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基础知识强化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一、概述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终于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是一个长达百年的历史时期,期间经历了多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二、主要事件与时期1、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由于英国对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引发的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由于英法联军侵华引发的战争。

2、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推行的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3、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1894-1895年,中日之间因朝鲜问题引发的战争。

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皇帝推行的一场旨在改革政治、经济的变法。

4、辛亥革命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

5、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1919年,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的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一场旨在倡导科学、民主的文化运动。

6、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日战争:1931-1945年,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战争。

解放战争:1945-1949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战争。

三、重要人物1、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

2、李鸿章: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3、孙中山:辛亥革命的领袖,中华民国的创立者。

4、鲁迅: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四、对中国近代史的总结与评价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苦难与抗争的历史。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同时,这也是一个民族觉醒和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多次尝试和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以期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

然而,在近代史上,中国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政治上,国家四分五裂,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经济上,传统的小农经济受到冲击,民族工业发展困难;文化上,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社会价值观混乱。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中国近代史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中国近代史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中国近代史两次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1.19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2.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人民自发的、大规模的抵抗侵略的斗争。

3.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5.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1858年, 与俄、美、英法签署《天津条约》。

2.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占北京。

3.1860年, 与英、法、俄签署《北京条约》。

4.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侵吞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签订《爱珲条约》。

三、新思想的萌发1.林则徐著《四洲志》,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著《海国图志》,著名思想:"师夷长技以刹夷"。

太平天国运动:【兴亡】兴起-金田起议衰落-天京事变失败--天京陷落纲领【纲领】《资政新篇》、《天朝田庙制度》。

洋务运动一、兴起与发展(一)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二)代表人:王奕沂、曾国藩、李鸿章、古宗棠、张之洞。

(三)主要内容:1.自强(早期),军事工业。

①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

②李鸿章-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规模最大)。

③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2.求富(后期),民用工业。

①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②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

(3)海军--北洋海军(实力最雄厚)、南洋海军、福建海军。

二、破产导火索:甲午战争惨败。

根本原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戊戌变法一、甲午中日战争1.在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

2.经过第一阶段:(1)平壤战役(左宝贵)。

(2)黄海战役(邓世昌)。

第二阶段:(1)平壤战役。

(2)威海卫战役。

3.结果《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岛金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2)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杭。

(3)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二、戊戌变法1.背景:民族资产阶级。

2.维新派:(1)早期--王韬、郑观应。

中国近现代政治常识知识整理

中国近现代政治常识知识整理

中国近现代政治常识知识整理1.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也被称为1911年革命。

- 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在此之后,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2.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期在中国兴起的一股思想解放运动。

- 这个运动倡导科学、民主、启蒙等新思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的一次反帝反封建运动。

- 这个运动是对《凡尔赛条约》签订的抗议,也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

4. 国共合作与中国的成立- 1921年,中国在上海成立,这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此后,中国与国民党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合作,但后来因意识形态和利益分歧而分裂。

5. 南京国民政府与北伐战争-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开始了北伐战争。

- 这场战争最终导致了国共两党的决裂,中国分裂为国民党统治的南方和控制的根据地。

6. 抗日战争- 1937年,中国爆发了抗日战争。

- 这场战争是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抗争,持续了8年之久,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大陆成立,标志着中国取得了全国政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新中国的历史时期,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8.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是领导的一场政治运动,发生在1966年至1976年期间。

- 这场运动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动荡和混乱,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造成了严重破坏。

9. 改革开放- 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政策,这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 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走向市场经济,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变革。

10.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

-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历史学科中中国近代史的解题技巧与必考知识点

历史学科中中国近代史的解题技巧与必考知识点

历史学科中中国近代史的解题技巧与必考知识点中国近代史的解题技巧与必考知识点近代史是历史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对于理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以及国际关系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在历史学科的考试中,中国近代史常常是一个重点考察内容,学习历史学科的同学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和必考知识点。

本文将针对中国近代史的解题技巧和必考知识点进行阐述。

一、解题技巧1. 阅读题目要仔细在考试中,阅读题目非常重要。

同学们应该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明确考点和要求。

只有理解了题目的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2. 强化对关键名词的理解中国近代史中有很多关键名词,比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同学们应该非常熟悉这些名词的含义和历史事件的背景。

在考试中,类似的名词和事件会被频繁提到,强化对这些关键名词的理解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回答相关问题。

3. 学会归纳总结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同学们会遇到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为了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内容,学会归纳总结非常重要。

