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玻璃破碎痕迹在火灾调查中的证明作用
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思考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40 科学与信息化2022年2月上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思考张庆国双柏县消防救援大队 云南 双柏 675100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中水、电、气的使用量持续攀升,这使火灾事故发生愈加频繁,火灾致因也更为复杂。
从目前火灾事故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地区火灾类型多样,火灾致因调查难度加大。
火灾痕迹是火灾事故调查中至关重要的证据,如何运用火灾痕迹提升火灾事故调查水平值得思考。
本文阐释了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火灾痕迹的形成原因,最后探索了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火灾痕迹;火灾事故调查;成因;应用思考引言物体经过燃烧,受到热力作用持续影响之后,它的物理属性与化学属性会发生一系列可观测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以肉眼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便是火灾痕迹。
火灾痕迹是火灾事故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其直接反映了火灾事故中火灾蔓延的方向、速度以及火势的强弱,是辨别与判断火灾形成原因的有力证据。
火灾发生时,火灾事故现场的各种物体相互碰撞,并在火焰的延烧与影响下形成各种类型的痕迹。
在火灾事故调查中,调查人员应认真观察火灾现场,搜寻各种火灾痕迹,并对这些火灾痕迹进行综合分析与运用,为火灾致因调查提供有力佐证。
1 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重要性火灾痕迹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折射火灾事故现场的发展情况,为火灾事故调查人员的火灾原因调查工作提供参考。
火灾痕迹是客观真实存在于火灾现场的,并非凭空捏造,它的形成与火灾发生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
火灾现场的“V ”形火灾痕迹有力地折射了火势的蔓延方向、速度,证明了起火部位与起火点,起火的特点以及燃烧物的性质。
例如,在证明火势蔓延速度时,可通过分析“V ”字形火灾痕迹的角度来判断。
“V ”字形角度越大,火灾走势就越缓,反之则越陡[1]。
其次,运用火灾痕迹有利于消防人员开展火灾防范教育,降低火灾风险概率。
火场消防射水造成的窗玻璃破坏痕迹分析

(a)(c)(b)
图1试验房间布置图
图2消防射水前窗内火势情况
min时,消防员在室内使用消防水枪射水,
玻璃表面温度突然下降,导致玻璃体内外温度差增大
璃体收缩不一致,使内部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玻璃体弹性迅速降低,在水流产生的冲击作用力和内外温差产生的应力共同作用下,玻璃发生破裂,如图3所示。
图3室内消防射水导致玻璃脱落
玻璃碎片坠落于窗户外侧,散落于窗台和窗户下的地面。
玻璃在坠落中,继续受温差作用,热应力起主导作用,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年9月第38卷第9期
图4窗玻璃坠落地面情况
玻璃微裂纹
射水后,窗台中间残留有(b)玻璃的大块状玻璃碎片,碎片左侧无明显烟熏痕迹,右侧有浓重的烟熏痕迹。
射水无烟熏痕迹的玻璃受火焰热作用,受热温度高,射水后,玻璃内部形成了细小的裂纹,也称微裂纹。
温度高和受热时间相对较长一侧微裂纹较多且相对密集,另一侧微裂纹较少且相对松散。
图5射水后窗框处窗玻璃断面痕迹图6彻底冷却后窗框处玻璃破坏痕迹。
论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

