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鸦片战争同步检测题2018 精品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2课 鸦片战争 同步测试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2课 鸦片战争 同步测试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东印度)公司觉得,总是从中国买茶叶,而自己的商品却在中国打不开销路,长期下去与中国人做贸易就挺亏,而且由于硬通货不足,英国商人每每需要从墨西哥或南美等地运来鹰洋、白银才能跟中国人做生意,这样做太费事了。

于是,他们希望用一种新的替代物品来打破这种贸易逆差。

”这种“替代物品”是()A. 鸦片B. 棉纱C. 枪炮D. 蒸汽机2.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

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

”这种现象A. 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B. 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C. 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D. 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3.英国《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A. 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政府的事情B. 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C. 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D. 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4.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这一现象说明()A.中国的自然经济尚未开始瓦解B.当时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C.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D.世界市场形成后对华贸易减少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

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

作者强调的是()A. 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B. 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C. 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D. 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6.“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

12.2018届高三历史题库——鸦片战争

12.2018届高三历史题库——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1.“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

”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永久居住权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
2.1858年中美《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大清国大臣与大合众国大臣公文来往,应照平行之礼,用“照会”字样;领事等官与中国地方官公文往来,亦用“照会”字样。

这一规定A.扩大了美国在华的领事裁判权B.表明中美两国开始平等外交往来
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D.反映中国被迫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导与练】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10课 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

【导与练】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10课 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政府公然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其直接目的是( )A.扭转对华的贸易逆差B.腐蚀清政府的官员C.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D.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解析:A 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向中国猖狂走私鸦片是因为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急需扭转对华贸易逆差,A 项正确。

2.(2017·辽宁大连期末)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

这说明当时( )A.外国已经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C.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解析:B 根据材料,在1689~1839年这段时间的涉外司法诉讼本应全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有较多由外国人自行审理,这说明当时清政府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B项正确。

外国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是通过1843年的《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获得的,A 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也没有体现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C、D两项错误。

3.(2017·山东潍坊期末)1840年12月,琦善照会英方:“其书写禀帖(下级呈上级文书)、谕帖(上级给下级的手令)者,本系历久成规……今既据请存体面,虽系体制攸关,然称谕者,不见增荣;称禀者,不见受辱……即不用禀谕,亦尚可行。

”这体现了( )A.清朝统治者完全放弃天朝上国心态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鸦片战争爆发后仍严格使用“禀谕”格式D.清政府长期奉行的外交文书范式有了改变解析:D 鸦片战争对清政府的触动不大,没有产生清朝统治者完全放弃天朝上国心态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容,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爆发后仍严格使用“禀谕”格式与材料中“即不用禀谕,亦尚可行”不符,故C项错误;从“即不用禀谕,亦尚可行”可知清政府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文书范式,故D项正确。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鸦片战争同步检测题5(2) 精品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鸦片战争同步检测题5(2) 精品

鸦片战争一、填空题:1、19世纪上半期,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是。

2、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3、在中英正常的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的商品有。

4、在中英正常的贸易中,中国向英国输出的商品有。

5、鸦片战争爆发时,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6、在清朝的大臣中,有见识的主张严禁鸦片的是。

7、道光帝派林则徐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8、标志着中国人民取得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的事件是。

9、英国政府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

10、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11、在鸦片战争中英国第一个攻占的地点是。

12、在鸦片战争中,当英军直逼天津后,道光帝派去与英军谈判的是。

13、1841年初,英国占领的地点是。

14、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15、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割占的中国领土是。

16、把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按照由南到北排列顺序是.17、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18、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主要是因为。

19、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

20、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的态度是。

21、在虎门英勇抗击英国侵略军的爱国将领是。

22、鸦片战争不可避免,主要原因是。

23、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24、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件是。

25、鸦片战争的时间是从。

26、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的根本目的是。

27、虎门销烟的积极意义在于。

28、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这一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

29、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的地点是。

30、1839年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的皇帝是。

二、列举题。

1、列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2、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3、列举鸦片战争开始结束的时间及标志。

