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心术》(失传版)

合集下载

唐文学家李义府《度心术》原文及译文

唐文学家李义府《度心术》原文及译文

唐文学家李义府《度心术》原文及译文“得人心者得天下”;“上智者御心,下智者御力”。

古往今来,这已经被普遍认同。

大至治理一个国家,小到管理一个地方,甚或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皆同此理。

得心,须先御心(驾御人心);御心,须先度心(了解掌握人心)。

于是,“度心术”应运而生。

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度心术”已经作为一种人生技能、社会生存斗争的利器,被斗智角力场中的人们所推崇。

纵观古今,凡成大事者,大都享有“御人大师”的美誉。

他们谙熟人心,利用人心,擅于说服人、引导人、控制人、驾御人,让人心甘情愿地效力于其鞍前马后,颇具“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人格魅力和个人感召力。

《度心术》,作者:唐代李义府。

他从度心、御心、擒心、纵心、夺心,诛心等十个方面,将看似繁复深奥的“度心之术”,变得简单明了,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度心第一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仁者,鲜也,御之弗厚焉。

志大不朝,欲寡眷野;才高不羁,德薄善诈。

民之所畏,吏无惧矣。

狡吏恃智,其勇必缺,迫之可也;悍吏少谋,其行多疏,挟之可也;廉吏固傲,其心系名,誉之可也。

治吏治心,明主不弃背己之人也;知人知欲,智者善使败德之人焉。

【译文】朝廷官员都是有一定本事能耐的人,管理他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仁慈的官吏很少,治理他们不能够仁和宽厚。

志向大的人不会选择入朝廷当官,欲望少的人宁愿留恋在民间村野。

才智高的官吏往往不受人拘束,德行低的官吏每每善于使诈弄巧。

老百姓不敢做的那些事,官吏们都不会害怕。

狡诈的官吏倚仗他的智慧,他的胆略必定缺乏,强迫可以令他乖乖就范。

凶狠的官吏他们的智力不足,行为上容易有疏忽,抓住把柄可以使他不得不屈服。

廉洁的官吏性情尽管比较孤傲,可是他们的内心极重视名声,赞誉他们就可以役使他。

驾驭官吏最关键的一点是要降服他们的心,明智的君主不会弃用曾经有过背叛劣迹的人;识别他人最紧要的是了解该人的欲望,有智慧的人善于驾驶德行有亏的人。

民所求者,生也;君所畏者,乱也。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

业师郭在贻先生1989年因病逝世,逝世前一日弟子们准备了蛋糕,要在第二日为他庆祝50岁诞辰。

没有想到就差一日,竟成永别。

我是郭师临终前唯一守在病榻前者,因为是夜里轮值,别的师兄弟都不在。

郭师临终前没有任何遗言,但是此前为我们写下了遗嘱。

对于这段伤心往事,我一直不大愿意说。

郭师在发病前半年,就说他活不过五十岁。

他是亲口对我说的,而且是先后两次。

我当时很不以为然,还以为他是拿训诂学家黄侃自比。

没有想到事情真会如此,而且就差一天满五十。

虽然郭门弟子很多,不过郭师最后两年里真正接触非常多的也就我与张涌泉师兄,因为我们三人组成了一个合作撰著“敦煌学三书”的课题组。

郭师在最后这两年里,频繁约我们去见他。

我怕影响先生休息,有一次一个多星期没有去,郭师见后就问我为何那么久不去见他,说他有事要跟我谈。

后来每次去,郭师都单独跟我谈治学,一谈就是两三小时。

他说:“我这叫‘金针度人’。

人们一般是不肯‘金针度人’的。

我现在跟你谈的,都是我的真。

”我当时觉得郭先生怎么忽然说这样话,很象禅宗的传授衣钵似的,可是也没有想到他已经预感到自己可能不久于人世了。

他一次告诉我痰中有血丝,我却安慰他可能是咽喉炎。

现在回想这些事情都特别难过。

如今眼看我自己也奔五十了,虽然没有预感到迈不过这个坎,但是心情确实也比较复杂。

不过更多的回忆,还是留到以后再说吧。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这篇文章,是为纪念郭师而写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一位副总编辑信誓旦旦地跟我签署了合同(此前我发单篇文章还从来没有签约过)。

