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导学案答案⼈教版 导学案通过呈现给学⽣⼀系列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去探索、去解决,学⽣的学习活动不再盲⽬,⽽是成了⼀种有⽬标、有⽅向的活动。
下⾯是⼩编为⼤家精⼼整理的下册导学案答案⼈教版,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导学案答案⼈教版(⼀) 《诗两⾸》1.略2.略3.略4.B 5.⼼⼉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切都是瞬息,⼀切都将会过去;⽽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6.“⼀切”强调了所有的不幸和挫折所带给⼈的忧郁都是暂时的,⼀会⼉就过去了,劝诫⼈们正视“忧郁”,向往“未来”。
7.D 8.⽰例:你定的那个⽇⼦正是上级来检查⼯作的时候,这样吧,到时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我会抽空过去聚⼀下。
9.⽰例:有什么种⼦就有什么果⼦。
要想收获果⼦,必先裁种种⼦。
撒下爱⼼的种⼦,必收爱⼼的果实。
勤撒善种并⾟勤耕耘的⼈,必获丰富的回报。
10.依次填:廖化;猪⼋戒;孔明;李逵 11.⼈⽣遭受挫折 12.⼈⽣难免会遭受挫折,我们要⽤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地永远向往着未来”,这样,越过坎坷之后回⾸过去,那⼀切艰难困苦都将变成“亲切的怀恋”,欲见彩虹必先经历风⾬。
(意近即可) 13.⽣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挫折就失去了对未来的信⼼。
14.不能。
因为诗中充满了诗⼈⾯对困难和挫折的镇静和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相信吧,快乐的⽇⼦将会来临”。
15.⽆论我们⽣活遇到什么损失和挫折,都不要失去战⽃的决⼼,要相信⼀切都是短暂的,光明必将驱⾛⿊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意近即可) 16.péngpài、shuò 17.抓住了风景中三个典型形象:在幽暗时和岸⽯;电闪闪出了她的形象;在冲激和飞旋中扬起了她的云裳。
18.彭湃、轰响的海⽔;紫红的闪电;冲激和飞旋的海风。
19.从她的穿着、站姿、背景等⽅⾯来描写的,着⼒刻画了她静穆、素洁、勇敢的形象。
20.以疯狂的风暴来衬托少⼥柔韧⽽有⼒的美。
最新人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班级:任课教师:编写:七年级语文教研组唐河县星江中学目录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第一单元瞻仰名家风采 (7)1.邓稼先 (8)2.说和做 (15)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23)4.孙权劝学 (28)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36)第二单元感受爱国情怀 (41)5.黄河颂 (42)6.最后一课 (48)7.土地的誓言 (58)8.木兰诗 (66)写作:学习抒情 (74)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79)第三单元品味人间真情 (83)9.阿长与《山海经》 (83)10.老王 (89)11.台阶 (96)12.卖油翁 (102)写作:抓住细节 (106)第四单元追求道德高度 (109)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10)14.驿路梨花 (114)15.最苦与最乐 (118)16.短文两篇 (125)写作:怎样选材 (134)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137)第五单元感悟人生哲理 (142)17.紫藤萝瀑布 (143)18.一棵小桃树 (148)19.外国诗二首 (152)20.古代诗歌五首 (160)写作:文从字顺 (168)第六单元探索自然科学 (172)21.伟大的悲剧 (172)22.太空一日 (178)23.带上她的眼睛 (183)24.河中石兽 (187)写作:语言简明 (194)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200)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分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杰出人物、家国情怀、平凡人物、中华美德、写景状物、探险与科幻六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安排的是以杰出人物为主题的课文。
这些课文,有鞠躬尽瘁的科学家《邓稼先》,有博学伟大的民主战士闻一多,有为人类奉献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鲁迅先生,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孙权劝学》。
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气质、品格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
第二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选编了四篇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导学案1 理解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周末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郊游活动。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郊游,我迫不及待地期待着这次活动。
早上七点半,我们在学校门口集合,然后老师带领着我们一起走向目的地。
沿途,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讲着笑话、唱着歌曲,整个队伍异常热闹。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来到了郊游的目的地——一个大片绿树环绕的湖泊。
湖的旁边有一片开阔的草地,湖水清澈见底。
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比如捉鱼、划船、放风筝等等。
我最喜欢的是放风筝,我和朋友一起竞相放出了我们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看着五彩斑斓的风筝在蓝天白云下翱翔,我感到非常开心。
下午的时候,我们在湖边野餐,品尝了美味的食物。
大家边吃边聊,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傍晚时分,我们搭车返回学校。
整个活动结束后,我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家。
问题:1. 我参加了什么活动?2. 这是我第几次参加该活动?3. 我们早上几点集合?4. 我们活动的目的地是哪里?5. 我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6. 在活动结束后,我是不是很开心?答案:1. 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郊游活动。
2.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该活动。
3. 我们早上七点半集合。
4. 我们活动的目的地是一个大片绿树环绕的湖泊。
5. 我最喜欢的活动是放风筝。
6. 是的,在活动结束后我感到非常开心。
导学案2 语言运用1. 阅读短文,然后完成后面的句子。
金色的秋天到了,大地上一片丰收的景象。
菜地里的小白菜翠绿欲滴,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黄灿灿的玉米摇摆着身躯。
农田里汇聚着辛勤劳作的农民们,他们满脸的笑容,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
小明帮父亲收拾完菜地后,对着那一片丰收的田野,心生了一个美好的念头。
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种出更多的庄稼,为家乡增添更多的繁荣。
于是,他开始悄悄地偷偷种起了小麦和红薯,每天都亲自去浇水、施肥,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小明种下的小麦和红薯也长出了翠绿的叶子和饱满的果实,好像在向小明诉说着一个成功的故事。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集体备课(可编辑)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集体备课(可编辑)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集体备课《观舞记》学案设计:朱衍芹审核:李因娥教师寄语: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
