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阶段检测卷(七)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含解析)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过关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过关检测试题(原卷版)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D.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2.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c(NH3)∶c(CO2)=2∶1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一定加快C.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一定加快D.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 mol I2(g),反应速率一定加快4.密闭容器中一定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 A(g)+y B(g)z 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 mol/L,在温度不变时,把容器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使其重新达到平衡,A 的浓度为0.30 mol/L,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B的转化率降低C.x+y>z D.C的体积分数升高5.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固定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过程如下图。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 新课标 )

专题限时集训(七)[专题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时间:40分钟)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B.只有在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发生变化的情况C.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可逆反应达平衡后,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均相等2.下列叙述与图像对应符合的是()图7-1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N2(g)+3H2(g)2NH3(g),图①表示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的NH3,平衡逆向移动B.由图②可知p2>p1,T1>T2C.图③表示的方程式为:2A===B+3CD.对于反应2X(g)+3Y(g)2Z(g)ΔH<0,图④y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3.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图7-2表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过程: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2 A.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B.反应过程中使用Cu2O/ZnO作催化剂,二者均不参加反应C.500 ℃反应达到平衡时,用氢气物质的量浓度减少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是:v(H2)=n(B)V×t(B)mol/(L·min)D.300 ℃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将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平衡右移,氢气物质的量浓度增大4.T ℃时,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ΔH=-49.0 kJ·mol-1,测得H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tA.t0~t1时间内v(H2)=6-3t1-t0mol·(L·min)-1B.t1时,若升高温度或再充入CO2气体,都可以提高H2的转化率C.t0时,v正>v逆D.T ℃时,平衡常数K=1/27,CO2与H2的转化率相等5.下列图像能正确地表达可逆反应3A(g)+B(g)2C(g)(ΔH<0)的是()图7-36.一定温度下,在4个容积均为1 L 的容器中分别进行反应(各容器中A 都足量): A(s)+B(g)C(g)+D(g) ΔH =+100 kJ/mol某时刻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容器Ⅰ中平均反应速率v(B)=0.04t 1 mol/(L·min)B .t 2时容器Ⅱ中v 正>v 逆C .容器Ⅲ中反应至平衡时吸热20 kJD .容器Ⅳ中c(D)=0.4 mol/L 7.已知:CO 2(g)+3H 2(g)CH 3OH(g)+H 2O(g) ΔH =-49.0 kJ·mol -1。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分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 (g)+3B(g)2C(g)+zD(g)若2 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 mol·L-1·s-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v(C)=v(D)=0.25 mol·L-1·s-1B.z=3C.B的转化率为25%D.C的体积分数为20%【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中2A(g)+3B(g)2C(g)+zD(g)可知,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运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和勒夏特列原理分析。
【详解】A. 2A(g)+3B(g)2C(g)+zD(g)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来表示,如v(A)=Δc AΔt();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间有v(A)∶v(B)∶v(C)∶v(D)=a∶b∶c∶d规律。
反应中A转化2 mol×50%=1 mol,B转化1 mol×32=1.5 mol,v(C)=v(A)=1mol2L2s⨯=0.25 mol·L-1·s-1= v(D),A项正确;B.v(C)∶v(D)=0.25 mol·L-1·s-1∶0.25 mol·L-1·s-1=1∶1,z=2,B项错误;C.B的转化率为1.5mol2mol×100%=75%,C项错误;D.反应中A转化2 mol×50%=1 mol,生成1molC,总物质的量减少0.5mol,C的体积分数也就是物质的量分数,为1mol4mol0.5mol-×100%≈28.6%,D项错误;答案选A。
2.常温下,2NH3(g)+NaClO(aq)=NaCl(aq)+N2H4(aq)+H2O(l)能自发进行,可用于生产N2H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ΔS<0B.每生成 1 mol N2H4转移 2 mol 电子C.室温下,向 0.1mol·L-1 NaClO 溶液中加水,溶液 pH 增大D.N2H4、O2和 KOH 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负极反应为 N2H4-4e-=N2+4H+【答案】B【解析】A.2NH3(g)+NaClO(aq)=NaCl(aq)+N2H4(aq)+H2O(1),△S<0,又△H-T△S<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0,故A错误;B.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到-2,则每生成1mol N2H4转移2mol 电子,故B正确;C.NaClO溶液由于次氯酸跟水解显碱性,则室温下,向0.1mol/L NaClO溶液中加水,溶液体积增大,碱性减弱,pH减小,故C错误;D.N2H4、O2和KOH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中N2H4被氧气氧化为负极,在碱性溶液中失电子生成氮气和水,负极反应为N2H4-4e-+4OH-=N2+4H2O,故D错误;故选:B。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提分题和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提分题及答案*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 mol/(L·min)②v(B)=0.6 mol/(L·s)③v(C)=0.4 mol/(L·s)④v(D)=0.45 mol/(L·s)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④>③=②>①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解析:若四种反应速率都用A表示[单位mol/(L·s)],分别为①v(A)=0.007 5 mol/(L·s),②v(A)=0.2 mol/(L·s),③v(A)=0.2 mol/(L·s),④v(A)=0.225mol/(L·s),所以④>③=②>①,故A正确。
