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双侧沙袋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压迫止血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腹股沟疝护理试题及答案

腹股沟疝护理试题及答案

腹外疝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一、A1型题1.最常见的腹外疝是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股疝D.脐疝E.切口疝2.腹外疝的发病基础是A.营养不良B.腹壁薄弱或缺损C.腹内压增高D.腹部穿透伤E.继发于腹部内脏损伤3.腹外疝的发病因素中最重要的是A.腹壁强度降低B.慢性便秘C.排尿困难D.腹水E.咳嗽4.以下哪种原因不引起腹内压力增高A.举重B.腹水C.腹泻D.排尿困难E.慢性咳嗽5.腹外疝最常见的疝内容物是A.大网膜B.膀胱C.小肠D.直肠E.乙状结肠6.腹外疝的疝环是指A.疝内容物突出的部分B.疝外被盖组织C.腹壁缺损或薄弱处D.壁层腹膜的一部分E.疝囊体部7.病程长、腹壁缺损大的巨大疝,常发展为A.易复性疝B.嵌顿性疝C.难复性疝D.绞窄性疝E.出血感染性疝8.疝内容物被嵌顿时间较久,发生血循环障碍而坏死称为A.难复性疝B.嵌顿性疝C.绞窄性疝D.易复性疝E.滑动性疝9.绞窄性疝与嵌顿性疝的主要区别是A.疝块的大小B.疝内容物能否回纳C.是否出现肠梗阻D.疝块有无压痛E.疝内容物有无血运障碍10.疝内容物与疝囊发生粘连而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的疝是A.易复性疝B.滑动性疝C.难复性疝D.嵌顿性疝E.绞窄性疝11.关于直疝三角,不正确的叙述是A.腹股沟斜疝由此突出B.腹股沟斜疝内环位于其外侧C.内边为腹直肌外侧缘D.底边为腹股沟韧带内侧E.外侧边为腹壁下动脉12.最容易嵌顿的腹外疝是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股疝D.脐疝E.切口疝13.腹股沟部疝块不进阴囊,回纳后压迫内环,疝块仍可出现的是A.腹股沟斜疝B.股疝C.腹股沟直疝D.切口疝E.白线疝14.斜疝与直疝术前最重要的鉴别方法是A.疝块形态B.发病年龄差异C.压迫内环后疝块是否再突出D.嵌顿机会E.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15.下列关于腹股沟斜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多见于青壮年B.疝块呈半球形,基底宽C.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D.精索在疝囊后方E.容易嵌顿16.半岁以内小儿腹股沟斜疝宜采用A.非手术疗法B.疝囊切除,高位结扎疝囊颈C.疝囊高位结扎D.无张力疝修补术E.疝囊内注射硬化剂17.绞窄性疝发生肠坏死时应A.将疝内容物回纳,再行手术B.将疝内容物回纳,加强病情观察C.急诊手术D.给予热敷,待肌肉松弛后再回纳E.择期手术18.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为A.紧急手术B.手法复位C.对症治疗D.抗感染E.支持治疗19.腹外疝手术前后护理,下列不正确的是A.积极处理疝的诱发因素B.备皮避免剃破皮肤C.术前排尿,防止误伤膀胱D.急诊手术均应禁食至少8hE.保持排便通畅20.嵌顿性疝手法复位后,应重点观察A.生命体征B.神志变化C.腹痛、腹部体征D.呕吐腹胀E.肛门排气21.斜疝修补术后早期,最适宜的卧位是A.半卧位B.仰卧位,膝部垫枕C.俯卧位D.斜坡卧位E.侧卧位22.腹股沟斜疝术后伤口压沙袋和用丁字带托起阴囊的目的是A.防止切口裂开B.防止阴囊水肿C.防止切口感染D.防止术后复发E.防止切口水肿23.斜疝修补术后,预防阴囊血肿的措施是A.平卧位,膝下垫软枕B.切口沙袋压迫,托起阴囊C.咳嗽时用手按住伤口D.不宜过早下床活动E.预防便秘、尿潴留二、A2型题24.某男,17岁,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8h就诊,检查:右下腹包块,有明显压痛,腹肌有明显肌紧张,反跳痛,此时最适宜的处理是A.选用非手术疗法,佩带疝带B.择期手术治疗C.试行手法还纳D.不可还纳,应紧急手术E.以上处理都不对25.6个月婴儿腹部包块,其大小随腹内压增高而发生变化。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260例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260例护理体会
农 村 病人 的应用 受到 限制 。
文 章 编 号 :06- 2 3 20 )4一 4 3— 3 10 63 (0 7 0 o 9 0
腹 腔 镜 下 小 儿 腹 股 沟 斜 疝 高 位 结 扎 术 2 0例 护 理 体 会 6
陈 杏 瑛 邓 焕 珍 陈 倩 颜 , ,
( . 东 省 江 门 市 新 会 人 民 医 院 小 儿 外 科 , 广 东 江 门 5 9 0 1广 210 2 .中 山 大 学 附 属 第 三 医 院 急 诊 科 , 广 东 广 州 5 o o 1 o o) 关 键 调 : 腹腔镜 ; 小儿腹 股 沟斜 疝 ; 护