前言:如果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轻视消防环节,将直接增加火灾的发生几率,而火灾痕迹可以为火灾事故调查提供准确的依据。因此,火灾事故调查人员需要充分利用火灾痕迹,对火灾发生的原因进行明确,使火灾事故调查可以在短时间内尽快完成。
一、火灾事故调查中火灾痕迹的重要性分析
近几年来,火灾事故不断增加,经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后发现,这些火灾的产生都是因为细节问题引发的,可以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为了对火灾事故有清晰的了解,需要以火灾痕迹为基础,对火灾事故进行全方位的调查[1]。如果火灾范围比较大,需要从整体方面进行调查取证,全方位勘察起火和火灾结束点的位置。很多原因都会导致火灾的产生,这就要求调查人员具有较强的能力,对调查工作更加重视,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收集证据。火灾痕迹包含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泛,火灾导致的烟熏、火烧等都属于火灾痕迹。因此,调查人员需要对火灾痕迹进行科学的分析,从中发现蛛丝马迹,进一步明确火灾的发生原因,明确火灾责任,为民众提供针对性服务[2]。
二、火灾痕迹的形成原因
(一)自身发展形成的规律性
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建筑内的物体受到火灾影响,会出现外观方面的变化,即使已经不复存在,仍然能够通过灰烬确定物体燃烧的存在形式,而人们通过对其留下的痕迹进行分析,可以对火灾蔓延情况有清晰的了解[3]。
(二)火灾发展变化的关联性
火灾在开始阶段形成的痕迹相对比较简单,没有任何的复杂性,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起火点进行明确;而随着火势的不断蔓延,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痕迹,这些痕迹相互融合,互相影响,在进行分析时,需要结合询问笔录,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对火灾变化过程有准确的了解,迅速确定起火点的正确位置[4]。
(三)外因多重作用的特殊性
外部因素也是火灾出现的主要原因,而风力、扑救方式等都属于外部因素的组成。例如,烟熏痕迹的形成主要就是因为烟受到热力作用出现流动,并在物体表面附着,产生明显的痕迹。另外,扑救方式的不同,产生的火灾痕迹也会有所差异。因此,火灾现场分析必须对多种外部因素进行明确,针对性的进行分析,才能进一步明确火灾发生的真实情况[5]。
玻璃痕迹在建筑火灾调查中的作用

点 或 两平 面 间 的温 度 差值 ,温 度 变 化速 率 越 大 ,
温 度 差值 越 大 ,炸 裂越 剧 烈 ,若 缓 慢加 热 ,缓 慢 冷 却 ,各点 间温 度 差值 小 ,形 成 的 热 应 力就 小 ,
即使 在 较 高 温度 ,玻 璃 也 不会 炸 裂 。 因 此 ,可 以
根 据 玻 璃热 炸 裂 程 度 ,来 判断 火势 发展 的猛 烈 程
A bs tr ac t: I n bu i l d i ng ir f e ,t he gl a s s wi l l be da ma g e d,b ur s t ,m e l t i ng ,f l owi ng a nd ot he r ma r ks , r e s e a r c h a nd a pp hc a t i on oft h e s e t r a c k s t O a c c ur a t e l y i d e nt i f y ir f e r e a s on h a s t he i m por t a n t me a ni ng a n d f u nc t i o n.Gl a s s t r a c e s i n t he r o l e of bui l di ng ir f e i nve s t i g a t i o n
越来 越 猛烈 ,从 而证 明火 势蔓 延 方向。
或流 淌 :大 约在 1 3 0 0 o C时完全 熔 化成 液体 状 态。
玻璃痕迹在建筑 火灾调 查中的作 用
