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传热复习

传热复习

《传热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

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

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

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

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

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2.热流量是指,单位是。

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是。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W,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2)3.总传热过程是指,它的强烈程度用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总传热系数K与总面积A的传热热阻Rt的关系为。

(Rt=1/K)5.稳态传热过程是指。

传热学复习资料(全)

传热学复习资料(全)

传热学复习资料(全)0.2.1、导热(热传导) 1 、概念定义: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相对位移或不同物体直接接触时,依靠分⼦、原⼦及⾃由电⼦等微观粒⼦的热运动⽽产⽣的热量传递称导热。

如:固体与固体之间及固体内部的热量传递。

3、导热的基本规1 )傅⽴叶定律 1822 年,法国数学家如图所⽰的两个表⾯分别维持均匀恒定温度的平板,是个⼀维导热问题。

考察x ⽅向上任意⼀个厚度为dx 的微元层律根据傅⾥叶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该层的热流量与温度变化率及平板⾯积A 成正⽐,即式中是⽐例系数,称为热导率,⼜称导热系数,负号表⽰热量传递的⽅向与温度升⾼的⽅向式中是⽐例系数,称为热导率,⼜称导热系数,负号表⽰热量传递的⽅向与温度升⾼的⽅向相反式中是⽐例系数,称为热导率,⼜称导热系数,负号表⽰热量传递的⽅向与温度升⾼的⽅向相反。

2 )热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给定⾯积的热量称为热流量,记为,单位 w 。

3 )热流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积的热量称为热流密度,记为 q ,单位 w/ ㎡。

当物体的温度仅在 x ⽅向发⽣变化时,按傅⽴叶定律,热流密度的表达式为:说明:傅⽴叶定律⼜称导热基本定律,式(1-1)、(1-2)是⼀维稳态导热时傅⽴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通过分析可知:(1)当温度 t 沿 x ⽅向增加时,>0⽽ q <0,说明此时热量沿 x 减⼩的⽅向传递;(2)反之,当 <0 时, q > 0 ,说明热量沿 x 增加的⽅向传递。

4 )导热系数λ表征材料导热性能优劣的参数,是⼀种物性参数,单位: w/(m ·℃ )。

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值不同,即使同⼀种材料导热系数值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5) ⼀维稳态导热及其导热热阻如图1-3所⽰,稳态 ? q = const ,于是积分Fourier 定律有:dxdt Aλ-=Φ⽓体液体⾮⾦属固体⾦属λλλλ>>>导热热阻,K/W 单位⾯积导热热阻,m2· K/W 0.2.2、热对流1 、基本概念1) 热对流:流体中(⽓体或液体)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由于发⽣相对的宏观运动⽽把热量由⼀处传递到另⼀处的现象。

传热学复习资料

传热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导热系数:2、集总参数法:3、肋效率:4、膜状凝结:5、传热系数:6、热对流:7、珠状凝结:8、有效辐射: 二、简答题1、试用传热学术语说明导热问题常见的三类边界条件。

2、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建房用砖采用实心砖还是多孔的空心砖好?为什么?3、简述毕渥数的物理意义,0→Bi 及∞→Bi 各代表什么样的换热条件?4、P r 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比较P r <1、P r >1和P r =1时,速度边界层与温度边界层厚度的相对大小。

5、热扩散系数是表征什么的物理量?它与导热系数的区别是什么?6、空气横掠垂直管束时,沿流动方向管排数越多,换热越强,而蒸汽在水平管束外凝结时,沿液膜流动方向管排数越多,换热强度降低,为什么?7、分别写出N u 、R e 、B i 数学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8、试从管内强制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4.08.0Pr Re 023.0=Nu 出发,分析强化对流换热的有效措施。

