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印度 中东-埃及导学案
《中东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中东》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1. 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你对中东地区有哪些了解?中东地区有哪些国家?中东地区的文化特点是什么?2. 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让同砚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周边国家。
二、进修目标1. 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
2. 精通中东地区主要国家的名称、首都及重要城市。
3. 理解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4. 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及国际干系。
三、进修过程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主要国家介绍- 中东地区位于亚洲西南部,东临印度洋,西临地中海,南至阿拉伯海,北至黑海和里海。
- 中东地区主要国家有沙特阿拉伯、伊朗、以色列、土耳其、埃及等。
- 讲解每个国家的首都、重要城市、人口分布等信息。
2. 中东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宗教文化- 中东地区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祥地,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
- 中东文化以伊斯兰文化为主导,包括建筑、服饰、饮食等方面。
- 分析宗教文化对当地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3. 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 中东地区曾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埃及、波斯等古国。
- 介绍中东地区的历史事件,如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
4. 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及国际干系- 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包括伊朗核问题、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等。
- 探讨中东地区与国际社会的干系,包括中东国家的外交政策、国际合作等。
四、教室谈论1. 请同砚就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展开谈论。
2. 让同砚分组谈论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及国际干系,并展示谈论结果。
五、课后作业1. 就中东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宗教文化写一篇短文。
2. 选择一其中东国家,了解其历史背景及地缘政治形势,并写一份报告。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对中东地区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包括地理位置、文化特点、历史背景等方面。
期望同砚们能够继续关注中东地区的进步,增进对该地区的熟识和理解。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

题目: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从个案分析中掌握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
3.培养分析、归纳、运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
4.懂得农业区位的选择须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布局农业,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以实现最大经济效。
【学习重点】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明确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会对农业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
3.学会利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具体案例。
【学习难点】正确运用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分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现代农业意识。
【导学过程】深化预学一.中国及世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种类自然条件我国主要分布区世界主要分布区粮食作物水稻气候条件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平原、平原、江淮地区、平原、珠江三角洲、、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春小麦:长城以北带冬小麦:长城以南带、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法国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长东北平原美国、拉美糖料甜菜喜温凉,耐盐碱干旱,带北方:、、、等省区。
俄罗斯、欧洲甘蔗的热带地区南方:、、、、云,以及。
中美洲,西印度群岛,东南亚,南亚。
古巴油料花生带丘陵区、沙土区山东丘陵,河北、河南大豆(我国东北)、油橄榄(地中海沿岸)、油棕(东南亚)油菜分布广流域为主,分布广纤维棉花晴天多,光照;夏季温,收摘期雨;土质、土壤肥沃、灌溉的平原地区。
、中下游平原以及下游沿江平原印度西北部、中亚、埃及、美国东南部水果温带:苹果、梨、桃、葡萄带中下游(黄土高原,山东半岛),新疆、盆地等。
美国等亚热带水果高温湿润的气候秦淮以南丘陵低山区,以(水果)为主。
地中海地区(葡萄、柑橘、柠檬)热带:香蕉、荔枝、芒果、菠萝、龙眼、椰子等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与气候区。
岛、南、、台湾部南亚、东南亚、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岸热带气候区。
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油棕可可、咖啡二.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典型地区区位条件生产特点或经验水稻种植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分布区东亚、南亚、东南亚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大河的平原,地势土壤:土层,土壤水源:水源经营,单产,商品率,机械化水平,水利工程量,科技水平人文条件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市场:习惯吃米饭,市场种植技术:种植历史悠久,丰富大牧场放牧业大面积、气候区。
南亚和印度导学案

第8讲:南亚与印度设计:佟立霞审核:韩红霞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南亚的位置、主要国家和城市。
2.了解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3.理解印度发展农业的条件。
4.理解印度加尔各答、班加罗尔的区位条件。
【知识回顾】(5分钟)1.下列国家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A.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B.越南、老挝、泰国、缅甸C.越南、泰国、老挝、缅甸 D.缅甸、老挝、泰国、越南2.有关中南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河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和萨尔温江B.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太平洋C.地处低纬,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湄公河平原是农业比较发达的重要农业区3.下列城市是中南半岛上的国家首都又位于大河三角洲的有A.万象 B.曼谷 C.金边 D.雅加达4.北回归线穿过的东南亚国家是A.越南 B.老挝 C.缅甸 D.柬埔寨5.东南亚的一个大岛分属3个国家,这个岛是A.苏门答腊岛 B.加里曼丹岛 C.爪哇岛 D.苏拉威西岛个性补充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学习指导(2分钟)1、根据教材和自主学习的内容,用圈点、勾画、填写的方式把重点内容做下标记,同时记忆相关内容。
2、借助图表和地图册或与同桌讨论的方式,对本节规律性的内容归纳一下。
3、落实好本节基础知识和规律的掌握。
二、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8分钟)【自主学习】结合自我检测的内容,看课本内容,建立知识网络,进行知识梳理。
一.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致位于10ºN~30ºN之间海陆位置: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扼印度洋航线的要冲。
[读图识记]印度半岛(南亚次大陆);七国及克什米尔地区,首都;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印度河——恒河平原;北回归线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三个人口过亿的大国以及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不丹等几个小国。
印度半岛是南亚的主体。
北回归线和80°E的交界处基本上是南亚的几何中心。
[辨析]“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范围有什么不同?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
世界地理南亚和印度导学案