43・ 9
维普资讯
第l 3卷 第 4期 2 们 年 4月 0
河 北 医 学
H BE E I MED C N 1I E
Vo . 3, . 1 1 No 4
Ap .,0 7 r 2 O
l 临床资料 本 组患儿 20例 , 27例 , 4 6 男 1 女 3例 , 龄 5个月 年 至1 , 2岁 中位 年龄 55岁 。其 中右侧 腹股 沟斜疝 16 . 4 例, 侧9 左 3例 , 双侧 2 l例 , 中 l 其 3例为术 中发现 的 隐
发生脐 部切 口感染 , 总结经 验重视脐部 皮肤清 洁后 , 经
未再发生类似并发症。③ 胃肠道准备 : 婴幼儿术前禁 饮食 4— h 儿童 禁饮食 6— h人手术 室前排空 大便 , 6, 8;
婴幼 儿可应用 dJ 开 塞 露协 助 。不需 留置 胃管 , ,L 因为 即使术 前诊 断是8 J嵌 顿 性腹 股 沟斜 疝 , ,L 临床 上 也少 见有 受嵌肠 段坏死 的。④ 术 前用 药 : 常规 给 予苯 巴比
问题 。

腹部外科疾病护理(一)-1试题

腹部外科疾病护理(一)-1试题

腹部外科疾病护理(一)-1(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腹股沟斜疝术后切口放置沙袋压迫的目的是∙A.防止阴囊血肿∙B.防止伤口出血发生继发感染∙C.减低腹内压∙D.减低切口张力∙E.减轻切口疼痛(分数:1.00)A.B. √C.D.E.解析:2.关于急腹症疼痛的叙述错误的是∙A.急性胆囊炎可出现右肩背部疼痛∙B.急性胰腺炎可出现右肩至背部疼痛∙C.空腔脏器的痉挛,疼痛较重,难以忍受∙D.阑尾炎坏死穿孔时腹痛可有减轻∙E.粪臭样呕吐物常提示高位性肠梗阻(分数:1.00)A.B.C.D.E. √解析:3.不宜进行直肠指诊的疾患是∙A.直肠息肉∙B.直肠癌∙C.内痔∙D.肛裂∙E.肛瘘(分数:1.00)A.B.C.D. √E.解析:4.最多见的疝内容物是∙A.小肠∙B.盲肠∙C.阑尾∙D.大网膜∙E.横结肠(分数:1.00)A. √B.C.D.E.解析:5.继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双球菌∙C.大肠埃希菌∙D.变形杆菌∙E.破伤风芽孢杆菌(分数:1.00)A.B.C. √D.E.解析:6.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主要的巨别是∙A.腹膜刺激征的程度∙B.感染的病原菌∙C.腹痛的程度和性质∙D.腹胀轻重∙E.腹腔内有无原发病灶(分数:1.00)A.B.C.D.E. √解析:7.内痔最早的症状是∙A.肛门异物感∙B.肛门疼痛∙C.便后滴鲜血∙D.便秘∙E.前哨痔(分数:1.00)A.B.C. √D.E.解析:8.胃大部切除毕I式吻合是指∙A.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B.残胃与回肠吻合∙C.残胃与上段空肠吻合∙D.残胃与横结肠吻合∙E.以上均不是(分数:1.00)A. √B.C.D.E.解析:9.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最易继发∙A.肛裂∙B.肛瘘∙C.内痔∙D.外痔∙E.肛窦炎(分数:1.00)A.B. √C.D.E.解析:10.肛裂最主要的症状是∙A.排便时及便后肛门疼痛∙B.便时滴鲜血∙C.便秘∙D.肛门瘙痒∙E.