The r o l e o f t he or y o f gl a s s ̄a c e s i n b ui l di ng ir f e i n ve s t i ga t i o n
论玻璃痕迹在建筑火灾调查中的作用

32 |CHINA HOUSING FACILITIES2.2断面分析,确定受力方向在火灾事故中,根据玻璃痕迹对火灾事故进行调查判断,则可以通过玻璃断面研究,获取具体的受力方向。
不同形态的玻璃断面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出材料断裂信息,也是判断玻璃受力方向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外力作用下,玻璃痕迹类别主要有五种,第一种外力冲击形成的玻璃痕迹则为弓形纹,这是火灾事故较为常见的一种玻璃痕迹,其表面带有弓形线,这些彼此相邻的弓形线,两端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一端弓形线直接在一面棱边上呈现出汇集状态,另一端弓形线直接在一面棱边上呈现出分开状态,对于呈现出汇集状态的弓形线,则一面则为受力面[3]。
第二种外力冲击形成的玻璃痕迹则为凹穴纹状,则多为在集中打击作用下,使得玻璃表面的非受力面碎屑将会直接掉落出来,相应形成凹穴纹状。
第三332022.06 |凹穴纹状一样,也面存有齿状碎痕,外力冲击形成的玻成的玻璃痕迹,而冲击形成的玻璃痕炸冲击波作用下形表面的边缘曲度较玻璃断面痕迹的分向。
判断火灾事故的重着产生,这些烟气成浮力与热膨胀,共同影响,从而形成气流。
如果烟气在热压作用下转化成为气流,烟气中带有的各种表面的烟熏痕迹,如图2所示。
硅,在高温燃烧作用下,则会造成燃烧物的不完全燃烧,进而在玻璃表面生成碳,这迹,便于工作人员判断玻璃烟熏痕迹,使得整个火灾事故勘察工作能够更加直接且方果是在火灾事故之前玻璃被打破,在玻璃碎片贴地一侧,往往都没有黑色烟熏痕迹,璃碎片贴地一侧,还是另外一侧,都存有较为明显的火灾烟熏痕迹。
需要注意的是,是一大堆玻璃碎片,只要有玻璃碎片贴地侧呈现出烟熏痕迹,便可以直接表明玻璃是的清洁程度较高[4]。
由此可见,烟熏痕迹是火灾事故调查的重要指标,不同物品、不以直接判别具体的起火点、火焰延伸方向。
是衡量火灾事故燃烧情况的重要因素,当处于强烈的高温、热作用下,玻璃则会受到变成非断裂的破坏形式。
这种非断裂的破坏形式并非常见情况,必须要达到特定的温性质出发,玻璃属于非晶体固体物质的一种,自身并没有固定的熔点,当玻璃在高温热的那一面玻璃,则会率先出现膨胀状态,表现出玻璃向受热面弯曲。
玻璃痕迹物证在火灾中的证明作用

文献标识码 Leabharlann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3 ) 2 6 — 0 2 9 0 — 0 2
0 引 言
热 应力 就 会 造 成 玻 璃 炸 裂 。
勘验火灾现场时 , 在 地 面 上 常 会 发 现 烧 坏 的玻 璃 和 破 常温 下 的玻 璃 是 非 晶体 的 固体 物 质 ,没 有 固定 熔 点 , 传 热 性 都 是 同性 。 玻 璃 有 着 极 强 的抗 压 性 和 硬 度 , 碎 的 玻 璃 。 由于 火 灾破 坏 程 度 大 , 多 数 痕 迹 物 证 不 能 够 保 导 电性 、 留下 来 , 例 如 木 制 品和 金 属 制 品。 木 制 品 和 金 属 制 品 在 长 只 是抗 拉 强 度 很 差 。 受 到 外力 造 成 破 裂 , 主 要 是 因 为拉 应
1 玻璃的性能与结构
玻璃 有很多品种 , 其化 学成 分各不相 同, 性 质 也 存 在 玻 璃痕 迹 物 比其 他 痕 迹物 更 容 易保 留下来 。在 玻璃 物 件 上 现 已作 为 认定 火 灾原 因 的有力 证 据 。 着 差 异。家 用 门 窗 玻 璃 一般 是碱 石 灰 玻 璃 。该 品 种 玻 璃 是 的受力 方式 和 方 向 , 由氧 化 钠 、 氧化硅和氧化钙组成 的, 在 1 5 0 0 度 的 高 温 中烧 制 而 成。 碱石灰玻璃成型之后, 外 层 很 容 易冷 却 下 来 , 但中
关键词 : 玻璃; 痕迹; 物证 ; 火 灾; 证明作用
Ke y wo r d s :g l a s s ; t r a c e ; p h y s i c a l e v i d e n c e ; i f r e ; p r o v i n g f u n c t i o n
分析火灾事故调查中痕迹物证鉴定的作用和运用栾荣

