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财政收支分析

合集下载

从统计数据感受寿阳经济发展

从统计数据感受寿阳经济发展

从统计数据感受寿阳经济发展作者:李荣梅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11期摘要:近年来,寿阳县经济社会和综合实力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城镇居民收入显著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本文利用十年来寿阳县城镇居民抽样调查资料,从变化的统计数据中体悟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收入生活增加提高进步近年来,寿阳县经济社会和综合实力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成果,城镇居民收入显著增加,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通过十年来寿阳经济的发展历程,从变化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再次体悟到了百姓生活的变迁,感受到了小康寿阳的成就。

一、城镇居民收入日益提高据寿阳县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1年-2010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74元,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6981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7.8% 。

从收入结构上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一)政策拉动,城镇居民工薪收入增长成为主导据调查资料显示:2001年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917元,2010年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3903元,年均增长18.9 %。

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工资制度改革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明显提高;二是分配制度改革促使效益好的企业纷纷增加职工工资及奖金、福利和补贴;三是陆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二)观念更新,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显著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城镇居民家庭从事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得到的收入也显著增长。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人均经营性收入为104 元,2010年人均经营收入达到1098元,年均增长29.9 %。

(三)渠道拓宽,城镇居民投资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随着居民投资理念日益成熟,人们开始逐渐认识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各种金融理财品种,逐步涉足各种新的投资渠道,选择适合自我的投资组合。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人均财产性收入仅为6元,2010年人均财产性收入达到1559元,年均增长85.5%,远远高出了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

近五年我区的财政收支基本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近五年我区的财政收支基本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近五年我区的财政收支基本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近五年我区的财政收支基本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近五年我区的财政收支基本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健康、稳定的县级财政必须具备稳定的收入来源,合理的支出结构,良好的资金效益和完善的财政体制。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建立,县级财政的任务更加繁杂艰巨,基础地位亟需加以巩固。

受经济发展水平、财源结构和传统体制的影响,目前财政收支状况呈现出财政自主性收入增长乏力、刚性支出膨胀、债务负担过重等诸多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区乡经济的发展,甚至危及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的稳定。

鉴于此,我们对近五年的财政收支基本状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查找了困难成因,并就完善收支管理、夯实地方财力、促进区级财政早日走出困境提出了具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基本现状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县级孝感市基础上一分为三后设立的一个县级农业经济大区,是孝感市唯一的市辖区,全国产粮大县之一。

全区国土面积10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4万亩,辖3乡、8镇、2场、4街和1个经济开发区共18个乡级建制单位,总人口8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50万人。

成立后,承担了原县级孝感市的绝大部分债务,1993年”分家”时,财政负债即高达1.5亿元。

同时县区分家时绝大多数离退休人员留在了,再加上以前按政策需安置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复退军人,导致财政供养人数居高不下。

至间,gdp环比增长0.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9%,地方可支配财力年均增长26.8%,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25.1%。

从这组数字看,区级财政可支配财力增长幅度低于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更低于gdp的增长幅度,增加的财力主要用于维持高速增长的经常性支出。

据统计,,全区财政预算内可用财力为4万元,而当年财政保障的工资性支出就高达29052万元,占可用财力的69.2%,可用财力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提供的财力仅占29.9%,而上级各项转移支付及补助占可用财力的比例高达70.1%。

寿阳财政收支分析

寿阳财政收支分析

寿阳县2017年财政收支分析2017年,是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第二个年头,也是我们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面对能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时需扩大总需求整合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三大支柱税源煤炭、房地产、建筑企业的经济税源严重紧缩的现状,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骋怀,按照全县经济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践行发展新理念,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就业政策,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确保财政支出强度不减且实际支出规模扩大,加强财源建设,依法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全力保障全县民生工作和重点工程发展的资金需求,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晋中挺进全省第一方阵做出贡献。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特点及分析(一)全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1. 财政总收入完成情况2017年我县最终实现财政总收入是265055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56681万元增收108374万元,增加69.17个百分点。

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55618万元,比上年同期的75257万元增收80361万元,增加106.78个百分点;地税部门完成95575万元,比上年同期的60480万元增收35095万元,增加58.03个百分点;财政部门完成13862万元,比上年同期的20944万元减收7082万元,减少33.81个百分点。

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2017年市级下达我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任务是65800万元,最终完成82169万元,完成任务的124.88%,是上年同期61050万元的134.59%,增收任务16369万元,比去年增收21119万元。