三、计算1、有一厚为20mm 的大平壁,导热系数为1.3W/(m ·K)。

为使每平方米壁面的热损失不超过1500W ,在外表面上覆盖了一层导热系数为0.12W/(m ·K)的保温材料。

已知复合壁两侧温度分别为700℃及50℃,试确定此时保温层的厚度。

2、用热线风速仪测定气流速度的试验中,将直径为0.1mm 的电热丝与来流方向垂直放置,来流温度为25℃,电热丝温度为55℃,测得电加热功率为20W/m 。

假定除对流外其它热损失可忽略不计。

试确定此时的来流速度。

(15分) 已知空气的物性参数:温度25t =℃时,0.0263λ= W/(m ·K),615.5310v -=⨯m 2/s ,Pr 0.702= 温度40t =℃时,0.0276λ= W/(m ·K),616.9610v -=⨯m 2/s ,Pr 0.699= 温度55t =℃时,0.0287λ= W/(m ·K),618.4610v -=⨯m 2/s ,Pr 0.697= 已知关联式:13Re Pr n Nu C =,其中C 和n 的值从下表中查取:Re C n 0.4~4 0.989 0.330 4~40 0.911 0.385 40~4000 0.683 0.466 4000~400000.1930.61840000~400000 0.0266 0.8053、用裸露的热电偶测定圆管中气流的温度,热电偶的指示值1170t =℃,已知管壁温度90w t =℃,气流对热接点的对流传热表面传热系数为50h =W/(m 2·K),热接点表面的发射率0.6ε=。

传热学复习资料(5套)

传热学复习资料(5套)

一、选择题1、下列哪几种传热过程不需要有物体的宏观运动(A)A导热2、在稳态传热过程中,传热温差一定,如果希望系统传热量增大,则不能采用下列哪种手段(A)A增大系统热阻 B 增大传热面积C增大传热系数 D增大对流传热系数3、温度梯度表示温度场内的某一点等温圈上什么方向的温度变化率(B)法线方向4、下述哪一点不是热力设备与冷冻设备加保温材料的目的。

(D) A 防止热量或冷量的消失B提高热负荷 C防止烫伤D保持流体温度5、流体纯自然对流传热的准则方程可写为(B)B Nu=f(Gr,Pr)6、流体掠过平板对流传热时,在下列边界层各区中,温度降主要发生在哪个区(C)C 层流底层7、由炉膛火焰向木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A)A 热辐射8、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D)D减少导热与对流传热9、下述几种方法中,强化传热的方法是哪一种(C)C加肋片10、若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传热器热流体侧结垢后传热壁面的温度将如何改变(B)B减少1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A)A导热、热对流、辐射12、无量纲组合用于对于换热时称为(C)准则 C Nu13、对流换热与以(B)作为基本计算式 B 牛顿冷却公式14、下述几种方法中,强化传热的方法是(C) C增大流速15、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将肋片加在(B)时最有效 B换热系数较小一侧16、下列各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D)导温系数17、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应将(B)材料放在内层 B导热系数较小的18、物体能够发射热辐射的基本条件是(A)A温度大于0K19、下述哪种气体可以看作热辐射透明体(B)反射比=1 B 空气20、灰体的吸收比与投射辐射的波长分布(A)A无关21、在稳态导热中,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B)B导热系数22、下列哪个准则数反应了流体物性对对流换热的影响(C) C普朗特数23、在稳态导热中,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B) B导热系数24、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单位为(B) B K/W25、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C)自然对流 C 大于26、对流换热系数为100W/(㎡·K),温度为20℃的空气流经50℃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D)D 3000W/㎡q=h(t2-t1)27、流体分别在较长的粗管和细管内作强制紊流对流换热。

《传热学》复习

《传热学》复习

《传热学》复习一、思考题1、 试述导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传热系数的物理意义。

2、 试说明物体内的等温线为何不能相交?热流线能否相交?3、 有一正圆台的四周绝热,顶面温度高于底面,试作出定性等温面与热流线。

4、 一条暴露在大气中的热管道与外界通过哪些方式进行传热?5、 内径相同时,同种材料的厚壁管是否一定比薄壁管的热损失小?试举例说明。

6、 设冬天室内温度为1f T ,室外温度为2f T ,试针对下列情况画出从室内经砖墙到室外的温度分布示意曲线:(1) 室外平静无风;(2) 室外挂大风,冷空气以较大流速吹过砖墙表面;(3) 如果再考虑砖墙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辐射换热,则温度分布将如何变动?为什么?7、 在夏天,室内保持20℃的室温,穿短裤、凉鞋和衬衫也感到舒服,而到冬天,室内保持同样温度,这时人们穿厚的运动衫才能感到舒服。

试说明原因。

8、 说明下列各式所描述的物理现象:(1)02=∇T ; (2)022=Φ+ dxT d k ; (3)⎪⎪⎭⎫ ⎝⎛∂∂+∂∂=∂∂2222y T x T a t T 9、 试说明固体导热第三类边界条件式()wf w n T k T T h ∂∂-=-中各项的含义,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第三类边界条件可变为第一类边界条件。