同学们可以将相似事件和人物进行分类,以便于记忆和理解。

4. 熟悉历史地理知识中国近代史的问题中常常涉及到一些地理名称,比如各地的战争、重要会议的地点等。

因此,同学们需要熟悉历史地理知识,以便于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二、必考知识点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中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运动。

同学们需要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起因、过程和影响,并能够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中一次重要的爱国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

同学们需要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以及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3.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中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同学们需要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进程、胜利和意义,理解它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

4. 中共成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近代史中,中共的成立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近代历史复习大纲

中国近代历史复习大纲

中国近代历史复习大纲第一章:鸦片战争
1. 鸦片战争的原因与经过;
2.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3. 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二章:戊戌维新
1. 戊戌变法的原因和历史背景;
2.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与失败原因;
3. 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章:辛亥革命
1.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经过;
2.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3.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与意义。

第四章:北洋政府
1. 北洋政府成立的背景和历史条件;
2. 大总统制度的实行和各项改革;
3. 北洋政府的缺陷和失败。

第五章: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1.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经过;
2. 新文化运动的起源和主要内容;
3.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六章:国共合作与反帝抗日
1. 国共合作的背景和历史进程;
2. 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和中共在抗战中的地位;
3. 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第七章: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
1. 解放战争的背景和历史进程;
2. 新中国政府的成立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3. 新中国的建立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意义和影响。

第八章: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
1. 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建设和政策方针;
2.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实践和教训;
3.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和政治变革。

总结
以上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和事件,这些事件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事实的记忆和历史事件的联系,同时也要把握历史事件对当今时代的启示和指导。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一、清朝灭亡 1. 封建制度衰落:中国封建社会的失败,主要表现在农民剥削、官僚专制、重农轻商、宗法混乱、租金上涨、军阀割据等方面。

2. 外部冲击:从1840年开始,英法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事件之一,各种协定的签订、对华战争的发生,使中国受到了极大的灾难性打击,引起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巨大损失,恶化了封建社会的病症,加速了清朝灭亡的时间。

3. 民族解放战争:由辛亥革命派、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族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

二、20世纪发展 1.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发起了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思想的进步。

2. 共产党的建立: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

3. 北伐战争: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对国民党的北伐战争,最终在1949年10月解放了整个中国大陆,建立了新中国。

4. 改革开放:1978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进行了经济和社会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初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知识点汇总中国近现代历史是初中历史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涵盖了从清朝末年到现代中国的巨大变革。

本文将围绕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一、晚清时期(1840年-1911年)1. 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不平等条约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了《南京条约》。

2.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其领袖洪秀全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最终被清朝镇压下来。

3. 中法战争(1884年-1885年):中法战争是中国与欧洲列强之间的冲突之一,中国战败后签订了《中法新约》。

4. 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变法是光绪皇帝试图通过改革振兴中国的一次尝试,但受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并最终失败。

二、辛亥革命(1911年)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民主革命,宣告了清朝的结束,并建立了中华民国。

2. 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三、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1. 北洋政府: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成为北洋政府的首任大总统,北洋政府成为中国政治的中心。

2.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 国共合作(1924年-1927年):国共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苏联的促进下,为共同反抗帝国主义和保卫民族利益而达成的合作。

4. 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1949年):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国民党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蒋介石成为政府主要领导人。

四、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1. 卢沟桥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附近的冲突中杀害了多名中国士兵。

2. 重庆国民政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

近现代史知识点

近现代史知识点

近现代史知识点
1. 中国近代史的时期划分:晚清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2. 戊戌变法:1898年,清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挽救清朝的危局。

3. 辛亥革命: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在南京发动起义,推翻了满清封建君主制度。

4. 新文化运动:1915年至1920年,以鲁迅、胡适等人为代表的文化界人士发起的一场反对旧文化和提倡新文明的运动。

5. 五四运动:1919年,以北京学生为主的抗议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思想,提倡民主、科学和民族独立。

6. 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宣告成立。

7.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在南昌举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的开始。

8. 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对中国全面宣战,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长达八年的战争。

9.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1946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政府军进行的一场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战争。

