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破坏痕迹
浅议玻璃破碎痕迹在火灾调查中的证明作用

浅议玻璃破碎痕迹在火灾调查中的证明作用作者:李建军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16期摘要:火灾发生的过程就是证据灭失的过程,因而火灾调查工作相比其他治安、刑事等案件调查工作也困难的多,如何在火灾发生后收集证据,查明火灾原因,也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火场中各种痕迹都非常重要,都可能是查明火灾原因的重要证据,本文中,作者就常用普通玻璃,作详细观察研究,从五个方面探讨玻璃破碎痕迹在火灾调查中的证明作用。
关键词:玻璃破碎痕迹检验在许多火灾现场上,经常遇到现场门窗的玻璃被烧坏,或由于救火喷水等使受热的玻璃遇冷破裂。
由于火灾现场破坏大,痕迹物证难以保留,很难提取到有价值的物证。
有些火灾现场,需要判明门窗上的玻璃是否被击碎过,进而判断是否为出入口或火种入口,从而为确定事件性质提供依据。
因此,就需要搞清玻璃破碎痕迹的证明作用。
1.玻璃的结构、性能玻璃的品种很多,由于它的化学成分不同,其性质各异。
常见的玻璃种类有普通平板玻璃及钢花玻璃、镜面玻璃、夹层玻璃、镀膜玻璃等特种玻璃,均为非晶体;普通平板玻璃主要由二氧化硅及氧化钙和少量的氧化钠、氧化铝等组成;特种玻璃是对普通平板玻璃深加工后得到的玻璃。
普通常用门窗玻璃是1400~1500℃的温度下熔炼的。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却、硬固、退火等几个阶段。
玻璃在成型冷却时,外层冷却得快,中间冷得慢,当外层冷却到室温时,中间部分仍在继续冷却,会产生体积收缩,于是玻璃内就产生了内应力,这种内应力是由玻璃的热性质造成的,称热应力,由于玻璃冷却不均匀,产生的应力也就不平衡,如果玻璃退火不完全,玻璃内部存在的热应力易造成玻璃炸裂或轻微受力甚至温度变化遂产生炸裂。
玻璃在常温下是一种无晶体结构的固体物质,属于非晶体,无固定熔点,且机械强度、透光、传热、导电等性能各向都是同性的。
玻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抗压强度,但抗拉强度较差,是一种脆性材料,在不很大的拉抻力作用下即遭破坏,因此,玻璃在外力作用下,通常破裂的原因是拉应力而非压应力,玻璃破碎有如下特点:(1)因玻璃大体上是完全弹性体,按虎克法则不产生屈服等塑性变形。
玻璃划痕修复方法

玻璃划痕修复方法
以下是玻璃划痕修复的方法:
1.使用玻璃磨料:使用玻璃磨料来修复玻璃表面的划痕,先将受损的玻璃表面用水冲洗干净,在玻璃刮刀上挤出一些玻璃磨料,在玻璃表面上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进行磨擦,直到痕迹消失。
2.使用玻璃抛光剂:使用玻璃抛光剂来修复玻璃表面的划痕,首先将受损的玻璃表面用水冲洗干净,使用海绵将抛光剂均匀涂抹在痕迹处,以低速旋转抛光机进行抛光,直到痕迹消失。
3.使用清洁剂:在玻璃表面喷洒清洁剂,用海绵进行擦拭,直到痕迹消失。
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轻微的表面划痕。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仅适用于玻璃表面轻微的划痕修复,如果痕迹太深且面积较大,建议更换玻璃。
同时,在使用以上方法进行修复玻璃划痕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佩戴好手套和口罩等防护装备,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划伤手部。
玻璃破碎痕迹现场分析与检验鉴定案例剖析

研究玻璃破碎裂纹特征
判断打击方向,分析破坏方式,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放射裂纹:以作用点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 分布的裂纹。
切向裂纹:以作用点为中心,以某一长度为
半径的圆环形或弧形裂纹。