可是八年过去了,书出版了没有,都从来不曾告诉过我,我写信去问也是石沉大海。

后来我就自己收入在我的论文集中了。

文章的基本内容都是根据郭先生自己的述说写的,没有多少我个人的添油加醋。

搜狐博客开通后,我放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这一篇。

可是我今天想打开修订一下的时候,就是打不开,所以干脆重新发布一篇,而把那边的删除了。

江浙散人黄征 2007-1-13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郭在贻先生是我的恩师,是他一手提携我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

[万籁声]万籁声气功教范

[万籁声]万籁声气功教范

[万籁声]万籁声气功教范[万籁声]万籁声气功教范篇一 : 万籁声气功教范篇二 : 万籁声1992年8月8日,自然门武术大家万籁声先生在福建省福州市逝世。

2007年9月,福建省公布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杂技与竞技”一项中,自然门名列第一。

万籁声,湖北省鄂州市葛店镇人,自然门武术第二代传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七位师父一个徒弟1919年9月,北京阜城门外罗道庄的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学科,迎来了十七岁的新生万籁声,三年前,是作京官的二叔把他从家乡带到北京。

万籁声自幼热爱武术,九岁时就独自一人跑到邻村黄家矶投师;十一岁时,就得到在本村避难的“四川刀”方庭杰之女方婵相赠《方家拳》和《方家刀法》。

在农大,万籁声遇到了少林六合门大师赵铨。

赵师技得家传,后投沧州神枪刘德宽习枪及武功,再从御前带刀四品护卫孔吉泰习剑。

曾开设北京永盛镖局。

赵鑫洲是北农专的国术指导员,每周有三个下午,都会到学校教授武术。

在没有赵鑫洲课程的时候,万籁声通常都会骑着自行车,跑上好远的路程去赵鑫洲的家。

在赵鑫洲眼里,万籁声是一位有远大前程的后生,双目炯炯,内藏机智,人虽清瘦,却干练精明,于是他将少林六合门绝技,精心传授给万籁声。

1921年,万籁声又拜有“南北大侠”之称的自然门第一代传人、为孙中山和同盟会做过保卫工作的杜心五为师,习自然门拳术及气功,成为自然门第二代传人。

之后,又拜“川西大侠”杨畏之为师,习药功兼武功;拜致力于儒释道三教真谛研究、深谙兵步将校之术的川人邓芷灵为师习道功;拜奇士王显斋为师习道功;拜赵鑫洲盟兄、长于接骨术的通臂拳名家王荣标为师,习接骨术;拜医道高深,“人以为神,故以‘神仙’呼之的刘老师祖为师,习武功、道功、药功。

这七位师父个个都有卓而不群之艺业,尤其是“刘神仙”刘老师祖,武功已然高来高去,尤具神奇色彩。

据万籁声生前讲,有一年冬天,北京下了厚厚的一场大雪,一个深夜,杜心五家的大门被重重叩响,来者是刘神仙,因开门迟了些,神仙一脸愠色,走至厦檐前一甩胳膊,好像是在抖落身上的雪粒,又好像在向已恭迎在门厅的杜心五展示武功,“噗”的一声,地上的落雪“哗”地溅起足有两米高,沸沸扬扬显示了深厚的内功。

度心术原文及白话文

度心术原文及白话文

度心术原文及白话文《度心术》是古代汉族谋略名著。

从实用的心理学中提炼出了丰富的“度心”理念,用详实的案例加以阐释,度心术帮你在为人处世、交际办事中抓住对方心理。

通过各种手段瓦解和征服对方。

如果您希望在社交的各种场合如鱼得水;希望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希望能在商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妨试试学习度心术。

