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艺术进校园

合集下载

高雅艺术进校园

高雅艺术进校园

高雅艺术进校园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旨在将高雅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达到艺术教育“润物无声、育人无形”的效果。

2016年4月,我院迎来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到来,话剧《太太和凤英》《大师》等经典作品的纷纷上演,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极高赞誉。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引领我院学生提高审美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同时,对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雅艺术进校园新闻稿

高雅艺术进校园新闻稿

高雅艺术进校园新闻稿
高雅艺术进校园——感受艺术的魅力
近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我校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著名艺术家前来演出,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艺术盛宴。

活动当天,音乐会、话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依次上演,同学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同时也领略到了不同艺术形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在音乐会环节中,同学们聆听了来自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精彩演出,感受到了音乐所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在话剧环节中,同学们领略了不同类型话剧的魅力,学习了如何进行角色塑造和语言表达。

在舞蹈环节中,同学们欣赏了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同学们的精彩表演,学习了
如何进行身体语言和舞蹈技巧。

此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同学们领略到了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也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了艺术所带来的情感和思考。

同学们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阅历。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艺术盛宴,让他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也让他们对艺术产生了更
浓厚的兴趣。

高雅艺术进校园新闻稿

高雅艺术进校园新闻稿

高雅艺术进校园新闻稿
高雅艺术进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高雅艺术,某高校艺术系近日在校内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

首先是艺术展览。

艺术系举办了一场以“青春之美”为主题的画展,展览中展出了许多学生的作品,其中不乏优秀的油画、水彩画等。

学生们通过这次展览,了解到了绘画的基本技巧,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其次是音乐会。

音乐系举办了一场小型的音乐会,演出者都是学生自己。

从长笛、小提琴到钢琴,各种乐器的演奏让现场观众陶醉其中。

此外,学生们还演唱了一些经典的歌曲。

整个音乐会让师生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也为他们的生活注入了一份美好。

最后是话剧表演。

戏剧系的学生们为大家带来了一出婚礼喜剧,场上笑声不断。

这次表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也让观众领略到了话剧的魅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高雅艺术,也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生活。

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关注,让高雅艺术走进更多的校园,为学生们带来更多的精神享受。

“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路径探索与策略选择

“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路径探索与策略选择

“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路径探索与策略选择首先,高校应该多渠道地引进高雅艺术。

高雅艺术不仅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传统艺术形式,也包括了当代的各种新兴艺术形式。

因此,高校可以通过邀请各地的专业艺术团体到校演出或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以此为契机推动高雅艺术在校园中的普及。

此外,高校也可以自行创新一些高雅艺术形式,例如在校园中开设各种艺术展览、音乐会以及戏剧演出等活动。

这些活动将有助于提高师生对于高雅艺术的兴趣和热爱,进而促进高雅艺术在校园中的普及和推广。

其次,要培养学生对于高雅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高雅艺术本身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有对于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高雅艺术。

因此,高校可以从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入手,推动在课堂教学中加入高雅艺术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高雅艺术的魅力。

同时,高校还可以在校园中开放艺术实践工作室、音乐厅等场所,让学生有机会切身体验和学习高雅艺术,提高学生对于高雅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最后,要倡导高雅艺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高雅艺术虽然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多的联系,如音乐会、画展、文艺演出等,也同样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和体验的。

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创新组织形式,将高雅艺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享受高雅艺术之余,更好地体会和感受艺术所传达的情感和精神。

总结起来,高校应该探索和尝试多种引进和推广高雅艺术的途径和策略,从注重普及、培养兴趣和欣赏能力、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等方面入手,提高高雅艺术在校园中的传播和推广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高雅艺术的普及和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在高雅艺术中受到文化精神的熏陶和热爱。

大学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观后感

大学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观后感

大学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观后感前几天,学校里搞了个“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

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其实没啥特别的感觉,不就一场活动嘛,能有多特别。

可没想到,这场活动却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

活动那天,我本来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去的。

到了现场,发现布置得还挺有模有样,舞台上灯光闪烁,台下一排排整齐的椅子。

我找了个位置坐下,心里还在想着等会儿会不会无聊得想打瞌睡。

活动开始了,先是一段优美的交响乐演奏。

说实话,我平时对交响乐真没什么了解,只知道那种“高大上”的感觉。

可当那些音符真真切切地钻进我的耳朵时,我整个人都被震住了。

小提琴的悠扬、大提琴的深沉、钢琴的清脆,还有各种我叫不上名字的乐器,它们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我看到那个指挥家,站在舞台前,全身都散发着一种激情和魅力。