其中:国税部门完成41866万元,完成任务26000万元的161.02%,是上年同期18602万元的225.06%,超收任务15866元,比去年增收23264万元;地税部门完成26441万元,完成任务19500万元的135.59%,是上年同期的21504万元的122.96%,超收任务6941万元,比去年多收4937万元;财政部门完成13862万元,完成任务20300万元的68.29%,是去年同期20944万元的66.19%,短收任务6438万元,比去年少收7082万元。

财政收支执行分析报告

财政收支执行分析报告

财政收支执行分析报告一、引言财政收支是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的重要反映,对于政府决策、资源配置和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特定时期内的财政收支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揭示收支状况、结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财政收入执行情况(一)税收收入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分析期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表现各异。

增值税收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这主要得益于经济活动的持续活跃和企业销售额的增加。

企业所得税收入受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部分行业的企业盈利水平提升,带动了企业所得税的增长。

然而,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长相对较为缓慢,可能与个人收入增长幅度以及税收政策的调整有关。

(二)非税收入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也占有一定比重。

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方面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相对稳定,但随着政府简政放权和收费改革的推进,部分收费项目的取消或降低标准,对非税收入产生了一定影响。

罚没收入则受执法力度和监管环境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波动性。

三、财政支出执行情况(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包括政府机构的运行费用、公务人员薪酬等。

在这一期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得到了有效控制,体现了政府在节约行政成本方面的努力。

但同时,也需要关注是否存在因节约开支而影响公共服务质量的问题。

(二)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支出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一直是财政支出的重点。

教育支出不断增加,用于改善学校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和推进教育公平。

医疗支出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为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促进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析期内,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加大,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财政收支结构分析(一)收入结构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比例关系反映了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财政收支情况季度分析报告

财政收支情况季度分析报告

财政收支情况季度分析报告一、引言财政收支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运行状况和政府施政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季度,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下,财政收支状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趋势。

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财政运行态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特编制本季度分析报告。

二、财政收入情况分析(一)总体收入规模本季度财政总收入为_____元,较上一季度增长/下降了_____%。

其中,税收收入为_____元,占总收入的_____%;非税收入为_____元,占总收入的_____%。

(二)税收收入分析1、主要税种收入情况增值税收入为_____元,同比增长/下降了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

企业所得税收入为_____元,同比增长/下降了_____%,这与企业的盈利状况和税收政策调整密切相关。

个人所得税收入为_____元,同比增长/下降了_____%,反映了居民收入水平和税收征管的变化。

2、税收收入结构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税收收入为_____元,占比_____%;第二产业税收收入为_____元,占比_____%;第三产业税收收入为_____元,占比_____%。

可以看出,_____产业对税收的贡献度有所提高/降低。

(三)非税收入分析1、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为_____元,同比增长/下降了_____%,主要是因为_____。

2、罚没收入为_____元,同比增长/下降了_____%,其变化与执法力度和监管环境有关。

3、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为_____元,同比增长/下降了_____%,这反映了国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财政支出情况分析(一)总体支出规模本季度财政总支出为_____元,较上一季度增长/下降了_____%。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_____元,占总支出的_____%;教育支出为_____元,占总支出的_____%;医疗卫生支出为_____元,占总支出的_____%等。