末稍纹:放射纹扩裂时由于能量衰减而终止 于玻璃内部的裂纹前沿。
弓形纹:分布于裂纹断口上的,并且向某一 表面汇聚成束的纹线。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三角形碎块:
一边为固定边,
两条与固定边相交的为 放射纹。 判断条件: 如果a、b两条断口上的弓形纹都是从某一表面向另 一表面汇聚,且汇聚于一点,则这两条边必为放射纹。 a、b两边交点为作用点。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四边形碎块:一边为固定边,
两条与固定边相交的为放射纹, 与固定边相对的为切向纹。 如果b、d两条断口上的弓形纹都是向同一表面汇 聚并且有向同一点汇聚的趋势;而c断口的弓形纹汇聚 方向与 b、d 相反。 则b、d 为放射纹, c为 切向纹。 b、 d两边延
入射面:产生圆环形拉应力区
自由面:产生切向拉应力区
作用点:产生锥台面拉应力区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3.玻璃受热冲击载荷作用破碎原理
玻璃经受剧烈的温度变化,使玻璃内部的应力
产生变化。
作用方式:点热源作用、面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用。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四、玻璃破碎痕迹特征
玻璃受载荷作用,由于断裂而形成的 裂纹形态和裂纹的分布。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抛击裂纹特征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普通玻璃在明火源作用下的宏观破坏痕迹研究

2018年2月武警学院学报Feb.2018第 34 卷第 2 期 JOURNAL OF THEARMEDPOLICEACADEMY V〇l.34 No.2普通玻璃在明火源作用下的宏观破坏痕迹研究吉博成a,张金Z b,杨守A b(武警学院a.研究生队;b.消防工程系,河北廊坊065000)摘要:为研究普通玻璃在明火源作用下的破坏痕迹特征及其在火灾中的证明作用,利用灶台火、油盘火、酒精喷灯三种火源对试验玻璃施加受热作用,考察了玻璃厚度、玻璃受热方式对玻璃破坏 痕迹的影响。
结果发现,酒精喷灯火焰和灶台火使玻璃破裂痕迹呈现为受火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痕 迹,油盘火作用下的玻璃破裂痕迹为树枝状裂纹,裂纹少且分布均勾;玻璃厚度对其热炸裂的时间 有影响,玻璃破裂时受火面中心温度随着玻璃厚度的增加而升高;玻璃在火源水平作用下不发生破裂。
关键词:普通玻璃;明火源;破裂;痕迹中图分类号:X928.7;D631.6文献标志码:A0引言玻璃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随着玻璃 的普及,研究人员对玻璃在火灾环境下的行为特征 进行了一些探索。
刘义祥m研究了玻璃遇水炸裂的机理,提出玻璃的热破坏决定于热应力的大小、种类 以及最大热应力所处部位。
王承遇[2]用G riffith理 论解释了玻璃发生热炸裂时其表面出现树枝状裂纹 以及裂成许多块等现象的原因。
王永清[3]对玻璃受 热和外力击碎不同的破裂痕迹的区别进行了对比。
林松[4]研究了玻璃出现软化、熔化流淌等破坏形式 的特征及其与火场温度的关系。
刘忠伟[5]采用有限 元法全面求解了建筑玻璃在日光照射下产生的温度 场和应力场,研究了建筑玻璃热炸裂机理及特性,提 出热炸裂的起始纹应垂直或近于垂直玻璃板的边 部。
张庆文[]利用ISO 9705标准燃烧室,对4 mm、6 m m单层浮法玻璃和10m m钢化玻璃进行了不同规 模油池火全尺寸火灾试验,得出了玻璃火灾响应的 相关规律。
李建华[7]对普通玻璃热炸裂的形成过程文章编号:1008 -2077(2018)02 -0024 -05进行了探讨。
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火灾物证技术鉴定

(二)火灾痕迹物证的送检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第21条规定:火灾现场提取的痕迹物
