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破碎痕迹现场分析与检验鉴定案例剖析
试探玻璃破碎机理与痕迹分析

收稿日期:2017-12-04作者简介:张迪迪(1994-),男,陕西咸阳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痕迹检验技术系2016级公安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痕迹检验。
许多犯罪现场,犯罪嫌疑人是通过对玻璃的破坏开启门窗进入现场,还有一些枪击案件现场,可能出现对建筑物门窗玻璃的破坏。
玻璃破碎痕迹是指玻璃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由于断裂而形成的裂纹分布及形态痕迹。
玻璃破碎痕迹检验技术是指对各类异物击碎玻璃及玻璃自然断裂的痕迹进行检验,分析玻璃破碎的原因及打击物的种类、打击方向、角度、距离等,为侦查破案和查明事故原因提供线索和证据的一种专门技术[1]。
由于现实生活和实际案件中多见平板普通玻璃,未加特殊说明时,本文主要探讨的玻璃都是平板普通玻璃。
目前学术界在痕迹检验领域多以玻璃破碎痕迹特征作为研究重点,但对于玻璃破碎的原理机理研究较少,本文就玻璃的机械性能,破碎原理进行探讨。
1.玻璃的机械性能玻璃是一种具有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同时玻璃也是一种脆性客体,具有较大的抗压性和抗冲击性,玻璃的硬度大,其硬度值在摩氏硬度5~7之间。
同时脆性也较大,当载荷超过玻璃的强度极限时,就会立即破裂。
但是,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较小。
玻璃的实际强度与理论强度差异很大,理论抗折强度是1.2×105kg/cm 2,实际抗折强度为70kg/cm 2,主要原因是玻璃具有脆性和微裂纹以及存在不均匀区等。
以普通平板玻璃的强度值为例,抗张强度在350~850kg/cm 2之间,抗压强度在2×104~5×104kg/cm 2之间,其抗压强度约为抗张强度的15~20倍。
因此,当玻璃在张应力和压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受张应力作用的部位非常容易形成裂纹而断裂。
简言之,玻璃具有硬度大、脆性大、抗压强度大和抗张强度小等性质。
此外,玻璃还具有热稳定性和热应力等性质[2]。
2.玻璃破碎原理由于玻璃具有脆性高、弹性差的性质,且有一定的抗拉抗压性,这就决定了玻璃只能形成孔洞、裂纹、破碎等痕迹,这就与我们传统研究的诸如手印、足迹、工具痕迹等有所不同,这些试探玻璃破碎机理与痕迹分析张迪迪(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痕迹检验技术系,辽宁沈阳110035)摘要:为了区分玻璃破碎的原因和性质,侦破与玻璃破碎相关的案件,文章深度探究各种玻璃破碎机理以及不同状态下玻璃破碎的痕迹特征,对比研究不同造痕体形成的玻璃破碎痕迹差异,结果表明,枪击玻璃、高速抛击玻璃、低速抛击玻璃形成的玻璃破碎特征有显著区别,具体表现在孔洞的形态、破碎裂纹的形态分布等方面,依据差别可以判断玻璃破碎作用方向和作用方式,为实际案件中玻璃破碎原因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钢化玻璃碎裂分析报告

钢化玻璃碎裂分析报告引言钢化玻璃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耐冲击性的特点,但在某些情况下,仍然会发生碎裂现象。
本文旨在对钢化玻璃碎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以便在使用钢化玻璃时避免碎裂问题的发生。
步骤一:观察和记录首先,对钢化玻璃碎裂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这包括发生碎裂的时间、地点、碎裂的方式(如表面爆裂、整体碎裂等)以及可能存在的外力作用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详细记录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碎裂问题的背后。
步骤二:检查钢化玻璃的质量接下来,我们需要对钢化玻璃的质量进行检查。
首先,确认该玻璃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其次,检查玻璃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瑕疵或裂纹。
如果存在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玻璃的强度下降,增加碎裂的风险。
步骤三:分析外力作用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分析可能存在的外力作用。
这可能是人为原因,例如意外碰撞或错误的安装导致的应力集中;也可能是自然原因,例如风力、温度变化等。
通过分析外力作用,可以进一步确定碎裂的原因。
