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张可久《双调]折桂令九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欣赏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欣赏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欣赏
导语:《折桂令·九日》是一首经典元曲,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
下面是这首元曲的介绍,欢迎参考!
折桂令·九日
元代: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翻译
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
忆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
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鉴赏
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
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
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
诗人由眼前实景写起,触景生情,忆往昔欢乐事,更添此刻思乡之愁,最后,以景结情,回顾漫漫天涯路,抒迟暮思归之情。
语言清丽,对仗工整,特别是巧妙地引前人诗词入曲,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高考诗歌鉴赏分类专练: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附参考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分类专练: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附参考答案)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①唐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然。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②埃。
[注]①苗发、司空曙:俱为作者友人。
②绿琴:汉司马相如有绿绮琴,故后世称琴为绿琴。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鉴赏颈联“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斗百花柳永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
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闲垂飞絮。
春困厌厌,拋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
终日扃朱户。
远恨绵绵,淑景①迟迟难度。
年少傅粉②,依前醉眠何处。
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注】①淑景yĬng日影,此处指美好的光阴,②年少傅粉:年轻貌美的男子,此处指女子的丈夫。
2.这首词情景交融,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词作简要赏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弟侄书堂唐·杜荀鹤①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
曾经历黄巢之乱。
3.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和周廉彦[宋]张耒天光不动晚云垂,芳草初长衬马蹄。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花开有客时携酒,门冷无车出畏泥。
修禊①洛滨期一醉,天津②春浪绿浮堤。
【注】①修禊:清明节前后到水边嬉戏,以祛除不祥。
②天津:桥名,在洛阳。
4.从“景和情”的角度鉴赏本诗的首联和颔联。
五、阅读下列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折桂令·九日(元)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5.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六、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古诗词阅读】《[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154b6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63.png)
【高中古诗词阅读】《[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阅读答案【高中古诗词阅读】《[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阅读答案[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元)张可久画船儿载不起离愁。
人在西陵,恨满东州。
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
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
烟水悠[双调]折桂令·西陵送行(元)张可久画船儿有载无力往昔。
人在西陵,怨八十东州。
倔上归属于鞍,慵上开泪眼,害怕自得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行依依岸柳。
潮生潮落,可以忘记机泛泛沙鸥。
烟水悠悠,存有句相酬,汝相留。
[注解]①忘机:忘却心计。
②泛泛:在水面漂浮或浮行的样子。
21.画线句写下的就是▲情景,“倔”字状出▲之情态,“慵”字状出来黯然神伤之情态,“怕”字状出来▲之情态。
(3分后)22.赏析本曲的主要表现手法。
(4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21.既别(别后)无可奈何贫病按捺不住(每空1分,其中第一空写“初恋”不给分,第二空第三空只要语意相符即可,字数上不做要求。
)22.(1)运用生硬的手法。
以“画船儿载不起”“八十东州”写出了离愁别恨之重之浓。
(答“画船儿有载无力往昔”一句化虚为实或化抽象为具体且言之成理可给2分后,但无法与生硬同时给分后)(2)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前六句主要为实写,七至十句为虚写。
(3)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
“依依岸柳”仿佛含情,却更令人伤心;抒情主人公常与“泛泛沙鸥”相对,却更显出孤独悲凉。
(每点2分,手法1分后,分析1分,答出2点即可。
请问“化用”或“对偶”且分析存有据,给1分。
)。
折桂令-九日原文及赏析

折桂令-九日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折桂令-九日原文及赏析折桂令·九日原文及赏析原文:对青山强整乌纱。
[折桂令九日阅读答案]折桂令九日
![[折桂令九日阅读答案]折桂令九日](https://img.taocdn.com/s3/m/f812a66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c.png)
[折桂令九日阅读(yuèdú)答案]折桂令九日折桂令九日篇一:描写思念(sīniàn)情怀的古诗词1、十年生死两茫茫(mángmáng),不思量,自难忘。
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2、玲珑骰子(tóu z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____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3、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xiānɡ sī)意。
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____徐再思《折桂令·春情》5、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6、两情假设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7、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8、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____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9、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____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10、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____俞彦《长相思·折花枝》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1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1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____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14、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____白居易《梦微之》1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____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17、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18、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元曲蟾宫曲

