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第二章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最新第六版)

ed
limQ•PdQ•P P 0 P Q dP Q
.
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
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
需求直角双曲线的点弹性
.
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 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通过研究外生变量变 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 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 数值;
动态分析:指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 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 互关系。
.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
.
弹
收入 价格
性 ed>1 ed=1 ed<1
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 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 的抽象。
.
三 、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 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收 入水平;(3)相关商品价格;(4)消费 者偏好;(5)价格预期。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
第五节 经济模型
一、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 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 论结构。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 学的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等)
来表示。.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篇一: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习题及答案】txt>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 =-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d=50-5p和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50-5p=-10+5p得pe=6将均衡价格pe=6代入需求函数qd=50-5p,得或者,将均衡价格pe=6代入供给函数qs=-10+5p,得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6,q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60-5p和原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60-5p=-10+5p得pe=7将均衡价格pe=7代入qd=60-5p,得或者,将均衡价格pe=7代入qs=-10+5p,得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7,q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s=-5+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50-5p=-5+5p得pe=5.5将均衡价格pe=5.5代入qd=50-5p,得或者,将均衡价格pe=5.5代入qs=-5+5p,得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qe=22.5。
如图2—3所示。
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高鸿业-经济学基础-第2章-需求和供给

(2)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政府行为)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只有形的手--- 凯恩斯主义)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
研究一个国
家整体经济的 运行,
及政府运用
经济政策来影 响整体经济等 宏观经济问题。
(1)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 的经济科学。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需求曲线
第三节 供给曲线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第五节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第六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
三、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一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改变
(fanction)
(quantity)
3.供给的表示:
(广义的)供给函数:Qs=f(P,C,Te,Ps,Es,n…) Supply Function
保持不变
(狭义的)供给函数: Qs = f(P)→ 常用的供给函数
供给表(Supply Schedule):
价格—数量组合 价格P
供给量Qs
供给量: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一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商品的数量。 供 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商品的数量。
济南大学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31经济学

831经济学一、参考书目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俞宪忠等.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俞宪忠等.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二、考试题型与分值总分150分,其中:简答题50分,计算题50分,论述题50分。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了解)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掌握)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第二节需求曲线第三节供给曲线第四节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五节经济模型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第八节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第三章消费者的选择(掌握)第一节效用论概述第二节无差异曲线第三节效用最大化与消费者选择第四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第五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六节市场需求曲线第七节不确定性和选择第四章生产函数(掌握)第一节厂商第二节生产第三节短期生产函数第四节长期生产函数第五章成本(掌握)第一节成本第二节成本最小化第三节短期成本曲线第四节长期成本曲线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掌握)第一节厂商和市场的类型第二节利润最大化第三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第四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第五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第六节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第七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第八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掌握)第一节垄断第二节垄断竞争第三节寡头第四节不同市场的比较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掌握)第一节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第三节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第四节对供给方面的概述第五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第六节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第七节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第八节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了解)第一节一般均衡第二节经济效率第三节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四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五节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六节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七节社会福利函数第八节效率与公平第十章博弈论初步(了解)第一节博弈论和策略行为第二节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第三节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混合策略均衡第四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掌握)第一节不完全竞争第二节外部影响第三节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四节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掌握)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第三节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第四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第五节名义GDP和实际GDP第六节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掌握)第一节均衡产出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第三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第四节乘数论第五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第六节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第七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十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掌握)第一节投资的决定第二节 IS曲线第三节利率的决定第四节 LM曲线第五节 IS-LM分析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十五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掌握)第一节总需求曲线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第三节两种极端的总供给曲线第四节常规总供给曲线第五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第六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第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掌握)第一节失业的描述第二节失业的原因第三节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第四节通货膨胀的描述第五节通货膨胀的原因第六节通货膨胀的成本第七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掌握)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第二节财政政策及其效果第三节货币政策及其效果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第十八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掌握)第一节汇率和对外贸易第二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三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第十九章经济增长(掌握)第一节国民收入长期趋势和波动第二节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第三节增长核算第四节构建和分析新古典增长模型第五节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第六节内生增长理论第七节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第二十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掌握)第一节消费第二节投资第三节货币需求。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第1章课后习题详解1.回想你看到过或接触过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它们各自属于本章所说的三种类别中的哪一种?答:第一类,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如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内容。
