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生晨检制度
学校晨检_缺勤_制度

一、目的为了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师生身体健康,预防传染病在学校传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
三、晨检内容1. 体温检测:每日早晨,由班主任或指定的晨检人员对全体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如发现体温异常(超过37.3℃),应立即报告学校卫生室,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2. 症状观察:班主任或晨检人员应关注学生的面色、精神状态、呼吸等,如发现学生有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学校卫生室。
3. 手部卫生:要求学生保持手部卫生,班主任或晨检人员应检查学生是否按要求洗手。
四、缺勤管理1. 体温异常缺勤:学生体温异常时,应立即报告学校卫生室,并由家长接回家休息,不得带病上学。
待体温恢复正常,且学校卫生室出具健康证明后,方可返校。
2. 症状缺勤:学生出现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立即回家休息,并告知班主任。
家长应陪同学生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病愈后,需携带医院出具的复诊证明和学校卫生室出具的复学证明,方可返校。
3. 临时缺勤:学生因其他原因(如身体不适、家庭事务等)需临时缺勤,应提前向班主任请假,并由家长签字确认。
请假期间,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确保学生安全。
4. 旷课处理:学生无故缺勤或未经批准擅自离校,视为旷课。
旷课1次,由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旷课2次以上,由学校给予通报批评,并视情况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五、责任与监督1. 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晨检工作,确保每位学生都进行体温检测和症状观察。
2. 学校卫生室负责对晨检情况进行监督,对体温异常、症状明显的学生进行跟踪管理。
3. 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晨检工作,发现学生身体异常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报告。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我校将进一步加强晨检和缺勤管理,确保师生身体健康,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学生晨检制度

学生晨检制度晨检是指在每天上学之前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的一项制度。
学生晨检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学生晨检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晨检的内容1.体温测量:学生在上学之前需要进行体温测量,以便及时发现发热症状。
2.身体状况观察:检查学生的面色、精神状态、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是否有异常症状。
3.呼吸检查:观察学生的呼吸是否正常,是否有咳嗽、气喘等症状。
4.心率检测:通过触摸学生的脉搏,检查学生的心率是否正常。
5.口腔检查:检查学生的口腔是否干净,是否有溃疡、牙龈出血等问题。
6.皮肤检查:观察学生的皮肤是否有异常,如红肿、疹子、瘙痒等。
7.其他检查:根据需要,还可以进行听力、视力等方面的检查。
二、晨检的实施步骤1.晨检时间和地点:学校应确定晨检的具体时间和地点,通常在学生到校后的早晨进行。
晨检地点可以是学生的班级或者专门的晨检室。
2.晨检人员:晨检工作由学校的专门人员负责,如班主任、保健医生、护士等。
他们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晨检的流程和操作。
3.晨检流程:(1)学生排队:学生按照班级或者年级的顺序排队等待晨检。
(2)体温测量:学生一个一个依次进行体温测量,可以使用红外线体温计或者电子体温计。
(3)身体状况观察:晨检人员逐个观察学生的面色、精神状态、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是否有异常症状。
(4)呼吸检查:观察学生的呼吸是否正常,是否有咳嗽、气喘等症状。
(5)心率检测:晨检人员通过触摸学生的脉搏,检查学生的心率是否正常。
(6)口腔检查:晨检人员检查学生的口腔是否干净,是否有溃疡、牙龈出血等问题。
(7)皮肤检查:观察学生的皮肤是否有异常,如红肿、疹子、瘙痒等。
(8)其他检查:根据需要,晨检人员可以进行听力、视力等方面的检查。
4.记录和处理异常情况:晨检人员应将学生的晨检结果记录在晨检表上,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学生的家长,并根据情况建议家长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学校晨检制度

