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易错题解题方法优选共套
高三数学学习中的错题集锦与解题思路

高三数学学习中的错题集锦与解题思路数学在高中阶段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许多学生感到困惑的科目之一。
高三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这一年是他们备战高考的关键时刻。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免不了会遇到一些难以解答的数学问题,这就是所谓的错题。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高三数学学习中的错题,本文将给出一些常见错题的集锦,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思路。
1. 一次函数相关错题在解决一次函数相关的错题时,我们通常会遇到以下问题:(1)如何确定直线的斜率?答:直线的斜率可以通过计算两个点的坐标差值来求得。
设直线上两点为(x₁,y₁)和(x₂,y₂),则直线的斜率k可以表示为k=(y₂-y₁)/(x₂-x₁)。
例如,对于一条直线过点(2,3)和(6,4),我们可以计算斜率k=(4-3)/(6-2)=1/4。
(2)如何确定直线的解析式?答:通过已知直线上的一点和斜率,可以确定直线的解析式。
设直线的斜率为k,直线上一点的坐标为(x₁,y₁),则直线的解析式为y-y₁=k(x-x₁)。
(3)如何确定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答:要确定直线与x轴的交点,只需令y=0,并解方程求得交点的x坐标。
同理,要确定直线与y轴的交点,只需令x=0,并解方程求得交点的y坐标。
2. 平面几何相关错题平面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同学们容易出错的部分。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常见的平面几何错题及解题思路。
(1)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答: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斜率相同。
若已知两条直线的解析式为y₁=k₁x₁+b₁和y₂=k₂x₂+b₂,那么只需判断k₁是否等于k₂即可,若相等则两条直线平行。
(2)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答: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是斜率的乘积为-1。
若已知两条直线的解析式为y₁=k₁x₁+b₁和y₂=k₂x₂+b₂,那么只需判断k₁与k₂的乘积是否为-1即可,若成立则两条直线垂直。
(3)如何判断一个点是否在直线上?答:对于已知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若一个点(x₀,y₀)在该直线上,则满足该点的横坐标x₀代入方程后,等式成立,即y₀=kx₀+b。
高二数学常见易错题解析与纠错方法

高二数学常见易错题解析与纠错方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易错题,这也是非常正常的。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些易错题的共性,并且能够有效地纠正我们的错误,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数学成绩。
本文将对高二数学常见的易错题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纠错方法。
一、函数与方程1. 解析式与定义域在处理函数与方程的题目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之一就是对解析式和定义域的理解和运用。
很多同学对于函数的解析式和定义域的概念把握不准确,从而导致答案出错。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纠错方法:- 仔细阅读题目,了解函数的性质及其定义域的限制条件。
- 确认解析式是否符合定义域的限制条件,避免给出超出定义域的解。
2. 求解方程时的辅助线在求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引入一些辅助线来简化运算或者帮助我们找到解。
然而,有些同学在运用这些辅助线时容易出错。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纠错方法:- 确定引入辅助线的合适时机和方法,避免适得其反导致问题更加复杂。
- 在引入辅助线后,要仔细检查每一步的推导是否正确,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二、向量与几何1.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在处理向量问题时,判断向量的平行与垂直关系是一个常见的易错点。
许多同学容易忽略向量的性质,导致判断错误。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纠错方法:- 清楚掌握向量平行与垂直的定义和判定条件。
- 在题目中引入平行与垂直关系的附加条件,以加强判断依据。
2. 几何图形的性质解题时,对几何图形的性质理解不到位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忽略一些图形性质导致答案出错。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纠错方法:- 熟悉常见几何图形的性质,掌握它们的定义、特点和定理。
- 在解题过程中,仔细观察图形,并需要推导时画图加以辅助。
三、概率与统计1. 概率运算的注意事项在处理概率问题时,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概率运算。
然而,在进行运算时,有些同学容易忽略一些细节,导致结果不准确。
高考数学易错题解题方法(6)---共7套--免费

) 上恒成立,
设 g ( x)
ln x ( x x
0). 由( 1)知,
g( x)在 x
1 e处取最大值 ,
e
1 k
e
k, (2)
5
(3)Q e
x1
x2
x1
0 , 由上可知 f ( x)
ln x 在 (0, e) 上单调递增,
x
ln( x1 x2) x1 x2
ln x1 即 x1 ln( x1 x2 )
【练习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菱形 OABC的两个顶点为 O, (0, 0 ), A( 1, 1 ), 且 OA ? OC 1 ,
则 AB ? AC
.
【范例 8】 已知函数 f x x a (x 2) 的图象过点 A(3, 7 ), 则此函数的最小值是
.
x2
答案: 6
【错解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创造条件利用均值不等式解题的能力
只涂一种颜色, 且任意两块不同色, 共有 120 种涂法,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A. ( 2, 2 )
B.