步骤四:测量玻璃的应力状况为了更好地了解钢化玻璃的应力状况,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测力仪器进行测量。
这些仪器可以测量玻璃的表面和内部的应力分布,并给出相应的数值。
通过测量玻璃的应力状况,我们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过大的应力集中区域,从而导致碎裂的发生。
步骤五:模拟碎裂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钢化玻璃的碎裂过程,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进行模拟。
通过对玻璃的物理性质进行建模,并引入外力作用,可以模拟出碎裂的过程。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碎裂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碎裂。
步骤六:解决方案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来避免钢化玻璃的碎裂问题。
首先,确保选用质量可靠的玻璃材料,并进行合格的安装。
其次,注意避免外力作用,例如在使用时避免碰撞、减少风力的影响等。
最后,对于特定情况下的应力集中区域,可以考虑增加支撑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以降低碎裂的风险。
结论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对钢化玻璃碎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砸窗盗窃案中玻璃痕迹特征分析

砸窗盗窃案中玻璃痕迹特征分析
近年来,砸窗盗窃的案件频频发生。
在侦破此类案件中,对现场遗留下的痕迹进行分析显得非常重要。
其中,玻璃痕迹的特征分析是对案件定性和侦破起到重要作用的一个方面。
砸窗盗窃案件发生后,玻璃碎片在现场不可避免地留下痕迹。
经常有些玻璃碎片还附着在中间框或移动框的橡胶垫内。
而这些玻璃碎片会有着不同的形状和大小,根据玻璃碎片的形态、尺寸、位置等特征,可以从中推断出窗户被破坏的方式。
首先,玻璃破碎形态是区分砸窗方式的重要特征。
如果是使用重物或石头砸窗而入,则玻璃弹出的碎片一般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如果是使用铁器等劈砍工具将玻璃劈开,则玻璃呈现出大而整齐的边缘,并呈线性排列。
因此,根据玻璃碎片形态的不同,可以初步判断是何种方式砸窗而入的。
其次,玻璃碎片的尺寸和分布是判断盗窃所用工具和砸窗时的力度大小的重要特征。
假如是使用力度强大的手工工具撬开的窗户,玻璃碎片大小不同,分布相对较为集中;如果是使用钻头等工具从较小的孔洞处钻进去,那么玻璃碎片相对较小,分布则相对分散。
最后,影响玻璃痕迹的特征还包括如果在案发现场检查出有一些钻头孔,则很有可能是破玻璃的工业用钻头留下的痕迹。
这种钻头留下的孔与锤子或榔头敲砸出来的孔不同,它们呈整齐、圆形或椭圆形,而且孔的表面与一般的敲砸痕迹完全不同。
总之,砸窗盗窃案中,玻璃痕迹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玻璃碎片形态、尺寸和分布等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砸窗的方式,从而推断出使用的工具和施工人员的特征,为侦破案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钢化玻璃爆裂司法鉴定案例

钢化玻璃爆裂司法鉴定案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钢化玻璃爆裂司法鉴定案例钢化玻璃频频自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厂家的生产质量有问题,还是外力撞击引起事发之后,承建商矢口否认质量问题,拒绝赔偿!看华碧司法鉴定如何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还原事实真相!江苏某市的黄女士于2013年10月份对新房装修,家中的玻璃移窗、封闭阳台、封闭阳光房等有关铝合金和钢化玻璃的安装工程都交由李姓承建商承接,所有装修工程于2014年1月施工完毕,为保证工程质量,黄女士与李姓承建商签订了质量承诺保证书,保证所有承接工程保修2年。
时间到了2014年8月份,安装在南、北阳光房的钢化玻璃开始陆续破裂,其中南阳光房使用钢化玻璃42块,先后破裂8块,北阳光房使用12块,先后破裂4块。
而钢化玻璃破裂后的碎片,还导致了屋内地板等物件损坏。
黄女士赶紧找到李姓承建商,但李姓承建商却坚称钢化玻璃没有质量问题,拒绝维修。
期间,黄女士通过当地工商所进行调解,但李姓承建商仍旧置之不理。
无奈之下,黄女士将李姓承建商告上了法庭。
当地人民法院在审理此案过程中委托华碧司法鉴定所对对涉案钢化玻璃破裂原因进行物证鉴定。
华碧司法鉴定人接到法院委托后,第一时间赶趁至黄女士家中进行现场调查,并从南阳光房取涉案破裂的钢化玻璃1块,从北阳光房取涉案破裂的钢化玻璃1块,带回华碧司法鉴定所进行检测分析。
