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歌曲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体现摘要: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其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体现也是一大特色。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体裁,具有自由灵活、通俗易懂、表现手法多样等特点,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体现也越来越多。
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体现为主题,从歌曲的歌词内容、创作手法、旋律特点和歌手的演唱特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国传统文化;体现1.歌曲的歌词内容流行音乐中的歌词内容大多源于传统文化,主要是因为歌曲是一种基于音乐形式的语言艺术,因此,歌曲的歌词内容必然与音乐紧密相关。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通俗易懂的文化艺术形式,它的歌词内容往往与大众心理产生共鸣,不仅易于接受,而且能够真正打动听众的内心。
例如,周杰伦的《青花瓷》、林俊杰的《江南》、陈淑桦的等,这些歌曲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并且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比如在《青花瓷》这首歌曲中,周杰伦将青花瓷这一传统文化元素与自己创作的歌曲结合起来,既能为歌曲营造出一种古典美的意境,又能表现出对美好爱情和未来生活的向往。
再比如,林俊杰的《江南》这首歌曲也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创作的,但是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家乡、对亲人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唯美空灵的歌声中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音乐的完美结合。
1.歌曲的创作手法流行音乐的创作手法多种多样,既有以西方的和声、旋律为基础,再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也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再结合西方音乐特点进行创作的作品;还有一些在创作中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如《成都》《青花瓷》等。
《成都》是将其歌词与旋律相结合,再加上许嵩独特的唱腔和磁性的嗓音,使得整首歌曲既有赵雷对歌曲内涵的深刻理解,又有独特的中国味道,充分表达了对成都这座城市美好印象的同时,也体现了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爱意。
在歌曲的创作手法上,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上去入”等创作手法,使得整首歌曲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富有较强的可听性。
试析从“中国风”看传统文化和当代歌曲结合的意义

试析从“中国风”看传统文化和当代歌曲结合的意义从“中国风”这一音乐风格出现以来,其在当代流行音乐中的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流行音乐的结合,不仅仅是一种音乐风格上的融合,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当代音乐创新的一种尝试。
本文着重从“中国风”音乐在当代歌曲中的意义进行探讨,分析传统文化和当代音乐的结合对于音乐创作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从“中国风”音乐在当代歌曲中的意义来看,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音乐中,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而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正是“中国风”音乐的灵感来源。
当代歌曲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使得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年轻人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从“中国风”音乐中常常可以听到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等的演奏,这些乐器本身就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现代音乐的形式重新呈现,让传统乐器焕发出新的活力,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对传统音乐文化有所了解和认同。
传统文化和当代音乐的结合对于音乐创作和文化传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音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而当代音乐则更加注重时尚性和个性化。
传统文化和当代音乐的结合,既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够使音乐在形式和内容上更贴近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可以借助传统文化元素,赋予歌曲更加深邃的意义和内涵,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
通过这种方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当代音乐得以创新,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推动着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
这种结合也为当代音乐注入了更多元的文化内涵,使得当代音乐更加丰富多彩,更能够展现出中国独特的音乐文化魅力。
传统文化和当代音乐的结合还能够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和提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中国风”音乐作为传统文化和当代音乐的结合,具有独特的文化符号和魅力,能够让世界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1. 引言1.1 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灵魂。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热爱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和情感。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元素和表现形式,比如古诗词、戏曲、民歌等,这些都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宝贵资源,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更重要的是,通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
这一点对于当前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是一个关乎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问题。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历史和民族的瑰宝,是孩子们接受教育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显得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选择传统音乐曲目来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唐诗宋词的朗诵、古代音乐器乐的演奏等方式,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可以通过歌曲创作来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创作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特色的歌曲,让学生通过创作来感受和表达传统文化的内涵。
可以通过民族舞蹈教学来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学习舞蹈动作、穿着传统服饰等方式,让学生在跳舞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韵味。