( 2,2)
y x=-2
)
x=2 y=x
C. ( 2, 2) ( 2,2) D . ( , 2) ( 2, )
答案: A
【错解分析】 此题容易错选为 B,C,D, 错误原因是没有能
类讨论去计算到底 .
,容易错在构造均值不等式上。
3
【解题指导】 a 4, f (x) x
【练习 8】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4 x2
x2
42 x2
2 4 2 6.
( 1)当 x
2 时, x
1 的最小值为 2
x
( 2) 0 x 2 时, 2x 2 x 无最大值
高考数学易错题解题方法计划共7套

高考数学易错题解题方法(1)(共 7套)一. 选择题【典范1】已知会合A={x|x=2n—l ,n∈ Z} , B={x|x2一 4x<0} ,则 A∩ B=()A.{1}B. { x1x 4}C. 1,3D. {1 , 2,3, 4}答案: C【错解剖析】本题简单错选为B,错误原由是对会合元素的误会。
【解题指导】会合 A 表示奇数集,会合 B={1 , 2, 3, 4}.【练习1】已知会合A( x, y) y sin x,会合 B(x, y) y tan x ,则 A B ()A.(0,0)B.(,0), (0,0)C. (k,0)D.【典范 2】若A、B均是非空会合,则A∩B≠φ是A B的()A. 充足不用要条件B.必需不充足条件C. 充要条件D.即不充足也不用要条件答案: B【错解剖析】考生经常会选择A,错误原由是混杂了充足性,与必需性。
【解题指导】观察目的:充要条件的判断。
【练习2】已知条件p:| x 1| 2,条件q:x a ,且p 是q 的充足不用要条件,则 a 的取值范围能够是()A.a 1;B.a1;C.a1;D.a 3 ;【典范3】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 f (x) 知足 f (x1) f ( x) ,且在[-1,0]上单一递加,设 a f (3) ,b f ( 2) ,c f (2) ,则 a, b,c 大小关系是()A.a b c B.a c b C.b c a D .c b a答案: D【错解剖析】本题常有错误 A、 B,错误原由对 f ( x 1) f ( x) 这样的条件认识不充足,忽视了函数的周期性。
【解题指导】由 f ( x1) f ( x) 可得, f ( x) 是周期为2的函数。
利用周期性a, b, c 转变为[-1,0]的函数值,再利用单一性比较.【练习 3】设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以5为周期的奇函数,若 f ( 2) 1a3, f (2008),则 a 的取a3值范围是()A.( -∞ , 0)B.(0, 3)C.(0 , + ∞)D.( -∞ , 0) ∪(3, + ∞)【典范 4】log2sinlog 2cos 的值为()1212A.-4 B .4 C .2D.-2【 解剖析】 此 常 A 、 C , 原由是 两倍角公式或 数运算性 不熟习。
高考数学易错点整理及解题的方法技巧

高考数学易错点整理及解题的方法技巧高考数学考试要取得好成绩,除了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方法和技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数学考试怎么答和方法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高考答题应先易后难,先做简单的数学题,再做复杂的数学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跳过实在没有思路的高考数学题,从易到难。
2、先高分后低分,在高考数学考试的后半段时要特别注重时间,如两道题都会做,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对那些拿不下来的数学难题也就是高分题应“分段得分” ,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到更多的分,这样在高考中就会增加数学超常发挥的几率。
3、同学们在解题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解到某一步之后,不能再以统一的方法、统一的式子继续进行下去,这是因为被研究的对象包含了多种情况,这就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归纳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
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很多,数学概念本身具有多种情形,数学运算法则、某些定理、公式的限制,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变化等均可能引起分类讨论。
建议同学们在分类讨论解题时,要做到标准统一,不重不漏。
4、高中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数,一部分是形,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
它既是寻找问题解决切入点的“法宝” ,又是优化解题途径的“良方” ,因此建议同学们在解答数学题时,能画图的尽量画出图形,以利于正确地理解题意、快速地解决问题。
1.不能实现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相互转换。
2.二次函数令 y 为0→方程→看题目要求是什么→要么方程大于小于 0,要么刁塔(那个小三角形)b 的平方-4ac 大于等于小于 0 种.种。
3.比较大小时,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性质记忆模糊导致失误。
4.忽略对数函数单调性的限制条件导致失误。
5.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
f(a)xf(b)<0,则区间 ab 上存在零点。
6.忽略幂函数的定义域而致错。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易错题)备战高考《不等式》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新高中数学《不等式》专题解析一、选择题1.已知函数()2f x ax bx =+,满足()()241f f -≥≥,()12f -≤,则()2f 的最大值为( ) A .12 B .13C .14D .15【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得,a b 满足的不等式2242a b a b a b -≥⎧⎪+≤⎨⎪-≤⎩,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又()242f a b =+,利用线性规划即可求出()2f 的最大值.【详解】由已知得2242a b a b a b -≥⎧⎪+≤⎨⎪-≤⎩,可得(),P a b 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可求出()3,1A ,()2,2B ,()0,2C -, 目标函数()242z f a b ==+,可化为122b a z =-+,当直线过点A 时,max 14z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值计算,关键是根据,a b 满足的不等式作出可行域,并将目标函数()242z f a b ==+变形为122b a z =-+进行平移,找到截距的最大值.2.