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有用无用”立意
材料作文“有用”和“无用”2(共5则)

材料作文“有用”和“无用”2(共5则)第一篇:材料作文“有用”和“无用”2材料作文“有用”和“无用”范文一篇作文材料——走进书店,最畅销的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啊,健康类啊,营销类啊……读它可以直接帮你升学、谋生,获得利益。
其实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样的机会。
不仅读书是这样,世上很多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僻远幽径,风景独好福州三中高二(2)班张佳滢清末异代,满目哀凉,梁公一声长叹如惊雷乍响:“人人皆畏败而惮先,天下遂以腐坏不可收拾。
”嗟叹甚哀,然至今日,吾辈亦伤,只因当代之人仍沉湎旧迹,不知创新之可贵,“变法乃公器”。
一味踏履于前人旧迹,一个时代恰似韩松笔下那“随时间变化而不进化”的机器国度。
立于往辈之陈迹,余深知:今日之昏昏逐逐,吾辈呼告奔求者,乃一种敢于创新,不畏变革之力量;乃是一番敢于踏上僻远之幽径,独追一片淳静风光之精神涤荡。
勇于开拓,不惮创新,于当代正是个人锐意进取的不朽诗篇。
国学大师辜鸿铭刚直果敢,百年以前就曾剑指蒙昧之国人:“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心为形抑,闻者太息,然民国之人却多是如此,沉湎于前人旧迹,深以大国自居而不知耻,不敢开拓,畏变而惮先,终只能为龙应台所唾弃的“沉默的牺牲者”,生命只随枯朽之形体而销陨,不复有诗篇存世。
而同一时代的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身为外国之人,却知道开拓创新之要意,把中华传统之浩瀚文化同欧美科技合而自成有机体系,于战火之中恰似惠风吹拂学子心境,铸就了个人的生命诗篇,更在创新之中突破了有限生命的无常,自书一番风华,成一片萧条中锐意进取之典范。
勇于开拓,不惮创新,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
巴尔扎克高昂头颅,傲然而言:“我已经粉碎了所有障碍。
”古语总言“多歧路”,然,“歧路”却是创新的根源,看似荒诞谬误的路,往往是民族发展的起点。
有用与无用议论文四篇

有用与无用议论文四篇有用与无用议论文四篇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下面是关于有用与无用议论文四篇的内容,欢迎阅读!天地浩大,何为有用或许是干渴之至时一杯清润的水,或是疲惫不堪时一张舒适的床,或是金钱,或是荣誉,或是名利但我认为这些都还不足以支撑起一个人。
我想我更需要那些“无用之物”,它会是自己精细栽培的花,是闲来无事时绣的锦绣山河,是小巧精致的手工,是名垂千古的诗词歌赋,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我常立于窗前,窥望远处的飞鸟、竹林、斜阳;哪一只小猫又不慎跌入鱼塘,扰了一池清静,又爬上岸来,哆嗦着打了几个喷嚏,到阳光下去晾着;哪一朵花又在不经意间绽开,似有“啪”的脆响,又是一点美好的出世;哪一片云又遮了太阳,洒下片片阴凉,却很快逃走了。
我从未想过用相机、用画笔、用文字记录这一切,我只是呆呆地,或者说是痴痴地,凝望着这些美好。
只是凝望而已。
但在这久立凝望之中,却让人将心中的杂质沉淀下来,整个人有如被清泉洗过,分外清爽明了,再大的委屈在此刻也显得那么渺小,因为呈现在我眼前的,是怎样的一派祥与啊,我又怎么忍心让自己的不适扰了那涓涓流水、啁啾鸟鸣呢有人笑我愚笨,将大好时光浪费在这无用的凝望上;我却笑他无知,他难道曾见过那些山水美景,曾见过那些恬静与美好放眼望去,有远处庙宇入眼,明亮的黄色墙面格外扎眼,琉璃瓦在烈日的灼灼照耀下熠熠生辉。
而到了斜阳残照时,世界又有另一番景象:稻田里是收割后的粗硬短小的杆儿,老牛缓缓踱着步,草垛儿吸收了一整天的阳光,正散发着热气,谁家的菜香四处游动,引来几只猫狗。
夜色中的山丘别有一番风味,高处有菜畦,低处有竹林,山下有水塘,初时却看不清楚,直到月光倾泻,便有一种“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感觉生发出来,酒未入腹人已醉。
这无用的凝望,却使我获得了别样的欣喜,目光之所及,便有了我留下的印记。
它让我释然,忘却所有悲哀,只一心投入到自然的静谧美好中去。
有用与无用作文

有用与无用作文【篇一:有用与无用】俄罗斯的化学实验室, 每年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 用原子对撞机“打”出一个新原子, 如是一年年, 元素周期表已经被填满, 这是个伟大的科学创举。
有人质问:“有用吗?”有用吗?这个问题好像很难回答。