目录•度心第一•御心第二•擒心第三•欺心第四•纵心第五•构心第六•逆心第七•夺心第八•警心第九•诛心第十度心第一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

仁者,鲜也,御之弗厚焉。

志大不朝,欲寡眷野。

才高不羁,德薄善诈。

民之所畏,吏无惧矣。

狡吏恃智,其勇必缺,迫之可也。

悍吏少谋,其行多疏,挟之可也。

廉吏固傲,其心系名,誉之可也。

治吏治心,明主不弃背己之人也。

知人知欲,智者善使败德之人焉。

【译文】:朝廷官员都是有一定才能的,管理他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品德高尚的人是很少有的,治理官吏不能宽厚。

志向大的人不会入朝为官,欲望少的会留恋民间。

才能突出的人不受拘束,品德低下的人善于欺诈。

百姓不敢做的事,官吏不会害怕。

狡诈的官吏倚仗他的智慧,他的勇气一定是缺乏的,强迫他可以将他制住。

凶狠的官吏往往智力不足,他的行为多有疏忽之处,挟制他可以令他屈服。

正值的官吏会孤傲,他的身心会被名声所累,赞誉他就可以役使他。

管理官吏要研究他们的内心,明智的君主不会抛弃曾背叛自己的人。

识别人要了解他的欲望,有智慧的人善于驾驶德行有亏的人。

御心第二民所求者,生也;君所畏者,乱也。

无生则乱,仁厚则安。

民心所向,善用者王也。

人忌吏贪,示廉者智也。

众怨不积,惩恶勿纵。

不礼于士,国之害也,治国固厚士焉。

士子娇纵,非民之福,有国者患之。

士不怨上,民心堪定矣。

严刑峻法,秦之亡也,三代盛典,德之化也。

权重勿恃,名高勿寄,树威以信也。

【译文】:百姓所追求的,是生存,君主所畏惧的是叛乱。

百姓无法生产就会产生叛乱,君主仁爱宽厚就可使天下安定。

百姓都向往的事,善于利用这一点的热播就可以成就霸王之业。

书屋藏书目录大全

书屋藏书目录大全

书籍分类汇总
一、共青团、党政、马列毛邓中特思想系列书籍
二、青年励志系列(教育、经济管理、职场、成功、创业、人生规划)
三、文学艺术类(名著传记、历史小说、音乐、美术、绘画、舞蹈、体育)
四、科普读物类(自然科学、天文地理、科普生活、医疗保健、旅游、工业交通)
五、综合性图书(1 丛书2 百科全书、类书3 辞典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5 年鉴、年刊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
一、共青团、党政、马列毛邓中特思想系列书籍:
二、青年励志系列(教育、经济管理、职场、成功、创业、人生规划)
三、文学艺术类(名著传记、历史小说、音乐、美术、绘画、舞蹈、体育)
四、科普读物类(自然科学、天文地理、科普生活、医疗保健、旅游、工业交通)
五、综合性图书(1 丛书 2 百科全书、类书3 辞典 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5 年鉴、年刊 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

人生智慧之《度心术》全解,人生的利器!

人生智慧之《度心术》全解,人生的利器!

人生智慧之《度心术》全解,人生的利器!人生智慧之《度心术》全解,人生的利器!发布时间:2011-12-07 00:10:43 来源:经典语录网浏览:384次夺心第八众心异,王者一。