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21210x y x y x y +≤⎧⎪+≥-⎨⎪-≤⎩,若32z x y =-+的最大值为n ,则2n x x ⎛- ⎪⎝⎭的展开式中2x 项的系数为( ) A .60 B .80C .90D .120【答案】B 【解析】 【分析】画出可行域和目标函数,根据平移得到5n =,再利用二项式定理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如图所示:画出可行域和目标函数,32z x y =-+,即322zy x =+,故z 表示直线与y 截距的2倍, 根据图像知:当1,1x y =-=时,32z x y =-+的最大值为5,故5n =.52x x ⎛- ⎪⎝⎭展开式的通项为:()()35552155221rr r r r r r r T C x C xx ---+⎛=⋅-=⋅⋅-⋅ ⎪⎝⎭, 取2r =得到2x 项的系数为:()225252180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性规划求最值,二项式定理,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3.关于x 的不等式0ax b ->的解集是(1,)+∞,则关于x 的不等式()(3)0ax b x +->的解集是( ) A .(,1)(3,)-∞-+∞U B .(1,3)- C .(1,3) D .(,1)(3,)-∞+∞U【答案】A 【解析】 【分析】由0ax b ->的解集,可知0a >及1ba=,进而可求出方程()()30ax b x +-=的解,从而可求出()()30ax b x +->的解集. 【详解】由0ax b ->的解集为()1,+?,可知0a >且1ba=, 令()()30ax b x +-=,解得11x =-,23x =,因为0a >,所以()()30ax b x +->的解集为()(),13,-∞-+∞U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与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4.给出下列五个命题,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①命题“0x R ∃∈,使得20010x x ++<”的否定是“x R ∀∈,均有210x x ++<”;②若正整数m 和n 满足m n ≤2n ; ③在ABC ∆中 ,A B >是sin sin A B >的充要条件;④一条光线经过点()1,3P ,射在直线:10l x y ++=上,反射后穿过点()1,1Q ,则入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5340x y -+=;⑤已知32()f x x mx nx k =+++的三个零点分别为一椭圆、一双曲线、一抛物线的离心率,则m n k ++为定值. A .2 B .3 C .4 D .5【答案】C 【解析】 【分析】①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的知识来判断;②根据基本不等式的知识来判断;③根据充要条件的知识来判断;④求得入射光线来判断;⑤利用抛物线的离心率判断. 【详解】①,命题“0x R ∃∈,使得20010x x ++<”的否定是“x R ∀∈,均有210x x ++≥”,故①错误.②,由于正整数m 和n 满足m n ≤,0n m -≥,由基本不等式得()22m n m nm n m +--≤=,当m n m =-即2n m =时等号成立,故②正确. ③,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A B a b A B >⇔>⇔>,即sin sin A B A B >⇔>,所以A B >是sin sin A B >的充要条件,故③正确.④,设()1,1Q 关于直线10x y ++=的对称点为(),A a b ,则线段AQ 中点为11,22a b ++⎛⎫ ⎪⎝⎭,则1110221121112AQ a b b k a ++⎧++=⎪⎪⎪+⎨-⎪==+⎪-⎪⎩,解得2a b ==-,所以()2,2A --.所以入射光线为直线AP ,即312321y x --=----,化简得5340x y -+=.故④正确. ⑤,由于抛物线的离心率是1,所以(1)0f =,即10m n k +++=,所以1m n k ++=-为定值,所以⑤正确. 故选:C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特称命题的否定,考查基本不等式,考查充要条件,考查直线方程,考查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离心率,属于中档题.5.设实数满足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A .1 B .2C .3D .4【答案】C 【解析】 【分析】画出可行域和目标函数,根据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平移得到答案. 【详解】如图所示:画出可行域和目标函数,,即,表示直线在轴的截距加上1,根据图像知,当时,且时,有最大值为.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性规划问题,画出图像是解题的关键.6.已知点()4,3A ,点B 为不等式组00260y x y x y ≥⎧⎪-≤⎨⎪+-≤⎩所表示平面区域上的任意一点,则AB 的最小值为( )A .5B 45C 5D 25【答案】C 【解析】 【分析】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标出点A 的位置,利用图形可观察出使得AB 最小时点B 的位置,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得AB 的最小值.【详解】作出不等式组00260y x y x y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下图所示:联立0260x y x y -=⎧⎨+-=⎩,解得22x y =⎧⎨=⎩,由图知AB 的最小值即为()4,3A 、()2,2B 两点间的距离, 所以AB ()()2242325-+-=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目标函数为两点之间的距离的线性规划问题,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属中等题.7.已知变量,x y 满足2402400x y x y x +-≥⎧⎪+-≤⎨⎪≥⎩,则24x y --的最小值为( )A 85B .8C 165D .163【答案】D 【解析】 【分析】222424512x y x y ----=+222412x y --+表示点(,)x y 到直线240x y --=的距离,作出可行域,数形结合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因为222424512x y x y ----=+,所以24x y --可看作为可行域内的动点到直线240x y --=5点44(,)33A 到直线240x y --=的距离d 最小,此时224424333512d -⨯-==+, 所以24x y --1653d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目标函数的含绝对值的线性规划问题,考查学生数形结合与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是一道中档题.8.