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高考物理知识点之机械能
高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一、功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条件:.力和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3公式:W=F S cosθ--某力功,单位为焦耳(--某力(要为恒力,单位为牛顿(S--物体运动的位移,一般为对地位移,单位为米(m--力与位移的夹角4功是标量,但它有正功、负功。
某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
当时,即力与位移成锐角,功为正;动力做功;当时,即力与位移垂直功为零,力不做功;当时,即力与位移成钝角,功为负,阻力做功;5功是一个过程所对应的量,因此功是过程量。
6功仅与F、S、θ有关,与物体所受的其它外力、速度、加速度无关。
7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即W总=W1+W2+...+Wn或W总=F合Scosθ8合外力的功的求法:方法1:先求出合外力,再利用W=Flcosα求出合外力的功。
方法2:先求出各个分力的功,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所受各力功的代数和。
二、功率1概念:功跟完成功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力(或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平均功率(平均功率或瞬时功率3单位:瓦特W4分类:额定功率: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实际功率: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即发动机产生牵引力的功率,P实≤P额。
5分析汽车沿水平面行驶时各物理量的变化,采用的基本公式是P=Fv和F-f=ma6应用:(1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由(为机车输出功率,为机车牵引力,为机车前进速度机车速度不断增加则牵引力不断减小,当牵引力时,速度不再增大达到最大值,则。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在匀加速阶段汽车牵引力恒定为,速度不断增加汽车输出功率随之增加,当时,开始减小但仍大于因此机车速度继续增大,直至时,汽车便达到最大速度,则。
三、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公式:h--物体具参考面的竖直高度3参考面a重力势能为零的平面称为参考面;b选取:原则是任意选取,但通常以地面为参考面若参考面未定,重力势能无意义,不能说重力势能大小如何选取不同的参考面,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不同,但重力势能改变与参考面的选取无关。
物理机械能知识点

物理机械能知识点物理机械能是指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以下是与物理机械能相关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 动能(Kinetic Energy):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关。
动能的表达式为:Ek = (1/2)mv^2,其中Ek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2. 势能(Potential Energy):势能是物体由于所处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等。
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位置和力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3. 动能定理(Kinetic Energy Theorem):动能定理描述了动能与物体受力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净功等于其动能的变化。
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Wnet = ΔEk,其中Wnet表示净功,ΔEk表示动能的变化。
4. 机械能守恒(Mechanical Energy Conservation):机械能守恒定律描述了一个系统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系统内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恒定。
5. 功(Work):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时引起物体移动的能力。
功的大小等于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功的表达式为:W = Fs,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位移。
6. 弹性势能(Elastic Potential Energy):弹性势能是弹性体在被变形后存储的能量。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形变时,弹性势能会增加。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受力的大小和形变的程度有关。
7. 重力势能(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位于高处而具有的能量。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物体高度有关。
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为:Ep = mgh,其中Ep表示重力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物理机械能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对于理解和应用物理学中与机械能相关的问题非常重要。
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机械能知识点总结一、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或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表示为 ½mv²,其中 m 为物体的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可表示为 mgh,其中 m 为物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h 为物体的高度。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非弹性碰撞和外力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即系统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可以表示为 E = K + U = 常数,其中 E为系统的机械能,K 为系统的动能,U 为系统的势能。
三、动能1. 动能的计算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表示为 ½mv²,其中 m 为物体的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二次方关系。
当速度为零时,动能也为零。
2. 动能的转化动能可以通过碰撞或运动的方式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热能、声能等。
反之,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可以转化成动能。
3. 动能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为焦耳(J),1 焦耳等于 1 千克·米²/秒²。
四、势能1. 势能的计算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可表示为 mgh,其中 m 为物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h 为物体的高度。
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成一次方关系。
2. 势能的转化势能可以通过变换位置的方式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动能或热能。
反之,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可以转化成势能。
3. 势能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势能的单位为焦耳(J),1 焦耳等于 1 千克·米²/秒²。
五、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非弹性碰撞和外力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即系统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可以表示为 E = K + U = 常数,其中 E为系统的机械能,K 为系统的动能,U 为系统的势能。
高考物理 知识大全六 机械能