分析火灾事故调查中痕迹物证鉴定的作用和运用栾荣发布时间:2021-08-25T08:12:23.89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5期作者:栾荣[导读] 火灾事故调查中,痕迹物证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火灾调查工作的基础。
不同的火灾现场所体现出的痕迹物证也不尽相同,对火灾的证明作用也各不相同。
作为火灾事故员,只有充分运用好痕迹物证的原理,与实际火灾现场紧密的结合,才能更加准确的认定出火灾的原因,分析出灾害成因。
只有准确认定火灾原因,才能对火灾事故中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加以惩治,给予火灾事故当事人权益有效的维护,是进行依法治火的重要需求。
上海市黄浦区消防救援支队上海 200020摘要:火灾事故调查中,痕迹物证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火灾调查工作的基础。
不同的火灾现场所体现出的痕迹物证也不尽相同,对火灾的证明作用也各不相同。
作为火灾事故员,只有充分运用好痕迹物证的原理,与实际火灾现场紧密的结合,才能更加准确的认定出火灾的原因,分析出灾害成因。
只有准确认定火灾原因,才能对火灾事故中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加以惩治,给予火灾事故当事人权益有效的维护,是进行依法治火的重要需求。
在火灾原因认定中,火灾物证是不能忽视的。
文章指出了火灾调查中火灾痕迹物证地位作用,分析了火灾痕迹物证认定。
关键词:火灾事故调查;痕迹物证鉴定;作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流与物流急剧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用火、用电与用气显著增多,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火灾因素愈发增多,火灾调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进而对火灾原因调查工作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
在火灾原因调查中,追求讲证据,重视事实,不能随自己主观臆断进行猜测,不然在法律面前不能运用事实说话。
因此,给予火灾现场痕迹物证一定的关注,是极为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实例分析某所学校教学楼出现火灾,基于这样的情况,应用火场情况特征,明确起火教室。
玻璃痕迹物证在火灾中的证明作用

玻璃痕迹物证在火灾中的证明作用李波【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3(32)26【摘要】火灾发生以后,建筑物内的可燃物都已变成残骸。
大量生活用品燃烧殆尽,物理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玻璃有着独特的属性,在火灾现场能够保留下来。
因此,勘验火场以辨识玻璃痕迹为主要工作内容。
玻璃痕迹,成为了证实火灾发生原因的重要物证。
%After the fire, the combustible in the building has been turned into debris. A large number of articles for daily use are burned up with fundamental change of physical form. Glass has unique properties and can survive in the fire. Therefore, indentifying glass trace is the main work of fire inquest. Glass trace has become important evidence of the cause of fire.【总页数】2页(P290-291)【作者】李波【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公安消防支队市中区大队,济南,2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928.7【相关文献】1.消防射水对火灾痕迹物证证明作用的影响 [J], 吕显超;张金专2.常见火灾痕迹物证的证明作用及其意义探讨 [J], 吴波3.简述火场痕迹物证在火灾调查中的作用 [J], 李想4.玻璃痕迹物证在火灾中证明作用的探讨 [J], 刘潇俊;谭佳凌5.浅议玻璃破碎痕迹在火灾调查中的证明作用 [J], 李建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玻璃破碎痕迹在火灾调查中的证明作用作者:李建军
