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瑞恩的井》优秀教案(精品)
小学语文说课教案《瑞恩的井》

小学语文说课教案《瑞恩的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井的故事》中的《瑞恩的井》。
文章讲述了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让非洲的孩子喝上干净的水,不懈努力,终于在自己6岁生日时筹集到足够的钱,在非洲乌干达捐建了一口水井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掌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瑞恩的坚持与努力,体会他的爱心。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非洲干旱地区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非洲孩子的生活环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详细讲解生字词,分析文章结构,解读文章主题。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瑞恩,为了帮助非洲的孩子,他们会怎么做。
5.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瑞恩的行为,让学生明白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a. 瑞恩为什么要为非洲的孩子捐井?b. 瑞恩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c.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瑞恩的井》主题: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生字词:筹集、努力、坚持、爱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瑞恩的故事。
b. 选取一个你关心的人,写一篇关于你为他(她)做的一件好事的作文。
2. 答案:a. 参见课文内容。
b.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关注社会公益活动,了解其他关爱他人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安排;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瑞恩的井|沪教版(2022秋)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瑞恩的井|沪教版(2022秋)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的含义,体会瑞恩是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瑞恩的敬佩之情。
4体会瑞恩的父母要求他通过做额外家务自己挣钱帮助非洲孩子的用意。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课前两分钟——<我眼中的非洲>(我今天课前两分钟的题目是<我眼中的非洲>1、课件展示演讲内容,提问:有谁来介绍一下乌干达,并请同学补充。
2、了解了这些知识,你有什么感受?3、评价演讲效果。
(我的演讲完了,请大家给我打分)二、引出课题通过殷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乌干达以及非洲的的情况,其实了解非洲情况的人很多,又有谁愿意实实在在的给予那里的人帮助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有一位小主人公,他就做到了,他是谁呢?(瑞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瑞恩的井》,你们准备好了吗?三、理解课文(一)、通过预习,谁来讲讲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你们看,一个6岁的一年级小孩,居然做出了一件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吸引那么多人都愿意和他一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去感受瑞恩的美。
课件出示:1、默读课文,在令你感动的地方做详细的批注。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3、组织语言,准备交流看同学们做的都很专注,把文章中最令你感到的地方,在小组里讲一讲。
(三)、交流:谁愿意与大家分享课文中最感动你的地方(学生自由交流,只要能说到以下交流的重点都可以)交流的重点:1、第2自然段,一美分也可以,一美元、70美元也可以,瑞恩却选择了70美元,说明“瑞恩从心里是真心要帮助非洲的孩子,也说明瑞恩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2、第4自然段,妈妈这样做的目的,(一举两得:锻炼瑞恩的意志和帮助非洲的孩子,让瑞恩明白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幸福,只有付出才有回报)“爽快”一词可以看出(6岁的男孩很贪玩,说明决心很大。
)3、第5自然段(通过干活、努力比向父母要钱更有意义)4、第8自然段,为什么课文中出现了两次“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第9自然段,把所有人的努力变成自己的动力。
《瑞恩的井》教案(精选

《瑞恩的井》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英语阅读与写作》教材第四章《人物描写与记叙文写作》。
详细内容为通过阅读《瑞恩的井》这一真实故事,学习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并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能够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腻的描绘,表现人物的品质和情感。
2. 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能够清晰、连贯地叙述事件,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3. 通过学习《瑞恩的井》这一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2. 教学重点: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瑞恩的井》阅读材料、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非洲儿童生活现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如何帮助他们。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瑞恩的井》故事,并回答相关问题,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3. 人物描写:分析故事中瑞恩的形象,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腻的描绘,表现人物的品质。
4. 写作技巧: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进行写作实践。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修改,提高写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1.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2. 记叙文写作技巧: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瑞恩的井》为素材,写一篇关于瑞恩的人物描写和记叙文。
2. 答案要求:人物描写:具体、细腻,展现瑞恩的品质和情感。
记叙文:清晰、连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人物描写和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以及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关爱他人,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语文说课优质教案《瑞恩的井》