《南亚和印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地图册P44图文,分析南亚和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
2.结合地图册P45图文,找出南亚的宗教及分布国家。
3.结合地图册P46-P47图文,归纳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分布。
【重难点】自然地理特征【难点】热带季风气候【思议环节】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2.思考: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3.印度主要农作物和工业的分布?【展评环节】(“十个三大”)南亚自然特征:(“六个三大”)一、南亚的位置和范围1.位置2.国家及首都(三类国家、三个亿国)内陆国:临海国:岛国:二、地形地势(三种地形)北部:中部:南部:三、河流(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流经国家、注入地)四、气候(三种气候)五、印度工农业分布(三大矿产)南亚人文特征:(“四个三大”)三大宗教、三大工业、三大经济作物、三大粮食作物合作探究思考:1.分析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气候特征:成因:2.分析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及措施。
【练结环节】(2011年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甲中A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乙为A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描述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南亚和印度》导学案答案(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6—9月降水量较丰富(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第三节南亚和印度导学案」

世界分区第三节南亚和印度导学案第一课时南亚概况【预习案】(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组成和范围:主要指七国和克什米尔地区。
(读图册掌握,并填到空白图中)2个内陆国3个沿海国2个岛国海陆位置:位于____________以南,__________以北的地区。
包括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上的许多岛屿。
2、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读图掌握穿过该区主要的经纬线,包括北回归线,北纬30度,东经70度和90度线)。
(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读图,找出主要的地形单元,填到图上,总结出地形特点)北部:_____________山的南坡,逐级下降,山地崎岖而狭长地形中部:____________平原,是南亚主要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南部:_______高原2、气候(读气候类型图,找出该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分析原因,总结该区气候的特点。
)特征:气候多样,但以为主。
3、河流:(掌握源地、流向、流经国家和注入的海洋)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人文概述1、历史悠久,古文明中心。
2、宗教和居民:是哪些宗教的发源地?掌握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都以信奉什么宗教为主?主要人种:3、主要农业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4南亚的人口问题。
【探究案】气候——延伸探究1: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有:(1)热带季风气候:描述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2)热带沙漠气候:写出主要分布区域并分析成因。
(3)写出该区域多地形雨的区域。
分析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
(4)描述南亚地区降水的总体分布特点。
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及治理措施?——延伸探究2:孟加拉国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延伸探究3:【练习案】(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A 组(基础题)1、下列关于南亚次大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南亚地区 B.斯里兰卡是南亚次大陆上的国家C.指南亚的大陆部分 D.包括印度半岛和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2、南亚西北部塔尔沙漠形成的原因,错误的是()A.离海较远B.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内C.西南季风不易吹到 D.古代原始森林遭到破坏3、图41—3为世界某一区域图,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1)~(3)题。
202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导学案

202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导
学案
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
- 第一章人类文明的起源
- 第二章农业文明的兴起
- 第三章文字的发明与传播
第二单元古代国家的兴起
- 第一章战国七雄
- 第二章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兴起
- 第三章罗马帝国的兴亡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 第二章文化名人与文学艺术
- 第三章中国与中华文化的融合
第四单元世界古代科技与文化
- 第一章希腊罗马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 第二章南亚古代印度文化的探究
- 第三章古代埃及文化的发展与衰落
第五单元中世纪的世界
- 第一章天下三分,唐宋元的兴衰
-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的阶级与文化
- 第三章国家与阿拉伯文化的传播
第六单元现代时期的世界
- 第一章近代中国社会与政治变革
- 第二章世界两次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第三章法国大革命与现代西方政治思潮
本导学案主要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在学习历史下册时,系统化和全面化地学习历史知识,了解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历史事件探究,感悟历史,思考现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历史素养。
埃及导学案(正式)