感染(分数:1.00)A. √B.C.D.E.解析:11.关于肛裂的描述错误的是∙A.肛尾韧带较坚硬、伸缩性差是发生肛裂的解剖因素∙B.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使皮肤失去弹性,易破损∙C.慢性便秘,粪便干燥常是诱发肛裂的原因∙D.在肛裂口外端袋状皮垂称前哨痔∙E.手术是治疗肛裂的惟一方法(分数:1.00)A.B.C.D.E. √解析:12.不宜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是∙A.坏疽性阑尾炎∙B.急性化脓性阑尾炎∙C.局限性阑尾周围脓肿∙D.穿孔性阑尾炎∙E.复发性阑尾炎(分数:1.00)A.B.C. √D.E.解析:13.腹部损伤后,发生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应立即采取的治疗方法是∙A.严密观察∙B.应用升压药∙C.补充血容量∙D.手术探查∙E.给予有效止血药物(分数:1.00)A.B.C.D. √E.解析:14.1.5岁小儿突然阵发性哭闹伴呕吐,排出果酱样血便,诊断应考虑为∙A.急性肠炎∙B.肠蛔虫病∙C.肠套叠∙D.肠粘连∙E.肠扭转(分数:1.00)A.B.C. √D.E.解析:15.男性患者,25岁,右上腹损伤2小时,上腹痛和压痛,黑便,脉率120次/分,血压.90/70mmHg,X 线检查肝脏阴影扩大,右膈升高。

两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比较

两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比较
跨 髂静 脉 的交叉 部 。将 生 物补 片适 当修 剪后 置 于耻 骨肌孔处展平 , 下缘达髂腰肌前部 , 外 内下 缘 至 耻 骨 梳韧 带下 方 , 固定 。缓 慢解 除气 腹 , 不 直视 下控 制
位 过 程 中是 否有 疝 内容 物损 伤 ,对麻 醉后 疝 内容 物
自行 回纳 入腹 腔者 , 可 于腹 腔镜下 全 面探查 。 中 亦 术 发 现肠 壁 血运 障碍时, 时处理 。对 因疝 内容 物血 可及 运 障碍 需切 除 者亦 可扩 大脐部 切 口将 坏死 疝 内容 物 提 出体外 处理 。②腹腔镜 下 内环 口及 腹壁下血 管 、 精 索 血管 、 精管 清 晰 , 针在 内环 口周 围腹 膜下潜 行 输 直
以 明确 发 现对 侧 隐匿疝 , 次完 成双 侧手 术 。 一
参 考 文 献
1 W a aP, a - e s n M, u l , t . r s e t e n t n wi e r B v Niie J u e P o p ci ai d P 1 a v o
陈 皮 康
【 关键词 】 疝 , 腹股沟 / 外科学 ; 腹腔镜
本 院 于 20 0 4年 至 2 0 0 8年 采 用 两 种 无 张 力 修 补术 治疗 d J 腹股 沟斜 疝 1 6例 , ,L 3 现分析 如 下 。 4~6h 切 。两组 疗 效 比较 见 表 1 随 。均 访 2年 , 无一 例 复发 , A组 B组 2例复 发 。
二 、 疗 与结果 治


d J 腹 股 沟 斜 疝 腹 腔镜 下 无 张 力 修 补 术 是 利 ,L
用 腹腔 镜 , 电视监 视 下 将补 片 完全 覆 盖 住 导致 疝 在 发 生 的腹 壁 薄弱 区 , 而 达 到治 疗 目的 。手 术及 住 从