小学语文说课优质教案《瑞恩的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瑞恩的井》。
该文详细讲述了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非洲孩子打井的故事,体现了爱心和坚持的力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课文,理解字词句;分析课文结构,领会文章主旨;培养关爱他人、坚持不懈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向瑞恩学习,树立爱心和坚持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体现的爱心和坚持的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非洲孩子的生活图片,引发学生对非洲孩子生活现状的关注,为新课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讲解文章主旨,分析瑞恩的品质。
4. 例题讲解:以课文内容为例,讲解如何从文章中提炼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随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如何向瑞恩学习,将爱心和坚持的品质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瑞恩的井》2. 主要内容:课文结构:引子、、结尾生字词:、、瑞恩的品质:爱心、坚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爱心和坚持的品质。
2. 答案:文章主旨:讲述了瑞恩为非洲孩子打井的故事,体现了爱心和坚持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关心他人、助人为乐、面对困难不放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爱心和坚持的重要性,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非洲孩子的生活现状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引导。
瑞恩的井(沪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瑞恩的井(沪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3瑞恩的井【学习目标】1会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能辨析“募集、募捐、捐助”这三个词语。
3知道瑞恩是一个善良、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好孩子。
领会“有决心、有毅力,总能把事情做好。
”这个道理。
【教学重点】1会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领会“有决心、有毅力,总能把事情做好。
”这个道理。
【教学难点】1知道瑞恩是一个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好孩子。
2理解“瑞恩的井一一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介绍“井”,导入新课。
(请看到过井的学生举举手,并请他们说说井的作用。
) (井一一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
)2出示课题——瑞恩的井,齐读。
3根据课题提问。
归纳学生的问题:瑞恩是谁?瑞恩怎么会有一口井的?(为什么这口井是瑞恩的?)这口井在哪里?……(以上问题较为简单,当场可以解决。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
2检查朗读的情况。
(1)文章共有几小节?(12小节)(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3出示:瑞恩是。
从老师口中,他知道,(6岁的加拿大一年级的小学生)(学校正在为非洲儿童募捐)还知道。
于是,他挣到了70美元。
可是这钱不足以打(70美元可以打一口井)(帮长辈做家务)一口井。
在的帮助下,瑞恩开始了面向整个加拿大的,也加入(妈妈)(募捐活动)(他的同学)了捐助的行列。
他们还与非洲的孩子们。
两年后的,8岁的瑞(相互通信)(一个夏天的早晨)恩和妈妈来到,这里有一口,当地的孩子们(乌干达的一所小学附近)(瑞恩的井)(热烈欢迎瑞。
现在,瑞恩的募集活动,那些钱将被用来。
恩的到来)(还在继续)(在非洲打井和购买设备)4交流答案,齐读这段话。
5辨析“捐助、募捐、募集”。
(1)这段话包括三层意思:出示:①学校正在为非洲儿童募捐。
②瑞恩靠做家务挣来了70美元,他的这笔钱将用来捐助乌干达北部一所小学的孩子们。
五年级语文上册 瑞恩的井 2教案 沪教版

【教学目标】1.有感情、熟练地朗读课文。
2.领会“有决心、有毅力,总能把事情做好”这个道理并有所启示。
3.知道瑞恩是一个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付出爱心的孩子。
4.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点】体会瑞恩的爱心、同情心、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投影出示:一口井问:你们有谁见到过井吗?它有什么作用?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学生质疑3.师小结:今天我们来学习《瑞恩的井》,这是生活在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普通男孩身上的故事。
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他怎么会有一口井的?这些问题我们学了课文后就会知道的。
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出示投影:(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填空:瑞恩是()。
从老师口中,他知道(),还知道()。
于是,他()挣到了70美元。
可是这钱不足以打一口井。
在()的帮助下,瑞恩开始了面向整个加拿大的(),()也加入了捐助的行列。
他们还与非洲的孩子们()。
两年后的(),8岁的瑞恩和妈妈来到(),这里有一口(),当地的孩子们()。
现在,瑞恩的募集活动(),那些钱将被用来()。
2.学生交流3.思考:课文讲了几件事?板书:学校募捐瑞恩捐助瑞恩募集4.词语辨析:“募捐”、“捐助”、“募集”三、再读课文,理解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1.分节朗读课文,思考: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2.交流归纳:板书:爱心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3.快速默读课文,用不同符号画出文中描写瑞恩“爱心”的语句、“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语句4.交流投影出示:理解句子意思: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既是瑞恩决定攒钱的原因,也是瑞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精神动力,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进一步表现了瑞思的真诚,无私,没有国界的爱。
)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体现瑞恩是个“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付出爱心的孩子”的句子四、三读课文,感悟道理1.齐读课文,找出直接点题的一句话: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
瑞恩的井 教案

瑞恩的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学生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瑞恩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学习如何有条理地叙述一件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瑞恩的善良和爱心,激发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情感。