懾其魄,神鬼服。

君子难不丧志,释其难改之。

小人贵则气盛,举其污泄之。

穷堪固守,凶危不待也。

察伪言真,恶不敢为。

神褫(chi)之伤,愈明愈痛。

苛法无功,情柔堪毕焉。

治人者必人治也,治非善哉。

屈人者亦人屈也,屈弗耻矣。

译文:众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君王要把它们统一起来。

让人的精神恐惧,任何人都会屈服。

君子受难不会丧失志向,帮助他解除苦难却能改变他。

小人得志就气焰嚣张,检举他的罪行就会使他泄气。

贫穷的人可以让人坚守节操,而凶险和危难之时就不容等待了。

察觉出伪装说出真意,恶人也不敢作恶了。

心神被剥夺的创伤,越聪明的人就会感到痛苦。

严苛的刑法不能达到目的,情感安抚可以完成此事。

惩处他人的人一定会为他人所惩处,惩处并不是好的方法。

屈服于他人的人也会让他人屈服,屈服并不是耻辱的事。

警心第九知世而后存焉。

识人而后幸焉。

天警人者,示以灾也。

神警人者,示以祸也。

人警人者,示以怨也。

畏惩勿诫,语不足矣。

有悔莫罚,责于心乎。

势强自威,人弱自惭耳。

变不可测,小戒大安也。

意可曲之,言虚实利也。

译文:了解社会后才能生存。

能鉴别他人的优劣之后才有幸运。

苍天对人的警告,表现为天灾。

神灵对人的警告,表现为人祸。

人们对他人的警告,表现为怨恨。

害怕惩处的人不要告诉他,语言不能让他改过。

有了悔改的人不要体罚他,责罚在心是痛苦的。

势力强大自然有威严,弱者会自感羞愧。

变乱是难以测度的,小事上谨慎才能确保平安。

意图可以曲解,说假话为了获取实际的利益。

诛心第十诛人者死,诛心者生。

征国易,征心难焉。

不知其恩,无以讨之。

不知其情,无以降之。

其欲弗逞,其人殆矣。

敌强不可言强,避其强也。

敌弱不可言弱,攻其弱也。

不吝虚位,人自拘也。

行伪于谶(chen),谋大有名焉。

指忠为奸,害人无忌哉。

第二节道教劝善书的流行

第二节道教劝善书的流行

第二节道教劝善书的流行道教劝善书从汉魏至南北朝时期开始萌芽,经隋唐至北宋时期的孕化,在南宋形成,此后逐步发展。

到了明中叶,道教劝善书进人全面流传与兴盛的时期。

明末至清代道教劝善书的流传以《三圣经》和功过格为主流。

日本学者酒井忠夫将这一时期的劝善书分为两类:一是基本善书:《感应篇》、《阴骘文》与《觉世经》,三书合称《三圣经》,它们的注释本与《太微仙君功过格》(1171年成书)归为“古典善书”;二是继《感应篇》及《功过格》之后产生的善书,多依据这些善书的写法与模式编成,以扶乩启示的形式著造为主流,可称为“新善书”。

范纯武认为,《三圣经》所形成的衍生版本系统可称为“古典善书代表的是中心的、传统的,以及经典的等层面的意义”;清中叶以来用扶鸾形式写成的善书则称为“新型善(鸾)书”,充斥着“救劫论”的色彩,在文句的语体上有所差异,新型善书多为对话式的口语文句。

《三圣经》特指《感应篇》、《阴骘文》和《觉世经》三文。

民众心目中的“圣经”还包括吕祖等仙圣经文。

彭允秀、陆乔木辑《圣经汇纂》五册。

嘉庆年间《玉历钞传》已与《三圣经》并列,咸丰年间云南地区甚至将《玉历钞传》称为《玉历圣经》,可见此书在民间已占“经典”的位置。

同治年间《三圣经》与家训格言等合编成《圣经必读》。

光绪年间张之万提到:“经文中最著者,莫如《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与《帝君觉世经》,三者流布寰区,罔不奉为圭臬……盖近今纂辑善书者,固多将《觉世经》与《感应篇》、《阴骘文》并列篇首。