腹股沟斜疝术后冰袋冷敷与沙袋压迫的对比研究

腹股沟斜疝术后冰袋冷敷与沙袋压迫的对比研究

料 干燥 无 渗 血 ;I : 料 渗 血 < 4层 ; I度 敷 Ⅲ度 : 料 渗 血 4层 ~ 8 敷
肿 。我 们 选择 腹 股 沟 斜疝 作 为 研 究 目标 , 讨 术 后 的 有 效 压 迫 探 方 法 , 得 了 满 意效 果 。 取
l 健康 人 试 验 1 1 材 料 与 方法 取 P 5 . VC 2 0 mL输 液 袋 5个 , 1: 0 经 2 0的 8 4消 毒 液 浸 泡 3 n后 , 0mi 注满 水并 平 整 地 放 入 冰箱 冷 冻 备 用 。 选 择 5位健 康 成 人 . 平 卧位 , 取 于一 侧 腹 股 沟 模 拟 伤 口置 8 层 纱 布 , 冰 袋用 毛 巾袋 包裹 放 置 在 “ 术 切 口” , 温 度 计 测 将 手 上 用 量 冷 敷 前及 冷 敷 后 每 隔 1 i 腹股 沟皮 肤 温 度 并 记 录 ( 更 0r n的 a 不 换 冰 袋 ) 室 温 保 持在 l , 8℃~ 2 2℃ 。
病 人 10例 , 机 分 为两 组 。观 察 组 8 6 随 o例 , 龄 l 岁 ~ 7 年 3 5岁 ;
对 照组 8 例 , 龄 1 O 年 s岁 ~ 7 3岁 。 为 便 于 比 较 , 组 病 人 均 为 两
3 讨 论
腹 股 沟 及 阴 囊 皮 肤 薄 而松 弛 , 剖 位 置 低 , 部 血 管 集 中 , 解 局
赵 凤霞 , 玉峰 李
Z a e g i , i fn ( u ii a Ho pt l fBiz o t h n o g P o ic , h n o g 2 6 1 i a h o F n xa L e g M ncp l s i n h u Ci S a d n r vn e S a d n 5 6 7Chn ) Yu ao y 摘要 : 目的] [ 了解冰袋冷敷与沙袋压迫对斜疝术后切 口局部镇痛、 止血 、 消肿 的影响 。[ 方法] 10例腹 股沟斜疝病人 随机 分成两 将 6 组 , 察组 术 后 用 自制冰 袋 冷 敷 4h 对 照 组 术后 用 沙袋 常 规 压 迫 手术 切 口部 位 6h 比较 两纽 镇 痛 、 血 及 消 肿 情 况 。 [ 果 ] 察 观 , 。 止 结 观

婴幼儿腹股沟斜疝180例诊治体会

婴幼儿腹股沟斜疝180例诊治体会

婴幼儿腹股沟斜疝180例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特点。

方法:收治婴幼儿腹股沟斜疝患儿180例,分析临床资料。

结果:180例均治愈,随访1~3年均无复发,无鞘膜积液、附睾、会阴精索水肿、血肿等并发症。

手术具有创伤小、寻找离断疝囊容易并发症少等特点。

关键词婴幼儿腹股沟斜疝诊治体会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025一般认为婴幼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先天性疾患,是由于胎儿的鞘状突随睾丸下降时未闭合而残留形成腔隙,是疝发生的解剖学基础,肠管或其他内脏由此进入而形成疝,出生后随腹压增加,肠管或其他内脏经内环、腹股沟管、外环口疝入而发病,2007~2010年收治腹股沟斜疝患儿180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儿180例,男167例,女13例,双侧疝15例,右侧137例、左侧28例;其中嵌顿性斜疝9例,年龄53天~4周岁。

治疗方法: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经腹股沟管外环口处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予以自制沙包(8cm×10cm)150g压迫创面4~6小时,抬高阴囊3~5天,术后2周内避免腹压增加。