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16期
摘要:火灾发生的过程就是证据灭失的过程,因而火灾调查工作相比其他治安、刑事等案件调查工作也困难的多,如何在火灾发生后收集证据,查明火灾原因,也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火场中各种痕迹都非常重要,都可能是查明火灾原因的重要证据,本文中,作者就常用普通玻璃,作详细观察研究,从五个方面探讨玻璃破碎痕迹在火灾调查中的证明作用。
关键词:玻璃破碎痕迹检验
在许多火灾现场上,经常遇到现场门窗的玻璃被烧坏,或由于救火喷水等使受热的玻璃遇冷破裂。
由于火灾现场破坏大,痕迹物证难以保留,很难提取到有价值的物证。
有些火灾现场,需要判明门窗上的玻璃是否被击碎过,进而判断是否为出入口或火种入口,从而为确定事件性质提供依据。
因此,就需要搞清玻璃破碎痕迹的证明作用。
1.玻璃的结构、性能
玻璃的品种很多,由于它的化学成分不同,其性质各异。
常见的玻璃种类有普通平板玻璃及钢花玻璃、镜面玻璃、夹层玻璃、镀膜玻璃等特种玻璃,均为非晶体;普通平板玻璃主要由二氧化硅及氧化钙和少量的氧化钠、氧化铝等组成;特种玻璃是对普通平板玻璃深加工后得到的玻璃。
普通常用门窗玻璃是1400~1500℃的温度下熔炼的。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却、硬固、退火等几个阶段。
玻璃在成型冷却时,外层冷却得快,中间冷得慢,当外层冷却到室温时,中间部分仍在继续冷却,会产生体积收缩,于是玻璃内就产生了内应力,这种内应力是由玻璃的热性质造成的,称热应力,由于玻璃冷却不均匀,产生的应力也就不平衡,如果玻璃退火不完全,玻璃内部存在的热应力易造成玻璃炸裂或轻微受力甚至温度变化遂产生炸裂。
玻璃在常温下是一种无晶体结构的固体物质,属于非晶体,无固定熔点,且机械强度、透光、传热、导电等性能各向都是同性的。
玻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抗压强度,但抗拉强度较差,是一种脆性材料,在不很大的拉抻力作用下即遭破坏,因此,玻璃在外力作用下,通常破裂的原因是拉应力而非压应力,玻璃破碎有如下特点:(1)因玻璃大体上是完全弹性体,按虎克法则不产生屈服等塑性变形。
(2)当玻璃破碎时,其破坏原点在它的表面。
(3)玻璃表面上极细微的裂纹周围产生了拉抻力,这种应力造成玻璃破碎。
(4)由于某种偶然因素造成玻璃上极细微的裂纹,这些裂纹导致玻璃破碎。
2.玻璃的裂纹形态及痕迹特征
玻璃破坏的特征一般表现在5个方面,即放射状裂纹、切向裂纹、树枝状裂纹、熔融变形、高温玻璃遇水炸裂等。
2.1放射状裂纹
放射状裂纹是以受力点为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分布的裂纹。
机械破坏玻璃裂纹以放射状裂纹为主,机械破坏玻璃断面上存在弓形线对于放射状裂纹,弓形线汇聚的一面是受力面。
2.2切向裂纹
切向裂纹是以受力点为中心,以某一长度为半径的圆环状或弧状裂纹。
对于切向裂纹,弓形线分开的一面是受力面。
2.3树枝状裂纹
热炸裂玻璃裂纹多为弯曲的树枝状裂纹。
2.4熔融变形
玻璃的熔融变形主要是由于升温速度慢,玻璃上产生的热应力未能使玻璃发生热炸裂,但受热温度较高达到玻璃的熔融温度,使玻璃软化、熔融的一种状态。
2.5高温玻璃遇水炸裂
高温玻璃遇水炸裂是指处于高温下的玻璃遇到水急速冷却而炸裂。
它是由于冷却速度太快,造成玻璃上各处温度不均,产生应力而破坏的。
2.6玻璃受机械力破坏的痕迹特征
玻璃的机械破坏是指玻璃在机械力的作用下,破碎、开裂的现象。
当玻璃的一侧受到机械力作用时,玻璃受力产生弹性变形。
使得非受力面受拉应力,受力面受压应力。
超过强度极限后开裂。
机械力破坏产生的裂纹形态分为放射状裂纹和切向裂纹,其中以放射状裂纹为主。
2.7玻璃受热破碎的痕迹特征
冷热温差的变化对玻璃的影响较大,玻璃受热或骤冷时均可破裂,这种破裂也叫温差裂痕,多发生在火灾现场或严寒季节。