??罗曼?罗兰学习目标:1、通过自读欣赏,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2、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表现事物。
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资料连接】1、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出生于福州。
她是五四文学运动中涌现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
1919年以“冰心”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受泰戈尔影响创作散文集《繁星》、《春水》,被人称为“春水体”。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婆罗多是三个梵文词语的首字母的组合,这三个词分别是表情、曲调、节奏,婆罗多舞如果意译即指表情、曲调、节奏三者巧妙结合的舞蹈。
在印度,湿婆是印度教三个大神之一,他是毁灭之神,法力无边。
他可以用目光将引诱他的爱神烧为灰烬,他也能吞下足以毁灭世界的毒药而安然无恙,甚至印度人认为恒河的河水就是银河水经过他的头发从喜马拉雅山顶流淌下来的。
他也是舞蹈之神,在他看来,舞蹈就代表了宇宙本源的运动。
因此,在印度中世纪,几乎各个阶层的人都要学习舞蹈。
而婆罗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表演时间少则3小时,长则5-6小时。
学习过程: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由阅读课文,将你认为重要的生字生词写在下面。
2、请同学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自主理解:3、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或语段,大声朗读出来,并从修辞手法或表现方法等方面简单地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4、冰心的描绘,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们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从文中找出两个字概括。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49页】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全册,49页】
1. 导言
本文档是《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导学案,共包含49页内容。
本册旨在帮助学生研究和掌握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知识点。
2. 内容概述
本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 课文阅读
本册共包含多篇课文,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b. 课后练
每篇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课后练,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c. 拓展阅读
本册还包含一些拓展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学生能够
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3. 使用方法
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本册导学案:
1. 按顺序阅读每篇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2. 完成每篇课文后的课后练,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有时间的话,可以阅读拓展阅读材料,进一步扩展自己的阅
读范围。
4. 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使用本册导学案,学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要认真阅读每篇课文,理解其中的内容和要点。
- 在完成课后练时,注意审题,仔细答题。
- 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希望本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七年级语文下册
的内容。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老师请教。
祝学习愉快!。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最全尊敬的同学:欢迎来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学习导学案。
本册教材旨在帮助同学们掌握并提高语文知识与技能,通过全面的学习来促进你的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全册的学习导学案,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学习。
第一单元:篇章阅读之叙事篇章(总重14学时)本单元旨在培养同学们对叙事篇章的理解与阅读能力,同时提高写作叙述能力。
通过学习叙事文,同学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第二单元:篇章阅读之议论篇章(总重18学时)本单元旨在培养同学们对议论篇章的理解与阅读能力,并帮助同学们提高写作议论能力。
通过学习议论文,同学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观点与论证关系,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并能进行准确的表达和写作。
第三单元:词语知识(总重12学时)本单元将对同学们的词汇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拓展,通过词语的学习,帮助同学们提高认读、理解和运用词汇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句子结构(总重10学时)本单元将对同学们的句子结构进行深入的学习与分析,通过从句、状语从句等语法知识的学习,帮助同学们理解句子的结构与语法规则,提高句子表达的准确性与流畅性。
第五单元:阅读理解(总重14学时)本单元将针对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训练与提升,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与文学作品,帮助同学们培养独立阅读与理解的能力,提高阅读的速度与准确性。
第六单元:写作训练(总重12学时)本单元将重点培养同学们的写作能力,通过对各类写作题目的训练,帮助同学们提高写作的思路和逻辑,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
第七单元:修辞格与修辞方法(总重10学时)本单元将对同学们的修辞格与修辞方法进行学习和理解,通过修辞的分析和运用,帮助同学们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和语言的生动性。
第八单元:阅读诗歌(总重6学时)本单元将针对同学们的诗歌阅读能力进行培养,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诗歌作品,帮助同学们领悟诗歌的美感和韵律,提高对诗歌形式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最全),精品资料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弄清记叙文的要素及线索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2.弄清记叙文的要素及线索
【知识链接】 走进作者:林海音(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作家。主要作品有:
徘 huái( )
花 pǔ( )
玉 zān( ) 花 p ú( ) 公英
》,作者
,台湾作家。
( 2)“爸爸的花儿落了” 这个题目语带双关, 含义丰富, 既指
还包含有
的意思。文中关于“迟到”的回忆属于记叙中的
叙顺序)。
3.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1)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又指
, (记
( 2)“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3.你觉得文段中哪个字词句段写的好?请用“我觉得 ,, 因为 ,, ”的句式,把你的阅读感受 表达出来。
4.你认为爸爸的教育方法对不对呢?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5.成长中的你,对于长大怀有的是向往之情还是惧怕之心呢?并说说理由。 【总结反思】
三 丑小鸭(二课时)
5.过渡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表现了封建教育的哪些局限?