手术要点:手术采用腹股沟管外环口处1~2cm切口,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于外环处顺精索顿性分离精索外筋膜和提睾肌,疝囊切开后距疝囊颈部远端1cm横断,向近端高位游离时放入手指作引导以见到腹膜外脂肪为界,后行高位结扎。

远端疝囊2cm予纵形切开充分外翻,下牵睾丸将精索睾丸复位;对于外环直径>1cm,给予缝合1针加强腹股沟管前壁,使缝合不压迫精索为限。

对于女婴给予直接缝闭外环口,对于嵌顿性斜疝关键是充分切开嵌顿的外环口,观察疝内容物血运,之后决定是否复位或切除嵌顿的内容物,同样行高位结扎疝囊,再修补切开的嵌顿环。

结果180例患者均治愈,术后精索及阴囊均无明显水肿,随访1~3年均无复发,无继发隐睾、睾丸鞘膜积液、精索囊肿、睾丸萎缩等,无阴囊会阴血肿。

小儿腹股沟斜疝改良修补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改良修补术
n ge i mo e u a h r c e i to g o r p i v ra e r ): lc lr c a a t rz i n, g a h c a i— a
e K niR o en c m e e n s a e om [ 8 Doly R , i M .Pr t i o pl x s i n ke v n 13
E] C lMo Lf c,0 9 6 :8 12 7 . J . e l i S i20 ,6 2 5 —8 1 l e [9 Te gC , u M W a gJP C mp rs n o ii— 1] n M Hs F, n . o a io fknn
f r ig a m i l tc a tviis f f r t i uc s s, o m n nd a do y i c i te o ou rm ae
20 04, 44: 49 65 . 6 ~ 6
a [3 T s iIH 2]
, a g Y , W n M Che H , t a.V e m ho — n Y e 1 no p s
p oia e o a o ie ( i rs r sse— h l s s A2 f b mb o vp r Trme eu u tj p
t n n v ec f lpeacsr sJ. ice i sa dei ne t l n eti [] Boh m. o d o mu i e
J 2 0 , 7 2 5 2 3 , 0 4 3 7: 】 - 2 .
小儿 腹 股 沟 斜 疝 改 良修 补 术