好像没什么用, 不是吗?但是把目光放回几百年前, 当孟德尔在教堂后院记录豌豆的性状时, 当拉瓦锡在实验室里分离出氧气时, 他们不会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有用”, 许多人也不知道, 直到二人被世人分别冠以“生物之父”与“化学之父”。
目光转向当下, 有用与无用却好像很“容易”区分了:升官、发财、成名才是有用, 追随自己的精神情感成了无用。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当世的一些“名人”或许“不废江河万古流”, 而精神与科学的伟人才是“浪花淘尽”的英雄。
就像革命的代名词, 切·格瓦拉, 他的死, 被当时人认为是革命之消亡, 但事实是, 他与革命并没有消亡, 相反地, 他随着革命永生了。
我们从不批判一个人追求现世的荣耀, 因为理想, 热血这是特属于青年人的事物。
一个中年人, 他追求精神灵魂, 他极有可能在生活上是不幸福的, 但一个青年人, 正应该追求“无用”, 做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一个青年人, 如果过早地追求“有用”, 他从精神上可能也是不幸福的。
如果没有一群追求理想, 有热血的年轻人, 那么一个国家的未来是堪忧的。
BBC有一套纪录片《人类星球》, 那些志同道合的摄影家们深入不毛之地, 探寻在极地, 草原, 丛林, 沙漠的人类生活, 其展现的镜头中的人们, 无一不是生活在我们所未知的世界, 在城市的扩张下, 这些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或将消失, 这也增加了它的宝贵。
那些为拍一个镜头可以守候数周的摄影家们, 他们实非为了名与利, 而是纯朴的热爱和人文关怀。
这个世界并不框定我们去做有用或无用之事, 每个人也许都认为自己做的是有用的。
但是有一些“无用”是我们可以去随心追逐的, 越来越多的大学中充满“无用”的灵魂, 这也是一种保护, 当社会的触角伸向一个个充满理想的大脑, 另一个声音告诉我们:“跟着心走。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有用与无用

学习这些看似“无用”的知识,假以时日,逐步积累,在关键时刻,就会发挥 作用,诚如老庄所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构思本文最重要的是要在开头交代清楚“无用”与“有用”的内涵。 “无用”可指那些不受关注的领域、长远有益而当前看不到利益的事物、精 神追求、文学哲学美学专业等。“有用”则指现实的功名利禄、热门专业和 行业、考试考证等具有“实用价值”的事物。
立意上,最好由个人的体验、认识和选择上升到自我精神品质和人生价 值的最大化追求、国家民族的长远需要,如此,“小我”才能升华到“大 我”,“小用”才能转变为“大用”。一个民族之所以处于时代洪流而屹立 不倒,依靠的是精神和思想。所以,“无用”与“有用”看似是个人的选择, 实则是关乎国家民族的大事。学生在二者的关系上容易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 局限,认为“无用”既然有“大用”,那就应该摒弃“有用”之“小用”。 这种想法没有考虑到二者的辩证关系,比如现实主义者常常追求“有用”, 这种“有用”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基础,但是理想主义者常常执着于“无 用”,而“无用”会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是精神的底子。
其一,可以分析“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关系,同一件事物或一个人,有些 人看来有用,有些人看来无用,或者在此时无用,在彼此有用。世俗所谓的 “有用”,不一定是真的有用,而世俗说的“无用”,可能关键时候有大用。
其二,可以谈“无用”与“大用”之间的联系。中国人喜欢从实用(功利)角度 判断有用还是无用,这就排斥了看不见的精神世界。所谓无用之用,很大程度 上是指精神世界的一切。全文可就为什么人们不知无用之用展开,谈无用之用 的内涵,谈无用之用才是真正的大用。
材料作文“有用或无用”导写及例文PPT课件

勿为名利遮望眼,收获恬淡闲适人生。陶渊明不为
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做了八十多天的县令,抛弃名利,回
乡“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
而赋诗。”过着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为什么他能“结
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呢?因为他“心远地自偏”,没有
名牵绊,没有利缠身。他没有被名利遮住眼睛,他顺着他