8.鲁迅希望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
9.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A.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
教育。
B.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全集(45页)

七下语文学案集目录第一单元1.邓稼先学案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3.回忆鲁迅先生学案4。
孙权劝学学案第二单元5.黄河颂学案6。
最后一课学案7。
土地的誓言学案8。
木兰诗学案第三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学案10.老王学案11.台阶学案12.卖油翁学案第四单元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案14.驿路梨花学案15.最苦与最乐学案16。
短文两篇学案第五单元17.紫藤萝瀑布学案18.一颗小桃树学案19.外国诗两首学案20.古代诗歌五首学案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学案22.太空一日学案23.带上她的眼睛学案24.河中石兽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4.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学习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勤学过程:一、了解作者及背景:二、积累字词:三、解决以下问题:1.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课文按小标题可分六个部分,请同学们概括各部分大意。
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你认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合作探究:①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可否去掉②第三部分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③第四部分似乎对邓稼先的伟大作用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此环节④文中第五部分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什么同时该部分中还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其用意又是什么⑤作者将“百年屈辱”与“站起来了”比照在一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研读赏析: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
5.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第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2.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3.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4.品读重要语句,探究体会语言的内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推荐范文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5ykj.com 二五短文两篇(二课时)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2.熟读《两小儿辩日》;3.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学习重点】1.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2.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知识链接】《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撰。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
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精品推荐范文学习盘盂()孰为汝()多知乎沧凉决()2.解释下列加点字:孔子东游()辩斗()问其故()去人近()探汤()多知()不能决()3.说出下列两组一词多义的含义:①一儿以日初出远()此独以跛之故()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孰为汝多知乎()4.翻译下列句子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②孰为汝多知乎?二、合作探究。
1.对于两小儿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据,你能否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一下。
2.对两小儿的“辩斗”你有什么看法?3.“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4.面两句话,分别赞扬了孔子的什么精神?⑴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⑵孔子不能决也。
5.你读了这个故事,得到那些启示?(从不同角度)三、拓展提升。
庄子欲刺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
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
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
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①选自《史记.张仪列传》。
②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
③馆竖(shù)子:旅馆的童仆。
④须:等待。
.解释加有下加点的词: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一举必有双虎之名()两虎果斗()一举果有双虎之功()2.翻译文中句子。
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
3.阅读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附:译文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
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总结反思】二六珍珠鸟(一课时)【学习目标】.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的语言,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2.提高鉴赏能力。
【知识链接】冯骥才,当代作家,1942年生于天津,原籍浙江慈溪市人。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和球类活动。
曾当过专业篮球运动员,从事过绘画。
1977年发表与李定兴合写的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
1979年以来发表了不少作品,表现出旺盛的创作力和突出的创作才能。
主要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神灯》,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啊!》《三寸金莲》【导学过程】.给加点字注音鸟巢___垂蔓___雏儿___蓬松___眼睑___眸子___流泻___呷嘴__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卷()___挨()___似()___颤()___()___()___()___()___3.形似字注音组词斑()___葱()___茏()___享()___班()___忽()___笼()___哼()___4.找出句子中的动词,说说它们的作用(1)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动词:作用:(2)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动词:作用:二、合作探究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本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2.为什么在开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3.作者是如何描写珍珠鸟可爱的形象的?4.“我”为小鸟做了哪些事?三、精读精练:阅读“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段⑤中“这样”一词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先前“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了”。