吴伟华 , 于志 华
程 2个 月 至 8年 。
1 2 方 法 以下 腹 皮 纹 处 相 当 于 内环 部 作 2 3c 的 横 切 . ~ m

自固定补片不同铺置方法在腹腔镜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自固定补片不同铺置方法在腹腔镜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自固定补片不同铺置方法在腹腔镜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杜一鸿;刘云莉;刘明杰【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修补材料和铺置方法对腹腔镜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确诊并行腹腔镜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180例,依据术中固定补片类型分为:聚丙烯组60例,采用常规聚丙烯补片修补;自固定组120例,予自固定补片修补,根据据铺置方法又分为改良组(n=60例)和常规组(n=60例),分别采用改良和常规方法铺置补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自制《腹腔镜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满意度问卷》评估患者满意度.随访12个月,记录并比较所有患者手术指标(铺片、手术、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疼痛及满意度.结果改良组和常规组患者铺片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以及术后1、7、15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聚丙烯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聚丙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铺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术后各期VAS 评分、术后并发症率和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自固定补片可有效缩短中操作时间,减小创伤,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恢复,降低治疗费用,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并不增加并发症和复发风险;术中通过改良补片铺置方法可进一步使补片展开更加快捷并减少患者术中创伤,值得临床推广.%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tches and pavement methods in bilateral l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 for inguinal herni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80 cases with inguinal hernia per-formed bilateral l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inguinal from September 2013 to January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ccording to fixed patch type,all cases were dived into two groups:The polypropyl-ene group (n=60)was repaired by conventional polypropylene patch,and the self-fixed group (n=120)was repaired by self-gripping patch. According to the pavement methods,the latter was divided into the improved group and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ith 60 cases for each,and was carried out improved and regular pavement method during the surgery respectively.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was used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pain,and th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of bilateral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orrhaphy was used to assess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 months. The operative indexes as pavement time, operation time,hospital stays,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hospitalization cost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VAS score and satisfaction rate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pavement,surgery,hospi-talization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hospitalization cost,and VAS score of 1-,7-,15 d after the surger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obviously higher in the self-fixed group (including both improved group and conventional group)than those in the polypropylene group,and all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P<0. 05). The pavementtime,operative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f the improved group was remarkable lower i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 05),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hospital stays,cost,VAS score of different time point after the surgery,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andsat-isfaction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P>0. 05). No recurrence was found in all cases. Conclusions The ap-plication of self-fixed patch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operating time,decrease the trauma and postoperative pain,and then promote the patient's recovery,reduce the treatment costs,increas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 for bilateral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 without increasing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 and recurrence. Dur-ing the surgery,the improved patch pavement method can unfold the patch quickly and expediently,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年(卷),期】2017(021)005【总页数】6页(P344-349)【关键词】腹腔镜检查;疝,腹股沟;疝修补术;补片【作者】杜一鸿;刘云莉;刘明杰【作者单位】西安长安医院普外科,陕西西安710016;扶风县中医院预防保健科,陕西扶风722200;西安长安医院普外科,陕西西安7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21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确诊并行腹腔镜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180例,依据术中固定补片类型分为:聚丙烯组60例,采用常规聚丙烯补片修补;自固定组120例,予自固定补片修补,根据据铺置方法又分为改良组(n=60例)和常规组(n=60例),分别采用改良和常规方法铺置补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 儿 腹股 沟 斜 疝 发病 率 较 高 , 而 此 疾 病 可通 过
实 施 手术 治 疗 达 到治 愈 的效 果 , 临床 工 作 中需 实 施
的斜 放 内置 沙袋 放 置 袋不 封 口 , 开 口处 使 用 松 紧袋 圈边 。 方 便 沙 袋 的放 入 和 取 出 。 在基 地袋 左 侧 边 缘
注 意事项 及 防治 沙袋滑 落 的方法 。 压迫 6 h后取 出 。
观察 组 使 用 自制 双侧 沙 袋 , 患 儿在 麻 醉 师 护送 下 返 回病 房 后 由家 属 抱人 病 房 。 遵 医 嘱 由责 任 护 士放 置 自制 双侧 沙袋 , 首先 根据 患 儿 手术 的部 位在 自制 双 侧沙 袋 内放 人 内置沙 袋 。 根 据 患儿 的腹 围和切 口部 位 使 用 两 条 宽 边 松 紧 带 和 易拉 粘 沟 调好 自制 双 侧
沟 斜 疝 患 儿 按 随 机 数 字 表 法 分 为 2组 , 每组 2 8例 。使 用 普 通 单 侧 沙 袋 的为 对 照组 , 使 用 自制 双 侧 沙 袋 的为 观 察 组 .
观 察 2组 患 儿 使 用 沙 袋 后 切 口压 迫效 果 、 切 口渗 血 情 况 。 结果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 0 1 ) 。 结论 易 清 洗 消 毒 符 合 医 院感 染要 求 的优 点 。
民 医 院普 外 科 住 院 的腹 股 沟 斜 疝 患 儿 5 6例 , 男4 8 例, 女 8例 , 年龄 l ~ 5岁, 平均 ( 2 . 2 5  ̄ 0 . 2 5 ) 岁。 按 随机
数 字 表法 分 为对 照组 和 观察 组 , 每组 2 8例 。2组患
儿年龄、 性 别 比较差 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具 可 比性 。
实 用 临床 医学 2 0 1 3年 第 1 4卷 第 9期
P r a c t i c a l C l i n i c a l Me d &me . 2 0 1 3 . Vo i 1 4 . N o 9