的本心,回归田园,卸下名利的枷锁,回到他的精神家园。
抛弃名利,陶渊明收获了恬然. 自乐的人生。
17
勿为名利遮望眼,获取快乐人生。还记
得葛存壮吗?他在《红旗谱》、《决裂》等
电影塑造了多少个令人们难以忘怀的形象,
但他淡泊名利,对待生活始终保持开朗、平
和的心态。如果他为了名利,一味地陷入影
圈,我想,他塑造的形象不会这么令人深刻,
他也不会始终保持开朗、平和的心态,也不
.
21
物质世界是客观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许我
们终不能成一代大师,留传世杰作,但是我们却能够心怀
有限中求无限的信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
贵”,以内心的坚守,将所谓有用之事看得豁达一些.否
则,唯此是念,害怕失去,即使得到也无甚快意,终将被
时光淘尽.正如苏轼,远谪黄州前,他是政治失意的,
但当他让心中高于现实的放旷、对人生的热爱不再受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 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勿为名利遮望眼, 方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活出自我,活出精 彩人生。
.
19
例文: 有限中求无限 “吾生也有涯”的我们往往易陷入实用主义的罗 网,在现今高强度的生活中来往奔走,不免身心俱疲,总 觉得生活不应就这样被所谓有用之事充斥。正如黄公 望的《富春山居图》近年来成为文化大事,我想,这正是 因为它寄寓了高于现实、让生命富有诗意的无限意义, 方能在历经六百年时光淘洗之后,在那代代人所谓有用 之事烟消云散之后,在今天仍闪耀心灵的璀璨光辉。 于有限中求无限,需要我们拥有坚实的信心和脚 踏实地的勇气。但是上述这两点往往在大多数人心中 被机械地转化成努力工作,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使自己 过上更体面的生活。这固然有其合理性。但若一个人 心中被如此想法充斥,那么他终可能会因失去更高于 现实的信仰,失去诗意生活的能力,而渐渐异化为工 作的奴隶,无法体味这仅有.一次的人生的况味。 20
有用与无用议论文

有用与无用议论文有用与无用议论文一:有用,无用,顾名思义,有用是褒义词,是说一个人有作为,有成就,对人民、社会有贡献。
而无用,是贬义词,指一个人一事无成,才疏学浅。
有些大老板、富翁、政治统治者总以有钱就是有用,洋洋自得,可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没有手下那些无用的人会怎么样。
许多被有用的人看作无用的人经常自卑,认为自己真的成了那些有用的人说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可他们却没有想到自己竟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人。
一个人,如果可以开发自己的潜力,那他就是一个有用的人,人们的潜力不是自己的喜好。
认为自己天生喜好的东西是自己的潜力,但是往往相反。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一个人想当翻译,另一个人想做一名作家,想当翻译的人学英语学了后句忘前句,决定练气功。
而想当作家的人,开始也失败了,但他坚持不懈,努力写作。
第一个人练气功没有成功,他又练习着写电影剧本。
第二个人终于在市报上发表了自己的一篇短篇小说,但还稍欠火候,他便继续努力写__。
第一个人给导演寄去的电影剧本都碰了壁,一位导演在给他回信的时候写道:你的字写得很漂亮。
他便马上开始练字。
这时,想当作家的那个人,已经在省报上发表了几篇豆腐块__。
五年后,想当作家的那个人还是没有成功,而就在这时,第二个人却成功了,他开发了自己的潜力,成了有用的人。
其实,我们都是一座宝藏,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开发它老子曾经说过这样的道理:有用和无用都是并存的,要是无用的没有了,那还要有用的这个词来干什么。
你不要小看无用,比如说,你站在一块土地上,只有你脚下的土地对你来说是有用的,因为站着只需要自己脚下的一片土地,可如果把其他的土地都挖掉,你会怎么样呢?有用可以是无用,无用也可以是有用。
一次,老子出门游学,碰到一个收葫芦的农民,愁眉苦脸的,老子一看,他的葫芦又大又好,问:老伯,你的葫芦这么好,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呢?唉,葫芦大了,就不结实了,水一装满,就会撑爆,装不了水,怎么卖?这时,这堆葫芦一些人就会认为它们没有用了,但是这只是他们的无用之处。
有用与无用作文