(二)重点支出项目分析1、教育支出教育支出为_____元,同比增长/下降了_____%。

2010山西各县财政状况比较

2010山西各县财政状况比较

2010山西各县(市)财政收入汇总太原市:清徐县:28亿元左右(预估)(至8月12日,已完成18.86亿元)古交市:13.82亿元(对这一数据,我也怀疑)晋中市:灵石县:27.01亿元介休市:26.80亿元寿阳县:20.03亿元榆次区:17.05亿元平遥县:9.05亿元昔阳县:8.06亿元左权县:7.82亿元和顺县:7.06亿元太谷县:4.5亿元(预估)祁县:3.61亿元榆社县:3亿元?(预估)吕梁市:孝义市:48.7亿元柳林县:49至53亿元左右(预估)汾阳市:16.5亿元(大幅下滑?)中阳县:10亿元左右(预估)文水县:5.5亿元(预估)忻州市:保德县:14.13亿元原平市:12亿元到14亿元(预估)河曲县:10亿元左右(预估)代县:4.6亿元繁峙县:2亿元左右(预估)长治市:长治县:30.33亿元襄垣县:29亿元(预估)沁源县:18亿元(预估)屯留县:12.5亿元(预估)潞城市:11亿元(预估,但严重下滑)武乡县:11亿元(预估)长子县:11亿元(预估)黎城县:3.5亿元(预估)壶关县:3亿元(预估)沁县:1.1亿元平顺县:1亿元到1.2亿元(预估)运城市:河津市:不详(网络有说,河津市2010年财政收入大幅下滑,至8月底,12.58亿元,表示怀疑)永济市:6亿元左右(预估)侯马市:5.2亿元左右(预估)稷山县:4.2亿元(预估)晋城市:高平市:32.5亿元泽州县:29.85亿元(搞不清楚泽州跟晋城市什么关系,混在一起怎么算?)阳城县:25.09亿元沁水县:22.23亿元阳泉市:盂县:17.09亿元平定县:7.6亿元(预估)临汾市:霍州市:15.7亿元(预估)洪洞县:17亿元到20亿元(预估)襄汾县:11亿元(预估)安泽县:8亿元(预估)蒲县:不到3亿元(要花2亿元建“山寨鸟巢”那个县)朔州市:山阴县:18.18亿元怀仁县:15.5亿元(预估)右玉县:4.5亿元(预估)大同市:左云县:8亿元左右灵丘县:5.1亿元浑源县:4亿元左右大同县:2.8亿元(预估)阳高县:1.4亿元广灵县:1.1亿元左右天镇县:0.9亿元。

县人民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汇报

县人民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汇报

县人民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汇报县人民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汇报今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全市“保增长、保变样、保民生、保稳定”目标要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抓好财源项目建设,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加快财政改革步伐,确保了上半年财政预算的顺利执行。

一、上半年财政收支完成情况(一)财政收入提前实现“双过半”,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

上半年,全县全部财政收入累计完成9228万元,占预算的52.3%,同比下降3.8%,进度在全市位居第五。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539万元,占预算的58.3%,同比增长9.2%,进度在全市位居第二。

从征收系统看,国税系统完成4708万元,占预算的50.8%,同比下降17.2%;地税系统完成3821万元,占预算的50.4%,同比增长20.6%;财政系统完成699万元,占预算的87.6%,同比下降6.7%。

上半年,乡镇总收入完成4570万元,占预算的60.4%,同比下降19.5%。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51万元,占预算的54.5%,同比下降1.3%。

(二)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2447万元(含专款支出3474万元),占预算的50.5%,同比增长36.5%。

其中县本级支出10103万元,占预算的51%,同比增长41.4%;乡镇支出2344万元,占预算的50%,同比增长19%。

分支出项目看: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2114万元,占预算的58.1%,同比增长28%;公共安全支出749万元,占预算的66.1%,同比增长62%;教育支出3492万元,占预算的53.4%,同比增长29%;科学技术支出134万元,占预算的56%,同比增长6.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0万元,占预算的44.2%,同比增长17.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48万元,占预算的51.4%,增长53.2%;医疗卫生支出683万元,占预算的45%,下降7.5%;环境保护支出760万元,占预算的60%,增长10.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34万元,占预算的40.4%,增长33.8%;农林水事务支出896万元,占预算的62.5%,增长34.7%;交通运输支出155元,占预算的51%,增长14.6%;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5万元,占预算的60.2%,下降4.2%;粮油物资及金融监管事务支出236万元,占预算的41.5%,增长127%;其他支出262万元,占预算的10.5%,下降11.6%。

寿阳2023年政府报告

寿阳2023年政府报告

寿阳2023年政府报告摘要本报告是对寿阳市2023年政府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展望。

主要内容涵盖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

寿阳市政府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民的福祉为最高目标,努力推动全面进步和市民的幸福。

经济发展2023年,寿阳市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同比增长8%。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6%。

这得益于寿阳市政府重点推动的经济合作、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在经济合作方面,寿阳市积极与周边地区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

与邻近城市融合发展,构建了寿阳市城市群,形成了区域经济共同体,促进了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产业升级方面,寿阳市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同时,支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创新发展方面,寿阳市加大对创业者和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了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器,提供资金、场地和政策支持。

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社会建设2023年,寿阳市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得到了加强和改善。

教育方面,寿阳市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新建了一批现代化学校和教育设施,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推动教育改革,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培养更多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医疗方面,寿阳市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建设了一批现代化医院和医疗设施。

改善了医疗资源配置,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强了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文化方面,寿阳市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

举办了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展览,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