学校晨检制度晨检制度是指学校在每天上课前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的一项规定。
通过晨检制度,学校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确保学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学习。
一、晨检的目的和意义1. 提前发现疾病:晨检能够及时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或潜在的疾病,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医疗干预和治疗。
2. 预防传染病的传播:通过晨检,学校能够及时发现患有传染病的学生,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晨检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起床、洗漱、进食等,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晨检的内容和流程1. 晨检内容:(1)体温测量:使用体温计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发现体温异常的学生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
(2)喉咙检查:检查学生的喉咙是否红肿、有溃疡等症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引导学生就医。
(3)呼吸道检查:观察学生是否有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皮肤检查:检查学生的皮肤是否有病变、红肿、瘙痒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引导学生就医。
(5)眼睛检查:观察学生的眼睛是否红肿、有分泌物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引导学生就医。
2. 晨检流程:(1)学生按班级顺序排队,保持间隔,进行晨检。
(2)晨检工作人员依次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喉咙检查、呼吸道检查、皮肤检查和眼睛检查。
(3)发现异常情况的学生将被隔离,并通知其家长及时就医。
(4)晨检结束后,学生按照指定的时间回到教室,准备开始上课。
三、晨检的管理和监督1. 晨检工作人员的培训:学校应组织晨检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晨检流程、操作规范、疾病识别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2. 晨检记录和报告:学校应建立晨检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每天晨检的情况,并及时向学校管理层报告。
3. 学生隐私保护:学校应保护学生的隐私,晨检过程中应确保学生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被泄露。
4. 监督和评估:学校应定期对晨检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晨检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晨检制度的效果评估1. 学生健康状况的改善:通过晨检制度,学校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
学生晨检工作制度

学生晨检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身心健康,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根据国家教育部、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晨检时间每天早晨学生到校后,由班主任或负责晨检的老师组织实施晨检。
三、晨检内容1. 学生仪容仪表:检查学生着装、发型、佩戴饰品等是否符合学校规定,保持良好的学生形象。
2. 学生健康状况: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面部表情、肤色等,了解学生是否出现身体不适、生病等症状。
3. 学生携带物品:检查学生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如刀具、火源、危险化学品等,确保校园安全。
4. 学生行为表现:观察学生在校园内的行为举止,是否存在违纪行为,如迟到、早退、打架、骂人等。
四、晨检流程1. 班主任或负责晨检的老师提前到达教室,准备好晨检表等相关材料。
2. 学生到达教室后,按照顺序进行晨检。
班主任或负责晨检的老师逐一检查学生仪容仪表、健康状况、携带物品、行为表现等方面。
3. 晨检过程中,班主任或负责晨检的老师要关注学生情绪,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晨检结束后,班主任或负责晨检的老师将晨检情况记录在晨检表上,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并提出整改措施。
5. 班主任或负责晨检的老师定期分析晨检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晨检工作质量。
五、晨检工作要求1. 班主任或负责晨检的老师要高度重视晨检工作,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晨检工作落到实处。
2. 班主任或负责晨检的老师要熟悉学生基本情况,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心理状况等,为晨检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 班主任或负责晨检的老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耐心倾听学生诉求,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
4. 班主任或负责晨检的老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 学校要为晨检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如配备晨检表、消毒液、体温计等物品。
六、晨检工作考核1. 学校定期对班主任或负责晨检老师的晨检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晨检流程、晨检质量、学生反馈等方面。
小学晨午检制度(5篇)

小学晨午检制度是指在小学进行的早、中午两次身体健康检查制度。
它是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发生而设立的。
通常情况下,小学晨午检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晨检:每天早上课前,学生在班级集合,由班主任或指定的老师进行晨检。
晨检主要包括测量体温、检查面色、身体匀称度、精神状态、皮肤、指甲等身体状况。
2. 午检:每天中午学生放学回家前,由班主任或指定的老师进行午检。
午检主要包括检查疲劳程度、水分摄入情况、饮食情况、身体卫生等。
3. 记录:每位学生在晨午检时,老师会记录下学生的体温、身体状况等信息,并进行必要的整理和汇总。
这样,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和了解是否有患病情况。
4. 针对异常情况处理:如果在晨午检中发现学生身体有异常情况,如发热、呕吐等,学校会立即联系学生的家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帮助学生就医或疏导处理等。
小学晨午检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它有助于学校及时发现学生的身体异常情况,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扩散,并及时保护学生的健康。
同时,通过晨午检制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积极的生活习惯,使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小学晨午检制度(2)是指在小学学校中进行的晨午两次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的制度。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健康,及时发现和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晨午检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晨检:早上到校后,学生们要按照学校要求进行体温检测,一般是测量额温或腋温。
学校会为每个班级配备体温计,学生可以轮流使用或使用一次性体温计。
2. 健康登记:学生们在体温检测后,需要填写健康登记表,记录自己的体温和身体状况。
如果体温正常,身体状况良好,学生可以正常上课;如果有异常,学生需要向班主任或校医报告,并接受进一步的健康检查和处理。
3. 午检:中午午休结束后,在学生返校后进行一次午检。
午检的内容和流程与晨检相似,主要是为了确保学生在午休期间没有生病或发烧。
小学晨午检制度的实施通常需要学校教职员工的协作和配合,学校会派出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监督。
小学晨检制度(六篇)

