海创办新月书 店及《新月》书刊。1931年任《诗刊》主编。11 月19日由南京飞往北平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应为“在我的心头/荡漾”。
4.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 “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 上运用现代白话。 D. “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形式三美
音乐美
每节用韵基本相同;章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回环 呼应)的结构形式:首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
形式三美
绘画美
① 多用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云彩”、“金柳”、“夕阳” 、“艳影”、“青荇”、“彩虹”、“星辉斑斓”等。 ② 多用动作性很强的词语: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 挥一挥等,使之变成动态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B.彷pánɡ。C.圮pǐ。D.漾yànɡ。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漫溯 B. 星辉 C. 悠长 笙箫 清泉 哀怨 沉默 柔波 油纸


斑烂 榆阴 丁香
D. 哀曲
冷漠
消散
揉碎
“斑烂”应为“斑斓”。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课件(共28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课件(共28张PPT)

返回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 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 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 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 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 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
返回
2.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苏轼的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从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从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到 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往今来,爱 国主义精神都是中华之魂,它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它 是一支点燃中国人智慧和力量的熊熊火炬,爱国主义精神
将永远传承下去,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返回
导入:自古写离别诗的作品可以说是数不
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句?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返回
探究五:本诗首节和末节在节奏上相同,在语 意上相似,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返回
提示: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 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结构严 谨,给人以整体之美,体现了徐志摩主 张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使
依依惜别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
返回
◇叠词(修辞)的妙用
请找出本诗和《雨巷》中的叠词,体会其作用
每日一思


1.面对民族的兴衰,我想到的是那一抹残阳,一片荒 漠,我想到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毫

高中语文 第2课 再别康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2课 再别康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
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
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
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
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
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
完整版ppt
23
“招摇”是什么意思?水草为什么而“ 招摇”?
招摇:本意指故意张声势引人注意。 本文写出了小草对诗人点头致意,欢迎 诗人的到来。
“甘心”是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心醉了,写出了诗人 对康桥永久的爱恋。
完整版ppt
24
“虹”“梦”是怎么的形态?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完整版ppt
25
诗人为什么不能“放歌”?为 什么而“沉默”?
离别,黯然神伤,“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别情缕缕,离绪重重,虽然是全诗的高潮 ,却是以情绪的低落和基调的抑郁作为标志 ,表达了诗人对母校深深的离情。
完整版ppt
26
“不带走一片云彩”是什么意 思?
康桥永远在诗人心中,挥之不 去。照应了开头。
完整版ppt
21
为什么连用三个“轻轻的”?
三个“轻轻的”写出诗人只身来到和离开 康桥的情景。诗人不愿意惊动他心爱的母校, 不愿打破她的宁静与和谐,只想悄悄地与康桥 做依依惜别。
感情温柔细腻,节奏轻缓,为全诗定下感 情基调。
完整版ppt
22
“柳”本是绿色的,为什么作者说是“金 柳”?
Ø作者是在傍晚来到母校的,夕阳辉映着柳树,给柳 树镀上一层金光。 Ø作者为什么把柳树说成是“新娘”? Ø新娘是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男人一生中最激动 的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见诗人内 心多么迷恋康桥,这一比喻独具匠心,表现了诗人对 康桥的极度迷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
编辑ppt
15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 淀着彩虹似的梦。
编辑ppt
16
寻梦
?撑
一支
长篙


青草
编辑ppt
更青17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编辑ppt
18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编辑ppt
19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编辑ppt
20
诗人先写“轻轻的我走了”,后写“悄悄的我走了 ”,试分析“轻轻”“悄悄”的妙用?“作别西天 的云彩”“不带走一片云彩”有什么深刻含义?
由于诗人对康桥世界的无限依恋,百般珍惜,不愿 其完整受到人为损伤,不愿其纯洁受到半点污染, 不愿破坏这种心境和氛围,故用轻轻和悄悄。诗人 “作别西天的云彩”“不带走一片云彩”,意在告 白“康桥理想”的破灭,隐喻诗人游历英国而一无 所获,折射出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彷徨。
感受。
编辑ppt
9