当室内着火,室内外温差过大,玻璃因热胀冷缩向温度高的一面突胀,在热应力的作用下,当超过一定极限时玻璃就会破裂,这种裂痕有如下特征:(1)很难发现破坏原点,无同心圆痕迹,辐射裂纹也很少。
(2)破碎裂纹呈蛇行状,多不贯通,碎片边角圆滑且不规则。
(3)其裂纹断面大多数光滑看不到花纹,个别情况可见到微弱的汇集点朝向低温面的弓形纹,在低温面有时可看到细小的锯齿状痕迹,但均不明显。
(4)部分受高温的碎片呈软化弯曲状。
(5)靠燃烧物的一面多有黑灰烟垢。
综上所述,受热与击碎玻璃的痕迹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据此,在现场勘查时就能把二者区分开来。
3.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3.1证明玻璃的破坏原因
3.1.1根据裂纹形状判断
机械破坏玻璃裂纹以放射状裂纹为主;热炸裂玻璃裂纹以弯曲的树枝状裂纹为主;当玻璃已破碎时,可根据碎片形状判断:机械破坏玻璃碎片较尖利,边缘平直,多为锐角;热炸裂玻璃碎片边缘弯曲,可存在钝角。
3.1.2根据断面形态判断
机械破坏玻璃断面上存在弓形线;热炸裂玻璃断面上一般没有弓形线。
3.1.3根据落地点位置判断
机械打击玻璃时,由于应力较大,玻璃大多向着受力方向掉落,且距离较远;而另一侧的碎片数量较少。
热炸裂玻璃,由于应力较小,向两侧掉落的几率差不多,且掉落位置较近。
3.1.4根据残留部分在框上的牢固程度判断
机械打击玻璃,如果窗框上有残留的话,仍比较牢固(主要指用腻子固定的玻璃)。
热炸裂时,边角处应力较大,窗框上残留玻璃已经松动。
3.2证明受力方向
3.2.1断面上的弓形线
对于放射状裂纹,弓形线汇聚的一面是受力面。
对于切向裂纹,弓形线分开的一面是受力面。
3.2.2碎齿痕迹
当玻璃表面产生裂纹较多时,裂纹之间的碎屑会飞溅,在玻璃断面上形成小缺口,称为碎齿痕迹。
存在碎齿痕迹的一面为非受力面。
3.2.3未穿透裂纹
当打击力较小时,玻璃上存在放射状裂纹未穿透玻璃厚度方向的现象。
未穿透的一侧为受力面。
3.2.4凹贝纹痕迹
高速小面积打击,如子弹、石子,使玻璃的一侧大量碎屑,产生凹陷,并产生大量切向裂纹,称为凹贝纹痕迹。
存在这一痕迹的一侧为非受力面。
3.3证明打破时间
3.3.1利用堆积层次判断
玻璃在火灾前被打破,碎片处于堆积层次的最低层。
3.4证明火势猛烈程度
火势猛烈:热应力大,热炸裂玻璃碎片细碎、飞散。
火势中等:有裂纹。
火势蔓延较慢:软化变形。
3.5证明火势蔓延方向
一排窗户上的玻璃,如果热炸裂痕迹由软化变形到细碎,说明火势在这一方向上越来越猛烈,从而证明火势蔓延方向。
玻璃受热时,其受热的一面先发生膨胀,常常是玻璃向受热面弯曲。
如果火灾温度达到750℃时,玻璃开始熔化,受热面先软化,向着受热面下垂或流淌。
双
层窗玻璃按次序炸裂,直到受火面玻璃炸裂并从窗框上掉落为止,受火面玻璃保护另一层玻璃,如果受火面玻璃仅仅是炸裂而没有掉落,即使发生轰燃外层玻璃也不会炸裂。
3.6证明火场温度
3.6.1根据玻璃受热变形程度判断:
300~600oC,轻微变形;600~700oC表面有明显凹凸变化;700~850oC,严重变形。
3.6.2根据玻璃受热后遇水产生裂纹判断:
200oC,产生大裂纹;300~400oC,裂纹数目增多,玻璃为青白色;500~600oC,细碎彼此相叠裂纹,玻璃片成白色。
3.6.3根据玻璃硬度变化判断
受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玻璃越厚,冷却后玻璃硬度增加越多。
3.7认定打击玻璃人员
利用沾在打击玻璃人员衣服上的玻璃碎片认定。
3.7.1碎片的产生
由于普通玻璃的脆性很大,有一些玻璃会背向受力方向飞溅,甚至在距离玻璃1~2米的距离投掷东西打碎玻璃时,仍能发现玻璃碎片散落在投掷者周围及身上
3.7.2碎片的提取
现场勘验时,在火灾现场提取几块被打破的玻璃碎片备检。
提取衣服上的玻璃碎片时,先在地上或工作台上铺上一块深色布或纸,将衣服放在上面后,用放大镜仔细察看,找到玻璃碎片后放入有标记的容器中以供检验。
3.7.3检测方法
通过测量玻璃密度鉴定。
利用测得的衣服上所粘碎片密度与现场提取玻璃密度相比较,即可得出是否为现场玻璃的结论。
结束语:通过对火灾现场玻璃破坏痕迹的研究,可以帮助火灾调查人员判断火场当时的情况以及判断是否有人放火,从而对案件的定性有一定帮助。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公安消防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