六、机械能概念αcos Fs W =)(α1、功:⑴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这里特别强调: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⑵功的公式: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 )、等于力的大小(F )、位移的大小()、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间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⑶功是标量:功是由力的大小和位移的大小确定的,它没有方向,是个标量,⑷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J 。
1J 就1N 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 位移所做的功。
N m J 11= (请注意千万不要把力矩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混淆) ⑸功的正负:当20πθ<≤时F 做正功,当时F 不做功,当πθπ≤<2时F 做负功。
⑹什么叫克服阻力做功:a. 力对物体做负功时,通常也可说成是物体..克服阻力做功。
如刹车时摩擦力对汽车做负功,意味着汽车克服摩擦力做功;重力对竖直上抛物体做负功,意味着物体克服重力做功,计算物体克服某个力所做的功时,其值要取绝对值。
b. 另一种是外力..克服阻力做功。
如我们把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匀速举高时。
我们必须用一个与物体所受到力G=mg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克服重力做功,物体被举高为h 时,外力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W=mgh 。
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①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总功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
②一对互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总功可能为零(静摩擦力)、可能为负(滑动摩擦力),但不可能为正。
⑻关于摩擦力或介质阻力做功的特点:摩擦力做功的大小是摩擦力与所作用的物体 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路程,而非位移。
⑼在两个接触面上因相对滑动而产生的热量:Q=f 滑相对,其中f 滑为滑动摩擦力,相对为接触物的相对位移。
2、功率:⑴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施力物)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表示了单位时间内,施力物做功的多少。
机械能的知识点总结

机械能的知识点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机械能的知识点总结哈。
先来说说动能,这就好比一个活力满满的小朋友在奔跑!比如说,一辆飞速行驶的汽车,那速度越快,它的动能就越大呀!你想想,要是两辆汽车,一辆慢悠悠的,一辆风驰电掣的,哪个动能大?肯定是快的那个嘛!
再讲讲重力势能呀,就像一个东西被高高举起来一样。
比如说把一个球举得高高的,这时候它的重力势能就增加了呀。
你想想你爬山的时候,到了山顶是不是觉得自己好像储存了好多能量呢?对咯,那就是重力势能!
还有弹性势能呢,这就像一根被压缩或拉伸的弹簧。
举个例子,你玩过的弹弓,把皮筋拉开,这里面就有弹性势能呢!是不是很神奇呀!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是会相互转化的哟!就像一个会变魔法的小精灵。
比如钟摆,从高处摆下来的时候,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摆到最低处时动能最大。
然后再摆回去,动能又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有趣吧!
机械能可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呀!骑自行车的时候,就是机械能在帮忙。
工厂里的机器运转,也是机械能在发挥作用呢!机械能就像我们的好朋友,一直陪着我们。
哎呀,机械能就是这么酷炫,这么重要!大家一定要好好记住这些知识点呀,会给你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呢!我的观点就是,机械能真的太有意思啦,我们要好好利用它,也好好理解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
高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