他的手在空中挥舞着,就像是在指挥着一场无声的战争,而那些乐手们则像是他最忠诚的士兵,随着他的指挥,奏响出最完美的乐章。

他的表情时而严肃,时而陶醉,仿佛他自己也完全沉浸在了音乐的世界里。

接下来是一段芭蕾舞表演。

那些舞者们穿着漂亮的白色舞裙,像一只只优雅的天鹅。

她们的脚尖轻轻点地,身体轻盈地旋转、跳跃,每一个动作都那么精准、那么优美。

我特别注意到其中一个舞者,她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那种微笑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而是真的从心底里散发出来的快乐和热爱。

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每一次的跳跃都像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可又那么轻松自如,让人忍不住为她鼓掌叫好。

还有一场话剧表演,那更是让我印象深刻。

演员们的台词功底简直太棒了,声音抑扬顿挫,情感饱满。

他们在舞台上哭,我在台下也跟着心里发酸;他们在舞台上笑,我也忍不住跟着咧嘴。

有一个场景,是两个主角在争吵,那激烈的程度,让我感觉他们真的就是在为了一件天大的事情而拼命。

他们的表情、动作、语气,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我完全忘记了这是在表演,仿佛我就置身在他们的故事当中。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发现周围的同学们也都和我一样,被深深吸引住了。

“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路径探索与策略选择

“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路径探索与策略选择

“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路径探索与策略选择高雅艺术进校园是指将高雅艺术资源引入学校,让学生能够接触、了解和欣赏高雅艺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高雅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形式,通过引入高雅艺术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引进专业艺术团队和艺术家。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团队和艺术家来校园进行艺术表演和指导,包括音乐会、舞蹈演出、戏剧表演、画展等。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高雅艺术的魅力,还能够接触到专业艺术家,学习他们的艺术技巧和艺术理念。

2.开设专业艺术课程。

学校可以增设专业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才能。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各个方面,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不同的艺术技能。

学校还可以组织艺术比赛和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3.建立艺术资源库和艺术交流平台。

学校可以建立艺术资源库,收集和整理各类艺术作品和资料,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欣赏。

学校还可以建立艺术交流平台,邀请学生和艺术家、专家进行交流和讲座,提供学生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4.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艺术鉴赏课程和组织艺术鉴赏活动,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和演出,提供丰富的观摩机会,让学生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和表演。

5.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高雅艺术。

学校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手机等,推广高雅艺术。

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在线艺术课程和资源,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和学习高雅艺术。

学校还可以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提供高雅艺术的音乐、舞蹈、戏剧等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欣赏艺术。

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路径探索和策略选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教育部门、艺术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高雅艺术与学校的深度结合。

只有通过科学的路径探索和合理的策略选择,才能够实现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大学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观后感

大学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观后感

大学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观后感前几天,学校里搞了个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那场面,那氛围,真叫一个绝!活动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我怀着好奇又期待的心情,早早地来到了活动现场。

一进去,就看到舞台布置得那叫一个精美,灯光闪烁,音响效果也棒极了。

我心里琢磨着,这肯定是一场不同凡响的视听盛宴。

活动开始后,先是一段优美的交响乐演奏。

乐手们穿着整齐的礼服,手里拿着各自的乐器,那姿势专业得让人忍不住点赞。

我瞪大眼睛看着,耳朵也竖得直直的,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音符。

小提琴的声音悠扬婉转,像一个温柔的姑娘在耳边轻声诉说着心事;大提琴的声音低沉醇厚,仿佛是一位沉稳的长者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而那鼓点,则像是心跳的节奏,一下一下,敲打着我的心房。

我看着那些乐手们,他们的表情随着音乐的起伏而变化,时而陶醉,时而激昂,完全沉浸在了音乐的世界里。

我在想,他们得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啊!接着是一场芭蕾舞表演。

那些舞者们就像一群轻盈的精灵,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她们的脚尖轻轻一点,整个人就飞了起来,那动作优美得让人窒息。

我注意到其中一个舞者,她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那笑容仿佛能融化一切。

她的每一个旋转,每一个跳跃,都那么精准,那么优美,就像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排练。