同时,支持本土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企业。

环境保护2023年,寿阳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寿阳县2017年财政收支分析2017年,是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第二个年头,也是我们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面对能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时需扩大总需求整合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三大支柱税源煤炭、房地产、建筑企业的经济税源严重紧缩的现状,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骋怀,按照全县经济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践行发展新理念,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就业政策,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确保财政支出强度不减且实际支出规模扩大,加强财源建设,依法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全力保障全县民生工作和重点工程发展的资金需求,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晋中挺进全省第一方阵做出贡献。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特点及分析(一)全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1. 财政总收入完成情况2017年我县最终实现财政总收入是265055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56681万元增收108374万元,增加69.17个百分点。

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55618万元,比上年同期的75257万元增收80361万元,增加106.78个百分点;地税部门完成95575万元,比上年同期的60480万元增收35095万元,增加58.03个百分点;财政部门完成13862万元,比上年同期的20944万元减收7082万元,减少33.81个百分点。

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2017年市级下达我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任务是65800万元,最终完成82169万元,完成任务的124.88%,是上年同期61050万元的134.59%,增收任务16369万元,比去年增收21119万元。

其中:国税部门完成41866万元,完成任务26000万元的161.02%,是上年同期18602万元的225.06%,超收任务15866元,比去年增收23264万元;地税部门完成26441万元,完成任务19500万元的135.59%,是上年同期的21504万元的122.96%,超收任务6941万元,比去年多收4937万元;财政部门完成13862万元,完成任务20300万元的68.29%,是去年同期20944万元的66.19%,短收任务6438万元,比去年少收7082万元。

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项目完成情况税收收入完成68307万元,同比增加70.32%,增收绝对额28201万元。

非税收入完成13862万元,同比减少33.81%,减收绝对额7082万元。

其中: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完成38155万元,同比增加144.00%,增收绝对额22518万元;企业所得税完成7176万元,同比上升79.67%,增收绝对额3182万元;个人所得税完成1796万元,同比上升89.45%,增收绝对额848万元。

资源税完成10901万元,比上年同期62222万元,同比上升75.20%,增收了4679万元。

城市建设维护税完成2216万元,同比增加55.51%,增加额791万。

房产税完成2510万元,同比增收331万元,同比增长15.19%。

印花税完成1827万元,同比增加42.85%,增加额548万元。

土地增值税税完成468万元,同比增加17.29%,增加额69万。

车船税完成778万元,同比增加28.17%,增加额171万。

耕地占用税完成29万元,同比减少93.79%,减少额438万。

契税完成804元,同比减少36.14%,减少额455万。

非税收入中专项收入完成7726万元,同比减少12.32%,减少额1086万;行政性收费完成2394万元,同比增加5.23%,增加额119万。

罚没收入完成1558万元,同比减少26.30%,减少额556万;国有资本有偿使用收入完成2175万元,同比减少68.76%,减少额4788万。

捐赠收入完成7万元,同比减少56.25%,减少额9万元。

其他收入完成2万元,同比减少96.88%,减少额62万。

(二)收入运行特点从税收收入看:9个税种增加,4个税种减少。

主要是增值税增加,其次是地税局的所有税种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都出现同比增幅。

增值税增幅是受增值税县级留成比例提高因素影响。

资源税、企业所得税也实现同比增长,原因是受煤炭销量和均价回暖的拉动影响。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是自2017年年初,地税部门发动各分局、税务所深入挖掘各大企业用地房主税,收到显著的成效。

营业税降幅原因受“营改增”因素影响,企业所得税是煤炭价格增加、有汇算清缴;个人所得税是煤炭行业带动全县工资增长影响。

从非税收入看:都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只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出现增幅,行政事业性收费增收119万元。

2017年非税税收收入完成情况表(三)收入增减因素分析(一)增值税方面1、煤炭价格企稳回升,税收形势好转。

今年上半年,受市场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煤炭行业每况愈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行业整体陷入亏损困境,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但最近几个月,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去产能取得积极进展,煤炭价格大幅回升,税收规模稳步增长。

2017年1-12月产、销、价对比图图从上图可看出,2017年1-12月份环比产销和价格呈现出一个波浪形的变化趋势,8月份以后价格逐月上涨,产销更趋平稳。

2017年1-12月累计吨煤均价由同期231.11元/吨上升到386.02元/吨,涨幅154.91元/吨。

煤炭开采业吨煤税负由同期的21.00元/吨上升为46.97元/吨,同比上涨了25.97元/吨(若剔除非即期因素的影响,吨煤税负为43.63元/吨,同比上涨22.63元/吨)。