”明清时期,善书遍布各地,其中尤以江浙和四川刊刻甚多。

光绪二十九年(1903)江苏一份杂志说:“《感应》、《阴骘》之文,惜字放生之局,遍于州县,充于街衢。

”《三圣经》在清代成为中国传统的蒙学读物。

《感应篇》被视为教人去恶从善的童蒙教本。

清代的家塾课程或祠堂小学的塾规,都将《三圣经》、朱柏庐《治世格言》和家训及其他一些启蒙读物放在一起讲授,或者作为业余的辅助性课程。

《三圣经》有多种注解本流通,如《三圣律解》、《三圣经注解》、《三圣经灵异记》、《三圣经灵验图注》、《三圣经直讲》、《三圣真经》、《三圣经经诵本》等。

华夏失传民间秘术

华夏失传民间秘术

华夏失传民间秘术寻掘人参秘法:各类人参都有特性,《高丽人参赞》说:“三桠五叶,背阳向阴。

欲来求我,椴树相寻。

”椴木酷似桐叶,树大而阴多,故人参生其阴处。

秘咒:在山间行走,念“仪方”二字,可却虫蛇;念“仪康”二字,可却虎狼;念“林兵”二字,可却百邪。

夜间行走,念夜神咒可避恶梦,咒云:“婆珊婆衍帝。

”赌博时,念“伊帝迷帝,迷羯罗帝”万变,则赌博必胜。

凡是渡江河者,用朱笔写一个“禹”字佩戴在身,则可避免风涛之害。

雄鸡生蛋秘法:雄鸡生蛋,南方人家以为不祥。

姚元之某日去长相国家拜访,长相国手持一鸡蛋对他说:“这是后院雄鸡下的蛋。

”姚元之惊讶不堪。

长相国笑道:“凡雄鸡生蛋,在京城可卖数百钱,喇嘛每年供佛,必用雄鸡蛋数十枚。

然而,哪来这么多雄鸡蛋?办法便是,将雄鸡圈入笼内,四周多放雌鸡。

雄鸡急躁而不得出笼,终日腾跳,且不让它喝水,三日之内必下蛋。

正因有此绝技,喇嘛所用的雄鸡蛋不必犯愁。

不过,凡是雄鸡蛋,大都是有青无黄。

姚元之将雄鸡蛋磕破一看,果然有蛋清无蛋黄,方知不谬。

防盗贼秘咒术:清宫巨室中曾流传一则咒语,据说可免盗贼之害。

尤其是出外的的人,羁旅露宿,此咒可预防。

咒曰:”七七四十九,盗贼满地走。

伽蓝把住门,处处不得手。

童七童七奈若何!”念咒时,应于清晨日出时,向东方默念四十九遍,并且不能让鸡犬妇女看见。

传下此咒的,是山东人李鼎和。

空中取火术:一根木头,将其削得很圆很圆,举木对准太阳,另一手拿一支干燥的艾草,置于木之后的阴影中,则可将艾草点燃。

铁树开花秘法:《岭海见闻》记述:铁树生于海底石上,树干类似珊瑚,其旁有蚌守之,所以,往往在海底取得铁树,可兼得珍珠。

实际上铁树与珊瑚同类,都生于海底。

铁树高大不比一般的树木,属木本,并非玉石之属,只要以铁屑培护其根,则生长旺盛,与其他树木用水浇灌的差异,就在于此。

长时培养,必定开花。

治疗狐臭秘方:用蒸熟的面食一块,切成两片,掺蜜陀僧细末一钱许,急夹在腋下,略睡片刻,待面食冷却,即丢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心术》(失传版)千古奇书《度心术》又称《攻心术》,书中御人之道,句句精辟,“得人心者得天下”《度心术》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义府,他出生原籍赢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后迁剑南永泰(今四川射洪县)。

虽仅出身于一个小官僚之家,却凭“方寸之间的智慧”——“度心术”玩转人事与世事,曾在唐高宗李治时两度为相。

他从度心、御心、擒心、纵心、夺心,诛心等十个方面,将看似繁复深奥的“度心之术”,变得简单明了,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得人心者得天下”;“上智者御心,下智者御力”。

