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生晨午检制度

合集下载

学校晨检午检制度

学校晨检午检制度

学校晨检午检制度学校晨检午检制度是为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而制定的一项重要制度。

晨检午检制度包括对学生身体健康、心理状况、学习状态等方面的检查和关注,通过这项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晨检制度1. 时间安排:晨检时间安排在每天早晨学生到校后,由班主任或负责老师组织进行。

2. 内容要求:(1)身体健康检查:检查学生的体温、面部表情、精神状态等,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学校卫生室和家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个人卫生检查:检查学生的头发、面部、指甲等,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着装检查:检查学生的着装是否符合学校规定,提醒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4)学习用品检查: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是否齐全,提醒学生准备好学习用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实施要求:(1)班主任或负责老师要高度重视晨检工作,认真组织,确保晨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晨检过程中,要尊重学生,耐心引导,不得对学生进行指责、批评。

(3)晨检结果要及时记录,发现问题要跟踪关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二、午检制度1. 时间安排:午检时间安排在每天午餐后,由班主任或负责老师组织进行。

2. 内容要求:(1)身体状况检查:检查学生的体温、精神状态等,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学校卫生室和家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午餐情况检查:了解学生的午餐情况,关注学生的饮食健康,提醒学生注意饮食卫生。

(3)午休情况检查:了解学生的午休情况,提醒学生按时午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学习状态检查:检查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和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实施要求:(1)班主任或负责老师要高度重视午检工作,认真组织,确保午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午检过程中,要尊重学生,耐心引导,不得对学生进行指责、批评。

(3)午检结果要及时记录,发现问题要跟踪关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学校晨检午检制度

学校晨检午检制度

学校晨检午检制度简介晨检和午检是指学校在早晨和中午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的制度。

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及早发现和防控传染病和其他疾病,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实施方案晨检制度晨检是每日上学前的一项必要工作,由学校的负责人牵头,在班级内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晨检时间:每天上学早晨,一般由7:30至8:00进行;•晨检人员:由班级的值日生及早会委员等组成,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晨检流程:学生依次到班级门口,接受班级值日生或其它指定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测量体温,检查身体是否有异常症状。

午检制度午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测,主要是为了判断学生是否身体疲劳,是否进食不良等。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午检时间:一般由12:00至12:40进行;•午检人员:由班主任及早会委员等组成,班级值日生也需要参与;•午检流程:学生依次走过自己班级的值日生或其它指定人员的旁边,进行测量体温,检查身体是否有异常症状。

注意:一旦发现学生身体有明显问题,应及时将情况汇报给学生家长,并根据情况建议其前往医院检查。

效果与作用晨检和午检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且从前期实施的效果来看,全面检查了学生身体健康状况,预防了传染病的传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具体效果和作用如下:效果对于管理者:1.监测、统计和分析学生身体健康指标和特殊病情;2.及早发现和预防疾病的发生;3.促进学生和家长了解和掌握健康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预防和保健意识。

对于学生:1.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习效率;2.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3.培养良好的自我卫生习惯,防止疾病的传播;4.学习了解有关身体健康与预防疾病的知识,劳动保护知识和安全知识等。

作用对于学校:1.建立良好健康是学校的必备条件,晨检午检制度能够保证这一点;2.保障学生的健康,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对于家长:1.增强家长对子女身体健康的关注和重视,促进与学校的密切合作;2.提高家长对健康生活的认识,注重促使家庭环境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为子女生长发展做好准备。

学校晨午晚检工作制度

学校晨午晚检工作制度

学校晨午晚检工作制度为了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晨午晚检工作制度。

一、晨午晚检的目的通过对师生进行每日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病的早期症状,防止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和扩散,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晨午晚检的时间1、晨检:每天上午上课前 20 分钟。

2、午检:每天下午上课前 20 分钟。

3、晚检:住校生在晚自习前 20 分钟,走读生在放学后由家长进行检查。

三、晨午晚检的人员安排1、晨检和午检由班主任负责,晚检由生活老师负责。

2、学校医务室负责对晨午晚检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四、晨午晚检的内容1、观察师生的精神状态、面色、皮肤、口腔等有无异常。

2、询问师生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流涕、腹泻、呕吐、皮疹、黄疸、结膜充血等症状。