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过程中,未发现涉案玻璃安装存在异常;未发现爆裂玻璃的开裂源处存在异物撞击痕迹;发现钢化玻璃开裂处存在明显“蝴蝶斑”开裂纹路,且在开裂源核心处发现硫化镍(NiS)“结石”。
钢化玻璃自爆往往是由于生产钢化玻璃的原片内部存在一些微小的结石、杂质导致的。
在钢化玻璃自爆起始点处,会聚集含硫化镍的结石、杂质,这些硫化镍结石在钢化玻璃生产过程中会把高温晶态(α-NiS,六方晶系)“冻结”并保留到常温下。
钢化玻璃中这种高温晶态在常温下并不稳定,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向常温晶态(β-NiS,三方晶系)转变,在转变的同时会伴随着明显的体积膨胀(膨胀2~4%)。
砸窗盗窃案中玻璃痕迹特征分析

砸窗盗窃案中玻璃痕迹特征分析
砸窗盗窃案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商业场所和住宅区域。
破窗入室在
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安全环境,给业主带来不小的财务损失和精神上的伤害。
针对砸窗盗窃案,警方需要通过对破窗玻璃痕迹的特征分析,来为案件侦破提供参考。
砸窗玻璃痕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玻璃碎片形状
被砸碎的玻璃碎片形状可以反映出作案者使用的工具种类和材质。
常见的工具有铁棒、铁锤、石块等,材质有金属、木材、石材等。
根据玻璃碎片形状的特点,可以推断出作案
者使用的工具种类和材质,进而确定作案者的身份特征。
2. 破窗位置和方式
破窗位置和方式可以反映出作案者的作案意图和手法。
如果是针对家庭的破窗盗窃,
破窗位置通常在一楼或二楼自家房屋门窗,而商业场所则可能瞄准窗户、门牌等。
同时,
破窗的方式也可以反映出作案者的手法,钻窗、砸窗或破踢脚线等方式都有可能被使用,
警方可以通过破窗位置和方式推断出作案者的作案意图和手法。
3. 玻璃碎片的散落规律
砸窗盗窃案发生时,窗户破碎后,玻璃碎片会散落在场地上,其散落规律可以反映出
作案者进入和逃离现场的轨迹和方向。
根据玻璃碎片的散落规律,警方可以推断出作案者
进出现场的方向和轨迹,从而追踪作案者。
总的来说,砸窗盗窃案的侦破需要系统、细致的威胁分析方法,尤其是在对玻璃痕迹
的特征分析上,根据强盛的理性和科学方法,警方可以从玻璃碎片形状、破窗位置和方式、玻璃碎片的散落规律等方面来确定作案者的身份特征,追踪作案者并破案,从而确保社会
的安全和稳定。
11.30分析室玻璃瓶爆裂事故报告

11.30分析室玻璃瓶爆裂事故报告一、事故经过:2010年11月30日10点左右,QC成品组检验员李园(女、23岁)在配样室进行顺铂的铂项目分析预备工作,清洗玻璃烧杯时,将少量(70ml左右)的浓硝酸倒入通风橱内的废溶剂收集瓶(约4升左右的丝口小口瓶,瓶内盛装约500ml 左右的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和液)中,并随手将瓶盖盖上。
10分钟后,李园在做好其它工作再次回到配样室清洁现场时,发现废溶剂收集瓶里呼呼声响,瓶品伴有少量的气体溢出,李园发现情况不对转身准备离开报告,就在此时,溶剂收集瓶忽然炸爆裂,破裂的玻璃碎片将李园的脸部、手部及肚子划伤。
事故发生后,分厂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医院处理,经医院检查处理后,遵医嘱回家休息。
二、事故原因:1、此次事故中,浓硝酸与有机溶剂混和发生激烈的反应并产生大量的热量与气体,产生的压力得不到及时释放,当压力得到一定程度时,发生玻璃瓶爆裂事故。
员工李园将清洗仪器的浓硝酸直接倒入混和的有机溶剂中是此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分厂“小试生产危险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生产、分析产生的废液应分类收集,独单存放;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人员应掌握使用物料的危险特性。
本起事故发生时,员工李园不了解所使用物料的危险性,未掌握废溶剂收集正确方法,从中体现QC部门的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严重不到位, QC安全管理缺陷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预防措施:1、质量控制部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部门内部危险源预防措施的培训,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分厂的废液存放规定、使用危险物料的特性。
2、更换存放废液的容器(禁止使用丝口的玻璃瓶),按废弃物性质分类标识清楚,做到性质禁忌的废液分开存放。
3、现场存放的废液达以半瓶及时清理一次。