古往今来,这已经被普遍认同。

大至治理一个国家,小到管理一个地方,甚或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皆同此理。

本书是古代中国谋略名著。

从实用的心理学中提炼出了丰富的“度心”理念,用详实的案例加以阐释,度心术帮你在为人处世、交际办事中抓住对方心理,通过各种手段瓦解和征服对方。

如果您希望在社交的各种场合如鱼得水;希望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希望能在商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妨试试度心术。

度心第一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

仁者,鲜也,御之弗厚焉。

志大不朝,欲寡眷野。

才高不羁,德薄善诈。

民之所畏,吏无惧矣。

狡吏恃智,其勇必缺,迫之可也。

悍吏少谋,其行多疏,挟之可也。

廉吏固傲,其心系名,誉之可也。

治吏治心,明主不弃背己之人也。

知人知欲,智者善使败德之人焉。

御心第二民所求者,生也;君所畏者,乱也。

无生则乱,仁厚则安。

民心所向,善用者王也。

人忌吏贪,示廉者智也。

众怨不积,惩恶勿纵。

不礼于士,国之害也,治国固厚士焉。

士子娇纵,非民之福,有国者患之。

士不怨上,民心堪定矣。

严刑峻法,秦之亡也,三代盛典,德之化也。

权重勿恃,名高勿寄,树威以信也。

擒心第三德不悦上,上赏其才也。

才不服下,下敬其恕也。

才高不堪贱用,贱则失之。

能傲莫付权贵,贵则毁己。

才大无忠者,用之祸烈也。

人不乏其能,贤者不拒小智。

智或存其失,明者或弃大谋。

不患无才,患无用焉。

技显莫敌禄厚,堕志也。

情坚无及义重,败心矣。

欺心第四愚人难教,欺而有功也。

智者亦俗,敬而增益也。

自知者明,人莫说之。

身危者骇,人勿责之。

无信者疑,人休蔽之。

诡不惑圣,其心静焉。

正不屈敌,其意谲(jue)焉。

诚不悦人,其神媚焉。

自欺少忧,醒而愁剧也。

人欺不怒,忿而再失矣。

纵心第五国盛势衰,纵其强损焉。

人贵势弱,骄其志折焉。

功高者抑其权,不抑其位。

名显者重其德,不重其名。

败寇者纵之远,不纵之近。

君子勿拘,其心无拘也。

小人纵欲,其心惟欲也。

利己纵之,利人束之,莫以情易耳。

心可纵,言勿滥也。

行可偏,名固正也。

构心第六富贵乃争,人相构也。

生死乃命,心相忌也。

构人以短,莫毁其长。

伤人于窘,勿击其强。

敌之不觉,吾必隐真矣。

贬之非贬,君子之谋也。

誉之非誉,小人之术也。

主臣相疑,其后谤成焉。

人害者众,弃利者免患也。

无妒者稀,容人者释忿哉。

逆心第七利厚生逆,善者亦为也。

势大起异,慎者亦趋焉。

主暴而臣诤,逆之为忠。

主昏而臣媚,顺之为逆。

忠奸莫以言辩,善恶无以智分。

谋逆先谋信也,信成则逆就。

制逆先制心也,心服则逆止。

主明奸匿,上莫怠焉。

成不足喜,尊者人的也。

败不足虞,庸者人恕耳。

夺心第八众心异,王者一。

慑其魄,神鬼服。

君子难不丧志,释其难改之。

小人贵则气盛,举其污泄之。

穷堪固守,凶危不待也。

察伪言真,恶不敢为。

神褫(chi)之伤,愈明愈痛。

苛法无功,情柔堪毕焉。

治人者必人治也,治非善哉。

屈人者亦人屈也,屈弗耻矣。

警心第九知世而后存焉。

识人而后幸焉。

天警人者,示以灾也。

神警人者,示以祸也。

人警人者,示以怨也。

畏惩勿诫,语不足矣。

有悔莫罚,责于心乎。

势强自威,人弱自惭耳。

变不可测,小戒大安也。

意可曲之,言虚实利也。

诛心第十诛人者死,诛心者生。

征国易,征心难焉。

不知其恩,无以讨之。

不知其情,无以降之。

其欲弗逞,其人殆矣。

敌强不可言强,避其强也。

敌弱不可言弱,攻其弱也。

不吝虚位,人自拘也。

行伪于谶(chen),谋大有名焉。

指忠为奸,害人无忌哉。

翻译上智者御心,下智者御力!站在我们上方的人,都懂得中国谋学宝库中这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至高方法。

李义府此人从度心、御心、擒心、纵心、夺心,诛心等十个方面,将看似繁难复杂的“度心之术”,变得简单且有很强的操作性。

度心第一朝廷官员都是有一定才能的,管理他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品德高尚的人是很少有的,治理官吏不能宽厚。