著作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等.第二类,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的论述。
著作有《资源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第三类,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如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著作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2.为什么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同于西方?答: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这就决定了我国学员学习它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上对它持否定的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是否真正有用还需要考虑到国情的差别,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借鉴吸收,做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
(1)我国学习下岗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得到对我国有用的知识,即“学以致用”.对西方经济学而言,“为艺术而艺术”的学习目标是不适用的。
因为,如果不是为了“实用”而学习,那么还不如去从事其它的活动.“经济学”这一名词的英文来源是希腊文的名词“家庭管理”。
由此也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致用"的性质.(2)既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致用",那么就必须注意到它涉及对西方“致用”的两个特点:其一,它宣扬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以便巩固西方社会的共识或凝聚力,即增加西方学者所说的“社会无形资本";其二,它总结西方市场运行的经验,以便为改善其运行提供对策。
西方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存在于西方,其原因即在于此;这就是说:它存在于西方的原因正是由于他对西方国家有用。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件

供给定理
供给曲线是由生产者的个人行为和市场行为共同决定的。
供给曲线的形成
表示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包括点弹性、弧弹性和长期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
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敏感程度,通常用弹性系数来表示。
弹性的概念
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包括点弹性、弧弹性和长期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
详细描述
市场失灵可能出现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品、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等。在这些情况下,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立法等方式来调节市场行为,以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
VS
政府干预并不总是能够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也存在政府失灵的风险。
详细描述
政府失灵可能出现的原因包括政府决策的低效、官僚主义、利益集团的影响等。因此,在实施政府干预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负面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这些影响。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目录
微观经济学简介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与厂商行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01
微观经济学简介
Chapter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个体经济关系的科学,主要关注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和决策。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决策,包括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生产者的生产决策、市场供求关系、产品价格形成等。它关注个体经济单位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优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等。
详细描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505d Q P =-,供给函数为105s Q P =-+。
(1)求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605d Q P =-。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c P 和均衡数量c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55s Q P =-+。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c P 和均衡数量c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1)将需求函数505d Q P =-和供给函数105s Q P =-+代入均衡条件d s Q Q =,有:505105P P -=-+解得:6e P =将均衡价格6e P =代入需求函数505d Q P =-解得均衡数量:20e Q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6e P =,20e Q =。
几何图形如图2-10所示。
图2-10 供求均衡(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605d Q P =-和原供给函数105s Q P =-+代入均衡条件d s Q Q =,有:605105P P -=-+解得:7e P =将均衡价格7e P =代入需求函数605d Q P =-解得均衡数量:25e Q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e P =,25e Q =。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习题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一、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假如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某种蘑菇会致癌,则这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分析:错误。
因为卫生组织发布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人们减少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因此其需求曲线会向左下方移。
2.预计某产品的价格会下降,则该产品的供给将会减少。
分析:正确。
因为当预计某产品的价格下降时,生产者会在价格下降前尽量多地生产产品,因此该产品的供给会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3.如果政府对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给予现金补贴,会使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分析:错误。
如果政府对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给予现金补贴,会使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这与生产者生产成本减少或生产技术改善使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是一样的。
4.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相同的概念。
分析:错误。
二者是两个紧密联系却又不相同的概念。
需求曲线在某点的斜率为dP/ dQ,而需求的点弹性不仅取决于斜率的倒数值dQ/dP,还取决于P/Q。
5.假如某城市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2,则为了增加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降低。
分析:正确。
因为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2,说明运输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富有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因此要增加收入必须降价。
6.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分析:错误。
对于一般商品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价格会使供给量减少。
但当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减少。
二、选择正确答案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外均保持为常数。
A.个人收入B.其余商品的价格C.个人偏好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2.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外均保持常数。
A.土壤的肥沃程度B.技术水平C.棉花的种植面积D.棉花的价格3.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均衡价格的决定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 P 均衡价格是在市场的供求力 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P D E
S
均衡价格的两种求解方式: 一是令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相等 来求解; O 二是在座标图上将市场需求曲线 与市场供给曲线合并到一幅图上, 找到两条曲线的交点即可得。 (例:P54.1.(1))
P
Q Q P Q ed P P Q P
Q
35
第五、 Ed =0,即需求完全无弹性
Q Q P Q ed 0 P P Q P
P
Q
36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1、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计算: ⑴按点弹性定义公式计算。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某一点 上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Q
Q
16