四、处理建议:1、李园作为危险物料的使用者,上岗前没有掌握危险物料的特性,违规将不同性质的废液混放在一起,直接造成此次事故的发生,并造成严重的后果。
对其处以100元的罚款。
2、质量控制部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二、三级培训严重不到位,质量控制部负责人黄考来负责领导管理责任,处罚200元。
砸窗盗窃案中玻璃痕迹特征分析

砸窗盗窃案中玻璃痕迹特征分析砸窗盗窃案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犯罪分子通过砸碎窗户玻璃进入建筑物或车辆进行盗窃活动。
在砸窗盗窃案中,玻璃痕迹是犯罪现场的重要证据之一,对玻璃痕迹的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警方找到犯罪嫌疑人,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一、玻璃痕迹的形状特征1. 玻璃碎片的形态在砸窗盗窃案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使用钢制或者木制的工具来砸碎窗户玻璃,因此玻璃碎片的形态特征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来说,砸碎玻璃窗的工具会在玻璃上留下锋利的破裂边缘,这些破裂边缘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有些甚至还带有一些锯齿状的切割痕迹。
在玻璃破碎后,犯罪嫌疑人在进入建筑物或车辆时可能会划伤自己的衣服或者皮肤,这些衣物纤维或者皮肤细胞可能会残留在玻璃碎片上,为警方留下重要的线索。
2. 破碎玻璃的分布特征砸窗盗窃案发生后,现场玻璃破碎的分布特征也是重要的分析对象。
通常情况下,破碎的玻璃碎片会散落在犯罪现场周围的地面上,而且它们的分布范围和密度可以反映出砸窗盗窃案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法、使用的工具、撤离的方向等重要信息。
因此对破碎玻璃的分布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帮助警方锁定作案嫌疑人逃跑的方向和逃跑的距离,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的线索。
二、玻璃痕迹的物理特征1. 玻璃片的材质在砸窗盗窃案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选择玻璃材质较为脆弱的建筑物或车辆进行盗窃活动,因此玻璃破碎后残留的玻璃碎片往往具有较高的脆性。
通过对玻璃碎片的材质进行仔细的分析,可以为警方提供重要的证据,帮助他们识别出作案嫌疑人使用的玻璃材质,进而锁定作案嫌疑人的身份和作案手法。
2. 玻璃片的化学成分在砸窗盗窃案中,犯罪嫌疑人砸碎玻璃窗之后可能会在玻璃上留下大量的污染物,例如油污、指纹、烟灰、食物残渣等。
通过对这些污染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为警方提供重要的线索,帮助他们找到作案嫌疑人的身份和作案动机。
2. 破窗手段在砸窗盗窃案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选择使用一些具有一定硬度和锋利度的工具来破坏窗户玻璃,例如榔头、砖头、菜刀等。
砸窗盗窃案中玻璃痕迹特征分析

砸窗盗窃案中玻璃痕迹特征分析近年来,砸窗盗窃案件屡屡发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警方需要对砸窗盗窃案中玻璃痕迹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便更好地破案和预防类似案件的发生。
砸窗盗窃案中玻璃痕迹特征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玻璃痕迹是犯罪现场不可忽视的重要证据,由于玻璃是一种易碎而又普遍存在的材料,因此它在犯罪现场留下的痕迹可以提供警方丰富的线索。
通过对玻璃痕迹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比对,警方可以迅速确定是否存在盗窃行为,找到可能的作案手段和途径,进而锁定嫌疑人或者寻找相关证据,有力地帮助破案和维护社会治安。
在砸窗盗窃案中,犯罪分子通常会利用工具暴力破坏窗户以便进入建筑物内部进行盗窃。
这种犯罪行为留下的玻璃痕迹通常具有明显的特征,例如破碎的玻璃片、破碎面的形状和大小、玻璃碎片散落的范围、破碎面的凹凸程度等。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破窗的方式和工具,进而有助于锁定破案的方向和嫌疑人。
除了对犯罪现场的玻璃痕迹进行分析外,警方还需要深入研究和了解不同类型的玻璃,以便更好地判断和分析犯罪现场的玻璃痕迹。
根据犯罪现场的玻璃痕迹和相关文件、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后,结合破案的经验以及先进的科学仪器,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犯罪现场的玻璃痕迹所属的具体类型和特征,进而指导破案的方向,提高破案的效率。