志向大的人不会入朝为官,欲望少的会留恋民间。

才能突出的人不受拘束,品德低下的人善于欺诈。

百姓不敢做的事,官吏不会害怕。

狡诈的官吏倚仗他的智慧,他的勇气一定是缺乏的,强迫他可以将他制住。

凶狠的官吏往往智力不足,他的行为多有疏忽之处,挟制他可以令他屈服。

正值的官吏会孤傲,他的身心会被名声所累,赞誉他就可以役使他。

管理官吏要研究他们的内心,明智的君主不会抛弃曾背叛自己的人。

识别人要了解他的欲望,有智慧的人善于驾驶德行有亏的人。

御心第二译文:百姓所追求的,是生存,君主所畏惧的是叛乱。

百姓无法生产就会产生叛乱,君主仁爱宽厚就可使天下安定。

百姓都向往的事,善于利用这一点的热播就可以成就霸王之业。

人们记恨官吏的贪婪,显示自己廉洁的人才算聪明。

民众的怨恨不能让他积累,惩治恶人不要姑息放纵。

对读书人不尊敬,是国家的灾害,治理国家一定要优待读书人。

读书人的骄傲和放荡,对百姓没有好处,治理国家的人对这些人要警惕。

读书人不怨恨朝廷,百姓的心意就可以稳定。

施行严酷的刑法,是秦朝灭亡的原因,夏禹、商汤、周文实现长治久安,就是施行了仁政。

权力大不可以倚仗,名望高不可以托付,树立权威要讲究信用。

擒心第三译文:品德好不能让君主高兴,君主尊重的是人的才能。

才能大不能让属下诚服,属下敬畏的是君主的宽恕。

才能高的人不能让他担任低的职务,轻视他们就会失去他们。

本领低微的人不能让他们掌握显要的权力,重用他们就会毁灭自己。

有大才但没忠心的人,重用他们会招致很大的祸患。

人们都有一定的才能,德行好的人不会疏远本领低的人。

智计有时会存失误,明智的人有时会不用大的谋划。

不担心没有人才,担忧是不会使用他们。

才技突出不能抵挡俸禄的丰厚,金钱销蚀人的志向。

感情深厚比不上义节的重要,义节改变的是人的思想。

欺心第四译文:愚蠢的人不可以教他,欺骗他却有成效。

有智慧的人也会庸俗,尊敬他可以收益。

了解自己的人明智,不要去有说他。

身处危险的人恐怖,人们不要去指责他。

没信义的人多疑,人们不必蒙骗他。

欺诈之术不能蒙骗圣人,圣人内心安详。

正义不能让敌人自动屈服,因为敌人本性奸诈。

诚实不能讨人欢心,人们在骨子里都喜欢谄媚。

自我欺骗能减少忧虑,清醒却使愁苦加剧。

被人欺骗不要发怒,愤怒只会让人失去更多。

纵心第五译文:强国的势头是走向衰落,放纵他的强大会损伤他。

贵人的势头是转向弱小,促使他志趣骄横能折损他。

对功劳大的要限制他们的实权,而不降低他们的地位。

对名声显赫的人要看重他们的品德,而不看重他们的名望。

失败的敌人可以放纵他们逃向远处,不可以放纵他们留在身边。

君子不要束缚他们,他们的心志是不受束缚的。

小人不节制欲望,他们的心思全在满足欲望上。

有利于自己的就放纵他,有利于他人的就约束他,不要因为情感的好恶而改变。

想法可以很多,但语言不能随便。

行为可以有偏失,但名义一定要守正。

构心第六译文:富贵是争取来的,所以人们互相构陷。

生死是天命造成的,所以人们心里互相记恨。