若实数x ,y 满足40,30,0,x y x y y --≤⎧⎪-≥⎨⎪≥⎩,则2x y y +=的最大值为( )A .512B .8C .256D .64【答案】C 【解析】 【分析】作出可行域,如下图阴影部分所示,令x y m +=,可知要使2m z =取到最大值,只需m 取到最大值即可,根据图像平移得到答案. 【详解】作出可行域,如下图阴影部分所示,令x y m +=,可知要使2m z =取到最大值,只需m 取到最大值即可, 观察图像可知,当直线x y m +=过点()6,2A 时m 取到最大值8, 故2x yy +=的最大值为256.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性规划问题,画出图像是解题的关键.9.已知不等式组y x y x x a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9,若点, 则的最大值为( )A .3B .6C .9D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分析:先画出满足约束条件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平面区域的面积为9求出3a =,然后分析平面区域多边形的各个顶点,即求出边界线的交点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得最大值. 详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则(,),(,)A a a B a a -,所以平面区域的面积1292S a a =⋅⋅=, 解得3a =,此时(3,3),(3,3)A B -,由图可得当2z x y =+过点(3,3)A 时,2z x y =+取得最大值9,故选C.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线性规划的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正确画出约束条件对应的可行域,之后根据目标函数的形式,判断z 的几何意义,之后画出一条直线,上下平移,判断哪个点是最优解,从而联立方程组,求得最优解的坐标,代入求值,要明确目标函数的形式大体上有三种:斜率型、截距型、距离型;根据不同的形式,应用相应的方法求解.10.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销售利润分别为2千元/件、1千元/件.甲、乙两种产品都需要在A B 、两种设备上加工,生产一件甲产品需用A 设备2小时,B 设备6小时;生产一件乙产品需用A 设备3小时,B 设备1小时. A B 、两种设备每月可使用时间数分别为480小时、960小时,若生产的产品都能及时售出,则该企业每月利润的最大值为( ) A .320千元 B .360千元C .400千元D .440千元【答案】B 【解析】设生产甲、乙两种产品x 件,y 件时该企业每月利润的最大值,由题意可得约束条件:2348069600,0,x y x y x y x N y N+≤⎧⎪+≤⎪⎨≥≥⎪⎪∈∈⎩, 原问题等价于在上述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2z x y =+的最大值. 绘制目标函数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 目标函数在点()150,60B 处取得最大值:max 2215060360z x y =+=⨯+=千元. 本题选择B 选项.点睛:含有实际背景的线性规划问题其解题关键是找到制约求解目标的两个变量,用这两个变量建立可行域和目标函数,在解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各种相互制约关系,列出全面的制约条件和正确的目标函数.11.若圆1C :2224100x y mx ny +---=(m ,0n >)始终平分圆2C :()()22112x y +++=的周长,则12m n+的最小值为( ) A .92B .9C . 6D .3【答案】D 【解析】 【分析】把两圆的方程相减,得到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l 的方程,由题意知圆2C 的圆心在直线l 上,可得()123,213m n m n +=∴+=,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最小值. 【详解】把圆2C :()()22112x y +++=化为一般式,得22220x y x y +++=,又圆1C :2224100x y mx ny +---=(m ,0n >),两圆的方程相减,可得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l 的方程:()()12150m x n y ++++=.Q 圆1C 始终平分圆2C 的周长,∴圆心()21,1C --在直线l 上,()()12150m n ∴-+-++=,即()123,213m n m n +=∴+=. ()112225331212121n m m n m n m n m n m n ⎛⎫⎛⎫∴+=+⨯=+⨯ ⎪ ⎪⎝⎭⎛⎫+=++ ⎪⎝⎝⎭⎭ ()122152522333n m m n ⎛⎫≥+⨯=+⨯= ⎪ ⎪⎝⎭. 当且仅当2322m n n m mn +=⎧⎪⎨=⎪⎩即1m n ==时,等号成立.12m n ∴+的最小值为3.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两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基本不等式,属于中档题.12.抛物线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A ,B 是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23AFB π∠=,设线段AB 的中点M 在l 上的投影为N ,则MN AB 的最大值是( )A .4B .3C .2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设,A B 在直线l 上的投影分别是11,A B ,则1AF AA =,1BF BB =,又M是AB 中点,所以111()2MN AA BB =+,则1112MN AA BB AB AB +=⋅2AF BF AB +=,在ABF ∆中222AB AF BF =+22cos3AF BF π-22AF BF AF BF =++2()AF BF AF BF =+-2()AF BF ≥+2()2AF BF +-23()4AF BF =+,所以22()43AF BF AB+≤,即AF BF AB +≤,所以MN AB ≤,故选B .考点:抛物线的性质. 【名师点晴】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问题中,涉及到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焦点弦长,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或与准线平行的直线)的距离时,常常考虑用抛物线的定义进行问题的转化.