在砸窗盗窃案中,玻璃痕迹特征分析需要综合运用犯罪学、法医学、材料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法医学可以通过显微镜和光谱仪等工具进行玻璃痕迹的形貌和物理结构分析;材料学可以通过样品分析和特征比对来鉴别不同类型的玻璃;化学可以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来确定玻璃的配方和来源等。
这些专业技术和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和判断犯罪现场的玻璃痕迹,并为破案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值得指出的是,在砸窗盗窃案中,玻璃痕迹特征分析还可以为犯罪心理学和犯罪行为学提供重要的参考。
砸窗盗窃行为通常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力量,这些行为反映出了犯罪分子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玻璃破碎裂纹特征
判断打击方向,分析破坏方式,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放射裂纹:以作用点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 分布的裂纹。
切向裂纹:以作用点为中心,以某一长度为
半径的圆环形或弧形裂纹。
末稍纹:放射纹扩裂时由于能量衰减而终止 于玻璃内部的裂纹前沿。
弓形纹:分布于裂纹断口上的,并且向某一 表面汇聚成束的纹线。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三角形碎块:
一边为固定边,
两条与固定边相交的为 放射纹。 判断条件: 如果a、b两条断口上的弓形纹都是从某一表面向另 一表面汇聚,且汇聚于一点,则这两条边必为放射纹。 a、b两边交点为作用点。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四边形碎块:一边为固定边,
两条与固定边相交的为放射纹, 与固定边相对的为切向纹。 如果b、d两条断口上的弓形纹都是向同一表面汇 聚并且有向同一点汇聚的趋势;而c断口的弓形纹汇聚 方向与 b、d 相反。 则b、d 为放射纹, c为 切向纹。 b、 d两边延
入射面:产生圆环形拉应力区
自由面:产生切向拉应力区
作用点:产生锥台面拉应力区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3.玻璃受热冲击载荷作用破碎原理
玻璃经受剧烈的温度变化,使玻璃内部的应力
产生变化。
作用方式:点热源作用、面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用。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四、玻璃破碎痕迹特征
玻璃受载荷作用,由于断裂而形成的 裂纹形态和裂纹的分布。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抛击裂纹特征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五、玻璃破碎裂纹的分析
判断打击方向、分析作用方向、判断抛射速度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1.判断冲击方向
根据碎块分布位置判断 根据裂纹断口特征判断
根据作用点断口判断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根据放射纹断口上的弓形纹判断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根据切向裂纹断口上的弓形纹判断
放射纹
切向纹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根据末稍纹判断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根据玻璃局部碎块判断 碎块的出现:现场被破坏,被清理;伪造现场。 碎块的种类: 残留碎块:残留于边框上的碎块,
碎块的方位容易确定。
散落碎块:散落地面的碎块, 碎块的方位不易确定。
切向纹 直径小或不出现,断口呈柱面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弹弓抛射石块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弹弓抛射铁块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弓形纹 放射纹(末稍纹):弓形纹从自由面向 入射面汇聚,并且汇聚到作用点。 切向纹:弓形纹从入射面向自由面汇聚。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2009.9