有用与无用作文有用与无用,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用的东西可能是无用的,而无用的东西对于其他人来说却可能是非常有用的。
因此,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有用与无用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有用的东西。
有用的东西通常是能够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能够带来便利和效益的。
比如,一本好书、一件实用的工具、一项有益的技能等等,都可以被认为是有用的东西。
这些东西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个人能力,因此它们被认为是有用的。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东西被认为是无用的。
比如,一些过时的物品、一些功能单一的产品、一些无法满足需求的服务等等,都可能被认为是无用的。
这些东西不能带来实际的帮助和效益,因此它们被认为是无用的。
然而,有用与无用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概念。
在很多情况下,有用与无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比如,对于一个人来说,一本书可能是无用的,但对另一个人来说,这本书可能是非常有用的;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件家电可能是有用的,但对于另一个家庭来说,这件家电可能是无用的。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的。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有用与无用的选择。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时的方便而选择一些看似有用的东西,但最终发现它们并不符合我们的实际需求;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时的贪图便宜而选择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但最终发现它们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
因此,我们需要审慎地对待有用与无用,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判断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的。
总的来说,有用与无用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有用与无用的问题,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判断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有用的东西,避免无用的东西,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个人能力。
有用无用作文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相对抽象的题目有助于锻炼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化抽象为具象的能力,把抽象理论对应生动现实的能 力。
“有用与无用”是著名的思辨命题,古往今来,
不停地被思考,被争论,被用以对应各种各样的现实。 应该说是个有容量,有广度,有深度的题目。
一、关于题意。
材料一:《庄子》中,惠子对庄子说:“你的观点 听起来很好听,但且大, 人所用的只是脚能踩踏的一小块罢了。若只留下脚下踩 踏的一小块,其余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那这块大 地对人来说还有用吗?”
材料二:避雷针的发明者,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 有一次邀请人们参观他的新发明,其中一个阔太太问: “可是,它有什么用呢?”富兰克林回答道:“夫人, 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
❖ 骈死槽枥,辱于奴隶,不如一骡一驴,到了真伯 乐的眼里,就成了千里马一匹!
❖ 方言土话,市井俚语,学者不屑一顾,到了李清 照的词里,就成了漱玉之珠玑!
❖ 定海神针,锈迹斑斑,形似破铜烂铁,到了孙悟 空的耳里,就成了如意金箍棒!
❖ 子虚乌有,小说家言,不登大雅之堂,到了曹雪 芹的手里,就成了文学之华光!
