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结合施行早_中期流产200例临床观察
中西药联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临床研究中西药联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唐洪权作者单位:638600 四川省华蓥市妇幼保健院摘 要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
方法 52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
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 、黄体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叶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医辨证治疗。
观察2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2%和92.3%,对照组分别为50 0%和76.9%,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中西药联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对促进胚胎发育,维持妊娠发展起到显著疗效。
关键词 中西药联用;先兆流产,早期;疗效中图分类号 R 714 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296(2010)11-070-02 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或(和)下腹痛,宫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物未排出,早孕反应尚存,妊娠试验仍为阳性。
如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经休息、治疗症状消失,可继续妊娠;若阴道出血量增多或下腹痛加剧,可发展为难免流产。
本病若能诊断治疗及时,则预后良好。
近年我科采用中西药联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2月-2010年2月我科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行尿妊娠试验、B 型超声及妇科检查确诊,排除宫颈炎及附件炎等引起的阴道或宫颈出血、异位妊娠,葡萄胎、子宫肌瘤。
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
治疗组年龄(27.9 4.3)岁;孕期(53.5 12 1)d ;孕次1~3次;对照组年龄(27.9 4.1)岁;孕期(52.8 12.6)d ;孕次1~4次。
2组年龄、孕期、孕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绝对卧床休息,增加营养,增强信心。
中西医结合缩短药流后出血时间6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中国民间疗法CH INA S NA TUR OP ATH Y 中西医结合缩短药流后出血时间60例临床观察王俭丽 陈 玲(福建省龙岩市中医院,364000)为进一步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出血时间,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于药流后孕囊排出当天起予生化汤加减口服配合催产素肌注,对缩短药流后出血时间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60例均为门诊患者。
年龄18~37岁,平均30岁;停经42~50天,平均45天。
经临床体格检查和妇科检查、实验室化验检查、B超检查(符合宫内早孕,孕囊直径小于2.5cm),排除哮喘、痉挛性支气管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青光眼、肝肾功能不全、异位妊娠、溃疡性结肠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2型糖尿病等疾病,无用药禁忌。
治疗方法1 应用米非司酮150mg配伍米索前列醇600 g。
米非司酮按早50m g,晚25m g,空腹或进食后2h服,禁食2h;连用2天;第3日晨空腹服用米索前列醇600 g,留院观察8h[1]。
2 于服用前列醇当天起,确认绒毛排出后,予生化汤加减治疗:当归15g,川芎10g,桃仁10g,生蒲黄15g,炒蒲黄15g,益母草15g,炮姜6g,五灵脂10g,茜草10g,败酱草20g,川牛膝10g,甘草3g。
水煎内服,日1剂,共服5天。
随证加减:神疲乏力,头晕面白,舌淡苔白,见气虚证者加党参、黄芪;小腹胀闷见气滞者加香附、川楝子、枳壳。
并予催产素针剂20单位,臀部肌肉注射,日1次,共3天。
治疗结果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绒毛排出后阴道出血于7天内干净,B超检查宫腔无残留物;有效:绒毛排出后阴道出血于14天内干净,B超检查宫腔无残留物;无效:绒毛排出14天后阴道出血未止,B超检查宫腔有残留物,需行清宫术。