象本题弦AB 的中点M 到准线的距离首先等于,A B 两点到准线距离之和的一半,然后转化为,A B 两点到焦点F 的距离,从而与弦长AB 之间可通过余弦定理建立关系.13.已知ABC V 外接圆的半径2R =,且2sin 2AA =.则ABC V 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A .B .(4,C .4+D .(4+【答案】C 【解析】 【分析】由2sin 2A A =及倍角公式可得23A π=,2sin a R A ==得2212b c bc =++,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及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求出b c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22cos 112A A -=-,即cos 1A A =-,可化为33A π⎛⎫-= ⎪⎝⎭,即sin 32A π⎛⎫-= ⎪⎝⎭,因为0A π<<,所以33A ππ-=,即23A π=,2sin a R A ==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由余弦定理得,2212b c bc =++,因为222b c bc +≥(当且仅当b c =时取“=”),所以22123b c bc bc =++≥,即4bc ≤,又因为22212()b c bc b c bc =++=+-,所以2()124bc b c =+-≤,故4b c +≤,则4a b c ++≤+b c a +>,所以2a b c a ++>=4a b c +++≤.故ABC V 周长的取值范围为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余弦定理求三角形周长的取值范围,涉及到辅助角公式、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是一道中档题.14.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对任意()1212,x x x x ≠都有()()12120f x f x x x -<-,且函数(1)=-y f x 的图象关于(1,0)成中心对称,若s 满足不等式()()222323f s s f s s -+--+„,则s 的取值范围是( )A .13,2⎡⎫--⎪⎢⎣⎭B .[3,2]--C .[2,3)-D .[3,2]-【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已知可分析出()f x 在R 上为减函数且()y f x =关于原点对称,所以不等式等价于()()222323f s s f s s -+-+-„,结合单调性可得222323s s s s -+≥-+-,从而可求出s 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因为对任意()1212,x x x x ≠都有()()12120f x f x x x -<-,所以()f x 在R 上为减函数;又(1)=-y f x 的图象关于(1,0)成中心对称,所以()y f x =关于原点对称, 则()()()222232323f s s f s s f s s -+--+=-+-„,所以222323s s s s -+≥-+-,整理得260s s +-≤,解得32s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考查了函数的对称性,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本题的关键是由已知得到函数的单调性和对称性,从而将不等式化简.15.已知函数1()cos 2(2)sin 2f x m x m x =+-,其中12m ≤≤,若函数()f x 的最大值记为()g m ,则()g m 的最小值为( ) A .14-B .1 C.D1【答案】D 【解析】 【分析】2()sin (2)sin 2mf x m x m x =-+-+,令sin [1,1]x t =∈-,则2(2)2my mt m t =-+-+,结合12m ≤≤可得()221122(2)31144t m m m g m y m m m=-+-===+-,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 由已知,221()(12sin )(2)sin sin (2)sin 22m f x m x m x m x m x =-+-=-+-+, 令sin [1,1]x t =∈-,则2(2)2my mt m t =-+-+,因为12m ≤≤, 所以对称轴为2111[0,]222m t m m -==-∈,所以 ()221122(2)3111144t m m m g m y m m m =-+-===+-≥=,当且仅当m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换元法求正弦型函数的最值问题,涉及到二次函数的最值、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道中档题.16.过抛物线24x y =的焦点F 作倾斜角为锐角的直线l ,与抛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M 为线段AB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则直线OM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A.2⎫+∞⎪⎪⎣⎭B .[)1,+∞ C.)+∞D .[)2,+∞【答案】C 【解析】 【分析】假设直线l 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和直线方程求得M 点坐标,利用两点连线斜率公式和基本不等式可求得结果. 【详解】由抛物线方程知:()0,1F ,设直线l 的方程为()10y kx k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2440x kx --=, 设点()11,A x y ,()22,B x y ,()00,M x y ,则124x x k +=,M Q 为线段AB 的中点,12022x x x k +∴==, M Q 在直线l 上,200121y kx k ∴=+=+,20021122OMy k k k x k k +∴===+≥=k =时取等号), 即直线OM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综合应用问题,涉及到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的问题;关键是能够结合韦达定理,利用一个变量表示出所求的斜率,进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值.17.已知点()2,1A ,O 是坐标原点,点(), P x y 的坐标满足:202300x y x y y -≤⎧⎪-+≥⎨⎪≥⎩,设z OP OA =⋅u u u r u u u r,则z 的最大值是( )A .2B .3C .4D .5【答案】C 【解析】 【分析】画出约束条件的可行域,转化目标函数的解析式,利用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判断最优解,代入约束条件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不等式组202300x y x y y -≤⎧⎪-+≥⎨⎪≥⎩可知它的可行域如下图:Q ()2,1A ,(), P x y∴2z OP OA x y =⋅=+u u u r u u u r,可图知当目标函数图象经过点()1,2B 时,z 取最大值,即24z x y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考查转化思想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8.