三、均衡价格变动的影响分析 1、需求曲线的移动 ⑴需求量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 ①需求量的变动含义:是指在其 它条件(收入、相关商品价格、 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对于商品价 P 格预期等)不变时,由某商品的 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 数量的变动。 ②几何意义:在几何图形中,需 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 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
P
Qs=f(p)
Q
20
⑵供给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 ①供给的变动含义:是指在某 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 于其它因素变动(生产成本 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 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和 生产者对未来预期的变化等 )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 的变动。 ②几何意义:在几何图形中,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 的位置向左或向右所发生的 移动。
P
D3 P2 P1 P3 D1 D2
S E2
E3
E1
O
Q3 Q1
Q2
Q
⑵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当需求不变时,在需求不变的 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 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 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 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 数量减少。
P
P3 P1 P2
S3 E3 E1
10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供给函数 1.定义: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单个生产者在一定 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 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2.供给量的影响因素 ①商品自身的卖价 ②生产的成本 ③生产的技术水平 ④相关商品的价格 ⑤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也是一个多元函数。 11 Qs=f(P,C,T,E,……)。
A
Qd=f(P) B
Q
32
第二、Ed<1,即需求缺乏弹性
ed Q Q P Q 1 P P Q P
P
A B Q=f(p) Q
33
第三、 Ed =1,即需求是单位弹性
Q Q P Q ed 1 P P Q P
A B Q=f(p)
34
第四、 Ed =∞,即需求弹性无穷大
由a点到b点的计算(降价):
ed
由b
Q Qa Pa Q P 800 400 5 b 5 Pb Pa Qa P Q 45 400
点到a点的计算(涨价):
Q Q b Pb Q P 400 800 4 a 2 P Q 54 800 Pa Pb Q b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相关概念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一节
第二节 需求曲线 第三节 供给曲线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结果 第五节 引出的几个概念和术语 第六节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经济单位 (生产者、消费者)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 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微观主体行为及其影响 因素 2、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 行为。 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 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价格的同时决定。
7
为了使问题的研究从简单入手,我们先假定在需 求函数诸多的自变量中价格是变量,其它都是常 量; 我们常常先考虑Qd=f(p)这样的函数。 这一公式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存 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8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可以用三种方式来表示: ⑴表格:
价格数量 组合 价格 需求量 A 1 700 B 2 600 C 3 500 D 4 400 E 5 300 F 6 200 G 7 100
e d lim
P 0
dQ P P Q P f ( Q )' P Q dP Q Q
例:已知需求函数Qd=2400-400P, 求a点、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ed f (Q)' P P P (2400 400 P )' 400 Q Q Q
P 5 400 =5 Q 400
Qd=f(p)
Q
17
⑵需求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 ①需求的变动含义:表示在某商 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 因素变动(收入变动、相关商品 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变化和消 P 费者对于商品价格预期变动)所 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②几何意义:在几何图形中,需 P0 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 向左或向右所发生的移动。
C 4 400
D 5 600
E 6 800
F 7 1000
G 8 1200
2.公式: 3.图像:
P
Qs=f(p)=-δ+γP
S
Q 供给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都可以证明: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 13 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关系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结果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态势下,供求曲线的共同作 用的结果就是形成均衡价格。 一、均衡的含义 经济中的均衡: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 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 状态,此状态下经济事物各个方面的经济行为 者的愿望都得到了满足。
O
D3
D1
D2
Q3
Q1
Q2
Q
18
例:
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 曲线的移动方向,左移、右移,还是不变? 为什么? (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 会致癌 (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 (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4)该蘑菇的价格下跌
19
2、供给曲线的移动 ⑴供给量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 ①供给量的变动含义:是指在其它条件(生产成本 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 动和生产者对未来预期的变化等)不变时,由某商 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②几何意义:在几何图形中,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供应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 动。
25
第五节
几个概念和术语
1.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 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描述。 2.内生变量:是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一般是 指因变量与自变量。 3.外生变量:是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 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一般指可变 的参数,或者说,是方程组的系数。
5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1、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的 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 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6
2、影响需求的因素 ⑴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P↑,Qd↓ ⑵消费者的偏好: Preference↑,Qd ↑ ⑶消费者货币收入:一般M↑,Qd ↑(正常品) M↑,Qd ↓ (低档品) ⑷其他商品的价格 :Ps↑,Qd ↑(替代品) Pc↑,Qd ↓(互补品) ⑸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预期价格 PE↑,Qd ↑ 预期收入 ME↑,Qd ↑ 所以,需求是一个多元函数, Qd=f(P,M,E, ……)
2
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 “理性人”“经济人”假设:经济生活中的每一 个人,其行为均是利己的,即都力图以自己最小 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3
三、微观经济学基本分析思路
产品市场
消费者的需求 咖啡的价格、 茶叶的价格、 糖的价格等等 企业的供给
公众 (消费者)
$ $
劳动的工资、 土地的地租、 机器的租金等等
P
S3
S1
S2
P0
O
Q3
Q1
Q2
Q
例:
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 (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 (2)在产品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 (3)生产X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 (4)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
22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⑴需求变动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 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 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 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 和均衡数量减少。
26
第六节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一、弹性一般含义 1、弹性:因变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自变量 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说,是因变量 变动的百分比和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弹性系数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若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则弹性公式会 27 有弧弹性与点弹性的变化。
弧弹性表达式
Y Y X e Y
dY Y dY X X e lim Y Y f '(Y ) X 0 X dX dX Y Y X X
28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一)定义。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 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 程度。其公式为:
在分析局部均衡问题时,我们先从最简单的问题 谈起。我们假定除了厂商所生产商品的价格以外, 影响厂商供给的其它因素不变,于是我们得到一 元的供给函数。 Qs=f(p) 这一公式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存 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