3、检查师生的手部、脚部等部位是否有皮疹、疱疹等异常。

4、测量师生的体温,体温超过 373℃的,要进行复测,并做好记录。

五、晨午晚检的流程1、准备工作班主任和生活老师提前准备好体温计、记录表等工具。

师生在接受检查前,应先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2、检查过程班主任和生活老师按照上述检查内容,对师生逐一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记录表。

对于体温超过 373℃的师生,应立即安排到隔离观察室,并通知家长或学校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处理。

3、后续处理对于有疑似传染病症状的师生,学校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

如果确诊为传染病,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并及时上报上级卫生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

对因病缺勤的师生,班主任和生活老师要及时了解病因,并做好记录。

对患有传染病的师生,要在病愈后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康复证明方可返校上课。

六、晨午晚检的记录和报告1、班主任和生活老师要如实填写晨午晚检记录表,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时间、班级、姓名、性别、年龄、症状、体温、处理措施等。

学校学生晨午检制度制度

学校学生晨午检制度制度

一、目的为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和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在校学生。

三、晨检1. 晨检时间:每天早晨7:30至8:00。

2. 检查内容:(1)体温检测:使用红外线体温枪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范围为36.3℃至37.2℃。

(2)健康状况询问:询问学生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

(3)手部卫生检查:检查学生手部卫生情况,确保洗手规范。

3. 检查流程:(1)各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进行晨检。

(2)体温检测由专人负责,其他学生排队等候。

(3)检查过程中,如发现体温异常或疑似传染病症状,应立即报告校医。

(4)体温异常学生需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

四、午检1. 午检时间:每天中午12:00至12:30。

2. 检查内容:(1)体温检测:使用红外线体温枪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范围为36.3℃至37.2℃。

(2)健康状况询问:询问学生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

(3)饮食卫生检查:检查学生餐后卫生情况,确保餐具清洁。

3. 检查流程:(1)各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午检。

(2)体温检测由专人负责,其他学生排队等候。

(3)检查过程中,如发现体温异常或疑似传染病症状,应立即报告校医。

(4)体温异常学生需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

五、应急处置1. 体温异常处理:(1)体温异常学生需立即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

(2)隔离期间,班主任需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生活照顾。

2. 传染病防控:(1)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立即上报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隔离治疗或居家观察等措施。

(3)加强校园消毒,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六、责任与监督1. 各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晨午检工作,确保检查到位。

2. 校医负责对学生进行健康指导,对疑似传染病病例进行诊断和处理。

3. 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对晨午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小学晨午检制度(五篇)

小学晨午检制度(五篇)

小学晨午检制度为切实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预防学校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特制订此制度:一、班主任教师负责每天对本班学生进行晨午检。

二、晨午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对未到学校的学生要及时想办法了解缺勤的原因。

三、每日晨午检情况要做好记录,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异常情况纪要以及采取的措施办法等。

四、对晨午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出现发烧、头疼、咳嗽以及不能确定的症状、现象,要立即通知家长及时就医,并报告学校。

五、班主任教师对患病学生在治疗期间的情况要跟踪随访,多了解、多关注,做好记录。

六、对发烧及其他疾病两人以上的班级每天全班进行测体温,并进行全面消毒。

七、严禁学生将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带进校园。

小学晨午检制度(二)是指在小学学校中进行的晨午两次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的制度。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健康,及时发现和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晨午检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晨检:早上到校后,学生们要按照学校要求进行体温检测,一般是测量额温或腋温。

学校会为每个班级配备体温计,学生可以轮流使用或使用一次性体温计。

2. 健康登记:学生们在体温检测后,需要填写健康登记表,记录自己的体温和身体状况。

如果体温正常,身体状况良好,学生可以正常上课;如果有异常,学生需要向班主任或校医报告,并接受进一步的健康检查和处理。

3. 午检:中午午休结束后,在学生返校后进行一次午检。

午检的内容和流程与晨检相似,主要是为了确保学生在午休期间没有生病或发烧。

小学晨午检制度的实施通常需要学校教职员工的协作和配合,学校会派出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监督。

此外,学校还会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乱咳嗽、不乱吐痰等。

学校还会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果有学生出现发热等症状,学校会及时通知家长并安排相关治疗和处理措施。

学校和托幼机构晨检、午检制度(3篇)

学校和托幼机构晨检、午检制度(3篇)

学校和托幼机构晨检、午检制度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晨检和午检制度是为了保障学生和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以及预防疾病传播而设立的。