通过这些方式,小学音乐教学可以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2. 正文2.1 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是多样的。
可以通过传统音乐曲目的演奏和学习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的融合及其新生义

艺术研究|艺术趋势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的融合及其新生义云南民族大学/徐中原王凤摘要:古诗词之外的各类古代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融合主要有三种方式:现代流行歌曲诠释古代文学经典的主旨、颠覆古代文学经典的主旨、取材于古代诸子散文等文学经典。
21世纪以来,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是二者融合的主要原因。
从古诗词中化用句子、词语、意象或用作歌词,或用作曲目,它们在新的文本环境中一般会产生新的含义。
关键词:文学经典流行歌曲融合新生义影视艺术四大名著诸子散文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且逐渐“热潮”化,歌坛创作的“传统文化意识”越发浓厚,学界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关于古诗词与流行歌曲关联的研究成果。
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歌曲的创作实际发现,不仅仅是古诗词,其实一些诸如古代小说戏曲、民间传说、古代诸子散文、史传散文、政论散文等各类古代文学经典,亦与现代流行歌曲发生了融合,但学界鲜有关注;再者,古代文学经典融入流行歌曲之后,其原义往往不是被直接承继,而是在新的歌词文本中产生了新的含义,这一现象亦一直为学界所忽略。
鉴于此,拟就以上两个问题做些探讨,希望对学界之前的相关研究有所补充和开拓,对流行歌曲的词、曲作者如何通过歌曲创作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如何创作出更为优秀的音乐作品有所启发。
何谓“古代文学经典”?指一直流传至今为大多数读者所欣赏与传承的古代文学著作或古代文学作品,或因其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引起跨时代的共鸣,或因其艺术成就具有不朽的典范性。
何谓“流行歌曲”?从广义上言,指在一定时代被大众广泛欣赏或传唱的歌曲,包括流行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等各种唱法的歌曲;从狭义上言,指用流行唱法(也称通俗唱法)演唱的歌曲,其符合大众的音乐审美习惯,具通俗性、时代性、流行性的特点,是一种音乐体裁,区别于原生态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戏剧唱法的歌曲。
本文所论流行歌曲指前者。
本文主要采用归纳法、文本解读法为主进行研究,但由于各类流行歌曲的数量异常丰富,实难穷举,故仅选用若干代表性的例证进行分析、论证。
中国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及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及意义摘要:流行音乐是一种反映当下社会情趣的主要的音乐艺术,其凭借着高传播性与大众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人的审美意识,而大学生便是被影响群体之一。
近些年,随着流行音乐的商业化发展,其淡化了音乐本身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文化的根基。
与此同时,也催生出一些低俗、庸俗的流行音乐。
以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为切入点,挖掘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促进当代大学生通过流行音乐这个载体感受、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通过美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二者融合的可能性与其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流行音乐;音乐教育流行音乐是所有音乐类型中数量占比最大的。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其是为了区分宗教音乐而诞生的音乐类型;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流行音乐原指19世纪80年代起在美国出现的“通俗歌曲”音乐。
流行音乐具有普遍性与社会性,能够与当下社会所流行的一切产物进行结合,包括流行的服饰、美食、娱乐活动等,其大众传播度之高是其他音乐形式无法比拟的,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
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流行音乐的结构短小、贴近生活,易于使人们产生共情与共鸣,相较于其他音乐类型更加大众化。
由于流行音乐具有普遍性,其在大众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而这一作用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明显。
近些年来,流行音乐发展迅速,但是为了追求商业化,资本对于流行音乐的包装多呈现于视觉方面,只顾追求宏大的场面,导致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缺失文化根基。
大量媚俗、低俗、庸俗但有着朗朗上口旋律的三俗音乐流入市场,很容易被模仿与学习,影响着一代年轻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任何形式的流行音乐。
而如何正确地看待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引导大学生树立音乐审美意识的根本。
本文以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为切入点,挖掘傳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促进当代大学生通过流行音乐这个载体弘扬传统文化,从而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让大学生通过感受、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与音乐鉴赏能力。
关于古诗词新唱歌曲创编的研究

关于古诗词新唱歌曲创编的研究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将古诗词融入现代音乐创作中,创作出新的唱歌曲,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古诗词新唱歌曲的创编涉及到音乐、文学、文化等多个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古诗词新唱歌曲的创作背景、特点、技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古诗词新唱歌曲的创作背景1.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古诗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古诗词的传承和发扬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
将古诗词融入现代音乐创作中,通过新的表现形式传达出来,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新,也是对古诗词精神的一种崇尚和弘扬。
2. 音乐艺术的融合与发展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音乐创作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音乐创作不再局限于某一种风格或形式,而是吸收了各种文化元素,进行多元化的融合。
古诗词新唱歌曲的创作,正是音乐艺术融合与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1.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古诗词新唱歌曲的创作,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
传统的古诗词与现代的音乐形式相结合,既保留了古诗词的文化韵味和艺术特色,又赋予了音乐作品新的时代气息和审美情趣。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展现了创作者对时代精神的理解和表达。
2. 语言与音乐的和谐统一古诗词作为文学形式,注重对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而音乐作为艺术形式,更是追求对声音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古诗词新唱歌曲的创作要求在保持古诗词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将音乐与诗词进行融合,使语言和音乐能够达到和谐统一,达到更加美妙的艺术效果。