轻轻的我

走了,

正如
我轻轻
的来.编辑ppt10 Nhomakorabea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编辑ppt
11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 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 荡漾
编辑ppt
12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编辑ppt
13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 的在水底招摇;
编辑ppt
14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
编辑ppt
21
为什么连用三个“轻轻的”?
三个“轻轻的”写出诗人只身来到和离开 康桥的情景。诗人不愿意惊动他心爱的母校, 不愿打破她的宁静与和谐,只想悄悄地与康桥 做依依惜别。
感情温柔细腻,节奏轻缓,为全诗定下感 情基调。
编辑ppt
22
“柳”本是绿色的,为什么作者说是“金 柳”?
Ø作者是在傍晚来到母校的,夕阳辉映着柳树,给柳 树镀上一层金光。 Ø作者为什么把柳树说成是“新娘”? Ø新娘是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男人一生中最激动 的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见诗人内 心多么迷恋康桥,这一比喻独具匠心,表现了诗人对 康桥的极度迷恋。
(二)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 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 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 :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 ,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
(五)课堂检测;用闻一多的《死水》进行训练

(六)用汪国真的《江南雨》进一步强化“三美
”知识点。
编辑ppt
3
花儿与少年关于剑桥大学的视频,导入到康桥,到 再别康桥, 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编辑ppt
4
编辑ppt
5
编辑ppt
6
编辑ppt
7
旷世才子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等,新 月派代表诗人,与闻一多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的基础 。著有诗集《 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1916年考入北京 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 ,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 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 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与胡适 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 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 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 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这位 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编,辑p胡pt 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8 的 是中国文学!”
编辑ppt
27
5感情达到高潮
撑篙漫溯寻梦图
4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榆阴浮藻清潭图
3更加欢喜和眷恋
青草水底招摇图
2欢喜和眷恋
河畔金柳倒影图
1难舍难分
挥手作别云彩图
《再别康 编辑pp桥朗t 》诵课视文频
6情绪低落
黄昏夏虫沉默图
7难舍难分
招手惜别云彩图 28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
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
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
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
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
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
第一课 诗二首
再别康桥
编辑ppt
1
1、了解徐志摩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了解新月派诗歌相关常识,欣赏本诗音 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特点。
编辑ppt
2
(一)花儿与少年节目关于剑桥大学的视频导入
新课;
(二)介绍诗人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三)分析欣赏全诗;探索它美的奥妙。
(四)由本诗总结新月派诗歌“三美”特色;
编辑ppt
25
诗人为什么不能“放歌”?为 什么而“沉默”?
离别,黯然神伤,“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别情缕缕,离绪重重,虽然是全诗的高潮 ,却是以情绪的低落和基调的抑郁作为标志 ,表达了诗人对母校深深的离情。
编辑ppt
26
“不带走一片云彩”是什么意 思?
康桥永远在诗人心中,挥之不 去。照应了开头。
“虹”七彩、静止,“梦”奇异、美丽的。这里用 虹与梦的美丽奇异写出潭水的“静美”,表达了诗 人对拜伦的仰慕与追怀。融情入景,营造出难以言 传的优美意境。
“寻梦”的“梦”指什么?第五节写什么

第五节紧承第四节诗意,对“梦”加以引申。这里 “梦”是对过去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暗含对逝去 的康桥留学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
编辑ppt
23
“招摇”是什么意思?水草为什么而“ 招摇”?
招摇:本意指故意张声势引人注意。 本文写出了小草对诗人点头致意,欢迎 诗人的到来。
“甘心”是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心醉了,写出了诗人 对康桥永久的爱恋。
编辑ppt
24
“虹”“梦”是怎么的形态?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