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校传染病预防晨午检制度
学校预防传染病晨检午检工作制度

学校预防传染病晨检午检工作制度
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范围内爆发,使得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学校作为一个集体单位,尤其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传染病措施,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
工作制度
为了预防传染病,学校应当实行晨检午检制度。
具体要求如下:
1. 晨检要求
(1)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和学生代表应当到教室比较早进行晨检工作,全面检查每个同学身体的情况。
(2)晨检的内容包括测量体温、口腔检查、咳嗽、打喷嚏、鼻塞和喉咙痛等症状的询问等。
(3)如发现有同学出现相关症状,应当及时送至医务室进行检查或治疗,并及时通知家长。
2. 午检要求
(1)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和学生代表应当到教室进行午检工作,全面了解每个同学的午餐情况。
(2)午检的内容包括了解同学的午餐内容、采取随机尿检来检测是否存在某些疾病前兆等。
(3)如发现有同学出现相关情况,应当及时处理。
学校应当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尤其注意餐饮垃圾的处理。
3. 预防措施
(1)学校应当加强师生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护意识,并落实好防疫的责任。
(2)在学校启用消毒机,每天进行至少两次消毒,保证人员和环境的卫生情况。
(3)学校应当严禁师生穿拖鞋或者脚上没有穿袜子,减少病菌的
传播。
学校作为一个集体单位,应当预防传染病。
晨检和午检工作制度的
实行,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置相关问题。
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防疫意识,并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
健康。
学校晨检规章制度

学校晨检规章制度学校晨检规章制度1一、学校在预防传染病的高发期间,每一天早晨、中午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情景调查,即晨、午检,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如发现有疑似病例,要及时登记,并上报保健教师,做到一日一报。
二、各班晨会班主任负责在上课前对每位学生进行身体健康状况询问调查。
如有学生发生不良身体状况如发热、红眼睛、水痘等及时报告保健教师。
三、班主任负责每一天班内因病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如有因传染性疾病缺课,要将病情及时报告保健教师,并进一步进行家庭联系。
四、班主任负责每一天班内因病缺课同学的统计工作,如有发热、红眼睛、水痘等缺课的学生要及时上报保健教师。
五、告知学生每一天晨起后感到不适,要及时测量体温。
如有发热、出疹等可疑传染病情景,应要求家长及时处理,不可在原因不明的情景下带病到校上课。
六、班主任对要求边上课边治疗的学生及家长要做好说服劝止工作,在家中治疗休息。
在校学习期间如有不适要及时与家长联系。
在家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学校,并实行传染病复学医学诊断报告制度。
七、保健教师对因病缺课报告进行统计,并按要求上报有关部门。
学校晨检规章制度2一、班主任每一天早晨及中午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及午检,资料有:1、统计本班缺勤学生的姓名,查问缺勤原因等,发现情景,要立即报告校医务室。
2、检查、督促学生做好个人卫生。
3、观察学生的身体及精神状况,发现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如发热、咽痛、咳嗽、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症状的.患者,及时通知家长并要求家长带其就医。
4、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
二、班主任应对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健康状况。
在学生因病请假期间要做好家庭电话联系。
在学生病愈返校上课后,要对学生的患病情景进行询问并做好补充记录。
如发现有传染病症状,及时和医务室联系进行排查。
三、班主任应告知学生每一天晨起后感到不适,要及时测量体温。
如有发热、出疹等可疑传染病情景,应要求家长及时处理,不可在原因不明情景下带病到校课。
学校学生晨午检制度制度

一、目的为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和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在校学生。
三、晨检1. 晨检时间:每天早晨7:30至8:00。
2. 检查内容:(1)体温检测:使用红外线体温枪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范围为36.3℃至37.2℃。
(2)健康状况询问:询问学生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
(3)手部卫生检查:检查学生手部卫生情况,确保洗手规范。
3. 检查流程:(1)各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进行晨检。
(2)体温检测由专人负责,其他学生排队等候。
(3)检查过程中,如发现体温异常或疑似传染病症状,应立即报告校医。
(4)体温异常学生需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
四、午检1. 午检时间:每天中午12:00至12:30。
2. 检查内容:(1)体温检测:使用红外线体温枪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范围为36.3℃至37.2℃。
(2)健康状况询问:询问学生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
(3)饮食卫生检查:检查学生餐后卫生情况,确保餐具清洁。
3. 检查流程:(1)各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午检。
(2)体温检测由专人负责,其他学生排队等候。
(3)检查过程中,如发现体温异常或疑似传染病症状,应立即报告校医。
(4)体温异常学生需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
五、应急处置1. 体温异常处理:(1)体温异常学生需立即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
(2)隔离期间,班主任需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生活照顾。
2. 传染病防控:(1)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立即上报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隔离治疗或居家观察等措施。
(3)加强校园消毒,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六、责任与监督1. 各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晨午检工作,确保检查到位。
2. 校医负责对学生进行健康指导,对疑似传染病病例进行诊断和处理。
3. 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对晨午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预防传染病晨检制度(6篇)