3. 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古诗词新唱歌曲的创作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对古诗词进行重新谱曲、填词再创作,也可以是将古诗词原文直接搬上舞台,进行现代表演形式的呈现,还可以是将古诗词融入流行音乐、民谣音乐等新的音乐形式中。
文化儿童歌曲

文化儿童歌曲介绍文化儿童歌曲是指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目的,专门为儿童创作的音乐作品。
它们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以生动形象的歌词和优美动听的旋律,引导儿童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文化儿童歌曲既具有娱乐性质,又富含教育功能,成为了儿童教育领域的一大亮点。
重要性文化儿童歌曲在儿童成长、教育和培养国民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1. 促进儿童语言和文化认知文化儿童歌曲通过简单易懂的歌词,帮助儿童建立起基本的中文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歌曲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民间故事、传统乐器等,使儿童在娱乐中学习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2. 培养儿童的艺术修养文化儿童歌曲既包含了优美的旋律,又具有高雅的文化内涵,可以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唱这些歌曲,儿童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还可以培养音乐表达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3. 塑造儿童的价值观文化儿童歌曲在歌词中融入了教育意义和正能量,通过鼓励儿童勇敢、善良、团结等良好品质的歌词,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这些歌曲可以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向儿童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有助于他们良好地成长。
发展历程文化儿童歌曲发展至今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
1. 早期经典作品早在1930年代,中国就开始产生一些经典的儿童歌曲,如《两只老虎》、《小星星》等。
这些歌曲以简单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赢得了无数儿童的喜爱,为后来的文化儿童歌曲奠定了基础。
2. 文化儿童歌曲的崛起随着教育意识的提高和互联网的发展,文化儿童歌曲开始迅速崛起。
越来越多的优秀音乐人、作曲家开始专门为儿童创作歌曲,其中融入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
这些歌曲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还吸纳了现代音乐的影响,既符合儿童音乐欣赏的特点,又具备了时尚和流行的元素。
3. 多元化发展近年来,文化儿童歌曲进一步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除了歌曲本身以外,还涌现出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文化产品,如儿童音乐剧、儿童舞蹈等,为儿童提供了更广泛的艺术体验和学习机会。
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体现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体现分析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对流行音乐主题的选择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为流行音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比如,歌曲的主题可以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传说故事等。
例如,杨洪基的歌曲《牧羊曲》中融入了藏民族的歌曲《牧羊曲》的旋律和神秘的藏文歌词,使得歌曲既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元素,又有现代流行音乐的风格,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也是一种体现。
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调、节奏和各种乐器的演奏方式,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在流行音乐中,一些歌手和音乐制作人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了新形式的音乐作品。
例如,那英的歌曲《雨一直下》中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古筝演奏和音律、民族乐器的声音,使歌曲更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在歌词和歌曲的表达方式上也得到了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意境的表达和情感的描绘,在流行音乐的歌词创作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特点。
一些歌曲的歌词中融入了诗词的表达方式,用简洁、抒情的文字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比如,谭维维的歌曲《天空之城》中的歌词“我等你开的花/来吻你遍的风/我为了你照亮一座城堡把心还给你”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感性的表达,使得歌曲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对流行音乐的视觉形象和舞台表演也产生了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着重于美学的追求和形式的表现,在流行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中也可以看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吸收。
一些歌手的演唱服装、舞蹈动作等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给人一种独特的观感和感受。
例如,庾澄庆的歌曲《一滴泪》中的舞台表演中穿插了传统京剧的脸谱舞和服饰,使得整个表演更加精彩和有特色。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主题的选择、音乐元素的应用、歌词和歌曲的表达方式以及视觉形象和舞台表演等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和流行音乐的结合不仅为流行音乐增添了文化元素,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年轻化和时尚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 的道理 而使 中国传统文化重新注入青少 年教育课 堂最 好的方法就是 通过音乐编 成歌
进入 2探 索 ・ 争 鸣 玲
溪 ( 河北 师 范大 学 0 5 0 0 2 4 )
形之 中让古板 的诗词变为 了朗朗上 口. 易于言 传 的高级教学方式 . 还让孩子们从那个时候就 可以体会到和声 的感觉 .一种 自然的和谐 之
将中国传统优秀 文化 融入歌 曲创作 中的重要作用
在 当时那个以手工业 为主 的不 发达 的时
人们不 自觉地想起伤 心往事而随之 落泪 例 如, 歌 曲《 天亮 了》 让 人们真 切感觉 到 了失去
双亲 的孩子的无助 与痛苦 而积极 的音乐会
代里有了采用歌唱韵律的方式学习三字经 、 弟 子规等基本文化精髓 . 单单这一点就足以见我 们祖 先的智慧所在 了 当然 出现这 些情况 也 绝非巧合 . 都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声。 学堂里不能有 的读慢 了. 有的读快了 . 使得 他们在少年时期就懂得 了谦让与合作 8 O 后 的孩子 们应该 都看 过《 新 白娘子 传 奇》 我深刻地记得在那个时期 的小孩子有很 多人都会原 封不动的把旁 白唱出来 他 们愿 意一遍一遍 地去听里面 的许仙 和 白娘 子的对 话并熟记然 后 自己把他们 演绎出来 我觉得
振 的歌曲 的时候 而感 觉身体充满 了力量重 获 新 生. 对生活重新充满希望 音乐能充分表达 内心的情感 . 它比语言含蓄 . 比图画直 白。它 能让 所包 含 的 内容 让人 从 内在 去体 会 和 理 解 它既通俗又高雅 它给人们提供一定 的想 象 空间. 可 以让任何人去倾听和感悟 不同的 歌 曲反应不 同人 的心理 .不 同的人 感悟不 同 的歌曲 . 不 同的歌 曲感悟不 同的人生 。 最 后 .由于音乐 是一种 以音 乐作为 手段 以提高 美学思 想作 为 目标 的抽 象声音 载体 .