本组经治疗显效32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
典型病例患者,女,25岁,于2007年11月10日初诊。
因停经45天经B超检查示宫内早孕,要求药流终止妊娠。
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其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其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在孕早期离开子宫的情况。
先兆流产是妊娠早期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指孕妇在孕6-24周期间出现腹痛、阴道出血以及子宫收缩等症状,但胎儿尚未完全排出体外。
面对这种情况,中西医结合治疗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评价中医和西医在治疗先兆流产方面有着各自的独特优势。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通过调理气血、扶正祛邪来维持孕妇的整体健康。
而西医则侧重于利用药物和手术等现代医疗技术来控制出血、稳定孕囊,减少胎儿的伤害。
将两者结合起来,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1. 西医治疗效果评价西医治疗先兆流产主要通过药物和手术来实现。
药物治疗方案通常使用黄体酮类药物,如液体黄体酮或甲羟孕酮胶囊。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子宫收缩,减缓阴道出血,从而延缓早产的发生。
手术治疗则包括宫腔碘油造影、子宫碘油治疗等。
这些手术能够修复子宫内膜,减少阴道出血,并帮助孕囊稳定。
2. 中医治疗效果评价中医治疗先兆流产注重调理孕妇的整体健康状况,通过中草药治疗和针灸等手段来调理气血,增强体质。
中草药方剂中常用的药物包括当归、川芎、熟地黄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补血滋阴的作用。
针灸则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胎盘功能,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能够综合利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手段,取长补短,提高治疗效果。
中药可以配合西药使用,通过调理孕妇的气血状况,增强体质,减轻西药的副作用。
针灸可以在西医手术后辅助恢复子宫功能,促进胎儿的正常生长。
二、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先兆流产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胎盘功能下降、胎儿宫内窘迫、低出生体重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也成为研究的关注焦点。
1. 改善胎盘功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胎盘的氧供和养分供应,改善胎盘功能,有利于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o sra vtmi Eadsl t l s el sn a sua jc bevt ng u . o t l u ci doa me i i f i n n b a la it mucl i e - or r g r r v ao a a u mo a w r rn
ig t r ae e b r o . eh d Al 1 2 p t n swe er n o yd v d d i t 0 c s si o t l o p a d 6 a e n e t n d a o t n M t o : l 2 ai t h i e r d ml ii e o 6 a e c n o u n 2c s s n a n n r g r i
s i: r a eo o t l r u s6 .0 , o rt a 22 % o b e v t n g o p;To a f c ie r t f o t l u t Cu e r t f n o o p wa 5 0 % l we n 8 . 6 c r g h f s r ai u o o r tle e t ae o n r v c o
Z AN i -h n L O H a - e H GQ a ze , U un w n n TeS cn epe Ho ilfB ii u h eo dP o l s t yn n pao a y B ii 7 0 0, hn , a n 3 9 0 C ia y
s o l e to e n b t e c , v i s c o o ia t l t n a d u n c s ay g n c l g c l x mia i n Re h u d r s n b d a d a si n e a o d p y h l g c l i ai n n e e s r y e o o ia a n t . — n s mu o e o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