同时,受煤炭生产业好转带动,煤炭洗选行业和煤炭运销行业税收都较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2、营改增改革“全覆盖”,成为稳定的税收增长点。

自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改革试点全面推开,给我局税收带来了净增长。

3、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税效应明显。

我局在大力组织收入的同时,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服务改善民生、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7年,我局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共减免增值税12411万元,同比增加4824万元,增长63.58%。

我局3户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退税企业,已办理退库6713万元。

随着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及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减税效应将更加明显。

(二)企业所得税方面1、企业所得税较去年有回暖趋势。

企业所得税2017年合计7176万元,去年同期为3994万元,同比增收848万元,增长89.45%。

最主要的增长因素来自于煤炭行业回暖。

14户煤炭生产企业中5户企业上年度汇算清缴。

2、重点企业分析(1)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实现产量577.60万吨,比同期增加19.2万吨,销量570.04万吨,比同期增加16.48万吨,吨煤均价476.61元/吨,比同期增加204.89元/吨。

入库增值税28622.53万元,同比增长106.59%,增加绝对额14767.49万元,入库企业所得税7451.99万元,同比增长107.52%,增加绝对额3861.06万元,成为我县目前最大的增税因素之一。

(2)阳煤集团寿阳开元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实现产量348.28万吨,销量350.09万吨,与同期基本持平。

吨煤售价379.49元/吨,同比上涨162.57元/吨,入库增值税16671.57万元,比同期增长136.86%,增加7038.60万元。

煤价上涨是该企业税收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3)山西平舒煤业有限公司。

2017年实现产量291.43万吨,比同期增加31.01万吨,销量294.55万吨,比同期增加22.61万吨。

吨煤售价由同期的234.92元/吨上涨到384.14元/吨,价涨量增影响增值税增加7158.2万元。

另外,由于以前年度亏损严重,本年实现利润全部补亏,企业所得税放空。

(4)山西强伟纸业有限公司。

今年以来,各项环保政策不断趋严,助推纸品价格上涨,同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市场份额得到提高,盈利空间扩大,实现税收一路高歌猛进,累计入库税款5188万元(已剔除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退税部分),成为我县非煤行业的一匹黑马。

(三)个人所得税方面个人所得税累计完成1796万元,同比超收848万元,上升89.45%。

个人所得税实现8163万元,同比增收3855万元,同比增长89.48%。

增长主要来自于工资薪金所得实现702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3294万元,同比增长88.41%。

其中收回税款所属期为上年度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458万元,并收回滞纳金21万元;另外在煤炭行业回暖的带动下,我县各行业工资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1-12月份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6561万元,较上年同期3345元呈现3216万元的增长。

(四)资源税方面煤炭行业回暖,资源税实现同比增长。

资源税本年合计数为10901万元,上年同期为6222万元,本年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75.20个百分点,增收4679万元。

2017年1-12月累计吨煤均价由同期231.11元/吨上升到386.02元/吨,涨幅154.91元/吨。

煤炭开采业吨煤税负由同期的21.00元/吨上升为46.97元/吨,同比上涨了25.97元/吨(若剔除非即期因素的影响,吨煤税负为43.63元/吨,同比上涨22.63元/吨)。

受煤炭销量和均价回暖的拉动,截止12月我局资源税实现10901万元,同比增收4679万元,增长75.20%;企业所得税完成7176万元,同比增收3182万元,同比增长79.67%,最主要的增长因素来自于煤炭行业回暖:14户煤炭生产企业中5户企业上年度汇算清缴所得税收入4509万元,另有本年预缴所得税收入8809万元,合计缴纳企业所得税13318万元。

(五)城建税、房产税均较上年度呈现明显增长。

城市维护建设税实现2216万元,同比增收790万元,同比增长55.4%。

一方面收回税款所属期为上年度城建税32万元,另一方面“营改增”后当期随增值税附征的城建税实现2171万元,较同期增收784万元。

房产税实现2511万元,同比增收332万元,同比增长15.24%,收回税款所属期为以前年度房产税887万元是最主要的增长因素。

(六)契税、耕地占用税方面契税累计完成804万元,同比短收455万元,同比下降36.14%。

耕地占用税累计完成29万元,同比短收438万元,同比减少93.79%。

下降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去年阳煤集团乙二醇项目缴纳土地使用权转让契税307万元、一般耕地占用税400万元,今年未缴纳,所以同比下降;今年契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以个人房屋买卖缴纳的为主,未有大型企业缴纳;耕地占用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仅有国网电力公司一家缴纳的29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