小学晨检制度1、每天早晨第一节课上课前,班主任老师必须清点班级人数,了解每个缺课学生缺课的原因,作好记载。
2、学生因病缺课必须请假,家长必须说明原因、请假天数,是否就医,超过____天,上学要将病历或诊断书带来给老师查看。
3、对到校上课的学生,班主任老师也要进行询问,了解是否有带病来上课的学生,得了什么疾病,并给予适当的照顾。
4、班级里如有患传染病的学生(如:水痘、腮腺炎、猩红热、麻疹、风疹、肝炎、肺结核、流脑、乙脑等),分三种情况:①患病没到校上学的学生要让他们在家或医院隔离,班主任得到消息后要立即通知卫生室;②患病仍到校上学的学生班主任查明后要马上送该学生到医务室隔离,并立刻通知家长接回家进行隔离;③有疑似症状的(多数儿童的传染病都出疹子,腮腺炎耳垂周围肿大、还要注意头疼、喷射性呕吐的脑膜炎症状)立即送到医务室检查,就地隔离,立刻通知家长到医院诊断治疗,并及时把诊断结果反馈给班主任老师。
黄花中心小学小学晨检制度(二)是指在小学校中,每天早上学生到校后进行的健康检查活动。
这项制度主要是为了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预防和发现学生的身体疾病或问题。
小学晨检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体温测量:用温度计测量学生的体温,判断是否有发热的情况。
2.症状检查:询问学生是否有身体不适或症状,例如头痛、咳嗽、恶心等。
同时,观察学生是否有皮肤异常、眼睛红肿、口腔溃疡等症状。
3.口腔检查:检查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包括牙齿是否干净、有无蛀牙等。
4.个人卫生检查: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状况,包括着装是否整洁、发型是否整齐等。
通过小学晨检制度,学校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身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定期检查身体的意识。
小学晨检制度(三)是指在每天上学之前,由学校开展的一项健康检查活动。
这项制度旨在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并预防疾病的发生。
小学晨检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体温检测:测量学生的体温,以排查是否有发热现象,提前防范传染病的传播。
学校晨检规章制度

学校晨检规章制度学校晨检规章制度1一、学校在防备传染病的高发期间,每一天早晨、中午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情景调查,即晨、午检,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如发现有疑似病例,要及时登记,并上报保健老师,做到一日一报。
二、各班晨会班主任负责在上课前对每位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情形询问调查。
如有学生发生不良身体情形如发热、红眼睛、水痘等及时报告保健老师。
三、班主任负责每一天班内因病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如有因传染性疾病缺课,要将病情及时报告保健老师,并进一步进行家庭联系。
四、班主任负责每一天班内因病缺课同学的统计工作,如有发热、红眼睛、水痘等缺课的学生要及时上报保健老师。
五、告知学生每一天晨起后感到不适,要及时测量体温。
如有发热、出疹等可疑传染病情景,应要求家长及时处理,不行在原因不明的情景下带病到校上课。
六、班主任对要求边上课边治疗的学生及家长要做好劝服劝止工作,在家中治疗休息。
在校学习期间如有不适要及时与家长联系。
在家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学校,并实行传染病复学医学诊断报告制度。
七、保健老师对因病缺课报告进行统计,并按要求上报有关部门。
学校晨检规章制度21、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晨检工作,及时完成每一天的检查。
2、对缺勤学生,班主任要及时联系家长,确定原因,并登记在册。
3、如发现传染病病例,要及时上报、登记,并实施隔离措施。
4、学生痊愈返校时,须有医院痊愈证明,方能入校。
5、对此项工作的结果,将纳入班主任年终考核。
学校晨检规章制度3一、各班班主任和保健老师认真依照学校晨检工作的要求及时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晨检,察看、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情形,对晨检中学生发现学生有疑似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应及时登记在晨检每日报告本上并及时汇总给保健老师。
二、学生因病缺课,班主任应当紧密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景,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患病情景和可能的病因,作好实在记录,并对学生的病况与家长坚持紧密联系,以便随时掌握,问清就诊医院和就诊结果做到心中有数。
学校晨检制度