证如果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应当送交公安消防机构技术鉴
定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专业技术部门进行。对在火灾事故中死 亡的人员,应当经法医进行鉴定。
当送检火灾痕迹物证样品时,须同时附交委托书,写明案由、
检验要求以及检材和对比样品清单。
二、火灾物证仪器分析
热分析
色谱分析 原子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
核磁共振和质谱法
(一)热分析 1、 热分析( thermal analysis) 概念: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
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
2、热分析技术的分类
测定物理量 技术名称 热重法 TG ICTA简称 测定物理量 热量 长度或体积 EGD 力学特性 EGA 声学特性 技术名称 差示扫描量热 法 热膨胀法 热机械法 动态热机械法 热发声法 热传声法 TMA ICTA简称 DSC
火灾痕迹概述 烟熏痕迹 木材燃烧痕迹 液体燃烧痕迹 倒塌痕迹
玻璃破坏痕迹 混凝土在火灾中的变化 金属在火灾中的变化 短路痕迹 过负荷痕迹
一、火灾痕迹概述
火灾痕迹物证的概念 火灾痕迹物证的提取 火灾痕迹物证的送检
火灾痕迹物证的检验
火灾痕迹物证的后期处理
(一)火灾痕迹物证的提取
(四)分子吸收光谱
通过分子对光的吸收产生的 光谱来判断物质的种类。包 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 外吸收光谱。
(五)核磁共振
通过测量分子中原子核的电磁性 质来确定分子结构。
(六)质谱
气态分子在高能电子的轰击下, 失去电子成为带正电的分子离子, 并按一定规律裂解成碎片离子, 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不同质 核比的碎片离子被分离、收集、 记录下来,得到质谱图。
火场消防射水造成的窗玻璃破坏痕迹分析

(a)(c)(b)
图1试验房间布置图
图2消防射水前窗内火势情况
min时,消防员在室内使用消防水枪射水,
玻璃表面温度突然下降,导致玻璃体内外温度差增大
璃体收缩不一致,使内部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玻璃体弹性迅速降低,在水流产生的冲击作用力和内外温差产生的应力共同作用下,玻璃发生破裂,如图3所示。
图3室内消防射水导致玻璃脱落
玻璃碎片坠落于窗户外侧,散落于窗台和窗户下的地面。
玻璃在坠落中,继续受温差作用,热应力起主导作用,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年9月第38卷第9期
图4窗玻璃坠落地面情况
玻璃微裂纹
射水后,窗台中间残留有(b)玻璃的大块状玻璃碎片,碎片左侧无明显烟熏痕迹,右侧有浓重的烟熏痕迹。
射水无烟熏痕迹的玻璃受火焰热作用,受热温度高,射水后,玻璃内部形成了细小的裂纹,也称微裂纹。
温度高和受热时间相对较长一侧微裂纹较多且相对密集,另一侧微裂纹较少且相对松散。
图5射水后窗框处窗玻璃断面痕迹图6彻底冷却后窗框处玻璃破坏痕迹。
事故车辆痕迹的分类

事故车辆痕迹的分类事故车辆痕迹的分类对于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判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痕迹的分析,可以确定事故的原因、责任以及事故发生的过程。
在事故现场,可以观察到多种不同类型的痕迹,下面将对事故车辆痕迹进行分类介绍。
1. 刹车痕迹刹车痕迹是一种常见的事故车辆痕迹。
当车辆急刹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形成痕迹。
根据刹车痕迹的形状和长度,可以判断车辆的制动情况、刹车力度以及速度等信息。
刹车痕迹通常呈现为黑色的橡胶痕迹,长度与刹车距离成正比。
2. 撞击痕迹撞击痕迹是指车辆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后留下的痕迹。