她的裙摆随着她的动作飘动,像是一朵盛开的花朵,美丽极了。

我在台下看得入了迷,感觉自己仿佛也跟着她们飞到了一个梦幻的世界里。

然后是一场京剧表演。

说实话,以前我对京剧真没什么兴趣,总觉得那是老一辈人才喜欢的东西。

但是这次现场观看,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演员们一亮相,那精美的妆容,华丽的服饰,就把我给震住了。

他们的唱腔,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婉转低回,每一个字都唱得那么有韵味。

我虽然不太懂京剧的门道,但是从他们的表演中,我能感受到那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特别是那个花脸演员,他的眼神,他的动作,都充满了力量,让人忍不住为他鼓掌叫好。

在活动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台下的观众们。

大家都全神贯注地看着表演,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三年级作文高雅艺术进校园

三年级作文高雅艺术进校园

三年级作文高雅艺术进校园哇塞,今天我们学校可热闹啦!因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啦!
我一大早就特别兴奋,到了学校就跟小伙伴们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你们说今天会有什么高雅艺术呀?”“会不会是超级好看的舞蹈呢?”“也有可能是好听的音乐呀!”大家都充满了期待。

终于等到活动开始啦!哇,原来是一群大哥哥大姐姐们来给我们表演话剧呢!他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在舞台上活灵活现的,就好像真的变成了故事里的人物。

我都看入迷了,眼睛一眨不眨的。

他们的声音也好听,有的时候很温柔,有的时候又很响亮,就像小鸟在唱歌一样。

看着看着,我感觉自己好像也进入了那个故事里。

我仿佛变成了其中的一个小角色,和他们一起经历那些有趣的事情。

这可比在家里看电视有趣多啦!我扭头看了看旁边的同学们,他们也都看得特别认真,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表演结束后,大哥哥大姐姐们还下来和我们互动呢!我壮着胆子举起手问:“大哥哥,你们表演得这么好,是不是练了很久呀?”大哥哥笑着回答:“当然啦,我们可是花了好多时间和精力呢!”然后其他同学也纷纷提问,大哥哥大姐姐们都耐心地回答。

这感觉可真好呀,就像和好朋友聊天一样。

这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真的太棒啦!它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艺术形式,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我真想天天都有这样的活动呀!难道你们不想吗?以后我也要多去看看这些高雅艺术,让自己变得更有文化,更有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
全国高雅艺术进校园
“全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举办的,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要求的重要举措。

这项活动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得到了全国各大院校学生普遍欢迎和赞誉。

活动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旨在引领青年学生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弘扬民族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基础。

交响乐:
交响乐(SYMPHONY)又称交响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产物,“交响乐”源出希腊语,原意为“一齐响”的意思,它是由多件乐器所演奏的具有交响性的音乐,通常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音乐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格调庄重;有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手段,能将听众带入音乐的最高意境和无限的想像空间。

“交响乐团”:通常由弦乐、管乐、打击乐三大声部组成,小规模的交响乐团一般有大约20-30名乐手,而大型的三管乐团演出阵容可达百余人。

中国乃至远东最古老的交响乐团是上海交响乐团,国内最有名的是中国交响乐团和中国爱乐乐团。

其它知名乐团包括北京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

国际上最知名的乐团是柏林爱乐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

交响乐团乐器构成:
弓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钢琴等
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巴松等
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
打击乐器:定音鼓、小鼓、大鼓、钢片琴等
赫伯特·冯·卡拉扬
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1908年4月5日-1989年7月16日),出生于萨尔斯堡,奥地利著名指挥家、键盘乐器演奏家和导演。

卡拉扬在指挥舞台上活跃60多年。

他带领过欧洲众多顶尖的乐团,并且曾和柏林爱乐乐团有过长达34年的合作关系。

他热衷于录音和导演,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像资料,包括众多的管弦乐,歌剧录音和歌剧电影,涵括从巴洛克到后浪漫主义欧洲作曲家的作品。

其中一些作品,如贝多芬的交响曲还被多次录制。

卡拉扬在音乐界享有盛誉,甚至在中文领域被人称为“指挥帝王”。

李心草
李心草,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和奥地利国立维也纳音乐大学,现任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常任指挥、韩国釜山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陕西爱乐乐团音乐总监、中国少年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华全国青联常委、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乐器
(1)小提琴:小提琴(意大利文:IL violin)是一种弦乐器。