用他人的短处来构陷他,不要诋毁他的长处。

在他人窘迫的时候中伤他,他人强势时不要攻击。

若敌人无所察觉,自己就一定要隐藏真实。

贬损的目的不是贬损,这是君子的谋略。

赞誉的目的不是赞誉,这是小人的手段。

君主和臣子互相猜疑,这之后诽谤的事才能有成。

被人构害的人很多,能舍弃利益的人可免除祸患。

没有妒忌心的人很少,能宽恕他人的人可消融愤恨。

逆心第七译文:利益丰厚让人发生背叛,善良的人也会这样做。

势力大的人容易产生异心,谨慎的人也有这种趋向。

君主残暴臣子诤谏,臣子违背君主是忠心。

君主昏庸臣子谄媚,臣子顺从君主是背逆。

忠臣奸臣不能用他们的语言来分辨,善人恶人不能用他们的智慧来区分。

谋划反叛的事首先要谋取对手的信任,有了信任的事情才能成功。

制止背叛首先要制服人的心灵,心灵畏服背叛才会停止。

君主英明奸臣才会隐藏,君主不能松懈。

成功不值得欢喜,地位高的人是人们攻击的对象。

失败不值得忧虑,平庸的人是人们宽恕的目标。

夺心第八译文:众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君王要把它们统一起来。

让人的精神恐惧,任何人都会屈服。

君子受难不会丧失志向,帮助他解除苦难却能改变他。

小人得志就气焰嚣张,检举他的罪行就会使他泄气。

贫穷的人可以让人坚守节操,而凶险和危难之时就不容等待了。

察觉出伪装说出真意,恶人也不敢作恶了。

心神被剥夺的创伤,越聪明的人就会感到痛苦。

严苛的刑法不能达到目的,情感安抚可以完成此事。

惩处他人的人一定会为他人所惩处,惩处并不是好的方法。

屈服于他人的人也会让他人屈服,屈服并不是耻辱的事。

警心第九译文:了解社会后才能生存。

能鉴别他人的优劣之后才有幸运。

苍天对人的警告,表现为天灾。

神灵对人的警告,表现为人祸。

人们对他人的警告,表现为怨恨。

害怕惩处的人不要告诉他,语言不能让他改过。

有了悔改的人不要体罚他,责罚在心是痛苦的。

势力强大自然有威严,弱者会自感羞愧。

变乱是难以测度的,小事上谨慎才能确保平安。

意图可以曲解,说假话为了获取实际的利益。

诛心第十译文:杀死人的人有死罪,杀死人心的人却能活命。

征服国家容易,征服人心困难。

不知晓他人的内心想法,就没办法治理他。

不了解他人的真实情况,就不能及时降服他。

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这个人就危险了。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不可以说强硬的话,要回避他强劲的势头。

在弱小的敌人面前不可以说软弱的话,要攻击他虚弱的地方。

不吝惜虚假的名位,人们自然就会被束缚住了。

在谶语中作假,谋求大事就有了正当的名义。

指责忠臣是奸臣,伤害他人就没有忌讳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