为什么要把传 统优 秀文化变成歌 呢? 首先 .音乐本 身是一种 由声波震动 而产 生的声音体 系 .由一定 的节 奏和震动频 率组
成的 音乐 分为乐音和 噪音 两大类 简 单地 说. 乐音指的是一切 让人身心愉快 的声音 噪 音则是指一切不悦耳让人不舒 服的声音【 1 _ 其次 . 音乐有其 自身特殊的功能 它会 与
、
则 国智 . 少年 富则 国富 . 少 年强 则国强 . 少年
形成一定的律调 . 让人的思想和记忆能力高度 集 中达成一种 内在 的协调 . 就能在不知不觉 中
1 . 把较难理解 的诗 词古训 加 以一 定 的韵 律. 可让人增加记忆 在整齐的朗读与歌颂时
查发现从青 少年开始学 习中国传统文 化的重
要性。
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看当今社 会 梁启超 在《 少年 中国说 》 中说道 : “ 少年智
一
让人 的心理感到兴奋 . 如聂耳创作 的《 义勇军 进行 曲》 在那个年代团结了亿万中国人 再次 .音 乐还能调节 自身的情 绪激发人 体 的内在潜能 如在古代奴隶 社会 时 . 地 主压 迫 奴隶 .那时 的人们 就是靠一些 劳动号子 激 发 人体潜能挖掘 身体 极限 的 人们 往往在 其 最 无助的时候 因为听到某一个与 心灵产生 共
了今 天的一切 当我们心里 只想 如何挣钱 就 出现了三聚氰胺 .当我们心里 只想 如何立 足 便 出现 了房姐 当看到 3 6 人死亡的惨剧却只 是 冷漠的笑笑而过 时就有 了“ 表 哥” 而 出现 这些 问题 的原 因正是我们忽视 了传 统文化 教 育. 忘记 了孔 融让 梨 . 忽视 了 “ 凡 是人 . 皆 须
学 羁 2 0 1 4 年 第 1 1 期
张
摘要: 笔者 以中国传统优 秀文化 为依据 , 根 据 当前社会 现象来对 中小学学校教育 以及 青 少年 时期 如何 吸 收传 统 文化 教 育进 行 思 考 .发现如 果在 学 习音 乐的同时学 习优 秀传 统文化会取得 事半功倍的 效果.并呼吁 青少 年和 广大人 民群众 学 习古代 传 统优 秀文化 . 从而改 变国家社会秩 序. 提 高国民素质 关键词 : 传统文化 歌 曲创作
人 的心 理产生共鸣 .在 人的心理上 和生理上 形成独有 的认知 和感觉 如悲伤 的音乐会让
价值观 在 中国这个古老 的礼仪之邦竟 会出
现越来 越多 的“ 资本 化 ” . 这不得 不 让人深 思
优秀传统文化改编成歌曲来 供大 家传 唱. 那么 我相信效果 一定不 同凡 响 而现在恰 恰是好
多学校早就把老祖宗留下的中华精髓丢弃了 三 歌 曲创作 的对 学 习传 统 文化 的重 要
作 用
中国人 怎么了?这样 的礼仪之邦为什 么会走 向今天 的“ 资本道路 ” . 越 来越多人没 有感 情 .
变得冷漠 、自私?难道是 我们没有经 济实力 吗?是科 技不 发达还是 教育方法 出现 了问题 ? 想到这里 , 我才恍 然大悟 是的 ! 我们 的教育 方法出现 了严重 的偏 差 2 1 世纪的今天我们 早已丢掉了中国传统文化 下 面. 笔者通过调
曲 .让孩子们从 音乐歌 曲中重新吸收优 秀的 传统文化。 二 将歌 曲纳入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的原因
发展 社会进 步的 同时越 来越多的社会 问题 也随之而来 .更多的人为 了个人的利益 丢掉 了做人 的底线 和原则 而这 些问题的根 本在 于越来越多 的人已经没有 了正确的人生 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