10. 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宣告新中国的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基础知识强化(一)重要时间汇编1.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年至年2.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年至年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4.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年至年5. 八国联军开始侵华的时间:年月6.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7.戊戌变法的起止时间:年月至月8.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年9.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时间:年月日10.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年月11.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时间:年月12.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时间:年13.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年月14.南昌起义的时间:年月日15.湘赣边秋收起义的时间:年月1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时间:年月17.井冈山会师的时间:年月18.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19.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年月20.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时间:年月(四)人物类汇编(2)42. 列举在井冈山会师的三位领导人:、、43. 由于错误指挥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和军事顾问分别是:、44. 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提出红军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人是——45.遵义会议上确立的党中央的领导核心——(二)地点类汇编写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地点:1.虎门销烟的地点——2.鸦片战争爆发的地点——3.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地点——4.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5.签订《马关条约》的地点——6.义和团重创八国联军的地点——7.孙中山创建兴中会的地点——8.中国同盟会举行成立大会的地点——9.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10.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的地点——11.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的地点——12.五四运动爆发的地点——13.中共一大召开(即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点——14.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的地点——15.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16.长征中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17.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点——(三)人物类汇编(1)1、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的清朝大臣——2、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3、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的人——4、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的人——5、“次日漫挥天下泪,有功足壮海军威”哀悼的是——6、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致远舰管带——7、签订中日《马关条约》的双方代表分别是——8、1900年6月率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英国海军司令是——9、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慈禧太后带领哪个皇帝出逃——10.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11.列举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人物四位:、、、12. 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的洋务地方代表——13. 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的洋务地方代表——14. 多次上书给光绪帝请求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15. 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进行变法的清朝皇帝——16. 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17. 列举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三位:、、18. 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 兴中会的建立者——20.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选举的总理——21.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2.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北洋军阀首领——23. 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的是——24. 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四位:、、、25. 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撰文颂扬十月革命、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26. 《每周评论》的创办者——27. 五四运动中学生要求惩办的卖国贼(一个)——28. 列举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两位:29. 列举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三位:、、30. 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书记——31. 黄埔军校成立时的校长——32. 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中共党员——33. 列举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三个:、、34. 北伐军总司令是——35. 国民革命北伐在两湖的对象是——36. 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冲锋陷阵、屡破强敌的北伐名将是——37. 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国民党右派人物两个——38.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者——39. 列举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三位:、、40. 领导工农革命军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的是——4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是——最早、第一、最多类集锦1.近代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中国近代被西方列强割占第一块领土——4.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5.中国近代史的开端——6.最先打开中国大门的西方列强——7.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8.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9.最先取得在中国开设工厂特权的列强——10.近代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11.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1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3.近代中国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1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事件——16.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7.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六)条约、文刊等其他列举1.根据提示写出刊物或文件名称:a)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b)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c)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两篇文章:d)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统一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2、根据提示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名称(1)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割占中国东北土地最多的条约——(3)赔款最多的条约——3、依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近代中国政府(政权)名称。

(1)签订《南京条约》的政府——(2)镇压五四爱国运动的政府——(3)决定北伐的政府——(4)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政府——4、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1)同英国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款——(2)割占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3)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4)割占中国宝岛台湾——(5)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5.列举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既割地又赔款的不平等条约两个:6.近代史上列强向清政府勒索巨额赔款的主要条约三个:7.列举中国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8.列举新文化运动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及创办者《》创办者:《》创办者:9、列举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10.列举五四爱国运动前期、后期运动的中心及主力。

前期:运动的中心:,运动的主力:后期:运动的中心:,运动的主力:11.列举1927—1937年国民政府都城变迁:()——()——()——()12.列举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两次分离的史实。

第一次:年,日本通过《》,割占台湾。

第二次:年,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13.列举近代史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反对、反对本国(七)团体、党派、口号、主张等1.请写出与下列主张相对应的阶级派别(1)“自强”、“求富”——(2)“变者,天下之公理也”——(3)“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2.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已走过85年的光辉历程,请按下列提示写出标志性事件。

(1)共产党成立——(2)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建立——(3)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建设的领导核心,请写出下列事件发生的时间(1)中共一大的召开——(2)与国民党合作开始北伐——(3)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4)战略转移,开始长征——(5)渡过长江,攻占南京——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的两个派别。

5.. 洋务运动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口号及兴办的工业举例:前期:以“”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举两例:后期:以“”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举两例6.列举革命党人创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或政党。

(或问武昌起义前反清的革命团体)7.列举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8.列举三民主义的内容9.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口号,主要阵地及代表人物:开始时间:年口号:主要阵地:代表人物:10.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前期主要内容:提倡;反对提倡;反对提倡;反对提倡;反对后期主要内容:传播中国近代史基础知识强化(八)事件类汇编(1)一、标志性事件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3、洋务运动宣告破产的标志:4、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5、中华民国正式成立的标志:6、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7、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8、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9、红军长征开始的标志:二、性质类事件(根据性质写出事件名称)1、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2、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3、中国近代一次资产阶级性质改革——4、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5、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6、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7、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8、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