若均不为1的实数a 、b 满足0a b >>,且1ab >,则( ) A .log 3log 3a b > B .336a b +> C .133ab a b ++> D .b a a b >【答案】B 【解析】 【分析】举反例说明A,C,D 不成立,根据基本不等式证明B 成立. 【详解】当9,3a b ==时log 3log 3a b <; 当2,1a b ==时133ab a b ++=; 当4,2a b ==时b a a b =; 因为0a b >>,1ab >,所以23323323236a b a b a b ab++>=>>,综上选B. 【点睛】本题考查比较大小,考查基本分析论证能力,属基本题.19.若集合()(){}130M x x x =+-<,集合{}1N x x =<,则M N ⋂等于( ) A .()1,3 B .(),1-∞-C .()1,1-D .()3,1-【答案】C【解析】 【分析】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得M ,然后求两个集合的交集. 【详解】由()()130x x +-<解得13x -<<,故()1,1M N ⋂=-,故选C.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集合交集的概念以及运算,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基础题.20.已知不等式240x ax -+≥对于任意的[1,3]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5]-∞ B .[5,)+∞C .(,4]-∞D .[4,)+∞【答案】C 【解析】若不等式240x ax -+≥对于任意的[1,3]x ∈恒成立,则4a x x≤+对于任意的[1,3]x ∈恒成立,∵当[1,3]x ∈时,4[4,5]x x+∈,∴4a ≤,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4]-∞,故选C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以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属于难题.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见方法:① 分离参数()a f x ≥恒成立(()max a f x ≥即可)或()a f x ≤恒成立(()min a f x ≤即可);② 数形结合(()y f x = 图象在()y g x = 上方即可);③ 讨论最值()min 0f x ≥或()max 0f x ≤恒成立;④ 讨论参数. 本题是利用方法 ① 求得a 的取值范围的.。
高考数学大题与错题集的做题思路

高考数学大题与错题集的做题思路高考数学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都是比较难以掌控的,毕竟高考数学的难度和复杂度都是相当高的。
其中最考验学生的应该就是数学大题和错题集了。
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些大题和错题中拿到高分呢?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做题思路。
1. 数学大题数学大题通常都是多项式、几何、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等难度比较大的题目,因此在做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题目的要求和方案,特别是图形题目要认真分析条件、图形比例、性质等,花时间理清楚各种关系。
在整理各种数据和思路的同时,还应该更加注重时间的掌控,毕竟数学大题较多,如果不能很好地分配时间,在试题上花费太多时间,还会导致其他题目的丢分。
2. 错题集错题集是高考数学复习的重点,不仅能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疏漏和不足,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错题,并且从中学习和总结。
对于错题的学习,一定要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所在,弄清楚错解和对解的不同之处,然后在理解之后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不断练习巩固自己的知识点。
此外,为了更好地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建议在复习的过程中做好错题集,不断总结自己的错题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3. 做题技巧在做高考数学试题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技巧也是需要掌握的。
例如:(1)多练习:王者荣耀里的名言就是: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
多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掌握更多的知识技巧,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和解题能力。
(2)巧用公式:高考数学中公式是我们解决大多数问题的基础,而对于不同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巧妙地运用公式,比如:金蝉脱壳、四边形面积公式、向量加法公式、三角函数基本公式等等,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完成试题。
(3)分步骤解决问题:在解决具体的问题时,可以将问题逐一分解,先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然后再整合起来得出答案。
这样可以使问题变得更加清晰和简单,更容易解决。
(4)画图分析:高考数学涉及到的大多数是图形,因此在题目中,通过画出图像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数学易错题解题方法(4) 共7套 完整

GAGGAGAGGAFFFFAFAF高考数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4)(共7套)一.选择题【范例1】掷两颗骰子得两数,则事件“两数之和大于4”的概率为( )A .61B .21C .32D .65 答案:D【错解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用枚举法计算古典概型。
容易错在不细心而漏解。
【解题指导】求古典概型的概率常采用用枚举法,细心列举即可。