手法按摩 , 电动按摩等。 3. 4 增加营养的摄入 增加蛋 白质 , 纠正负 氮平衡 , 有 助于伤 口的愈合 , 在病情许可下给予高蛋白、 高维生素膳食。 4 压疮的护理 4. 1 淤血红润期 防止 局部继 续受压 , 增加 翻身次 数 , 局部皮 肤用透明贴或减压贴保护。 4. 2 炎性浸润期 在无菌操作下抽取水疱内的液体 , 局部红外 线照射每日 2 次 , 每次 15 min, 用无菌透明贴覆盖或新鲜鸡蛋内 膜覆盖保护局部防止感染。 4. 3 溃疡 期 彻底清 创 , 3% 过氧 化氢反 复冲 洗 , 剪去坏 死组 织 , 用鸡 蛋内膜贴于 创面 , 因内膜含有 溶菌酶 , 能分解 异种生物 细胞壁杀死细 菌 , 破 坏入侵细菌 的作用 , 同时含 有蛋白质 , 能在 创面表层形成 无色薄膜 覆盖创面 , 防止污 染和刺激 , 减轻 疼痛 , 促进炎症的局限化 , 具有明显的收敛作用。方法 : 将其与创面大
表1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孕周 8 > 8 8 > 8 两组治疗效果比例 例数 31 27 28 21 保胎成功 29 24 20 17 例 难免流产 2 3 8 4
讨论 早期先兆流产 , 现代医学认为是胎盘内分泌功能不全 , 孕激 素水平减少 ,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雌激素水平降低 , 妊娠将难以 3 继续而致流产。给予黄体酮和 维生素 E 丸就 是补充 其不足 , 至 胎盘生成后 , 这些激素 水平增 加。而中医 学 胎漏、 胎动不 安 , 本疾病 中 , 认 为母体原 因为肾虚、 气血虚 弱、 跌 扑伤胎及血 热等 导致冲血气血、 胎元不因而成本病。我们则辨证施治 , 并以安胎 治疗为主 , 胚胎得以正常 发育。中西 医结合 治疗早 期先兆 流产 发挥了 中西医各 自的特长 , 即西医 重视局部、 对症 ; 而中医 药注 重了整体及辨证、 治本的作用。二者联用 , 效果自然优于单纯西 药治疗。故中西医联合用药值 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
中西药联合干预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1.2 病例 选择 标 准 1.2.1 诊 断标 准 诊断标 准 (参 照 2013年谢 幸 、苟文 丽 主 编人 民卫 生 出 版社 《妇 产 科 学 》第 8版 制 定 ):停
作 者 单 位 :铜 陵 市 中 医 医 院妇 科 (安 徽 铜 陵 244000)
经 ,血 或尿 HCG 阳性 ,B型 超声 确诊 为宫 内妊 娠 。 1.2.2 纳入标 准 ①符 合 上述诊 断标 准者 ;② 停 经天 数 ≤49天 ;③年 龄 18—40岁 ;④ 本 人 自愿 参 加 本 临床 试 验并 签署 书 面知情 同 意书者 。 1.2.3 排 除标 准 ① 急 性 、亚 急性 生 殖 道 炎症 患 者 ; ② 有使 用米 非 司酮 、米 索前 列 醇禁 忌证 ;③合 并血 小板 减 少等凝 血 机制 障碍 者 ;④ 妊娠 前 三 个 月 月 经不 规 律 或 妊娠 囊大 小与 停经 时 间不符 者 ;⑤ 合并 有 心血 管 、脑 血 管 、糖尿 病等 严重 疾病 及精 神病 患者 ;⑥正 在参 加其 他 临床 试验 的患 者 。 1.2.4 剔 除标 准 不 符 合 纳入 标 准 ,未 按 规定 用 药 , 无 法判 断 疗 效 或 数 据 不 全 等 影 响 疗 效 或 安 全 性 判 断 者 。 1.2.5 脱 落标 准 研 究 过程 中 ,受 试 者 依从 性 差 ,影 响有效 性 和安全 性评 价者 ;研 究过 程 自行退 出者 ;资料 不 全 ,影响有 效 性和 安全 性判 断者 。 1.3 治 疗 方法 对 照组 :米非 司酮 +米 索前 列醇 +新 生化 颗粒 。治疗 组 :米 非 司 酮 +米 索 前 列 醇 +活 血 下 胎方 +新 生化颗 粒 。对 照组 :每 日上 午 9时 口服 米 非 司酮 50 mg,夜 间 9时 口服 米 非 司酮 25 mg,服 药 前后 均空腹 2小时 ,连服 2日,第 3日上 午 9时来 院顿 服 米 索前列 醇0.6 mg。第 4 日开 始 口服新 生 化 颗 粒 1袋 , 每 日 3次 ,连服 7天 。治 疗 组 :在 对 照 组 基 础 上 ,口服 米非 司酮 和 米索 前 列 醇前 2小 时 服用 活 血下 胎方 (紫 草 30 g,王不 留行 子 10 g,川 牛膝 10 g,枳壳 10 g,益 母 草 20 g,车前 子 10 g,赤 芍 10 g,川 芎 10 g,肉桂 3 g)一 日 1剂 ,水 煎 服 ,前 2 日分 早 晚服 ,第 3 日顿 服 。2组 患者 于 口服米 索前 列 醇 当 日留院观察 6 h,观察 胎囊 情 况及 阴道 流血情 况 (若 6 h内未 排 出胎囊 ,继 续 观察 至
中西药联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和对照组各 2 6例。治疗组年龄 ( 7 9± . ) ; 2 . 4 3 岁 孕期 (3 5± 5. 1. ) ; 次 1~3次 ; 照 组 年 龄 ( 7 9±4 1 岁 ; 期 2 1d孕 对 2. . ) 孕 ( 28±1 . ) ; 5. 26 d 孕次 l 4次。2组年龄 、 一 孕期 、 孕次等方面 比
形 。