撞击痕迹可以分为直接撞击痕迹和间接撞击痕迹。
直接撞击痕迹通常是车辆外部表面的凹陷、划痕等;而间接撞击痕迹则是指其他物体上留下的车辆颜色、漆痕等痕迹。
通过撞击痕迹的形状和位置,可以判断事故的发生角度、车辆的行驶方向以及碰撞时的速度等信息。
3. 翻滚痕迹翻滚痕迹是指车辆在事故中发生侧翻或翻滚后留下的痕迹。
翻滚痕迹通常表现为车辆周围的植被破坏、地面的刮擦痕迹以及车辆覆盖物的损坏等。
通过翻滚痕迹的形状和分布,可以判断车辆的侧翻角度、翻滚的轨迹以及事故发生时的速度等信息。
4. 油污痕迹油污痕迹是指车辆事故现场留下的液体污渍。
油污痕迹通常是由车辆的润滑油、燃油或其他液体泄漏而产生的。
通过油污痕迹的颜色、形状和分布,可以判断事故车辆的漏油位置、泄漏的液体种类以及泄漏的程度等信息。
5. 玻璃碎片痕迹玻璃碎片痕迹是指车辆事故中玻璃碎片的分布情况。
玻璃碎片痕迹可以判断车辆发生碰撞后玻璃的破碎方式、碎片的分布范围以及事故发生时车辆的位置等信息。
通过玻璃碎片痕迹还可以初步判断车辆碰撞的力度和角度。
6. 轮胎痕迹轮胎痕迹是指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之间产生的痕迹。
轮胎痕迹的特征可以用来判断车辆的行驶速度、转向情况以及轮胎的胎压等信息。
通过观察轮胎痕迹的深度、宽度和形状,可以初步判断车辆的行驶状态。
事故车辆痕迹的分类对于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火灾调查中的火灾痕迹

分析火灾调查中的火灾痕迹摘要:近些年来,火灾事故发生的频率有所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日常消防工作当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就是火灾调查,而且最真实、最客观的存在就是火灾痕迹。
对火灾痕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知,能够对火灾发生的地点以及起火原因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因此,要对火灾现场痕迹的表现形式给予高度的关注,并运用到实际的调查工作当中。
关键词:火灾调查火灾痕迹应用查明火灾原因的有效证据就是火灾痕迹,它能够把客观事实充分的反映出来。
通过对火灾痕迹的分析和判定,能够对火焰经过的路线、蔓延方向以及起火源进行确定,然后依据材料燃烧程度来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
因此,相关的调查人员一定要掌握准确的火灾痕迹,为最后火灾事故原因的鉴定提供有效的依据。
1、火灾痕迹的类型1.1木材燃烧痕迹木材是十分易燃的,而且在发生火灾时也最容易被烧毁。
距离火源越近的木材,烧毁程度也就越严重。
在对火灾进行实际调查时,依据木材燃烧痕迹可以采集到一些火灾事故的信息,比如起火点、火灾燃烧的时间等。
1.2玻璃痕迹相对于木材和塑料而言,玻璃具有较强的耐火性,并不会被火完全燃烧掉。
所以,在火灾事故现场,玻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火灾痕迹。
玻璃被火燃烧,虽然并不会完全烧毁掉,但一定会留下相应的痕迹,对这些痕迹进行分析就能对火力温度对玻璃造成的破坏规律有一个良好的掌握,进而对火灾的起因和发展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1】。
在火灾调查当中,玻璃痕迹之所以会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原因是由于玻璃和火源的远近直接影响到玻璃变形的位置和变形的程度。
1.3烟熏痕迹最具有代表性的火灾痕迹就是烟熏痕迹。
在发生火灾的过程当中,由于物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气,通过热力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就会产生热膨胀和浮力,再与热压发生反应而形成气流。
如果烟气变化成为了气流,那么它所包含的碳离子就会在物体表面附着,使物体表面出现烟熏的痕迹。