答案:A2、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发生反应:3X(g)+Y(g)nZ(g)+2W(g),5 min末生成0.2 mol W,若测得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01 mol·L-1·min-1,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化学计量数n的值是(A)A.1B.2C.3D.4解析:利用条件可求:v(W)=0.2 mol2 L×5 mim=0.02 mol·L-1·min-1,利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可得n=1。
3、一定温度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H2(g)+I2(g)ΔH>0,若15 s内c(HI)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0~15 s内用I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I2)=0.002 mol·L-1·s-1B.c(HI)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小于10 s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D.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反应速率加快解析:0~15 s内,v(I2)=12v(HI)=12×(0.1-0.07)mol·L-115 s=0.001 mol·L-1·s-1,A项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c(HI)减小,v(HI)减小,故c(HI)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需时间大于10 s,B项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项错误;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项正确。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测试《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测试《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在密闭容器中将CO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加热到800 ℃时,有下列平衡:CO+H 2O CO2+H2,且K=1。
若用2 mol CO和10 mol H2O相互混合并加热到800 ℃,则CO的转化率为()A. 16.7%B. 50%C. 66.7%D. 83.3%2.如图是可逆反应X 2+3Y22Z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B. 0~t1,c(Z)在减小C.t2~t3,反应不再进行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3.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料,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起始温度和起始体积相同):N 2(g)+3H2(g)2NH3(g)ΔH<0,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甲>V丙B.K乙<K丙C.c乙>c甲D.v甲=v丙4.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最初存在的物质及数量如图所示,三个容器最初的容积相等、温度相同,反应中甲、丙的容积不变,乙中的压强不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时各容器内c(NO2)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B.平衡时N2O4的百分含量:乙>甲=丙C.平衡时甲中NO2与丙中N2O4的转化率不可能相同D.平衡时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甲>乙>丙5.下列反应在常温下均为非自发反应,在高温下仍为非自发反应的是()A. Ag2O(s)===2Ag(s)+O2(g)B. Fe2O3(s)+C(s)===2Fe(s)+CO2(g)C. N2O4(g)===2NO2(g)D. 6C(s)+6H2O(l)===C6H12O6(s)6.某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g)B(g) ΔH<0,达到平衡后,c(A)/c(B)=a,若改变某一条件,反应再次平衡,此时c(A)/c(B)=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B气体,则a>bB.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有a=b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有a>bD.若a=b,容器中一定使用了催化剂7.合成SO 3反应:2SO2(g)+O2(g)2SO3(g),其反应速率可以分别用v(SO2)、v(O2)、v(SO3)表示(单位:mol·L-1·s-1),则正确的关系为 ()A.v(SO2)=v(O2)=v(SO3)B.v(O2)=2v(SO3)C.v(SO2)=v(SO3)D.v(O2)=2v(SO2)8.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照1∶1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 +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 33%B. 40%C. 50%D. 65%9.使2 mol N 2和6 mol H2混合发生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质量检测试题(原卷版)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一定温度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H2(g)+I2(s)ΔH>0,若0~15 s内c(HI)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5 s内用I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I2)=0.001 mol·L-1·s-1B.c(HI)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小于10 s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D.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2.一定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1 mol H2O(g),发生反应:2H2O(g)Cu2O2H2(g)+O2(g) ΔH=+484 kJ·mol-1,不同时间产生O2的物质的量见下表:时间/min20406080n(O2)/mol0.001 00.001 60.002 00.002 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前20 min内的反应速率v(H2O)=5.0×10-5 mol·L-1·min-1B.达到平衡时,至少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0.968 kJC.增大c(H2O),可以提高水的分解率D.催化效果与Cu2O颗粒的大小有关3.已知反应2NO(g)+2H2(g)N2(g)+2H2O(g)ΔH=-752 kJ·mol-1的反应机理如下:①2NO(g)N2O2(g)(快)②N2O2(g)+H2(g)N2O(g)+H2O(g)(慢)③N2O(g)+H2(g)N2(g)+H2O(g)(快)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的逆反应速率大于②的正反应速率B.②中N2O2与H2的碰撞仅部分有效C.N2O2和N2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总反应中逆反应的活化能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4.反应2SO2(g)+O2(g)2SO3(g)ΔH<0已达平衡,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下列条件与图像不相符的是(O~t1:v 正=v逆;t1时改变条件,t2时重新建立平衡)()5.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ΔH<0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b、c点均为平衡点,a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 b>K c>K aC.上述图像可以得出SO2的含量越高得到的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越高D.a、b、c三点中,a点时SO2的转化率最高6.工业生产硫酸中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原理为2SO2(g)+O2(g)2SO3(g),反应混合体系在平衡状态时SO3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质检卷7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