1g旱莲草 、 2, 杜仲炭 、 白术 、 仙鹤 草 、 生地 炭各 1g 熟 地 、 山 0, 生
研究中 , 西药采蜕 膜
组 织 生 长 , 利 于 孕 卵 的 生长 发 育 , 有 抑 制 子 宫 收 缩 的作 用 。 有 并 黄体酮 能减轻缓解子宫平 滑肌的兴奋性 , 制其活动过度 , 抑 以 利 于胎 儿 生 长 发 育 , 有 止 血 的 功 能 。 维 生 素 E有 利 于 孕 卵 又 的发 育 及 刺 激 孕 激 素 的 分 泌 。 叶 酸 片 可 预 防 胎 儿 神 经 管 畸
要 】 目的 观察 中西药联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 的临床疗 效。方法 5 例早期先兆 流产患者随机分 为治 2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 为 6 . %和 9 . % , 92 2 3 对照组分别为
疗组和对照组各 2 6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 E 黄体酮 、 、 人绒 毛膜促性腺 激素 ( C 、 h G) 叶酸治 疗 , 治疗 组在对照组基础
出血等症状未好转或加 重 , B型 超声 复查孕囊 直径无 变化 或
或缩小变形 , 始心搏消失。 原
14 统计 学方法 . 统计学意 义。
2 结 果
采 用 S S 3 0软件进行 数据分析 , P S1 . 计数
中西药联合干预终止早期妊娠疗效观察

中西药联合干预终止早期妊娠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3-01-07T16:28:52.5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王小华[导读] 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完全流产归类中医学的“胎死不下”,“产后恶露不绝”等范畴。
王小华 (江苏省吴江市松陵医院 215200)【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026-02【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干预终止早期妊娠临床疗效。
方法吴江市松陵医院妇科门诊要求终止妊娠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予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
结果中西医治疗组在完全流产率和阴道出血时间缩短方面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中西药联合干预终止早期妊娠疗效显著。
【关键词】药物流产中西医联合完全流产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以避孕为主。
任何一种避孕措施都有可能出现避孕失败而意外妊娠,继而采取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二种补救措施。
实施人工流产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患者不愿选择。
药物流产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流产多用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醇,它口服方便、经济、痛苦小,完全流产率90%[1]。
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统计完全流产率仅75%[2][3]左右,为了提高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减少药物流产后的宫内残留、出血量较多、出血时间长,我们运用中西药联合干预终止早期妊娠,提高了完全流产率,缩短了阴道出血时间,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病人来源和分组:选择2011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吴江松陵医院妇科门诊要求终止妊娠患者101例,患者的年龄19-40岁、停经天数39-55天、随机分为二组。
中医治疗组56例因意外妊娠自愿要求药物流产患者,年龄19-39岁,平均年龄29岁,停经40-55天,B超证实宫内孕囊11*8mm-32*21mm。
西医组45例,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9.5岁,停经39-54天,B超证实宫内孕囊10*6mm-32*2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iat ed pain Obstet Gynecol Cl in North Am, 2003, 30 ( 1) : 133~ 150 [ 3] 社 , 2002: 16~ 17 [ 4] 余晓辉 , 黄光英 , 陆付耳 活血化瘀中药对大鼠异位子 宫 华 中科 技大 学学 报 ( 医学 版 ) , 2006, 35
内膜细 胞增 殖的 影响 [ J] ( 1) : 93~ 95
( 收稿日 期 2008 08 20)
! 94 !