相关调查人员可以依据烟熏痕迹对起火点和火焰的延伸方向做出大致判断,进而让能够对火灾事故信息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2.证明受力方向
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放 射状裂纹端部没有裂透 的那一面是受力面。
断面上有弓形线 断面的一个棱边上 有细小的齿状碎痕
裂纹端部有未裂透 玻璃厚度的痕迹
打击点背面有凹 背纹状痕迹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2.证明受力方向
当打击力集中,有时使该点非 受力面玻璃碎屑剥离,形成凹贝 纹状痕迹的一面为非受力面
火灾前被打破的玻璃,其 断面上往往有烟熏; 火灾后打破的玻璃,其断 面往往比较清洁或烟尘少。
断面烟熏情况不同
碎片重叠部分烟 尘不同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3.证明打破时间
堆积层不同
底面烟熏痕迹不同
断面烟熏情况不同
玻璃破坏时两块落地碎片 叠压在一起, 如果下面一块玻璃重叠部 分的上面没有烟熏,其它 部分有烟熏,说明是火灾 前被打破的; 如果下面一块上面重叠和 非重叠部分都有烟熏,则 是起火后打破的。
2.根据玻璃受热后遇水产生的裂纹判断
3.根据玻璃的硬度变化判断
玻璃受热到某一温度后,经冷却用维氏硬度计测定其维氏硬度发现:根据玻 璃的硬度变化判断玻璃受热到某一温度后,经冷却用维氏硬度计测定其维氏 硬度发现:各种玻璃的硬度都随所受温度升高而增大 ;玻璃受热时间越长, 硬度越大;经受同一温度时,玻璃越厚,其硬度值越高。
1.脆性破坏 2.热破坏 3.玻璃的熔 融变形
当玻璃受到外力作用时,表面 上的微裂纹急剧扩展,其强度极限 (σ m )下降,微裂纹容易扩裂。 同时在裂纹前沿产生应力集中,微 裂纹扩展成裂纹,最终导致破裂。
二、玻璃破坏机理
1.脆性破坏 2.热破坏 3.玻璃的熔 融变形
当室内发生火 灾温度急变时,引起 玻璃内部胀缩不一致, 受到的热应力超过玻 璃承受的强度极限, 一般当温差达60 ℃ ~70℃时,玻璃 便会破裂
碎片重叠部分烟 尘不同
4.证明火势猛烈强度
玻璃炸裂细碎、飞散,说明燃烧速度大,火势猛烈; 玻璃出现裂纹,还留在框架上,说明燃烧速度和火势 为中等程度; 玻璃出现裂纹,还留在框架上,说明燃烧速度和火势 为中等程度; 玻璃仅是软化,说明燃烧速度小,火势发展慢。
5.证明火场温度
1.根据玻璃受热变性程度判断
断面上有弓形线 断面的一个棱边上 有细小的齿状碎痕 裂纹端部有未裂透 玻璃厚度的痕迹
打击点背面有 凹背纹状痕迹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3.证明打破时间
堆积层不同
底面烟熏痕迹不同
断面烟熏情况不同 碎片重叠部分烟 尘不同
火灾前被打破的玻璃,其碎片大部 分紧贴地面,上面是杂物、余烬和 灰尘; 起火后被打破的玻璃一般在杂物余 烬的上面。
轻微变形, 受热温度为300 ℃ ~600 ℃。 中等变形, 受热温度为600 ℃ ~700 ℃。 严重变形, 受热温度一般为 700 ℃~ 850 ℃。 熔融流淌, 受热温度在 850 各种厚度的玻璃受热的温度越高,遇水后产生的裂纹数目越多,玻璃片越发 白;同一温度下,受热的时间越长,遇水后产生裂纹的数目越多。各种厚度 的玻璃受热的温度越高,遇水后产生的裂纹数目越多,玻璃片越发白;同一 温度下,受热的时间越长,遇水后产生裂纹的数目越多。 200 ℃左右玻璃片仍是透明的; 300 ℃~400 ℃玻璃片为 青白色 ; 500 ℃~600 ℃玻璃片 呈白色 。
二、玻璃破坏机理
若将玻璃慢慢 升温 ,一般玻璃在 470 ℃左右开始变 2.热破坏 形; 740 ℃左右软化, 3.玻璃的熔 但不流淌; 随着温度升高, 融变形 粘度降低,开始出 现流淌迹象,大约 在1100 ℃ ~1300 ℃
1.脆性破坏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1.证明破坏原因
形状不同
落地点不同 残留在框架上的 玻璃牢固度不同