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元曲蟾宫曲
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元曲蟾宫曲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
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
乌纱泛指帽子。
③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
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
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
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
答: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
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戒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
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
古诗折桂令·九日翻译赏析

古诗折桂令·九日翻译赏析《折桂令·九日》作者为元朝文学家张可久。
其古诗全文如下: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前言】《折桂令·九日》是张可久创作的一首元曲。
这支令曲以重九游为题,抒发了作者暮年的愁怀。
作者有意设置一个跌宕片段,回忆起做官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此时人已垂垂老矣,官场倾扎,无力挣扎,斜阳、寒鸦使人感到无限凄凉。
【注释】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中国人素有登高怀乡习俗。
②对青山强整乌纱:化用孟嘉落帽故事:晋桓温于九月九日在龙山宴客,风吹孟嘉帽落,他泰然自若,不以为意。
③归雁横秋:南归的大雁在秋天的空中横排飞行。
④翠袖殷勤:指歌女殷勤劝酒。
化用宋晏几道《鹧鸪天》词句“彩袖殷勤捧玉钟”意。
翠袖:此处借指女子或妓女。
⑤金杯错落:各自举起酒杯。
金杯:黄金酒杯。
错落:参差相杂,一说酒器名。
⑥玉手琵琶:谓歌女弹奏琵琶助兴。
【翻译】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
忆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
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赏析】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
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
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
这是诗人登高oRG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这种感情,正如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
张可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
他自己所说的“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上小楼·春思》),是很形象的概括。
张可久《折桂令 九日》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双调•折桂令•九日①[元]张可久对青山强整②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③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②强整:勉强整理。
③翠袖:和下文的“玉手”皆指歌女。
(1)这首曲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作用。
(4分)(3)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
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
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4分)(4)“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请简要分析。
(4分)(5)、这首曲子中最能表达感情的是哪一句?让作者产生这一感情的原因是什么?(4分)(6)、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4分)试题答案:(1)①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③对生命衰老的悲伤之情。
(三点,一点1分。
只引用不概括,不得分)(2)①“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写的是繁华热闹的生活场景。
②通过写繁华热闹的生活场景,与前面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或后面的“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或前后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一抹斜阳,数点寒鸦”)形成强烈对比,凸显诗人此时孤寂而思家的感情。
[指出写了什么内容1分(能答出“繁华热闹”意思即可。
如果只解释诗句字面意思,没有指出是什么生活场景,不得分)。
手法(对比、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虚实结合)1分;结合曲的内容分析2分。
此答案只是就“对比(反衬)”这手法进行分析,若答“以乐景衬哀情”或“虚实结合”,分析有所不同](3)(2分)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曲子,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折桂令·九日①
张可久②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又称“重九”,重阳节。
②张可久: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
9. 请简要概括这首曲子中作者“思家”的原因。
10. 请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的表达效果。
【答案】9. ①适逢佳节;②秋景凄凉;③仕途坎坷(或厌倦官场);④年华老去;⑤羁旅他乡(或内心孤寂)。
10. 以“寒鸦”照应“秋(或“九日”);寓情于景,描写了眼前的凄凉景象(或通过天际的斜阳与寒鸦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厌倦官场、怀才不遇的惆怅,也流露出漂泊无依、思念家乡之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朽木不可雕也,__________。
(《论语》)
(2)仰不愧于天,__________。
(《孟子》)
(3)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4)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5)乘骐骥以驰骋兮,__________。
(屈原《离骚》)
(6)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7)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8)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答案】 (1).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 俯不怍于人 (3). 故不积跬步 (4). 朝菌不知晦朔 (5). 来吾道夫先路 (6). 艰难苦恨繁霜鬓 (7). 弃掷逦迤(8). 寄蜉蝣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