【练习1】矩形ABCD 中,7,6==CD AB ,在矩形内任取一点P ,则π2APB ∠>的概率为( )A .2831π-B .283πC .143πD .1431π- 【范例2】将锐角为060=∠BAD 且边长是2的菱形ABCD ,沿它的对角线BD折成60°的二面角,则( )①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角的大小是 .②点C 到平面ABD 的距离是 .A .90°,23B .90°,2C .60°,23 D .60°,2GAGGAGAGGAFFFFAFAF答案:A【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选为C ,错误原因是对空间图形不能很好的吃透。
【解题指导】设BD 中点为O ,则有AOC BD 平面⊥,则AC BD ⊥.及平面AOC ABD 平面⊥.且AOC ∆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作AO CE ⊥,则ABD CE 面⊥,于是异面直线AC BD 与所成的角是90°,点C 到平面ABD 的距离是23=CE . 【练习2】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AA 1=2,AD=1,E 为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C 1与A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010B . 1030C .1060D .10103【范例3】已知P 为抛物线221x y =上的动点,点P 在x 轴上的射影为M ,点A 的坐标是)217,6(,则PM PA +的最小值是( ) A 8 B 219 C 10 D 221 答案:B【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选为C ,在解决抛物线的问题时经常需要把A B C D A 1 D 1C 1 B 1GAGGAGAGGAFFFFAFAF到焦点的距离和到准线的距离互相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数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共7套)【范例1】若函数14)(2+-=x x x f 在定义域A 上的值域为[-3,1],则区间A 不可能为( )A .[0,4]B .[2,4]C .[1,4]D .[-3,5] 答案:D【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选为B ,C ,D ,错误原因是没有借助图象很好的掌握定义域和值域的关系。
【解题指导】注意到1)4()0(,3)2(14)(22==--=+-=f •f •x x x x f ,结合函数)(x f y =的图象不难得知)(x f 在[0,4]、[2,4]、[1,4]上的值域都为[-3,1],而在[-3,5]上的值域不是[-3,1].【练习1】已知函数()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12f =,对任意x R ∈,都有()()2(2)f x f x f +=+ 成立,则()2007f =( )A .4012B .4014C .2007D .2006【范例2】已知全集I ={大于3-且小于10的整数},集合{0,1,2,3}A =,{4,2,0,2,4,6,8}B =--,则集合B A C I I )(的元素个数有 ( )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B【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选为C ,错误原因是看清全集I ={大于3-且小于10的整数},而不是大于等于3-。
【解题指导】{2,1,0,,8,9}I =--L ,{}9,8,7,6,5,4,1,2--=A C U ,{},8,6,4,2-=⋂B A C U ,故集合B A C U ⋂的元素个数有4个.【练习2】设全集U 是实数集R ,{}2|4M x x >=,{}2|log (1)1N x x =-<,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 .{}|21x x -≤<B .{}|22x x -≤≤C .{}|12x x <≤D .{}|2x x <【范例3】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 ) A. 3,y x x R =∈ B. sin ,y x x R =∈C. lg ,0y x x =>D. 3,2xy x R ⎛⎫=∈ ⎪⎝⎭答案:A【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选为B ,C ,D ,错误原因是没看清楚题目考查的是函数的两个性质。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的基本性质.其中B 在其定义域内是奇函数但不是减函数;C 是非奇非偶函数;D 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奇函数,是减函数.【练习3】函数x x f 2log 1)(+=与12)(+-=x x g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的图象大致是( ) 【范例4】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是n a n S n 22182--=,则使2006-<n a 成立的最小正整数n 为( )A.2009B.2010C.2011D.2012 答案: B【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选为A ,C ,D ,错误原因主要是不能准确的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性质求出1-=d 且21=a 。
【解题指导】设数列{}n a 的公差是d ,则n da n d d n n na S n )2(22)1(121-+=-+= n a n 22182--=,212-=d 且2722181d a a d a +-=-=-,1-=d 且21=a , 因此使2006-<n a 成立的最小正整数n =2010,选B.【练习4】无穷数列1,31,31,31,51,51,51,51,51,…的前( )项和开始大于10.A.99B.100C.101D.102【范例5】若1(,),sin 2,4216ππθθ∈=则cos sin θθ-的值是( )A.1615B. 415C. 415-D. 415±答案:C【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选为B ,错误原因是没有弄清楚,42ππ⎛⎫θ∈ ⎪⎝⎭时,sin ,θθ与cos 的大小。