10、 试述非稳态导热差分方程式的稳定性判据。

11、 试比较一维稳态导热和一维非稳态导热的差分方程式。

非稳态导热和稳态导热的差分方程式的求解有何区别?12、 平板、圆管、圆球及翅片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按一维稳态导热计算?13、 在推导圆筒壁稳定导热的计算式时作了哪些假设?为什么在运用傅里叶定律中不用热流密度来表示?14、 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不同材料的组合保温层,两层厚度相等,第二层的算术平均直径两倍与第一层的算术平均直径,而第二层材料的导热系数仅为第一层材料的一半。

如果把两层材料相互调换,其他情况不变,问每米长管道热损失将如何变化?15、 一厚度为δ的无限大平板,其导热系数k 不变,平板内具有均匀内热源Φ,平板一侧绝热,另一侧与温度为T f 的流体对流换热,换热系数为h ,试写出这一稳定导热过程的完整数学描述。

传热学(期末复习专用)

传热学(期末复习专用)
第一章
传热学是研究有温差存在时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 1)物体内只要存在温差,就有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 部分; 2)物体之间存在温差时,热量就会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 物体。 根据物体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热量传递过程可分为两类:稳 态传热过程和非稳态传热过程。 传热学研究的对象是热量传递规律。 热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给定面积的热量称为热流量, 记为φ,单位W。 热流密度(面积热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称为热流密度,记为 q ,单位 w/ ㎡。
g v tl 3

第七章 相变对流传热
凝结传热现象:蒸汽与低于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将汽化潜热释 放给固体壁面,并在壁面上形成凝结液的过程,称凝结传热现象。 凝结换热的分类:根据凝结液与壁面浸润能力不同分为膜状凝结与 珠状凝结。 膜状凝结:凝结液体能很好地湿润壁面,并能在壁面上均匀铺展成 膜的凝结形式,称膜状凝结。 特点:壁面上有一层液膜,凝结放出的相变热(潜热)须穿过液膜 才能传到冷却壁面上, 此时液膜成为主要的换热热阻。 珠状凝结:凝结液体不能很好地湿润壁面,在壁面上形成一个个小 液珠的凝结形式,称珠状凝结。 特点:凝结放出的潜热不须穿过液膜的阻力即可传到冷却壁面上。 所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珠状凝结的表面传热系数定大于膜状凝 结的传热系数。hd 5 10hf 珠状凝结好,但是难于实现,因此工业上多采用膜状凝结。
传热过程:热量由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壁面传到另一侧流体中去的过 程称传热过程。 传热过程三个环节:1.从热流体到壁面高温侧的热量传递;2.从壁面 高温侧到壁面低温侧的热量传递;3.从壁面低温侧到冷流体的热量传递。 传热过程越强烈,传热系数越大,反之则越小。 A(t f 1 t f 2 ) 1 k 1 1 Ak (t f 1 t f 2 ) Ak t 1 1 h1 h2 h1 h2

传热学复习资料

传热学复习资料

传热学复习资料1.试写出普朗克定律,兰贝格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及数学表达式中各符号的意义与单位。

答:(1)、普朗克定律:E bλ=C 1λ?5e C 2λT ?1;物理意义:单位时间内单位表⾯积向其上的半球空间的所有⽅向辐射出去的在包含波长λ在内的单位波长内的能量称为光谱辐射⼒,记为E b λ单位为W/(m 2×m )或W/(m 2×µm )E b λ----⿊体光谱辐射⼒,W/m 3;λ-----波长,m ;T------⿊体热⼒学温度,ke-----⾃然对数的底; C1---第⼀辐射常量,3.7419×10-16W ·m 2C2---第⼆辐射常量1.4388×10-2m ·k(2)、兰贝特定律:dΦ(θ)dAd Ωcos θ=I ;物理意义:⾯积为的dA 的⿊体微元⾯积内围绕空间结构⾓θ⽅向的微元⽴体⾓d Ω内辐射出去的能量为d Φ(θ);I---常数,与θ⽅向⽆关;d Φ(θ)--辐射出去的能量,WdAcos θ---可以视为从θ⽅向看过去的⾯积称为可见⾯积,m2d Ω----微元⽴体⾓,sr2.试阐述导热、对流传热及辐射传热三种传递⽅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的热运动⽽产⽣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

联系是:在发⽣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3.试写出以热流密度表⽰的傅⾥叶定律、⽜顿冷却定律及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写出表达式中各符号的意义与单位。