浙江在线03月23日讯 昨晚6时许,市区蒲鞋市华纳大厦2幢5楼某室发生一起离奇爆炸,房内窗户、卫生间玻璃门等全部被震碎,户主称发 生爆炸的是厨房里的燃气罐,但奇怪的是,当时在厨房里烧菜的户主妻子却没被烧伤,燃气罐也没有破裂,更诡异的是,现场没有过火痕 迹。 昨晚7时许,记者赶到爆炸现场,在华纳大厦2幢1楼开店的张老板称,当时一阵巨响过后,有很多碎玻璃从天上落下,好像下雪一样, 所幸店门口当时没有路人只有一辆电瓶车。 记者来到5楼的爆炸现场,只见里面一片狼藉,整个套间面积约有80平方米,厨房不到10平方米,厨房内柜台彻底塌陷,金属窗框被 震裂,厨房、客厅、卫生间满是碎玻璃。 据户主杨先生介绍,他的妻子当时正在厨房里做饭,他和父亲以及两个在读幼儿园的双胞胎女儿在房间等待,突然,橱柜里的燃气罐 发生爆炸,房间里好像地震了一样,所有玻璃都碎了,他的妻子受了伤,他的一个女儿也被碎玻璃割伤,母女俩均被送医治疗。 杨先生回忆,三天前他们就闻到厨房里有股燃气味,他们认为应该是燃气皮管老化有漏洞,所以他们前天请了师傅换了根新皮管,不 知道是不是皮管没接好。 事件发生后,鹿城公安分局南门派出所、鹿城消防大队黎明路中队等纷纷赶往现场救援。 据参与救援的民警和消防队员表示,现场没有燃烧痕迹,燃气罐也完好无损。周边邻居也在猜测,如果真是燃气爆炸,这么大的动静 房子怎么没有烧起来,站在燃气罐旁烧菜的人怎么没被烧伤? 鹿城消防大队黎明路中队陈指导员介绍,爆炸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据现场情况分析,他认为有一种情况可能性很大。 他分析道,煤气爆炸需要具备几个条件,如封闭空间、煤气浓度超过爆炸临界值、充足氧气和火源(包括电火花),杨先生家里的燃气 罐放在封闭的橱柜里,燃气经皮管泄漏后慢慢达到爆炸临界值,在杨太太烧饭引起的火花的作用下,爆炸就发生了,但由于爆炸和燃烧都 需要充足的氧气,所以在消耗完橱柜里有限的氧气后,爆炸也就结束了,而爆炸产生的能量随即向四周扩散造成破环。 烧 他介绍,消防队员有种“爆炸灭火法”,原理就是通过引爆炸药等方式造成剧烈爆炸,消耗目标区域 枝或龟背纹状; 机械力冲击破坏的,裂纹一般呈放射状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1.证明破坏原因
形状不同 形
落地点不同
残留在框架上的 玻璃牢固度不同
烟熏火烤炸裂的玻璃,散落在玻璃框 架两边的碎片数量相近; 冲击破坏的玻璃碎片,往往向一面散 落偏多,有些碎片落地距离较远.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1.证明破坏原因
形状不同 形 落地点不同
残留在框架上的 玻璃牢固度不同
热炸裂后残留在框架上的玻 璃附着不牢固,在冷却后一 般会自动脱落 冲击破坏后残留在框架上的 玻璃若没经过火焰作用, 一 般附着比较牢固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2.证明受力方向
放射状方向破裂的玻璃断面 上相邻的弓形线汇集的一面 是受力面。
玻璃破坏痕迹
胡占尧 贾晨喜
一、玻璃的基本特性
组成:主要由SiO2及少量氧化钙、氧化钠、氧化
铝等物质组成,为非晶态物质。
主要特性:
1.耐腐蚀性:对水蒸气、水和弱酸等具有稳 定性,不溶解也不生锈 2.绝缘性:常温下电导率很小,是绝缘体 3.脆性:硬且脆,机械强度低,受力易破碎
二、玻璃破坏机理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3.证明打破时间
堆积层不同
底面烟熏痕迹不同
断面烟熏情况不同 碎片重叠部分烟 尘不同
起火前被打破的玻璃,其所 有碎片贴地的一面均没有烟 熏; 只要有一块碎片贴地一面有 烟熏,就说明它是起火后被 打碎的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3.证明打破时间
堆积层不同
底面烟熏痕迹不同
断面上有弓形线
断面的一个棱边上 有细小的齿状碎痕 裂纹端部有未裂透 玻璃厚度的痕迹 打击点背面有凹 背纹状痕迹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2.证明受力方向
放射状裂纹断面 没有齿状碎 痕的一面是受力面
断面上有弓形线
断面的一个棱边上 有细小的齿状碎痕
裂纹端部有未裂透 玻璃厚度的痕迹 打击点背面有凹 背纹状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