三、简述题。

1、说一说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2、简述鸦片战争的危害或影响。

3、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4、分析一下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你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5、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四、材料分析题1、请阅读下面材料: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鸦片战争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该材料旨在说明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答案】D【解析】【详解】【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据史料记载,鸦片战争前的广州民夷冲突中,由夷人肇事的冲突占81.8%,每个冲突都有明晰的事故原因,也并未因此而发展为群体性的抗夷事件。

鸦片战争后近10年间,华人无故袭击夷人的事件占87.5%,事件升级为群体事件的比例达50%。

这一变化反映出A.中国民众的传统心态受到冲击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C.中国民众的近代民族观念形成D.清政府借民夷冲突维护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鸦片战争后“华人无故袭击夷人的事件占87. 5%,事件升级为群体事件的比例达50%”,联系史实可知,这是由于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使中国民众的传统心态受到了冲击,对夷人产生仇视心理。

故答案为A项。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民众的近代民族观念尚未形成,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3.参加《南京条约》谈判的清朝钦差大臣伊里布等人认为,中英双方协定后的关税要比原有的自主关税略高,所以这是外交的成功。

这一认识反映了他们A.曲解“最惠国待遇”的规则 B.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C.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D.践行“夷师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答案】C4.“(1864年)7月19日,湘军掘地道轰塌太平门城垣20余丈,蜂拥抢入……至21日,城内守军将士万余人,全部壮烈牺牲,无一降者。

最新-2018高中历史 18鸦片战争练习 必修1 精品

最新-2018高中历史 18鸦片战争练习 必修1 精品

2018高一历史练习:12鸦片战争(岳麓版必修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

远从印度运来……将一座好神州化作烟世界。

一方好田地,尽把罂粟栽。

一个好人家,尽将烟器摆。

一条好花街,尽把烟馆排。

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

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这首民间歌谣反映的社会问题最早出现于( )A.明朝后期B.清朝中期鸦片战争前C.鸦片战争后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解析:材料反映的情景描绘的是鸦片输入对中国的严重危害,时间应是在鸦片战争前。

答案: B2.2018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为“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如果时光回到160多年前,面对西方列强大肆向中国输入鸦片,烟毒肆虐的情况,中国政府最初的应对是( ) A.主张弛禁B.重治吸食C.多管齐下,虎门销烟D.鸦片输入合理化解析:鸦片战争前夕,西方列强大肆向中国输入鸦片,掠走大量白银,并严重摧残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面对这种局面,清政府派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并在虎门海滩销毁。

答案: C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其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极端落后B.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C.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D.中国实行闭关政策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把鸦片战争放在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分析。

英国在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即打开中国市场,掠夺更多的原料、销售更多的商品。

经分析可知:A、D 两项只能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提供可能性,不是最主要原因,B项是其导火线。

答案: C4.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说:“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

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竟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

”上述材料( )A.丑化了清朝军队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C.反证英军纪律严明D.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解析: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虽不一定客观全面,但作为第一手历史资料,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夷兵抢夺十三洋行,正是反映了英军的掠夺本性,材料对清军军纪败坏的反映应该是真实的,因此谈不上丑化了清朝军队,却恰恰反映了清军战败的原因。

2018届高考历史-鸦片战争-专题练习(十)及答案解析

2018届高考历史-鸦片战争-专题练习(十)及答案解析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练习(十)鸦片战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材料实质上是在()A.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B.探讨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C.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2.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第51条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中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这反映出()A.中国国家主权严重受损B.清政府妥协退让苟且偷安C.“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D.清朝外交政策根本调整3.中美《望厦条约》第33条规定:“合众国民人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口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

”此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商业利益原则制约B.美国国家力量有限C.欧洲列强极力干涉阻挠D.美国传教士的反对4.中央电视台第八套播出了42集大型现代神话科幻喜剧《魔幻手机》,剧中主人公通过一部魔幻手机能够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过去。

如果你拥有一部这样的手机,回到1840年以后的中国,你会先后看到下列哪些事件发生()①刘永福领导黑旗军痛击日军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③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④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5.“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储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长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该条约内容与哪次战争有关()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有学者说:“它(领事裁判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