高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1.功(1)功的定义:力和作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位移的乘积,是描述力对空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过程量。
定义式:W=F·s·cosθ,其中F是力,s是力的作用点位移(对地),θ是力与位移间的夹角. 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2)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①利用动能定理。
②如果P一定,可以根据W=P·t,计算一段时间内平均做功.③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反过来可求功.④用功的图示(F-s图像)求。
(3)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的计算:功的大小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 滑动摩擦力做功:W=fd (d是两物体间的相对位移),且W=Q(摩擦生热)2.功率(1)功率的概念:表示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标量。
求功率时一定要分清是求哪个力的功率,还要分清是求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
(2)功率的计算①平均功率:P=W/t(定义式)表示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不管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都适用。
②瞬时功率:P=F·v·cosα,α为两者间的夹角。
v若为平均速度,则求的是平均功率;v 若为瞬时速度,则求的是瞬时功率。
(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额定功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
实际功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它可以小于额定功率,但不能长时间超过额定功率。
(4)交通工具的启动问题通常说的机车的功率或发动机的功率实际是指其牵引力的功率.①以恒定功率P启动:机车的运动过程是先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以最大速度vm=P/f 作匀速直线运动。
v-t图像。
②以恒定牵引力F启动:机车先作匀加速运动,当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时速度为v1=P/F,而后开始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以最大速度vm=P/f作匀速直线运动。
v-t图像。
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表达式(1)动能定理普遍适用,即不仅适用于恒力、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变力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2)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3)应用动能定理只考虑初、末状态,没有守恒条件的限制,也不受力的性质和物理过程的变化的影响。
高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正功与负功正功:动力做工,加快物体的运动。
向物体提供能量,受力物体获得了能量。
力与位移的夹角范围0≤α<90°,取值W>0负功:阻力做工,阻碍物体的运动。
向外输出能量,受力物体失去了能量。
力与位移的夹角范围90°<α≤180°,取值W<0零功:力不为零时不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不引起能量的变化或转移。
力与位移的夹角范围α=90°,取值W=0正功与负功的判定方法:1. 看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或者看力与速度之间的夹角2. 看物体间是否有能量转化。
若有能量转化,则必定有力做功变力做功方法用W=Fl求变力做功:若物体受到的力方向不变,可用W=Fl求变力F所做的功。
若大小随位移均匀变化,其平均值大小为F=(F1+F2)/2,其中F1是物体初态时受到的力的值,F2是物体末态时受到的力的值用分段法求变力做功:变力做功时,可将整个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然后再求和。
当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运动方向键的夹角为θ时,变力所做的功W=Fscosθ, 其中s为路程用图像法求变力做功:画F-1图像,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F做的功。
若面积在l轴上方,表示F做正功,若面积在l轴下方,表示F做负功用W=Pt求变力做功:这是一种等效代换的观点,用W=Pt计算功时必须满足变力的功率是恒定的。
若功率P是变化的,则用W=Pt计算。
若有P-t 关系图像,可利用图线与t围成的面积来求与P对应的力所做的功动能定理表达式:W合=Ek1-Ek2内容: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适用于各种形式的运动,常以地面作为参考总功的计算:1. 先由力的合成与分解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F合,然后由W=F合lcosα计算。
要求各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并合外力为恒力2. 由W=Flcos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W1、W2…Wn,然后将各个外力所做的功求代数和3. 外力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在物体初、末状态已知的情况下可从动能变化量来确定合外力做的功动能、动能的变化与动能定理比较: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Ek=1/2mv²动能的变化:物体末状态动能和厨师状态动能差,△Ek=1/2mv2²-1/2mv1²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W合=△Ek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由物体的质量m和所处高度h所决定。
高考物理知识点之机械能

高考物理知识点之机械能考试要点基本概念功 1.功功是力的空间积累效应。
它和位移相对应(也和时间相对应)。
计算功的方法有两种:(1)按照定义求功。
即:W=Fscos θ。
在高中阶段,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当20πθ<≤时F 做正功,当2πθ=时F 不做功,当πθπ≤<2时F 做负功。
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成是:功等于恒力和沿该恒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
(2)用动能定理W=ΔEk 或功能关系求功。
当F 为变力时,高中阶段往往考虑用这种方法求功。
这里求得的功是该过程中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或者说是合外力做的功)。
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如果知道某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数值,那么也就知道了该过程中对应的功的数值。
2.功的物理含义关于功我们不仅要从定义式W=Fs cos α 进行理解和计算,还应理解它的物理含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功的过程是能量的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能量增加.做了多少正功,物体的能量就增加了多少;对物体做负功,也称物体克服阻力做功,物体的能量减少,做了多少负功,物体的能量就减少多少.因此功的正、负表示能的转化情况,表示物体是输入了能量还是输出了能量.3.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1)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可以都做正功、或者都做负功,或者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或者都不做功。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总功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
(3)一对互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总功可能为零(静摩擦力)、可能为负(滑动摩擦力),但不可能为正。
功率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功率的定义式:t WP =,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
(2)功率的计算式:P=Fvcos θ,其中θ是力与速度间的夹角。
该公式有两种用法:①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