晨检和午检是对学生和幼儿在每天上学前和午休时进行身体检查的程序,其中包括体温测量、观察身体状况、听力和视力测试等。

下面将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晨检和午检制度进行详细探讨。

一、晨检制度1. 晨检流程:晨检通常在学生和幼儿到达学校或托幼机构后立刻进行。

晨检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测量体温:工作人员使用体温计对每个学生或幼儿的体温进行测量。

如果发现有异常的体温,如发烧,学生或幼儿将会被隔离并及时通知家长。

- 身体状况观察:工作人员观察每个学生或幼儿的身体状况,包括面色是否红润、是否流鼻涕、咳嗽等。

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会进一步检查并与家长进行沟通。

- 听力和视力测试:对于学龄儿童,还会进行听力和视力测试,以了解学生的听力和视力状况。

如果有问题,会及时通知家长并建议就医。

- 其他检查:如果有需要,学校或托幼机构还可能进行其他检查,如口腔清洁检查、头发检查等。

2. 晨检的意义:晨检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和幼儿的身体异常,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晨检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传播,降低疾病对学生和幼儿的影响,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3. 晨检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晨检时,学校和托幼机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高效操作:晨检需要高效进行,以确保每个学生和幼儿都得到适时的检查。

工作人员需要妥善安排时间,并采用高效的检查方法,不耽误学生和幼儿的上课和午休时间。

- 防护措施: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同时,学生和幼儿也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互相接触等。

- 个人隐私保护:晨检是对学生和幼儿个人隐私的一种侵犯,因此,学校和托幼机构在进行晨检时需要确保保护学生和幼儿的隐私,不泄露个人信息。

二、午检制度1. 午检流程:午检一般在学生和幼儿午休前进行。

午检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测量体温:和晨检一样,工作人员会测量每个学生和幼儿的体温,以及时发现发烧等状况。

学校晨午检工作制度(优秀15篇)

学校晨午检工作制度(优秀15篇)

学校晨午检工作制度(优秀15篇)学校工作制度1.教室内及卫生区要做到“六无”:无灰尘.无纸屑.无痰迹.无果核.无烟头.无食品袋等杂物。

2.要当好值日生。

每日早、中、晚三扫,每节课间简单清扫。

两周大清扫,每周一总结。

3.清扫时间安排:早晨7:10~7:40前清扫完。

中午12:00前清扫完。

放学5:15~5:45清扫完。

上.下午课间操各班留两名同学清扫教室及卫生区卫生。

4.清扫时要湿式清扫教室及卫生区,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5.室内物品摆放有序,桌椅整齐,设立卫生角,并有专人负责。

6.自觉保持学校环境卫生。

不在教室内外墙壁乱写乱画,不涂课桌椅,不乱画黑板,不乱扔杂物,不从楼上向下倒水或扔杂物。

7.清扫的垃圾装入塑料袋,5:10放学后,放到学校指定存放地点。

8.每周10分,一天2分。

教室及卫生区如有纸屑等杂物扣0.5分。

早.中.晚及每节课间如有一次不按要求清扫扣1分。

随地扔杂物及践踏草坪扣1分。

爱护环境卫生及有特殊贡献者一项加2分。

学校卫生工作制度为了保证教育教学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使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卫生制度如下:1、坚持早、午、晚三次清扫,保持室内外整洁;4、班级设有卫生角及卫生箱;5、垃圾倒在指定地点,不许乱倒。

1、要做到四勤: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服;2、要坚持三带:水壶、手帕、抹布;3、要做到六洁:手洁、脸洁、脚洁、皮肤洁、牙齿洁、服装洁;4、把住病从口入关,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吃劣质小食品;5、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杂物。

2、每周调换一次学生座位;3、不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地方看书,看书时间长了要间歇;4、第二节课后,要认真做“眼操”。

1、坚持天天上操场、人人都锻炼,增强体质;2、坚持上好早(间)操,保证人人都上操(有病不能上操要经过老师批准)。

学校卫生工作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为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卫生管理相关政策与制度。

学校晨午检管理制度

学校晨午检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预防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传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晨午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学校晨午检工作的开展。

2. 各班级设立晨午检负责人,负责本班晨午检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晨午检内容1. 晨检:主要检查学生体温、口腔、手部等部位,观察学生精神状态、面色、有无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