预防传染病晨检制度预防传染病晨午检及全日观察制度时逢各种传染病流行的季节,为了做好我校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1、晨检教师(班主任)每天7。
00准时到校,认真观察询问学生的身体状况,严格一测二看三问四记制度(测体温、看外表、问情况,做记录),发现有发热、高烧(____度)、头痛、咳嗽、倦怠、腹泻、粗脖子、长疹子等症状者,一律不准进教室并及时通知家长送医院就诊,并且作好情况纪录以便上报。
2、午检上对在班学生逐个进行午检。
处理措施与晨检相同。
3、晨检、午检情况要作详细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告诉相关的主管领导。
4、如发现班中有学生未来上学,及时查明原因,若因发热或传染病未来上学,上午9:00前了解各项情况(缺课学生登记)报告学校。
5、班内的所有任课教师应全日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饮食、睡眠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与家长联系并作好全日观察记录。
如发现学生有本制度中所指症状,及时报告学校领导。
6、对发热病假的学生在返校上课的学生,要凭医院痊愈证明后方可进入班级进行上课。
对法定传染病,如手足口病等,要在痊愈后十天凭资质医院痊愈证明后方可进入班级进行上课。
7、如因不负责任,疏于检查和上报,导致疾病在班、校传播,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及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将根据上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视其情节与年终考评挂钩。
8、学生带来的药品,要核对姓名、药名、剂量、用药时间和方法,作好登记,并由家长签字。
预防传染病晨检制度(2)为确保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传染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扩散,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健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班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小学晨午检制度(五篇)

小学晨午检制度为切实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预防学校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特制订此制度:一、班主任教师负责每天对本班学生进行晨午检。
二、晨午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对未到学校的学生要及时想办法了解缺勤的原因。
三、每日晨午检情况要做好记录,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异常情况纪要以及采取的措施办法等。
四、对晨午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出现发烧、头疼、咳嗽以及不能确定的症状、现象,要立即通知家长及时就医,并报告学校。
五、班主任教师对患病学生在治疗期间的情况要跟踪随访,多了解、多关注,做好记录。
六、对发烧及其他疾病两人以上的班级每天全班进行测体温,并进行全面消毒。
七、严禁学生将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带进校园。
小学晨午检制度(二)是指在小学学校中进行的晨午两次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的制度。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健康,及时发现和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晨午检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晨检:早上到校后,学生们要按照学校要求进行体温检测,一般是测量额温或腋温。
学校会为每个班级配备体温计,学生可以轮流使用或使用一次性体温计。
2. 健康登记:学生们在体温检测后,需要填写健康登记表,记录自己的体温和身体状况。
如果体温正常,身体状况良好,学生可以正常上课;如果有异常,学生需要向班主任或校医报告,并接受进一步的健康检查和处理。
3. 午检:中午午休结束后,在学生返校后进行一次午检。
午检的内容和流程与晨检相似,主要是为了确保学生在午休期间没有生病或发烧。
小学晨午检制度的实施通常需要学校教职员工的协作和配合,学校会派出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监督。
此外,学校还会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乱咳嗽、不乱吐痰等。
学校还会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果有学生出现发热等症状,学校会及时通知家长并安排相关治疗和处理措施。
3.晨午检制度

xxx小学晨午检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共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的要求,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及时发现情况并及时处理,防止传染病的流行和发生,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学校晨检、午检制度。
一、晨、午检人员用测温仪检测,如发现发热患者送医务室,需隔离的由班主任联系家长,及时送医就诊。
班主任和校医对发热学生身体状况进行详细检测,并填写记录。
二、晨、午检报告、操作细则1.每天早上学生进教室后及下午上课前,由班主任作为检查人负责检查工作。
主要采取询问、观察、触摸、体温检测等形式,如发现学生身体不适,特别是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以及不能确定的其他症状时,立即送医务室并向体卫艺术处报告,由校医做初步诊断,需要隔离的,由班主任通知家长带孩子回家隔离,需要就医的,由班主任通知家长,并将学生送医院进行检查诊断。
2.对未到校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电话联系,问清原因并尽量与学生通话,以确定学生的真实情况。
如果学生有病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并做好过程跟踪了解,直至学生痊愈。
2.常规晨、午检由班主任分别于每天早晨8:20和14:20前完成检测和统计。
3.学生患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等传染病必须回家隔离治疗,不得带病上课,直至病情痊愈凭病愈证明方可回校上课。
4.晨、午检时应认真、细心。
一看:仔细观察学生的面色、精神状态;二听:听患病学生、其家长和同学的阐述;三问:每天询问了解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的家庭情况;四联系:对没来校的学生,班主任要打电话了解情况并登记。
5.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制度。
实行追踪随访制,由班主任分别对患病的学生进行每日追踪电话随访,及时了解其诊治情况。
6.班主任每天统计好患病学生人数及情况,并及时上报,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加强疫情报告,严格执行疫情报告程序,确保有疫情立即报告。
7.学校要做好学生预防重大疾病教育工作,督促年级、班级做好晨、午检工作。
学校晨午检制度实施指南