【解题指导】,sin cos )2,4(θ<θ∴ππ∈θΘ又1615cos sin 21)sin (cos 2=θθ-=θ-θ, 所以cos sin θθ-=415-【练习5】若,cos sin ,cos sin ,40n m =β+β=α+απ<β<α<则( )A.n m <B. n m >C. 1<mnD. 2>mn 【范例6】直线m x =,x y =将圆面422≤+y x 分成若干块,现用5种颜色给这若干块涂色,每块只涂一种颜色,且任意两块不同色,共有120种涂法,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2,2(- B.)2,2(- C .)2,2()2,2(Y -- D .),2()2,(+∞--∞Y 答案:A【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选为B,C,D ,错误原因是没有能够耐心的分类讨论去计算到底.【解题指导】如图,①当2-≤m 或2≥m 时,圆面422≤+y x 被分成2块,涂色方法有20种;②当22-≤<-m 或22<≤m 时,圆面422≤+y x 被分成3块,涂色方法有60种;③当22<<-m 时,圆面422≤+y x 被分成4块,涂色方法有120种,所以m 的取值范围是)2,2(-,故选A.【练习6】已知单位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的对棱BB 1、DD 1上有两个动点E 、F ,BE=D 1F=λ⎪⎭⎫ ⎝⎛≤λ<210,设EF 与AB 所成的角为α,与BC 所成的角为β,则α+β 的最小值( )A .不存在B .等于60°C .等于90°D .等于120°【范例7】若向量a b →→与不共线,且0a b →→•≠,()a bc a b a a→→→→→→→•=-•,则向量,a c →→的夹角为 . 答案:90°【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填的答案很多,主要是不能很好地领悟两向量我们主要研究了共线和垂直两种情况,所以应该联想到借助数量积解决。
【解题指导】0=•→→c a .【练习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 的两个顶点为O ,(0,0),A (1,1),且1=•,则=• .【范例8】已知函数()(2)2af x x x x =+>-的图象过点A (3,7),则此函数的最小值是 . 答案:6【错解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创造条件利用均值不等式解题的能力,容易错在构造均值不等式上。
【解题指导】6242224224)(,4=+≥+-+-=-+==x x x x x f a . 【练习8】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1)当2x ≥时,1x x+的最小值为2(2)02x ≤≤时,22x x --无最大值(3)当0x ≠时,12x x +≥(4)当1x >时,1lg 2lg x x+≥ 【范例9】若圆22240x y x y a ++-+=关于直线2y x b =+成轴对称,则a b -的范围是 . 答案:(),1-∞【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填为(],1-∞,错误原因是对二元二次方程表示圆的充要条件:2240D E F +->误以为2240D E F +-≥。
【解题指导】圆心(-1,2)在直线2y x b =+上,所以b=4,又22240x y x y a ++-+=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41640a +->所以5a <.【练习9】已知向量(2cos ,2sin ),(2cos ,2sin )a b →→=αα=ββ,其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060,则直线0sin cos =•α-•αy x 与圆21)sin ()cos (22=β++β-y x 的位置关系是 .【范例10】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AD =4,AB =3,则直线A 1B 与平面 A 1B 1CD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 答案:522【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在线面角的寻找上。
【解题指导】由条件知,BC 1⊥平面A 1B 1CD ,设BC 1I B 1C =O ,则∠BA 1O 为所求角,其正弦值为BA BO 1=522【练习10】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底面A 1B取一点E,使AE 与AB 、AD 所成的角都是60°,则线段AE 的长为 . 【范例11】由1,2,3,4这四个数,组成个位数字不为2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共有 个 答案:18【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的地方是:没有优先考虑特殊情况。
【解题指导】先确定个位有三种情况,其余进行全排列,33318A =。
【练习11】某机关的2008年新春联欢会原定10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反映军民联手抗击雪灾的节目,将这两个节目随机地排入原节目单,则这两个新节目恰好排在一起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BA【范例12】下列说法:①当2ln 1ln 10≥+≠>xx x x 时,有且;②∆ABC 中,A B >是sin sin A B > 成立的充要条件;③函数x y a =的图象可以由函数2x y a =(其中01a a >≠且)平移得到;④已知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75S S >,则93S S >.;⑤函数(1)y f x =+与函数(1)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为 . 答案:②③④【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选为①⑤,而漏掉③。
错选①主要是对均值不等式要是正数的前提条件理解不好,漏掉③主要是对指数的化简没有考虑到。
【解题指导】①中③中将2x y a =可变形为2log 2log aax x a a a y +=⋅=,④中07657>+=-a a S S 所以0)(37698765439>+=+++++=-a a a a a a a a S S 【练习12】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k =1”“是函数y =cos 2 k x -sin 2 k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的充要条件. ②函数y =sin (2 x -6π)沿向量a =(6π,0)平移后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 =cos2 x .③函数y =lg(a x 2-2 a x +1)的定义域是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1). ④单位向量a 、b 的夹角是60°,则向量2a -b 的模是3.其中不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填写你认为不正确的所有结论序号)【范例13】已知函数.,ln 1)(R ∈+-=a xxa x f (1)求)(x f 的极值;(2)若k kx x 求上恒成立在,),0(0ln +∞<-的取值范围; (3)已知.:,,0,021212121x x x x e x x x x >+<+>>求证且【错解分析】(1)化归思想在此题的应用是容易出错的地方,求k 的取值范围时先整理出参数k ,(2)对函数ln ()xf x x=是近年来考查的热点,应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