加深刻地反思我们的时代,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个人 的发展,反思我们民族发展的方向,反思我们共同的未 来。
作文只有联系活生生的现实,才能表现出生机勃勃 的感染力。
一类立意举例: 于无用处寻珍宝 落花尚余香,无用即有用 无用之用创造无限价值 用慧眼认识价值 莫被有用遮望眼 有用无用,时间见证 打倒实用主义 放下世俗的心,干些无用的事 我们需要无用功 天下没有无用之物 别急,会有用的
对应社会背景: 当今时代,是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急功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作文判分等级表
二、评分细则
1.关于审题
有的人自认为在做有用的事,事实证明却价值不大;有的人喜欢做些无用的事,但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
这是一则有思辨色彩、富有哲理的材料。
材料中“有用的事”和“无用的事”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有用的事”前面有“自认为”,后面有“价值不大”词语,可见“有用的事”并非真的有用,或者只能说是暂时有用,短期有效,从长远来看真是无用,或者是害人不浅的。
“无用的事”前面有“喜欢”一词,后面有“留下的东西让人受用无穷”一句,可见“无用的事”并非无用,只是短时看不出来,或者暂时效果不太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对人生发展非常有利,是真正有用的东西。
作者或命题者意在批评“做有用的事”的人,因为事实证明做有用的事,价值不大。
同时肯定“做些无用的事”的人,因为能够“让后人受用无穷”。
这种现象生活中普遍存在,联系生活,“有用的事”所指可以很多,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或利益;跟升官、发财、成名有关的事;追求急功近利、名利至上的实用主义;过分看重早教、购买学区房进名校、参加奥数培训班等短期教育行为;能提高分数的技术训练、能挣分的应试教育模式;选择将来能够找到好工作、发财的专业,选择能考取公务员、有房有权有钱的职业;跟GDP有关的政府官员热衷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跟政绩有关的房地产开发、土地拍卖、仿古街区。
与此相反的“无用的事”所指同样很多,崇尚心中的事业理想、精神生活;跟升官、发财、成名没关系的、能丰富情感、滋养精神的事;选择为民谋福利的民生工程以及尊重大自然的生态建设;淡泊名利、不求功利、本真地享受
生活;选择不能发财的冷门专业甘之如饴,并且留下了值得称道的东西;注重儿童心灵、关注儿童兴趣和爱好的正常教育;淡化分数、反对应试教育的育人为先的教育行为;注重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养成文明礼貌、品德高尚风气的学校教育;倡导学生读书、在读书中提升阅读素养、培养能力的做法;淡化物欲和名利的思想、亲近大自然、用文学净化心灵的举动;亲近文化名人、走进经典名著的读书活动;坚守民族气节、弘扬民族道德的行为;坚持理想的信念;保持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
2.关于立意
立意应该从材料出发,是对材料的发掘和提炼。
考生应该准确诠释什么是所谓“有用的事”,什么是在有些人看来“无用的事”,然后要揭示“有用的事”只是暂时有用,短时有效,长远看实则无用,而且对人生或社会发展还有害的真相或本质,与此同时,还要分析“无用的事”实则包含着有用的道理,只是暂时看不出来,不明显罢了,从长远来看,从发展来看,从科学性看,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因为它是心灵世界的东西、精神层面的事情,事关人的思想性格品德的养成,事关人生发展的基本素质、能力要求、幸福追求。
考生可以侧重一个方面,而兼顾另一方面,但要把道理说清楚,把“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关系阐述清楚,这是审题的关键,也是评判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因素。
三、判分原则
评分: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根据“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表达”等写作的基本能力评判,充分体现语文素养。
表达:一定要注重语文素养。
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运用错误较多者,一律下降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进入六类卷。
文体:文体不伦不类,视为五类卷。
文体不明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四、其他要求
1、确认抄袭,2/3与原作相同,最高分不超过20分,基本相同,最高分不超过10分。
2、没有标题扣2分。
3、错别字一字1分,扣完5分为止。
4、书写扣1分。
5、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扣完3分为止。
6、残篇:0-100字,0-5分;200字,6-10分;300字,11-12分;400
字,21-30分;500字,31-40分;600字,41-46分。
未完篇不超过46分。
6、作文均分控制在47分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