学校晨午检制度实施指南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晨午检制度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晨午检工作的有效实施,特制定以下指南。
一、晨午检的意义晨午检是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学生身体的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有效预防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和扩散,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晨午检的时间和人员安排1、晨检时间通常在学生每天入校时进行,午检时间一般在下午上课前。
2、晨检由学校门口的值班教师和保安负责,午检由各班级的班主任负责。
三、晨午检的准备工作1、参与晨午检的工作人员应提前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晨午检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准备好必要的检测工具,如体温计、消毒用品等。
3、各班班主任要提前准备好晨午检记录表,确保记录清晰、准确。
四、晨午检的内容和方法1、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面色、皮肤有无皮疹等。
2、询问学生有无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
3、用体温计测量学生的体温,对于体温异常(超过 373℃)的学生,要进行复测。
4、检查学生的手部卫生情况,督促学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五、晨午检的处理流程1、对于身体无异常的学生,允许其正常进入班级学习。
2、对于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学生,应立即通知家长带其就医,并做好因病缺勤登记。
3、对于疑似传染病的学生,要及时隔离,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老师和相关领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4、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追踪其病情和治疗情况,待学生康复后,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康复证明方可返校上课。
六、晨午检的记录与报告1、晨午检工作人员要认真填写晨午检记录表,记录学生的姓名、班级、体温、症状等信息。
2、每天的晨午检记录要及时汇总,上报给学校卫生保健老师。
3、学校卫生保健老师要对全校的晨午检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七、晨午检的消毒与防护1、晨午检工作人员在进行检测时,要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学校和托幼机构晨检、午检制度(3篇)

学校和托幼机构晨检、午检制度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晨检和午检制度是为了保障学生和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以及预防疾病传播而设立的。
晨检和午检是对学生和幼儿在每天上学前和午休时进行身体检查的程序,其中包括体温测量、观察身体状况、听力和视力测试等。
下面将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晨检和午检制度进行详细探讨。
一、晨检制度1. 晨检流程:晨检通常在学生和幼儿到达学校或托幼机构后立刻进行。
晨检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测量体温:工作人员使用体温计对每个学生或幼儿的体温进行测量。
如果发现有异常的体温,如发烧,学生或幼儿将会被隔离并及时通知家长。
- 身体状况观察:工作人员观察每个学生或幼儿的身体状况,包括面色是否红润、是否流鼻涕、咳嗽等。
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会进一步检查并与家长进行沟通。
- 听力和视力测试:对于学龄儿童,还会进行听力和视力测试,以了解学生的听力和视力状况。
如果有问题,会及时通知家长并建议就医。
- 其他检查:如果有需要,学校或托幼机构还可能进行其他检查,如口腔清洁检查、头发检查等。
2. 晨检的意义:晨检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和幼儿的身体异常,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晨检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传播,降低疾病对学生和幼儿的影响,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3. 晨检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晨检时,学校和托幼机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高效操作:晨检需要高效进行,以确保每个学生和幼儿都得到适时的检查。
工作人员需要妥善安排时间,并采用高效的检查方法,不耽误学生和幼儿的上课和午休时间。
- 防护措施: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同时,学生和幼儿也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互相接触等。
- 个人隐私保护:晨检是对学生和幼儿个人隐私的一种侵犯,因此,学校和托幼机构在进行晨检时需要确保保护学生和幼儿的隐私,不泄露个人信息。
二、午检制度1. 午检流程:午检一般在学生和幼儿午休前进行。
午检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测量体温:和晨检一样,工作人员会测量每个学生和幼儿的体温,以及时发现发烧等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传染病预防晨(午)检制度
1、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认真做好学校学生晨检、午检工作。
2、晨检、午检工作由学校班主任和值日教师密切配合。
坚持每日晨检、午检,防止患病学生进入学校,保证集体儿童身体健康。
3、晨检、午检时间为早晨8:00及中午2:00,由各班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在校学生进行检查。
4、晨检、午检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
摸:感觉学生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看:观察学生面色等精神状态,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问:在家饮食、睡眠、有无咳嗽、腹泻等症状;
查: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对易感儿童进行检查。
5、晨检、午检人员发现有疑似患病人员,应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校领导经过复检决定是否允许可疑者入校。
6、晨检、午检中发现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应拒绝其入校,由家长带到医院去确诊,或留隔离室观察。
对一般小伤病,可不予限制学生活动,对确诊为传染病患儿的所在班级,应进行医学性检疫和消毒处理。
7、晨检、午检后,学校卫生员应将晨检、午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登记,并关注当日情况,如有异常情况,通知家长带患儿去医
院诊治。
8、是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在治愈或排除前一律停课,不得来校。
学生因传染病停学者痊愈后要出示医院相关证明并经学校同意方可回校学习。
9、校长负责每天晨检、午检汇总记录的检查工作,每周检查一次,传染病流行期间,每天检查一次。
10、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上级要求,及时上报。
在疫情流行时,按上级要求每天上报。
小学
2018年3月
学校传染病预防晨(午)检制度
小学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