专题质检卷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T℃时气体A与气体B在某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甲所示。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3B2C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定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D.压强增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ΔH<0,ΔS<0B.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C.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相同D.向硫酸酸化的0.01 mol·L-1 KMnO4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草酸溶液,溶液立即褪色3.某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和1.0 mol B,反应A(g)+B(g)C(g)经过一段时间A.反应在前5 s的平均速率v(A)=0.17 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 mol·L-1,则反应的ΔH>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C,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小于80%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 mol A、0.20 mol B 和1.0 mol C,反应达到平衡前v (正)>v(逆)4.(2019广西贺州摸底)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2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X)=2v逆(Z)B.平衡常数K值越大,X的转化率越大C.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有利于该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5.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分别通入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2.4B.T1、T2的关系:T1>T2C.K1、K2的关系:K2>K1D.实验1在前6 min的反应速率v(SO2)=0.2 mol·L-1·min-16.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训练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特色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单选题1.(2022·四川·南部县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 g +B s 2C g △H ,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测得混合体系中A 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X 、Z 两点,A 的逆反应速率相等B .温度不变,平衡后充入氦气,C 的体积分数减小 C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 .X 、Y 、Z 三点中,Z 点A 的转化率最大2.(2022·湖北宜昌·高二阶段练习)在催化剂作用下,向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比1△1充入甲醇和异丁烯(用R 表示),分别在T 1和T 2两个温度下发生反应生成有机物W :()()()3CH OH g R g W g +ΔH 。
异丁烯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T >T ,ΔH>0B .()()()正正正v M =v B >v AC .维持2T 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W ,新平衡时W 的百分含量增大D .当()()3n CH OH =n R 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3.(2022·河北保定·高三阶段练习)气相离子催化剂(+Fe 、+Co 、+Mn 等)具有优良的催化效果。
其中在气相+Fe 催化下,乙烷发生氧化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副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主反应为+Fe332322CH CH +2N O CH CHO+2N +H O −−→B .副反应为+Fe 332252CH CH +N O C H OH+N −−→C .每生成31mol CH CHO ,消耗2N O 的物质的量为2molD .+FeO 、()+25C H Fe(OH)⎡⎤⎣⎦、()+24C H Fe ⎡⎤⎣⎦、 均为反应中间体4.(2022·浙江温州·二模)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有关下列两个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反应1ΔH/kJ mol -⋅Δn11ΔS/J K mol --⋅⋅32MgCO (s)MgO(s)CO (g)=+ 117.6 1a32CaCO (s)CaO(s)CO (g)=+177.91 b注:△其中Δn 表示反应方程式中气体化学计量数差;△ΔH-T ΔS<0的反应方向自发A .因为Δn 相同,所以a 与b 大小相近 B .热分解温度:33MgCO (s)CaCO (s)>C .[][]33a-b=S[MgO(s)]+S CaCO (s)-S MgCO (s)-S[CaO(s)]D .两个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ΔH 和Δn 都大于零5.(2022·江苏江苏·二模)甲烷双重整制备合成气(CO 和H 2)包括了水蒸气重整(反应I)和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两个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检测卷(七)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2016·台州9月选考质量评估)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0.8 mol·L-1·s-1是指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答案 C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改变外界条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B.当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反应限度时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C.当某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反应限度D.当某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答案 B3.(2016·温州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在一定温度下,向1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I(g),发生反应2(g)+I2(g),2 s 时生成0.1 mol H2,则以HI表示该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A.0.05 mol·L-1·s-1B.0.1 mol·L-1·s-1C.0.2 mol·L-1·s-1D.0.8 mol·L-1·s-1答案 B解析V=1 L,Δt=2 s,Δn(H2)=0.1 mol,则v(H2)=0.1 mol1 L×2 s=0.05 mol·L-1·s-1,由vv 2=21可得v(HI)=2×0.05 mol·L-1·s-1=0.1 mol·L-1·s-1,故选B。