2. 午检:主要检查学生体温、口腔、手部等部位,观察学生精神状态、面色、有无呕吐、腹泻等症状。

四、晨午检程序1. 晨检程序:(1)学生进入教室前,由班主任或班干部进行初步体温测量。

(2)对体温异常的学生,立即通知家长并送往学校医务室或医院就诊。

(3)班主任对全体学生进行晨检,并做好记录。

2. 午检程序:(1)学生进入教室前,由班主任或班干部进行初步体温测量。

(2)对体温异常的学生,立即通知家长并送往学校医务室或医院就诊。

(3)班主任对全体学生进行午检,并做好记录。

五、晨午检记录1. 晨午检负责人需做好每日晨午检记录,包括学生姓名、体温、症状等。

2. 班主任需定期检查晨午检记录,确保记录准确、完整。

六、晨午检要求1. 学生应自觉接受晨午检,如实报告自己的身体状况。

2.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学校。

3. 晨午检负责人、班主任需认真负责,确保晨午检工作顺利进行。

4. 学校医务室需做好传染病预防、治疗工作,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七、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晨午检制度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扬。

2. 对不认真执行晨午检制度、导致传染病传播的班级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3. 对隐瞒病情、故意逃避晨午检的学生,给予相应处罚。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晨午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学校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晨午检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学生晨午检制度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及《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指南(四)》等上级文件精神,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疫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及时发现情况并及时处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颍上五中学生晨午检制度。

一、晨午检人员:学校卫生员、班主任、总务处人员、值班教师、值班领导
二、操作方法、细则:
1.开学之前对即将进入学校的成员(包括教职员工、学生、服务人员等)进行全面排查摸底,需要隔离观察的对象按照有关规定进行14天隔离观察,坚决防御病毒与校门之外。

2.晨午检时间:上午7:00-8:00,下午2:00-3:00,晚上6:00-6:20(住校生)。

3.检测通道分配:检测点一:教职工、七年级学生;检测点二:八年级、九年级学生。

4.学校门口设置体温检测通道,地面设置1.5米安全距离标志,铺设消毒地毯,由保安、值班教师组成引导组,对进校师生进行人员疏导,保持安全距离,严禁出现聚集现象。

第一时间对进入校园的人员体温检测、脚底消毒,体温异常者由学校卫生员、总务处值班人员采用手持测温仪(额温枪)复测,如确定发热及时采取临时隔离措施,上报值班领导。

5.进入教室后,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指导学生分散就坐,减少不必要的走动,观察学生面色、精神状态等,发现面色、精神状态不佳时,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如近14天旅居史、是否与疫情高发地人员接触史等),必要时采取水银温度计对体温再次测量,对体温异常者及时报告值班领导,稳定班级内学生,按应急处置办法进行操作。

6.晨午检记录认真填写,上午8:00前、下午3:00前由班主任或副班主任检查学生人数、身体状况等,对异常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异常情况纪要等。

因特殊原因或生病缺课的学生由班主任或副班主任逐人电话联系并登记,如因发热未能到校的学生及时向卫生员报告。

7.健全学校、班级、家庭协同防控工作联系网络,由专人负责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档案,坚持一人一表、动态管理,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实行追踪随访制,由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对患病的学生进行每日电话随访,及时了解其诊治情况。

居家隔离人病人做到“三不”,即不上班、不上课、不外出。

8.值班领导、年级主任督查各年级晨午检落实情况,指导各年级开展晨午检工作。

9.卫生员每天统计学校患病学生人数及情况,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加强疫情报告,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程序,确保有疫情立即报告。

同时要及时通知后勤做好清洁消毒、切断传染途径,及时对疫源地进行消毒处理。

10.学生患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尤其是有发烧症状等病
必须回家隔离治疗,不得带病上课,直至病情痊愈凭病愈证明经学校卫生员复查后到校上课。

11.住校生在食堂统一就餐,就餐采用分餐制,值班领导和年级安排的值班人员对住宿班人员进行集中管理,中午12:00开始就餐,下午1:00在班级教室外(注意安全间距)由年级值班人员进行点名,九年级多安排一人进行点名,1:30统一到体温检测点进行测温;下午5:30开始就餐,晚上6:00在班级教室外(注意安全间距)由年级值班人员进行点名,九年级多安排一人进行点名,6:10统一到体温检测点进行测温。

非住宿生放学后不准在校内,各年级在放学后对教室进行排查,并要求各班打开窗户通风并消毒,值班人员如在校园内发现非住校生进行批评教育,并通报年级和班主任并存档,作为班主任评优评职评级的扣分依据。

三、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