1 0 7・
自制双侧沙袋在/ ]  ̄ J L 腹股沟斜疝 术后压 迫止血的应用效果
愈合 , 现 临床 工 作 中均 采 用 术后 使 用 沙袋 压 迫 预 防 切 口渗 血 [ 3 ] . 现 医院 使用 的沙袋 为单 个 沙袋 。 由于 患 儿手 术 后 返 回病 房 时 全麻 已清 醒 , 患儿 因切 口痛疼 不适 而哭 闹不 止 , 使 单 个 沙袋 使 用 过程 中无 法 固定 于切 口上方影 响压迫 效果 。为进 一 步方便 临床护 理 工作 。 笔 者 根 据 临 床 经 验 自行 设 计 制 作 了 双 侧 沙 袋, 保 证 沙袋 压 迫 于 患 儿 切 口处 , 并 具 有 易 固定 不
易滑 落 的优点 , 报 告如 下 。
度后 . 使 用松 紧 带 上 的易拉 粘 沟 与 双侧 沙 袋 正 面 的 易 拉粘 沟相 粘 固定 。保 证沙 袋压 迫在 切 口上方 起压 迫作 用 。内置沙袋 制作 方法 ; 根据 沙袋 放置 袋 的尺寸 稍小 制 作袋体 并装 入 0 . 5 的干燥 沙粒 封 V I 。 2 ) 4  ̄ J L 腹 股 沟疝修 补术 后沙 袋使 用方 法 。对 照
组 使用 普 通单 侧 沙袋 : 患儿 在 麻 醉师 护 送 下 由家 属 抱人 病 房 . 遵 医 嘱责 任 护士 使 用 治疗 巾包 裹单 个 沙 袋放 置于 患儿 切 口上方 。 并 详 细解 释 放 置 沙袋 后 的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资料
选取 2 0 1 2年 1月 至 2 0 1 3年 1月 在 万 安 县 人
1 . 2 方 法
沙袋 的松 紧度 并 固定 。双 侧沙 袋 的松紧 度 以可放 入
成人 一 指 为最 佳 . 并保 证 一 侧 内置 沙 袋 位置 在 患 儿
1 ) 自制 双 侧沙 袋制 作方 法 。双侧 沙袋 制作 采用 精疏棉布 , 根据 小 儿 患者 的腹 壁平 均 宽 度设 计 双 侧
沙 袋 的基 地 袋 , 尺 寸 为上 部 1 8 c m、 下部 1 4 c m、 宽
谢继萍, 温 晶 晶
( 万安县人 民 医院普 外科 , 江 西 万安 3 4 3 8 0 0 )
摘 要 :目的 探讨d , J L 腹 股沟斜疝术后使用 自 制双侧沙袋压迫切 口止血 的效果 和优点 。 方法 选取 5 6 例d , J L 腹股
观 察 组 患 儿 切 口压 迫 止血 效 果 明显 优 于 对 照 组 . 2组
为薄弱[ 2 ] , 手 术对 腹 壁 肌 肉组织 和 肌腱 会 有损 伤 。 术
后 患 儿 的切 口极 易 发 生切 口渗 血 。 影 响 患儿 切 口的
右 侧 正 面上 下两 头 横 向缝 制 两条 易 拉 粘 沟 , 在使 用
时双 侧 沙袋 放置 于患儿 的切 口上 方 , 松 紧带 在 患儿 后 背 绕行 至 患儿 腹 部 , 利用 松 紧 带 的伸 缩 性 调节 长
使 用 自制 双侧 沙袋 切 口压 迫 效 果 好 , 切 口渗 血 少 , 并 具 有 固定 牢 、 不易 移 位 、
关键 词 : 小儿腹股沟斜疝; 自制沙袋; 压迫止血; 切口
中图分 类号 : R 4 7 3 . 6
文献标 志 码 Biblioteka A 文章 编 号 :1 0 0 9 — 8 1 9 4 ( 2 0 1 3 ) 0 9 — 0 1 0 7 — 0 2
上 下 两 头缝 制 长度 为 3 0 c m 的宽 边 松 紧 带 。 在 两条 松 紧 带末 端 1 0 c m 处缝 制 易 拉粘 沟 带 。 在 基 地袋 的
的手 术 为腹 股 沟 斜 疝 单 纯 疝 囊 高 位 结 扎术 _ 1 ] . 手 术
过程 中 由于小 儿腹 股 沟 内侧 1 1 2部 分 的腹 壁 强度 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