4.(2016·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试题)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3Y+ZB.t时,正、逆反应都不再继续进行,反应达到化学平衡C.若t=4,则0~t内,X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D .温度、体积不变,t 时刻充入1 mol He 使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答案 C解析 A 项,由图可知,X 为反应物,Y 、Z 为生成物,且X 、Y 、Z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分别为0.8 mol∶1.2 mol∶0.4 mol=2∶3∶1,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方程式为+Z ,错误;B 项,t 时达到化学平衡,v 正=v 逆≠0,错误;C 项,t =4时v (X)=0.8 mol2 L×4 min =0.1 mol·L -1·min -1;正确,D 项,温度、体积不变,t 时刻充入He ,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不变,故正、逆反应速率不变,错误。
5.(2016·湖州高二期中)使反应4NH 3(g)+3O 22(g)+6H 2O(g)在2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 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 mol 。
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 A .v (NH 3)=0.02 mol·L -1·s -1B .v (O 2)=0.01 mol·L -1·s -1C .v (N 2)=0.02 mol·L -1·s -1D .v (H 2O)=0.02 mol·L -1·s -1答案 A解析 半分钟N 2变化的浓度Δc (N 2)=0.6 mol 2 L =0.3 mol·L -1,v (N 2)=0.3 mol·L -130 s =0.01 mol·L -1·s -1,C 错误;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得出v (NH 3)=0.02 mol·L -1·s -1,A 正确;v (O 2)=0.015 mol·L -1·s -1,B 错误;v (H 2O)=0.03 mol·L-1·s -1,D 错误。
6.在恒温、体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g),若反应物在前20 sA 由3 mol 降为1.8 mol ,则前20 s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 .v (B)=0.03 mol·L -1·s -1B .v (B)=0.045 mol·L -1·s -1C .v (C)=0.03 mol·L -1·s -1D .v (C)=0.06 mol·L -1·s -1答案 B解析 v (A)=3 mol -1.8 mol 2 L×20 s =0.03 mol·L -1·s -1,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B 的速率为0.045 mol·L -1·s -1,B 正确;C 的速率为0.015 mol·L -1·s -1,所以答案选B 。
7.在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 都是4 mol ,在前10 s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 -1·s -1,则10 s 时,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是( ) A .1.6 molB .2.8 molC.2.4 mol D.1.2 mol答案 B解析Δn(A)=v(A)×t×V=0.12 mol·L-1·s-1×10 s×2 L=2.4 mol,Δn(B)=1.2 mol,则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为4 mol-1.2 mol=2.8 mol。
8.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A(g)+3B(g)===2C(g)+2D(g),根据下列测定的结果判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A的起始浓度为1 mol·L-1,5 min后测得A的浓度为0.25 mol·L-1B.2 L的恒容容器,充入8 mol B,5 min后容器中还有2 mol BC.30 s内,测得C的浓度增加了0.2 mol·L-1D.D的起始浓度为3 mol·L-1,2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2.1 mol·L-1答案 D解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比较反应的快慢,转变成用同种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A项,v(A)=0.15 mol·L-1·min-1;B项,v(B)=0.6 mol·L-1·min -1,转化为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v(A)=0.2 mol·L-1·min-1;C项,v(C)=0.4 mol·L-1·min -1,转化为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v(A)=0.2 mol·L-1·min-1;D项,v(D)=0.45 mol·L-1·min -1,转化为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v(A)=0.225 mol·L-1·min-1。
所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D。
9.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 2+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比为2∶2∶1;④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⑤混合气体颜色不再改变;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⑥ D.以上全部答案 A10.(2016·温州8月选考模拟)N 2(g)+3H2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2浓度保持不变B.H2体积分数保持不变C.2v正(H2)=3v逆(NH3)D.断裂3 mol H—H,同时断裂2 mol N—H答案 D解析N2的浓度不变、H2体积分数不变、2v正(H2)=3v逆(NH3)均可作为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而断裂3 mol H—H的同时断裂6 mol N—H才可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故D项错误。
11.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 .减小C 或D 的浓度B .减小D 的浓度C .减小B 的浓度D .增大A 或B 的浓度答案 D12.(2016·温州平阳二中期中)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 .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 .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 .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答案 B解析 合成氨是放热反应,升温,v 正、v 逆均增大,但v 逆>v 正,因而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故A 错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增大压强,v 正、v 逆均增大,但v 正>v 逆,因而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故B 正确;减小反应物浓度,v 正减小,v 逆瞬间不变,因而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故C 错误;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影响正、逆反应速率,故D 错误。
13.在C(s)+CO 2(g)===2CO(g)的反应中,现采取以下措施: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量 ③通入CO 2 ④恒容下充入He ⑤恒压下充入He ⑥加热 其中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A .①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①②④答案 C解析 ①该反应为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②增加固体物质的量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错误;③通入CO 2,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④恒容下充入He ,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⑤恒压下充入He ,反应物的分压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14.(2016·丽水调研)对于反应2A(g)+B(g)===3C(g)+5D(g),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v (A)=52v (D)B .v (B)=13v (C)C .v (B)=2v (A)D .v (C)=53v (D)答案 B解析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 (A)∶v (B)∶v (C)∶v (D)=2∶1∶3∶5。