四川中医源自22 两组流产伴随情况比较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2008 年第 26 卷第 12 期 Vol 26, No 12, 2008
2 南通大学 ( 江苏 南通 226007)
摘要 : 目的 : 探讨中西药结合施行早 、 中期流产的效果 。 方 法 : 设观察组 与对照组 , 观 察组予中 西药结 合应用 , 对照组纯用西药 。 中药选祛瘀消 剂 、 化瘀通络剂 ; 西药选米非司酮 、 米索前列醇 。 结果 : 两组在不全流产率 、 流产 时间 、 阴道出血量 、 出血时间方面比较 , 差异显著 , P < 0 05。 结论 : 中西药结合 施行早 、 中期 流产比单 纯使用 西药 效果好 ,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关键词 : 早 、 中期妊娠 中图分类号 : R714. 21 药物流产 中西药结合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0- 3649 ( 2008) 12- 0093- 03
1 1 药流选择标准 全部药流者来自于 2000 年 11 月至 2008 年 4 月海门市中医院妇产科病房 , 均自愿 要求药物终止妊娠。药流者 年龄在 20~ 40 岁之间, 孕周在 7~ 22 周之 间。临床 B 超 确诊 为宫内 妊娠, 中孕者胎儿双顶径 ∀ 6 0cm 。无使用米非司酮、米索 前列醇禁忌症, 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异常。 1 2 分组 将药 流者随 机分为 观察组 与对 照组各 200 例。观察组平均年龄 ( 24 95 # 4 6) 岁 ; 平均孕 ( 14 05 # 2 15) 周 , 孕小于 13 周 103 例; 经产妇 81 例, 初产妇 119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 ( 26 05 # 5 05) 岁; 平 均孕 ( 15 15 # 3 55) 周 , 孕 小 于 13 周 106 例; 经产妇 75 例, 初产妇 125 例。两组年龄、孕周、 胎产次无明显差异, P > 0 05。 1 3 方法 对照组: 对孕 周 < 17 周 , 每日 9: 00、 21: 00 口服米非司酮各 50mg, 连服 2 天 , 第 3 天上 午 9: 00, 米索前列醇 600 g 置阴道后穹窿 ; 对孕周 ∃17 周 , 胎儿双顶径 ∀ 6 0cm, 口服米非司酮同上, 第 3 天上午 9: 00 米索前列醇减为 400 g, 置阴道后 穹窿, 对米索前列醇置阴道 12 小时无宫缩或宫缩稀 弱者 , 可重复使用 1 次米索前列 醇。对药流后的并 发症 , 酌情选 西药对症处理 , 必要时行清 宫术。观 察组 : 西药使 用同对照组 , 另加服中药。在药流开 始时服中药祛瘀消 剂 , 每日 1 剂, 连服 2 剂 , 第 3 天口服中药化瘀通络剂 , 每日 1 剂 , 连用 3~ 10 剂, 若阴道出血停止 , 则停服。对药流后的并 发症, 若 服中 药无效 , 处理同 对照 组。祛 瘀消 剂: 三棱、 五灵脂、制军、 川牛膝、 没药、乳 香、降香、台乌 药各 10g, 王不留行、炒山楂各 15g, 生、熟薏苡仁 各 20g, 炙 甘草 6g。 化瘀 通 络 剂: 失 笑 散 ( 包 煎 ) 15g, 制没药 8g, 血 竭 3g, 益 母草、当归、煅 牡蛎 ( 先煎 ) 各 20g, 川芎、煅乌贼骨各 15g, 茜草炭 10g, 生黄芪 30g, 炙 甘草 6g 。每 剂中药均 水煎, 分 2 次 服。 1 4 观察 用米索前列醇 24 小时内观察孕囊或胎儿 排出时间, 24 小时后 B 超探查宫内妊娠物残留情况, 观察药流后阴道 出血量、出 血时间、腹痛、发热等 情况。 1 5 流产成败标准 完全流产: 用米索前列醇后 24 小时内 , 见胎囊自行完整排出 , 或见胎儿及其附属 物排出, B 超探查宫内无妊娠物残留 ; 不全流产: 用 米索前列醇后 24 小时内见胎囊、胎儿排出, B 超复 查提示宫内有异常回声, 清宫见 胎盘组织、较多蜕 膜组织或部分绒毛; 流产失败 : 用药后未见胎囊或 胎儿排出 , B 超提示宫内妊娠物存在。 1 6 统计学处理 采用 t 检验及 2 检验, P < 0 05 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 1 两组流产结果比较 见表 1。
2008 年第 26 卷第 12 期 Vol 26, No 12, 2008
四
川
中
医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 93 !