答:①傅⾥叶定律:dxdt λ-=q ,其中,q--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表征材料导热能⼒的⼤⼩,是⼀种物理参数,与材料种类和温度有关;dx dt ---沿x ⽅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热量传递的⽅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向。

传热学复习资料

传热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稳态导热是指系统中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导热过程 2、非稳态导热是指系统中各点的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的导热过程 3、导热系数(热导率) 用λ表示,n xt q∂∂=λ,单位)*/(K m W ,是物性参数。

数值上等于在单位温度梯度作用下物体内热流密度矢量的模。

表征材料的热传导的能力大小,与材料的种类和材料的温度等因素有关系。

4、温度边界层 在固体表面附近,流体的温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这一薄层就称为温度边界层(或热边界层)。

一般规定,流体与壁面的温度差达到流体主体与壁面的温度差的99%处到壁面的距离,为温度边界层的厚度δt 。

即温度边界层外边界处的温度应满足下式: (T -T w)=0.99(T f -T w) 5、速度边界层 在固体表面附近,流体的速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这一薄层就成为速度边界层。

一般规定,流体与壁面的速度差达到流体主体与壁面的速度差的99%处到壁面的距离,为速度边界层的厚度δt 。

即速度边界层外边界处的速度应满足下式:%99/=∞u u 6、传热过程热量由壁面一侧流体通过壁面传递到壁面另一侧流体的过程7、表面传热系数用h 表示,以前常称为对流换热系数,单位是)*/(2K m W ,数值上等于冷热流体在单位温度差作用下、单位面积上的热流量的值,是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标尺。

h 的大小与诸多的因素有关。

9、污垢热阻表示换热设备传热面上因沉积物而导致传热效率下降程度的数值,即换热面上沉积物所产生的传热阻力,单位为 ㎡·K / W 。

10、接触热阻 两块靠近的板,在未接触的界面之间的间隙中经常充满空气,热量将以导热的方式穿过这种气隙层。

这种与两固体表面真正接触相比,增加了附加的传递阻力,称为接触热阻。

11、定型尺寸确定某一结构形状大小的尺寸称为定型尺寸。

12、定性温度定性温度是用于确定特征数中流体物性的温度。

13、普朗特数用Pr 表示,ανδδ=⎪⎪⎭⎫ ⎝⎛=3Pr t (ν是动量传递系数,α是热量传递系数),表征了流动边界层与热边界层的相对大小,动量扩散系数与热量扩散系数的一种能力的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热量传递有哪几种基本方式?它们各自的传热机理是什么?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物体各部分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称为导热(或称为热传导)。

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从而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物体会因为各种原因发出辐射能,其中因为热的原因发出辐射能的现象称为热辐射。

自然界中各个物体都不停地向空间发出热辐射,同时又不断地吸收其他物体发出的热辐射。

辐射与吸收过程的综合结果就造成了以辐射方式进行的物体间的热量传递——辐射换热。

2.写出一维傅立叶定律的基本表达式,并注明其中各项物理量的定义。

dt AdxλΦ=- Φ:热流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给定面积的热量,W ; λ:导热率,又称导热系数; A :导热面积,m 2; dtdx:温度t 沿x 方向的变化率; 负号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和温度升高的方向相反。

3.写出牛顿冷却公式的基本表达式并注明其中各物理量的定义。

流体被加热时:()w f q h t t =- 流体被冷却时:()f w q h t t =- 或者:q h t =∆或Ah t Φ=∆Φ:热流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给定面积的热量,W ; q :热流密度,W/m 2;h :表面传热系数又称对流换热系数,W/(m 2.k ); f t ,w t :壁面温度和流体温度,℃;t ∆:温差,永远取正值,℃。

4.写出黑体辐射换热的四次方定律基本表达式,并表明其中各物理量的定义。

4A T σΦ=Φ:热流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给定面积的热量,W ; T :黑体的热力学温度,K;σ:斯忒藩—玻尔兹曼常量,即通常说的黑体辐射常数,它是个自然常数,其值为()-8245.6710/W m K ⨯;A :辐射表面积,m 25.什么叫传热过程?传热系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是什么?热量由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壁面传到另一侧的流体中去的过程称为传热过程。

传热系数,数值上它等于冷、热流体间温压1t ∆=℃、传热面积21A m =时的热流量的值,是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标尺。