第三章走进国家第二节埃及内容:《位置、组成、气候、文化、经济》年级:七年级学科:地理讲课人:钟庆军学习目标1.了解埃及的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出埃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
3.了解埃及的民族、宗教、语言、文化方面的基本情况。
学习难点:埃及的气候成因,埃及的工农业特点学习重点:尼罗河对埃及经济文化的影响。
在图上标出:1.标出重要的纬线:北回归线、30°N2.河流:尼罗河、苏伊士运河3.海洋、湖泊:地中海、红海、苏伊士湾、纳赛尔水库4.平原:尼罗河三角洲5.半岛:西奈半岛6.邻国:利比亚、苏丹、以色列7.城市:开罗(首都)、阿斯旺(水坝)苏伊士8.海港:亚历山大、塞得港【导学过程】第一环节——自主学习一、地跨两洲1.地理位置非洲部(绝大部分)(属于亚洲的是半岛),地中海岸,红海岸。
2.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要道,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运输线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3.苏伊士运河北起海沿岸的,南至湾的港,是联接海和海,沟通______洋和洋的世界著名运河,也是洲和 __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开通后,缩短了洋到洋的航程,因而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4.埃及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居民绝大多数是人,多信奉教,首都是非洲最大的城市,也是千年古都。
二、沙漠广布5.埃及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全国大部分地区土地为,除北部地中海沿岸属气候外,绝大部分地区属气候,所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沙漠王国”。
6.被称为埃及“母亲河”的是,在浩瀚的沙漠里形成一条绿色走廊,是世界第长河,它发源于非洲的,流向,注入海。
三、文明古国7.埃及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古埃及人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灿烂的文化,如:。
8.埃及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
是古代埃及法老的。
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金字塔是。
是埃及法老智慧和权力合一的象征。
9.素有“艺术世界奇观”之称的是。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导学案

区域地理: 南亚与印度导学案一、介绍南亚地区是亚洲南部的一个地理区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和阿富汗等国家。
其中,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也是南亚地理特征最典型的国家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南亚地区与印度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经济特点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
二、地理特征1. 地理位置: 南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部,紧邻印度洋。
南亚地区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北与中国和塔吉克斯坦相邻。
2. 地形地貌: 南亚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塔里木盆地、恒河平原等。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被誉为“世界屋脊”。
3. 气候特点: 南亚地区气候多样,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
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平原地区气候炎热。
三、人口分布1. 人口数量: 南亚地区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总人口超过15亿。
其中,印度是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总人口的80%。
2. 人口密度: 由于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南亚地区的人口密度差别很大。
印度的人口密度较高,尤其是在恒河平原地区。
而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人口密度较低。
3. 城市化程度: 南亚地区城市化程度逐渐提高。
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主要城市都面临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和城市扩张给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带来了挑战。
四、经济特点1. 农业: 南亚地区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活动,占据着重要地位。
稻米、小麦、棉花等是南亚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尼泊尔和不丹以种植作物和畜牧业为主。
2. 工业: 南亚地区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但是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工业国家,拥有发达的汽车、电子、钢铁和纺织等行业。
3. 贸易: 南亚地区的国际贸易主要以出口农产品和纺织品为主。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国家,其对外贸易关系比较广泛,包括与邻国的贸易以及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贸易。
五、文化背景1. 宗教: 南亚地区是世界上宗教多样性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南亚--印度中东--埃及课时2课时
重难点印度人口特点,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工业发展;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地位、分布及输出
复习检测
某跨国纸业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
读下图回答该集团进行生产基地选址主要考
虑的因素是(双选)()
A、交通发达
B、低廉劳动力成本
C、热带雨林气候条件
D、当地市场需求大
任务揭示
1、识记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及主要城市。
2、识记中东地区“两洋三洲五海”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及首都;中东气候类型及分布。
3、识记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及其储量、产量、出口量。
4、理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印度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5、理解中东成为长期热点地区的原因;结合中东气候的特点,说明水资源匮乏的原因。
自主学习
1、学生在《区域地理》书上,自主填图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河流、气候类型与分布;印度的农业生产潜力,民族工业的分布;中东的地理位置,地形区,气候与农业,资源的分布,河流的分布;埃及的位置,气候类型,河流,经济支柱,农业类型和主要城市。
2、学生在《区域地理》书上,学生自主记忆南亚,印度,中东,埃及等区域的相关内容。
析疑解惑
1、图解印度农业、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分析印度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
3、画图说明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并分析中东气候特征的成因。
4、讲解中东长期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巩固拓展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4题。
1.图中与我国相邻的内陆国为
()
A.①国B.②国
C.③国D.④国
2.有关①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和亚热带
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产粮最多的国家
C.印度河是①国最主要的河流
D.恒河三角洲是①国重要的产棉区
3.①国半岛的东西沿海地带最主要的农作
物是
()
A.小麦B.水稻C.茶D.黄麻
4.近年来,甲城市所在地区发展迅速,该地区的主导工业为() A.钢铁工业B.纺织工业
C.电子工业D.电力工业
5、(2010·杭州模拟)读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所在的________平原是人类
文明发祥地之一,它是世界著名的
________农业区。
(2)请说明从B地区的石油通过海运运
送到我国上海所经过的具体海域和海
峡。
(3)图中河流a是________河,b、
c两河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河流是
________(填字母)。
(3)(4)B地区“房屋的墙比较厚、窗子比
较小”是和当地气候相适应的,请具体
说明此房屋特点是如何适应当地气候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