让学生明白梦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瑞恩为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努力。
理解“瑞恩的井”的意义,感受爱心的力量。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以及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提问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贫困地区缺水的图片)同学们,当我们打开水龙头,清澈的水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但在世界的某些地方,人们却因为缺水而生活艰难。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为了帮助他人解决用水问题而努力的小男孩——瑞恩。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
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词。
3、整体感知请学生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概括)瑞恩在听闻非洲孩子喝不上干净水后,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们挖一口井,最终他的梦想实现了。
4、精读课文小组讨论:瑞恩是如何实现他的梦想的?(引导学生从瑞恩的行动、遇到的困难以及他的坚持等方面进行讨论)提问:瑞恩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朗读重点段落,感受瑞恩的坚定信念和爱心。
5、深入探究思考:“瑞恩的井”仅仅是一口井吗?它还有什么更深的意义?(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从爱心的传递、梦想的力量等方面进行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梦想以及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
6、总结全文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强调瑞恩的爱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沪教五年级语文上册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瑞恩的井|沪教版(20__秋)]
![沪教五年级语文上册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瑞恩的井|沪教版(20__秋)]](https://img.taocdn.com/s3/m/d01cd11f19e8b8f67d1cb98a.png)
沪教五年级语文上册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瑞恩的井|沪教版(20__秋)]长春版四年级下册《瑞恩的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发掘文章线索,学习通过具体的语言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3.体会瑞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具体的语言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瑞恩的高尚品质与坚持追梦、不畏困难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孩子们,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每一天的生活我们都是无忧无虑。
可是,在遥远的非洲,有很多和我们同龄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是这样的——(出示有关图片)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受?(齐读:在非洲,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很多人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而死去了。
每一分钱都能够帮助他们:一分钱可以买一支铅笔、一元钱够一顿丰盛的午餐,如果我们有70元钱,就可以帮他们挖一口井。
) 6岁的加拿大小男孩瑞恩知道这一切后,和我们一样很同情他们,那他想为这些孩子做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瑞恩的井》,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走进文本,走近瑞恩,来感受他给我们带来心灵的震撼。
二.品读课文,感悟瑞恩的精神。
(一)出示研学提示:1. 默读课文第4至13自然段,思考:为了实现梦想,瑞恩做了什么?2. 画出让你感动的语句,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3. 在小组里交流学习收获。
刚才同学们学习的非常投入,下面就分享一下我们的学习收获。
(二)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品读。
1.理解“爽快”这个词。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出示积分表:(1)妈妈制作了一个积分表,上面画了35个格,每完成一项工作就可以挣到2元钱。
如果每一格代表一项工作,如果瑞恩每天都做一项工作,就需要()天才能挣到70元钱。
(2)理解“额外”的意思,可以看出瑞恩平时是做妈妈做一些家务的。
3.作者采用什么手法写出瑞恩筹集70元钱的经过呢?4.瑞恩终于从2元钱辛辛苦苦的挣到了70元钱,实现了他的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恩的井》教案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捐助、羞怯、骄傲”的意思。
2.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
4.培养学生浏览、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5.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有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
2.培养学生浏览、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有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浏览、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
放手让学生自读,对于重难点的突破应鼓励学生自已概括、总结。
在学生质疑的地方精讲、细讲,以便于更好完成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
在课前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安排认真负责的小组长,使其成为师生沟通的纽带。
了解非洲人们的生活现状,搜集这一类的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通过一组画面让学生走进非洲、认识非洲,对非洲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展示一张关于“手”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非洲的贫困。
谈话: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对非洲,对乌干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了解非洲的人很多,但有多少人能实实在在给予他们帮助呢,课文的主人公做到了。
他是谁?[板书课题]
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1)瑞恩是谁?