传热过程越强,传热系数越大,反之越小。

6.什么叫热阻?写出对流热阻,导热热阻的定义及基本表达式。

热转移过程的阻力称为热阻。

对流热阻:传热过程中由于对流作用而产生的热阻。

()1/R Ah = 导热热阻:传热过程中由于热传导作用而产生的热阻。

()/R A δλ=7.简述接触热阻,污垢热阻的概念。

两个名义上互相接触的固体表面,实际上接触仅发生在一些离散的面积元上。

在未接触的界面之间的间隙中常常充满了空气,热量将以导热及辐射的方式穿过这种气隙层。

这种情况与两固体表面真正完全接触相比,增加了附加的传递阻力,称为接触热阻。

换热器运行一段时间后,换热面上常会积起水垢、污泥、油污、烟灰之类的覆盖物垢层。

所有这些覆盖物层都表现为附加的热阻,使传热系数减小,换热器性能下降。

这种热阻称为污垢热阻。

8.简述串联热阻叠加的原则。

串联热阻叠加原则与电学中串联电阻叠加原则相对应,即: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各个环节的热流量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串于各个串联环节热阻之和。

9.简述对流换热和传热过程的区别、表面传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和传热系数的区别。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流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

传热过程是指热量由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壁面传到另一侧的流体中去的过程。

传热过程包含着三个环节:(1)从热流体到壁面高温侧的热量传递;(2)从壁面高温侧到壁面低温侧的热量传递,亦即穿过固体壁的导热;(3)从壁面低温侧到冷流体的热量传递。

表面传热系数是对流换热计算时的比例系数,h A tΦ=∆,它不仅取决于流体的物性以及换热表面的形状、大小与布置,而且还与流速有密切的关系。

传热系数为传热过程计算时的比例系数,12111k h h δλ=++,其大小不仅取决于传热过程的两种流体的种类,还与过程本身有关。

10.简述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和传热系数之间的区别。

导热系数是表征材料导热性能优劣的参数,即是一种物性参数。

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值不同,即使是同一种材料,导热系数值还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表面传热系数是表征对流换热强弱的参数,它不仅取决于流体的物性以及换热表面的形状、大小与布置,而且还与流速有密切的关系,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复杂函数。

传热系数是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标尺,其大小不仅取决于参与传热过程的两种流体的种类,还与过程本身有关,如流速的大小,有无相变等。

1.写出矢量傅立叶定律的基本表达式及其中各物理量的定义。

t q grad t n nλλ∂=-=-∂ q :传递的热流密度矢量; grad t :空间某点的温度梯度;n :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方向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λ:导热系数2.简述温度场,等温面,等温线的概念。

物体中存在着温度的场,称为温度场,它是各时刻物体中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

温度场中同一瞬间同温度各点连成的面称为等温面。

在任何一个二维的截面上等温面表现为等温线。

3.试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和傅立叶定律推导导热微分方程。

从导热物体中取出一个任意的微元平行六面体,假定导热物体是各向同性的。

如图所示,任一方向的热流量可以分解成x 、y 、z 坐标轴方向的分热流量x Φ、y Φ及z Φ。

通过x x =、y y =、z z =三个微元表面导入微元体的热流量可根据傅立叶定律写出为x y z tdydz x tdxdzy tdxdyz λλλ⎫∂Φ=-⎪∂⎪∂⎪Φ=-⎬∂⎪⎪∂Φ=-⎪∂⎭(a )通过x x dx =+、y y dy =+、z z dz =+三个表面导出微元体的热流量亦可按傅立叶定律写出如下:x dx x x y dy y y z dz z z t dx dydz dx x x x t dy dxdz dy y y y t dz dxdy dz z z z λλλ+++∂Φ∂∂⎫⎛⎫Φ=Φ+=Φ+- ⎪⎪∂∂∂⎝⎭⎪⎪⎛⎫∂Φ∂∂⎪Φ=Φ+=Φ+-⎬ ⎪∂∂∂⎝⎭⎪⎪∂Φ∂∂⎛⎫⎪Φ=Φ+=Φ+- ⎪∂∂∂⎪⎝⎭⎭ (b )对于微元体,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一时间间隔内有如下热平衡关系:导入微元体的总热流量+微元体内热源的生成热 = 导出微元体的总热流量+微元体热力学能(即内能)的增量 (c ) 其中:微元体热力学能的增量 = tcdxdydz ρτ∂∂ (d ) 微元体内热源的生成热 = dxdydz Φ(e )将式(a )、(b )、(d )及(e )代入式(c ),整理得三维非稳态导热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t t t t cx x y y z z ρλλλτ⎛⎫∂∂∂∂∂∂∂⎛⎫⎛⎫=+++Φ ⎪ ⎪ ⎪∂∂∂∂∂∂∂⎝⎭⎝⎭⎝⎭4.试使用热阻概念,计算通过单层和多层平板,圆筒和球壳壁面的一维导热稳态导热。