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高考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高考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两次鸦片战争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有学者认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针对在中国的洋人如何管理并没有想好,清政府能想到的简单办法就是古代中国的羁縻政策和“以夷制夷”,让洋人自己管自己,总比让中国人去管理更省心。

列强由此轻易地取得了( )A.协定关税权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通商口岸传教权3.《瀛寰志略》介绍欧洲人“其人情性缜密,善于运思,长于制器。

金木之工,精巧不可思议。

运用水火,尤为奇妙。

火器创自中国,彼士仿而为之,益加精妙……造舟尤极奥妙。

篷索器具,无一不精。

测量海道,处处志其浅深,不失尺寸。

越七万里,而通于中土,非偶然也”。

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作者( )A.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认为欧洲的航海技术源自中国C.明确主张向西方学习D.认识到中国与西方强国的差距4.据统计,1843-1860年,香港与五个通商口岸共出版西书434种。

其中纯属宗教宣传品的有329种,占75.8%;属于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博物学植物学、医学等方面的书籍105种,占24.2%,科技书籍比例上升较快。

据此可知( )A.西方科技知识由此开始传入中国B.西方科技知识促进中国近代科技发展C.西方科技知识获得中国普遍认同D.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了解西方科技的主动性增强5.下表为晚清中国近代海关设关地点与年代一览表。

海关的设立( )通商口岸设关年代通商回岸设关年代通商口岸设关年代上海1854 芝罘1863 秦皇岛1902广州1859 琼州1876 江门1904汕头1860 芜湖1877 长沙1904福州1861 温州1877 安东1907镇江1861 蒙自1889 满洲里1907宁波1861 沙市1896 海拉尔1907天津1861 杭州1896 齐齐哈尔1907九江1861 苏州1896 哈尔滨1907厦门1862 梧州1897 长春1907汉口1862 腾越1900 奉天府1907C.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地域分布上比较均衡6.1842年,清政府在答复英国政府的照会中称:“中国官方对于禁止鸦片的权力,当然只以不准中国军民吸食为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2.对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评价最恰当的是
A.直接诱发了鸦片战争B.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C.是对英商对华鸦片走私的积极回应D.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4.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结果是
A.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B.列强大批入侵
C.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6.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清政府组织抵抗不力B.清政府奉行妥协退让政策
C.清政府的落后D.腐朽的封建国家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7.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
A. 中国革命任务变化
B.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C. 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D. 中国革命性质变化
8.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18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

8%,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

9%。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D.鸦片贸易合法化
9.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
A.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 B.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取得了在中国建立租界的权力 D.取得了在通商口岸传教的权力
10.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列强开辟的通商口岸的布局呈现的特点是
A..集中在长江流域 B..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分布整个沿海地区并向内地发展D..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流域和珠江流域1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是指
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1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主要的是
A.对中国原有政治体制的强烈冲击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破坏
C.使中国人开始较为正确的认识世界D.使中国人开始接受西方民主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凌青(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

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从当时双方的兵力来看,中国占有绝对的优势:清军总兵力约80万,是世界是人数最多的常备军,英国陆军只有10万人。

英国只出动了一支拥有几十艘舰船、几百门大炮、一万多士兵的侵略军就轻而易举地打败了庞大的清王朝。

(1)材料一中“光辉的一幕”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反映鸦片战争时中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是中国战败了?
(3)鸦片战争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
拓展延伸
14.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图二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图三 1997年交接仪式
(1)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发生在列强侵略中国的什么战争?
(2)图三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图一、图二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4)简单谈一谈你对图一、图二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感想。

第10课鸦片战争
1.C 2.B 3.C 4.B 5.C 6.D 7.C 8.C 9.B 10.C 11.C 12.C 13.(1)林则徐虎门硝烟。

(2)①清王朝是一个闭关锁国的落后的封建国家,政治腐朽,经济落后,军备废弛,统治阶级腐败无能。

②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力量非常强大,远远超过中国。

(3)落后就要挨打。

14.(1)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2)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或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
(3)图一英国割占香港岛;图二英国割占九龙司;图三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4)清末腐败无能,中国落后,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致使香港脱离祖国怀抱;香港的回归证明了中国综合实力的日渐增强,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

(也可结合香港回归的现实意义作答,言之有理,就可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