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整合】人教版化学中考一轮复习 第17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课时练)(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识讲解-图文

中考总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识讲解-图文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表明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发生时,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化学反应发生时,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销毁,只能发生重新组合。
这个定律是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18世纪初首次提出的。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假设你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燃烧一根蜡烛,当蜡烛燃烧完毕时,你会发现容器内的氧气减少了,而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尽管氧气的质量减少了,但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燃烧前氧气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实验中有很大的应用。
在实验中,通过称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是否成立。
如果实验结果表明总质量发生变化,那就说明这个反应并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重要。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我们经常需要控制原料的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以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工程师对反应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整。
二、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符号表示法。
它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通过化学反应符号表示反应过程的发生。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格式如下:反应物1+反应物2+……→生成物1+生成物2+……例如,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H₂+O₂→2H₂O在这个方程式中,2H₂表示2个氢气分子,O₂表示一个氧气分子,2H₂O表示2个水分子。
方程式中的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侧,生成物位于箭头的右侧。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北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最简明且通用的表示方法,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知识,对于从“量”的方面学习化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标要求:(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量守恒的微观实质。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含义,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关系。
规律方法指导一、质量守恒定律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1、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为了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将化学反应的过程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化学反应过程二、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不存在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反应。
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就是使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
在式子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化学式,反应物、生成物若多种,则用“+”相连,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相连。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左右两边的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化学计量数,使得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配平后把“-”改为“=”。
③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
化学反应发生往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要在化学方程式“=”上方或下方写明。
如点燃、加热、催化剂等,通常用“Δ”表示加热。
化学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优选版

程式优选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一、基本考点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②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物体体积不一定守恒;③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④质量守恒定律的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①化学变化中的“一定不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②化学变化中的“一定改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改变;③化学变化中的“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
考点2.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书写原则: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书写方法:①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然后将连线改为等号;③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
(4)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数法等。
(5)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从左到右,先读反应物,后读生成物,反应物中“+”号读成“跟”、“与”或“和”。
生成物中“+”读“和”。
“==”读成“生成”。
条件读“在……条件下反应”。
(6)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际应用考点)(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中考总复习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PPT课件 人教版优质课件

考点二
化学方程式
1.书写原则
(1)必须遵守 客观事实 。
(2)必须遵循 质量守恒定律
。
2.书写步骤
(1)将反应物 的化学式写在左边,将生成物 的化学式写在右边,
中间用短线连接,并在短线上方注明
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M NQ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反应后物质 M 的质量应为 13 g
B.反应中 N、P 的质量比为 5∶4
C.物质 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D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
1.(2010·潍坊)物质 X 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
锑(Sb2O3)生产 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b2O3+2H2O2===X+
2H2O(已配平),则 X 的化学式为( A )
A.Sb2O5
B.SbO2 C.HSbO3
D.H3SbO4
2.(2010·兰州)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
2x g C.反应物 A 和 B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 C 和 D 的质量比 D.若 A 和 C 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2.(2009·黔东南)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D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 mL 水和 50 mL 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 mL C.在 100 g 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 30 g 过氧化氢和 70 g 水 D.1.2 g 碳与 3.2 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 4.4 g 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第17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聚焦
冀考探究
第17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例3 [2013·庆阳]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动剂
,当它产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 )
A. CO2
B. Cl2
C. O2
D. N2
[方法点拨]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把握,宏观 把握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物质的质量不变;微观把 握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质量守恒定律的核心 是元素守恒。
冀考探究
第17课时定律
1.内容:__参__加____化学反应的__各__物__质__质量总和,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__各__物__质__质量总和。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 3.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参加反应各物质的 ____原__子__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因此在化学反 应前后,原子的___种__类___没有改变,__数__目____没有增减, ___质__量___也没有改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考点聚焦
冀考探究
图17-1
第17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_“__反__应_前__、__后__”____ (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或“反应前、后”之一)整 个反应装置(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 (2)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视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 现的现象之一是__有__气__泡__产__生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C_a_C_O_3_+_2_H_C_l_=_=_=_C_aC_l_2_+__H2_O_+__C_O_2↑____________。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课件

③镁条点燃前需打磨, 目的是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物和污物
实验结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
论
量总和
例题讲授
质量守恒定律
1. 明末科技著作《物理小识》中对“硇水”(指硝酸)的记载为“剪银
块投之,则旋而为水”,银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4HNO3=====
(×)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氯化钠溶解属于物理变化,不能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 a g碳和 b g氧气充分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b)g。
(×)
[a g碳和b g氧气充分反应,不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生成的二氧
化碳的质量小于或等于(a+b) g]
(3) 1 L氢气和 8 L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 9 L水。 ( × )
分反应生成 33 g C, 已知 B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则 A的相对分子质量
是 28 。
课堂练习
1. (2023·齐齐哈尔)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产
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X+H2O==== Ca(HCO3)2,其中X的化学式为( D )
(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质量之间的关系,不适用于体积关系)
(4)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之比等于生成物的质量之比。
(×)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5)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
(√)
素。
(6)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一定不变。 ( ×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可能产生改变)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归纳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归纳
元素。
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意义:表示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
■量的意义: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比。
■微观意义:表示各反应物及各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C+O2CO2为例。
■种类读法: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质量读法: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个数读法: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7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学案

第17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复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以及微观解释,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复习重点和难点】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以及微观解释,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2.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产物总质量不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宏观)两个一定改变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微观)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考点二:化学方程式一、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1、表示反应物是 C和O2;2、表示生成物是 CO2;3、表示反应条件是点燃;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二、题型、方法归纳:本课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微观解释,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试题考查时,通常提供一定的信息,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中考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1、丙烷(分子式为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 CO2+y H2O,其中x、y分别为( )
A、 3 、4
B、3、8
C、1、3
D、1、5
2、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则
X的化学式为()
A.、C2H4B、CH3OH C、C2H5OH D、C2H6
3、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
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4、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5、如右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以下对该反应前、反应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的物质均为混合物
B、反应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分子与“”分子的个数比为4:3
7.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8.下列方程式表示的反应正确,且能实现目的的是()
A.高炉炼铁:2Fe2O3+3C = 4Fe+3CO2↑
高温
B.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CaCO3= CO2↑+CaO
C.从硫酸铜溶液中得到单质铜:CuSO4+2Ag=Ag2SO4+Cu
D.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杂质:Na2SO4+BaCl2=BaSO4↓+2NaCl
9.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10.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D.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11.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B.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
C.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D.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2 12.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CaCO3+SiO2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A.CaSiO4B.Ca2SiO3C.CaSi2O3 D.CaSiO3
13.右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
下列说法中错.
误.的是()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1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
如下表所示。
说法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
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D.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15、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甲表示反应前的状态,乙表示反应后的状态。
下列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乙比甲原子总数减少D.甲、乙分子总数不变
16.下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2)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此反应后生成的B与C中物质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的单质为______;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为______;生成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
【中考链接】
18、(2016•昆明)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19、(2016•营口)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20、(2016•南昌)如图是四种物质a、b、c、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中c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
D.物质c可能是一氧化碳
参考答案
1.A
2.C
3.AD
4.B
5.C
6.D
7.C
8.B
9.C 10.A 11.C 12.D 13.C 14.B 15.B
16.
(1)(2)氧原子和氢原子(3)8:9
17.氮气(或N2)氧元素(或O)7︰22(或22)
18.C 19.A 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