(2)瑞恩怎么会有一口井的?
(3)这口井在哪里?
2.出示并检查:正确朗读下列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募捐() 额外() 爽快() 奖励()
水泵() 登载() 羞怯() 设备()
3.从课文中找到与这三句相对应的小节。
(1)学校在募捐。
(2)瑞恩的捐助。
(3)瑞恩在募集。
明确:学校在募捐(1-2节)
瑞恩的捐助(3-8节)
瑞恩在募集(9-12节)
4.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辨析“募捐”“捐助”“募集”的意思。
明确:“募捐”是捐钱捐物的意思;“捐助”是拿出财物来帮助的意思;“募集”是广泛征集大家捐钱捐物的意思。
一般情况下“募捐、募集”是面对大众、号召大家的,而“捐助”是针对个人的。
5.找出描写瑞恩言行的句子,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瑞恩回家对妈妈说:“我需要70美元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
”
(2)瑞恩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又一次提出请求:“非洲的孩子们就要死了,他们没有干净的水喝!”
(3)瑞恩眼睛一亮,爽快地答应了。
(4)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板吸尘,瑞恩干了两个小时。
当朋友们在外边玩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个2美元。
(5)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的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
(6)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
明确:瑞恩富有爱心、善良,具有超人的毅力,恒心。
6.出示:“瑞恩的井——
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说说乌干达人民为什么要在井上刻这句话?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1)指导学生联系第2节先理解“这个痛苦的社会”。
(2)再联系瑞恩的行动说说他给乌干达人民的帮助。
(3)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7.小小年纪的瑞恩能够想到帮助别人,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善举!可是,当初对他提出需要70美元帮助非洲孩子时,他的父母却要他做一些额外的家务来挣?是不是太小气了?
学生畅谈,交流看法,体会瑞恩父母的良苦用心。
三、练习
1.辨字组词
旬()募()筹()颠()簇()
名()幕()寿()慎()族()
2.
“四月的一天,瑞恩穿得整整齐齐,骄傲地把75美元交给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
”如何理解句中加点的“骄傲”?
3.瑞恩的事在社会各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对此,你如何理解?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文中的主人公瑞恩让我们的思想、灵魂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要强盛,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奋斗,同学们让我们以瑞恩那样的人为榜样,做一名有理想、有责任心、有爱心的新世纪的中学生。
五、作业
1.认真抄写词语表上的7个词语。
2.读句子,想想两个句子中的“骄傲”意思有什么不一样,根据不同的意思给“骄傲”造句。
(1)四月的一天,瑞恩穿得整整齐齐,骄傲地把70美元交给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
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骄傲的孔雀无法面对湖面上自己美丽的倒影,一气之下跳进了湖里。
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瑞恩说?可以给远在加拿大的瑞恩写一封信。
六、板书
瑞恩的井
学校在募捐(1-2节):捐钱捐物富有爱心、善良,
瑞恩的捐助(3-8节):拿出财物来帮助具有超人的毅力,恒心
瑞恩在募集(9-12节):广泛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