选段中小鸟对大鸟呼唤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3.段⑤中“淘气”一词在文中要表达什么意思?“再三”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4.段⑦中“感受”一词指代什么内容?5.最后一行文字有什么作用?6.段⑥这一段文字,犹如一幅画。
请用一个词为这幅“画”加个标题,点出这幅“画”的含义。
四、拓展提升可爱的小鸟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到被卷到洋里的木板上,乘流而下,姗姗而来,近了,近了!……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噗拉”一声落到了船上。
许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
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结成了朋友。
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
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筒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笃厚。
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
人类给它以生命,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
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返航时,人们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
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
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慈爱的水手们决定放开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篮去,回到蓝色的故乡去。
离别前,这个大自然的朋友与水手们留影纪念。
它站在许多人的头上,肩上,掌上,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融进那蓝色的画面…….给加点字注音撵它___舷窗___2.解释下列词语悭吝:爱不释手:3.文中多处用了拟声词,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是什么?4.把描写小鸟外貌的句子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是什么?5.用一个词语概括最后一段的内容。
6.说说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五、积累训练益鸟是人类永远的朋友。
古代诗歌中也留下了许多关于鸟的吟咏,请写出一些你所喜爱的诗句。
【总结反思】二七斑羚飞度【学习目标】.了解斑羚在危急关头的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2.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
3.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生动的故事情节。
2.体会真切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的强烈的情感。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悲怆()娴熟()逞能()肌腱()恍惚()迥然不同()参差()眼花缭乱()2.解释下列词语娴熟:恍惚:进退维谷:迥然不同:一尘不染:略胜一筹:3.本文选自《》,作者,原名,祖籍,1952年生于上海,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被冠以“中国动物小说之王”。
二、合作探究.自由朗读,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交流。
这个故事中一定有很多地方让你感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满感情的朗读你最喜欢的课文片段,并说说你为什么而感动。
先自己思考,然后再讨论,并派同学发言。
2.划出斑羚陷入绝境的语句,陷入进退维谷绝境的斑羚此时的表现怎样?表现斑羚怎样的品质?3.斑羚飞渡具有怎样的壮举?4.画出文中有关彩虹描写的内容。
体会:课文中多次写到彩虹,有什么作用?5.找出议论抒情的语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精读精练:阅读“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
……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完成练习.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文段大意: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老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的特殊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3.画线句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4.点明试跳成功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5.文中有一个撼天动地的特写镜头,找出来后仔细研读,完成下面各题①它的内容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
②其中点示老斑羚所起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③其中一句相当于电影中“旁白”的解说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④举例说明其中比喻手法的精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四、拓展提升: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两只猫(选段)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我们叫它小花,它活泼又漂亮。
你瞧,它那圆圆的脸上,一双大眼睛闪着绿光,小巧的嘴边还神气地竖着几根胡子。
它全身长着灰褐色的毛,还均匀地夹着白色斑纹。
它翘着棉条似的尾巴,真惹人喜爱!邻居家也养了一只猫,我可不喜欢它。
喏,一张尖尖的脸,大嘴巴旁边有一撮黑歪毛。
除了一双和小花一样明亮的大眼睛,全身上下没有一处让人看得上眼。
它的心情非常古怪,每天早上躲在墙角洞口东张西望,不知道搞啥名堂。
一次,我想摸它,反被它咬一口。
从此,我恨透了它,见到它就打。
可这家伙特别机灵,老远见到我就一缩尾巴逃得无影无踪,真气人。
我越讨厌邻居家的猫,就越喜欢小花,常常省下好吃的东西喂它。
我爸爸叫我别惯坏了它,要不然,它长大了连老鼠都不会捉。
我嘴上不吭气,心里却说,哪能呢,小花从小就这样伶俐,长大了准是捉鼠能手。
可是谁能想到,事情真让爸爸说中了,那天,邻居叔叔放出铁笼中的小老鼠让小花捉。
小花竟像在恶狼面前的绵羊一样a,先是用脚顶住地面,身子死命后退,后来干脆狼狈逃跑,在场的人哄堂大笑。
这时邻居家的猫不知从哪里窜来,像离弦的箭b扑向老鼠,接着是老鼠的惨叫……从此,我再也不追打邻居家的猫了,也不再娇惯小花了,每当小花缠我的时候,我就说道:“去,学抓老鼠去!”.上文中,作者写两只猫采用的是什么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上文中,写两只猫的特点是通过哪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上文在状物中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对自家的小猫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对邻家的猫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后来通过捉老鼠一事,作者才改变了对邻家猫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