学校晨检制度一、晨检目的1. 晨检是学校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 晨检有助于学校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身体不适,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 晨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晨检对象1. 全校师生员工。
2. 临时来校人员。
三、晨检内容1. 体温检测:使用红外线体温计对师生员工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校园。
2. 症状观察:观察师生员工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咽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3. 询问健康状况:询问师生员工近期的健康状况,是否有接触过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是否有出省、出国等外出经历。
4. 检查个人卫生:检查师生员工的个人卫生情况,如手部卫生、口腔卫生等。
四、晨检流程1. 师生员工到达学校后,首先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校园。
2. 体温检测异常者,由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再次进行体温检测,确认体温异常者,立即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并按照学校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3. 症状观察和询问健康状况:师生员工进入校园后,由班主任或值班老师进行症状观察和询问健康状况,发现异常者,立即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并按照学校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4. 检查个人卫生:师生员工进入校园后,由班主任或值班老师检查个人卫生情况,如手部卫生、口腔卫生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晨检记录1. 晨检记录由班主任或值班老师负责填写,记录内容包括:师生员工姓名、班级、体温、症状、健康状况等。
2. 晨检记录需每日汇总,上报学校卫生保健部门,以便学校及时了解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
3. 晨检记录需妥善保管,以备查验。
六、晨检注意事项1. 晨检过程中,师生员工需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症状观察,不得拒绝或隐瞒。
2. 晨检工作人员需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3. 晨检过程中,如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并按照相关规定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陵区泽远小学学生晨午检制度
校园内学生的健康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卫生预防措施,学校的每日晨检制度就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
一些群体性传染病的流行暴发,往往是因为个体传染病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隔离控制而引起蔓延爆发。
因此,学校每天对学生做晨检,有重要意义。
具体做法:
一、班级里保证经常具备几支体温计,供学生测量体温使用。
晨检时间,班主任一定要亲自过问寻查,班级内有无因病缺席的同学,缺席的同学一定要联系他的家长,弄清楚到底患的是什么病。
学生在家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观察询问每位同学的身体状况,有同学感觉不舒服,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出皮疹、出水痘、两腮疼痛肿大、腹泻等传染病症状时,为其测量体温,如果同学出现发热(体温≥37.5℃)(≥38℃),要及早向校医室报告,校医重新为其测量体温,做好登记,然后离校,去医院就医。
晨检时,班主任要把班级当时因病缺席和在校发热学生的情况填写在《晨检学生健康信息填报卡》上或通过电话报告到医务室,在规定时间之前必须报到医务室,填写《晨检学生健康信息填报卡》时,一定要写清报告时间、班级、有无缺席者、患者姓名、病名、有无发热者、发热者的姓名和体温度数、患病日期、患者联系电话、家庭现住址、填报者,最后班主任要签名,班级没有情况的也要写上无,进
行零报告,证明你班做了晨检,填写的时候一定要规范全面,不要落项,一定要班主任自己签名,不能让班长代签,班主任自己签名证明班主任已经亲手进行了晨检。
班主任决不能把晨检工作只交给班长而不去过问。
晨检工作千万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落实到位,班主任要认真对待,亲手去抓。
认真做好晨检,就能够及早发现患传染病的学生,及早隔离,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不至于大面积流行蔓延。
二、班主任对因病没来上学的同学要随时与之联系,追踪该学生的患病情况,如患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早向医务室报告,返校时也要持医院诊断证明。
医务室校医对每个在校发热离校的学生和因病缺席的学生都做好登记。
三、病愈返校规定
痊愈返校时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先到学校医务室,交诊断证明,测量体温,体温正常后才能回班级。
对发热同学返校的要求:发热超过38度(含38度)的同学,自发热之日起7天后(第八天)才能返回医务室测体温、登记,(交诊断证明),最后才能回班,请班主任老师把住关。
四、做到早发现(随时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