当外界截荷作用强度足够大时,首先 在中心层产生裂纹,裂纹将在内应力 作用下自行扩展、并开始分叉。 抛击(敲击)裂纹特征 形成大量的小碎块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枪击裂纹特征
弹孔:圆形、椭圆形,弹孔周围形成喇叭口层裂。
层裂区:层裂区呈喇叭状,入口小、出口大, Φc / Φr ≈3(7.62),断面呈阶梯状。 放射纹区:作用点附近的形成放射纹。 碎块区:在放射纹区之外形成小碎块。
长线的交点
为作用点。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黑 龙 江 黑 河 市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室外
1 2
第一点
3
4
室内
第二点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1 2 3
室外
4
第三点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末稍纹
均匀分布于弹孔周围、密度大、长度小、
形态细直(断口呈柱面)、
前沿形态:入口面长、出口面短。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放射纹
放射状或网状分布,分叉多、转折多, 密度小、长度大 形态弯曲、裂纹较
粗(断口呈空间曲面)。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2.高速抛击裂纹特征 30m/s﹤V﹤70m/s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切向纹
直径变化大,圆形、不规则形,
裂纹断口呈柱面,
弓形纹
弓形纹汇聚方向与高抛相同。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7.钢化玻璃裂纹特征
钢化玻璃:普通平板玻璃经过热处理。
钢化玻璃的机械强度大于平板玻璃。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3.低速抛击裂纹特征 孔洞
V﹤30m/s
裂纹形态与物体尺寸有关
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孔径<物体尺寸、孔径>物体尺寸
放射纹
末稍纹
放射纹数量少、不分叉,断口呈柱面。
数量少、分布不均,长度变化大。 末稍纹前沿形态与高抛相同(出口面长、 入口面短 ),裂纹断口呈柱面。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玻璃破碎痕迹检验
主讲: XXX
2010.6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一、玻璃的机械强度 通平板玻璃的强度值: 玻璃的机械性质:硬度大、脆性大、 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二、玻璃的热学性质
1.热膨胀系数与导热系数 热膨胀系数变化范围较大。
导热系数很小。
2.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玻璃经受剧烈温度变化而不破裂的性能。 热膨胀系数越大,热稳性越低。 导热系数越小,热稳性越低。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三、玻璃破碎原理
1.应力波载荷作用
应力波的形成:刚性物体碰撞
作用于刚性物体的冲击波
刚体:弹头、钢珠、铁块、石块等
刚体与玻璃碰撞,在玻璃介质内产生应力波。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2.玻璃受机械载荷作用
玻璃受外力作用产生变形, 使玻璃内部不同方向产生应力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孔洞
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孔径>物体尺寸(孔径<物体尺寸) 呈喇叭口状,入口小、出口大,
入口侧为光滑斜面,边缘锋利,
出口侧有少量层裂,层次少。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放射纹 放射纹数量少、分叉少, 末稍纹 末稍纹数量少、长度短、分布不均, 前沿形态(与枪击相反) 出口面长、入口面短 断口近似柱面。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放射纹、切向纹、末稍纹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弓形纹
2009.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1.枪击裂纹特征
V﹥90m/s
弹孔
圆形或椭圆形、 断面粗糙 孔径大于弹径 边缘有白色粉末圈
层裂区
层裂区呈喇叭状 入口小、出口大 断面呈阶梯状
Φc ≈3(7.62mm)
/
Φr
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