总共有四根弦。

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

(2)长笛: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外型是一根开有数个音孔的圆柱型长管。

早期的长笛是乌木或者椰木制,现代多使用金属的材质,比如普通的镍银合金到专业型的银合金,9K、14K、18K、20K、24K金,白金、铂金长笛等。

(3)双簧管:双簧管最初形成于17世纪中叶,18世纪时得到广泛使用。

双簧管在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的演奏,是出色的独奏乐器,同时也善于合奏和伴奏。

此外它还是交响乐队里的调音基准乐器(乐队以双簧管的小字一组的A音定音)。

双簧管音色带有鼻音似的芦片声,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被誉为“抒情女高音”。

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中的忧郁而优美的白天鹅主题就是由双簧管吹奏的。

双簧管难度高,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最难的乐器。

由于音色甜美,更被称为“公主”。

(4)圆号:圆号,唇振动气鸣乐器。

又称法国号,英语french horn。

铜管乐器,铜制螺旋形管身,漏斗状号嘴,喇叭口较大,通常有4个键。

圆号被称作交响乐中的乐器之王。

圆号虽属于铜管乐器但不但能吹出铜管嘹亮的声音还能吹出木管的柔美之音。

圆号声音柔和、丰满,和木管、弦乐器的声音能很好地融合。

在交响乐队中,通常使用4支圆号。

(5)竖琴:竖琴(英:harp,意:Arpa,德:Harfe,波斯:گنچ),是一种大型弹弦乐器。

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起源于古波斯(伊朗)。

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调性有限。

现代竖琴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

(6)定音鼓:定音鼓是打击乐器的一种。

由鼓面和鼓桶,以及鼓槌组成。

鼓面原来用动物皮革制作,50年代发明了塑胶鼓面。

鼓桶原来用铜制作,现在通常使用比较轻的合成纤维材料。

定音鼓是管乐队或交响乐队中的基石。

《梁祝》:该曲由作曲家何占豪、陈钢合作于1959 年。

他们以民间传说的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将中国戏曲(越剧)音乐与西方音乐体裁和作曲技巧相结合,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有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被人们惯称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由三部分组成:“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

乐曲用越剧唱腔为素材创作出爱情主题,独奏小提琴代表祝英台,大提琴浑厚的音色代表梁山伯,两相呼应。

中部则采用了京剧中的倒板和越剧中的嚣板,与小提琴的华彩乐段一起把乐曲推向高潮。

最后,乐队将音乐带入了梁祝化蝶的神话意境,爱情主题的再现是人们对世间忠贞爱情的向往与歌颂,体现出“生前不能共罗帐,死后天上成双对”的中国式的浪漫主义精神。

《命运》:这部交响曲创作于1804 至1808 年。

第一乐章开头的主题是所有交响曲中最短小、最紧凑、最有力的,也是最著名的,它被称为“命运主题”,因为据说贝多芬曾指着总谱上的这一主题说:“命运就是这样来敲门的!”这句一直被后人传诵的话出自作曲家晚年的助手和朋友安东·欣德勒的转述,很多人认为欣德勒的话未必可靠。

因此,对这部交响曲的理解也未必遵循“命运的敲门—与命运的抗争—思索与行动—最后的胜利与凯旋”这样的思路。

当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于1808 年12 月22 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演时,法国大革命已过去了20 多年,但贝多芬作为这场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理想的支持者,他在这部交响曲中确实表现了某种人类理想和观念,他在这部作品中对交响曲这一传统形式的许多革新。

《拉德斯基进行曲》:拉德斯基•冯•拉德茨伯爵是波希米亚贵族和奥地利军事将领。

在1850 年-1857 年,他任伦巴地- 威尼斯地区总督时期受到全军爱戴,被爱称为拉德斯基老爹。

他以91 岁高龄在米兰辞世,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亲自主持葬礼,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哀悼14 日。

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在1848 年,为他的胜利专门谱写了《拉德斯基进行曲》,成为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1987 年,随着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中国的直播,《拉德斯基进行曲》的欢乐旋律传入千家万户,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主题,仿佛一队步兵轻快的走过大街。

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出现优美动听的轻柔主题,最后在反复第一主题后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