中西药结合施行早、中期流产 200 例临床观察
李萍娟
1
李惠娟
2
1 海门市中医院妇产科 ( 江苏 海门 226100)
3 讨 论 EMT 是激素依赖性疾病, 西药治疗主要通过作 用于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各环节, 产生低雌、孕激素 环境 , 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和出血而缓解临床症状。 丹那唑、孕三烯酮、米非司酮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 素类似物等药物, 是目前临床治疗 EMT 的常用药物。 但由于药物对性腺轴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可出 现潮热、阴道 干涩、骨质疏松、轻 度的男性化、多 毛、声音改变以及肝功能损害等 副反应。药物在抑 制异位内膜病灶的同时对在位内膜同样有抑制作用, 以致月经停闭而影响生育, 且治疗仅可使异位的内 膜病灶暂时或部分消退, 但不能 完全吸收, 仍具有 代谢活性和再生长潜能 [2] , 故停药后多有 复发。因 此寻求对在位子宫内膜无明显抑制, 停药后复发率 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EMT 患者腹腔内存在着慢 性炎症反应 [ 3] , 局部的免疫异常和腹腔 液中的各种 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 以及异位内膜病灶周围的炎 症反应相互影响 , 相互作用 , 形成了复杂的发病过 程, 促进了 EMT 的发生发展。笔者根据上述病理基 础, 并结合中医传统理论, 认为瘀血阻滞是 EMT 的 根本病机 , 湿热亦是病证的重要 因素, 瘀血与湿热 胶结难解 , 故致病缠绵 , 反 复难愈。从 而拟定了以 清湿化瘀、行气止痛、消 散结 为治法 的方药, 研制成中药直肠栓剂内异康复栓, 方中大血藤活血 止痛, 虎杖清 热利湿、活血祛瘀 ; 三棱、水蛭行气 破血、逐瘀消 。 中药对 EMT 异位和在位内膜影响和对比研究报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抗早孕已取得了 良好疗效。近年来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的序贯 疗法引产 , 已成为中妊引产的主 要方法之一。但药 物流产 ( 简称药流 ) 的副反应 , 如阴道出血时间延
长、出血量增多、不全 流产、继发感 染等仍是目前 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笔者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施 行早、中期流产, 取得了满意效果 ,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参考文献
[ 1] Jones RC The effect of a 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 LRH) agonist ( Wy 40, 972) , levonorgestrel, danaxol and ovariectomy on experimental endometriosis in the rat Acta Endocrinologica, 19984; 106 ( 2) : 282~ 288 [ 2] Mahutte NG, Arici A Medical management of endometriosis asso 石一复 子宫内膜异位 症 [ M ] 上 海 : 上海科 学技术出 版
模型鼠异位内膜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在位内 膜的增殖 无明显 影响 [4] 。从本 实验 结果 可以看 出, 正常子宫内膜、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在组织结构上 是基本相同的 , 具有腺体、间质、血 管等。异位内 膜不同于正常和在位内膜, 在于其间质中及其周围 有炎性细胞浸润、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聚集和纤 维组织增生。内异康复栓、丹那唑和丹莪妇康煎膏 均能使大鼠异 位内膜组 织萎缩 , 腺体 的数目 减少, 被覆上皮变薄, 上皮细胞呈低柱状甚至扁平状松散 排列 , 间质细胞明显减少 , 甚至缺如 , 周围血管数 目减少。内异康复栓高、中剂量组和丹莪妇康煎膏 组大鼠在位内膜腺体数目、面积以及腺上皮细胞和 间质细胞的形态与正常大鼠相比无 明显改变, 说明 内异康复栓可促进异位内膜组织萎 缩, 而对在位内 膜组织结构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