(1)设单层平板壁厚为δ,导热系数为λ,两个表面分别维持均匀而恒定的温度1t 和2t ,则单层平板的面积热阻为δλ,热流密度为12t t q δλ-=。

(2)多层平板时,设第i 层平板的壁厚为i δ,导热系数为i λ,多层平板两端的温度为1t 和1n t +,则多层平板的总热阻为1ni i iδλ=∑,热流密度为111n n i i it tq δλ+=-=∑。

(3)设圆筒内外半径分别为1r 、2r ,导热系数为λ,内外表面分别维持均匀恒定的温度1t 和2t ,则圆筒壁的热阻为()21ln r r λ,热流密度为()1221ln t t q r r λ-=。

(4)设空心球壳内外半径分别为1r 、2r ,导热系数为λ,内外表面分别维持均匀恒定的温度1t 和2t ,则球壳壁面的热阻为121114r r πλ⎛⎫- ⎪⎝⎭,热流量为()121241/1/t t r r πλ-Φ=-。

5.试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和傅立叶定律推导等截面肋片的导热微分方程。

对于等截面直肋,沿肋高方向肋片横截面面积c A 保持不变,如图所示。

肋根温度为0t ,周围流体温度为t ∞。

取一微元进行分析。

做如下假定:(1)肋片在垂直于纸面方向很长,不考虑温度沿该方向的变化;(2)材料的导热系数λ及表面传热系数h 均为常数;(3)表面上的换热热阻1/h 远远大于肋片中的导热热阻/δλ,因而在任一截面上肋片温度可认为是均匀的;(4)肋片顶端绝热,及在肋的顶端/0dt dx =。

由假定可知为一维稳态导热。

通过x x =表面导入微元的热流量根据傅立叶定律写出x txλ∂Φ=-∂通过x x dx =+表面导出微元的热流量亦可按傅立叶定律写出如下:x dx x x t dx dx x x x λ+∂Φ∂∂⎛⎫Φ=Φ+=Φ+- ⎪∂∂∂⎝⎭由于为稳态导热,微元体热力学能的增量 = tcdx ρτ∂∂ = 0,微元体内热源的生成热 = dx Φ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x x dx tdx cdx ρτ+∂Φ+Φ=Φ+∂。

整理后,得 220d t dx λΦ+= (a ) 设微元参与换热的截面周长为P ,则表面的总散热量为()()s Pdx h t t ∞Φ=-相应的微元体积为c A dx ,则 ()sc chP t t A dx A λ∞-ΦΦ=-=-(b )将式(b )代入式(a ),得 ()22chP t t d t dx A λ∞-= 引入过余温度t t θ∞=-,则上式可化为 222d m dxθθ=,其中m =6.无内热源平板,两个表面分别维持均匀恒定的温度1t 和2t ,厚度为δ,导热系数()01bt λλ=+,求一维平板内温度分布。

建坐标系如图所示,该问题的数学描写为()1020()()()x x d dt t a dx dx t t b t t c δλ==⎧⎛⎫= ⎪⎪⎝⎭⎪⎪=⎨⎪=⎪⎪⎩式(a )7.什么是肋效率?肋效率f η=实际散热量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基温度下的散热量8.计算等截面直肋肋片内的温度分布及肋片表面散热量。

等截面直肋的完整数学描写为222000()()0()x x Hd m a dx t t b d c dx θθθθθ∞==⎧=⎪⎪⎪==-⎨⎪⎪=⎪⎩ 式中m =式(a )的通解为 12mx mx c e c e θ-=+,将式(b )、(c )代入,得120c c θ+=,120mH mHc me c me--= 则,肋片中的温度分布为 ()()20021mx mH mx mH ch m x H e e e e ch mH θθθ--⎡⎤+⎣⎦==+肋片表面散入外界的全部热量都通过肋根截面,则肋片表面散热量为()()()()()00000x c c x c sh mH d A A m dx ch mH hPA mth mH th mH mθλλθλθθ==⎛⎫Φ=-=-- ⎪⎝⎭==9.如图所示,平板具有均匀的内热源Φ,其两侧同时于温度为f t 的环境空气发生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为h ,求平板内的温度分布及热流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